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时评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0 道试题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
名校

1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材料一

从上古时代到春秋时代,由于生产力水平的低下,一般观念上都强调满足人的最基本的生活需要,反对追求华丽的奢侈,不但老百姓不可能有超越生产力发展水平和自身的社会地位的享受,就是贵为天子的君主,也不应该一味地贪图享乐。《尚书·五子之歌》:训有之,内作色荒,外作禽荒。甘酒嗜音,峻宇惘墙。有一于此,未或不亡。把华丽的美与奢侈的生活欲望简单地等同起来,甚至认为追求华丽的美就是一个国家衰败和灭亡的根本原因。《国语·楚语上》:夫美也者,上下、内外、大小、远近皆无害焉,故曰美。若于目观则美,缩于财用则匮,是聚民利以自封而瘠民也,胡美之为?这是倡导朴实之美的最基本的经济的和政治的原因,与此同时,传统美学观也就把对美的鉴赏和崇尚纳入了政治风格和道德评价领域,称为一种带有普遍意义的超美学的标准。

(摘编自魏家俊《中国传统文化视野下的绚丽之美》)

材料二

在高歌民族复兴的今天,怎样认识中国文化传统,是我们的重大课题。因为体大,自然思纷;为求其真,仁智之见,我们都应该研究。历览前贤著述,可见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特质。

和而不同,厚德载物。重视人与自然之间,族群、民族之间,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统一。所谓天人合一是经过区分天人、物我之后,重新肯定的人与自然的统一,强调的是顺应自然而不是片面征服自然。在观念上形成了协和万邦”“天下一家的文化理想。在人与人的关系上,善于化解对立,主张仁爱、和为贵。

刚健自强,生生不息。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就是指人要向天地学习,以刚毅的精神,生生不息,奋斗不止。中国人因此而创造了世界上独特的文明,而且是世界上唯一未中断的文明。

仁义至上,人格独立。我们以仁义为最高价值,崇尚君子人格,肯定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精神,弘扬至大至刚的正气,强调人人都有内在的价值与不随波逐流的独立意志,守正不阿,气节凛然,甚至杀身成仁,舍生取义。

民为邦本,本固邦宁。强调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民本主义肯定人民是主体;人君之居位,必须得到人民的拥戴;保民、养民是人君的最大职责。

整体把握,辩证思维。中国思维有两大特征,一是整体观,二是阴阳观。前者从整体上把握世界或对象的全体及内在诸因素的联系性、系统性,反对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后者重视事物内在矛盾中阴阳等关系的对立与平衡。

经世务实,戒奢以俭。我国有现世与实务精神,强调知行合一,经国济民,兼重文事武备,明理致用,反对空谈高调。尊重劳动,倡导勤俭节约,力戒骄奢淫逸,鄙视不劳而获。

中国文化精神的这些特质可以成为中国梦的文化底蕴,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文化基础。实际上,中国古代文化可以作创造性的现代转化。例如中国古代的社会理想,或者说中国梦,代表话语应是《礼记》: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是谓大同。

这是儒家所设想的远古时期天下为公大同之世。也可以说是古代中国人的梦想,这就是天下一家的社会理想。

两千多年来,平民子弟通过宗族祠堂与家庭教育世代传承的精神信念,其主流价值仍然是仁爱、孝慈、正直、忠信。百姓接受并影响他人的生活哲学,是带有儒家文化密码的忠臣义士的故事和蒙学读物、族谱家训、民谚民谣中的廉洁勤俭、与人为善等观念,如《三字经》《千字文》以及四书中的一些内容。这些价值通过唱戏的、说书的,通过家人乡亲口耳相传,逐渐在民间扎根。

(摘编自郭齐勇《中国文化精神的特质》)

材料三

信息化、数字化既给传统文化的生存发展带来威胁,也为其重焕生机提供契机。为什么从前人们喜欢看戏,现在不喜欢呢?这变化的背后就是信息化、数字化的技术力量。在信息、交通都不发达,文化娱乐活动匮乏时,建立在地域文化基础上的传统文化,得以较好地传承发展。随着信息和交通的便捷,尤其是进入信息化、数字化时代后,地域色彩浓厚的传统文化面临巨大冲击,当人们打开智能手机,就可以观看电影、电视、视频时,很多人就不愿意走进剧院看那些古老的地方剧种了。传统戏剧如此,其他领域和门类的传统文化亦然。但是,信息化、数字化是一种技术力量。它们打破了传统文化的传播限制,使其有可能在全球范围内获取知音。如3D全景声京剧电影《霸王别姬》,从2014年登陆好莱坞杜比剧院后热度一直不减。这种蕴藏着强烈独特的民族文化基因密码、原汁原味的中国传统文化,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不同的文化语境里被认同、被赞叹,真正走向了世界。

(摘编自封寿炎《数字时代,传统文化如何保护传承》)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从上古时代到春秋时代,人们强调满足人的最基本的生活需要,反对追求华丽的奢侈。
B.中国文化体大思纷,我们应当充分研究诸多前人观点,才能较为完整地总结出其精神特质。
C.“天人合一”是区分天人、物我之后的人与自然的统一,强调顺其自然而不是征服自然。
D.中国思维具有整体观与阴阳观,其内涵有相同性,都主张内在的联系性、系统性与平衡性。
2.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文化强调民为邦本,“民为贵、君为轻”,民与君的关系恰如“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B.传统美学观把对美的鉴赏和崇尚纳入政治风格和道德评价领域,它就将称为一种带有普遍意义的超美学的标准。
C.中国梦是以中国文化精神为底蕴的,“天下为公”“天下一家”是其社会基础。
D.《三字经》《千字文》是带有儒家文化密码的蒙学读物,是中国文化传承的核心载体。
3.下列说法中,可以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三观点的一项是(     
A.文化本身也是一种信息,信息越发达文化传播也就广泛
B.传统文化要在网络文化时代持续发展壮大,就必须有所创新。
C.在数字化信息化背景下,不同文化会彼此冲击,形成干扰。
D.一个民族保存着还是抛弃了自己的历史和传统文化,是它将要强盛或者衰落的标志。
4.材料二在论证上有哪些特点?请简要说明。
5.在数字化、信息化时代,我们应该如何保护传承传统文化?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
2023-08-08更新 | 183次组卷 | 34卷引用:2020届山东省高三高考压轴卷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0.65) |
名校
2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①多年以前中国诗人艾青先生写过几句诗:蚕在吐丝的时候,没想到会吐出一条丝绸之路。丝绸之路的出现,当然是因为有了蚕丝,有了丝绸,有了丝绸制作的华丽衣服,但更重要的是人的希望,人的追求,人的实践,所以丝绸之路是时间的产物,是人的实践的产物,也是历史的产物。

1979年,改革开放之初,在北京的舞台上出现了一部影响巨大的舞剧《丝路花雨》。这部舞剧不仅在北京好评如潮,一票难求,后来这部剧在世界20多个国家和地区演出,累计演出场次高达1800多场,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西方观众通过这部舞剧,了解丝绸之路,欣赏中国的艺术,也加深了对中国的理解。可以说,这个舞剧所表现的历史故事,依然在当今社会发生着,所塑造的人物依然活在我们周围。如舞剧所塑造的美好艺术形象“反弹琵琶伎乐天”的造型,取自于敦煌壁画,体现了当时的艺术创造者丰富的想象力和高妙飘逸的审美观,随着舞剧在国际舞台上不断演出,这个艺术形象也深入到欧洲、美洲、非洲很多国家的观众脑海里,成为关于中国、关于丝绸之路的一个标志性记忆,这样一部作品唤醒了大家对丝绸之路的历史记忆,激活了历史想象,再现了历史上的辉煌。好的艺术作品的力量很大,因为它深入人心,潜移默化给人以美的感受,同时给人以教育、给人以联想、给人以启迪。所以它产生的作用是超出文化,超出艺术的。

