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时评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9 道试题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
名校

1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农产品区域品牌是指拥有独特自然资源及悠久的种植、养殖方式与加工工艺历史的农产品,经过区域地方政府、行业组织或农产品龙头企业等其他营销主体有组织的强力运营与管理,形成的具有明显区域特征的品牌。农产品区域品牌的形成,能够给该农产品带来相应的美誉度、吸引度和忠诚度。

根据农业产业化组织的结构形态,农产品区域品牌可分为四种类型:第一种类型是家庭作坊式的生产。第二种类型是出现大量的工厂化农业企业,引入现代化的生产工艺,但没有形成主导的龙头企业品牌,同时存在家庭作坊式的生产。第三种类型是出现大量的工厂化农业企业,引入现代化的生产工艺,形成若干个业界有影响的主导龙头企业品牌,有一定的市场集中度。第四种类型是以龙头企业品牌为主导,若干主导品牌市场高度集中,形成品牌加工运作,辅助产业、原材料产业系统化运作的产业集群。这四种类型,以第一种、第二种类型存在最为普遍,而第三种、第四种类型则是农产品区域品牌理想状态。

成功的农产品区域品牌可以产生公共资源、组织、服务三种协同效应,从而降低成本。一是公共资源协同效应,区域品牌组织提供一系列的公共资源、公共服务,具有明显的规模效益;二是组织协同效应,区域农产品的运作组织可以克服以小企业、小农户为主体的小规模经营无力进行品牌运作的弊端;三是服务协同效应,农产品区域品牌将带动整个农产品产业链的发展,包括农业生产资料产业、辅助产业,从而为区域的农产品企业与农户提供全面、低成本的共享资源。

农产品区域品牌作为农产品的信号显示,可以使农产品生产的资源优势和特定区域优势转化为农产品的市场竞争优势,从而提升农产品竞争力。农产品质量是农产品竞争优势的重要来源,而自然资源优势对于农产品质量的形成具有十分重要的决定作用。因而自然资源的比较优势可以使农产品形成质量优势,从而提升农产品竞争力。但是,农产品的某些质量特征具有隐蔽性的特点,购买者很难真实完整地了解有关农产品的质量信息,由自然资源优势所决定的农产品优势信息不能直接地展现在购买者面前。农产品区域品牌作为一种信号显示的标识,可以向消费者传递生产某种农产品的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所形成的农产品质量特征,使消费者对这一区域生产的某种农产品的隐性质量特征产生信任,并为这些质量特征支付一定的价格。

农产品区域品牌可为区域内的农业企业、农户提供持续的品牌效应。一般来说,农产品区域品牌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文化内涵,独特的自然地理资源,还有形成于区域政府或行业协会的强力推动,因此具有强大、持久的影响力,对区域内的农业企业、农户提供强大的光环效应,促进农产品的销售。

通过区域品牌的运作,提高农业产业化与市场化水平,提高农产品经营管理水平,有利于农业现代化的实现。农产品区域品牌通过两方面提高农民收入水平,一是提高农产品的附加价值,二是延长农产品产业链,农业生产资料产业、辅助产业的发展增加了许多就业岗位。农民收入水平提高后,消费能力的释放又促进农业的投入及生活消费品的消费,进一步带动农村经济的发展。

(郑秋锦《农产品区域品牌建设的内涵及建设意义》)(有删改)

材料二:

最近,黑龙江用10万盒新鲜蔓越莓回礼广西189吨砂糖橘的事儿火了,连本地人得知这一消息都大吃一惊。随着各地网友或互赠礼物,或晒家底,不知不觉,上演了一场全国农业大摸底。结果这一摸底,让四川鱼子酱、甘肃南美对虾、贵州抹茶、上海崇明藏红花、安徽六安鹅肝等纷纷走上舞台。

知道咱中华地大物博,但没想到各地特产竟然还有独特的反差喜感。细数这次摸底摸出来的特色农产品,大多属于新土特产。例如藏红花,在大家心中它的产地是西藏,但没想到它早姓啦。据了解,上海种植藏红花已有40多年的历史。上世纪80年代初,上海从海外成功引种藏红花球茎,如今,崇明区藏红花产业已成为当地重要的经济产业,当地村民也依靠藏红花走上致富路。而位于崇明庙镇的永乐村,则被誉为中国藏红花之乡。再看四川,你能想到的火锅、辣椒、兔脑壳,那都太过寻常,高端食材鱼子酱才让四川人民甚至全国人民都惊掉下巴。据四川文旅部门介绍,目前全球60%的鱼子酱产自中国,而四川拥有全国第二的鱼子酱产量,雅安就占据了全球鱼子酱12%的市场份额。很多农业品种都已走出原有的传统主产区,从不同程度上突破自然条件限制,成为新土特产。众多宝藏农产品的亮相、火爆,也让我们看到在这个互联网信息爆炸的时代,优质农产品想要走出本地、走进百姓家,不仅要把农产品种好、养好,更要营销好、推广好。我们既有中国14亿人口这个超大规模市场的优势,又有乡村振兴、扩大内需的大背景,优质农特产品一定要抓住机遇,接住泼天富贵,打开市场,再创惊喜。

(摘编自《工人日报》)(有删改)

1.下列对材料一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农产品区域品牌是指立足于某一区域的独特自然资源与悠久历史文化内涵,在区域政府或行业协会的推动下,形成的该地域内某类具有美誉度、吸引度和忠诚度的农产品。
B.农产品区域品牌带来的组织协同效益可以帮助小企业、小农户克服因规模太小而无力进行品牌运作的弊端,带来强大的光环效应,提高农产品竞争力。
C.自然资源优势对于农产品质量的形成具有十分重要的决定作用,所以自然资源优势可以决定该区域的农产品竞争优势。
D.农产品区域品牌传递出来的“信号”可以使消费者对该区域农产品的隐性质量特征产生信任,并且愿意为此支付一定的价格。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农户小作坊式的生产若能引入现代化生产工艺,不断扩大规模,能在一个地方形成若干有影响的龙头企业,自然就会形成区域品牌了。
B.建设农产品区域品牌应当以形成若干龙头品牌、一定的市场集中度和与农产品区域品牌相关产业的产业集群为目标。
C.建设一种农产品区域品牌,需要选择那些具有自然资源优势的产品,否则即便进行品牌推广;也很难形成市场竞争力。
D.“农业大摸底”所反映出来的问题是,我国地域辽阔,物产丰饶,从来不缺好的农产品,真正缺少的是让更多人了解产品的推广宣传。
3.下列选项中,不符合材料一中的“农产品区域品牌”是(     
A.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五常市的“五常大米”品牌。
B.合肥丰乐种业股份有限公司的“丰乐种业”品牌。
C.内蒙古的“呼和浩特乳业”品牌。
D.湖北省潜江市的“潜江龙虾”品牌。
4.请根据材料一的内容,简要概括建设农产品区域品牌的意义。
5.上海崇明藏红花、四川鱼子酱等新土特产早已远销海外,本地人却并不熟知,有人说这是“墙里开花墙外香”,请你结合两则材料,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几条建议。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适中(0.65) |

2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材料一:

2024年1月5日,第40届“中国·哈尔滨国际冰雪节”如约而至,透骨的寒冷和暖心的激情在这一刻交汇,碰撞出充满希望的火热。

哈尔滨的冷,与生俱来。作为我国最北边的省会城市,这里冬季漫长,动辄出现零下30摄氏度的极寒天气,因此哈尔滨有了响亮的名号——“冰城”。

冷是阻碍,对发展构成制约。粮食作物只能种一季,基建工程也因低温、冻土等面临重重困难。由于室外寒冷,东北人曾有宅在家里“猫冬”的习惯。冷也是资源,别具特色优势。每年12月,松花江上的冰冻了,太阳岛上的雪厚了,“冰豆腐”和“大雪垛”在能工巧匠手中“华美变身”,成为美丽的冰雪胜景,吸引着不远千里络绎而来的游客大军。

以高寒为气候特质的哈尔滨,成为当下社交媒体上最热的文化符号。这座地处北疆的东北城市,正在把制约发展的“冷”转化为吸引游客的“热”,在聚光灯下焕发无限生机。今日的哈尔滨,寒冷不变,热度却“只增不减”,背后是这座城市深挖冰雪资源禀赋,突出地方特色文化,推出各种“有求必应”举措,从量变走向质变的主动作为。

让哈尔滨在这个冬天“走红”的,还有中外文化在哈尔滨碰撞、交融带给这片土地独特的魅力。“东北大花”主题与火车、汽车融合,将冻梨改刀、切块、摆盘,用勺子吃烤红薯,路边新增温暖驿站,东北大汉学会“夹子音”,哈尔滨的建筑、饮食、洗浴文化以及市民的热情好客,也被大家津津乐道。

