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时评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2 道试题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
名校

1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过程中,中国已经从依靠户籍制度建立的定居型社会转变成要素自由流动的迁居型社会,从依靠血缘、地缘的熟人社会转变成业缘化的生人社会,从低流动、被动流动的乡土中国转变成高流动、全方位、多元化、主动流动的迁徙中国。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流动人口总量达到3.76亿,较2010年增长了69.73%。其中,省内流动人口为2.51亿,较2010年增加了1.16亿人,增长了85.70%;跨省流动人口为1.25亿,较2010年增加了3896万人,增长了45.37%。人口流动参与度大幅度提高,流动人口规模进一步扩大。可以看出,乡土中国向迁徙中国形态转变业已形成。

常态化的迁移流动不仅改变了人们的空间位置,更深刻影响了人们的生产、生活、社会交往方式、内在文化乃至社会治理理念。在由乡土中国向迁徙中国转变的过程中,以下三个方面的改变是确定无疑的。

迁徙转变必然导致人际交往的异质化,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随着部分追求经济动机的农村人口离开熟悉的亲属网络、职业网络以及乡土网络流动到城市中,农民之间不再具有共同的身份、进行共同的生活或劳动,农民内部之间出现了分化。外出的农民与村庄之间的联系削弱,村庄的向心力与凝聚力衰退。接受城市文明的流动人口的生产、生活以及交往方式逐渐向城市人口靠近,且随着流动人口的代际传递,传统的农耕文明、乡愁本色逐渐褪去,而留守农村的人口仍然遵循着传统的乡土交往习俗。其次,城市社区居民的交往也同样经历着从同质化到异质化的过程。社区人口的户籍化转变为户籍人口与流动人口混居,同一社区内部人群的社会地位差异较大,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从以情感联系为主转向以市场交换为主。与此同时,在社区居民的逐渐陌生人化过程中,不同人群的服务需求、行为方式等也存在差别,趋于多元化和复杂化。

几千年来,农民被土地束缚,世代定居于乡村,形成了天然的稳定性以及自我延续的静文化。安土重迁的习俗不仅支配着个体的生活与社会交往,同时也影响着个体的认知和思维方式。改革开放以来,工业化、城镇化在吸引农民从农村向城市自由流动的同时,也使得中国传统的静文化发生转型。迁徙中国的大规模、高水平、主动的人口流动,实际上伴随着静文化的退化以及动文化的建构。在此过程中,一方面,农民冲破土地的限制,告别了过密化的农业,血缘、亲缘关系形成的差序格局不断松散,由此瓦解了传统意义上乡土中国的乡村社会共同体与文化基础,导致根植于生产、生活以及交往方式的静文化逐渐退场;另一方面,随着人口流动规模从无到有,从少到多,从较多到巨大,流动原因趋于多元化,社会主体、社会空间、社会网络以及社会关系不再受限,自由流动的文化观念逐渐取代传统的静文化观念。

乡土中国的社会治理理念具有浓厚的乡土伦理,以乡村为基,历代相习、积久而成。首先,乡土伦理具有内生性,乡村秩序在村落中自然形成并依靠礼俗规则加以维持和延续;其次,乡土伦理具有习得性,无须专门学习,村民便可以在日常交往中学习并遵守。乡土中国的生产、生活方式以及习惯、礼仪等变化缓慢,世代积累的经验足以维持和保障社会秩序,因此乡土中国是一种礼治社会。伴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以及相关政策的松绑,人口的空间位置变化导致社会交往的异质化、信息渠道的多样化、文化观念的动态化,这种转变打破了熟人社会的秩序。传统礼治的约束力日趋弱化,走向式微,法治成为迁徙中国的秩序主导。契约关系代替伦理关系成为社会治理的基础。理性化、法治化、公共性是迁徙中国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推进社会文明的支撑力量。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要以法治为基础。

(摘编自段成荣《由乡土中国迁徙中国形态转变业已形成》)

材料二:

随着时代的变化,社会转型日益凸显,在全球化和现代化的冲击下,中国社会从乡土性进入后乡土性。这意味着在乡土结构依然留存的情况下,由于社会经济与文化观念都已经受到现代化的渗透,中国的乡土社会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现代性的特征。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村落依然还是相对于城市而存在的,但是聚居在村落的人们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随着乡土性本质特征的变化,新农村的建设必须加快步伐。

费孝通先生在对农村社会乡土特征的分析和高度概括的基础上,提出了关于农村发展模式的理论,这充分体现了志在富民”“以民为本的思想。只有以农民需求为导向进行新农村建设才为真正的建设。后乡土社会里,大量农民涌入城市,频繁地四处流动,更换职业,之所以出现这种现象,正是因为主体需求的问题。新农村建设首先要解决农民最关心的问题;其次要解决现代化过程中农业结构性问题;最后要加大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以及教育事业的投入,尤其重视教育的投资。

在转型时期的中国社会,建设新农村仍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后乡土社会农村的建设问题,并不是单纯的国家问题,也并非单纯的农民问题,更不是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的问题,所以只依靠任何一方单纯的努力都是不够的,只有各方形成合力,建设新结构、新主体和新功能的新农村这一目标才有实现的可能性。

(摘编自朱珠《浅析中国的新农村建设》)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社会已变为迁居型社会,2020年中国农民省内流动人口数量比跨省流动人口数量多。
B.一部分农村人口流动到城市,外出的农民与村庄断绝了联系,村庄的向心力在不断减弱。
C.工业化、城镇化吸引农民从农村不断流向城市,这使中国乡土社会的差序格局不断松散。
D.在全球化和现代化的冲击下,中国社会从乡土性进入后乡土性,乡土社会的结构已经消失。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现如今中国社会呈现出高流动、主动流动的特点,人口流动参与度大幅度提高,流动人口规模在不断扩大。
B.随着社会的发展,同一社区内部人群的社会地位差异较大,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从以情感联系为主转向以市场交换为主。
C.中国乡土社会的乡土伦理具有内生性和习得性,村落的人们不需要学习这些乡土伦理,就可以自觉遵守。
D.费孝通先生以民为本,志在富民,他对农村社会乡土特征进行分析概括,提出了关于农村发展模式的理论。
3.结合材料内容,下列选项中最不能体现“中国社会从乡土性进入后乡土性”的一项是(     
A.农村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努力实现城乡交通一体化。
B.农民依靠土地、以农业为主的生计模式已转换为“农业+副业”的兼业模式。
C.村民的生活方式从单一的村落生活迈向“乡—城”的两栖生活。
D.在农村人与人交往讲求礼尚往来,由此农村社会产生了“礼物流动”的习俗。
4.请简要梳理材料二的行文思路。
5.在由乡土中国向迁徙中国转变的过程中,中国社会发生了哪些变化?请结合材料一简要说明。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
名校
2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材料一:

红色经典之所以在当下受到追捧,是因为它提供了另外一种精神力量。这种精神力量是挫折面前的顽强不屈,是追求真理的视死如归,是集体主义的责任担当。以此为精神内涵,红色经典建立起了一种进取、阳刚、开阔的美学风格。而这种精神力量和美学风格,正是今天这个时代所需要和稀缺的。

