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时评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6 道试题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

1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自2004年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中国非遗保护经历了移植借鉴、申遗热和规范化保护等阶段。经过二十年的实践探索,我们在非遗方面累积了很多中国经验。但基础理论的缺失,已成为当前文化遗产事业的瓶颈。二十年来,非遗的实践探索走在了观察与理论思考的前面,现在中国非遗由保护行动向学科学术转向的时机已经成熟。

任何事业除了实践探索,还要有理论作支撑,若想行稳致远更离不开学术学科作保障。保护好、传承好历史文化遗产的基础之一是学术体系建设。而文化遗产学的学科体系建设长期落后于保护实践,亟须从理论层面加以厘清与辨析。

首先,观念需要进行再认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一直致力于文化遗产保护,成效集中体现于1972年通过的《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和2003年通过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的颁布实施。特别是后者,非遗的诞生让文化遗产体系有了更为宽博的框架,有关遗产的许多评价内容和信息诸如传统、信仰、历史事件等非物质性均难以从单纯的物质构造中解读出来。非物质同物质一样承载着人类记忆,而非遗的实践探索所面对的是生活的万花筒,所获取的观念难免碎片化,需要依托知识分类体系进行具象化处理。

其次,概念需要进行再解读。2011年颁布实施的非遗法让中国非遗走上了依法保护的道路,令缔约国刮目相看。而从理论审视,中国的非遗保护以履约实践为主基调,应该在移植、借鉴的基础上谋求进一步的超越。

一是主体性原则需要充分彰显。具体表现为一些学术研究中见物不见人,以及遗产主位观的缺失。遗产价值既应关注历史、科学等客位价值,亦不可忽略诸如价值观、信仰和情感等主位价值。

二是分类体系需要完善。无论知识的构造体系还是分类谱系,还需有更严格的梳理、认识和甄别,并兼及那些与艺术无关的非遗项目与门类。

三是真实性意涵有待进一步明晰。遗产的真实性并非局限于设计、工艺、材料和寿命等物理因素,同样存在于传统、精神和感觉等非物质因素。

其三,学科体系构建需再阐释。非遗作为文化遗产的分支体系,难以脱离文化遗产本体而存在,自身建构也必涉及本体、价值、形态、发展规律等基本问题,以及保护与管理、传承与利用等一系列实践问题,所有这些都需要依托学科建设,获得系统的理论指导。

中国非遗从素朴的实践感知向理论自觉跃进绝非一蹴而就。非遗能否独立成科须首先回答其是否为独立的知识体系与价值体系。非遗作为文化遗产的非物质形式,与物遗相互关联相互依存。准确定义并恰当阐释非遗以及展开合理保护是构建文化遗产体系的基础性工作。

非遗与文化遗产的关联性源自中华文明的连续性。非遗作为文化遗产的非物质形式,前者以情趣、思想、理想,意志和观念等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更深刻地受民族的历来文化影响;而后者作为历史文化母体蕴含民族和时代的元文化状态,包括原始的记忆、神话、传说、图腾等原始胚胎。二者存在脐带关联,结构上同源,并与主体的文化同脉,非遗与物遗共同构成文化遗产本体。唯有文化遗产的框架体系完善了,研究基础夯实了,才能逐步向非遗学和文化遗产学过渡。

非遗说到底是文化问题,既有自信与自觉,又反映民族的文化观。有了好的基础理论建构与学科体系,非遗保护可持续性会加强,也能使文化遗产更好地活起来,并在国际上树立我们自己的话语体系。

文化遗产学作为综合性、交叉性很强的学科,其建构受着诸多相关学科理念和方法的限制,需要建立起相对完备的学科体系加大文化遗产领域的人才培养力度。

(摘编自王福州《建立中国特色的文化遗产体系》)

材料二:

中国的非遗保护是实践工作走在前面,并在实践当中逐渐摸索推进的。先有实践探索,再根据工作需要制定政策法规,而学术研究则紧随其后。非遗保护是一门实践的学问,用实践去推进各项工作,边实践边研究,不可能停下来先研究如何去建立学科和理论体系,再来指导和开展工作。

非遗保护也是一个横向领域。《2009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文化统计框架》提到,我们不能把非物质文化遗产看作一个离散的文化活动或生产领域,但它的确存在于《文化统计框架》的所有文化领域之中,因此它被作为一个横向领域来表述。如果严格按照现有的学科分类,目前非遗还不是一个学科,因为我们无法确定它的边界,但非遗保护的学术理念把相关学科联系在一起,已经大致形成了一个没有分际的、跨学科的学术共同体。

因此可以说,在研究如何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学科建设时,我们需要特别注意两点:一是实践走在前面;二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横向领域。

(摘编自王晨阳《以实践探索非遗教育与学科建设之路》)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实践探索方面累积了很多中国经验,为非遗由保护行动向学科学术转向提供了条件。
B.非遗作为文化遗产的非物质形式受民族的历史文化影响更深刻,与物质文化遗产共同构成了文化遗产的本体。
C.只要有基础理论建构与学科体系,非遗保护可持续性就会加强,文化遗产就会活起来,我们在国际上就有话语体系。
D.严格来说,目前非遗还不是一个学科,但非遗保护的学术理念把相关学科联系在一起,大致形成了一个学术共同体。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建设文化遗产学学科体系需从观念、概念、体系构建的角度加以理论厘清与辨析。
B.非物质文化遗产学科是否为独立的知识体系与价值体系,目前学术界尚无定论。
C.中国非遗保护从移植借鉴起步,要进一步发展,需建立中国特色的文化遗产体系。
D.人才培养是我国加快非遗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建设面临的最大挑战。
3.下列选项中能体现非遗保护主体性原则的一项是(     
A.哥本哈根全球气候大会期间,专门召开了探讨气候变化对文化遗产影响的边会。
B.扬州大运河博物馆利用数字技术,向体验者展示大运河文化遗产繁华岁月景象。
C.“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在2021年第44届世界遗产大会上申遗成功。
D.“无界2021乡村振兴公益展”通过记忆、情感、材料等展现贵州村寨人文美学生活。
4.“文物保护要有效挖掘文物蕴含的历史、文化和科学价值。溯到源、找到根、寻到魂;充分发挥文物的公共文化服务和社会教育功能,激发起磅礴的民族自信心和文化向心力。”请结合材料一,谈谈你对这段话的理解。
5.有人认为,在非遗保护工作的理论与实践问题上,材料一、材料二观点截然相反。你是否同意?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
2023-06-25更新 | 54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滨州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适中(0.65) |
名校

2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

网生代,指的是伴随互联网出生与发展的一代人,他们在数字化、网络化、娱乐化的时代浪潮中成长,从幼儿时期就开始过着一种屏幕环绕的生活。在北京大学教授、文化资源研究中心主任张颐武看来,所谓的网生代,他们不需要学习就天然地生活在互联网时代,好似网络世界里的原住民。从此角度来看,当今的青少年接触网络几乎是与生俱来且无法避免的,他们的网络生活要比成年人所想象的更为丰富甚至复杂许多。因此,如何为青少年营造更加清朗的网络生态、让他们健康触网,成为一个值得全社会关注的话题。

张颐武以网络饭圈乱象举例说:一段时间以来,频频出现粉丝非理性追星乱象引发社会广泛关注。主要表现在几个方面:一是部分粉丝不顾社会公序良俗和基本是非,无底线追星,甚至为犯错明星辩护开脱;二是畸形‘饭圈’在网络平台和商业资本的裹挟下,助长‘流量为王’的不良风气,严重违背艺术创作的基本规律;三是部分青少年被不良粉丝群体误导,脱离正常追星轨道,造成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扭曲:四是一些‘粉头’为谋取私利,把普通粉丝组织起来,为明星炒作热度、集资‘打榜’、制造话题,‘饭圈’形成势力化群体,与明星形成一种‘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利益关系。

张颐武表示,针对饭圈乱象的相关整治措施,旨在遏制畸形的饭圈文化,倡导形成风清气正的网络环境,是立足当下和着眼米来发展的必要举措。而网络生态的整治离不开全社会各方面力量从多角度着手,合理分工、正确引导、共同推动,以战略眼光、从长远角度筑牢网络空间清朗的基石。他特别提及,互联网平台的运作机制,对未成年人使用网络的影响巨大。各大互联网平台是网络内容的重要出口,伴随日益进步的技术手段,互联网企业不能只顾追求商业利益,他们需要担负起社会责任,对于不适宜青少年观看的内容需要有一定的管理举措。目前,各大平台都在加强管理,政府也出台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相关舆论也形成了新的态势,毫无疑问,这些社会综合治理举措都致力于为青少年营造更加清朗的网络生态。有关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012月,中国19岁及以下网民群体占比16.6%,总数达1.64亿。且随着网络技术和业态的迭代更新,网络内容生产和传播几乎是野蛮式的,作为网络空间里最为活跃的青少年群体。他们的网络素养也在很大程度上折射出网络生态的优劣。那么,青少年应该具备怎样的网络素养?