“土”与“洋”的对话与融合,使哈尔滨更添奇妙丰富的色彩。中西合璧的中华巴洛克历史文化街区,映衬着白雪的大红灯笼高高挂起,很多国外游客驻足欣赏货架上的传统手工艺品。一家铺着浓浓东北风的大花布的摊位上,摆着多款俄式“大列巴”。

哈尔滨,曾经是松花江边默默无闻的小渔村。来自山东、河北、山西等地的百姓,带着开天辟地的豪迈,历尽千辛万苦“闯”到这里,成为重要的开发建设者。这座城市前进的脚步从未停止,在创新驱动发展的道路上埋头探索,焕发青春荣光。

“85后”郑好是新时代“闯关东人”,2022年,他从日本北海道大学毕业回国,成为哈尔滨工业大学交通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短短几个月,他申请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围绕寒区冰雪路面开展研究。

寒地不仅提供了丰富的科研资源,也是冰雪游的宝贵财富。抓住“文旅热”的风口,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投身新经济、新业态,让城市发展尽显青春与活力。

(摘编自新华社《“冰城”缘何成“热点”——人文经济视野下的哈尔滨观察》)

材料二:

这个冬天,“东北冰雪游”火爆出圈,但好运气并非凭空而来,而是“天时地利人和”的水到渠成:北京冬奥会实现了“带动3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的目标,推动冰雪经济蓬勃发展,让冰天雪地也能变成金山银山;伴随着居民收入增长和中等收入群体规模扩大,我国消费结构正加快从实物消费主导向服务消费主导转换;以哈尔滨为代表的东北地区持续扩大冰雪旅游优质产品供给,用“掏家底”的诚意,千方百计提升游客满意度和体验感,努力接住了这轮流量。

消费的潜能,藏在对美丽山河的热爱里。我国幅员辽阔、历史悠久,自然景观奇谲壮丽,文化瑰宝灿若星辰,可以全方位满足人们对“诗与远方”的好奇与探索。2024年元旦假期,北上赏冰滑雪、南下赏花看海的“南北互跨”长线游成为热点。网络数据显示,广东、浙江、上海是冰雪游客源地前三名,贡献了全国三成左右的冰雪游预订量。更要看到的是,我国城乡区域发展还不平衡不充分。差距意味着潜力,不断提高的城市生活品质将激发更多需求,新型城镇化带动的内需潜力将以万亿计。

消费的潜能,藏在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里。现阶段,人们的消费需求不仅从“吃饱穿暖”转向了“吃好穿美”,也对价值实现和情绪满足有了更高要求,对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有了更高期待。居民消费最重要的影响因素是居民收入水平,要加快优化收入分配结构,着力扩大中等收入群体,降低生育、养育、教育成本,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

消费的潜能,还藏在对身心体验的追求里。花钱消费,图的是花得高兴玩得开心,甚至期待下次再来,这也对消费环境和消费条件提出了更高要求。要加快城乡消费基础设施建设,培育壮大线上线下融合等新型消费,切实保护消费者权益,不断提升消费便利度、舒适度、满意度。

2024年元旦假期,国内旅游实现“开门红”,为新年消费市场开了一个好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激发有潜能的消费”“推动消费从疫后恢复转向持续扩大”。消费潜能向何处寻,不在别处,正是在民生所盼、高质量发展所需之中。

(摘编自赵晗、张翀《从哈尔滨“出圈”看中国消费潜能》)

1.下列对材料一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粮食作物只能种一季,基建工程因低温、冻土等困难重重,加之室外寒冷导致的“猫冬”习惯,制约东北发展。
B.哈尔滨以高寒气候特质为出发点,突出自身优势,形成地方特色文化,吸引了众多游客。
C.哈尔滨主动作为,推出各种人性化举措,因此能够深挖出这座城市所深藏的冰雪禀赋。
D.中西文化在哈尔滨的中华巴洛克历史文化街区的对话与融合带给了这片土地独特魅力。
2.根据材料二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伴随着我国消费结构转换,冬奥带动冰雪经济发展,且哈尔滨提升游客满意度和体验感,才有了东北冰雪游的火爆出圈。
B.广东、浙江、上海是冰雪游客源地前三名;北上赏冰滑雪、南下赏花看海成为热点,占据最大旅游市场份额。
C.中国人当今的消费需求不再是“吃饱穿暖”,而是对价值实现和情绪满足的更高要求,希望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D.只要在民生所盼、高质量发展中所需寻到消费潜能,就可以激发有潜能的消费,推动消费从疫后恢复转向持续扩大。
3.下列选项对哈尔滨的描述,更偏向经济视野的一项是(     
A.冰雪大世界展出青花瓷雪雕、冰雪水墨画、冰版画。
B.中央大街89号马迭尔宾馆的“阳台音乐”倾情上演。
C.老建筑具有巴洛克风格,但图案取材于中国传统文化元素。
D.开发“滨滨有礼”、冰雪服饰等100多种工艺品和纪念品。
4.要激发深藏的中国旅游市场消费潜能尚需许多措施,下列说法不恰当的一项是(     
A.突出地方特色文化,注重文化融合,要有闯荡和创新的意识。
B.不断提高城市生活品质,促进新型城镇化。
C.加快优化收入分配结构,着力扩大中低等收入群体,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
D.加快城乡消费基础设施建设,培育壮大线上线下融合等新型消费,切实保护消费者权益,不断提升消费便利度、舒适度、满意度。
5.哈尔滨爆火,校报“壮游天下”栏目选取了材料一,你作为小编请为其写一段富有文采的导读,概括内容,吸引读者,要求110字以内。
2024-04-12更新 | 73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鄂东优质高中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联考语文试卷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适中(0.65) |

3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调查研究是做好各项工作的基本功。《关于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的工作方案》提出,充分运用互联网、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开展调查研究,提高科学性和实效性。借助信息技术推进深度调研,有利于全面挖掘信息、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提出有效解决措施。

调查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让信息和数据说话。今天,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等新技术新应用纷纷涌现,特别是以大语言模型为代表的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不断取得进展,拓展了信息技术在国家治理中的应用场景。在此背景下,将信息技术与调查研究深度融合,不仅能够提高调查研究的效率,确保数据采集的科学性、准确性、代表性,还能提升分析问题的能力,为有关部门和地方作决策提供有力支撑。

提升调研质量,需要有效筛选数据、善于运用数据。随着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数据规模正快速增长,不仅包括各类平台数据、传感器数据,还包括了大规模文本、图像、影视资料等数字化档案,形成了庞大的数字足迹。对数据进行科学、精准、专业的分析处理,才能更好为调研服务。海量数据是宝贵的财富。用好这笔财富,下一番绣花功夫,有助于更有效地整合资源、聚合力量。

数据分析不能代替实地调研,两者结合,才能让调研更扎实、更全面。借助信息技术开展调研已成为一种趋势,但这并不意味着有关工作可以脱离传统的实地调研方式。调研不仅是为了得到数据,还必须对被调研对象和内容有更加全面的认知和理解。数字能够体现规律、趋势等,却无法反映个体的真情实感。由于样本选取、调查分析方法的不同,数据本身还可能存在误差。采取数据分析和实地调研两条腿走路的方式,既通过数据掌握大量信息,又捕捉数据之外更真实、更全面的情况,调研的质量也就有了保障。用好这两种方式,将有效推动调查研究提质增效。

以信息化技术助力调查研究,还需用好各类数据平台,加快数字政府建设。近年来,各地区各部门以建立公共数据开放平台为抓手,积极推进公共数据开放,逐步完善公共数据开发利用体系。高效开展调查研究,应当善用这些数据平台。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促进各类数据的开放、共享,必将为调查研究提供更丰富的信息数据来源。

新时代新征程,推动信息技术与调查研究深度融合,充分挖掘数据资源的价值,把调查研究做深做实,有利于更加准确把握问题的本质和规律,推动党和国家各项事业不断向前发展。

(摘编自唐晓彬《借助信息技术推进深度调研》)

材料二:

廉思,当代青年问题研究专家,15年间先后深入32个群体,做了大量社会调查。近日,记者对廉思进行专访。

记者:您做过那么多深度的社会调查,有什么难忘的经历和心得可以分享吗?

廉思:我们曾做过一次关于快递小哥的调查研究。谈到快递小哥,我们会不自觉地把这个概念跟不信任的、陌生的、底层的等特定的意义联系起来。但是追踪快递小哥一段时间之后,我们开始对这个概念有了全新的理解,再谈到快递小哥时,我脑海中总会闪现一个个鲜活的个体,这种具象化其实是在增加我们对世界的感情。

记者:你认为一次好的调查研究需要解决什么问题?