红色经典是“工农兵文艺”,作为共和国前期,以描写人民革命斗争历史为主,并产生过重要影响的文艺作品,它们以几千年来一直被忽略、被蔑视的底层普通平民为主人公,把他们塑造成英雄。我们可以认为,它传导的也是一种地道的平民精神。它的平民精神不同于“五四”时的俯视平民、怜悯平民,而是平视加仰视。近距离的平视,使得平民特别是农民的日常生活以从未有过的细腻方式展现于读者面前。只有像梁斌、浩然这样真正熟悉农民、热爱乡村生活的作家,才能以那样的深情描绘出蛤蟆滩、千里堤、白洋淀、东山坞的自然景色,在渲染时代风云之时,也让读者感受到农民朴实的精神追求和世俗的喜怒哀乐。朱老忠、萧长春这些人物确实比实际生活中的农民更高大。但这些人物形象不乏可信性,因为他们并非不食人间烟火。他们仍然让人感觉是活的人,而非提线木偶。

红色经典突出集体主义精神。“五四”对“个人”的发现,其积极意义巨大,个体权利被尊重是现代性建设的最重要成果之一。但是,关注个人、尊重个人并不等于个人利益至上、不讲团队精神。集体主义精神在如今的语境中也可转译为团队精神。人既是个体的人,又是社会的人。个体价值被重视是前提,集体主义、团队精神则是对个体生命价值和意义的超越。

红色经典以革命浪漫主义为主导,它传导出一种非常独特的力量。《红岩》里的英雄超越普通人的地方,不是其非凡的武功或智谋,而是建立在信仰基础上的超强意志力。红色经典符合毛泽东关于文艺“高于生活”的美学思想,它的超越精神不仅体现于主人公精神气质的方面,也表现在作品营造的艺术氛围、美学境界的超越性:读者即便知道了林道静不等于杨沫,或江华不同于马建民,知道了真实的威虎山并不像小说里写得那样险峻,琼海的“南府”有别于电影或舞剧里的境况,也还是喜欢陶醉于作品的艺术氛围之中,因为作品将大家导入了一种更美好的彼岸世界。

(摘编自张江《红色经典是精神的传导》)

材料二:

海涅说:“思想走在行动之前,就像闪电走在雷鸣之前一样。”从新文化运动到五四运动再到中国共产党的建立,是《觉醒年代》的叙事线索,而其内在核心则在于思想的力量、觉醒的过程。这也是该剧能脱颖而出的重要原因。

一是思想的觉醒,主要体现在陈独秀、李大钊等人从引领新文化运动、领导五四运动、探寻救亡之道,到最终选择了马克思主义。如果说十月革命的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那么马克思主义道路其实是中国先进知识分子经过艰辛探索、严肃思考之后的必然选择。思想启蒙犹如冲破重重黑暗的亮光,给古老的中国带来新生的希望。今天,对国家命运的严肃性思考、对知识分子应该承担的思想性责任,是我们这一代中国人的思考题和必答题。

二是新人的觉醒。新文化运动主要目的在于启发民智,这一目的的实现首先体现在青年学生的觉醒与成长上。赵世炎、毛泽东、周恩来等青年学生在新文化运动和《新青年》的启蒙感召下,认识到中国与世界的差距,感受到民族救亡的危机,并逐步走上了马克思主义道路。这种觉醒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经过反复的思考比较、甚至是实验实践的。陈延年、陈乔年兄弟因信奉克鲁泡特金的互助理论,联合13人成立北京工读互助社实验小组,最终失败;而毛泽东也曾倾向于无政府主义的温和改良,后来发现终是走不通,最终坚定了革命道路的选择。因为一代新人的觉醒,马克思主义的道路才成为了中国的道路。

三是普罗大众的觉醒。五四运动过程中,李大钊和陈独秀意识到,“必须要让民众直接出来解决问题,光靠学生不行,必须要发动群众,让他们参与到改造整个社会的斗争中来,中国才有希望”。后来在工人罢工、商人罢市、学生罢课的压力下,北洋政府才没有命令中国代表团在巴黎和约上签字。由于李大钊等人的宣传启发,以长辛店工人为代表的普通民众正在觉醒,这个觉醒是五四爱国运动的重要成果,必将在未来产生惊天动地的影响。

《觉醒年代》还塑造了一群个性鲜明的人物,不仅正面呈现了陈独秀的革命先锋形象,更还原了他作为“父亲”“同事”的立体性与丰富性。这样的“人设”拉近了领袖型、名流型人物与普通观众的距离,也更为可信可亲。

(摘编自曹巧兰《火出圈的<觉醒年代>,为什么这么好看》)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红色经典拥有和当下许多文艺作品不同的精神力量,并形成了一种独特的美学风格,因此一直深受受众欢迎。
B.红色经典倡导集体主义而五四运动强调尊重个体权利,个体价值被重视是对个体生命价值和意义的超越。
C.红色经典在人物形象、环境等方面的虚构,并不影响其传导出的非常独特的魅力,反而吸引读者陶醉其中。
D.五四爱国运动最终推动了广大民众的觉醒,李大钊和陈独秀二人思想意识的逐步转变,就是这种觉醒的典型例子。
2.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红色经典的平民精神,在作品中表现为描写平民时视角发生转变,在作家身上表现为对平民及其所在环境倾注真感情。
B.红色经典中,有的农民形象经过艺术加工虽然变得高大,但读来依然鲜活,是因为他们有坚定的革命信仰。
C.知识分子要有家国情怀,无论是在五四时期还是在当代,对国家未来的关注和思考,都应当是先进知识分子的重要任务。
D.在思想觉醒的过程中,如果没有对不同革命道路的比较和实践,陈延年兄弟就不会最终坚定地选择马克思主义道路。
3.下列各项中,最符合“红色经典”特征的一项是(     
A.鲁迅1918年创作的第一部现代白话文小说《狂人日记》,通过被迫害者“狂人”的自述,揭示封建礼教的“吃人”本质。
B.1959年柳青的《创业史》,以梁生宝互助组为线索,表现中国农业社会主义改造进程中的历史风貌和农民思想情感的转变。
C.叶圣陶1924年创作的小说《潘先生在难中》,讲述了小学校长潘先生因军阀混战而举家逃难时种种可笑又可鄙的行径。
D.2009年播出的电视剧《潜伏》,讲述1945年国民党情报人员余则成弃暗投明,成为潜伏在敌人军统机关的地下党的故事。
4.请从论证的角度,分析材料二中划线句子的作用。
5.革命历史题材文艺作品取得成功的原因有哪些?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
名校
3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简称“通语”,是一个国家规定在全国范围内普遍使用的语言和文字,在当代中国就是普通话和简体汉宇。通语是相对于少数族群使用的语言文字而言的,在现实社会中,通语使用范围和程度往往与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密切相关。总体上来看,通语普及程度高的地方,往往市场经济发达。

通语普及程度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之间的这种线性相关关系,具有深刻的理论和社会根源。早在1966年,有语言学家就观察到:“一个语言极度繁杂的国家,总是不发达的或半发达的;而一个高度发达的国家,总是具有高度的语言统一性。”有学者在基于统计数据作实证分析后发现,劳动者语言能力对劳动者收入的影响程度在11.62%15.60%之间,其内在逻辑主要在于语言能力的提升增加了劳动者的就业机会。在更深层次的意义上,语言文字不只是语言文字,更是一种文化资本,是一种身体化的资本形式,它可以转化为经济资本和人力资本。劳动者语言文字能力的提升,也就意味着劳动力资源质量的提升,有助于提高整个社会劳动生产率水平,促进经济繁荣发展与社会进步。