张颐武认为有两个方面特别值得重视:一是青少年亟需在网络时代具备自我辨别力及认知力,自觉抵制低级趣味、三俗内容;二是他们在具备这两种基础能力之后,需要进一步拥有选择判断的能力,筛选出与他们成长相关、优质且有意义的内容来开展自己的网络生活。他谈道:毋庸置疑,青少年在当前的网络世界里占据着最重要的位置,他们不仅是互联网内容的接受者,也是创造者及分享者。网络上海量的信息一方面十分有活力、有正能量,另一方面也有很多负面的、影响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内容,所以青少年触网需要在树立明确的底线意识的同时,拥有向上的、更高的追求。

(摘自谯娇《张颐武:网络空间越清朗,越有利于青少年的声音被倾听》)

材料二

网络内容建设是引导培育青少年网络文明素养的关键。网络内容建设呈现的网络文化产品,反映的是网络思想舆论工作的实际成效,直接影响着青少年的思想情感和文化价值取向。由于青少年正处于人生的拔节孕穗期,成熟、独立的价值观念尚未形成,安全用网、理性上网、科学上网、明辨是非的意识和能力还很薄弱,在网络中很容易受到不良信息内容的影响和侵蚀,损害其构建良好的精神世界。在此情况下,我们必须精心打造能够吸引青少年的优秀网络文化产品,着力创建优质化的令青少年愿听愿看的网络内容,使正能量的精品网络内容充满网络空间,让青少年在网络空间中见到什么是真善美,做到辨别假恶丑。

当前,网络内容建设存在的问题影响青少年网络文明素养的养成。一方面,网络空间中低俗化、同质化、单一化的网络内容大量存在,众多网络内容枯燥无味缺乏吸引力、感染力。《青少年蓝皮书:中国未成年人互联网运用报告(2021)》数据显示,短视频平台中仅有32%的未成年人在上网时经常和总是主动选择青少年模式,仅有14.9%的高中生会自觉使用青少年模式,产生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在于青少年模式下的短视频服务内容普遍缺乏吸引力。另一方面,资本对文化市场的渗透使得网络内容生产商品化、逐利化,网络内容建设逐渐让位于流量关注,利益导向逐渐取代价值导向。如资本对饭圈的推波助澜与营销机构的引导,不问是非对错、不管善恶美丑,致使流量至上、拜金主义等畸形价值观严重危害了青少年的成长。

(摘自王苗《以优质精品网络内容引导培育青少年网络文明素养》)

1.下列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当今的青少年属于“网生代”,他们接触网络几乎是与生俱来且无法避免的,营造更加清朗的网络生态无疑有益于他们的健康成长。
B.青少年很容易受到网络不良信息内容的影响和侵蚀,因此加强网络内容建设,使正能量的精品网络内容充满网络空间具有重大意义。
C.整顿网络乱象、营造健康网络空间,互联网企业要采取综合治理措施筑牢基石,要以日益进步的技术手段把控好网络内容的平台出口关。
D.当前,网络内容建设任务艰巨,网络空间中低俗化、同质化、单一化的网络内容依旧存在,产品商品化、逐利化的倾向仍没有完全扭转。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日益进步的技术手段,造成了网络信息的海量暴发以及“野蛮式”生长态势,直接导致青少年接触到不良网络信息内容。
B.一些粉丝、商业资本、“粉头”、商业平台等各方形成势力化群体,相互之间形成利益关系,促使畸形“饭圈文化”产生。
C.“青少年模式”是一种已经实施的网络“护苗”举措,但这种模式下的视频服务呈商品化、逐利化趋势,青少年少有使用。
D.网络内容建设直接影响着青少年的思想情感和文化价值取向,打造优秀的网络文化产品有益于构建青少年美好的精神世界。
3.结合材料,下列表述所涉及的内容最贴近材料二论证范围的一项是(     
A.世界青年大会秘书长伊迪奥拉·帕斯霍拉里说,互联网因青年而蓬勃发展,青年因互联网而活力迸发,“网络空间是一个命运共同体,世界青年由此而相连”。
B.基于搜索引擎关键词的数据分析显示,日前青少年,上网用于学习的搜索仅占0.6%,而玩游戏、看动漫和社交的占比分别为47.4%、15.5%和8.5%。
C.“5G时代,超级算力、超级连接以及大容量连接数目将会改变目前各种互联网的应用。”荣耀集团总裁赵明认为,“5G时代,青年会拖着世界往前走。”
D.腾讯集团副总裁兼腾讯影业首席执行官程武介绍,腾讯员工的平均年龄这两年才刚刚达到30岁,“纵观全球,青年创作已成为互联网一个重要的特征”。
4.请简要分析材料一的论证结构。
5.作为“网生代”的一员,应该追求安全用网、理性上网、科学上网,努力提升自己网络生活质量。对此,请你结合两则材料内容,给同龄人提几点建议。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适中(0.65) |

3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与疫病的抗争贯穿着人类文明进程。黑死病、霍乱、疟疾、流感、登革热、非典、埃博拉……在漫长而悲壮的缠斗中,多少生灵惨遭涂炭,多少文明因此毁灭。家家有僵尸之痛,家家有号泣之哀”“送葬的钟声几乎没有停止过哀鸣……不同时空中,人类的悲伤与呐喊从未停息。学者卡尔·齐默在《病毒星球》一书中写下这样的感悟:我们生活的历史,其实就是一部病毒史。

疫病,一次次重创人类,也磨砺了人类向死而生的韧劲。对抗疫魔,人类最有力的武器就是科学。

回顾中国抗击疫情的实践,科学防治贯穿始终。面对充满未知数的新型冠状病毒,面对布满艰难险阻的战,向科学要答案、要方法,是我们克难攻坚的重要一招。

从加强病毒溯源、传播力、传播机理等研究,到跟踪病毒变异情况及时完善防控策略和措施;从多学科力量联手进行药品和疫苗研发,到坚持分类施策、因地制宜;从健康码”“云办公等助力防疫,到落实分区分级精准复工复产……实践证明,只有坚持科学防治,才能看清病毒的样子、找到对症的方子、走对防控的路子

大疫出良药,中医显身手。从应用三药三方等有效方剂,到采取集中隔离、普遍服中药等防疫做法,中医药为抗击疫情作出重要贡献,尤其是在有效防止患者从轻症转为重症,提高治愈率、降低病亡率方面作用更突出。德国病毒学家奇纳特尔认为:中医药在防止病毒吸附细胞、病毒复制等方面有明显效果。

抗疫,让全社会经历一次科学的洗礼。从传统媒体到网络空间,从社区横幅到农村大喇叭,防控知识科普遍地开花、家喻户晓,戴口罩、勤洗手、常通风、不聚集等科学常识逐渐变成人们日常习惯。非常时期,钟南山、李兰娟、王辰、张伯礼等专家纷纷发出专业理性的声音,及时解疑释惑,拨开团团迷雾,向社会注入正能量。

爱国斯坦曾说:科学的不朽的荣誉,在于它通过对人类心灵的作用,克服了人们在自己面前和在自然界面前的不安全感。当相信科学、依靠科学、使用科学蔚然成风,我们应对风浪侵袭就有了理性的压舱石

(取材于钟华论《在民族复习的历史丰碑上——2020年中国抗疫记》)

材料二

2019年末至今,新冠疫情已流行两年,全球2.65亿人感染病毒,死亡超过500万人。我国占全球人口数19%,累计新冠病例数占全球病例数的0.05%2021122日,《英国医学杂志(TheBMJ)》发表了中国抗击新冠疫情的策略与经验专辑。

新冠疫情大流行早期,我国希望通过围堵方式,完全阻断病毒传播。在没有特效药和疫苗的情形下,防控的核心武器是采取传统公共卫生举措,这也是非药物干预措施。事实证明,如果没有当初武汉的封城措施,一个月内,我国新冠肺炎病例数量将高出67倍。