廉思:现在调查研究可以采用电子问卷、网络访谈等电子化方式,虽然让调查时间、空间更加便利了,但也凸显出一些问题。比如,我们给一位快递小哥发了份电子问卷,他很有可能把这份问卷转发给亲戚朋友等,但这些都不是有效问卷,所以对控制受访对象的特点和性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此外还有访谈。我们可以通过网络视频的方式与受访者交流,但会忽略很多现场的细节。比如,我们在对网约车司机调查时发现,他们从来不喝我们在访谈中提供的水,因为长时间开车要求司机不能频繁去厕所,久而久之便形成了身体规训,这种细节是屏幕访谈完全感受不到的。

简单来说,调查研究是人们深入现场进行考察,探求客观事物的真相、性质和发展规律的活动。调查研究是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重要手段,是发现问题,找出解决问题方法的重要途径,也是密切联系群众,倾听群众呼声,反映群众要求的重要渠道。只有亲身去实践、去体会,才能够真正感受到整个调查研究的过程,这个过程需要经历完整的春夏秋冬,形成一个完整周期链条,调查研究才会更加深入。

记者:您觉得调查研究对大学生具有什么样的作用?

廉思:年轻人可以通过调查研究更好地认识中国,理解社会。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关乎每个人安身立命的大事,但这个大事,是无数的小事和日常生活的普通人编织和累积而成的。没有对日常生活的感知,没有对普通群众的感情,年轻人对国家的感情就是悬空的,是没有底座和地基的,也不可能持久。对于大学生而言,调查研究是其丰富人生经验、体验不同生活的快车道。

此外,调查研究还是一个书上道理的具象化的过程。如果没有具象化,我们对许多事物的理解只是一系列抽象的概念,概念是现象的打包升维。当我们用不同的概念描述世界的时候,不仅是一个信息整理的过程,同时也是信息大量丢失的过程,尤其是感性信息大量丧失,理性信息逐渐增多。

通过调查研究形成的具象化,感性信息逐渐增多,很多概念又过来了,这不仅是一个教育自己的过程,也是弥合社会裂痕的开始。随着生活压力的增大和互联网的信息茧房效应,不同群体之间相互理解变得愈发困难,调查研究有助于大学生突破已有家庭和阶层的桎梏,走向更广阔的世界,对其他群体亦会有更多的包容和共情。好的调研报告不仅能解答自己的困惑,还能给民众以启发,正所谓自利利他、自觉觉人,进而去推动整个社会的相互理解和认知提升。

(改编自廉思《资料放进背包里,调研走在大路上》)

1.下列对材料中相关词语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调查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让信息和数据说话”,即调研要全面挖掘信息、发现问题、分析问题。
B.“下一番绣花功夫,有助于更有效地整合资源、聚合力量”,即对海量数据要进行科学、精准、专业的分析处理。
C.“……这个过程需要经历完整的春夏秋冬……”,即一个调查研究周期为一年,这样调查研究才会更加深入。
D.“概念是现象的‘打包’或‘升维’”,即概念是将现实中的具体现象、感性信息进行概括、整合,使之变成理性信息。
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将信息技术与调查研究深度融合,可以确保数据采集的科学性、准确性、代表性,从而提高调研的效率和提升分析问题的能力。
B.材料二“在实地调查中发现网约车司机不喝访谈中提供的水”的细节,可以佐证材料一中的“数据分析不能代替实地调研,需两者结合”的观点。
C.调查研究有助于大学生突破已有家庭和阶层的桎梏,弥补认知的缺陷,促进对其他群体的理解和包容,从而消除偏见。
D.全国各地加快推进数字政府建设,各类数据平台持续增长,开放、共享这些数据,能够为高效调查研究提供帮助。
3.根据材料二的内容,下面不符合廉思所说的好的调查研究的一项是(     
A.某地政府通过调研市民的刷卡支付、客流点位等数千万条客运数据,掌握市民出行需求,给市民出行线路“画像”,设计城市公交线网。
B.某课题组在走访过程中发现该地区存在人口复杂、邻里不睦、社区参与度与认同感低等问题,通过发起改造公共空间活动,促成居民参与社区共建。
C.某项关于卡车司机的调查,历时5年,调查涉及全国10个省份、20多个城市,发放调查问卷共计3万多份,出版《中国卡车司机调查报告》共5卷。
D.某地为了有针对性地开展美丽乡村建设活动,在学生中发放《我市农民工回流情况》问卷调查,收集了4万多份数据,并据此制定发展方案。
4.请根据材料一的内容,完成下面思维导图。

5.学习了第四单元《家乡文化生活》后,班级要在本学期开展家乡文化生活调查活动,你担任调查小组的组长。请结合上述两则材料的内容及所学知识,谈谈你们小组应该怎么做,才能使调查活动开展得更有效。
2024-03-01更新 | 68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新高考联考协作体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

4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近日,中国“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项目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45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上通过审议,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这是中国第57项世界遗产,填补了世界三大非酒精饮品(茶、咖啡、可可)中没有“茶”主题世界文化遗产的空白。

“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是当前全球唯一的“茶”主题世界遗产,包括5片完整的古茶林,集中连片面积达1.8万亩。古茶林中有9个传统村落,居民5000余人。当地先民历经千年保护与发展创造了林茶共生、人地和谐的古茶林文化景观。“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的申遗成功,也将云南古茶园成功带入大众视野。

云南是世界茶树发源地,自古以来就有种茶、制茶的传统,拥有当今世界上绝无仅有的连片古茶园。在唐代以前,云南南部各民族便在森林中栽种茶树,形成古老的森林茶园,这种在生产生活实践中共同创造的生态智慧,具有数百年乃至上千年的悠久历史,堪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典范。

作为“云南普洱古茶园与茶文化系统”重要组成部分的景迈山,地处云南省普洱市澜沧拉祜族自治县,是著名的普洱茶产地。景迈古茶园至今保存有规模较大的古茶林,茶园里古木参天,数百岁的古茶树依然郁郁葱葱。在景迈山世居的布朗族、傣族、拉祜族、哈尼族、汉族等兄弟民族,在成百上千年的时间里栽培、管理大叶茶树,探索出了合理利用森林生态系统的林下种植技术,呈现出“远看是森林,近看是茶园”的独特景观。几乎不使用任何化肥和农药,靠枯枝落叶的自然分解提供养分,各民族对古茶园恰到好处的管理和维护,使古茶园不仅拥有森林的外观,也澎湃着森林的脉搏。

民族生态学研究显示,景迈山古茶园中的植物物种数是现代集约化新茶园的4倍之多,生物多样性指数也远高于现代单作茶园。一座座古茶园是一个个可持续的生态系统,以布朗族和傣族为主的景迈山各族群众因地制宜利用土地、布局村落,既保护了生物多样性,又为各民族带来稳定可观的经济收入,体现了他们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的共通智慧。

古茶园虽坐落边疆,但与其他地域与民族同胞的交融从未停止。古茶林中孕育的优质古树茶,不仅是边疆民族同胞的生计来源,也是中华民族的共同利益,由此衍生出的茶文化更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发源于古茶园的“茶马古道”,穿越陇西走廊、藏彝走廊、苗疆走廊三大民族走廊,凭借其发达的道路系统,促进了众多民族的社会、经济、文化往来,成为民族间传统文化交流的大通道、各民族交融的大舞台,也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纽带。古茶园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一个代表性载体,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应有之义。

(摘编自张晴、龙春林《“茶”入世界文化遗产,昭示了什么》)

材料二:

茶产业是不少地区的支柱产业,尤其是山区增收的重要途径。茶产业如何健康快速发展呢?茶产业宛如一架翱翔天宇的飞机,文化与科技就是它的两只翅膀。

一翼是“茶文化”。中国工程院院士陈宗懋阐述道,我国的茶文化源远流长,从神农氏“得茶而解之”,茶经历了“药用-食用-饮用”的演变过程。唐代陆羽的《茶经》在茶文化史上具有标志性意义,促使煮茶、煎茶、饮茶之风扩散到了民间,还随着佛教传至日韩等国。宋代出现了专业茶师,斗茶成风,茶学评论和以茶为主题的文学艺术作品层出不穷。明末至清中期,海陆茶叶之路将茶叶传至欧美各地,茶文化在全球流行不衰,并呈现多元化发展态势。

以茶旅游、茶禅相融、茶器等茶文化为内容的第三产业从21世纪初开始发展,至今方兴未艾。茶至今还是不可替代的交际中介物,以茶为姻的事例不胜枚举。茶叶具有中和之美,其深郁的味道饱含人生况味,茶文化已融入民族文化之中。总之,这是我们加速发展茶产业的文化优势。