通语普及程度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有相关关系,也与人们的日常经验深度契合。在城市中从事着环卫、保洁、保安等收入相对较低的职业的人们,许多都操着较为浓重的乡音。在收入越高的职业中掌握通语的劳动者比例通常也更高,总体上呈现通语掌握程度与职业薪酬回报之间的正比例关系。

扶贫先扶智,扶智先通语。在脱贫攻坚战中,语言扶贫被当作是“一项具有先导性、全局性和基础性的扶贫措施”。早在2016年,国务院就印发《“十三五”脱贫攻坚规划》,提出了“加强民族聚居地区少数民族特困群体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培训”等语言扶贫举措。当前,我们已经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在中华大地上历史性地消除了绝对贫困,同时也迎来了乡村全面振兴的艰巨任务,更需要充分发挥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在乡村振兴中的积极作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提高农村劳动力的就业能力素质,修筑乡村振兴的“‘通语’大道”,实现从“输血”到“造血”的转变。

当然,在做好通语推广普及的同时,还应处理好通语与少数民族语言、方言的关系,促进少数民族语言和地方方言资源的保护、开发、利用,形成通语推广普及与少数民族和地方方言保护的有机统一,促进各民族文化共同繁荣,这本身也是乡村全面振兴的题中应有之义。

(摘编自《修筑乡村振兴的“‘通语’大道”》)

材料二:

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以及人口流动日益频繁,普通话得以更广泛地应用,而方言的使用人群和使用范围则不断缩减。对许多“90后”“00后”而言,方言早已成为一个渐行渐远的概念。

方言,本是乡土文化的重要载体。在长期的社会生活中,方言已逐渐形成完整的语音结构系统、词汇结构系统和语法结构系统,并已成为区域内民众进行社会交际的一种联结纽带。方言富有特色的表达,往往与一个地方的风俗、文化等相互融合,是乡土文化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

一句句方言,连缀着很多人有关故乡的记忆。方言在长期的使用中,早已衍化为一种身份识别的“符号”,成为拉近人们情感、凝聚文化认同的重要媒介。在急遽变化的全球化与城市化进程中,如果方言与故乡的过往一并凋零,乡愁也就成了无根的浮萍。无论是出于情感传承,还是从文化传承等角度考虑,方言都应当受到保护。

保护、传承好方言应当成为一种共识,但保护方言不能只停留于理念层面。要实现“记得住乡愁”的目标,必须落脚于切实可行的举措之中。作为一种口口相传的语言文化资源,方言文化一旦消失就很难恢复。因而,保护工作必须重视起来。

更好地保护方言,民间层面的传承与保护必不可少,相关职能部门的主动作为同样不可或缺。湖北省早已启动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湖北片区项目,依托一批高校,湖北建立了10支调查团队,计划在3年内完成对省内50个汉语方言点的调查和记录。政府部门的积极介入,为系统、全面、深入地开展相关的调研和保护工作,创造了优渥的外部条件。

保护好方言,还离不开新科技、新手段。以湖北为例,调查团队分赴不同的汉语方言点实地调查,并进行音、像摄录和语料整理。每个调查点,寻找4名“方言发音人”。这些“发音人”,需在当地生活时间较长、到外地较少,能说纯正地道的方言,调查团队将对他们进行语音采集。而在上海、江苏、山东等地,语言资源有声数据库建设等相关依托新媒体渠道的保护举措,也正在推进之中。

(摘编自梁建强《留下乡音留下方言,或许不能再迟》)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当代中国,通语是一个相对于少数族群使用的语言文字而言的概念,简单地说,通语就是普通话和简体汉字。
B.研究表明,劳动者的语言能力对劳动者收入有一定的影响,因为语言能力的提升会增加劳动者的就业机会。
C.通语掌握程度与职业薪酬回报之间总体呈正比例关系,这从都操着乡音的保洁、保安的相对低的收入可见一斑。
D.方言是乡土文化的重要载体,及早地保护、传承好方言需要社会和政府相关职能部门高度重视并采取切实措施。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我国脱贫攻坚战中,语言扶贫的举措发挥了重要作用,实现了对乡村劳动力从“输血”到“造血”的转变。
B.城市化进程加快、人口流动日益频繁、普通话的更广泛地应用,这些都是影响方言保护与传承的重要因素。
C.湖北省启动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湖北片区项目,将对50个汉语方言点进行调查、记录,政府部门的介入对方言保护意义重大。
D.新科技、新手段可以有效保护方言,如对方言进行音、像摄录和语料整理,建立语言资源有声数据库,都是值得推广的做法。
3.下列各项中,不能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观点的一项是(     
A.一些农村地区的小方言已呈现濒危状态,徐州、怀化、厦门、广州等地农村的方言,均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萎缩趋势。
B.到2030年我国城市和城镇化比例将达到70%,未来中国的汉语方言保护可能就是什么样的方言值得保护的问题。
C.2017年,科大讯飞发起了“方言保护计划”,已实现包括粤语、四川话等11种方言的语音合成,并开始建设中国方言库。
D.截至日前,苏州市语委办已连续举办了十届中小学生苏州话比赛,已举办了五期苏州话辅导培训班。
4.请简要概括材料一的论证思路。
5.为了实现乡村全面振兴,普及通语与保护方言是否矛盾?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
名校
4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

9月28日,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三次集体学习时,新时代领路人强调:要高度重视考古工作,努力建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考古学,更好认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提供坚强支撑。可见考古学之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尤其是文化建设,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重视考古学乃推进伟大实践所需。当今中国正经历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也正进行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创新。来之不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在对中华民族5000多年悠久文明的传承中走出来的,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从某种意义上讲,当代中国是历史中国的延续和发展。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我们的实践创新必须建立在历史发展规律之上,必须行进在正确历史方向之上。考古学以其独特的学科优势,为我们认清自身文明的起源和发展,揭示中华文化绵延不绝的长寿密码提供了无可替代的学科依托。

重视考古学由顺应时势发展所致。哲学社会科学的特色、风格、气派,是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成熟的标志,是实力的象征,也是自信的体现。揆诸当今世界发展,一个国家的哲学社会科学有没有自身特色,归根到底要看有没有主体性、原创性。跟在别人后面亦步亦趋,一味模仿,非但不能解决实际问题,反倒容易受制于人。具体到考古学,情形亦然。考古工作是一项重要文化事业,也是一项具有重大社会政治意义的工作。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几代考古学人筚路蓝缕、孜孜以求,在很多领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基础理论、应用理论和前沿理论等方面有了长足发展,特别是在中华文明起源问题上的创获,就像著名考古学家苏秉琦先生所形容的那样:一时,中华大地文明火花真如满天星斗,星星之火已成燎原之势。百尺竿头,更进一步,进入新时代,我们要建设的只能是中国的——立足于中国的历史与现实情境、适合中国国情、代表中国特色、独具中国风格、展现中国气派、蕴含中国精神的考古学。

重视考古学为文明交流互鉴所重。长期以来,中华文明同世界其他文明互通有无、交流借鉴,向世界贡献了深刻的思想体系、丰富的科技文化艺术成果、独特的制度创造,深刻影响了世界文明进程。于当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提升和国际话语权的增强,如要实现形于中发于外的效果,必须发挥哲学社会科学的作用。考古学自有其得天独厚的特质。因此我们要善于提炼标识性概念,比如在良渚古国、安阳殷墟、敦煌学等领域,打造易于为国际社会所理解和接受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从而引导国际学术界展开研究和讨论,向国际社会展示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讲清楚中华文明的灿烂成就和对人类文明的重大贡献,使各国加深对当令中国的认知和理解,营造走好国际舆论氛围。