2020年利用两个多月消除本土感染后,我国继续坚持围堵策略,以应对不断出现的境外输入病例引发的本土疫情,并强化了追踪密接者、核酸检测策略,实施动态清零,发现一例灭一例。手机的GPS、WIFI、通讯基站,几乎人人必用的微信、支付宝及内嵌的有关健康码的小程序等,构成了追踪密接者的大数据信息网络。在某人核酸检测呈阳性的1小时内,当地公安和信息等部门能够根据手机位置信息提供感染者的时空轨迹,在4小时内完成流调,确认感染者活动地点、高风险场所和人群,并找到所有密切接触者。随即,当地政府关闭高危场所,限制高危人群流动,马上对区域内人员进行全员核酸检测。虽然动态清零会对民众常态生活有影响,但在全国多地应对数十起输入性疫情的过程中,动态清零有效控制了局部阶段性疫情。

新冠病毒具有超强的传播力与层出不穷的变异,当前新冠疫情大流行进入新阶段。在实现本土病例清零后,我国整体人群处于易感状态,必须要通过接种疫苗建立起免疫屏障。当前,国药”“科兴”“康希诺”“安徽智飞等疫苗投入使用,国内外研究数据证明,这些疫苗对预防感染有一定效果,对预防再传播有明确效果,对预防重症和死亡有显著效果。前不久,张文宏团队发表论文,认为两剂灭活疫苗作为启动注射后,第三针重组蛋白苗接种对健康成年人来说是安全的,且具有高度免疫原性。截至125日,全国接种新冠疫苗已超过25.5亿剂次,完成全程接种人数超过11亿,依此计算,疫苗全程接种率已超过78%

在大家盼望建起免疫屏障,取消动态清零时,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又面临奥密克戎变异毒株的侵袭,初步迹象表明这一毒株传播力更强。专家说目前的疫苗对于奥密克戎毒株依然管用,但效力会大打折扣。我们要抓紧时间,利用新的科学证据去调整疫苗,提高疫苗的效力,构建免疫屏障,这是走出新冠大流行的关键。

(取材于杜玮《新冠两周年:动态清零之路还有多远?》)

1.据材料一,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科学是人类对抗疫病的最有力的武器。
B.中国全社会在抗疫中经历了科学洗礼。
C.中国抗疫实践中,科学防治贯穿始终。
D.科学因具有理性而能帮我们应对风浪。
2.根据材料二,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全球受困于新冠疫情已两年,中国抗疫的策略与经验为世界关注。
B.疫情流行早期,中国只用传统公共卫生举措,便阻断了病毒传播。
C.疫情流行现阶段,中国采用“动态清零”与疫苗接种并行的策略。
D.未来我国防疫取胜的关键,研究疫苗效力,以建起群体免疫屏障。
3.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不属于“公共卫生举措”的一项是(     
A.研究病毒溯源、传播力、传播机理。
B.研发药品和疫苗,并分类、对症施治。
C.戴口罩、勤洗手、常通风、不聚集。
D.利用信息网络追踪、隔离密切接触者。
4.我市正在推进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加强免疫工作,有些老人还没有参加。请根据以上两则材料写一段话,动员身边的一位老人接种新冠疫苗。
2023-03-21更新 | 42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青岛市二中分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
名校
4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敬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结合新的时代条件传承和弘扬,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不竭动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哲学思想、人文精神、价值理念、道德规范,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承载着中华民族的精神基因,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

当前,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相互交织,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开,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越是在这个时候,越是要有强大的战略定力,越是要有坚定的文化自信。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在中外文化沟通交流中,我们要保持对自身文化的自信、耐力、定力。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中华文化立场,立足当代中国现实,结合当今时代条件,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协调发展。在延续民族文化血脉中开拓前进,在不忘本来的基础上吸收外来、面向未来,我们才能在世界文化漱荡中始终站稳脚跟。

(摘编自202277《人民日报》,蔡文成《敬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材料二:

自诞生之日起,中国动画就深受中国传统美学的影响,追求以形写神、形神兼备,成功塑造了诸多影响至今的典型形象。作为中国第一部水墨动画片,上映于1961年的《小蝌蚪找妈妈》真正做到让齐白石的动了起来。该片借鉴中国山水画的技法,创造出一群栩栩如生的小蝌蚪形象,在中国动画史上,为南齐画家谢赫所言的气韵生动留下最初的注脚。

中国传统美学历来注重观物取象、立象尽意凡画山水,意在笔先,旨在说明形象表达的不只是外在形式,更重要的是内在意蕴。《大闹天宫》和《哪吒闹海》的民族风格表现为浓重、绚丽的格调。在山川、石头、草木等景物以及宫殿建筑的造型设计上,华美的视觉造型和活泼的内在情绪融为一体,个性鲜明的人物性格与华丽鲜艳的神奇景色相得益彰,传统绘画的形式美感和装饰美学意味有机融合,呈现出一个灿烂丰富的意象世界,于情景交融中揭示作品的内在意蕴。这些经典作品以丰富的审美意象,体现中国传统美学观物取象、立象尽意的原则。以历史反观当下,走向更高层次的审美意象,以崇高和优美涵养时代、涵养人,仍是中国动画高质量发展不可多得的宝贵经验。

在今天,动画电影的竞争力主要在于承载的价值观念。呈现与表达价值观念,是典型形象塑造的目的。近年来,一批国产动画电影赓续传统,从传统题材中寻找素材,结合新的时代语境,创造出贴合当下观众尤其是年轻观众的表达方式。这既是创作者文化自信的表现,也受益于科技的进步。从上世纪的《哪吒闹海》到近年的《哪吒之魔童降世》,哪吒的形象发生了显著变化,形象内涵也被赋予新价值、新理解和新呈现。

(摘编自202262日《人民日报》,饶曙光《中国动画:从塑造典型形象到创造经典作品》)

材料三:

近些年,在媒体融合背景下,文化类节目以多种艺术形式的跨界演绎、跨圈层运作的文化策略,推动传统文化节目频频出圈,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促进文化类节目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经验。

让文化符号生动起来。从形成热点的节目来看,跨界已成为创新节目形式、活化文化经典的重要方式。《中国考古大会》《舞千年》将舞蹈作为展现中华文化丰富内涵的有效表现手段。前者借由舞蹈复现古代人的生活图景,较好地平衡了节目的专业性与通俗性;后者以中国古典舞透视中华文明,发挥舞蹈长于抒情的特性,将舞蹈的表现性和影视艺术的叙事性有机结合起来,提升了节目的感染力。融入不同艺术表现形式,并非简单地拼凑、组合,创作者要将它们有机地组织起来,使之相互配合,互为补充和加强,由此满足观众多元审美需求,重新释放传统文化的魅力。

让叙事视角更加多元。相较于曾经流行的讲坛式解读,当下的文化类节目呈现出更多元的叙述视角,和更加差异化的解码方式。一些节目解码文化基因,提炼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与现实意义。《国家宝藏》通过国宝前世今生激活沉淀千年的中国灿烂文明,讲述薪火相传、代代守护的故事,让历史的光芒照进现实。文化类节目在进入网络文艺的生产和传播场域后,也尝试以更具网感的表达方式阐释传播传统文化。然而,也有一些节目充斥着吐槽、调侃、玩、解构的话语,在一定程度上消解了文化的深度和意蕴,使节目趣味有余、内涵不足。如何既能适应网络文化审美特征,又在创新表达方式中坚守传统文化根脉,还有待进一步探索。

让表达空间更加开阔。圈层化是网络时代的典型特征。当下部分创作者围绕圈层文化做文章,将其当作文化类节目创新表达形式、实现节目迭代的突破口。《舞千年》就是跨圈传播的产物。该节目追求的国风表达和审美旨趣与当下古风圈、汉服圈高度契合,以精准的圈层定位,成功吸引互联网年轻受众的注意。同时,节目也通过挖掘古风视觉符号背后深层次的历史文化内涵,对小众文化进行大众化转译,从而实现圈层文化与主流文化的同频共振。跨圈层运作的关键还在于借助圈层粉丝赋能,提升节目的传播力。《舞千年》充分利用网络时代参与式文化的特征,通过设置互动活动号召不同文化身份的网友录制节目反应视频,以他们的二次创作打通圈层壁垒,激发更多年轻人关注中华传统文化。

总之,跨圈层运作是有效链接“Z世代文化空间,实现传统文化与网络文化接合的一种尝试,它既能对小众文化、圈层文化进行积极的价值引导,也为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开辟了新的表达空间和传播路径。

