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时评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18 道试题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较难(0.4) |
1 .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各题

材料一

2024331日,2024秋冬中国国际时装周在北京落下帷幕。本届时装周中,“新中式”设计格外亮眼,在礼服、日常装、职业装、运动服等诸多品类中都能看到“新中式”元素。香云纱、宋锦等独具中国特色的传统面料成为“新中式”服装设计师热捧的对象。香云纱是一种用纯植物染料染色的丝绸面料,因穿着走路会发出“沙沙”的响声,所以最初叫“响云纱”,谐音为“香云纱”。据说,香云纱制造工艺的灵感来自于珠三角地区渔民的生活经历。一千多年前,为使渔网变得坚硬耐用,渔民会用薯莨汁浸泡渔网。操作过程中,身上的衣服难免染上薯莨汁,下河撒网时染了汁的衣服又会沾满河泥。久而久之,渔民发现这样的衣服会发出黑亮的光泽,而且越穿越柔韧。后来人们根据这个程制造出了香云纱。2008年,香云纱染整技艺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香云纱染整工艺极为繁复,包括坯绸准备、浸莨水、晒莨、封莨水、过河泥、摊雾、卷绸等十多道工序,每一道工序都十分复杂。浸莨水需先将绸匹置于高浓度的莨水中浸泡半天,其间要用手不断翻动。随后淋洒、涂扫薯莨液6次,再将绸匹置于封槽中用莨水浸泡20次,其间还需将绸匹放在45℃50℃的莨水中煮练两次。过河泥时,工匠们将灰黑色的纯净河泥搅成糊状,薄敷于经莨水多次浸泡的绸面,让薯莨中的单宁与河泥中的铁离子发生化学反应,将绸面染成黑褐色。这一操作需在夜间进行,并于天亮前完成,以免因阳光照射,颜色透到绸匹底面。香云纱的制作充分体现了传统手工艺者沉得下心、吃得了苦、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广东顺德是香云纱的发源地之一。顺德附近山麓上随处可见制造香云纱的重要原料——薯莨。这里的薯莨胶质和单宁酸含量丰富,更易着色。珠江水系的大小河流,流至顺德时流速变缓,河里的泥沙逐层沉积,为制造香云纱提供了细腻无沙的河泥。香云纱晾晒需要开阔的草场,顺德的河岸平坦肥沃,适合大面积种植青草,为晒莨提供了合适的场地。2009年,顺德在传统香云纱制造场地建起了香云纱产业园,人们可以在这里真实体验香云纱制造的全流程,真切感受中国人敬天爱物、择物而生的智慧。

近年来,纪录片《香云纱》、综艺节目《传承进行时》等,让传统面料香云纱走进大众视野。网络媒体上爆火的“新中式”服装穿搭视频,吸引大批年轻人关注、了解、热爱香云纱,带动了香云纱消费热潮。

(取材于曹秀娟、陈薇等的相关文章)

材料二

提起中式服装,人们常常会想到立领、对襟、盘扣等设计,棉、麻、丝等面料,提花、扎染、刺绣等工艺……这些经典元素,共同成就了中式服装的典雅端庄。如今受欢迎的“新中式”服装,保留了传统中式服装的大体形制和诸多元素,结合当代审美和着装习惯进行了改良。比如,对马面裙面料组织和压褶工艺进行调整,使其便于穿搭;对旗袍的腰线和下摆做宽松处理,方便日常穿着。现在,越来越多的人穿着“新中式”服装上班、逛街、游览。传统服装通勤化设计的理念,增加了“新中式”服装在普通人生活中的实用价值,推进了“新中式”服装的发展,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活态化地融入大众的日常生活中。

“新中式”的火爆与文旅产业的蓬勃发展密不可分。陕西西安大唐不夜城周边,汉服馆如雨后春笋般出现,为消费者提供新式汉服租赁、化妆造型、跟拍摄像等全套服务。河南洛阳应天门遗址博物馆打造演艺剧目《唐宫乐宴》,观众可以换上汉服体验诗、乐、茶、礼等传统文化,甚至还能参与剧目演出。这些活动设计使“新中式”服装迅速流行起来,吸引了大量游客,拉动了洛阳旅游业的发展。文旅工作者们在产品创新、业态创新、场景创新上下功夫,极大拓宽了“新中式”服装的市场空间,给消费者带来全新的体验。

从生产端看“新中式”服装等国潮产品的不断涌现,离不开产业链、供应链上下游的协作。齐全的产业链、密切的分工协作和强大的创新能力,使生产厂商和供应商能够快速响应市场需求,在短时间内促成时尚潮流。以龙年春节马面裙走红为例,从设计、生产制造到衍生周边完备的产业链,让传统服装企业不仅可以对时尚风向、市场喜好迅速作出反应,也可以更好地满足消费者个性化定制的需求。

根据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数据统计,2023年“新中式”服饰市场规模达10亿元级别。中国服饰行业发展趋势报告显示,“新中式”穿搭将成为潮流趋势之一,马面裙、香云纱衬衫等将迎来销量爆增。20241月,互联网销售平台上“新中式”服装的搜索量环比增长了近6倍。“新中式”浪潮的兴起,是传统文化审美回归的体现,是经济发展和文化自信、民族自豪感增强最有力的证明之一。

(取材于何娟的文章)

1.根据材料一,下列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2024秋冬中国国际时装周催生了香云纱消费的热潮。
B.传统香云纱染整技艺中用来染色的染料是纯天然的。
C.香云纱首批制造者是一千多年前珠三角地区的渔民。
D.香云纱因染整工艺繁复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2.根据材料一,下列对香云纱染整工艺的理解和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绸匹经过莨水的浸泡能变得更加有韧性。
B.浸莨水工艺对莨水的浓度和温度有要求。
C.莨水中的单宁是香云纱染色的重要成分。
D.浸莨水后的绸匹要避光才能染成黑褐色。
3.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理解和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广东顺德的自然环境为香云纱的制造提供了诸多有利条件。
B.人们可以在顺德香云纱产业园体验香云纱制造的每道工序。
C.许多游客到洛阳旅游是为了访遗址、穿汉服,感受传统文化。
D.据预测,“新中式”服装将成为2024年人们最喜欢穿的服装。
4.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不属于从香云纱文化中体会到的精神内涵的一项是(       
A.吃苦耐劳B.物竞天择C.创新精神D.文化自信
5.要发展千层底布鞋、紫砂壶、景泰蓝等传统手工艺产品相关产业,拉动地方经济,可以从以上两则材料中获得哪些启示?请简要概括。
2024-05-16更新 | 90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朝阳区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质量检测二语文试卷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
名校

2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2022年,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取得突破性进展:自然语言大模型可以根据人类指令,迅速完成写文章、绘画、作曲甚至制作视频和动画等任务,其创作涉猎的范围几乎可以媲美人类,而且水平随着训练量增加还在不断提升。伴随各类云计算平台的搭建,数据量呈指数级增长,为生成式人工智能在艺术领域的广泛应用提供了巨大空间。

②用户在人工智能端口界面输入提示文本,就能够便捷地启动智能化写作、作曲、作图,或生成短视频、游戏段落等。我国至少已经出版了两本人工智能程序生成的诗集。其中,有的单纯使用知识图谱和自然语言处理技术生成诗歌作品,有的则采用图文互驱动模式,在观感上呈现为一首诗搭配一幅画的形式。在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举办的或然世界人工智能画展上,人工智能化身数位不同风格的虚拟画家,分别创造性地演绎人类美术史上的经典风格。

③生成式人工智能在音乐方面的表现也值得关注。用户先将自己喜爱的音乐曲段复制到信息轨道上,人工智能模型通过风格调色板来确定作曲风格,进而在文本指令下完成音乐类型、节奏快慢和整体时长等必要设定,就可生成一段有模有样的音乐。如果将视觉化工具整合在作曲程序中,人工智能还可以创作带有高度情感特征的新作品,将图像转换为数据集,精准分析用户需求,量身打造适合不同场景特点的个性化、情感化曲目。在文艺实践中,已经有电影作品采用人工智能生成的乐曲作为配乐。

④当文本写作、图像生成和音乐曲段都能够交给人工智能完成,距离人工智能制作电影也就越来越近。目前,多家影视公司与科技机构联手,共同开发用于制作电影长片的人工智能程序。虽然尚无生成式人工智能模型可以完全实现这一技术创新,但人工智能已经被用来编写剧本,甚至为影片选角、设计分镜头和剪辑片花等。一些流媒体平台还特别开设了人工智能实验片频道,专门播放由人工智能制作的短片。尽管这些作品的完成度还不理想,却推动着人们不断攻克人工智能影像创作的技术难题。