③凡是人类历史上所创造出来的东西,凡是在人类历史上曾经辉煌过、留下了痕迹的东西,文学和艺术都不会忘记,多年以后会重新用艺术的形式再现那段历史。凡是精心创作出来的优秀作品,必定给现代的人以很多的启迪,除了让我们通过这样一种艺术欣赏来回顾历史之外,也会让我们借鉴历史经验,面对现实,创造新的更美好的生活。我们的世界长期存在着各种矛盾,但是好的艺术作品向我们昭示,善的、真的、光明的总是会战胜恶的、假的、黑暗的。通过艺术的创造和艺术的欣赏,我们的思维不应再局限于海上丝绸之路和陆地上的丝绸之路,而是扩展到整个人类的历史和未来。

④丝绸之路,是政治合作之路,也是经济贸易之路,更是文化交流、艺术融汇之路。在古老的丝绸之路上,我们的祖先创造了辉煌的文化,留下了诸如敦煌莫高窟这样的伟大文化遗产,也为我们的文艺工作者提供了丰富的创作素材。我们现在面对新的丝绸之路,在新的丝绸之路上已经发生了很多新的故事,作为一个艺术创作者应该不仅仅关照历史、回忆历史,更应该把眼光放到现在,甚至要看到未米。我们要了解新的丝绸之路上发生的新的故事,发现新的文化的雏形。

⑤在以往的关于丝绸之路的艺术作品里,我们看到的是沙漠、骆驼、大帆船、滔天巨浪、敦煌壁画等等,我想在未来的关于“一带一路”的艺术创作当中出现的很可能是高铁、飞机、巨大的货轮,以及更加丰富多彩的现代化的生活。时代发展了,生活变化了,有关艺术表现的内容也必将随之发生变化。

⑥丝绸之路不仅仅是政治之路,也不仅仅是贸易之路,而是人类的文化的共融之路,是人的情感的理解沟通之路,是人类新的文明的创造之路。所以,丝绸之路是人的道路!

(莫言在“学习《在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工作5周年座设会上的讲话》研讨会”上的发言)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由于蚕丝、丝绸,以及丝绸制作的华丽衣服的出现,人的希望,人的追求,人的实践就产生了。
B.1979年诞生的舞剧《丝路花雨》,在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累计演出场次高达1800多场,产生了巨大影响。
C.好的艺术作品的力量很大。因为它深入人心,潜移默化给人以美的感受,同时给人以教育、给人以联想、再现历史上的辉煌。
D.虽然这个世界长期存在着各种各样的矛盾,但是善的、真的、光明的一定会战胜恶的、假的、黑暗的。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首段把蚕丝、丝绸等物与人的希望、追求等进行对比,得出了丝绸之路是时间的产物,是人的实践的产物,也是历史的产物的结论。
B.文章论述了好的艺术作品所产生的巨大作用,并进一步提出通过艺术的创造和欣赏,我们的思维要面向人类的历史和未来。
C.作者主张艺术表现的内容应随时代而发生变化,并以高铁、飞机等可以进入到关于“一带一路”等艺术创作中作为例证。
D.文章在开头的部分提出丝绸之路的产生与人密切相关,在结尾的部分点明丝绸之路是人的道路,首尾照应,中心明确。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反弹琵琶伎乐天”的造型取自于敦煌壁画,体现了当时的艺术创造者丰富的想象力和高妙飘逸的审美观,也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
B.作为一个艺术创作者,需要了解新的丝绸之路上发生的新的故事,发现新的文化的雏形,这样才可能做到关照现在,关照未来。
C.无论是古丝绸之路还是新丝绸之路,都不仅仅是政治之路、贸易之路,可见古往今来中国人民的创造力是无穷的。
D.正如敦煌莫高窟为我们的艺术创作者提供了丰富的创作素材一样,“一带一路”的出现,势必会给我们带来新的创作素材。
2022-10-24更新 | 109次组卷 | 17卷引用:【全国百强校】山东省菏泽第一中学八一路校区2018-2019学年高一12月月考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
名校
3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知识付费目前主要指知识的接收者为所阅览知识付出资金的现象。知识付费让知识的获得者间接向知识的传播者与筛选者给予报酬,而不是让参与知识传播链条的人通过流量或广告等其它方式获得收益。知识付费的本质,就是把知识变成产品或服务,以实现商业价值。知识付费有利于人们高效筛选信息,付费的同时也激励优质内容的生产。某种意义上,正是糟糕的免费内容太多、太杂乱,反而增强了人们对精品内容付费的意愿。

知识付费让知识的接收者为所获得的知识付出金钱,有利于补偿知识传播与筛选的成本,并给予知识产生——筛选——传播链条的参与者以经济报偿,利于让更多的人参与到知识的传播过程中。选择太多,用户自己选择的时间成本增加,愿意通过付费来代替个人搜寻选择,这使知识付费成为可能。你没看过《欢乐颂》,但是看过几篇有关《欢乐颂》的文章,你就有了和别人聊天谈话的话语权;你没读过《必然》,但是你买了,遇到这个话题你就可以插嘴聊两句;你没看过《大鱼海棠》,但是看了别人的影评,你就敢像看过一样说这是一部好片。用户愿意为内容买单,内容实际有效与否并不重要,重要的是马云、柳传志、雷军推荐了,你看了就会有成功人士的感觉,你和别人聊天就会有话题。

(摘编自百度百科《知识付费时代,你为你的智商交了多少钱?》等)

材料二:

大数据分析报告指出,超过五成的网民有过不同形式的知识付费行为。一些人在报刊上撰文疾呼,不管你是否接受,知识付费时代已经到来。

实际上,知识付费时代的到来是一个伪命题。将为获得知识而付出费用视为一种新的现象,显然是经不起考量的。人们为获得知识而付出费用,有着悠久的历史与传统。《论语·述而》曾这样记载:子曰:‘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诲焉。’如果有主动送给孔子十条干肉的,他就愿意收做学生。这里的干肉就可以视为弟子为获得知识而向孔子支付的费用。至于在现实生活中,为了获得知识而上学,参加培训、课程、讲座,以及购买图书、报刊资料、音像制品等等,无不属于知识付费的范畴。因此,付费下载论文、付费参加线下和线上培训,只不过是现实生活中的知识消费的网络延续而已。忽视了这一基本事实,将现实生活中长期存在的知识付费实践当作新媒体兴起之后的新事物,显然有悖于历史真相与现实经验。

在新媒体崭露头角的时代,它们为了在眼球经济时代分一杯羹,往往不惜为了获得关注而制造噱头、迎合受众,甚至不惜为了吸引注意力而制造新闻。新媒体新闻的报道者、信息的提供者如只为付费受众提供正确的资讯,显然是违背新闻专业主义这一媒体从业人员最基本的职业规范,是对新闻媒体所承担的报道与传播信息责任的背弃。一旦这样,那么媒体的职业伦理与公众的知情权将轰然崩塌。在这股对于知识付费现象讨论中,最为卖力、最有热情的是新媒体这一群体,它们对于话题的炒作与持续推动有着更为内在的利益诉求。

新媒体技术背后的媒介公司有着自身的经济和社会利益,它们善于利用自身的辐射力影响民众的感知与思考方式,并通过发现或打造各类现象、话题引导公众接受媒介代表的观念。在新媒体蓬勃发展的今天,媒介的裹挟力与诱导力也逐渐引起有识之士的警惕。媒介通过制造社会需要什么”“公众在想什么的幻觉,引导公众在这一假设的背景下步入其设置后的营销景观。一旦人们缺乏辨析地一味相信媒介充当我们的大脑,实质上公众就将自己的思考、理性与政治、经济权利无偿交付给媒介,而这一点正是值得社会深刻警惕与反思的。

(摘编自《知识付费命题背后的营销焦虑》,有删改。原载《光明日报》)

材料三:

获得知识,从不付费到付费是一个历史性进步。但从知识付费到知识产品免费,又代表着更高阶段发展的必然。中国的特殊性在于,这两个历史阶段在时间上叠合在一起,造成了收费与不收费的两难。

首先,知识付费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结果。知识收费兴起,反映了人们收入结构改变的现实。这个过程刚刚开始,从这个意义上说,知识付费的空间还会不断增加。

其次,免费经济兴起,知识服务化正成为潮流。知识免费作为一种商业模式,不是不收费,而是知识不按产品来收费,而按服务使用来收费。本质上,是将知识的业态从产品业态升级到服务业态。这说明,知识产品收费只是初级业态,相当于知识制造业;知识产品不收费而知识服务收费是更高级的业态,相当于知识服务业。在我国,知识的产品业态还没发育好,又迎来了服务升级。这就是当前知识付费面临的实际情况。更特殊之处在于,知识产品不收费是初级业态之前的不发达状态形成的习惯。因落后而不收费与因先进而不收费,叠合在一起。

在两次浪潮合成一股的特殊国情条件下,知识付费会向哪个方向发展?