(摘编自202273日《光明日报》,马立、周星《文化类节目:在跨界融合中赓续优秀传统文化》)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既立足自身、薪火相传,又汲取外来、面向未来,才能在当今复杂的环境中守护我们的优秀传统文化。
B.《小蝌蚪找妈妈》形象地诠释了画家谢赫“气韵生动”的观点,体现了传统美学对中国动画的深远影响。
C.《舞千年》将舞蹈的表现性和影视艺术的叙事性有机结合,重现古人生活图景,节目感染力大大提升。
D.文化类节目可以通过精准的圈层定位、挖掘深层次历史文化内涵以及设置互动活动等策略实现突破。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二中动画电影塑造典型形象的做法,有力地印证了材料一中关于立足传统文化、与时俱进的阐述。
B.近年来孙悟空、哪吒的形象被赋予新的内涵,是对高层次审美意象的追求,更是对科技进步的有力促进。
C.央视文化节目《典籍里的中国》将先贤自述、经典内容再现、跨时空对话有机结合,可谓叙事视角多元。
D.文化类节目如果过度追求趣味性、高流量,就可能会消解文化的深度和意蕴,难以坚守传统文化根脉。
3.下列选项,不能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观点的一项是(     
A.1979年版的《哪吒闹海》中,著名画家张仃设计的哪吒造型,既具有“神”的超凡脱俗气质,又有了“人”的生活气息。
B.《新神榜:杨戬》中二郎神杨戬,一反所向披靡、震天撼地的英勇神将形象,随着故事的进展,奋起抗争,显示了向真向善的追求。
C.《西游记之大圣归来》塑造出桀骜不驯的孙悟空,强化了经典原型充满战斗意志的特征。
D.《白蛇:缘起》在借鉴经典神话原型的基础上,另辟蹊径讲述许仙与白蛇的前世传奇,传达出现实中“亲、友、爱”的价值观念。
4.论证是思维的核心环节,论证的严密性也是论述类文本最基本的要求,请结合材料三谈谈你的理解。
5.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当代文化产品的创作是如何体现这一观点的,请结合文本分析。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适中(0.65) |
名校
5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伴随着互联网时代的技术迭代和数据积淀,以容量大、增速快、种类多、价值高为主要特征的大数据应运而生,并嵌入人类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作为推动国家治理结构变迁的重要变量,大数据的嵌入对国家治理结构产生了深刻的变革和影响。大数据的运用会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国家协同治理的实现。协同治理内在自动机制作用的发挥需要建立在信息对称的基础上,而大数据在很大程度上能够解决国家治理中各个主体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

大数据时代的到来,致使原本小幅度、多层级的国家治理结构转变为宽幅度、少层次的扁平化结构具有可能性。国家治理结构的扁平化,不仅意味着国家治理层级的减少和国家治理成本的降低,更意味着国家治理效率的提高和治理能力的提升。具体而言,大数据对国家治理层级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提升信息处理能力,二是缩短信息传递路程,三是减弱对传统上级传递信息路径的依赖程度。总之,大数据时代到来的影响从表面上看,似乎仅仅是帮助国家治理层级之间的沟通更加通畅便利,而实际上是大数据技术正在引发一场渐进性治理革命,无形中推动着国家治理层级走向扁平化。

总之,大数据的使用使得国家监督权的发挥更加公正客观、全面系统和具有前瞻性,有助于优化国家治理的空间,使其更加透明化。

国家治理体系是一个多层次、多领域的复杂系统,因此国家治理也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大数据驱动的国家治理,不只是简单的物理过程,更多的是一种复杂的化学反应。大数据以其隐蔽的或公开的方式影响着国家治理的各个领域。

大数据驱动政府决策走向科学化。政府决策之所以能成为大数据驱动国家治理的重要场域,是因为大数据能在一定程度上弥补政府决策实践中存在的短板和漏洞。基于大数据而获得的政府决策,依据是体量巨大的全局信息,而不是决策代表的抽样或经验感知。随着大数据技术的不断成熟,其将成为政府科学决策和民主决策的重要推手。

大数据除了可以运用于由互联网自动生成的大数据社会治理领域外,其还可以适用于由非互联网收集的大数据社会治理领域的分析,如网格化治理大数据、食品安全大数据等。社会治理领域信息的数字化转化拓展了大数据的生存空间和运用限度,扩展了大数据的作用场域。借助大数据的社会治理使得治理环境更加开放共享、治理方式更加简洁省力、治理效果更加精准高效。作为国家治理的技术,大数据本身只是一种中立客观的工具。然而,国家治理是一个饱含价值倾向和政治立场的行为,因而大数据驱动的国家治理也存在着各种数据风险,必须进行有效的规避和应对。

事实上,作为一种信息技术,大数据技术会在利益的裹挟下变得不再价值中立,技术红利本应带来的公共利益也可能会大打折扣,甚至荡然无存;数据垄断、技术霸权、隐私侵犯、数据鸿沟等治理隐患也备受关注。未来,技术精进的脚步并不会止步,大数据与国家治理的相互影响将愈发深入。在这种情境下,需要我们慎思的,并非如何利用大数据的技术红利,而是如何在发挥其治理功效的同时消弭潜在忧患,如何在治理协同化的同时打破数据区隔,如何在治理扁平化的同时强化组织领导,如何在治理透明化的同时确保信息安全,如何在决策科学化的同时体现人文关怀,如何在治理精细化的同时避免隐私侵犯,如何在服务高效化的同时克服碎片供给,等等。这些都是大数据驱动国家治理现代化进程中无法回避的核心议题,也是今后学术研究的重要切入点。

(摘编自陈潭《国家治理的大数据赋能:向度与限度》)

材料二:

一场由新冠病毒引发的公共卫生疫情,给人们的生命健康和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了严峻挑战,数据作为5G时代最为关键的资源,在当前积极服务于疫情防控、复工复产,及在长期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过程中必将发挥更大的作用。

运用大数据技术,前移防疫关口,打好“预警战”。面对突如其来、病因未明的病例,大数据可以做到提前预警。如广东、河南等省份通过医疗机构共享信息、疾病监测系统网络的报告数据,甚至搜索引擎的地区热词,监测到不明原因的肺炎异常集中爆发,提前便拉响警报,为控制疫情争取到宝贵窗口期。

运用大数据技术,实现动态监测,打好“情报战”。借助海量数据查询、校验技术,政府部门统计并核验确诊病例人数、疑似病例人数和死亡人数等相关数据,推动跨地域、跨层级、跨系统的疫情研判和协同防控;公众通过各种网络平台能及时了解自身所处地区疫情严重程度,增强自身防护意识。

运用大数据技术,掐断传播路径,打好“阻击战”。工信部组织相关单位统计全国的人员流动情况,确定防疫工作重点区域、重点人群和重点场景,为政府科学决策物资投放和实施管控提供决策支撑。

运用大数据技术,助力科研攻关,打好“歼灭战”。在病毒溯源、疾病预防、重症救治、远程医疗等方面,大数据这一高科技手段也投入运用之中,加快了病毒检测诊断、防控救治等的速度、进度。

在此次突如其来的疫情面前,由于全国各地数字化发展程度参差不齐,在充分利用大数据技术实现信息共享、支撑疫情防控决策上存在短板,亟待解决。比如,部分省份没有做到大数据舆情信息采集和分析,还没有从传统的“预设立场式地解读数据信息”的“表格思维”进化为“用数据说话、用数据决策、用数据管理”的“大数据思维”。

(摘编自童国华《完善大数据体系建设,助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国家治理结构原是多层级的,因为大数据的介入,转变为少层次的扁平化结构。
B.大数据在疫情防控中的作用,就是大数据介入国家治理体系的一个方面。
C.大数据驱动的国家治理,不是简单的物理过程,而是一种复杂的化学反应。
D.大数据支撑疫情防控决策上存在的短板,只是没有进化为“大数据思维”。
2.下列对两则材料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基于对大数据特征的认识,提出使用大数据能促进国家治理结构扁平化的观点。
B.材料二主体部分采用并列式结构,分条阐述大数据在防疫预警、动态监测等方面的作用。
C.材料二将大数据在疫情防控中的积极作用和存在隐患都进行了论述,体现了论证的全面性。
D.材料二主要运用假设论证和举例论证的方法,论述了大数据在疫情防控中的积极作用。
3.下列不能体现“大数据驱动的国家治理也存在着各种数据风险”的一项是(     
A.市疾控中心根据流调数据确定感染者行踪,为政府决策提供数据支撑。
B.某公司开发运营“小葫芦”,抓取短视频直播平台的用户打赏记录。
C.某地方卫生系统出现内鬼,导致几十万新生婴儿和孕妇信息泄露。
D.美国利用大数据等高科技手段制裁别国通讯设备类公司。
4.简要分析材料一的论述思路。
5.我国农产品的供给与需求常会出现结构性短缺或过剩,进而引发农产品价格忽高忽低的现象,影响农民种植的积极性。政府利用大数据能为农民种植提供哪些指导?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2023-01-26更新 | 67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潍坊市潍坊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12月线上检测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
名校
6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材料一:

社会主义文艺,从本质上讲,就是人民的文艺。人民既是历史的创造者、也是历史的见证者,既是历史的“剧中人”、也是历史的“剧作者”。文艺要反映好人民心声,就要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这个根本方向。这是党对文艺战线提出的一项基本要求,也是决定我国文艺事业前途命运的关键。只有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文艺观,真正做到了以人民为中心,文艺才能发挥最大正能量。以人民为中心,就是要把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作为文艺和文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人民作为文艺表现的主体,把人民作为文艺审美的鉴赏家和评判者,把为人民服务作为文艺工作者的天职。

文艺需要人民。人民是文艺创作的源头活水,一旦离开人民,文艺就会变成无根的浮萍、无病的呻吟、无魂的躯壳。因此,文艺只有植根现实生活、紧跟时代潮流,才能发展繁荣;只有顺应人民意愿、反映人民关切,才能充满活力。人民的需要是文艺存在的根本价值所在。能不能搞出优秀作品,最根本的决定于是否能为人民抒写、为人民抒情、为人民抒怀。一切轰动当时、传之后世的文艺作品,反映的都是时代要求和人民心声。人民不是抽象的符号,而是一个一个具体的人,有血有肉,有情感,有爱恨,有梦想,也有内心的冲突和挣扎。不能以自己的个人感受代替人民的感受,而是要虚心向人民学习、向生活学习,从人民的伟大实践和丰富多彩的生活中汲取营养,不断进行生活和艺术的积累,不断进行美的发现和美的创造。要始终把人民的冷暖、人民的幸福放在心中,把人民的喜怒哀乐倾注在自己的笔端,讴歌奋斗人生,刻画最美人物,坚定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和信心。文艺的一切创新,归根到底都直接或间接来源于人民。曹雪芹如果没对当时的社会生活做过全景式的观察和显微镜式的剖析,就不可能完成《红楼梦》这种百科全书式巨著的写作。

(摘自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

材料二:

“新主流电影”坚持“人民性”原则,在电影制片、发行、放映等各个环节采取相应策略,创造“叫好又叫座”的文艺精品。

从审美接受的角度来看,“新主流电影”是面向大众、邀请大众、期待通过大众检验的文化产品。“新主流电影”通过类型化,加强现实生活的可感性。近年来,“新主流电影”的类型化程度不断加深,铸造出一批以军事战争为主要表现对象的类型大片。如《战狼》《红海行动》等影片。“新主流电影”借助明星效应给现实主义带来契机与挑战。《建国大业》开创了一个新的传统:众多华语明星纷纷进入主流电影生产体系,为彼此带来建设性的符号资本。“新主流电影”努力开拓市场空间,让相关产业服务于民。中国电影在市场化的摸索过程中,越来越注重电影的档期属性,形成了贺岁档、暑期档、国庆档“三足鼎立”的态势。近年来上映的 “新主流电影”也多集中在这三大档期,而且交上了令人满意的“答卷”。

“新主流电影”采用最强大的创作团队、最精良的视听技术以及最有效的发行放映,通过 感官上的震撼和情感上的沉浸,达到综合性的审美效果,潜移默化地激发观众的政治认同、国家认同、人民认同,将新时代中国精神的书写、中国学派的建构推向高峰。真实事件是“新主流电影”现实主义美学的木本水源。对于公众来说,历史上曾经发生、新近发生或正在发生的真实事件,不断载入人们的集体记忆和文化心理。记忆兼具叙事性、创造性特征。“新主流电 影”只有把“想象的共同体”的记忆经验以各种方式讲述出来,才可以获得不竭的创作动力。真实人物使得“新主流电影”浪漫主义见微知著。把人写好是“新主流电影”的重要标准。观 众看电影,最关心的还是人的故事,他们通过注视电影人物的言语、行为并审视电影人物的思想,寻找生命的参考,回望自己的本心。《中国机长》《中国医生》所创造的高票房、高热度,固然有强烈视听效果的助力,但能否体现出对于具体处境下的人的凝视才是好电影的终极标准。“新主流电影”在商业片视听奇观的轰炸和艺术片喃喃自语的留驻之间,见证“源于真实、高 于真实”的真实事件与人物。“新主流电影”对于现实、对于人类的关注还包括对于浩瀚宇宙的无限遐想。如以《流浪地球》为代表的“硬科幻”类型影片。

电影的发展离不开市场,市场也因电影的发展而繁荣,但是“新主流电影”强调:一定要平衡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从“主旋律”到“新主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电影事业的发展是一条无限趋近“人民性”的渐近线。观众即人民。人民群众的现实生活和心理期待是文艺作品取之不竭的灵感来源,只有真正深入人民群众,体味他们在社会变迁中的生命轨迹,揭示时代的进程,解决他们的困惑,确认他们的认同,才能经受时间的考验。所以“新主流电影”视域下的“人民性”,将在“展现当代中国人的精神追求和审美追求”上不遗余力。在制片、发行、放映的全过程中,“新主流电影”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要始终沿着“传播当代中国价值观念、体现中华文化精神、反映中国人审美追求”的方向,使电影的社会效益最大化、最优化。

(摘编自黄钟军《新主流电影“人民性”的表述延伸与审美更新》)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人民性”是社会主义文艺的基本属性,文艺要为人民服务,这是对马克思主义文艺观的继承与发展。
B.文艺工作者在讲好中国故事时,做到了以人民为中心、根植于生活,就会创作出轰动当时、传之后世的文艺作品。
C.“新主流电影”不需要有强烈视听效果,只需要把人写好,让观众通过对真实人物的凝视实现自我观照。
D.“新主流电影”要平衡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但当两个效益发生矛盾时,要坚持社会效益优先原则。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提出“人民性”是社会主义文艺创作的核心要义,材料二阐述了“人民性”在电影艺术产业中的具体实践。
B.“新主流电影”对“人民是文艺创作的源头活水”的真诚践行体现在两方面:一是立足于真实事件,二是还原真实人物。
C.成功的“新主流电影”创作者为了向“人民”交上满意“答卷”,可能会吸纳众多华语明星进入生产体系。
D.人民群众的现实生活是文艺作品的灵感来源,作家要深入人民群众,如曹雪芹对清朝的社会生活做过剖析,才创作出《红楼梦》。
3.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观点的一项是(     
A.列宁:“艺术必须在广大劳动群众的底层有其最深厚的根基,它必须结合这些群众的感情、思想和意志,并提高他们。”
B.周作人:“将文艺当作高兴时的游戏或失意时的消遣的时候,现在已经过去了。我们相信文学是一种工作,而且又是于人生很切要的一种工作。”
C.鲁迅:“说到‘为什么’做小说罢,我仍抱着十多年前的‘启蒙主义’,以为必须是   ‘为人生’,而且要改良这人生。”
D.郭沫若:“个性发展得比较完全的诗人,表示他的个性愈彻底,便愈能满足读者的要求。因而可以说个性最彻底的文艺便是最有普遍性的文艺。”
4.柳青为了创作以陕西关中农民为主体的长篇小说《创业史》,定居并蹲点在陕西原长安县的皇甫村14年,笔下的人物栩栩如生,塑造了梁生宝、梁三老汉等文学长廊里的经典形象。请结合材料一说说柳青这么做的原因。
5.如何让“新主流电影”创造更多的“文艺精品”?请结合材料二谈谈你的看法。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
7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经济建设之所以能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坚持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以支撑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把提高供给体系质量作为主攻方向,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显著增强了我国经济的质量优势。目前,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的深入发展,质量正在成为国际竞争新的战略支点。深入推进质量强国建设,强化质量提升行动,提高质量标准,加强全面质量管理,才能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厚植坚实质量基础。

早在1978年,我国就提出了开展质量月活动,吸引广大企业积极参与,旨在提高全社会质量意识。质量整体水平的提升,既需要党委加强领导、政府加强监管,也需要全社会共同监督,更需要各类企业练好内功、见优思齐。企业是依法履行质量责任的主体,理应在生产经营全过程和产品全生命周期落实法定责任,增强履行质量责任的能力。企业家精神和工匠精神是提升企业质量管理水平的动力源泉。让企业家精神和工匠精神在企业中生根发芽,推广科学的质量管理制度、模式和方法,企业发展就有了持续不断的内生动力,产业链、供应链的安全性、可靠性也将获得联动提升。

质量既是产出来的,也是管出来的,同时也是市场竞争出来的。829日,国家质量强国建设协调推进领导小组正式成立。这一机构的设立,有助于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有关决策部署,推动完善质量工作有关法律法规、研究审议重大质量政策措施。近年来,我国质量治理体系日益完善,逐步建立了系统完备、开放透明、协同有效的制度体系、法规体系和责任体系。向建设质量强国的目标冲刺,必须统筹推进质量提升行动、质量基础设施建设、质量安全监管、全国质量月活动等重点工作,充分运用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提高质量治理能力,依法严厉打击质量违法行为。