另一翼是茶科学,包括茶生态。别看小小的一片叶子,从种植、加工到饮用,处处浸透着科技含量,近年来,人工智能、分子生物学、新材料等新兴技术逐渐渗透到茶业领域。陈宗懋的论文通过比较分析,找出了我国与世界其他主要产茶国的差距,对我国茶产业的科技创新提出建议,包括将现代生物技术、环境科学和生态科学引入茶叶生产中来。陈宗懋希望,宣讲茶科技要通俗易懂,推广茶科技要简便易行,这样才能通过发展茶产业来助力乡村振兴。

“好山好水出好茶”“一方水土一方茶”,名茶的原产地都是风水宝地。比如湖南吉首山高水长,土壤中富含硒,有益于茶叶的微生物菌群丰富,所产黄金茶是我国优质绿茶品种之一。近年来,陈宗懋带领团队在吉首推广茶园绿色防控技术,打造生态茶园和标准化茶园的样板,显著提升了湘西黄金茶的品质。

(摘编自郝耀华、陈向军《“茶院士”陈宗懋:一片叶子也关情》)

1.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普洱茶文化景观项目成功申遗,填补了三大非酒精饮品中茶主题文化在世界文化遗产中的空白,有助于云南古茶园的发展。
B.因独特的茶林景观,独一无二的连片古茶园,先进的制茶工艺,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项目顺利申遗。
C.云南的古茶园拥有可持续的生态系统,当地人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的实践充分印证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论的重要价值。
D.中国茶文化源远流长,经过唐宋明清上千年的传承,不仅在国内蓬勃发展,也在全球流行不衰,呈现出多元发展的态势。
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经过几百年乃至上千年的林茶共生、人地和谐发展,云南南部形成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独特生态。
B.茶文化发端于中国,最早可追溯到神农氏“得茶而解之”,它也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纽带。
C.“药用—食用—饮用”的演变过程,体现茶叶从小众走向大众,从独特功用走向日常饮用的发展历程。
D.人工智能、分子生物学、新材料等新兴技术可提升我国茶叶的品质,也有助于我国茶产业的推广。
3.下列选项,不能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第三段观点的一项是(       
A.《六口茶》是湖北恩施的一首著名民歌,该歌曲呈现了恩施的古老民族礼节,表现了土苗青年对爱情的憧憬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B.知名茶饮品牌“古著”,采用原产地茶叶原料,从古代茶文化中汲取智慧,成为覆盖全国的茶饮连锁品牌,注册会员以千万计,为人际交往搭建平台。
C.敬茶是传统婚礼中的一项重要仪式,大部分新式婚礼上仍然保留敬改口茶的环节,新人在婚礼上面敬双方父母并改口称呼,代表着新人正式成为一家人。
D.截至2022年底,湖南省茶园面积达345万亩,产量达32万吨,综合产值1051亿元,整个产业保持了持续稳定的良好发展态势。
4.请简要分析材料二的论证思路。
5.熏豆茶又称烘豆茶,是江浙一带的传统饮茶习俗。当地政府准备大力发展熏豆茶相关产业,他们可以从材料中茶产业的发展和推广获得哪些启示?
2023-12-09更新 | 179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高中名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联考语文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
名校

5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今年夏天,全国各地博物馆的火热程度较之往年更甚。从研学团的学生,到亲子游的家长,再到慕名而来的游客,都把博物馆作为暑期出游的首选之地。曾经小众冷门的风雅之地,如今成为大众青睐的热门之选。

常州博物馆副馆长路亚北认为,一方面青少年博物馆研学热确实带动了部分“博物馆热”,吸引更多的青少年群体走进博物馆。另一方面,大多数博物馆类的研学产品质量参差不齐,很多机构以盈利为目的,最后将博物馆研学产品做得流于形式,消耗了青少年的热情。博物馆最大的观众群体是亲子家庭观众,说明博物馆的教育力得到观众的普遍认可,博物馆已经成为公众学习和教育、进行文化旅游、知识提升的最佳目的地之一。

中国国家博物馆策展人罗翔表示:“博物馆提供了生动的学习环境,为学生和教育者提供了宝贵的资源。学生可以通过观察和互动来更好地理解历史、科学、艺术等领域的知识。博物馆还经常举办教育计划、工作坊和导览活动,帮助学生和教育者深入研究特定主题。”博物馆作为公共文化服务的关键组成部分,在教育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2008年,国家对国有博物馆实行免费开放政策。这是导致博物馆持续升温的最大的初始推动力。这一政策非常有助于公众文明素养、文化素养的提升。加上《国家宝藏》《如果国宝会说话》《上新了,故宫》等节目的兴起,在整个社会上掀起了“博物馆热”。可以说,近年来的“博物馆热”是国家政策的结果和成果,反映了公众文化消费的升级。

“博物馆持续升温是我们新时代文化强国建设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的一个具体体现。”李文初表示。博物馆作为承载文明、传承文化、沟通古今的重要场所,在坚定文化自信、增强民族凝聚力方面有着重要作用,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经成为今天我们全社会的共识,越来越多的人特别是年轻人,愿意走进博物馆,近距离了解文化遗产。所以“博物馆热”不会仅仅是一时的潮流,它会随着我们文化自信力的增强持续发展。

在免费政策的初始作用力下,各地博物馆事业飞速发展,“博物馆热”将产生加速效应。未来即使博物馆恢复收费参观的政策,这一文化现象也会持续繁荣下去。

需要注意的是,我们对于“博物馆热”要有清醒的认识。目前,“博物馆热”并非指所有博物馆都热。全国6565座博物馆,真正热起来的是国家级、省级的大馆,以及部分地市级博物馆,很多县、区级博物馆和行业专题馆还是门可罗雀。中小型博物馆则主要依靠临时展览和社教活动吸引观众。

(摘编自刚罡《博物馆热:从“升温”到“恒温”》)

材料二:

暑期“博物馆热”的出现,不仅反映出旅游市场的快速复苏,更体现了人们精神文化需求的快速增长,特别是广大家长对传统文化教育的紧迫感和焦虑感。越来越多的孩子走进博物馆,这本是一件好事。不过,看似美好的“博物馆热”,在现实中还存在一些问题。

每逢假期,尽管博物馆在“限量、预约、错峰”等方面做了很多努力,但仍有许多热门场馆或展览一票难求,甚至出现“黄牛”恶意抢票、倒票等违法行为。一些博物馆应对客流高峰“措手不及”,欠缺有效服务机制,让博物馆教育的效果大打折扣。有些博物馆还陷入了追求“出圈”的误区,过于注重热度、人气、轰动效应,变成了网红拍照打卡点,弱化了其文化教育的本质。

随着“研学游”需求不断释放,一些团队和机构蜂拥而上,纷纷争抢这块“香饽饽”。相较于一般的旅行团,但凡带上“研学”字样的,价格就要高一些。不仅如此,博物馆课程的讲解专业程度参差不齐,一些讲师水平有限,搜罗些网络资料就敢上场讲给孩子们听,甚至还有机构冒用博物馆名义进行虚假营销。

大增的客流量,是人们对传统文化热衷程度的直观展现,但也给原本肃穆的博物馆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压力。暑假期间,不少小朋友在展厅内四处奔跑吵闹。人群中大都是青少年,其中不乏戴着同色帽子、身穿同色T恤的研学团成员。在人潮涌动中,这些青少年几乎只能走马观花地瞧一瞧看一看,每到一处匆匆记上几笔,难以安静下来细致观察展陈物品。

无论是亲子游还是研学游,如何真正用好博物馆资源,部分家长仍不得要领。比如在一些父母看来,“到过即学过”,只要孩子到了博物馆,就算是完成了一次教育。还有一些父母认为“看过即学过”,跟在孩子后头,催促他们看这个看那个,却不顾孩子的兴趣在哪里。这样的参观方式,不仅达不到教育目的,反而会让孩子对博物馆产生恐惧和抗拒的心理。

(摘编自杭轩《博物馆不应止于热闹》)