⑤正如对艺术境界的探索没有终点,技术创新也永无止境。在多种技术交织而成的新型创作语境中,理解人机交互模式、探索人机协同应用场景,是智能时代进行文艺创作的新要求。面对加速更新的人工智能技术,人类的文艺创作会发生哪些变化?创作者要做出哪些调整才能更好地应对智能化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⑥首先,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加入将艺术创作分为有人工智能辅助和无人工智能辅助两类。国外已有多家期刊发布公告,明确拒绝接收人工智能生成的作品,有的科幻杂志甚至为此关闭了自由投稿通道,创作者需要在投稿前申明没有用到人工智能工具。其次,人工智能辅助创作也是一个披沙拣金的过程。传统的创作过程是创作者就一部作品持之以恒地进行打磨,但在人工智能辅助下,创作者的艺术创意在很短时间内就产出批量内容,其品质参差不齐,创作者需要从众多产品中选取一件进行精心调整。

⑦目前,生成式人工智能的能力水平还不足以撼动人类创作者的主体地位,无论是基于机器学习的参数式内容生成,还是风格迁移的程序应用,它们在极短时间内批量化产出的语段、图像、音频、视频等,都尚未催生出公认的人工智能艺术家。这也对人类创作者提出了新的学习要求——要有意识地培养能与智能工具良好沟通的数字素养。

⑧以人工智能绘画为例,设计师为了创作一幅自己满意的作品,可能要先后借助智能工具和图形软件生成数百幅画作。这些画作的主题立意基本一致,所不同的是每幅画的题材、场景、视角、氛围元素,等等。随着设计师发出越来越具体、确切的语句指令,人工智能不断做出精细调整。这样的创作方式体现出数字素养对于未来人机协同创作者的重要性。创作者需要有效组织人工智能所能理解的语言,形成最优指令,尽可能释放人工智能的潜力,使之快速而大量地输出内容,以便创作者从中进行甄别和挑选。回顾人机结合的具体实践可以发现,艺术创作经历了人工创作、机械复制和数字化转型之后,生成式人工智能已经将人机结合的创作实践带入了新的智能化阶段。将人工智能作为辅助工具的创作者们正在大幅延展自身的想象力和表现力,体现出生成式人工智能对创作的全新赋能。

⑨作为一项新技术,生成式人工智能将为文艺创作带来多方面影响。辩证地看,它一方面有助于更加高效、便捷地将艺术创意转化为内容产品,另一方面也因产品数量的激增而面临艺术性和原创性等考验,艺术创作的诗意和不可预期的灵感愈发显得珍贵。

(摘编自杨俊蕾《人工智能在文艺领域的应用和探索》)

1.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自然语言大模型“创作”能力强,涉猎范围广,而且随着训练量增加,水平也在不断提升。
B.人工智能程序既可以单纯使用知识图谱和自然语言处理技术生成诗歌作品,也可以采用图文互驱动模式生成诗配画作品。
C.随着技术难题不断被攻克,人工智能已经能够编剧本、选角色、设计分镜头、制作电影长片、剪辑片花等。
D.人工智能辅助艺术创作,能在很短时间内产出批量内容,但其质量参差不齐,需要创作者披沙拣金。
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搭建的各类云计算平台越多,数据量增长就越快,生成式人工智能在艺术领域的应用空间也就越大。
B.生成式人工智能目前虽未撼动人类创作者的主体地位,但随着人类数字素养的提升,公认的人工智能艺术家的出现或未可知。
C.对人机协同创作者而言,有效组织人工智能所能理解的语言,形成最优指令,最大化释放人的潜力,是重要的数字素养。
D.生成式人工智能催生的产品会影响到文艺创作的艺术性和原创性,因而艺术创作的诗意和灵感就显得弥足珍贵。
3.下列选项中,与本文观点不一致的一项是(     
A.人工智能的写作是一面镜子,可以映照出人类写作的局限性。人类只有写出更有原创性的作品,才不会被取代和淘汰。
B.人工智能的迅速发展,既给文学艺术的发展带来了空前的挑战,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人类可以很好地利用人工智能来丰富自己的文艺创作。
C.尽管对人工智能介入文艺创作褒贬不一,但无论文艺家还是人工智能的开发者,在一点上是有共识的,那就是:艺术家要保存人类的创造力。
D.人工智能不是诗人和艺术家,但在它的协助下,诗人和艺术家的潜能将被极大激发,这是一道令人向往的风景。
4.请根据文本,简要说明生成性人工智能取得的艺术实践类成果。
5.请梳理⑦⑧两段的论证思路。
2024-04-19更新 | 44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东莞市东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
名校

3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农耕是中华文明的立根之基,人与土地的连结嵌入我们文化基因深处。人类学家费孝通提出的“乡土中国”的概念是对中国传统社会气质的凝练。然而,伴随现代城市化进程而来的是乡野土地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尤其是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对农事知之甚少,对“三农”也愈加隔膜,加之农业机械化生产,农耕文化面临消弭的危机。由此,乡村生活综艺应运而生,实现在电子空间乡村生活的影像转化,力图填补现代人的想象空间,作为一种象征资源维系对乡村的时空感知和情感依托。

作为一种都市文化的反向观照,“乡村”在综艺里是异于“都市”的他者存在。都市高速快节奏运转,乡村则慢速时间循环。在慢综艺的叙事内核里,乡村的田园风光、家长里短、安宁悠远的自然意境被塑造成现代都市人的“武陵源”,是“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隐居理想的唤起,也是山水美学、诗意栖居的精神表达,更是都市日夜忙碌之余焦虑和压力的释放。换言之,乡村作为都市人审美对象而存在,是被言说和重塑的对象。

网络综艺《种地吧》在乡村综艺题材上的突破源于乡村不再是都市人视觉消费的对象,而是彰显自我的言说主体。它让嘉宾走进乡村参与农耕生产,从零起步,农业基础知识、农具操作技能都作为节目的有机组成元素一一呈现。都市青年初干农活时的局促,暴露自身乡村地方性知识的欠缺,实质展示出城乡二元结构中乡村权力的一次反转。节目中,嘉宾与乡村在消费语境下的二元对立关系消除了,嘉宾根据作物的生长周期参与全流程管理,从挖沟到播种,从施肥到收割,从储存到售卖,全身心体验劳动的每一个环节。由此,“耕耘”不再是文学叙事性的表达,而是一次次汗水浸透衣领的真实体验;“乡村”不再是浪漫主义的审美对象,而是由一次次具体的劳作编织的参与性事件;而所谓网络综艺的“网感”,不是提前的设计与编排,而是记录人在真实情感下的反应。

不同类型乡村生活综艺的持续输出,与乡村振兴、粮食安全、农村现代化等国家宏大发展议题相呼应,是文艺服务人民的有效实践路径。村容村貌、农事活动的媒介化呈现,其影像传播的意义在于塑造公众的“目光”。如果文字的意义源于阅读,那么影像的意义得自眼光。在影像的范畴里,通过对视角习惯的培养,涵化人认知世界的思维方式。

此前,乡村生活综艺的表达视角多是抽离自我的“消费”,如今《种地吧》的变革意义在于侧重投入自我的“生产”。它的叙事基点不是闲情逸致的美景美食,而是重返土地——长时间投入的土地耕作,与泥土、风雨、市场打交道,这是一场真正的沉浸式体验。作为“内娱首部劳动纪实互动真人秀”,它重在展现劳动,是对都市青年与自然“斗争”的纪实,虽以真人秀轻松的叙事方式为切口,思考的却是“为什么要种地”“为什么是年轻人种地”的大问题。

不必讳言,我们这一代离土离乡的都市青年,对农耕体力劳动的体验几乎为零,“四体不勤五谷不分”也是通病,田间劳作多是叶公好龙的想象。相较于文字的理性,影像传播是零距离的。面对“种地小队”在田间地头如“变形记”般的纪实镜像,或许可以让都市里的孩子对躬耕劳作的辛苦有更确切的认知,从而有助于养成尊重劳动、爱惜粮食的意识。

四季更替,生长有序,土地里的播种与收获,输出的是不骄不躁、踏踏实实的生活哲学。屏幕前的观众或许可以从农村综艺返璞归真的劳动纪实里汲取积极生活的动力,重构自己的生命情感与生活秩序。

(摘编自张凯滨《乡村生活综艺:媒介化时代重建都市人与土地的连结》)

材料二:

“媒介空间”这一概念是由美国学者约翰·哈特雷从符号学家尤里·洛特曼的“符号空间”概念发展而来,哈特雷认为,媒介空间存在于符号空间,它是一个被调控内容的储藏所,具有潜在的生成能力。媒介空间有别于现实空间,正如法国理论家列斐伏尔所阐述的,空间有三重纬度,分别是物质性空间、空间的表征和表征的空间。物质性空间就是人们真实所处的实物空间,空间的表征是指精神层面的空间,表征的空间则是人们通过想象建构出的虚拟空间。沃尔特·李普曼认为,在大众传播极为发达的现代社会,人们的行为与3种意义上的“现实”发生着密切的联系:一是实际存在着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现实”;二是传播媒介经过有选择性地加工后提示的“象征性现实”(即拟态环境);三是存在于人们意识中的关于外部世界的图像,即“主观现实”。媒介在进行信息传递的时候并不是对现实场景的本真展现,而是经过取舍加工后再呈现出来,所以经由媒介选择建构出来的媒介空间具有拟真性。

媒介在进行场景的选取时并不是随意的,只有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场景图式才能创造出富有意蕴的媒介景观。媒介景观源于法国境遇主义运动创始人居伊·德波所提出的景观社会理论,即通过媒介呈现给大众的宏大奇观或景象。他还指出,大众传媒已经成为景观社会的原动力,是景观最为显著的表现。

慢综艺中建构的乡村空间是一个经由大众媒介生产的异质性的乡村空间,它指向人们对于理想生活空间的想象。福柯认为,不同于脱离现实、自由幻想的“乌托邦”,“异托邦”不是纯虚构幻想出的虚拟影像,而是现实空间与想象空间的结合,虚拟的“乌托邦”是人们想象编织而成的,但“异托邦”是真实存在的场所。慢综艺中异质性乡村空间源自真实的地理和物理的乡村,经由电视媒介的生产与呈现,最终成为一个有别于真实乡村的他者空间和拥有一套权力体系的表征空间,这种异质空间不仅能够满足观众的期待,也能给观众带来无限的遐想。

(摘编自王靓《慢综艺的媒介空间生产与乡村认同构建》)

1.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乡村生活综艺的出现与中国传统社会的乡土气质,以及在城市化进程中农耕文化面临消失的危机有关。
B.《种地吧》与以往乡村综艺不同的地方在于将都市人的身份由旁观者、消费者变成参与者、生产者。
C.法国理论家列斐伏尔所阐述的“表征的空间”就是沃尔特·李普曼所论述的“象征性现实”(即拟态环境)。
D.由于经过了选取与加工,慢综艺是经由媒介构建出的乡村媒介图景,它不是现实乡村图景的真实再现。
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乡村生活综艺借影像传播这一媒介填补了现代人的想象空间,从而弥补中国人骨子里对土地的依恋之情。
B.《种地吧》出现前的乡村综艺对“乡村”的认知体现为:“乡村”是都市文化的反面关照,是都市人诗意栖居的精神家园。
C.就乡村生活综艺来说,影像传播这种媒介相较于文字更有优势,给人更直接的视觉与情感冲击。
D.在沉浸式观看慢综艺节目后,当受众亲身去到乡村拍摄地时,可能会产生巨大心理落差。
3.下列综艺节目中,最能反映“重返土地”主题的一项是(     
A.《变形计》:安排农村和城市的两个同龄儿童互换身份,互相体验对方生活。城市儿童来到农村后往往要帮助家人干农活,做一回“山娃子”。
B.《一路成年》:五个刚走向社会的青年,在各自父亲的陪伴下去到乡村,父子同吃同住、共同劳动,一起完成一场“成人礼”。
C.《宝藏般的乡村》:嘉宾通过体验农忙、品尝美食、趣味游戏、直播带货和与村民同吃同住等项目,感受乡村的物产风貌。
D.《哈哈农夫》:嘉宾在自理饮食起居的基础上,还需要打理家禽家畜和各种庄稼,参与当地传统农作事务,制作当地特色食物。
4.以下文字材料是对慢综艺《向往的生活》的介绍,请结合材料二中的观点概括出两条针对该综艺的推荐理由。

《向往的生活》5季节目分别选取了北京密云区、浙江桐庐县、湘西古丈县默戎镇、云南省西双版纳和湖南常德桃花源5个取景地,节目中呈现的场景主要选取了在蘑菇屋做饭、吃饭、聊天,在田间种植、采摘及河塘里捉鱼的场景。大家在田间共同劳作,在河塘里嬉闹,在蘑菇屋的院落中用原始灶台一起生火做饭,围坐一起吃饭聊天。其中“蘑菇屋”的布景和院子的搭建虽极力还原了村落中的房屋样态,力求营造传统农家氛围,但鉴于录制节目的需要,在房屋和院落布局上又添加了很多美的元素,使得拍摄出的场景更加唯美。同时,节目中对嘉宾们去田间采摘、收玉米、拔萝卜、采蜂蜜、在河塘里捉鱼等场景的刻画,更多呈现出的是欢乐嬉戏的场面。

5.近年来,乡村生活综艺大受关注,请结合材料为乡村生活综艺的进一步发展提出建议。
2024-04-03更新 | 5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榕江县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

4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长征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从长征精神的内涵与外延看,党的初心使命始终贯穿其中,二者内在契合,统一于党团结、带领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实践,彰显了党对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国家富强的不懈追求。长征精神和党的初心使命有着共同的精神内核,即“为国”与“为民”。“为国”就是为了国家富强;“为民”就是为了人民幸福。中国共产党人的伟大精神实质上都是“为国、为民”的集中体现,长征精神和党的初心使命的基本内涵相通于此。从诞生之日起,中国共产党就把“无产阶级之利益”鲜明地写在自己的旗帜上,矢志不渝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此后,不论在任何历史时期,党都始终将人民和国家利益放在首位,将“人民拥护不拥护”作为制定路线、方针和政策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团结带领广大群众为践行初心使命而奋斗,取得一个又一个伟大胜利。

从生成发展上看,长征精神与党的初心使命息息相关。一方面,党的初心使命既体现在长征精神的内涵之中,又是长征精神生成发展的重要动力。长征精神是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艰苦奋斗中淬炼形成的伟大精神,蕴含的“把全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同人民群众生死相依、患难与共”等内容就是党的初心使命的生动体现。长征途中之所以能够铸就“不怕任何艰难险阻,不惜付出一切牺牲”的精神气概,根本原因就在于党和红军始终将初心使命铭记于心。另一方面,伟大长征精神是对党的初心使命的最好滋养,“坚定革命的理想和信念”“坚持独立自主、实事求是”等内容不仅丰富了党的初心使命的精神内核,更为党践行初心使命做出了指引。

从价值功能上看,长征精神和党的初心使命具有内在一致性。长征精神作为中国共产党人红色基因和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鼓舞激励党和人民不断攻坚克难的强大精神动力。党的初心使命是党的性质、宗旨的根本体现,是百年来党始终坚守的价值追求。一方面,长征精神和党的初心使命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提供了丰厚的精神力量,蕴含着深厚的历史价值。另一方面,长征精神和党的初心使命也是新的历史条件下砥砺前行的精神动能,新时代新征程,长征精神不会因革命战争的远去而失去意义,反而会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融入民族血脉而发扬光大;党的初心使命内蕴着党的性质、宗旨,这是我们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得到人民衷心拥护的根本原因。这两者都具有穿越历史、直抵当下的现实意义。

(摘编自王珊珊   王黎锋《新时代弘扬长征精神与践行党的初心使命的内在逻辑》)

材料二:

早在1949年新中国成立前夕,毛泽东就告诫全党“夺取全国胜利,这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中国的革命是伟大的,但革命以后的路程更长,工作更伟大,更艰苦”。今天,社会发展的复杂性,利益趋向的多样化,价值观念的多变性,都要求我们党不断寻求与长征精神对接的路径。长征精神之所以未被尘封,这一集体记忆到今天仍能被唤醒,是因为它兼具历史的厚重性和时代的延续性,具有两大鲜明的时代价值。

长征精神是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精神的标杆,是自强不息民族精神的集中体现。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之所以绵延不绝,正是因为它有顽强执着、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支撑着。中国自古以来就讲究“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自强不息的精神深深熔铸在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成为中华文明得以生生不息的精神动力,也成为一个团体、一个人应有的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长征路上,红军经历了史无前例的残酷处境和激烈战斗,却始终百折不挠,保持着高昂的斗志和乐观主义精神;经受了生命极限的考验,却自始至终心无旁骛地坚持与敌斗争,直至胜利。这正是我们党、我们的人民、我们伟大的民族勇往直前、永不枯竭的力量源泉,这正是中华民族精神的精华,这正是对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升华和续延。长征精神有着内在的科学价值和外在的感召价值。内在的科学价值是我们党永恒不变的政治本色,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精神财富。长征精神当中,为民族求生存、为人民求解放的革命理想与信念,在任何强敌与艰难面前坚韧不拔的革命气节与情操,蓬勃向上、团结一致的浩然正气,与人民同甘共苦、心心相印的良好作风,今天仍然是我们党需要不断保持和大力弘扬的精神。长征精神的外在感召价值体现在对社会的广泛影响力、辐射力上,其勇往直前的精神状态蔑视和战胜困难的乐观主义精神、百折不挠的斗争意志,都将对当今社会产生积极的感召、引导和教育作用。

我们要努力实践长征精神的时代价值,把长征精神一代一代传下去,激励和鼓舞全国各族人民奋发图强、开拓前进,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长征”道路上不断夺取新胜利!