一方面,知识产品业还要大发展。知识的制造业要从以自我为中心转向以用户为中心,要更有针对性地提供用户所需的知识。

另一方面,知识服务业后浪推前浪,不断以创新业态帮助用户解决问题。举例来说,下载商业研究报告,不付费是不对的。但只靠版权收费,收的是小钱。如果通过服务附加价值,比如以用户要解决的问题为主线,根据用户不同阶段的不同需求,持续地提供每一步的研究线索和信息,甚至与咨询服务结合起来,可以收到比版权费更多的服务费。从续订产品升级为续订服务,要做的事情很多。完善知识服务平台功能,让在线支付手段更便捷,通过自媒体与社交网络增加交互,开发针对效果付费的打赏制度等,都可以使知识服务发展得更好。

(摘编自《知识该付费还是免费》,有改动)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知识付费指知识的接收者为阅览知识和接受服务付出资金的现象,它客观上有利于知识的传播。
B.早在孔子时代,获取知识就必须付出费用,因此,今天说“知识付费时代到来”是一个伪命题。
C.民众面对新媒体营造的舆论环境,逐渐失去感知与思考的理性,最终沦为媒介公司的赚钱工具。
D.当前知识付费和知识免费同时存在,但最终将会趋向知识完全免费,这是由其本质特点决定的。
2.根据材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知识付费现象的出现,部分原因是当下互联网免费内容多而杂乱,人们更愿意为精品内容付费。
B.有些新媒体混淆概念,将知识付费实践当作新事物来宣传,可见他们没有历史知识和现实经验。
C.如果公众付费购买的信息真的更加可靠,那么媒体从业人员就有可能违背了最基本的职业规范。
D.“靠软件卖钱,赚的钱越来越少;软件不收钱靠服务收钱,赚的钱越来越多”可作材料三的论据。
3.下列对材料二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针对“知识付费时代已经到来”这一命题,文章从历史和现实角度进行了反驳,有理有据,让人信服。
B.文章以批判为主,分析了知识付费的历史和现实后尖锐指出,所谓“新趋势”不过是新媒体的营销策略。
C.文章引用《论语》中孔子的话,说明知识付费这一现象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并非新媒体时代的产物。
D.文章注意论述的严谨性,如第三段在探讨相关问题时,采用了举例论证的方法和“往往”等限制性词语。
4.下面是几篇流行于某些新媒体的文章:《我如何通过朋友圈月入5万》《从小镇青年到月入10万》《普通人如何用3个月时间逆袭》《快速读懂一本书》。结合材料二的内容,指出这类文章的错误与危害。
5.知识付费时代,个人怎样做才能健康、良性地发展?请综合上面三则材料,简要回答。
2022-07-01更新 | 705次组卷 | 41卷引用:山东湖北部分重点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新起点摸底联考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
名校
4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处在知识大爆炸的今天,我们整日感觉所学东西不够用。最典型的状态就是,打开一本书,却总是读了一半放在那里,然后迫不及待地打开了另一本;面对互联网上铺天盖地的信息,我们突然会感到无所适从,不知道该把注意力放在哪里;想要和时间赛跑,却又力不从心……

知识焦虑的实质是信息焦虑。面对海量信息时,人们往往目不暇接,难以全部吸收或只能浅层次地吸收,从而形成了一种心理上的恐慌。面对大量且复杂的信息,人们可能会为了获得所需信息而盲目索取和接收,结果成了被动的信息接受者,陷入盲目跟风的状态。另外,任何一种知识和学问都有其成熟的内在体系,当前市场上提供的“干货”虽简化了知识学习过程中的一些步骤和痛苦,但是如果人们想要掌握知识,就必须经过长时间的认知学习。很可能短时间内知识量爆棚,但只是假象,并且还会加剧知识焦虑。

求知欲使人类渴望把更多非我的东西转变成自我的东西,这符合人类进步的需要。但现代社会非我的知识无限浩大,仅仅依靠个人的记忆和能力,很难全部遍及。因此,对知识的渴求和有限的时间精力就成了一对难以调和的矛盾,从而催生出一些不时影响人们身心健康的负面情绪。当我们的求知欲越来越强,但身边的媒体或其他手段难以让我们触及所需时,焦虑情绪就会出现。特别是现在的新中产阶级,他们普遍存在工作超载、职业倦怠和发展困惑等问题,总担心自己缺乏竞争力,于是对知识的焦虑情绪愈发严重。

逐渐增多的求知欲只是知识焦虑产生的原因之一,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当下信息环境的复杂多样。当前,信息生产的主体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扩大,每一个人都成为信息的生产者,同时也是信息的消费者。在人人都参与信息生产的过程中,信息的真实性正日益受到挑战,我们无法保证每个人的信息都是真实准确的。此外,网络上的一些二次生产和传播也会影响一手信息的真实性,使得整个信息环境真假混杂。在此环境中,我们要想获得真实准确的信息,就需要耗费比之前更多的精力。

知识焦虑会使我们非理性地索取信息,并且浅层化地吸收。为了克服信息不足造成的恐慌和焦虑,人们可能会人云亦云,成为失去思考能力的追随者。此外,知识焦虑也会影响我们对知识的深层次吸收,导致一些人只是一味地寻找了解,但对每条信息都没有进行全面深入的解读。更掌握不了知识的精髓。在茫茫的知识大海里,我们无法正确定位自己应该学什么,一旦有专门性的、分类化的、带有总论性质的知识服务产品出现,我们就有可能为之付费。

(摘编自匡文波《“知识焦虑”缘何而生》)

材料二:

费孝通先生认为,面临快速的环境变迁或社会转型,人们会产生“更为迫切的心态秩序的危机”。知识焦虑或许就是这种危机的最直观显露:既有的信息知识获取秩序受到新媒体的挑战,新秩序又远未建立,信息自由状况远超人们的预见与把控,陌生感使得生活于其间的个人或群体变得无所适从。但西方精神分析心理学家弗洛伊德通过深入研究发现,种种产生于适应新形势的“现实性焦虑",虽是人类对某种外部危险本能的知觉反应,但人们也能够进行积极战斗或逃避危险。这一成果让我们感到:一方面,面对网络信息泛化、知识爆棚这样一些无法预料、不可控制的情境,知识焦虑固然是一种令人不快的心理必然;但另一方面,变迁也为变化提供了可能,焦虑对个体生存未必都是消极的,它也会激发一些有益的自我保护行为。

作为一种科技进化的产物,网络社会的知识焦虑绝不代表必然的被动回避,相反,它很可能会带动社会整体认知的提升。不论是选择或提升,都是具有进化意义的人类适应性行为。发现问题、消除危险,首要的是拨开附着于其上的过度功利性诉求和个体永无穷尽的攀比心态,靠近知识焦虑的最初体验,而后才能深刻洞察信息化对于成长的新要求,还原出知识焦虑对于数字化生存和发展的积极意义。