1.下列对材料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博物馆热度的升高反映了我们新时代文化强国建设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这能让我们更好地坚定文化自信,增强民族凝聚力。
B.青少年暑期研学活动致使“博物馆热”的形成,这一现象说明大众普遍认可博物馆的教育作用,博物馆已经成为公众选择学习、教育、旅游、提升知识的目的地。
C.暑期“博物馆热”的出现,反映出旅游市场的快速复苏,体现了人们精神文化需求的快速增长,也折射出广大家长对传统文化教育的焦虑感。
D.面对“博物馆热”,一方面要看到其体现出的人们对于传统文化的愈发重视,另一方面也应该关注看似“热度”之下出现的诸多问题。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国家对国有博物馆实行免费开放政策,不仅是公众文明素养、文化素养的提升的重要助推力,还是导致博物馆持续升温的核心推动力。
B.博物馆事业飞速发展借助了免费政策力量,未来如果各地博物馆恢复收费参观,那么博物馆受人们青睐的状况能否持续令人担忧。
C.博物馆作为公共文化服务的关键组成部分,在教育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只要孩子到了博物馆,就意味着完成了一次教育。
D.“博物馆热”覆盖的对象只是少数博物馆,如国家级、省级的大馆,以及部分地市级博物馆,很多的中小型博物馆依旧处于少人问津的状态
3.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材料中“博物馆热”成因的一项是(       
A.近日短剧《逃出大英博物馆》在某短视频平台爆火出圈。
B.湖北省博物馆“礼乐学堂”联合武汉东湖小学筹办研学教育活动。
C.中国考古博物馆自9月16日起对社会公众免费开放。
D.《如果国宝会说话》第四季于2023年元旦播出。
4.请分析材料二的论证结构。
5.如果你是博物馆馆长,你认为博物馆需要做出哪些方面的努力以应对“博物馆热”?
23-24高三上·湖北武汉·期中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
名校

6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一碗苏式汤面,浇头数以百计,精工细作汇聚万千风味;一曲吴语《声声慢》轻柔婉转,引得青年男女排起长龙,只为一饱耳福;一方园林浓缩天下山水,白天熙熙攘攘、碧叶红花,夜晚清净优雅依旧光影斑斓……这,是2500多岁的不老古城苏州的城市腔调

以全国0.09%的土地创造全国约2%的GDP,作为制造业重镇和现代产业集群高地,名列国家创新型城市创新能力前十强……这,是改革开放前沿城市苏州的发展基调。

苏州等城市恰如苏作“双面绣”:一城双面,面面精彩。千百年来人文与经济的精巧调和、相得益彰,造就了“苏湖熟,天下足”的绵延发展传奇。如果说人文是城市的腔调,那么经济就是城市发展的基调。人文与经济协调共生,犹如腔调与基调的匹配融合,是成就优美乐章的核心所在。

城市的发展基调至为重要,但城市的文化腔调也会反作用于经济发展基调。苏杭为代表的江南地区,长期活跃的经济促成了持续的文化繁荣,长久的文化积淀潜移默化奠定了城市发展的风格特质。精致、创新、内涵等文化特质,也是苏州等地经济发展的一贯坚持和内在追求。文化影响人的创造,将腔调注入,融成独特的物质和精神发展成果。

城市的文化腔调越是醇厚鲜明,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基调就能更加深厚持久。小桥流水、丝绸刺绣、戏曲弹唱,丰富的文化元素在苏杭等江南城市汇聚,既塑造了千年文脉遗存、城市精神,更使得丝绸纺织等经济业态长盛不衰。历史证明,独特的文化中心更容易成为特色的产业聚落,坚韧的城市精神助推创业者深耕产业促成经济繁荣。城市也随之不断提升功能和品质,实现经济社会更高质量的发展。

强化城市的腔调,稳住发展的基调,我们的城市就能激活人文基因,实现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以深沉的腔调赋能发展,让发展的基调独特而可持续,能让城市生发出强大的生产力和竞争力,形成持续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动人的城市之美,将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充分展现。

(摘编自新华网·新华时评《城市的腔调里有发展的基调》)

材料二:

王澍是中国目前唯一的普利兹克建筑奖获得者,其代表作品有: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区、杭州国家版本馆。作为一个迁居至杭州的“新杭州人”,他与这个城市的过去有着灵魂上的共鸣;作为一个建筑师,他对“建筑”这一概念有着存在主义式的危机感,这与他“冷眼”经历这座城市的现代化建设是一体两面。

在杭州亚运会开幕前夕,《新周刊》专访了建筑师王澍。

《新周刊》:或许因为文化上的厚重,杭州的城市建设一直很受公众的关注和热议。

王澍:杭州直到20世纪70年代都和一千年前区别不大,变化是80年代才开始的。20世纪初,西湖边的新新饭店只6层楼高,但造起来之后,被全国人民议论。杭州高度的破界是80年代末,西湖边上出现了第一栋50米高的高层建筑。突破这个高度之后,几十栋高楼就陆陆续续建起来了。

杭州可以说是中国城市登峰造极的样板,城是一半,湖山是一半,就这样维持了一千年。这个结构对中国城市的影响特别深远。颐和园就是西湖的翻版,而全国还不知道有多少个“西湖”。现在的杭州则是“1比20”,1份湖山,20份城市。但我只在“一半湖山一半城”的结构里活动,出了这个范围,对我来说就相当于出差,去了一个不知道什么样的地方。

《新周刊》:对城市的过去您怎么看?挖掘历史身份的做法贯穿了许多城市,大家把城市最辉煌的历史再次装裱,不断强化类似的形象输出。包括杭州,也一直在寻找宋韵。

王澍:一个城市是需要有追求的,不能忘记过去。跟原有的生活历史脱钩之后,你除了抄别人没有出路。杭州追求宋韵是很自然的结果,因为宋朝对中国的艺术来说可以说是巅峰。但真正生命力的所在,并不是简单地拿宋朝来说事儿。这里有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追求的高度。对文化在历史中的变化,要有更高更远的认识;只是单纯地模仿或重现,恐怕很难让一个城市获得真正的生命力。我们这个时代不是历史的高峰,物质上特别发达,但难以保证就是文化上的高峰。你需要找自己到达过的最高点去比较。反过来,这个时代也有野心,想找最厉害的高手过招。

这个时代的城市风貌是不是有可能重现一千年前的美感?但重要的还是当下。从历史的角度看,一千年根本就是一刹那;在更长远的尺度上,还是看我们当下这个时代对城市的打造,有没有留下点有意味的东西。这点意味,可以给当下的人以温暖,让一座城市成为融化在现实生活里的“精神高地”。

(摘编自《新周刊》2023年第19人物专访《慢下来,西湖才会出现》)

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城市腔调”是指融合了市民生活方式、城市文化生活等内容的城市人文风貌。
B.“优美乐章”实际上是指城市人文风貌与经济发展协调共生而带来的良好状态。
C.“冷眼”是指建筑师王澍以一个学者的客观与审慎,冷静地看待杭州的变化。
D.“再次装裱”是说杭州城市现代进程的实质是复刻历史,缺乏新时代的创意。
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苏杭丰富的文化元素促成了丝绸纺织等经济业态的繁荣,证明人文因素在城市发展的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B.如果一个城市不能生发出强大的力量,那么它在秉承自身独特的人文基因、促成经济的良性发展这两方面必然有所缺失。
C.建筑家王澍欣赏、推崇杭州原有的“一半湖山一半城”的城市结构,对于现在的城市结构特点并不认可。
D.王澍对于杭州寻找宋韵的做法做出了客观评价,既认可了这一做法的必然性,也思考了这一做法应具备的文化高度。
3.下列对材料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和材料都涉及城市与人文的关系,但前者重在阐述经济发展与人文因素的关系,后者重在探讨城市发展的具体做法。
B.材料一以苏州真实的生活画面和具体的发展数字,引出“人文需要与经济协调共生”这一观点,入题方式巧妙生动。
C.材料二中,《新周刊》由杭州的城市建设入手,重点讨论城市发展与当下时代的关系,这展现出由浅入深的访谈技巧。
D.材料二中,王澍作为访谈的另一方,以更高远的视角审视当下时代的城市建设,这显示了一个优秀建筑师的素养。
4.好的新闻评论既要能对接生活,又要能引领生活。请分析材料一是如何实现这一要求的。
5.《城市愿景》栏目将采访你,希望你谈一谈对“武汉”这座城市的期望,请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的相关内容,表达你的想法。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
名校

7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文化一词起源于劳动实践中的耕种、生产、手工、技艺等。劳动作为人类发展的物质性力量,正如恩格斯在《劳动在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的作用》中所阐述的那样,是整个人类生活的第一个基本条件。劳动不仅创造了人本身,甚至整个所谓世界历史不外是人通过人的劳动而诞生的过程。在世界文化历史长河中,存在着丰富的劳动教育思想。朱熹的《童蒙须知》中将洒扫涓洁作为孩童启蒙教育,卢梭的《爱弥儿》高度重视手工劳动,将之视为重建身体与知识的有效中介,我国教育家陶行知曾说不会种菜,不算学生。劳动是实现人从自然性走向文化性的必经之路,对于人和社会的发展而言,劳动是教育、文化、精神的来源,而劳动教育更能够对人的身体和精神形成双重引领,使人直面生产、发展的需求,注重培养人在传承知识技能的同时形成对社会发展有益的文化知识,以此进行文化的启蒙和教化。