(摘编自江伟《长征精神的五大要素和时代价值》)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我党将人民的拥护与否作为制定路线、方针和政策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与广大人民群众一起,不忘初心,不断胜利。
B.在长征途中我党和红军之所以能够始终不忘初心使命,是因为他们拥有了使长征胜利的“不怕任何艰难险阻,不惜付出一切牺牲”的精神气概。
C.长征精神意味着不屈不挠、自强不息,是中华传统文明的延续,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升华,是我们党、人民以及民族的力量源泉。
D.长征精神是我们党在新征程中必须不断保持和大力弘扬的精神,其外在感召价值和时代价值需要我们不断去发掘和实践。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关于“长征精神”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为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之一的长征精神,是经过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艰苦奋斗淬炼而形成的伟大精神。
B.长征精神具有的历史的厚重性和时代的延续性特征,决定了它不会随革命战争的远去而消失,不会被记忆尘封。
C.长征精神无论是生成还是发展都离不开党的初心使命的推动,所以长征精神就是党的初心使命,二者一脉相承。
D.在长征精神内在的科学价值和外在的感召价值的共同作用下,我党一定能团结人民,坚韧不拔,勇往直前,不断取得胜利。
3.下列对材料一和材料二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纲举目张,先指出长征精神和党的初心使命内在契合,再具体论证。
B.材料二通过引用毛泽东在新中国成立前夕发表的讲话,自然引出论证对象。
C.两则材料都论证结构清晰,思路严谨,但材料一采用“总一分”结构,材料二采用层进结构。
D.“索尔兹伯里说:‘阅读长征的故事将使人们再次认识到,人类的精神一旦唤起,其威力是无穷无尽的’。”这一论据两则材料都适用。
4.新时代弘扬长征精神与践行党的初心使命在内在逻辑上有哪些契合点?请结合材料一简要概括。
5.1935年9月底,在长征即将取得胜利之时,毛泽东挥笔写就《七律·长征》“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全诗无一处描述红军艰难困苦、敌军穷凶极恶的字句,却处处体现和讴歌了红军长征精神。请结合两则材料的内容谈谈你对这首七律的认识。
2024-03-25更新 | 40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衡阳市祁东县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统考语文试卷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

5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数字阅读已成为阅读者获取信息、学习知识、休闲娱情的重要方式。与传统的纸质阅读相比,不受时间、地点、空间限制,随时随地拿起就能读的数字阅读,可以覆盖更多的用户群,让阅读变得更便捷、更高效。《2021年度中国数字阅读报告》显示,2021年我国数字阅读用户规模突破5亿。第十九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结果也显示,成年国民数字化阅读倾向明显,2021年有77.4%的成年国民进行过手机阅读,71.6%的成年国民进行过网络在线阅读,27.3%的成年国民在电子阅读器上阅读。

在科技赋能的背景下,数字阅读正在为全民阅读带来新的增量与新的体验,实现各类新型文化业态的深度对接融合聚变。数字阅读带来新的阅读体验,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阅读场景与内容的无限性。数字时代,无论身在何处,电子书和手机等电子设备均可以成为移动的图书馆,无限量的书籍触手可及,满足了人们碎片化、多样化的阅读需求。阅读场景也更加不受限制,随之丰富起来。

阅读方式与感官的多样化。眼睛不再是唯一的阅读感官,以喜马拉雅、懒人听书等为代表的音频平台让听书走进千家万户,耳朵阅读已经成为一种广受欢迎的读书姿态,不仅解放了人的双手、双眼,而且优质的声音和表达,也有助于听众对内容的认知。

智能化沉浸式阅读正在逐步实现。元宇宙概念、人工智能、VR、AR等技术的快速发展,让阅读体验变得更加立体,使得人机互动性更强、沉浸感更足,虚拟现实相结合的场景阅读成为可能。书本内容可以在虚拟现实中展现:书中的人物动起来,演绎精彩故事情节;书中的植物、动物、建筑惟妙惟肖,阅读变成了身临其境的非凡体验。在未来,读者甚至可以参与到书中故事的创作,在虚拟现实里体验各个角色,或创造属于自己的新身份,获得沉浸式的阅读体验。

尽管数字阅读带来的注意力碎片化、内容娱乐化等问题引发了各种争论与担忧,但无论读书、听书、视频看书,重要的是摄取知识和信息后的思考与消化,并沉淀为人生的养分。或许,我们无须拘泥于阅读的方式,而是始终保持阅读的习惯让阅读温润生活,滋养心灵。

(摘编自康岩《让数字阅读更好赋能书香社会》)

材料二:

近年来,通过移动智能终端接受融媒传播的数字化服务,有声阅读快速成为互联网和数字技术广泛应用下的全民阅读新形态。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有声行业市场活跃用户规模已达8亿人次,相比于2020年的5.7亿人次,其增长速度、增长规模令人惊叹。数字阅读形态催生的有声阅读,已经让我们从纸读历经屏读,走进了最新的听读模式。

通过文字语言获取信息的传统阅读形态,完成了人类第一次阅读转型,即从原始有声语言的一维线性传播,到文字符号系统的二维平面传播。伴随着互联网和数字技术的不断发展,近些年来,原本已经归入小众化、只针对少数阅读功能障碍人群的有声读物,再一次回归大众视野,形成了听读的有声阅读新景观。人们可以更加自由地利用碎片化时间,用耳朵完成阅读,这为人们的阅读行为提供了便利,也丰富了人们的阅读需求。

有声阅读与原始有声语言传播存在根本区别,通过移动互联和数字技术,有声阅读保留了文字符号系统赋予阅读者的大部分控制和调节主动权,如反复阅读、选择自主、快慢自主、时空自由等,同时又将有声语言的情感温度、互动交流、现场感等特征优势重新接纳进来。因此,有声阅读并非从文字符号系统的二维平面传播,倒退回有声语言的一维线性传播,而恰恰是数字阅读形态对自身功能的一次重要拓展,是互联网和数字技术推动阅读在数字空间的继续延伸。

或许,文字阅读经由数字化服务的有声阅读,最终走向信息化时代的视听阅读,可能成为未来占据先导地位的阅读新形态。当然,无论未来的数字阅读走向何处,传统的纸质阅读都会相随相伴。未来的阅读社会,必然是不同阅读形态相互叠加下的学习型社会;未来的书香中国,将呈现数智赋能与纸韵墨香相互辉映下的全民阅读氛围。

(摘编自杨凤《从纸读”“屏读听读:未来我们可能会怎样阅读》)

材料三:

从竹简、丝帛、纸张,到如今的手机、电脑等,载体不断创新,阅读绵延不息。千百年来,人们的阅读方式不同、方法各异,所获也各有不同。简单地看,阅读方法就是两种:浅阅读和深阅读。浅阅读一般只是为了获取信息、娱乐消遣,或了解一些简单的知识;而深阅读则是为了掌握系统化知识,或完整地领会一种理念,能用其分析人生、社会乃至国家、世界中的重大问题。

众所周知,现在的人们上网多以阅读新闹、观看视频为主,且娱乐化、碎片化特征明显,深阅读、经典阅读行为占比还不高。也因此,有人将数字阅读等同于碎片化阅读、浅阅读,其实,这是不全面的结论。事实上,数字阅读与深度阅读并不当然是一对矛盾体,阅读的深与浅,关键要看读者对阅读内容和阅读方式的选择。

让我们积极拥抱数字阅读,走出浅阅读的舒适区,养成深度阅读的习惯,实现深阅读与浅阅读的平衡,让纸质阅读与数字阅读相互依托与补充,这是一种智慧,也是一种现代生活理念。