重视考古学是传承文化基因所系。众所周知,中华文明是数千年不曾断裂过的伟大文明,之所以未遭毁灭,就在于人类遗传基因与国家文化基因两个方面的历史一直延续不断、世代传承。也正是在经年累月的积淀与创新下,中华民族形成了一系列无可磨灭的文化基因,如中和思想。它包括两方面。一是,二是,二者辩证统一。就文化上而言,多元一体一体多元一体是核心;从政治文化层面来讲,一体是国家认同、中华民族认同、中国历史文化认同。中和在政治上的大一统,与之有容乃大,成为中华5000年不断裂文明的核心文化基因之一。对于类似文化基国的提炼,对理念体系的融汇,考古学自然不能缺席。

寻根溯源,保护整理,引领话语,以史育人,终光大文明,贡献人类,中国考古事业无不与增强文化自信密切相关,可谓其最牢靠的依托和基石。站在历史、当下与未来的时空轴线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现过程必定伴随着对文化自信久久不息的重寻、重拾与重塑。相信拥有着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考古学定大有可为。

(摘编自王学斌《以考古为依托涵育文化自信》)

材料二

遗址获批,说明这一发现和研究成果得到了国际遗产组织的认可。当一些学者还在为夏遗存在哪里争论不休时,考古新发现的良渚、陶寺、石敬、石家河等,直接跨过夏代,呈现给我们一个个500000年前,东西南北都有分布和联系的灿烂辉煌的古文明遗址,这是何等令人高兴的事。大家知道,考古界关于国家文明的标准是西方学者提出来的,当时,中国考古尚未开展,从这个意义上来看,其归纳总结也未必全面。这几十年来中国的史前晚期考古的一系列发现,足以让人重新思考文明的新形态和新标准,给国家文明以新的定义。中国近代考古学从理论方法到技术手段都是西方传入的,直到今天我们仍在不断吸收外来的新方法、新手段,这些都并不妨碍我们通过吸收、实践、消化、创新后,形成自己的特色。近百年以来中国的考古发掘都是中国学者独立完成,其方法、理论、技术思路都获得了国际同行的高度认可。类似良渚这样可以成为世界遗产的考古遗址在中国并不少见。如已发现的石峁、陶寺、二里头、三星堆、海昏侯等等。这些就是中国考古人敢于在良渚申遗中提出中国有 5000 年文明遗址的底气和实力。

中国考古人经过几代人的努力追求,有了一大批发现,中国考古学者自身充满了文化自信,也让中国人找到许多文化自信的根源。

(摘编自高大伦《良渚申遗与文化自信》)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考古学为我们揭示中华文化绵延不绝的“长寿密码”提供了无可替代的学科依托,使我们认清自身文明的起源和发展。
B.新中国成立以来,考古学在很多领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基础理论、应用理论和前沿理论等方面的研究水平居世界前列。
C.中华民族文化基因的历史一直延续不断、世代传承。而对于类似文化基因的提炼,对理念体系的融汇,考古学不能缺席。
D.考古学有其得天独厚的特质,打造易于为国际社会所理解和接受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就能引导国际学术界展开研究和讨论。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考古学于文化建设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中国考古人经过几代人的努力追求,有了一大批发现,让中国人找到许多文化自信的根源。
B.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现过程离不开文化自信的树立。中国考古事业与增强文化自信密切相关,中国考古学定大有可为。
C.考古界关于国家文明的标准是西方学者提出来的,而中国考古在当时并未开展,因此,其归纳总结未必全面。
D.近百年以来中国的考古发掘都是中国学者独立完成,因此我们有底气,有实力。我们的方法、理论、技术思路都获得了国际同行的高度认可。
3.下列各项中不能作为论据论证材料一观点的一项是(     
A.西北大学考古学构建形成以周秦汉唐和丝绸之路考古与文化遗产保护为重心的研究特色,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
B.考古学属于人文科学的领域,在中国是历史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其他国家多从属于人类学,也有划归艺术史的。
C.类似良渚这样可以成为世界遗产的考古遗址在中国并不少见,如安阳殷墟、石茆、二里头、三星堆等等。
D.王建新教授说:“中国考古学家在丝绸之路特别是中亚地区开展考古……成为陕西省‘一带一路’建设当中的一个特色了。”
4.材料一在论证结构上有什么特点?请简要分析。
5.新时代领路人强调:“要高度重视考古工作,努力建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考古学……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提供坚强支撑。”那么,如何以考古为依托涵育文化自信?请结合两则材料简要回答。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
名校
5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随着中国的国家力量与国际地位不断提升,如何在谋求发展、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同时,将自身发展所带来的成果惠及普通国民与全世界其他地区的人民。已成为一项亟待取得突破的事业,而讲好中国故事就是推动这一事业的重要驱动力之一。如何通过讲好中国故事来实现有效的共情传播和跨文化传播,将对国家形象的构建以及对外宣传工作的开展产生非常深刻的影响。

近些年来,无论是传统主流媒体还是新媒体,都在这方面做出了积极探索。东方卫视出品的节目《这就是中国》,紧扣时代脉搏,积极传达民族自信的精神。《上新了·故宫》以勃发创新的时代力量,让文物活起来。CGTN(中国环球电视网)已经建成多语种电视频道,在世界上的主要国家实现了节目制作与播出。与传统媒体不同,新媒体弱化了传播者和接收者之间的界限,打破了媒介的壁垒。以微博、微信为代表的新媒体社交平台,以抖音、快手为代表的短视频平台,也成为讲述中国故事的舞台。《人民日报》、新华社等主流媒体也纷纷开通了视频号,利用网络的便捷,提高及时性。然而面对复杂的国际舆论环境,讲好中国故事也面临着被污名化”“政治化的挑战。同时,传播技术不断进步,媒体融合全面推进,也为我们讲好中国故事的多维叙事提供了可能性与挑战性。因此,提升媒体讲故事的能力,便被赋予了重要的价值甚至是历史意义。

尚克和艾贝尔森认为,故事解释着世界,人们所看到的世界只是我们的故事允许他们看到的世界。当下的中国不乏好的故事,关键在于如何讲。不同的媒体类型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叙事资质,不同媒体对不同故事类型或者叙事性模式有着特别的适用关系。有的媒体强调情境再现,有的凸显煽情陈述,有的注重理性分析,有的体现深度解剖。讲好中国故事,就需要利用媒体的这些特质,在叙事话语、叙事符号、叙事关系和叙事主体等方面进行重新建构。无论是传统主流媒体还是新媒体,无论是稳固娴熟的政治、学术话语,还是鲜活灵动的网络、生活语言,都可以在多元话语的融通中为讲述中国故事贡献力量;传统的言语交流媒介已不再独享支配地位,图像、声音、音像、超文本等传播媒介的重要性与日俱增,各类媒体应深挖故事内容的表达方式,以糅合语言和非语言符号的多模态叙事模式,呈现多姿多彩的画面,打造独特的感官盛宴;注重共情、共动、共享,让受众不再仅仅是被动的接收者,还是一个积极的参与者、体验者,这种参与、体验可以有效地增强他们对于中国故事的感性认识;在叙述的主体上,多元主体共同讲述已然成为不容忽视的客观现实,无论是大陆还是港澳台地区,都可以成为讲述中国故事的主体,甚至也可以搭建与不同国别媒体的合作,借由外国人的声音来讲述中国的故事。

(摘编自史卫文《讲好中国故事的媒介创新思考》)

材料二:

陈贝儿被评为感动中国2021年度人物,由她主持的扶贫攻坚纪录片《无穷之路》在香港和内地广受好评,这部纪录片成本很低,摄制团队仅有5人,它取得成功的原因是什么呢?