劳动教育促进个体沉浸在身体力行的劳动文化中,完成对个人身体机能、工艺技能、知识水平的提升,并对个体的意志品质和精神力量予以完善,从而得到更高的精神文化浸润。当前,全国大中小学开展的多种劳动教育活动和课程,为中国传统文化和现代文明的浸润和传承创设了情境、建构了场域、丰富了载体,具有独特的重要意义。

劳动是人特有的发生于人与自然、人与人交互作用的活动,因此劳动不能脱离由人自己编织的意义之网,即文化;而劳动教育的本质是知识、价值的生产、传播和影响,即文化实践。从对象物的属性来说,劳动教育就是文化实践的本体,劳动教育通过切实的劳动实践提高人的生产劳动能力,改变人们生产劳动的组织方式和制度,推动人类物质文化的进步,进而推进了文化实践的深入与革新。同时,劳动教育又是文化实践的载体,文化融入是当前大中小学开展劳动教育的重要形式,通过劳动教育,能够将从远古一直发展到今天的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下去,不忘来时路,为文化实践提供源头活水,不断铸就新的文化辉煌。劳动教育巩固了人在劳动实践中的主体性地位,也通过这种身心融合的教育给人带来身体、心理以及精神等方面的全面发展,从而进一步巩固了人在文化实践中的主体性地位。

劳动实践深化文化认同。对于文化认同,应有至少两个层次的理解,其一是文化自觉。费孝通先生认为,生活在一定文化历史圈子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并对其发展历程和未来有充分的认识。换言之,是文化的自我觉醒,自我反省,自我创建。文化自觉不仅是对传统和现在知识层面的数量积累,还是一种可能在未来喷薄的智能意识,既基于内容又基于过程。文化认同的能动性和创造性,价值感和认同感,也唯有在具体的实践中才能激发、实现。其二是文化超越。超越不是以鄙夷的眼光弃之不用,而是用关心的态度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实现现实与传统的融合新生,以文化主体的责任去更好地传承、突破与创新,通过劳动实践与现实文化进行交流、碰撞、新生。如果失去了具体实践路径,文化认同只会成为一句口号,也让实践和文化都失去了主体性。劳动教育蕴含着劳动创造美的智慧,无论是田园种植、印染工艺、纸扇泥塑、裁衣织布的传统工艺,日常生活家务劳动的实践,还是科技生产技术的应用,都是对文明与智慧的追溯,也唯有通过广泛蕴藏于生产生活的劳动实践才能进一步启迪大众的文化创造力,让文化自觉与超越深入每个人的内心。

(摘编自马慧子   马梅《劳动教育独具的文化价值》)

材料二:

2022年秋季学期起,劳动教育正式纳入中小学课程体系。

由是,各地中小学在课程体系框架内,因地制宜,开设了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劳动课。种菜做饭学农活儿,木工花艺做公益,在文化知识学习和体艺社团活动之外,孩子们又有了崭新的成长体验,各具特色,不亦乐乎。

为提高劳动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需要坚持问题导向,聚焦价值观塑造、生活能力养成和公共意识培育3个方面,深耕细作,久久为功。

价值观塑造方面。中小学的劳动教育应侧重于价值观塑造,主要是让孩子们从小了解劳动,感受劳动,进而尊重劳动,尊重劳动者,尊重劳动果实。于潜移默化之中,培养起学生的责任感,让他们明白生而为人,对自己、对家庭、对社会是有责任的,从而树立起劳动光荣、自食其力和责任担当的价值观。

生活能力养成方面。目前,中小学劳动教育课程一共设置了10个任务群,分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服务性劳动三个部分。相较而言,日常生活劳动部分实际意义更大一些,清洁与卫生、整理与收纳、烹饪与营养等任务群,和中小学生的现实生活场景结合甚为紧密。通过此类课程的有效实施,能够让孩子们打小掌握一些必要的生活常识和技能,养成自理能力。

公共意识培育方面。服务性劳动部分中,有一个公益劳动与志愿服务任务群,很有意义。课余时间或者寒暑假,让学生多参加一些社会性公益活动、一些志愿服务,一方面可以让他们从相对封闭的校园和家庭环境中走出来,接触社会、了解社会,从而对真实复杂的社会提前有一些近距离的感知认知;而且,从全人教育角度来说,这也补上了家校社协同育人的关键一环。

另一方面,这还有利于培养他们关心社会、关心他人的公共意识和利他精神,帮助孩子们尤其是独生子女,摆脱以自我为中心的成长模式,长大后能成为一个合格的社会公民,而不是精致的利已主义者。

(摘编自陆建国《劳动教育不能简化为劳动体验课》)

1.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劳动教育促进个体沉浸在身体力行的劳动文化中,蕴含着劳动创造美的智慧。
B.劳动其实就是各种活动,因此劳动不能脱离“由人自己编织的意义之网”,即文化。
C.文化认同与劳动实践密切相关,具体的实践能激发文化认同的能动性和创造性,价值感和认同感。
D.注重价值观塑造、生活能力养成和公共意识方面的培育等方面,有助于提高劳动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劳动不仅创造了人本身,而且整个所谓世界历史也与人的劳动密不可分。
B.劳动是实现人从自然性走向文化性的必经之路,是教育、文化、精神的来源。
C.劳动教育的本质是知识、价值的生产、传播和影响,因此劳动教育是文化实践的本体。
D.自2022年秋季学期起,各地中小学因地制宜,开设了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劳动课。
3.下列选项,不能体现材料二观点的一项是(     
A.11岁的女儿不想读书,爸爸就带她在烈日下挖藕以体验生活的不易,4个小时下来,女儿脸晒到脱皮,爸爸觉得效果很好,因为事后孩子表示要好好读书了。
B.每周让孩子做一顿饭,从菜市场讨价还价买菜、择菜淘米到烧煮烹炸,让孩子们在掌握生活本领的同时,也能体会到家务劳动的不易。
C.到山上挖笋、采茶,去田里拔草、摘野菜……这是某中学组织的“新劳动教育”研学活动,让学生们体验农事活动、走近自然,感受民风民俗。
D.鼎湖小学开展“今天我当家”活动,同学们积极参与居家劳动,主动承担家务,在实践中培养劳动能力,树立起劳动担当和责任意识,做幸福生活的缔造者。
4.材料一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请结合材料内容简要分析。
5.在大中小学中开展劳动教育课具有哪些意义?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
名校

8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文化经典是经由长期的历史发展而形成的,是不同时代精神价值的艺术凝聚和智慧凝结。不同时期的文化经典之间,则存在着继承与创造的复杂关系,正是这种关系连接起一个民族的文化脉络。无论社会如何发展,都不应偏离,更不可抛弃、割断这个脉络,而要立足于这个脉络(文化基因)进行创新发展,进而形成新的经典和传统。媒介迭代在人类文明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尤其对传统经典的传播产生了积极影响。现代印刷术使得历史古籍得以广泛传播,也使文脉传承在广阔的空间中得以拓展实现。但对于经典而言,纸质媒体除了有便利传播、扩大范围的作用,在文化经典的大众普及方面所发挥的作用并不十分明显。虽然各种注释、解读文化经典的图书层出不穷,但普及范围基本上依旧限于知识阶层,难以拓展至普通大众。影视传媒的普及一举改变了这种局面,经典的影像化和创意传播,极大地促进了经典的流传。当然,经典的丰富内涵与高雅审美要转化成直观通俗与浅显易懂的视觉文化,还必须通过一系列的创意手段和方式才可实现。这在中国与其他国家都有成功的探索,并积累了宝贵经验。

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的中国古典诗词,以其精湛的语言韵律、独特的审美意境、深邃的精神内涵,集中体现了华夏文化的神韵与精粹,也成为人类精神创造的重要典范而辉耀寰宇、亘古流传。改革开放40多年以来,我国出版了大量古代诗词集注和阐释论著,不仅为传承文化经典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而且为影视媒介传播经典提供了有力支撑。如果说《中华诗词大会》是以电视屏幕为载体、诗词竞赛为手段而创造的一种现代视听传播,那么《经典咏流传》则是以电视媒介为依托对传统经典进行再造的文艺作品。前者借助对经典诗词的竞赛式传播,带动更多普通大众重温经典、品赏佳作,达到推广、普及经典的传播目的;后者则不只停留于经典的传播与重温,更注重经典精神内涵的延伸与再造,进而实现创造性的继承发展。与《中华诗词大会》的竞赛方式不同,《经典咏流传》将和诗以歌作为核心创意点,摒弃既往类似节目的竞演元素,将古典诗词进行创作改编,谱以新曲,将专家学者的专业解读与明星歌手的现场演唱相结合,实现了专业品味与大众传播、文本阅读与视听表演的完美结合,在立意与创意、形式与技术等方面都实现了新的突破,收到了良好的视听体验效果。如有学者评论的那样,该节目将重塑经典、沉浸音乐与超越观赏的构建国人精神坐标相结合,创作有温度、有力度、有深度、有广度的文艺作品