知识焦虑亦可激发我们对精确知识的兴趣,进一步培养我们如剑如炬般的锐利眼光。当信息如潮水一般袭来,哪些是真知,哪些更有价值,就需要我们不断调动过往经验,发挥主观能动性,通过理性认识和科学方法审慎地展开分析,从而将发掘、判断、理解的能力推向新的高度,打造更智慧、更强大的自己。

信息碎片化引起的知识焦虑,也有助于激活我们资源开放共享、协同学习的团队活力。目前,维基百科、知乎问答、百度云盘等花样迭出的动态共享数据库,正在日益推进人工智能与智力的匹配,正趋向完善地服务于我们的知识诉求和个性化需求。以点对点对话、知识转述、视听文学等为样态的知识付费,也有待于打破狭隘的市场交易思维局限,真正解决碎片化知识积累和效益等问题,提高知识拥有者与接受者之间的分享速率,加快隐性知识向显性知识的开放性转化,实现人类知识生产与使用的深度创新。

(摘编自孟威《知识焦虑如何转化为学习动力》)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网络环境中的知识焦虑,有个人分析、处理信息能力不足的原因,也与环境因素相关。
B.现在的新中产阶级因其较高的求知欲以及竞争力的不足,对知识的焦虑情绪愈发严重。
C.在当下复杂多样的信息环境中,人们找寻真实准确且符合自己需要的信息变得更困难。
D.把知识焦虑变为动力,需拨开附着于其上的过度功利性诉求和个体永无穷尽的攀比心。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被动的信息接受者容易盲目跟风,轻信网络上的知识速成品,致使知识量爆棚却加剧了焦虑。
B.费孝通和弗洛伊德的理论可以从社会和心理角度对知识焦虑做出深层解释,并提供积极建议。
C.从长远来看,只要人们不被动回避问题,网络社会的知识焦虑就能带动社会整体认知的提升。
D.动态共享数据库以及多样态的知识付费,都是当下人们创新知识生产与使用的有效探索行为。
3.结合材料内容,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知识焦虑”表现的一项是(     
A.在各类APP信息接收与解读过程中,人们很难专注于某一条信息,持续分心并且害怕错过。
B.一位网络工程师在某一流大学学有所成之后,因不断涌现的“新知识”而成为“考证狂人”。
C.四川绵阳七十岁的李启君奶奶坚持五年,圆梦大学,她表示若身体允许,还想当作家写小说。
D.网络信息鱼龙混杂,比如用锅,昨天有专家说铁锅好,今日又有专家说铝锅好,人们无所适从。
4.材料一与材料二论证严密,请简要说明两则材料的论证结构有何不同。
5.武汉一位大学生,大学期间在付费知识产品上的花费过万,但“买课如山倒,学习如抽丝”,这些课程都没有坚持上到最后。请结合材料剖析其中的原因并给出建议。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
名校
5 .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地摊经济,是指通过摆地摊获得收入来源形成的一种经济形式,是人类最原始、最有生命力的商业活动之一,由来已久。它是城市里的边缘经济,因为影响市容环境而难登大雅之堂。

地摊经济具有三低特质。创业门槛低,没有店铺租金的压力,没有高学历、技能要求;失败风险低,船小好调头,从业者即便失利也能迅速满血复活;商品价格低,能让居民拥有更多选择,享受更多实惠。

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地摊经济也是如此。地摊经济属于边缘经济,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会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主要体现在:流动商贩自身不具有充分的合法性,包括经营规格、经营场地等;对依法经营、依法纳税,甚至承担高额租金的合法经营商户构成不公平竞争;妨碍行人和车辆正常通行以及出现各种扰民行为;售卖假冒伪劣商品,尤其是不合格食品;等等。

(摘编自百度百科

材料二

近来,地摊经济火遍大江南北,各地政府纷纷发出支持地摊经济发展的好声音。地摊经济人民至上的发展理念转化为群众真金白银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受到广大群众点赞,一时间引发社会的广泛关注。

发展地摊经济一切为了人民的集中彰显。人民至上本身就是要造福人民。今年的疫情给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不小的冲击,其中消费市场低迷、群众就业困难表现得尤为突出。而发展地摊经济,一方面解决了疫情防控下,消费者在餐饮、卖场等室内消费信心不足的问题。摊主经营费用低,没有装修费,没有铺面租金压力,没有雇员工资压力,不用交税,既降低了商户运营成本,也增强了消费市场主体活力。另一方面解决了部分群众的就业难题,因疫情影响而失去工作岗位的群众通过摆地摊实现灵活就业。西部一个城市,因设置3.6万个流动商贩摊位,一夜之间实现10万人就业。与此同时,发展地摊经济还方便了市民百姓的生活需求,给他们带来了生活的便利。

发展地摊经济一切依靠人民的具体体现。人民至上本身就是要依靠人民力量。面对今年的疫情影响,要稳住经济基本盘,就要把就业摆在第一位。而实现就业不仅需要政府千方百计扩大内需,稳岗扩岗,增加公益岗位,也需要依靠广大有就业意愿的劳动者充分发挥主观能动作用,通过摆地摊等灵活多样的形式实现就业。一个地摊不仅解决了一个人的就业,还圆了一个家庭的增收梦,甚至是致富梦。发展地摊经济,正是依靠群众实现就业增收愿望,实现增收致富梦想的鲜活例证。

发展地摊经济是对城市治理能力的又一次考验。人民至上本身就要求政府提高服务能力。十年前,全国不少城市都将地摊经济列为取缔对象,甚至以简单粗暴的手段对待小商小贩,损害了群众利益,增加了社会就业压力和城市管理成本。近日,各地陆续提出放开地摊经济,纷纷为小商小贩松绑,允许市民在指定的时间或区域占道摆摊经营,帮助低收入群体和失业人员度过经济寒冬。这不仅仅是城市发展治理观念的转变,更充分体现了人民至上的发展理念。

与此同时,这种转变也给城市主管部门更好地服务民生提出了新的思考。发展地摊经济要避免地摊经济走入一管就死”“一放就乱的怪圈,要做好放、管、服相结合。一方面要切实担当起城市管理的主体责任,在字上下功夫。深入调研,问需于民,研究出台符合街区地摊经济发展的制度、标准和规范。强化法治保障,对在占道经营过程中严重侵害他人利益的行为及时依法纠正,为地摊经济的规范经营、有序发展提供有力的法治保障,确保而不。另一方面要坚持服务为了人民,在字上下功夫,强化对地摊经营者的规范引导,营造公平、整洁、宽松的地摊经营环境,发挥街道社区的主阵地作用,发动群众参与到对地摊经济的管理和服务中来,增强群众自治能力,使城市治理能力在发展地摊经济中经受住考验,得到提升。

(摘编自《发展地摊经济是对人民至上的生动诠释》,中国经济网”202061日)

材料三

为了保障消费者权益,到此摆摊的商铺注册时必须出示营业执照、货品资质证明书以及个人有效证件等。呼和浩特某物业管理人向谷河传媒表示。

其实,政府部门加强资质管理应成为地摊经济的基础。低门槛是地摊经济的标签,加强资质管理不仅为政府管理提供了渠道,也让经营者感受到了平等与保障,让他们能从长远发展的角度看待自己的生意,更愿意提升产品与服务的质量。金台咨询报道称。

城管是城市建设的核心管理者,其在公共服务管理层面对地摊经济发展有重要影响。释放地摊经济活力、缓解就业压力,对城市管理者提出了更大的考验。相关管理部门务必通过‘绣花一样精细’的管理,让地摊经济尽可能少出现卫生、市容、秩序等问题,更多地体现正面效益。《第一财经日报》消息称。