制作者在地域选择上很成功。他们从精准扶贫政策入手,挑选了最有特色、港人最少接触的主题,比如易地搬迁”“产业带动”“教育扶贫”“企业帮扶等,然后根据主题选择有代表性的脱贫地区,且尽量展现各地不同的地貌风光。观众看到的,不仅是国家的脱贫奇迹,更有各地令人惊叹的壮美山河。

大国崛起小民尊严密不可分。《无穷之路》的制作者说,脱贫最大的受益人是普通老百姓,因此他们尽量选择一线村民作为受访者,这些村民朴实的讲述是扶贫工作最有力的见证和回应。为了承诺坚守近40年的溜索医生邓前堆,《山海情》中马得福的原型谢兴昌,带领乡亲致富、为妇女争取权益的佤族咖啡农叶萍……他们的善良和奉献、勤劳和拼搏,闪烁着人性的光辉,构成这个时代最温暖的底色。

主持人陈贝儿是土生土长的香港人,她的采访像聊家常,她态度真诚,说话接地气,访谈有人情味儿,当地人很自然地向她敞开心扉,分享自己的生活。而最打动受访者和观众的,是陈贝儿及摄制组脚踏实地的真实体验。《无穷之路》之所以能感动无数观众,包括部分过去对内地有偏见的港人,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它是港人亲自去看、亲自去听、亲自见证的扶贫记录。在3个月的时间里,摄制组辗转数千里,跨越6个省份,深入探访了十几个曾深度贫困落后的地区。镜头真实地记录下了陈贝儿攀爬四川悬崖村1500米钢梯时的颤抖、在云南海索渡怒江时的惊惧、在宁夏荒漠戈壁上吃沙的狼狈……她真实自然的感受和反应会观众瞬间代入,更体会到扶贫的艰难和意义。

(摘编自流景《〈无穷之路〉:令港人重新认识祖国》)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中国飞跃发展的历史大背景下,“讲好中国故事”对于推动中外文化交流以及国家形象传播工作的开展具有重要意义。
B.新媒体让每个人都能够成为中国故事的传播者和接收者,它淡化了传播者和接收者之间的界限,让传播更加快捷、多样。
C.不同媒体类型有不同的叙事资质,多模态叙事就是要充分利用不同模态的不同资质,打破言语交流媒介的绝对支配地位。
D.陈贝儿以平实的语言风格,以亲身体验的方式,在与百姓的亲切交流中表达最真实的感受,让《无穷之路》极具共情力。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新媒体既给传统主流媒体带来了冲击,也丰富了它们的传播模式;既给讲好中国故事带来了新机遇,也带来了挑战。
B.根据尚克和艾贝尔森的观点,叙事非常重要,讲述中国故事就是在构建外部世界对于中国的具体认知、理解和认同。
C.我们要打造中国媒体海外布局,借力海外媒体宣传中国,让更多的外国人为中国故事代言,让中国故事更具说服力。
D.《无穷之路》没有聚焦政治热点,而是以平视的角度观察生活,这样的讲述方式赢得了香港、内地观众的理解、信任。
3.结合材料内容,下列选项中不能用来支撑材料一最后一段观点的一项是(     
A.冬奥会开幕式通过电视直播,以虚拟影像与场景演员表演互动的方式,展现中国的力量,演绎中华文化之美。
B.孔子学院创办10多年以来,累计举办各类活动10万余场,已成为世界认识中国、中外交流互鉴的重要平台。
C.纪录片《创意黄山·美在徽州》展现了一个守正创新的新黄山,先后在法国电影节、纽约电影节中收获大奖。
D.《做客中国》节目,邀请三位外国主持人做客中国乡村,在同吃同住同劳动的过程中,讲述中国的乡村文化。
4.请简要分析材料一是如何紧紧围绕论题展开论述的。
5.学校团委拟开展“如何讲好中国故事”主题研讨活动,并希望你能以《无穷之路》为例来发表演说。请根据材料内容,列出发言要点。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适中(0.65) |
名校
6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最近,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几乎同时推出了以落户优惠主导的人才政策,其意图显然在于吸引各类优秀人才。毫不夸张地说,在这些城市之间正进行着一场空前的“抢人大战”。

近年来,总有人觉得北上广深这些一线城市实在是太大了,甚至主张控制城市的人口规模。但实际上,中国的一线城市不是偏大而是偏小了。

就人口而言,世界上最大的城市是东京,有3700万居民;首尔都市圈有2300万居民,而且还在增长过程中。中国的人口是日本的10倍,韩国的27倍。然而,中国最大的两个城市上海和北京,分别只有2400多万人和2100多万人。对于中国这样一个人口大国的创新中心来说,这样的规模实在太小了。未来应该以上北广深为中心发展连片的3个都市圈,形成京津都市圈、上海—杭州湾都市圈和广深珠都市圈。同时也应该让二线城市大幅度扩容,这样才能把集聚效应充分发挥出来。

整体而言,中国城市人口占比越来越高已成为必然趋势。未来会有更多的人口从农村流向城市,以及从小城市流向大城市。目前出现的“抢人大战”,会导致更多的优秀人才集中到一起,然后在创新创业等领域内形成良好的集聚效应。对此,我们完全可以报以乐观的态度。

但另一方面,正当“抢人大战”进行得如火如荼之际,各地对于集聚效应和人口规模的意义却未必有充分认识。就在努力争取高端人才的同时,却还存在着用行政指令来限制特大城市人口规模的做法,给人以一种自相矛盾的感觉。而且,目前抢人的城市大都侧重于争夺顶端的人才,但城市不仅需要位于金字塔尖的人力资源,也需要大量的普通劳动者。金融和高科技行业离不开餐饮、保洁、安保、快递等服务业的支撑。

要知道,中国目前的现实人口分布距离理想状态还有很大差距,一二线城市也还存在很大的发展空间。限制大城市发展的做法,非但不符合经济规律,还可能导致高房价、留守儿童等一系列问题。

当然,城市的不断扩容,也不能只是从外部吸引人才,更需要在根本上提高生育率。中国现在的生育率只有 1.3 左右,这个数据意味着每代人减少 40%的人口规模。长此以往,以后无论一二线城市都将面临无人可抢的困境,中国在人口规模和集聚效应方面的优势也会被不断减弱。

(摘编自梁建章、黄文政《从“抢人大战”看中国城市发展格局》)

材料二:

人才是实现民族振兴、赢得国际竞争主动的战略资源。放眼世界,人才竞争已经成为综合国力的竞争;纵观国内,人才竞争更是城市实力的竞争,谁拥有人才,谁就能在竞争中占据优势。 2017年以来,国内人才竞争持续升温,由“新一线”城市率先发起,随后蔓延至全国几十个城市。这些城市先后颁布人才新政,为争夺人才出台一系列优惠政策,掀起了一场空前的“人才争夺战”。尤其是党的十九大以后,人才竞争愈加激烈,各地方政府拿出“真金白银”“珠宝软玉”表达对人才的满腔热情和强烈渴求。