(摘编自李斌《建设质量强国,增强我国经济质量优势》)

材料二:

推动质量强国建设,实现高质量发展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大局,立足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建设质量强国,把提高供给质量体系作为主攻方向,实现国民经济各领域各环节的发展质量之变,是推动实现质量变革的重要手段;建设质量强国,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进而推动经济质量和效益提升,是推动实现效率变革的重要举措;建设质量强国,将传统要素驱动转变为创新驱动,是推动实现动力变革的有效路径;建设质量强国,是适应新时代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

高质量发展揭示了中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是解决经济全面恢复过程中交织叠加的新挑战、新矛盾,新问题的必由之路,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需要。近年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为什么要推动高质量发展、什么是高质量发展、怎样推动高质量发展等问题发表一系列重要讲话,为我们深刻认识高质量发展的科学内涵、核心要义和基本要求提供了根本遵循。

从基本遵循看,高质量发展是创新成为第一动力、协调成为内生特点,绿色成为普遍形态、开放成为必由之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以新发展理念引领高质量发展,是中国经济实现由大到强的关键。

从基本要求看,高质量发展不只是一个经济要求,而是对经济社会发展方方面面的总要求;不是只对经济发达地区的要求,而是所有地区发展都必须贯彻的要求;不是一时一事的要求,而是必须长期坚持的要求。应该充分认识到,高质量发展是宏观和微观均衡的发展,是供给和需求匹配的发展,是目标和过程一致的发展,是公平和效率结合的发展。

从基本途径看,高质量发展是一个不断变化、持续演进的发展过程,是从局部到整体、从量变到质变的发展过程。同时,高质量发展也是从宏观到微观系统性的发展。从宏观层面理解,高质量发展围绕以人民为中心,不断迈向形态更高级、功能更齐全、作用更完整、结构更合理、分工更优化的社会阶段;从产业层面理解,高质量发展要立足世界发展变化,遵循发展规律、竞争规律,发挥高新技术的创新引领作用,不断优化产业布局和结构,逐渐建立现代化产业体系;从企业经营层面理解,高质量发展包括一流竞争力、先进的质量管理理念与方法的推广、质量的可靠性与持续创新,以及品牌竞争力等。

(摘编自贾福兴《加快建设中国特色社会组织   助力实现高质量发展》)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我国经济建设取得历史性成就的根本原因,是坚持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
B.质量是国际竞争新的战略支点,我国深入推进质量强国建设是目前国际形势要求。
C.只要强化了质量提升行动,就能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厚植坚实的质量基础。
D.我国成立了质量强国建设协调推进领导小组,标志着我国质量治理体系的完善。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目标和过程一致、公平和效率结合的高质量发展,是中国经济实现由大到强的关键。
B.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的建设质量强国,是推动实现效率变革的重要举措。
C.将传统要素驱动转变为创新驱动的建设质量强国,是推动实现动力变革的有效路径。
D.把提高供给质量体系作为主攻方向的建设质量强国,是推动实现质量变革的重要手段。
3.下列选项,不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的观点的一项是(     
A.上海全力推进人工智能产业。
B.河北邢台市发展绿色农业。
C.山东组织小型企业交流经验。
D.江西政府增设农村公交车。
4.如何促进我国质量整体水平的提升?请结合材料一简要分析。
5.如何理解高质量发展的科学内涵?请结合材料二谈谈你的看法。
2023-01-04更新 | 35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聊城市冠县武训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12月月考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
8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在一个民族的精神发展中,总有一些思想观念,受到人们的尊崇,成为生活行动的最高指导原则。这种最高指导原则是多数人民所信奉的,能够激励人心,在民族的精神发展中起着主导的作用。这可以称为民族文化的主导思想,亦可称为民族精神。民族精神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有比较广泛的影响;二是能激励人们前进,有促进社会发展的作用。有哪些思想可以称为中国人民的民族精神呢?我认为,中国的民族精神基本上凝结于《周易大传》的两句名言之中,这就是“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和“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孔子赞扬“刚毅”,曾子提倡“宏毅”。《中庸》有云:“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有弗学,学之弗能弗措也;有弗问,问之弗知弗措也;有弗思,思之弗得弗措也;有弗辨,辨之弗明弗措也;有弗行,行之弗笃弗措也。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果能此道矣,虽愚必明,虽柔必强。”这就是自强不息精神的体现。《周易集解》引干宝云:“凡勉强以进德,不必须在位也。故尧舜一日万机,文王日昃不暇食,仲尼终夜不寝,颜子欲罢不能。自此以下,莫敢淫心舍力,故曰‘自强不息’矣。”后世的有志之士,致力于事业学问,亦莫不尽心竭力,昼夜不懈。这正是中国传统文化延续发展的思想源泉。

“厚德载物”即以宽厚之德包容万物。这与“和同之辨”有一定联系。西周末年史伯区别了和与同,他说:“夫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以他平他谓之和,故能丰长而物归之。若以同裨同,尽乃弃矣。”所谓和即包容不同的事物而保持一定的平衡。孔子亦说:“君子和而不同。”厚德载物有兼容并包之意,这对于文化发展是非常必要的。在历史上,中国能接受外来文化。佛教东来,被中国人民容纳;明末西学东传,亦曾受到中国知识分子的重视。清末顽固派拒绝西学,事实上是违背了中国文化兼容并包的基本精神。

(摘编自张岱年《文化传统与民族精神》)

材料二:

尚勇,是中华民族重要的精神传统。盘古开天、女娲炼石、愚公移山、大禹治水,这些言说先民心志的神话传说,都包含着对“勇”的崇仰和赞颂。可以说,一部中华文明史,就是中华民族英勇面对无数困难和挑战的不屈奋斗史。在栉风沐雨一路向前的历史征程中,“勇者不惧”深深地刻写在中华民族的宝贵性格之中,成为无比珍贵的民族精神基因。

“勇者不惧”之“勇”,是大勇,而非小勇。小勇者,不能忍小辱小过,睚眦之仇必报,这是匹夫之勇。大勇者何?循大义、迎难上,义无反顾、无所畏惧,是为大勇。大勇之“大”,在与“义”融。鲁莽强悍、好勇斗狠,并不是真正的勇敢;真正的勇敢,是指人们在危难面前坚守道义、坚定前行的无畏气概。勇者的无畏气概,产生于道义的感召。如果自己的行为是正确的,哪怕有千军万马阻拦,我们也要无所畏惧,勇往直前。《礼记》讲:“有义之谓勇敢。”我们之所以推崇勇者,就是因为勇者能够无惧地坚守并光大道义。

勇者在道义的感召下能够不惧艰险,甚至不惧牺牲,但勇者并非一无所惧。中国古人向来批评那种什么都不惧怕、什么都不忌惮、什么都不敬畏的蛮勇。可以说,中华文化推崇的“勇者不惧”,实是“无惧”与“有惧”的统一。从大义、大局的角度出发,要藐视一切困难、无惧任何挑战;从具体行事的角度出发,则要心怀敬畏、朝乾夕惕、如履薄冰。此外,在道义感召下不惧外在艰险,却时常忧惧道之不行、义之不彰,这也是勇者内心兼具“无惧”与“有惧”的表现。

真正的勇者,有锐气,也有静气。孟子与弟子公孙丑讨论“勇”德时曾提到“不动心”的概念。所谓“不动心”,就是指在突如其来的危险面前能镇定自若、岿然不动,“每临大事有静气”的境界。同时,这种不动如山的强大定力、静气,又“至大至刚”“折而不挠”,有着压倒和战胜一切的韧性与力量。沉着的静气,进取的锐气,一同滋养着勇者的不惧品格。

如何培养这种临危不惧的沉着静气与进取锐气呢?中国古人提出了克己与成己的辩证观。孔子及其弟子周游列国时,曾在陈、蔡之间被军队围困而一度绝粮。情势危急之下从人忧慌失据,但孔子却始终沉着冷静,“歌两柱之间”“修乐不休”。危机解除后,子贡表示要铭记这场不幸遭遇,孔子直接反驳道:“夫陈、蔡之间,丘之幸也!二三子从丘者,皆幸人也!”孔子为何珍视这场坎坷遭遇?他把艰难困苦当作了成就英勇人格的重要外在条件。当然,困境本身不能成就勇士,真正成就勇士的,是人们面对困境时的修为和态度。《周易》谓:“君子以反身修德。”面对外在的艰难险境,我们要反求诸己,在克除内心恐惧、忧愁、烦扰的同时,积极自我砥砺、超越突破,并在道义感召下奋发有为。