(摘编自《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数字阅读时代更要倡导深阅读》)

1.下列对“数字阅读”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数字阅读和纸质阅读相比更加便捷高效,它不受时间、地点、空间限制,电子书和手机等电子设备可以成为“移动的图书馆”。
B.数字阅读满足了人们碎片化、多样化的阅读需求,但也带来了注意力碎片化、内容娱乐化等问题,这些问题引发了各种争论和担忧。
C.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和数字化阅读的进一步兴盛,人们对传统的纸质阅读的兴趣将逐渐淡化,纸质阅读的作用逐渐变小。
D.数字阅读不等同于浅阅读,它与深阅读并不当然是一对矛盾体,阅读的深与浅取决于读者对阅读内容和阅读方式的选择。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科技赋能的背景下,人们的阅读体验将会变得更加立体,人机互动性更强、沉浸感更足。
B.从“纸读”到“屏读”再到“听读”,有声阅读已成为互联网和数字技术广泛应用下的全民阅读新形态。
C.有声阅读是数字阅读形态对自身功能的重要拓展,是互联网和数字技术推动阅读在数字空间的继续延伸。
D.未来的数字阅读将最终走向信息化时代的视听阅读,成为未来占据先导地位的阅读新形态。
3.下列选项中,适合作为论据支撑材料三中“深阅读”观点的一项是(     
A.孙敬,字文宝,好学,晨夕不休。及至眠睡疲寝,以绳系头,悬屋梁。——《太平御览》
B.孔子晚而喜《易》,序《彖》《系》《象》《说卦》《文言》。读《易》,韦编三绝。——《史记·孔子世家》
C.(萧纲)读书十行俱下,九流百氏,经目必记;篇章辞赋,操笔立成。——《梁书·简文帝纪》
D.胤恭勤不倦,博学多通。家贫不常得油,夏月则练囊盛数十萤火以照书,以夜继日焉。——《晋书·车胤传》
4.请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的相关内容,概括有声阅读的优点。
5.学校决定开展以“数字赋能与纸韵墨香”为主题的阅读探讨活动,请根据材料内容,对如何阅读提出你的建议。
2024-03-25更新 | 41次组卷 | 1卷引用:内蒙古鄂尔多斯市西四旗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0.65) |

6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近年来,插图艺术从综合性展览中分离出来,不断以专题展览的形式呈现,甚至出现了插图艺术馆,在唤起观众文化记忆的同时,也启发着人们进行有关插图艺术的思考。

插图尺幅虽小,却是典型的大众文艺门类之一。改革开放之初,插图艺术在书籍报刊中地位显著。对于文艺类书刊而言,插图更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它以图画来阐发文章主题或文字内容,既美化了版面,又给予读者丰富的想象空间。当时形容某家刊物办得好,最常用的词汇就是“图文并茂”。出版社、杂志社经常邀请画家为书籍报刊创作插图,以美添彩;而画家们也因此在插图艺术领域有所建树,赢得读者和艺术界一致认可。

由于种种原因,上世纪末,插图艺术呈现萎缩态势,创作者数量锐减,文艺书刊中插图所占比例大幅下降。但也有一些期刊依然坚持图文并举,团结了一批优秀画家,也培养了一批创作新人,刊物插图因此始终保持着较高水准。近些年,插图艺术迎来了新发展机遇。有的期刊拿出较大版面配发插图,有的约请画家为重点作品绘制题图和插图,并在封面上登载该刊历史上的插图佳作,颇有些温故知新的意味。许多出版社、杂志社逐步与插图画家建立起合作关系,一些美术院校也加大了对插图人才的培养力度。

如今,在建设书香社会的时代背景下,插图艺术如何以新作为展示新魅力?

发挥美育功能,播撒美的种子,是插图艺术的根本属性。近年来,我国少儿出版行业日益活跃。少儿读物的插图创作,也引发大众关注。优秀的插图,不仅有助于孩子理解书籍内容,更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他们的审美观、文化观。为少年儿童提供高品质的精神食粮,有赖于相关各方的共同努力。对于出版社来说,应当尽可能组织优秀画家为少儿图书创作插图,或广泛征集画稿,确保优中选优。对于插图作者来说,要创作好少儿读物的插图,必须先成为一名好读者。用造型语言来阐释文学作品的插图创作,是一种以阅读为基础的再创造。在深入理解文本后,画家创作的插图作品才能在带给小读者视觉享受的同时,让他们拥有更深入丰富的阅读体验。在面向海外的少儿读物中,插图也有着超越文字的天然优势,以精美插图讲好中国故事,是沟通中外的艺术桥梁。目前,已有出版社尝试提升海外少儿出版物中的插图比重和品质,成效初显。

壮大插图创作队伍,提升作品水平,是促进插图艺术繁荣发展的途径。从造型手段来看,“插图”包含范围极广。无论中国画、油画、版画、水彩画、素描,还是剪纸,都可以作为插图的创作形式。近年来,还有一些青年艺术家使用平板电脑等媒介创作插图,促生了不少优秀作品。倡导各画种画家加入插图创作队伍,将有助于丰富插图艺术面貌,为其注入新鲜血液。同时,参与插图创作也可以使画家的创作能力得到提升。许多插图创作都可被视为小型主题创作,它要求作者在准确理解文章主题的基础上,以相对简括的手法表达艺术构思。这一过程,能够锻炼画家的感受力、思想力和表达力。插图作者群体中,一些对创作主题性绘画巨构游刃有余的名家,都在一幅幅小型创作中汲取了成长养料。

当下,传统出版业面临挑战,有人担忧插图艺术会因此受到影响。总体来看,人们的阅读需求并没有减少,只是阅读方式由“读纸”向“读屏”扩展而已。今天的插图艺术,应当合理利用数字技术手段,顺势而为。不少期刊在这方面进行了一些新尝试:编辑摘取重点文稿的精彩片段,配以插图,在刊物的微信公众号上推送。随着读者指尖的滑动,图文精粹尽收眼底。与纸质印刷效果相比,电子屏幕上插图的呈现更具透明度、鲜活感,公众号的页面版式也常常与期刊设计风格趣味接近。浏览时,仿佛有淡淡书香溢出屏幕。

历史悠久的插图艺术,作为文学作品的视觉化呈现,其在激发读者阅读兴趣、深化读者对作品的理解等方面有着不容忽视的作用,受到广大读者的欢迎和喜爱。时下,在建设书香社会的潮流中,美术与文学携手并肩,插图艺术将焕发新的生机和活力。

(选自徐沛君《插图艺术新作展现新魅力》)

1.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艺类书刊的插图能给读者带来视觉上的美感,有利于激发读者的想象力,增强他们对作品的理解和感悟。
B.插图艺术在时代发展中不断获得新发展机遇,如今不少期刊尝试利用数字技术为插图艺术赋能,效果明显。
C.新时代优秀插图有助于培养儿童正确的审美观、文化观,面向海外的少儿读物的插图也利于传播中国文化。
D.要成为插图名家,离不开主题性绘画巨构创作的历练,这一过程能够锻炼画家的感受力、思想力和表达力。
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插图在文艺类书刊中用以阐发文章主题或文字内容,读懂插图是读懂文章的前提。
B.各画种的画家参与插图创作,既有利于插图艺术发展,又能提升画家的创作能力。
C.近年来,随着插图创作形式的发展,用平板电脑创作插图已成青年艺术家的首选。
D.数字技术支持下的插图更具透明度、鲜活感,促使传统的阅读方式发生根本改变。
3.下列选项,不适合用来支撑本文观点的一项是(     
A.2015年11月20日,“中国首届插图艺术展”在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隆重开幕,这是插图艺术第一次作为独立性的艺术门类,跻身全国大型展览。
B.北京印刷学院联合中国插图装帧艺术专业委员会,连续举办了五届全国高校插图展,极大地推动了全国高校插图艺术专业的发展和插图人才的培养。
C.沈尧伊为创作连环画史诗巨著《地球的红飘带》,曾多次沿着长征路进行采风,考察沿途的自然风貌、建筑、民俗等,为文学创作做了充分的准备。
D.旅美插画师乔依利用AI加PS技术,创作出了大量与丝网印刷作品相媲美的插图艺术作品,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引领了当前插图艺术创作新潮流。
4.请简要梳理本文的行文思路。
5.2022年,“毒教材”事件刷屏。这些教材里的插图人物形态扭曲、表情怪异、动作不雅,毫无美感,引发了社会各界强烈反响。请结合材料内容,谈谈应如何避免此类事件再次发生。
2024-03-21更新 | 104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烟台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0.65) |
名校