(摘编自管宁《术有专攻与天容万物:传统何以再生》,《中原文化研究》202106期)

材料二:

我对声像文化并无偏见,相反,对于那些满怀诚意、脚踏实地对传播文化做出了巨大努力的影视精品,我是心存敬畏的。大年初一到大年初三,央视大型文化节目《经典咏流传》再度掀起了一股文化年俗的热潮。它用和诗以歌的形式,将传统诗词经典与现代流行音乐两相融合,创制了一种赋古典文学以时代属性的先锋文化样态。我认为,这是央视在过去一系列文化综艺创新实践的基础之上所孕育的堪称典范的佳作。

我一直认为,中国传统文化千百年来在民间不断传播着,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的心性。这种滋养不是展示和陈列,而是文化育人的生长力和感染力,一定在大众的成长中留下过深刻的印记。《经典咏流传》将音乐和文学、传统和时尚、欣赏和鉴赏都进行了高度统一,为现代文明追本溯源,树立了文化自信,展现的是一种更加高远的格局、更趋饱满的融合、更具创新的重构。

透过《经典咏流传》,我仿佛看到了一颗珠子在闪光,我觉得这个节目的好超出了我的想象。我也曾想过古典诗词的现代传唱,不过想到的更多的是古筝,想到的曲调也依然是古调,用如此现代的唱法和曲调来演绎,而且演绎得如此贴切,是我没有想到的。除了浓郁的时代感,基于民族特色的国际风范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从谭维维的《墨梅》到尚雯捷的《木兰诗》,风雅高洁的中国风骨,在中西合璧的音乐混搭之下强塑起磅礴大气的中国乐派,彰显着一股海纳百川的大国气象,让观众为之心潮澎湃,就像的一出出时代交响。

(摘编自梁晓声《〈经典咏流传〉:的时代交响乐》,《中学生阅读》〈初中版〉201811期)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化经典是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它是不同时代精神价值的艺术凝聚和智慧凝结。
B.不同时期的文化经典存在着继承与创造的复杂关系,华夏民族的文化脉络就是靠这种关系联结的。
C.各媒介对传统经典的传播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如现代印刷术、纸质媒体、影视传媒等。
D.在人类文明发展进程中,纸质媒体与影视传媒在文化经典的大众普及方面所发挥的作用十分明显。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经典咏流传》是一档志向高远的节目,不仅“将古人的态度唱给你听”,而且“立足当下,再造流行”,意义非凡。
B.传统文化要通过自身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才能适应并体现我们这个时代发展的诉求,显示出它的当代价值。
C.经典的丰富内涵与高雅审美要转化成直观通俗与浅显易懂的视觉文化,并非易事,但这在我国与其他国家都有探索经验。
D.在市场经济的背景下,某电视台为了传承文化和获得收视率而不断推出影视佳作,但这些佳作都不是《经典咏流传》那样的典范佳作。
3.下列选项,不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观点的一项是(     
A.唐代诗人卢纶的《塞下曲(其二)》被创作改编为由明星歌手演唱的《将军引》,使先人的英雄情怀活脱再现。
B.王昌龄的《出塞(其一)》被演绎为具有现代流行歌曲意味的《缘分一道桥》,该歌曲荣登音乐排行榜之首。
C.如今的年轻一代,生活在声像文化的时代背景之下,伴随他们成长的是“文化快餐”、网咖、《凤凰传奇》游戏等。
D.随着数字技术日趋成熟,人们越来越热衷于将文字经典改造为视觉文本,甚至将古典绘画文本改造成数码动画
4.社会上兴起一种“工作室”,几个“志同道合”的人以电视媒介为依托,对传统经典进行局部改编。请结合材料对这一现象加以分析。
5.《中华诗词大会》与《经典咏流传》有何区别?你如何评价《经典咏流传》?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

9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做香囊、包粽子等亲子活动备受欢迎,龙舟、桨板、皮划艇等多样化水上活动颇受追捧……刚刚过去的端午假期,各地文旅产品供给充足,民俗活动丰富多彩,浓郁的节日氛围不仅让人们感受到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也推动了健康文明过节,使健康文明过节成为新风尚。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中华文明博大精深。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只有全面深入了解中华文明的历史,才能更有效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更有力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春节、端午、中秋、重阳等传统节日,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深厚的历史底蕴,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生动反映了中华民族的价值观念和精神追求。深入挖掘传统节日的文化意蕴,推出更多富有时代气息的节庆活动,有助于我们真切感受文化力量,更加坚定文化自信。

从农耕文明进入工业时代,从乡土社会转为城市聚居,生活方式的变化为传统节日注入许多新的元素。原有节日仪式的简化、转化,并不意味着节日文化内涵和价值会彻底改变。传统节日不断融入生活,就能获得生生不息的力量。

创新才能把握时代,引领潮流。文化发展自有其规律,人的主观能动性同样具有重要作用。比如,最近几年的端午节,内涵丰富的具有端午文化特色的线上科普、文艺演出、民间游戏、特色旅游等活动接地气、有人气,让人们得到文化的滋养。再如,云观展、沉浸式体验等数字技术的广泛应用,也让文化传承创新获得强劲动能,开启无限空间。以文化创意、数字技术赋能传统节日文化,发展好多种文化业态,有助于提升大众参与度,增强审美趣味,提升美育素养,也有利于立足中华民族伟大历史实践和当代实践,更有效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我们的节日文化,总在传承发展中别开生面。除夕守夜的年俗,从围炉夜话到一起看春晚,再到边看春晚边晒年夜饭,形式越来越丰富;端午节不少地方推出读诗、赛诗活动,诗意过节过出清新感。从更广视角看,中华文明的浩荡长河,既有深沉厚重的历史积淀,也有大浪淘沙的实践再造,还有奔腾澎湃的创新汇流。因为坚守正道,所以敢于推陈出新、海纳百川;因为主动求变,所以时代气息更浓、生机活力更足。

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传统节日具有重要作用。坚定文化自信,秉持开放包容,坚持守正创新,传统节日文化定会在新时代焕发更加夺目的光彩,我们也必能赓续历史文脉、谱写当代华章。

(摘编自王巍《在传统节日中增进文化自信力量》)

材料二:

岁至端午。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节日,端午节是首个入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节日。

传统佳节之所以被我们摆在极高的位置,正是因为它对于中国人骨血中的精神传承,有着不同于其他形式的塑造。对于端午节来说,它在传承和赋能中更加生机勃勃。看这一节日里的经典场景,能让我们对端午节根脉绵延、千年不绝的文化轨迹有更加清晰的感知。

情怀端午,缅怀爱国爱民的先贤。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说到端午节,自然会联想到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汨罗江那一泓江水历经了时光的淘洗,让以爱国情怀为核心要素的屈原精神走过了千年,历久弥新。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把家国放在心中的先贤们,已由历史中个人的纤纤一脉汇聚成民族的精神丰碑,为端午这样的传统佳节赋予精神内涵。

文化端午,品味岁月积淀的底蕴。传承是最好的记忆,开创是最好的永存。对于积淀了千年底蕴的端午来说,后人对于它的打开方式,始终离不开念兹在兹的文化二字:幼儿园里的小朋友包起粽子是有模有样,文化广场上《离骚》的诵声朗朗,大江大河里的龙舟在劈波斩浪,纪念屈原的原创音乐剧《九歌》正火热上演……深奥的传统文化看起来不易破题,但很多人已经在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中找到自己心目中的端午模样。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随着端午节里的文化表演、民俗体验、非遗展示等活动遍地开花,人们对于传统节日的文化有了亲身感悟。

健康端午,乐享辟邪祛病的安康。端午时节,许多人家都会将艾草、菖蒲绑成一束然后插在门楣上。手执艾旗招百福,门悬蒲剑斩千邪,端午节对于卫生健康的看重,绝不仅仅是美好的祈愿——艾香有抑制细菌的作用,具有东方智慧的先祖们早已经在和大自然的接触中积攒了辟邪祛病的诸多经验,并在代代相传中注入了关于安康的理解和诠释。

千年端午,让传承溯流而上。从时光轴上看,端午节所走过的岁月太过久远,好在它并没有无奈蒙尘,也没有被时代抛落,而是在后人的传承中越擦越亮。解析端午佳节的深厚内涵,无需拉开太长的视野,一场仪式、一次咏唱、一片粽叶、一身汉服,都能从中感受到传统佳节里的灿烂辉煌。这种文化传承久久存在于华夏儿女的肌理下、血脉里,让无数的人向着更开阔的未来奔涌而去,同时也将端午的坚守与传承无限拉长。