我觉得还要提升摊主的公共素养,按照规定有序经营,保障食品质量,自觉维护秩序,保持环境卫生。多方相互协调才能让地摊经济长久健康发展。呼和浩特一市民向谷河传媒表示。

(有删改)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地摊经济是城市里的一种边缘经济形式,自古以来就有,是一种原始的、落后的商业活动形式。
B.地摊经济的“三低”特质,让它具有独特的创业优势,在疫情防控背景下能够完全解决群众就业问题。
C.地摊经济除了人工成本和进货成本,需要投入的成本较低,如果产品销售状况不好,可以及时退出,没有运营风险。
D.发展地摊经济不是一放了之,如何把握“放”与“管”的分寸,考验着城市综合治理能力。
2.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分析事物发展规律,辩证思维必不可少。虽然地摊经济有诸多好处,但是也不能忽视它所带来的环境污染、交通拥堵等一系列问题。
B.只要城市主管部门担当起城市管理的主体责任,在“管”字和“服”字上下足功夫,地摊经济就一定能解决民生问题。
C.发展地摊经济并不是拆了城市秩序的“墙”去补失业的“墙”,而要看到地摊经济具有的独特优势,立足长远,做好规范化管理。
D.以往简单化地取消和严格限制地摊经济,不仅给城市居民生活带来诸多不便,也阻碍了一部分人谋生,是一种因噎废食的保守行为。
3.下列说法中,不能够作为论据支撑材料二核心观点的一项是(     
A.为发展地摊经济,成都推出“五允许一坚持”制度,建立摊点设置引导机制、摊主清洁卫生责任机制和群众投诉现场快速处置机制等。
B.江苏文明办执行中央文明办关于“不将占道经营、马路市场、流动商贩列为文明城市测评考核内容”的规定,要求各地在文明城市创建中保障民生需求。
C.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经济下行压力骤然加大。为此,各地各部门坚持统筹兼顾,一手抓常态化疫情防控,一手抓经济社会发展。
D.南京市玄武区的曹先生因疫情影响了收入,当地政府放开地摊经济后,他晚上在夜市摆起移动摊位卖衣服,每天净赚100多元。
4.材料二在论证结构上有何特点?请简要说明。
5.地摊经济在我国由来已久,几经波折却未能持续发展。怎样才能保障地摊经济健康长久的发展呢?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
2022-05-24更新 | 104次组卷 | 3卷引用:山东省滨州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适中(0.65) |
名校
6 . 阅读材料,完成文后小题。

材料一:

近日,各地涌现出一批“网红”县长,他们在各类新媒体平台直播售卖本地土特产,帮助农户和企业解决销售难题,受到众多网民好评。当前,以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为代表的新技术应用极大地推动了社会生产力发展和生产关系重塑,深刻地改变着政府、市场和社会关系。

受疫情影响,目前一些地区农产品供应相对充足但消费持续低迷,供需不平衡现象突出。由于生产销售衔接链条不畅,农副产品普遍面临滞销难题,影响了群众生活必需品供应。邀请县市负责人直播帮助农民卖货,畅通农副产品销售渠道,确保农产品运得走、供得上,不啻为一种政务服务创新之举,打造“政府+电商+社交平台”新模式,以消费扶贫助力脱贫攻坚。消费扶贫是近年来有效调动社会各界力量参与脱贫攻坚的一种扶贫形式,为贫困地区稳定脱贫和产业持续发展提供了长效机制。

相关统计数据显示,我国网络直播用户规模已超4.3亿人,网络直播是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娱乐产品,也是一种新的生活方式。县长直播带货不仅能够直接促进本地产品销售,还具有带头复工复产提振市场信心的意义,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强心剂”。

(摘编自《光明日报》)

材料二:

主持人:我和王坚博士认识有10年了,请王坚博士开一个场,就今天的数字化经济时代谈一下见解。

王坚:数字经济,我理解不应该是数字经济,应该是经济数字。本体是最重要的,本质上数字经济是经济数字,如果一定要讲的话,以数据为中心的云计算为今天以数据为关键要素的数字经济搭了一个桥,开了一条更远的路。

主持人:谢谢,大家都在说数字经济到来了,个体能感受到的变化有哪些?尤其是新鲜的易感知的。

张建锋:我们知道在消费领域肯定发生了非常多的变化,数字化不是影响了一个环节,而是影响了所有环节。数字技术对于制造业的影响就更不用说了,制造业、零售业从生产到出售完全是数字化,很多人感觉不到数字化,但确实在享受数字化带来的好处。

主持人:这个阶段便捷和效率是我们感受最深刻的,孙权(胡晓明在阿里巴巴的花名),你从金融角度分享的更多,试着从这个角度告诉我们正在发生的变化。

胡晓明:数字技术,让支付宝的客户端和所有金融机构产生了连接,由于数据的产生,我们可以快捷地给路边摊贷款,原来他们不能获得贷款,我在西安去吃一碗羊肉泡馍,这家店主在我们网商银行贷了8万块钱,他知道我是支付宝的,坚决不收那碗羊肉泡馍的26块钱。

主持人:的确,技术能打破技术壁垒、行政壁垒、地区壁垒,重建一个完整的信用体系。你最后付了26块钱了吗?

胡晓明:付了!

主持人:特别温暖,支付宝是我们生意的支撑、信义的支撑。追加一个小问题:我们在历次大会上都能感觉到阿里是技术的引领者,作为未来的展望者和畅想者,你对此怎么看?

王坚:我觉得阿里是中国支付的开创者,开创一个东西和大家都觉得这个东西应该做,是完全不一样的事情,我想,技术同样也有这样的问题,无论阿里也好,中国也好,是到了不只把技术做好,还要去做开创的时候,不然这个世界不会进步了,阿里有这样的历史责任!

主持人:开创者的角色,应该向开创者致敬!最后一个问题,博士,我记得城市大脑概念是在这个舞台上提出的,现在我们看到杭州在一步步进步,它推广得到底怎么样?

王坚:这也是一个难以回答好的问题。确实,这个东西触到了我们真正要解决的问题。城市大脑的本质如果撇开所有的功能而言,就是要解决一个城市数据的流动性问题。今天如果城市数据不流动,就不会看到这个城市当下所有问题被解决的希望。到了什么状态呢?杭州至少已经在真正意义上,从一个城市规模层面上做这件事情,也是第一次让我看到希望,我们是在讲城市的大脑,而不是在讲一个城市某一个功能,我想在更多的场合,大家听到人工智能技术,实际上都还是在讲一个技术在某一个功能上怎么实现,它远远谈不上从一个城市整体的角度来考虑它们之间的事情,杭州是非常积极的,在一个城市的水平上想这个事情。

(摘编自“猎云网”)

材料三:

虽然我国互联网产业发展规模和水平在全球居于前列,但我国数字经济发展的产业短板也非常突出,我国大数据产业发展处于全球第一梯队,但在新型计算平台、分布式计算架构及大数据处理、分析和呈现等方面与领先国家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开源技术和相关生态系统影响力较弱。

数字经济是高知识密集型产业,人才储备规模和水平对数字经济产业发展至关重要。2000年以后,我国加强了高等教育中数字经济相关学科建设,成为培养计算机、自动化、信息管理等专业大学生最多的国家。从产业发展实际情况看,我国数字经济发展的人才优势集中体现在数字技术应用场景开发和颠覆性技术研发两个领域。阿里巴巴、腾讯、字节跳动等互联网企业拥有最优秀的场景设计技术团队及市场营销和数据分析团队,华为、阿里巴巴达摩院在人工智能、5G技术等颠覆性技术研发领域的人才储备量在全球领先。从人才结构看,传统IT、计算机领域人才较多,而数据分析、数据挖掘、人工智能等领域人才缺口较大,复合型人才紧缺问题尤为严重,特别是顶尖人才基本依靠输入。我国数字经济场景优势在很大程度上借助了人口和产业规模红利,场景的原始创新较少。我国数字经济应用场景领域不够广泛、应用程度不深。互联网、金融和电信约占国内数字应用市场的70%,交通、医疗、教育领域近年来数据应用有所发展,但比重仍然很低。金融危机后,全球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发达国家在刺激本国实体经济发展的同时,采取更加保守的贸易和技术政策,这对全球数字经济产业分工格局产生不利影响,而对我国这种影响更加巨大。