7 . 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①在我们中国人的传统观念中长期存在着学而优则仕”“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理念。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我国经历了大规模的教育扩张,义务教育和高等教育都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尤其是高等院校的扩张使得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走向大众化,但是这并不是指所有人都获得了教育,更不是所有人都走在了前面。特别是在最近几年,关于社会分层与教育关系的话题多次冲上热搜,本文接下来希望就中国的社会分层与教育之间的关系提出自己的理解。

          在后面的分析中我主要使用布迪厄的文化资本理论。布迪厄认为资本可以被分为三大形态:经济资本、文化资本和社会资本。其中文化资本是指以精神的或肉体的持久的‘性情’形式存在的文化产物。文化资本集中体现了布迪厄的理论特点:关注知识与权力的关系。从上述理论出发,我认为社会分层对教育的影响主要涉及以下几个部分:家庭教育的继承、学校教育的获取以及未来社会资本的获得。在个体获得教育的阶段,受个体自身年龄及社会关系网络等的限制,社会分层主要通过父母的不同社会地位来对子女产生代际影响。

③从家庭教育继承的角度来看,子女通过家庭环境与家庭氛围承继了来自其父母的文化资本并将其具体化为自身的持久的习性。各个家庭所拥有的经济资本和文化资本明显不同,因此,          ,因而也就产生了不同的习性。就拿从小生活在中产阶层和生活在底层的儿童相比较,中产阶层儿童从家庭获得的文化资本远远高于底层儿童。安妮特·拉鲁在《不平等的童年》中将上述两种阶层的教育方式称作中产阶层的协作培养和贫困家庭的自然成长。协作培养型的家长在孩子放学后会帮他报各种辅导班或者陪同孩子一起学习。自然生长型的家长则苦于生活压力无法照料陪同孩子,孩子在放学后只能自娱自乐。但廉价的快乐终将付出代价,久而久之两种类型孩子的未来发展已经拉开了很长的距离。同时,这种原始资本的差异性是造成教育起点上不平等的很重要的原因。

④中国的义务教育阶段由国家统一协调安排,相对来说不存在像欧美的公立与私立教育那样的极端割裂状态,但是义务教育阶段依然存在着教育差距:中产家庭孩子可以接受一对一辅导,而底层孩子只能求助父母甚至自学。从高等教育开始,教育机会明显更受社会分层状况的影响,高考是进入高等教育的最主要途径。近年来国家推行素质教育改革,素质教育虽然使教育不再只注重成绩,却又转而拼学生的课外活动、拼课外学习、拼家庭购买力。如今,素质是有钱人的技能,是贵族的技艺。生活在北京这样一线的城市,拥有得天独厚的教育资源,拥有很多通向教育的捷径,而这些,是农村地区的孩子无法享受到的。物质的优越,地位的高人一等,职权的高不可攀,使得一些孩子一出生,就出生在了普通人奋斗的天花板上。教育机会的获取被深深打上了阶层的烙印。

⑤社会分层不仅会直接对教育过程产生影响,更会对未来的社会资本产生更明显的影响。代际优势不仅是家庭资本,也决定学生能遇到怎样的朋友以及朋友的父辈。不仅仅是在生日会,在平时,中产阶层的爸妈也经常有意邀请名人到自己家中做客,也经常带着他们的子女去拜访社会上的名人。不难想象,在这种耳濡目染的熏陶氛围之下,儿童将很容易习得高级语言,习得高级品位,习得为人处事的得体方式。在这种精英培养模式之下,将日渐习得精英所应具备的自信的行为举止、高贵的外表和优雅的作风以及精英阶层的品味和良好的自我感觉。而生活贫困的家庭则很难使下一代获得可利用的社会资本,同时未来获取社会资本的能力也会欠缺。

⑥虽然我们都知道个人能力在阶层跃升方面起着重要作用,但是现有研究表明,教育机会的阶层传递模式依然具有极为顽强的惯性,其所带来的文化资本、经济资本和社会资本贯穿于家庭的日常生活和微观运行策略之中。上文提到的两类孩子从教育机会的获得到最后社会资本的获取都存在着巨大的差异,使人与人之间产生了隐形的区分。

(有删改)

1.在第②段开头画线处加入一段引文,以下合适的一项是(     
A.资本是累计性劳动,当这种劳动在个体性即排他性的基础上被行为者或其集合占有时,他们能以具体的或活劳动的形式占有社会资源。
B.在我们能获得数据而加以分析的所有工业化或正在工业化的国家中,对谁走在最前面这一问题的最好回答,就是那些获得了教育的人。
C.我们唯一能追求的公平,就是规则公平,但它并不能带来结果公平。
D.真正的出路不在于离开哪里,而是在于我们的内心是否对自身所处的文化有所察觉和反省,并作出不一样的选择。
2.根据上下文,在第③段画线处填入合适的内容。
3.对本文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我国基础教育的长足发展促进了社会公平,阶层固化的现象并不明显。
B.协作培养型家庭的孩子将会比自然生长型家庭的孩子获得更大的成功。
C.个人能力在阶层跃升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改变了教育机会的阶层传递。
D.在义务教育阶段,社会环境总体上不利于底层孩子获取好的教育机会。
4.本文节选自论文《浅谈中国的社会分层与教育》,第②-⑥段是这篇论文中的一小部分,以下适合做这一部分小标题的一项是(     
A.总体关系概述:相互影响
B.教育的作用:精英的固化还是再生产?
C.隐藏的社会分层:寒门再难出贵子?
D.总结及展望:跨越阶级的机会
5.一些出身农村或小城镇的贫寒学子,埋头苦读,擅长应试,通过高考进入一流高校,但缺乏一定视野和社会资源,他们被称作“小镇做题家”。这个现象能否支持本文的观点?请写一段文字,阐明你的看法。
2024-03-21更新 | 56次组卷 | 2卷引用:上海市崇明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

8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2023年6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指出:“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中华文明博大精深。只有全面深入了解中华文明的历史,才能更有效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更有力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传统文化赋能:“文学”与“文化”的聚合

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上,从优秀传统文化当中汲取营养,与人民的精神文化需求、审美需求结合起来,以新的表达形式重释经典,构建人类文明新形态,是新时代文艺工作者的历史责任。

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挖掘具有中华美学精神、中华民族特色的题材,以视觉化的形式阐释中华文明博大精深的独特魅力成为文艺创作者的自觉追求。近年来,由中国神话传说改编的动漫电影《哪吒之魔童降世》《西游记之大圣归来》《白蛇缘起》等影视作品深受观众青睐。近期上映的《长安三万里》塑造了以高适、李白、杜甫、王维等为代表的盛唐诗人群像,电影选取了48首耳熟能详的千古名篇,将观众带回了群星璀璨的大唐盛世,激活了镌刻在中国人骨子里的文化基因和文学记忆。大唐诗人们浪漫主义、理想主义的气质,不惧艰难、不懈追求理想的精神,穿越历史时空隧道与当下观众产生心灵交汇、共鸣。传统文学融进了民众的日常生活和流行文化当中,文学与文化融为一体,呈现出多元互动、共存共生的形态,并起着“以文化人”的作用。传统文化赋能文学经典,使文学融进了日常生活的各个层面,并潜移默化、润物无声地推动着文化的建构,文学被赋予了神圣的文化使命。

数字技术赋能:“传统”与“现代”的结合

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正在引发全球性的社会变革,我国数字阅读用户规模达5.3亿,《第二十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显示:手机移动阅读成为主要形式,“听书”和“视频讲书”的读书方式成为新的阅读选择。从“一卷在手”到“一屏万卷”,国民阅读的习惯正在发生革命性的转变,文字符号化、书籍图像化、文化数字化,受众由阅读型公众变为视听型公众。文学典籍借助媒介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打破了束缚文明发展的枷锁,从甲骨文书、青铜铭文、石刻文书、简策版牍、帛书、纸质图书到电子书……网络和数字技术广泛渗透到文学的生产、流通、传播和消费的全过程。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古籍数字化是通过数字技术将束之高阁的纸质本古籍转化为全民共享的数字化资源,古籍的整理、保护、传承和利用对赓续中华文脉、坚定和增强文化自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重要历史价值和重大现实意义。国务院公布的《国家珍贵古籍名录》累积收录古籍13026部,其中少数民族文字古籍1133部。“国家古籍数字化工程”实现了古籍数字化资源的开放共享,读者足不出户、动动手指就能在网上获取文献资源。截止2023年1月,全国累积发布古籍及特藏文献影像资源达13万部(件),其中国家图书馆搭建的“中华古籍资源库”发布古籍影像资源超过10.2万部(件)。全国公共图书馆也在积极建构数字图书馆,实现全文定位搜索,汇聚共享。数字技术与平台相结合,让文学典籍“活”了起来,“飞”入寻常百姓家,降低了古籍的使用门槛,拉近了古籍和读者的距离。