(摘编自韦丰《千年端午,让传承溯流而上》)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和材料二都谈到传统节日文化的传承,但材料一强调要在传承中有创新,材料二强调要在传承中追溯文化根脉。
B.材料一告诉我们,传统节日产生于农耕文明的乡土社会,这里的“乡土社会”与费孝通的“乡土中国”有着本质的区别。
C.材料二指出,与传统经典、传统技艺不同,传统节日因其独特的精神传承,被人们摆在了最高位置,其他形式无法取代。
D.材料二认为,每逢端午节,每家将艾草、菖蒲绑起来插在门楣上,的确具有辟邪祛病的功效,这一做法值得代代相传。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深入挖掘传统节日的文化意蕴,能够帮助我们感受文化力量,坚定文化自信。
B.当下,以文化创意和数字技术赋能传统节日文化,这符合文化发展的规律。
C.在端午节的各项活动中,如果纪念屈原的活动缺失,端午就没有了文化底蕴。
D.既然端午节入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那么端午非遗展示活动就要开展起来。
3.下列对材料一和材料二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从端午活动说起,然后进入“在传统节日中增进文化自信力量”的论述。
B.材料二引用屈原和纪念屈原的诗句,凸显了屈原的伟大精神,增强了文化底蕴。
C.材料一以除夕守夜、诗意端午为例,论证了节日文化在传承发展中创新的观点。
D.材料二从情怀端午、文化端午、健康端午和千年端午这四个方面依次展开论述。
4.请简要分析材料二“打开方式”和“越擦越亮”在文中的含意和作用。
5.请结合材料一谈谈你对下面这个端午活动的认识。

2023年端午节,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特别节目《碧水长歌颂端阳》,沉浸式实景演出以峡江两岸为天然幕布,将山水美景、人文气象与文艺表演融合,让千年文化以文艺之美飞入寻常百姓家。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
名校

10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①2023年伊始,社会上出现了一种独特的现象——很多人见面的问候语从“过年好”变成了“你看《狂飙》了吗?”。

②电视剧《狂飙》讲述了以安欣为代表的政法工作者和以高启强为代表的黑恶势力及其保护伞之间的正邪较量。除了跌宕起伏的剧情、演员的精湛演技、制作精良的道化服,《狂飙》在叙事手法、人物塑造、立意深度等方面也给刑侦剧创作提供了新思路。

③该剧运用双线交叉的现实主义叙事手法表现时代发展变迁下的社会图景。一条线以正叙方式讲述省指导组下沉京海市彻查当地的“保护伞”;一条线用倒叙手法,通过安欣的视角回顾京海市最大黑恶势力强盛集团的发家过程,以及他与高启强之间的恩怨情仇。围绕三件核心事件,讲述黑恶势力攀附权贵、发展壮大的过程,以及一代代警察卧薪尝胆,不惜生命与黑恶势力抗争到底的经历,彰显了极强的现实意义。

④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是该剧另一亮点。警察安欣勇敢却执拗,黑恶势力头目高启强重情又阴狠,为了女儿想做个好人却沦为了杀手的老墨,心怀除暴安良梦想却游走在黑白之间的警察李响,还有知人善用的徐忠,好警察陆寒等。各类人物轮番登场,通过巨大的人物关系网,延展成一幅错综复杂的时代发展图景。

⑤作为扫黑除恶题材,《狂飙》的立意并没有止步于讲述惊心动魄的黑白较量,而是更多地深入到对人性的挖掘和对现实的反思中。该剧没有把出身寒微、勤劳朴实的高启强一步步堕落成一手遮天的黑老大简单归因于个人选择,而是进行了更深层次的挖掘。借由扫黑督导专员徐忠之口一针见血地指出;我们的社会中确实还存在一些不公平的分配,导致基层百姓中有些人铤而走险,该剧既歌颂了正义,也对邪恶进行了深入剖析,实现了现实主义与主流价值的双向奔赴。

⑥当然,《狂飙》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与反派相比,正面角色还可以更加丰满立体……但是瑕不掩瑜,创作者用有广度、有温度、有深度、有力度的讲述,揭示了黑恶势力形成的根源,反思社会发展中存在的结构性、制度性问题,并进一步回答了如何捍卫社会公平正义的时代之问,为刑侦题材创作进行了有益尝试。

(选自《<狂飙>一路“狂飙”的启示》有改动       《光明日报》2023年02月)

材料二:

①行业剧,简而言之,就是以某个行业为背景,讲述从业者工作与生活的一类剧集。

②医疗、律政、警察类是行业剧的“老三样”。以警察题材为例,《便衣警察》、《永不瞑目》《玉观音》、《重案六组》系列,且有超高的人气和收视率;《警察荣珠》走的不是以往类型行业剧常用的“强情节、强冲突,强悬念”路线,而是聚焦基层派出所,刻画基层民警群像,呈现基层社会百态。用编剧赵冬茶的话说,“只要把人物写得鲜活了,把生活写得像生活了,一定会有人愿意看的”。

③除了“老三样”,一些行业剧还将镜头聚焦飞行员、房产中介、工程造价师等此前较少涉及的职业和行业领域。比如,哔哩哔哩(B站)自制网剧《三悦有了新工作》,以一位95后女性遗容化妆师的独特视角,带领观众走近殡仪馆的日常工作,展现和探讨“死亡”这个话题,并触及亲子关系、互助式养老、网络交友诈骗等社会热点话题。

④优秀的行业剧层出不穷,但也有不少被观众诟病。主要有两点:一是“专业不足”,对职业的展现欠缺严谨、浮于表面;二是“挂羊头卖狗肉”,打着行业剧的幌子,实则“戏不够,爱情凑”,将职场“噱头化”“背景化”“模糊化”,本质还是偶像剧、爱情剧。由此看来,失败的行业剧的最大误区,还是现实主义创作导向的缺失。当今社会,有很多社会议题都可以通过职场这一基本的社会切口,进行直面和表达。正如专家所总结的,“行业剧的核心特质应是展现行业不失真、刻画人物不失焦,洞察业态不失语”。真实感,接地气,永远是网络行业剧的“刚需”。要制作好网络行业剧,关键还是要深入行业实践场景中,了解不同职业人群的真实状态,将专业性的行业知识与精巧的故事自然融合,贯彻和坚守现实主义路线,打造出真正叫好又叫座的行业剧精品。

(选自光明网《网络行业剧:展现行业不失真,刻画人物不失焦》)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狂飙》这部剧主题的深刻性表现在:面对社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一些较为突出的矛盾和问题,不是选择回避,而是进行反思和解答。
B.描画时代变迁下的社会图景,步步挖掘黑恶势力形成原因,在黑白较量中彰显国家清除黑恶势力的决心,是《狂飙》这部电视剧现实主义的表现。
C.文学作品中的“圆形人物”是指具有复杂性格特征的人物,“扁平人物”指性格比较单一、突出、鲜明的人物。《狂飙》中安欣、李响、徐忠等就是“扁平人物”。
D.《狂飙》凭借跌宕起伏的剧情、独特的故事讲述方式等,给当下的刑侦剧创作提供了新思路,但剧中正面角色不如反派人物丰满立体,是这部剧的一处瑕疵。
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人物鲜活、生活真实接地气,这是优秀行业剧必须具备的条件。
B.制作行业剧时,可以选择任何一个社会议题,并通过职场这一切口表达。
C.如果走“强情节、强冲突、强悬念”路线,也能制作出一部优秀电视剧。
D.精品行业剧需要真实严谨地展现专业性的行业知识,自然地融合精巧故事。
3.下列选项,最不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观点的一项是(       
A.电视剧《玫瑰之战》聚焦律师行业,刻画了律师认真严谨的工作日常,并串起一个个与社会热点紧密相关的法律案件,于法理故事中探析人情。
B.电视剧《麓山之歌》聚焦智能时代浪潮下亟待转型的国内重工业,通过大量呈现工人焊接等技术细节,探索面临革新困局时,从业者如何处理人与技术的新型关系。
C.电视剧《县委大院》讲述了在新时代大变革之下,县委书记梅晓歌与同僚团结民众顺势而为,艰苦奋斗,共建光明县的故事。剧情扎实、接地气,被称为“体制内必修课”。
D.电视剧《谈判官》中女主角凭借美貌与机智,敲开总裁的门,以一段“企业之间开展价格战争只会两败俱伤,还不如合并”的说辞,让两公司握手言欢。
4.材料二有几处运用了引用论证,请任选两处并分析其作用。
5.影视公司计划翻拍“四大名著”之一的《红楼梦》邀请你加入导演“智囊团”,为他们出谋划策。结合两则材料,联系自己阅读《红楼梦》的体会,你会给出哪些合理化建议?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