(摘编自《经济纵横》)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县长直播“带货”,是顺应形势运用互联网思维创造性推动工作的具体表现。
B.路边摊贷款成功,是支付宝基于数字技术把金融机构与商户进行连接的结果。
C.阿里是数字经济的开创者,它的发展壮大跟我国的数字经济的发展息息相关。
D.较之核心技术、复合人才,国际大环境是影响我国数字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
2.根据材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互联网+消费扶贫”的创新模式,构建了政府引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的有效机制,助力脱贫攻坚。
B.杭州在构建城市大脑上的探索,有可能改变我国数字经济应用场景领域不广、应用程度不深的现状。
C.材料二中主持人充分了解采访对象,精心设计采访提纲。采访伊始,开门见山地提出了数字经济的话题。
D.我国在应用场景开发和颠覆性技术研发领域的人才储备量全球领先,与高等教育加强了相关学科的建设密不可分。
3.下列选项,不属于访谈嘉宾讨论内容范畴的一项是(     
A.假设你要成为一个网约车的司机,只需要在网上提供一份材料就可办妥,体现出数字经济带来的便捷。
B.即使你不带现金,也可以在中国的大多数地区通过手机实现消费支付,这是数字技术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的改变。
C.科技的改变,最关键的因素还是人。公司CEO不一定要掌握技术,但是他需要了解技术的趋势和业务的变化。
D.济南交警通过“市民出行一路通”,实时监控拥堵严重的道路,并结合历史拥堵数据对亟需治理的道路进行筛选。
4.材料二中主持人采用了趣问的采访技巧,有什么作用?
5.目前,我国的数字经济有何特点?请结合材料三简要概括。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0.65) |
名校
7 .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一)

担当是引领人生的旗帜

(1)在短短两万多字的《论语》中,君子这个词竟出现了一百多次,大圣人孔子在为我们勾勒出人们心目中理想的君子形象的同时,也提出了君子最基本的人格标准:做一个有担当的人,担当精神,是我们核心素养中的一个重要部分。我们若想在成功的道路上走得更远,就       

(2)那么,我们怎样才能拥有担当精神呢?

(3)担当是一种责任。玄奘西去印度,跋山涉水,历经千难万险,始终牢记取经的职责,行程五万余里,终于将佛教圣经带到了中国并发扬光大。【甲】由此可见,责任是我们拥有担当精神的首要条件,在历史的长河里,许多有志之士身处困境时,都是依靠责任感克服重重困难,担当起自己的责任的。

(4)担当是一种勇气。鸦片祸国之际,林则徐以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勇气挺身而出,披肝沥胆,虎门销烟;戊戌变法时,谭嗣同毅然拒绝他人劝他逃跑的建议,以我自横刀向天笑的勇气直面保守派的屠刀,以鲜血捍卫了自己的变法思想。由此可见,勇气是我们拥有担当的重要条件,我们只有有了勇气,才能更好的保家卫国。

(5)担当是一种境界。古往今来,有许多义士仁人,心怀天下苍生,向我们诠释着担当的境界。虽然遭遇贬谪,范仲淹依然保持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境界;【乙】孔子曾经说过:士而怀居,不足以为士矣。意思是说,如果一个人整天只想着自己的小家庭,那么这个人就不可能成为真正的君子。由此可见,境界能使我们的担当变得更有价值,更有意义。当我们从小我的世界走出,拥有放眼天下的胸怀时,我们所做的一切就会被注入时间的防腐剂,流芳千古。

(6)担当是生命水平高下的水银柱,是引领我们书写美好人生的旗帜。一代又一代,一辈又一辈,先人们用实际行动告诉我们:做人,必须要有所担当!

1.首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2.第(4)段运用了哪种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3.请简述第(5)段的论证思路。
4.下面四句话中选择最恰当的两句分别填入文中的【甲】【乙】两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司马迁因“李陵之祸”饱受摧残,但不忘自己的使命,依然坚持写作,创作出堪称“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巨著《史记》。
②在痛苦失意中,李白并没有丧失信心,依然坚信“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③虽然茅屋被秋风吹破,境遇困苦的杜甫仍心怀天下,高呼“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④虽然有高官厚禄的诱惑,庄子还是选择在濮水边悠然垂钓,享受山林中晴岚落日的美好。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
2022-02-16更新 | 24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枣庄市三中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自主招生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
名校
8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地摊经济”的“三低”特质,让它具有一些独特优势。创业门槛低,没有店铺租金的压力,没有太高的学历、技能要求,很多人支个小摊、打开私家车后备厢就能卖货;失败风险低,船小好调头,从业者即便失利也能迅速“满血复活”;商品价格低,能让居民拥有更多选择,享受更多实惠。

人间烟火味,最抚凡人心。城市要有便利的设施、靓丽的外表,更要有寒冬里的庇护、黑夜中的光亮。“琴棋书画诗酒花”固然重要,“柴米油盐酱醋茶”本是最基本的民生考量。特别是在当前统等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中,各地都在狠抓“六稳”“六保”落实,更不应让—些管理方面的顾虑拖累“保民生”的步伐。

成都前段时间就因有序放开“地摊经济”收获点赞。315日,成都市城管委发布新规,允许商户摆地摊、临时占道经营。成都总府路每到晚上10点,各种美食开始“接管”街道,开启“夜宵”模式。饮食男女们一拨接一拨,试图在餐桌上把2020年被疫情占据的春天“吃回来”。两个月来,不仅保障了近8万人就业,更让餐饮业复工率达到98%

事实上,国际范儿与烟火气本来就是并行不悖的。放眼全球,从泰国清迈的周末集市,到美国百老汇跳蚤市场,再到土耳其伊斯坦布尔的大巴扎,世界各地都有“地摊经济”。原汁原味的市井生活不仅让本地居民直接受益,也让外地游客流连忘返,有些集市还成了世界著名的打卡“地标”。

当然,放开“地摊经济”不意味着一放了之,城市管理也不可缺位。成都去年就开始实行街头艺人“持证上岗”,允许占道经营;同时也明确了安全前提,如不占用盲道、消防通道,不侵害他人利益,做好疫情防控和清洁卫生工作等,并规定了占道时间。这些细化的举措都值得其他城市借鉴。

随着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不断提升,让每个人的小期盼与城市的大情怀交融,让微观的民愿汇入宏观的民生,才能让每个人在城市中体会到更多的归属感,在人间烟火中拥有属于自己的“小确幸”。

(摘编自《“地摊经济”让城市更有活力》)

材料二:

地摊经济指通过摆地摊获得生活收入来源的一种经济形势,以前,流动商贩占道经营一直受城市有关行政部门严监管,因其常存在影响城市市容等问题。2020年,为适应常态化的疫情防控形势,中央文明办在今年全国文明城市测评指示中,明确要求不将占道经营、马路市场流动商贩列为文明城市测评考核内容。

据有关新动态,目前全国各地区针对地摊经济已经陆续出台相关政策引导与规范。随着地摊经济有序发展,同时零售巨头纷纷加入,共同促进地摊经济的转型升级。电商巨头纷纷加入,先后推出了地摊经济扶持计划。

62日京东发布了“星星之火”地摊经济扶持计划,组织超500亿的货源,并提供数亿元进货补贴。新路通还联合京东数科为每个小店提供最高10万元的无息赊购,预计该计划将服务百万个便利店和百万家地摊。526日美团宣布启动“春风行动”百万小店计划,与地方政府联合推出消费券通过引流为小店增收。美团到店综合业务联合本地生活服务商家开展“安心消费月”计划,为复工复产小店提供流量扶持,美团联合金融机构提供了累计209个额度的优惠利率扶持贷款,外卖新开的用户还可获得一个月免息贷款。529日,阿里巴巴发地摊经济扶持计划,将在1688网站推出“地摊批发专区”,并提供超过700亿元免息赊购。阿里1688将全部通过工程直供的“新批发”模式触达“摊主”。