(摘编自王艳《中华传统文化的“两创”发展与“破圈”传播》,有删改)

材料二: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指出:“中华文明是革故鼎新、辉光日新的文明,静水深流与波澜壮阔交织。”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精髓,是我们在新时代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首要前提。理性分析和鉴别优秀传统文化,树立扬弃继承的原则,对于符合时代发展的传统文化,我们要大力弘扬,而落后于时代的糟粕应予以摒弃。在滚滚历史长河中形成的优秀思想,为当代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尤其是优秀传统文化中具有时代价值和世界性意义的部分,我们应当提炼出精神文化标识,形成独特的话语结构和话语方式,正如二十大报告中提到的:“坚守中华文化立场,提炼展示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

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还需科技赋能,推动现代文化产业的转型升级,创新传统文化的传播渠道和媒介,使其融入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同社会风尚相衔接,充分彰显时代风采和魅力。具体而言有以下几点:第一,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表达方式和话语体系,使用前沿科技展示传统文化,将物质文化遗产生动活泼地呈现给公众。同时用年轻群体喜闻乐见的话语叙事结构传递价值内核,从而消除优秀传统文化与年轻人之间的疏离感。第二,加强文化产业的创新性,将文化元素重新排列整合,打造出具有时代特点的文化产品。近年来,文化市场上涌现出了一大批创意元素,例如,将神话故事人物打造成大荧幕动漫IP,文化遗产衍生出各种周边附属产品,这些创意不仅打通了消费市场,还在拉动文化产业发展的同时拉近了同消费者的距离。第三,推动文化同其他领域融合,形成相关产业链,推动各产业之间协同发展。文化发展需要载体,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来说,寻找载体依托较为困难,需要同当下盛行的相关产业相结合,推动全产业链的文化创新。

(摘编自赵宁《新时代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路径探析》,有删减)

1.下列对材料一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挖掘具有中华美学精神、中华民族特色的题材来满足人民的精神文化和审美需求,也是新时代文艺工作者的历史责任。
B.文学与文化融为一体,呈现多元互动、共存共生的形态,文学融进了日常生活的各个层面,推动着文化的建构。可见文学被赋予神圣的文化使命。
C.《长安三万里》之所以能激活观众的文化基因和文学记忆,是因为电影成功塑造了以高适、李白、杜甫、王维等为代表的盛唐诗人群像。
D.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使我国数字阅读用户规模庞大,阅读形式以手机阅读为主,国民阅读习惯正在发生转变,受众变为视听型公众。
2.下列对材料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两则材料引用习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增强文章的说服力和权威性,便于阐明作者的观点。
B.材料一的第三段举例论证,论证了文艺创作者自觉追求以视觉化的形式阐释中华文明博大精深的独特魅力。
C.材料一第五段使用了大量数据,这些数据为事实论据,可以看出国家对古籍保护和数字化工程的重视。
D.材料二第二段从并列的三个角度,论证了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方法。
3.下列论据中,不能支撑材料二第二段观点的一项是(       
A.人们通过虚拟现实技术观赏敦煌石窟,感受壁画的壮丽,获得丰富的体验。
B.六盘水的农民画,集蜡染、刺绣、贴花等民间艺术为一体,深受大众的喜爱。
C.河南卫视“中国节日”栏目,以“网剧”的编排方式,呈现传统节日的魅力。
D.央视播出的《典籍里的中国》采用“戏剧+影视化”的方式,与观众隔空对话。
4.数字技术应用在文学典籍领域有何意义?请结合材料一简要概括。
5.有同学根据以上两则材料,绘制了“传统文化赋能”与“科技赋能”两个概念的思维导图初稿,请你填写①~⑥处,帮他把内容补充完整。

2024-03-18更新 | 71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六盘水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月期末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

9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

近年来,人工智能(AI)持续介入文艺创作活动,在丰富文艺创作手段和文艺表现形式的同时,也对传统的文艺观念、艺术形态等产生巨大影响。人工智能文艺能否成为与人类文艺并驾齐驱的新的文艺类型?能否成为一种摆脱人类指令的主体性创造?从目前来看,人工智能虽然带来了清新的文艺风景,但人工智能文艺的未来依然道阻且长。

首先,人工智能文艺还处于起步阶段。

虽然人工智能已经创作出诗歌、书法、油画、音乐等不同类型的文艺作品,但跟人类作品相比,它们创作的所谓作品要稚嫩得多。以人工智能比较“擅长”的诗歌创作为例,如果对相关作品进行深入分析就会发现,朦胧模糊、似是而非、意指不明、所指不清、解释多样、歧义纷出、缺乏个性是这些作品的共同特点,这反映出人工智能文艺自身固有的局限。

此外,处于初创阶段的人工智能在各文艺门类中的发展并不均衡,在某些模仿性和规律性较强的领域(如舞蹈艺术)获得了较好的发展,但在更富独创性、更复杂的文艺领域(如长篇小说),人工智能显然还没有值得称道的优秀作品。虽然人工智能早已开始创作长篇小说,但那些所谓的作品,在人类眼中最多只能算是写作素材的堆积。正如香港岭南大学汪春泓教授所言:“至少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人工智能文学产品难登大雅之堂,故而就较难入我辈之法眼。”

其次,人类具有主体性优势。

与人工智能相比,人类在文艺创作方面具有全面优势,可以根据自己的意志独立开展创作活动。可人工智能接收到人类指令才能进行创作,创作过程受到人类的操作和控制,创作出的作品也是为了符合人类的审美期待,所以人工智能更像是人类的创作工具,很难称得上真正的文艺创作主体。

如果有一天从事文学艺术创作时,人工智能具备了独立意志和思考能力,能够提出自己的美学思想和独立的美学主张,如褒扬唐诗贬抑宋词或主动参与古典主义与现代主义的争论,而非只能被动接受人类的创作指令、追随人类的美学标准,那样人工智能才能成为真正的文艺创作主体。在可预见的未来,这一目标很难实现。就现实情况而言,迄今为止的人工智能如同计算机网络一样,仍是人类文艺创作的辅助工具,最多只能算是一种高级的创作生产工具,远未达到可以完全脱离人类而走向独立的地步。

再者,情感是人工智能难以跨越的障碍。

马克思说:“美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正是有了特殊的社会实践活动,人类才会产生审美活动。人工智能作为人类的造物,没有自己的社会实践,无法产生基于社会实践的感受美的能力,自然也就无法形成对美的独立判断,形成关于美的独特表达。举个简单的例子,以秋天为意象,人类既可以表达“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的愁苦,也能够抒发“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的豪迈,而人工智能创作的作品多半会将秋天跟萧瑟、悲凉等联系到一起,而无法基于具体场景赋予秋天更独特的含义,这是因为人工智能创作是基于数学统计的计算——当人类的大多数文艺作品为秋天赋予了“萧瑟”“悲凉”的含义时,人工智能也就只能根据数据统计结果有样学样。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人类重真情,尚大义。人工智能可以根据算法逻辑模仿人类创作出文艺作品,但它无法模拟人类基于历史经验、生命体验而产生的情感与意识,更难像人类那样睹物思情、托物言志,这是人工智能更难逾越的一大障碍,也是人工智能无法创作出伟大作品的重要原因。作家南帆曾举过这样一个例子:人工智能具有极为强大的记忆功能,但是它不会回忆,不可能在哪一个愁绪袭人的下午,突然回忆起程序员如何写下一条关键的指令,没有哪一种动人的情景交融可以成为触动创作的机缘。所以,人工智能进行文艺创作只是对人类创作行为的一种模仿,而非一种类似于人类创作的那种独立的对美的创造。

未来,人工智能要想在文艺领域取得新的突破,就需要在深度学习等技术上进一步进化、提高、完善,甚至需要从深层逻辑上寻求结构性变革,从而产生全新形态的人工智能。这种新形态的人工智能究竟是什么样子,智能化能达到什么程度,我们现在不得而知。它即使无法拥有像人类一样的智慧,但至少也应接近人类的智力水平,比如能全方位感知外部环境、会产生情绪和感情等。这种类人的人工智能能够与自己的同类和人类发展出新的社会关系,且能在这样的社会关系中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进而在这一过程中产生自己独特的审美想象和审美表达。在此基础上,它才有可能从事像人类一样的文艺创作,才有可能创作出经典的文艺作品。