在这场席卷全国的“人才争夺战”中,是否该去“争夺”人才?“争夺”什么样的人才?“争夺”来的人才能留得住吗?该如何用和留?这都是值得各地政府深入思考和认真研究的问题。

政策的激励与吸引带来的是短期效应,而引进人才是一个系统工程,只有建立长效的人才工作机制,才能使“人才争夺战”的积极效应更好地发挥出来,城市才能获得长远发展优势。人才政策不能流于表面,做表面文章,先把人引进来再说,而应该科学、精准地规划一系列可持续的政策措施。人才工作也不应是政绩工程,在短时间内吸引大批人才不是最终目标,不应用人才引进的绝对数量来衡量“人才争夺战”的战果和成效,在关注人才引进数量的同时还应关注人才贡献率。应该看到学历落户并不等同于获得了相应的就业工作岗位,新增就业岗位数量是否与新落户人才数相匹配、能提供的就业岗位与新落户人才的专业特长是否对口等,还需要就业市场的进一步检验。

一些地方政府在制定人才政策时,过于强调户籍政策和各类补贴,认为拿出户口、房子和待遇才能引进人才,片面地将人才与金钱、住房等物质利益挂钩,扭曲了人才政策的本质,偏离了人才引进的初衷。事实上,本土人才对城市的经济社会发展起主要推动作用,要摒弃“只有外来和尚才会念经”的观念。在精准引进外来人才的同时,要善于发现、发掘、培养和使用本土人才,整合优化已有的存量人才。要以平等的原则对待外来人才与本土人才,将本土人才的各项保障工作做好、做到位,注意不要过于拉大两者之间收入、住房等待遇的差距,造成不公平感而引起本土人才的流失,或因内部排挤导致外来人才留不住。只有内外兼顾,才能充分调动本土人才和引进人才的积极性,达到互补互持的双赢效果。

总之,如火如荼的“人才争夺战”已成为城市发展的风向标,是地方政府在内外因的双重推动下谋求自我发展的必然选择。人才竞争,关键不在于出台多少政策,而在于政策的速度与温度。对于城市来说,引才政策起催化作用,城市经济起强化作用,生态环境起固化作用,三者有机结合,才能让人才自由有序流动,才能使人才为城市发展所用。

(摘编自张晓明等《“人才争夺战”之冷思考》)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的城市人口规模还不太理想,因此要大力发展以上北广深为中心的三大都市圈,并让二线城市大幅扩容。
B.各地对于集聚效应和人口规模的意义认识均不足,表现为有的地方只注重引进高端人才,忽视了普通的劳动者。
C.各地“人才争夺战”的战果和成效如何评价,并不看人才引进的数量,而是要看引进人才的贡献率。
D.人才引进要与培养本土人才统筹兼顾。如果将其与金钱、住房等物质利益挂钩,便扭曲了政策的初衷。
2.下列各项所述措施中,不符合材料二作者主张的一项是(     
A.安康市某医院根据高层次人才特点和承担任务情况,探索实行协议工资制、年薪制、项目工资制等灵活多样的分配方案。
B.深圳市某街道办辖区内高新企业较多,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迫切,录用了多名来自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知名高校的研究生。
C.余杭区根据人才特长、专业背景安排岗位,制定“一人一策”培养方案:到职一年后,组织部门通过考察,再根据个人意愿作二次分配。
D.浙江某高校在招聘公告中特别注明:讲师岗位“同等学历条件下,有海外著名高校留学经历者优先,薪酬上浮20%”。
3.同样是探讨“抢人大战”,材料一与材料二的侧重点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
2022-08-28更新 | 68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营口市二中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0.65) |
7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是我国重要历史节点的重大标志性活动,是展现国家形象、促进国家发展、振奋民族精神的重要契机。

体育文明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有悠久的体育文化传统,了解中国体育文明,对于增强民族自尊、提高文化自信具有重要意义。从古代遗存文物可见,早在夏朝以前,我国就有了民间舞蹈、射箭练习等带有体育元素的娱乐活动及军事训练。夏、商、周又相继出现了乐舞、武舞、射礼、田猎、手搏、跑跳等竞技运动项目。文物中还发现了大量的射箭、驾车等图样。孔子提出礼乐射御书数六艺,其中两项属于体育。汉唐时期,我国体育的基本范畴已经形成。

中国体育具有独特的文化理念,强调强身健体、内外兼修、身心愉快。运动讲究适时、适地、适人、适龄。一年四季都有适应不同地域、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不同体质特征的运动方式。初春万物复苏,郊外踏青放风筝;仲春天气渐暖,青年擂鼓赛龙舟;秋日天气凉爽舒适,老人登高望远;冬日暖阳,闺阁欢聚荡秋千。

中国幅员辽阔,民族众多,体育门类齐全且发源极早。以冰雪运动为例,被国际社会共同认定的世界滑雪起源地就在中国新疆的阿勒泰,2005年在阿勒泰市汗德尕特乡的墩德布拉克发现了人类脚踏滑雪板、手持单杆进行滑雪狩猎活动的岩画。专家考证产生于旧石器时代晚期,距今已有1万至3万年,远早于目前世界滑雪胜地挪威、瑞典、芬兰等地滑雪的历史。

体育往往是国家政治、经济、文化实力的全面展现。社会高度开放的大汉王朝、盛唐时期、大元时代莫不如此。汉武帝就曾连续举办过全国性的角抵比赛,宋代也有过规模较大的摔跤比赛。2022年即将成为双奥之城的北京,更有着光荣灿烂的体育传统。其历史上的前身元大都作为全国文化中心,体育得到极大发展,门类极大丰富,尤其是各种竞技类赛事的规模扩大,运动的水平空前提高。每年都有多种由皇家出面组织的盛况空前的体育赛事。许多体育运动堪称现当代体育赛事的先辈,如古代的高尔夫运动——捶丸、古代马球比赛——击鞠、古代长跑——贵由赤、古代长跑接力赛——急递铺、古代长途竞走等大型赛事每年定期举办,且有价值不菲的物质奖励和荣誉嘉奖。在投壶、双陆、象棋等华夏传统的体育、娱乐活动外,还增添了充满少数民族风情的狩猎、斗驼、摔跤比赛等。明清时期,冰雪活动在北方普遍开展,项目有冰球、速滑、花样滑冰、冰上射箭、冰上武术表演等,每年还有皇家组织的大型冰嬉庆典活动。

充分利用优秀传统文化资源,遵循新媒体时代跨文化传播的规律和特点,挖掘、阐释自古以来中国人民热爱和平生活、鼓励友好竞争、追求共同进步的思想内核,是现代体育精神之所在。展现中国古代体育、传统医学与精神道德建设相互依存相互融合的科学精神,通过讲好中国体育和中国人的故事,让世界了解中国悠久的体育历史和辉煌的文化成就,理解中国治未病的防疫理念和健康至上、生命至上的文化传统,是北京冬奥会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北京冬奥会展现中华体育文化传统,可以开辟中国形象传播新途径、新场域、新形态,启迪全国人民爱国热情,增加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激发全民体育的热情。

(摘编自傅秋爽《弘扬体育优秀传统,展现大国文化自信》)