(摘编自《京东苏宁美团等企业助力地摊经济扶持计划》)

材料三:

当前“地摊经济”在一些地方热闹起来,这固然有其生存发展的价值,但并非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不同的城市有不同的定位,也有不同的发展阶段,一旦脱离实际,一哄而起、盲目跟风,就会适得其反,“蚕食”来之不易的治理成果,

城市治理也如同烹小鲜,必须精准施策,用心用情。特别是对于北京、上海、广州这样的特大型城市而言,精细化管理方是正道。目前,各大一线城市均未盲目跟风,也没有发布所谓“地摊地图”,一些城市更明确对乱摆摊说不。这是清醒的。

“提高城市管理水平,要在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上下功夫。”无论摆摊设点还是社区环境,都关乎市民生活品质,关乎市民良好体验。无论扰民现象还是交通拥堵……看似不是大事,却都与民众生活休戚相关。因此,城市治理须下足绣花针般的功夫。当城市治理像绣花一样精细,让城市的“主动脉”通畅、“毛细血管”发达,各个“器官组织”都能听“脑”指挥,这样的城市显然更宜居、更有舒适度。

“地摊经济”如果一哄而起,各个城市多年积累的精细化管理成效就会功亏一篑。其利弊得失,须细加研判。在新冠疫情冲击下,如何保民生保就业,最根本的,恐怕还是要在推动复工复产、复商复市等方面加大力度。近日,北京市和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联合推出的“消费季”,将一直延续到年底,且每个月都有各类消费节,这是值得各地借鉴的。

梁思成先生说过,城市是一门科学,它像人体一样有经络、脉搏、肌理,如果你不科学对待它,它会生病的。显然,惟有构建科学高效的治理之道,城市才能更健康。简单的一哄而起,必然导致一哄而散,这是需要避免的。

(摘编自《央视热评:“地摊经济”不能哄而起》)

1.对材料一“地摊经济”的理解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地摊经济的“三低”,让小市有了创业门槛低、失败风险低、商品价格低等独特优势。
B.经济如寒冬里的庇护、黑夜中的光亮,是最能体现人间烟火味,最能安抚凡人心的经济。
C.世界各地都有地摊经济,因其体现得是原汁原味的市井生活、因此成了著名的打卡“地标”。
D.不应让管理顾虑拖累“保民生”,事实证明,有序放开地摊经济不仅可以保障就业,还有助于复工。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疫情防控和经济发展工作中,“柴米油盐酱醋茶”取代“琴棋书画诗酒花”成为最基本的民生考量。
B.文明办不将占道经营等作为文明城市考核内容,为地摊经济松了绑,但并不意味地摊经济可一放了之,
C.京东、美团、阿里巴巴等多家电商响应政策号召,扶持地摊经济。分别提供数亿元进货补贴或无息赊购。
D.地摊经济不能从根本上保民生保就业,在疫情冲击下,唯一的办法只能是推动复工复产、复商复市等。
3.材料三中,不能支撑梁思成观点的一项是(     
A.不同的城市有不同的定位,也有不同的发展阶段,一旦脱离实际。一哄而起、盲目跟风,就会适得其反。
B.城市治理也如同烹小鲜,必须精准施策,用心用情。特别是对于北京、上海、广州这样的特大型城市而言。
C.目前,各大一线城市均未盲目跟风,也没有发布所谓“地摊地图”。一些城市更明确对乱摆摊说不。
D.北京市和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联合推出的“消费季”,将一直延续到年底,且每个月都有各类消费节。
4.材料一和材料三分别采用的主要论证方法是什么?请各举一例并分析。
5.如果你是二三线城市市长,你会如何对待地摊经济,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适中(0.65) |
名校
9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来自腾讯研究院的报告显示,在我国人工智能企业中,辅助驾驶、自动驾驶领域的融资总金额排名第三位,达107亿元,仅次于计算机视觉图像和自然语音处理领域。有分析认为,由于我国在辅助驾驶、自动驾驶领域的企业仅有31家左右,却拥有排名第三的融资额,意味着投资者十分看好这一领域。然而,实现人工智能与交通的深度融合仍然存在难点。无人驾驶是人工智能在交通领域应用的核心场景,实际上是一个涉及城市整体交通运营的综合性问题,包括环境感知、智能决策和规划、智能控制等多个领域,在这些相关领域都取得突破尚需时日。

(节选自林英《人工智能改变传统驾驶,智慧交通离我们还有多远?》)

材料二   

清华大学经管学院互联网发展与治理研究中心联合全球职场社交平台Linkedln(领英)发布的《中国经济的数字化转型:人才与就业》报告显示,中国数字人才储备表现出明显的“南强北弱”,同时,大数据与人工智能领域人才缺口明显,“技术+管理”人才一将难求。从职能角度而言,目前中国85%以上的数字人才分布在产品研发类,而深度分析、先进制造、数字营销等职能的人才加起来只有不到5%。虽然当前网络上关于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新闻和信息铺天盖地,但从数字人才的分析来看,大数据分析、先进制造、数字营销等新兴技术相关职能的数字人才存在较大缺口,新兴技术人才和创新型人才培养方面存在滞后和不足。

(节选自林英《我国大数据与人工智能领域人才缺口明显》)

材料三   

能否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是鉴别人工智能真伪虚实的利器。诚然,人工智能技术还处于起步阶段,需要大量自由探索的基础研究取得技术突破。但是另一方面,我国企业提高竞争力和经济转型升级迫切需要人工智能提供动力,人工智能研究也需要更多地瞄准产业方向、消费需求。即使是代表当下人工智能技术最前沿的阿尔法狗项目,也在升级技术,瞄准新材料开发等更多重要的现实应用。

人工智能将与互联网一样,融入各行各业中,它的发展潜力正是在于将来各行各业深度应用的前景,全球科技巨头对这一趋势的判断高度一致。我国虽然在部分技术与应用方面已经取得不少进展,但整体发展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差距。进一步挖掘应用,提升人工智能的通用性,应该成为有市场优势的中国在人工智能领域追赶的重要途径。

(节选自赵展慧《能否转化为生产力是鉴别人工智能真伪利器》)

材料四   

随着一款款功能“破冰”和应用落地,随着人工智能在认知和决策层面能力的不断提升,最终,人工智能产品将形成一套集成解决方案。来自麦肯锡的研究报告显示,当人工智能与其他互补性技术(如机器人)结合时,可生成多种集成解决方案,如自动驾驶、机器人手术,以及能够对刺激作出响应的家用机器人等。

新技术总带来新的担忧和挑战。一份由第三方机构发布的《人工智能影响力报告》显示,目前用户最为关注的三个与人工智能有关的话题分别是:自己的工作是否会被取代,AI发展带来的危害,以及AI发展带来的法律、道德问题,几乎都有负面倾向。这些担忧并非“空穴来风”,人工智能在技术上快速成长,但真正与人类社会良性互动,还要解决如规范、监管、安全、伦理等诸多问题。