中国古人常以玉相比相期。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玉“折而不挠,阙而不荏”的特点与“勇者不惧”的品格高度相似。同时,从石到玉的切、磋、琢、磨过程也与人在困境中锤炼无畏勇气的历程相类似。“艰难困苦,玉汝于成。”中华民族在数千年风雨征程中,没有被任何外在困难吓倒,而是凭着自己在其间砥砺出的“勇者不惧”的品格,开辟出文明的新天地,书写出发展进步的新篇章。面对当前之新冠肺炎疫情,中华民族强劲地展现着,也进一步锤炼着这一宝贵的精神品格。

(摘编自沈壮海、刘水静《也说“勇者不惧”》)

材料三: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在历史长期发展中所孕育而成的意识,是民族赖以生存、共同生活、共同发展的精神支柱。新冠肺炎疫情是对我国治理体系和能力的一次大考,而取得这次大考的胜利不能脱离民族精神的强大助力。可以说,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战胜磨难、发展进步的思想保证和精神动力。

在五千多年的文明历史进程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随着时代的发展,民族精神又被不断赋予新质。这体现在以爱国主义为内核的伟大创造精神、伟大奋斗精神、伟大团结精神和伟大梦想精神之中。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民族历史上经历过很多磨难,但从来没有被压垮过,而是愈挫愈勇,不断在磨难中成长、从磨难中奋起。”从鸦片战争到抗日战争,外国侵略者的铁蹄践踏着中国的主权。这不仅没能打垮中国人民,反而极大地激发了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热忱,呼唤人们挺身而出,进行救亡图存的抗争。正是民族精神支撑着中华民族从历史的一次次磨难中拼搏奋起。

民族精神也是当代中国奋发图强的不竭动力。在新型冠状病毒肆虐的今天,从耄耋之年的钟南山、李兰娟院士,到许许多多不知名的医护人员;从湖北当地医院的迎难而上到外省市医疗队的驰援;从广大党员干部的守土尽责到联防联控的人民战争……团结一心,众志成城,全国各族人民心中筑起了坚不可摧的民族精神长城。民族精神是战胜风险和挑战的硬核力量,还是中国走向新的胜利的重要保障。为了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国上下以伟大梦想精神为航标,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脱贫攻坚,创新工作方式,发扬奋斗精神。疫情期间,脱贫工作正在有序推进。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长久生存的灵魂,唯有精神上达到一定的高度,这个民族才能在历史的洪流中屹立不倒、奋勇向前。”新的时代,中国人民正书写着中华民族精神新的篇章。

(摘编自《弘扬民族精神 凝聚抗疫力量》)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自强不息”精神激励我们要奋发图强,“厚德载物”精神告诉我们要仁厚宽容。“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一刚一柔,相得益彰,是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精华。
B.“勇者不惧”是中华民族重要的精神基因,勇者受到道义的感召,会产生无畏的气概。
C.“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古人常以玉相比,以从石到玉的切、磋、琢、磨的过程来类比人们面对艰难环境时的修为和态度。
D.民族精神是战胜风险和挑战的硬核力量,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离不开民族精神的强大支撑。
2.根据材料二和材料三,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孔子有临危不惧的沉着静气,他把危机险境当作成就英勇人格的条件,将其视为幸运的事物。
B.真正的勇敢,是指人们在危难面前坚守道义、坚定前行的不惧艰险、不惧牺牲、一无所惧的无畏气概。
C.新冠肺炎疫情中义无反顾奔赴抗疫一线的逆行者,在“克己”中“成己”,体现了“勇者不惧”的大勇。
D.材料三第二段论述了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材料三第三段列举名言、事例论证了民族精神支撑着中华民族从磨难中拼搏奋起。
3.下列表述,与材料一中“厚德载物”不相符的一项是(     )
A.“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老子)
B.“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孔子)
C.“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孟子)
D.“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赵翼)
4.材料二在论证上有哪些特点?请简要说明。
5.这三则材料论述的内容都与民族精神有关,但论述上各有侧重点,请简要概括。
2022-12-29更新 | 81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聊城市颐中外国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
名校
9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心灵鸡汤可以通过正能量的传递激发受众的积极情绪,鼓励人直面挫折、挑战,改良心理图式,从而采取向上、向善的行动。受众通过心理环境的改善促进身体条件的转向,反之亦然,从而建立起心理与身体交互影响的亲密关系。从这个角度而言,鸡汤文化具有具身性。鸡汤文化不仅滋补心灵、洗涤灵魂,还通过大脑的物理结构与心智的互动感应形成肉身动能机制和先验知觉,从而调适身体环境和情绪向度,进而产生积极心理,推动肉身行动。好的鸡汤能够激励人上进,教人正确面对人生,是积极的人生导师和正能量传播者,是有其积极意义的。

鸡汤文化建构的虚拟美好与肉身感知的现实压力形成较强的认知反差是反鸡汤文化流行的逻辑起点。心灵鸡汤书写的美好故事,提炼的哲理慧语,是他者的体会与认知,而青少年具身认知源于对日常生活的体察与感悟。时空转向与急功近利带来的压力与焦虑,驱动着他们在移动场域寻找减压或释放情绪的话语表达。反鸡汤大都是部分年轻网民在日常生活场域的细微感受与社会结构性现实之间紧张关系的一种戏谑化的表达。反鸡汤通过对鸡汤话语的改造与创异,采用逃避策略矮化主体性,否定正能量叙事和理想主义,建构灰色空朦的心灵世界,达到情感宣泄的目的。

心灵鸡汤的浅表意蕴易成为反鸡汤嘲弄反讽现实的由头或者铺垫。心灵鸡汤缺乏深厚的逻辑基础、文化底蕴以及实质性的指导和具体的方法。“反鸡汤”代言人马薇薇认为:“心灵鸡汤的特质是给你立志,但是不给你操作方案。没有逻辑的正能量就是负能量。比如,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不要悲伤,不要心急,反正明天也一样。挪用鸡汤语式反映无力、无奈的社会现实;一些自媒体或者商业机构的公众号批量生产的鸡汤文受商业主义和功利主义的影响,一味追求流量,而缺乏实际助力。凡此种种,让一些受众产生反感和厌恶,反鸡汤遂成为逆意公众"进行抵抗、调侃、嘲笑的话语武器。

反鸡汤是具有相同或者相近价值观的群体挪用鸡汤文的语式、修辞或语境建构一套观念反转、情绪灰暗、抵抗主流的话语模式。与心灵鸡汤一样,反鸡汤话语也是刻意制造的情感文本。在传统媒体难以栖身的反鸡汤通过文字、图片、视频、音频、弹幕、直播等多模态话语在网络空间形成一种参与式文化形态。在碎片化阅读时代,它是变质的文化快餐。“反心灵鸡汤”绝大多数自带嘲讽,嘲讽传统、嘲讽主流、嘲讽他人,甚至嘲讽自己,可谓一种谑文化。作为一种亚文化形式,“反鸡汤”体现了人们在时代变动中的种种不适,通过反讽自嘲的话语来疏解焦虑、自我娱乐。

(摘编自漆亚林《鸡汤文化的生成逻辑与未来走向》)

材料二:

概括而言,鸡汤的故事语言有以下三个特点:

其一,以意义(随意)作为链接的主要方式。鸡汤的语言柔软而且弹性很大。它是以随意任性作为它创作的主要方向。因此在阅读的时候,人们很容易被这样的语言感动而且解绑。它用一种纯粹的情操上的追寻来代替了事实上的理解,以一种纯粹的默想来取代具体的推理。然而,在鸡汤故事语言的随意性的背后却有一种权威的力量。它在暗示中进行着权威的编码,有一定的情感规则,它实际上是利用名望、有钱或者有一定的影响力作为前提背景来确立一种话语优势的位置,从而为文章提供说服力。换言之,话语所提供的说服力,不仅仅是来自理性的逻辑,而是来自一种名人效应。

其二,句子呈现出流动和松散的特征。这种流动和松散,表现在句子的“魂”随意贴附,导致读者在理解的时候只是追踪自己一厢情愿的感觉,相信自己想要相信的情绪,而忽视了事实本身。而句子的流动和松散也带来了情感基调的灵活与多样性。在鸡汤文的语言之中,作者的情感往往是根据读者对象的情感需求表现出多样性和高适应性。如面对的是孩子的辛苦和劳累时,它的情感基调是赞同与呼吁;面对着渴望成功,但缺少行动力的人来说,它的情感基调是温暖、包容。个体的情感创伤成了心灵鸡汤能够获得认可和理解的重要前提。