(摘编自王东昌《当文艺创作遇上人工智能》)

材料二

在今年的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有两个业界共识:共识一,人工智能有无限可能;共识二,共识一还远未成真,路还很长。

先说共识一。你完全不需要理解人工智能的原理,只要在大会现场走一圈,就会惊叹于它的无尽潜能。它几乎可以覆盖社会生活的每个领域。依托一台人工智能驱动的腔镜手术机器人,医生可以为5000公里外的患者手术;戴上一副智能眼镜,你可以与同事在元宇宙会议室里“并肩”讨论;更不用说让无人驾驶平板车在港口自主运输集装箱。

然而,我们又不得不面对共识二——人工智能的潜能还远远没有发挥出来。人工智能工程化落地成本高、行业场景零碎,这是阻碍它大规模商业化的两大困境。不少人工智能企业还处在炫技阶段,他们的技术还没有完全找到用武之地。连业内领军人物百度CEO李彦宏也在人工智能大会开幕式上说:“人工智能火了这么多年,商业发展是软肋之一。缺乏好的商业前景会让创业公司增长停滞,产生巨额亏损,融资上市都变得非常困难。”人工智能仍需解决更大范围、更深层次落地的挑战。

有专家判断,过去十年,人工智能技术已趋成熟,几年后将迎来爆发的临界点,形成规模经济。在人工智能改变世界、改变你我生活之前,企业、政府需各尽所能。消费者和客户需要什么产品,人工智能最有前景的赛道在哪里,不妨让企业去探索和验证。政府当然需要用产业规划来引领,但更需要做的是为产业发展营造一个公平、自由的生态。

(摘编自宰飞《人工智能产业的两个共识》)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人工智能创作的诗歌跟人类作品相比显得稚嫩是因为这些作品含混不清、缺乏特色。
B.假若人工智能会褒扬唐诗贬抑宋词,人工智能将成为真正独立的文艺创作主体。
C.新形态的人工智能起码要有类人的智力水平,才有可能像人类一样进行文艺创作。
D.人工智能工程化落地成本高、行业场景零碎是目前人工智能商业化发展面临的巨大挑战。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只要数据库收集的样本足够丰富,人工智能在将来也能创作出优秀的文艺作品。
B.人类具备独立意志和思考能力,在文学创作方面比人工智能更能发挥主体性优势。
C.人工智能无法模仿人类因真实生命经历而产生的情感,是其文学创作不及人类的重要原因。
D.人工智能技术日趋成熟,激发人工智能无限潜能,形成规模经济指日可待。
3.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观点的一项是(     
A.苹果手机Siri创作的古诗晦涩艰深。
B.小度智能音响为孩子们唱歌讲故事。
C.阿里巴巴推出“阿里编编”智能剧本创作系统。
D.新华社启用写稿机器人“快笔小新”。
4.请简要分析材料一的论证结构。
5.有人曾说:“虽然还没有找到确切的路,但是可以确定,人工智能的路在东方的哲学之中,而不是希望的科学之中。”请结合这句话与以上两则材料,简要分析人工智能的未来之路。
2024-03-18更新 | 91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台温联谊2023—2024学年上学期高三年级期终联考语文试题卷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适中(0.65) |
名校

10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这一重要论述为新时代新征程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重要遵循。

早在19世纪,马克思就曾提出自然是人的“无机的身体”的著名论断,强调人与自然是统一的有机整体,彼此相互影响、不可分割。人类友好保护自然时,自然的回报是慷慨的;人类粗暴掠夺自然时,自然的惩罚是无情的。如果人类无度破坏自然环境,必然会打破生态系统的平衡,遭到自然界的“报复”。

中国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的朴素生态观,同样蕴藏着解决当代人类所面临的生态问题的重要启示。《周易》认为,“天地之大德曰生”“生生之谓易”,给予“生生”和“共生”极高的价值期许。“竭泽而渔,岂不获得?而明年无鱼。”《吕氏春秋》强调要遵循“天时”来进行生产生活,体现顺应规律、适度节用的发展思想。中国古代思想家“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哲理思想,将天地人统一起来、将自然生态同人类文明联系起来;“顺时”“以时”“不违时”,顺应和保护自然,按照大自然规律活动,取之有时,用之有度,为中国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丰厚的思想滋养。

生态兴则文明兴。在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征程上,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仍然面临诸多矛盾和挑战,生态环境稳中向好的基础还不稳固,生态环境质量同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盼相比,同建设美丽中国的目标相比,都还有不小的差距。如何达成“人类与自然的和解”,如何历史地、实践地处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问题再次摆在了我们面前。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深刻阐明,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党的二十大对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作出重大安排部署,科学回答了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为推进美丽中国建设指明了方向。大自然是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基本条件,我们必须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以和谐促进共生、以共生消解对立,不断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新格局的形成。

(摘编自袁秀《迈向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材料二:

人类社会的发展史、文明史,归根结底,是一部人与自然的关系史。“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面对如何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问题,中国“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理念和实践日益受到关注和推崇。

如何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即自然观,东西方文明的哲学起点不同。

英国学者李约瑟指出,在对待自然这个问题上,西方思想在两个世界之间摆动:一个是被看作自动机的世界,按照编定的程序运行;另一个是神学世界,按照上帝意志运行。

无论“摆”向哪个世界,在西方看来,人并非自然的一部分,自然是被人认识、使用和改造的对象。这种主客二分法有利于人类大胆突破蒙昧与陈规,发现和掌握自然规律,但其弊端在于令人过度自信,索求无度,最终与自然对立起来。

中国的自然观则“别开生面”。

在认识论方面,中国传统思想在思考人与自然关系时主张“天人合一”。“人”并非“天”外之物,也就无所谓对立。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庄子•齐物论》中所言的“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张载在《西铭》中说得更明白,“民吾同胞,物吾与也”,即人处自然之中,人类固是同胞,万物亦为同类。

在实践论方面,与西方哲学相通,中国哲学也强调“知天”。如老子所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但了解和认识“天”以后,中国哲学指向的并非使用和改造,而是“于自然无所违”“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福建土楼的出现就印证了这一理念。福建土楼在建造时往往依山就势,能巧妙地利用山间狭小的平地和当地的生土、木材、鹅卵石等建筑材料。客家人就地取材,用最平常的土料筑成高大的楼堡,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典范。

出于对近代以来西方自然观念的反思及对当代人类现实生存困境的关切,马克思主义也强调人与自然相互依赖。马克思指出,“只要有人存在,自然史和人类史就彼此相互制约”。恩格斯提醒,不可过分陶醉于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这与中国的传统自然观如榫遇卯,实现有机结合,产生出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等重大理论成果,这些强调人与自然辩证统一、互利共生的辩证法为认识当下的生态问题提供了思想武器,中国开出的对症之方正得到国际社会越来越广泛的认同。

哲学家们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对我们来说,更重要的是改变世界。面对全球环境治理前所未有的困难,国际社会应勇于担当,戮力同心,共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深怀对自然的敬畏之心,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天人合一”未来可期。

(摘编自文龙杰《“天人合一”的自然观为何越来越受推崇?》)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自然”的重要论述为当代所面临的生态问题提供了理论支持,也契合“天人合一”的朴素生态观。
B.中国哲学主张“天人合一”,强调人与“自然”不是对立关系,这与英国学者李约瑟分析的西方哲学不同。
C.在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方面,东西方文明的哲学起点不同,这导致东西方对待“自然”的态度也不相同。
D.面对全球环境治理前所未有的困难,国际社会应休戚与共,携手共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
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和材料二都谈到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不过两则材料论述的侧重点并不相同。
B.只要我们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上,就可以解决和应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的诸多矛盾和挑战。
C.在自然观的实践论方面,中国哲学与西方哲学指向的都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D.强调人与自然辩证统一、互利共生的辩证法为解决当下的生态问题提供了思想武器,并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同。
3.下列选项中,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观点的一项是(     
A.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白居易《琵琶行》)
B.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C.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苏轼《赤壁赋》)
D.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
4.材料二中采用中西方自然观对比论证的方法,突出了中国自然观尊重、保护自然的特点。除此之外,材料二还采用了哪些论证方法,请简要分析。
5.安徽黄山风景区是我国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风光秀丽。安徽黄山现在以“生态型国际化世界级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城市”为战略定位,充分发挥黄山市文化、生态、自然、旅游四大叠加优势。为进一步保护黄山风景区生态,发挥黄山风景区的生态优势,请你结合两则材料向当地政府提出合理建议。
2024-03-18更新 | 117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合肥市六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联考语文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