(节选自陈静、秦海波《必须正确地使用人工智能,人工智能会失控吗?》)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目前,辅助驾驶、自动驾驶领域的融资总金额排名第三位,这意味着投资者十分看好这一领域,但实现人工智能与交通的深度融合仍任重道远。
B.中国大数据与人工智能领域人才缺口明显,“技术+管理”人才一将难求的现实,表明中国数字人才储备严重不足,应加大力度培养这类人才。
C.鉴别人工智能的真伪虚实是看它能否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深挖应用、提升其通用性是中国未来在人工智能领域追赶的最佳途径和不二法门。
D.自动驾驶、机器人手术等将是人工智能与其他互补性技术结合而生成的集成解决方案的产物,但新的技术总会给人类带来新的担忧和挑战。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二用具体数字显示出中国数字人才在地区分布和领域分布不平衡,这将严重制约中国人工智能的发展。
B.材料三从我国对人工智能的需求和人工智能在我国的发展状况进行分析,提出了合理建议,指明了发展方向。
C.材料四中指出目前用户最为关注的三个与人工智能有关的话题,这是人工智能发展的严重障碍,应尽快解决。
D.四则材料较全面地分析了我国人工智能的发展状况、发展前景和国人的担忧,展现了人工智能的优势和劣势。
3.根据上述材料,概括说明当前我国在人工智能的发展上应注意的问题。
2021-06-17更新 | 123次组卷 | 17卷引用:山东省泰安市新泰第二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12月月考语文试卷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适中(0.65) |
名校
10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地摊经济”的“三低”特质,让它具有一些独特优势:创业门槛低,没有店铺租金的压力,没有太高的学历、技能要求,很多人支个小摊、打开私家车后备厢就能卖货;失败风险低,船小好调头,从业者即便失利也能迅速“满血复活”;商品价格低,能让居民拥有更多选择,享受更多实惠。

人间烟火味,最抚凡人心。城市要有便利的设施、靓丽的外表,更要有寒冬里的庇护、黑夜中的光亮。“琴棋书画诗酒花”固然重要,“柴米油盐酱醋茶”本是最基本的民生考量。特别是在当前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中,各地都在狠抓“六稳”“六保”落实,更不应让一些管理方面的顾虑拖累“保民生”的步伐。成都前段时间就因有序放开“地摊经济”收获点赞。3月15日,成都市城管委发布新规,允许商户摆地摊、临时占道经营。成都总府路每到晚上10点,各种美食开始“接管”街道,开启“夜宵”模式。饮食男女们一拨接一拨,试图在餐桌上把2020年被疫情占据的春天“吃回来”。两个月来,不仅保障了近8万人就业,更让餐饮业复工率达到98

事实上,国际范儿与烟火气本来就是并行不悖的。放眼全球,从泰国清迈的周末集市,到美国百老汇跳蚤市场,再到土耳其伊斯坦布尔的大巴扎,世界各地都有“地摊经济”。原汁原味的市井生活不仅让本地居民直接受益,也让外地游客流连忘返,有些集市还成了世界著名的打卡“地标”。

当然,放开“地摊经济”不意味着一放了之,城市管理也不可缺位。成都去年就开始实行街头艺人“持证上岗”,允许占道经营;同时也明确了安全前提,如不占用盲道、消防通道,不侵害他人利益,做好疫情防控和清洁卫生工作等,并规定了占道时间。这些细化的举措都值得其他城市借鉴。

随着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不断提升,让每个人的小期盼与城市的大情怀交融,让微观的民愿汇入宏观的民生,才能让每个人在城市中体会到更多的归属感,在人间烟火中拥有属于自己的“小确幸”。

(摘编自《“地摊经济”让城市更有活力》)

材料二

地摊经济指通过摆地摊获得生活收入来源的一种经济形式。以前,流动商贩占道经营一直受城市有关行政部门严监管,因其常存在影响城市市容等问题。2020年,为适应常态化的疫情防控形势,中央文明办在今年全国文明城市测评指示中,明确要求不将占道经营、马路市场流动商贩列为文明城市测评考核内容。

据有关新动态,目前全国各地区针对地摊经济已经陆续出台相关政策引导与规范。随着地摊经济有序发展,同时零售巨头纷纷加入,共同促进了地摊经济的转型升级;与此同时,电商巨头纷纷加入,先后推出了地摊经济扶持计划。

6月2日京东发布了“星星之火”地摊经济扶持计划,组织超500亿的货源,并提供数亿元进货补贴。新路通还联合京东数科为每个小店提供最高10万元的无息赊购,预计该计划将服务百万个便利店和百万家地摊。5月26日美团宣布启动“春风行动”百万小店计划,与地方政府联合推出消费券,通过引流为小店增收;美团到店综合业务,联合本地生活服务商家开展“安心消费月”计划,为复工复产小店提供流量扶持;美团还联合金融机构提供了累计209个额度的优惠利率扶持贷款,外卖新开的用户可获得一个月免息贷款。5月29日,阿里巴巴发布地摊经济扶持计划,将在1688网站推出“地摊批发专区”,并提供超过700亿元免息赊购;阿里1688将全部通过工程直供的“新批发”模式触达“摊主”。

(摘编自《京东苏宁美团等企业助力地摊经济扶持计划》)

材料三

当前“地摊经济”在一些地方热闹起来,这固然有其生存发展的价值,但并非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不同的城市有不同的定位,也有不同的发展阶段,一旦脱离实际,一哄而起、盲目跟风,就会适得其反,“蚕食”来之不易的治理成果。

城市治理也如同烹小鲜,必须精准施策,用心用情。特别是对于北京、上海、广州这样的特大型城市而言,精细化管理方是正道。目前,各大一线城市均未盲目跟风,也没有发布所谓“地摊地图”,一些城市更明确对乱摆摊说不。这是清醒的。

“提高城市管理水平,要在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上下功夫。”无论摆摊设点还是社区环境,都关乎市民生活品质,关乎市民良好体验。无论扰民现象还是交通拥堵……看似不是大事,却都与民众生活息息相关。因此,城市治理须下足绣花针般的功夫。当城市治理像绣花一样精细,让城市的“主动脉”通畅、“毛细血管”发达,各个“器官组织”都能听“脑”指挥,这样的城市显然更宜居,更有舒适度。

“地摊经济”如果一哄而起,各个城市多年积累的精细化管理成效就会功亏一篑。其利弊得失,须细加研判。在新冠疫情冲击下,如何保民生保就业,最根本的,恐怕还是要在推动复工复产、复商复市等方面加大力度。近日,北京市和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联合推出的“消费季”,将一直延续到年底,且每个月都有各类消费节,这是值得各地借鉴的。

梁思成先生说过,城市是一门科学,它像人体一样有经络、脉搏、肌理,如果你不科学对待它,它会生病的。显然,惟有构建科学高效的治理之道,城市才能更健康。简单的一哄而起,必然导致一哄而散,这是需要避免的。

(摘编自《央视热评:“地摊经济”不能哄而起》)

1.对材料一“地摊经济”的理解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地摊经济的“三低”,让它有了创业门槛低、失败风险低、商品价格低这三个独特优势。
B.地摊经济如寒冬里的庇护、黑夜中的光亮,是最能体现人间烟火味,最能安抚凡人心的经济形式。
C.世界各地都有地摊经济,因其体现的是原汁原味的市井生活,因此成了著名的打卡“地标”。
D.不应让管理顾虑拖累“保民生”,事实证明,有序放开地摊经济不仅可以保障就业,还有助于复工。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疫情防控和经济发展工作中,“柴米油盐酱醋茶”取代“琴棋书画诗酒花”成为最基本的民生考量。
B.文明办不将占道经营等作为文明城市考核内容,为地摊经济松了绑,但并不意味地摊经济可一放了之。
C.京东、美团、阿里巴巴等多家电商响应政策号召,扶持地摊经济,分别提供数亿元进货补贴或无息赊购。
D.地摊经济不能从根本上保民生保就业,在疫情冲击下,唯一的办法只能是推动复工复产、复商复市等。
3.材料三中,不能支撑梁思成观点的一项是(     
A.不同的城市有不同的定位,也有不同的发展阶段,一旦脱离实际,一哄而起、盲目跟风,就会适得其反。
B.城市治理也如同烹小鲜,必须精准施策,用心用情。特别是对于北京、上海、广州这样的特大型城市而言。
C.目前,各大一线城市均未盲目跟风,也没有发布所谓“地摊地图”,一些城市更明确对乱摆摊说不。
D.北京市和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联合推出的“消费季”,将一直延续到年底,且每个月都有各类消费节。
4.材料一和材料三采用的主要论证方法分别是什么,请各举一例并分析其论述的主要观点。
5.如果你是二三线城市市长,你会如何对待地摊经济,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