其三,词语的鲜活性和隐喻性。鸡汤文之所以具有很大的市场也在于词语呈现出标题党的特征。比如一些代表鸡汤的电影标题和内容同样具有诱惑力。像当幸福来敲门”“阿甘正传等。在心灵鸡汤中,更多的是关于我的梦想”“我的成功”“我的奋斗之类的内容。然而无论内容如何积极向上,或者如何落寞感伤,其无法避免的一个永恒的抒情主题,那就是在虚拟时代,人们也越来越在低头族的大潮中去寻找着自我的认同和自我的存在感,他们排斥现实,而呈现出孤独但渴求、冷漠但疯狂的状态。他们对待现实的背离与对待自己的狂热成了鲜明的对比。而心灵鸡汤就抓住了的存在隐喻,将看似和毫不相关的孤独的、无名的、陌生的、困境中的人隐喻成自我的存在状态。或者说,心灵鸡汤所呈现的并不是故事的背景或者人物的阅历,它只是借助词语的外衣,切中读者的心理,进而迎合性地表达出读者的内心需求。

(摘编自田宏宇《心灵鸡汤的故事形态辩证研究》)

1.下列关于“心灵鸡汤”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心灵鸡汤”之所以能激发出受众的积极情绪,教人直面挫折、挑战,改良心理图式,是因为它构建了虚拟美好。
B.“心灵鸡汤”是他人的体会与认知,而青少年具身认知源于对日常生活的体察与感悟,难以从“心灵鸡汤”中获益。
C.“心灵鸡汤”缺乏深厚的逻辑基础、文化底蕴;它的特质是给人立志,但是不给实质性的指导和操作方案,因而是负能量。
D.“心灵鸡汤”的浅表意蕴易成为“反鸡汤”嘲弄反讽现实的由头;一些受商业主义和功利主义影响的鸡汤文缺乏实际助力。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心理环境与身体条件能够促进彼此的转向,从而建立起心理与身体交互影响的亲密关系,体现了“鸡汤文化”的具身性。
B.“反鸡汤”是刻意制造的情感文本,发布者多为年轻网民,“反鸡汤”难以在传统媒体出现,但在网络空间的影响不容小觑。
C.人们在阅读时很容易被鸡汤的语言感动是因为鸡汤的语言柔软而且弹性很大,这样的语言虽缺少理性却有“名人效应”。
D.鸡汤句子流动和松散的特征表现为句子的“魂”随意贴附,易使读者在理解时只是相信想要相信的情绪而忽视了事实本身。
3.下列选项,不符合材料二画线句中的“抒情主题”的一项是(     
A.我们渴盼外界的认可,最后方知,世界是自己的,与他人无关。
B.舞蹈是人类最古老的艺术形式,是通过肢体来表现内心情感的。
C.我不找你,不是因为你不重要,而是因为在你心中我不重要。
D.我年轻时以为金钱至上,而今年事已迈,发现果真如此。
4.根据材料一的相关内容给“反鸡汤文化”下一个定义,不超过60个字。
5.根据两则材料,你认为“鸡汤文化”健康发展的途径是什么?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
10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为民族复兴立根铸魂。“学者研理于经,可以正天下之是非;征事于史,可以明古今之成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和精华所在,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我们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推动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要坚持守正创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同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展示中华民族的独特精神标识,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在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过程中,我们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指导思想,传承弘扬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寻找源头活水。

(摘自习近平《把中国文明历史研究引向深入,增强历史自觉坚定文化自信》)

材料二:

中国诗歌和绘画的历史源远流长、积累深厚,是中华民族精神和中华文化理想的结晶。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秉持“思想+艺术+技术”融合传播的创新理念,从“深”与“新”两个角度对传统文化、经典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呈现,让广大观众尤其是年轻观众感受到中华文化生生不息的生命力,体悟到蕴含在各种形态与表达形式中的中国艺术特征和中华美学精神,由此激发对中华文化的热爱与尊重、自觉与自信。《诗画中国》就是又一次以新视野开拓新领域的实践,以崭新的主题立意和形式语言构成具有综合美感、引人入胜的系列篇章。

首先是节目突出了诗画相通、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中国文化传统。从汉唐气象、宋元境界到明清风韵,画卷视通万里,诗歌思接千载。节目以诗画贯穿全局,从诗画经典的内涵中提炼选粹,创作了一批歌曲、舞蹈、音乐、吟唱、武术等作品,体现了诗情,更演绎了画意,让观众认识到中国诗画深厚隽永的文化精神和不同门类艺术之间的相互交融,不仅突出了美学魅力、艺术感染力,而且充分体现了价值引导、精神引领、审美启迪作用。

第二是节目对书画的视觉阅读达到了一个新的高点。《诗画中国》精选出堪称艺术经典同时曝光度不高的绘画作品,通过多种数字技术,让画作与音乐、舞蹈、表演形成艺术转换,促成了对这些画作的深度欣赏。在节目中,从“开卷”到“合卷”,几个环节环环相扣,“纸与墨”变成“光与影”,画面空间无限延展,画中的人物、景物与表演相互叠映,幻化成新的美学意境,加上专家学者的赏析和表演者的体悟,让观众对于画作的视觉阅读达到一个新的高点。从表演者跟绘画意境的叠合,到大量数字技术的效果加持,节目营造出一个基于画作又高于画作的视觉世界。

最为重要的是,节目以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宗旨,重在彰显中国文化精神。节目致力于不仅仅要为中国诗画创造视觉阅读上的新鲜感,更要加重节目的文化性、精神性。节目从中国的诗画里提炼出最具有代表性的文化精神,比如“山水中国”,铺展出中国人寄情河山、托物言志的文化情怀;比如“风骨中国”,谈的是在山水画、花鸟画里面呈现的崇高美学、人文风骨。像以《溪山行旅图》为代表的山水画,展现的就是一种以大山大水礼赞大国气象的文化情怀;像《杂花图》卷这样的花鸟画,传递的是万物生生不息、时间周而复始等理念。这是中华民族独特的宇宙观、自然观、生命观的生动体现,还有“营造中国”“色彩中国”“四时中国”“灵韵中国”等,都是将中华美学最重要的特征和文化象征体现出来。

《诗画中国》节目不仅仅是一个“视觉小百科”,更是一篇“文化大文章”。观众借此进入更丰富的视界,得以领略万里江山的壮美、自然雅趣的秀美、品格高洁的至美、率真洒脱的俊美、匠心独运的精美、色彩缤纷的华美、幸福生活的丰美。理解传统中国画,要把握的不只是艺术技法,也包括人文情怀和精神寄托。把画作背后的文化精神和美学特征讲清楚,必能更好唤起广大公众的文化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

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推动中华美学精神和当代审美追求相结合,必须立足社会需要、人民需求,赋予生活以传统文化意涵,赋予中华美学精神以现代表现形式。观众的喜爱一次又一次说明:积淀着中华民族审美旨趣、精神内涵和价值追求的文化遗产、文物宝藏、文艺经典是当代文艺创作和艺术欣赏的不竭资源,只要用创新的方式融合转换,就能别开生面也别出新意,激发更广大观众成为中华文化的守护者、传承者与创新者。

(摘编自范迪安《彰显中国诗画文化精神》)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民族的根和魂,推动其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就是为民族复兴立根铸魂。
B.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足以为传承弘扬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提供源头活水。
C.《诗画中国》节目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的成功尝试,对增强文化自信大有裨益。
D.《诗画中国》以诗画贯穿全局,通过呈现诗情画意,既体现价值引导、精神引领,又突出艺术感染力。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与材料二都谈到了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要立足社会需要,彰显文化精神。
B.《诗画中国》让书画的视觉阅读达到新的高点,除了艺术的因素外,大量数字技术的使用也增强了艺术效果。
C.《溪山行旅图》以山水展现了礼赞大国气象的文化情怀,传递了万物生生不息、时间周而复始的理念。
D.为了更好地唤起广大公众的文化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就必须把画作背后的文化精神和美学特征讲清楚。
3.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观点的一项是
A.《典籍里的中国》将《尚书》《周易》等古老典籍化为戏剧故事、现代影像,“古今穿越”,寻文明“根”,铸文脉“魂”。
B.唐玄奘以传播和研究佛教文化为己任,西行取经,历尽艰险,其佛教文化之旅流芳百世。
C.乾隆皇帝收藏王羲之的《快雪时晴帖》、王献之的《中秋帖》、王珣的《伯远帖》,并把自己的书房命名为“三希堂”。
D.古代丝绸之路的开辟,影响力跨越时空,为今天“一带一路”建设留下了辉煌的历史足迹。
4.请梳理材料一的论证思路。
5.《诗画中国》节目成功举办,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提供哪些借鉴?请简要回答。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