1.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我国体育文化历史悠久,早在夏、商、周时期,就已经有了数量众多的竞技运动项目。
B.体育文明是中华文明的一部分,孔子提出礼乐射御书数六艺,其中射御属于体育活动。
C.人们通常以适时、适地、适人、适龄为原则选择适合不同地域、年龄、性别、体质的运动方式。
D.北京有着光荣灿烂的体育传统,在元朝时体育得到极大发展,门类极大丰富,达到了鼎盛。
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是可以载入史册的重大活动,所以我们要抓住机会展现国家形象。
B.体育往往是国家实力的展现,要增强民族自尊、提高文化自信应了解中国体育文明。
C.世界各国对体育都非常重视,越是社会高度开放的国家,其体育就越发达,比赛规模也就越大。
D.北京冬奥会目的是让世界了解中国的体育历史和文化成就,增强凝聚力,提升全民体育热情。
3.下列选项从不同角度论述了“弘扬体育优秀传统,展现大国文化自信”的理由,与其他三个角度不同的一项是(     
A.体育文明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B.中国体育具有独特的文化理念。
C.中国体育门类齐全且发源极早。
D.体育往往是国家政治、经济、文化实力的全面展现。
4.请简要概括分析材料的论证方法及作用。
5.有着100多年历史的奥林匹克格言已改为“更高、更快、更强——更团结”,新加入的“更团结”已成为世界共同认可的现代体育精神。请结合材料,概括并分析我国传统体育精神与“更团结”的契合点。
2022-07-18更新 | 91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锦州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
名校
8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舆论生态是指各种舆论形成的人际环境和促进舆论有序发展的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状态。舆论生态系统是舆论主体、本体,载体,环境等各要素在舆论的形成、传播及消解过程中相互影响、相互制约而形成的自我演化的系统。舆论生态系统的运行状态,就是舆论生态。一个健康良好、蓬勃发展的生态系统必然具有生物的多样性。健康的舆论生态也应该是和谐有序、良性发展的。从整体上看,健康的舆论生态可以用一句话来形容;主体担责,本体有序,载体可控,环境清朗。

主体担责是指舆论主体要承担起在舆论生态中应尽的责任。网络空间最大的特点就是虚拟性和匿名性,这一特点成为一些网络舆论主体不负责任地传播虚假,有害信息的掩护,这也是网络舆论生态失序的一个重要原因。清华大学的胡钰教授指出,在网络传播中,匿名不应成为器滥用自由的保护,有序则应成为自我约束的共识。事实上,自由而负责的网络传播行为,符合所有网络空间参与者的切身利益。可以说,压实网络舆论主体的主体责任是当前一项重要的任务。

本体有序是指舆论的内容传播和意见表达都应在有序范围内进行。有序的舆论表达应该以说理和解决问题为目的,而不是以情绪宣泄为目的。网络空间中的不同声音,应以平等、真诚的态度进行交流。

载体可控要求舆论传播的平台渠道应在舆论生态治理者可控的状态下运行。当前来看,最关键的就是避免技术失控,引导技术向善。例如,社交媒体技术带来信息和意见传播便利的同时,也助推了情绪化传播和非理性表达成势;人工智能和算法推荐技术在提高新闻信息生产,分发效率的同时,也带来新闻真实性下降和信息茧房的问题;大数据技术推动信息传播理念变革的同时,也存在侵犯隐私的风险,这些问题都应引起人们的重视。

环境清明是指网络空间天朗气清。全媒体时代,网络空间是亿万民众共同的精神家园。实践证明,网络空间天朗气清、生态良好,符合人民利益,能造福社会;网络空间乌烟瘴气、生态恶化,有损人民利益,祸害社会。这就像一个生态系统,如果外界环境失衡,在没有合理保护机制的情况下,整个生态系统就会加速崩坏。从当前网络舆论生态系统运行状态来看,尽管防火墙等措施形成了保护舆论生态的大气层,但是还应探索更加有效的过滤阀机制,不仅要减少外界不良因素的渗透,还要从内部净化舆论生态环境。

(摘编自耿磊《浅析构建健康的网络舆论生态》)

材料二:

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在网络空间的延伸,第四届到第八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分别以发展数字经济•促进开放共享”“创造互信共治的数字世界”“智能互联•开放合作”“数字赋能•共创未来”“迈向数字文明新时代等为主题阐释和解读共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命题。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以实现世界人民共同福祉为目标,契合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有利于构建网络空间新秩序。

与网络霸权主义否定网络主权不同,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以尊重网络主权为基础。网络主权是国家在其管辖的网络空间进行自主决策和管理并排除其他主体干涉的权力,是国家主权的自然延伸,以平等、自主与安全为基本价值理念。基于网络主权,各国在网络空间国际治理中是合作而非控制与被控制的关系,具有平等参与和决策的权力,可以据国情选择网络空间发展道路。网络主权平等原则意味着,在网络空间中任何国家不能将自身利益凌驾于其他国家之上,各国参与网络空间治理时不应受制于人,不应沦为其他国家实现政治或经济目的的附庸或工具。

与网络霸权主义谋求个别或少数国家利益最大化不同,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以各国共同利益为出发点和归宿。网络霸权主义的利益基础是单向维度的,由霸权国家单方强行确定。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利益基础是求同存异,寻求利益最大公约数,关注包括发展中国家和欠发达国家在内的利益诉求,兼顾科技强国与科技相对落后国家的利益,旨在消弭数字鸿沟,在全球范围内共享数字时代红利,实现共同发展和繁荣。

与网络霸权主义依赖国际旧秩序不同,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旨在建立网络空间国际新秩序。网络空间需要秩序。丛林规则支配下的网络空间会产生网络技术恶性竞争,网络黑客、网络恐怖主义等乱象,陷入无序和混乱状态。各国在关于网络空间治理的理念,规则、方法等方面存在差异,如何协调因跨地域形成的紧张关系,网络霸权主义与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理念提供了截然不同的方案。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需要摆脱不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旧秩序的影响,以共商、共建,共享为原则建立网络空间国际新秩序。

与网络霸权主义采用零和博弈的对抗思维不同,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奉行合作、普惠的理念。网络霸权主义为维持其在政治,经济领域的优势甚至垄断地位,排斥他国技术创新和数据分享。推行网络霸权主义的国家在意识形态主导下确定国家或地区之间的亲疏关系,采取对抗甚至联合抵制的方式破坏网络空间的生态环境。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打破意识形态隔阂,以共同利益为纽带聚集多元主体参与,有助于加强国家之间网络信息技术的开发与合作,实现数据共享、互通有无,在利益共享和责任共担的框架下促进经济,文化,教育交流,整合全球资源,推动创新。

(摘编自董彪《反对网络霸权   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舆论生态是指各种舆论形成的人际环境和促进舆论有序发展的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状态,舆论生态系统必然具有生物的多样性。
B.网络空间中的不同声音,应该以平等,真诚的态度进行交流,并允许人们自由发挥,以各种不同形式宣泄内心的情绪。
C.舆论生态要加装“防火墙”,还应探索“过滤阀”机制,不仅要从内部净化舆论生态环境,还要减少外界不良因素的渗透。
D.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在网络空间的延伸,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意义重大,影响深远,造福人类。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网络舆论生态失序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一些网络舆论主体没有承担起自己应尽的责任,不负责任地传播虚假、有害信息。
B.舆论传播的平台渠道应在舆论生态治理者可控的状态下运行,这是载体可控的要求,当前最关键的就是要加强舆论监管。
C.与由霸权国家单方强行确定的单向维度的网络霸权主义的利益基础不同,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利益基础是求同存异。
D.构建起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有助于打破不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旧秩序,建立网络空间国际新秩序和抵制网络霸权。
3.下列选项中,最能支持材料二中心观点的一项是(     
A.俄乌冲突加剧,导致国际石油等能源价格飞涨。
B.紧跟时代步伐,大力发展互联网相关产业。
C.构建开放合作的网络空间,命运与共,福祉共享。
D.让互联网更好地发挥作用,为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服务。
4.材料一在论证上有哪些特点?请简要分析。
5.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需要怎么做?请你结合材料二谈谈看法。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
名校
9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贫困作为一种古老的经济现象,同时也是一种古老的文化,是一个典型的现代性问题。传统社会相对现代社会来说物质匮乏、生产效率低下,但物质的匮乏造成的贫困现象与贫困文化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贫困文化是贫困群体所拥有的一种亚文化,当这种文化沁入到了这个民族成员的血液和灵魂之中,就具有很强的韧性。

当前,中国消除了延续几千年的绝对贫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并进入了后小康时代。虽说物质条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而一种族入到民族心理中的适应文化却没有发生相应的变化,并且形成了一种无形的巨大阻力,制约着整个后小康时代社会经济的发展,增大了相对贫困治理的难度。

西方传统文化中基督教文化是一种主流,基督教将贫困作为一种的文化,希望用慈善的方式来消除这种。中国古代占主导地位的是儒家伦理文化,而儒家伦理奉行的是一种文化,并且通过官方正统的教化渠道使文化成为主流。儒家思想家将贫困作为一种,主张用节欲的方式来对付贫困,甚至将贫穷作为一种美德来进行歌颂。被统治者用来作为治国指导思想的儒家文化,将贫穷作为正统的意识形态,并将其颂扬为一种美好境界。几千年来中华民族就浸淫在对贫困的这种认识和熏陶中。贫困美德,成为一种精神鸦片,安贫乐道贫困文化贫困观念根深蒂固地植入了中华民族的灵魂和血液中。

中国本土宗教道教在对待贫困的观念上,甚至比儒家的贫困伦理文化有过之而无不及。早期道教承袭并且衍化了道家的寡欲观,认为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其最终目的就是要求人们守贫、苦行和守拙。佛教传入中国后,儒道释三者合流,进一步强化了这种安贫乐道的民族心理,贫困文化贫困观念的负面作用更加凸显,很快得到中国民间和官方的认同,其安于贫穷、与世无争的消极心理更加深入人心。

在生产力水平低下的时代,儒道释三家合流后塑造的安贫乐道贫困观念贫困文化,对于调适中华民族群体的民族性格和民族文化产生了很强的正向激励作用,使人们在面对贫穷落后的逆境和压力时,仍然保持一种坚韧不拔、刻苦耐劳的品性,并能够穷则思变,形成一种有效应对、适应与成长的心理机制。但是,这种贫困文化贫困观念仅契合农耕文明,适应生产力水平低下、工具简陋和生产资料有限的时代文化。在这种贫困文化的熏染下,中华传统文化中形成了与现代工业社会、信息社会、市场经济时代相抵牾的民族心理。

社会心理学认为,贫困心理基因是有记忆、有遗传的。贫困文化基因中的这种韧性,无疑为消除了绝对贫困的后小康社会相对贫困的治理带来了极大的难度,增加了后小康时代相对贫困治理成本。因此必须未雨绸缪,按照工业革命4.0时代、5G时代、人工智能时代的标准,根据相对贫困的特征,设计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制度安排。

(摘编自唐任伍《贫困文化韧性下的后小康时代相对贫困特征及其治理》)

材料二:

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中国政府一直致力于消除贫困,带领人民从短缺迈向丰裕、从贫困跨入小康,然而,这并不意味着扶贫使命的终结。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建立解决相对贫困的长效机制,中国扶贫战略即将由消除绝对贫困向缓解不平衡、不充分的相对贫困转变。

就绝对贫困而言,贫困主要表现为短缺经济”“物质匮乏”“仅维持生存安全基本需要”“食物消耗货币化等。身处绝对贫困中的人无暇顾及生存以上的发展性问题,生存问题的迫切性使得贫困的相对属性被短缺经济所遮蔽。

相对贫困则是在一定的对比中显现的。相对贫困是由多种因素相互叠加呈现出来的主客观状态,它不仅是满足低起点的基本生存需要,更是社会比较的动态综合性结果。在特定国家或地区的生产生活条件下,依赖个人或家庭的现有资源即便可以满足基本生存需求,但相对于社会平均生活水准或其他群体,仍处于较低水平的生活境况或状态,这就是相对贫困。相对贫困表现为经济维度(收入与消费)、社会发展维度(就业、教育、社会保障)、自然生态维度等多维度的匮乏。虽然平均生活水准是通过特定贫困测量所得,但它仍是动态演变的,会因时空和人的感知差异而不同。因此,相对贫困包括客体评判和主体感受两个层面,前者是社会针对个体所作的客观式评价,后者是贫困主体自身对生活境况的主观式评价。与绝对贫困不同,相对贫困是同一时期不同地区或阶层间基于主观认定的生存水准差别而形成的贫困。相对贫困由于存在着不同的参照系,其地方性和区域性特征突出。

(摘编自王国敏《后小康时代中国相对贫困的特征》)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儒家将“贫困”作为一种“善”,甚至作为一种美德进行歌颂,并通过统治者正统的教化渠道,使之成为中华文化主流。
B.在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贫困文化就是一把双刃剑,其积极作用和消极影响同时存在,形成了独特的民族心理。
C.由于特定的文化背景,贫困文化长期影响着中华民族,并成为文化基因根植于民族的精神世界中,让贫困治理工作难度加大。
D.相对贫困表现为低起点的基本生活要求,是社会多维度比较的综合性结果,呈现出动态特点,具有地域性差异。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儒道释”主张“安贫乐道”,使安于贫穷、与世无争的消极心理深入人心,从而消解了这些主流思想的积极影响。
B.由于贫困文化等多种因素的制约,后小康时代相对贫困的治理难度明显大于扶贫初期绝对贫困的治理难度。
C.西方传统文化中基督教文化与中国古代占主导地位的儒家伦理文化对贫困的认识不同,应对的方式也不同。
D.将时间因素、地方因素、区域因素结合起来,从社会客体进行客观评价,就能准确识别相对贫困。
3.根据材料内容,下列属于相对贫困的一项是(     
A.王某是地道的农民,妻子又卧病在床、生活难以自理,家里还有一个未成年的女儿要抚养,他只能困守几亩薄田度日。
B.陈某某夫妇文化素质低、缺少经济来源,外出打工又因无一技之长而无法立足,回村后全靠打短工艰难维持生计。
C.刘某某家在偏远的乡镇,妻子因家庭贫困而离家出走,自己在外做泥瓦匠又出事故而伤残,靠年老体弱的父母帮衬度日。
D.李某某夫妇因城郊规划拆迁而迁入城市打工,收入低且不稳定,夫妇俩常为不能给孩子提供优质教育而自责。
4.请简要梳理材料一的论证思路。
5.请结合两则材料给中国今后的扶贫工作提三条合理化建议。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
名校
10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方言传统戏曲,一直无法摆脱老气甚至古板的刻板印象,而一部粤剧电影,却受到不少年轻人的期待。在最多年轻人聚集的视频社区哔哩哔哩(B站)上,5月初发布的《白蛇传·情》终极预告片,播放量已接近220万,并登上了B站的热门和热搜。预告片的弹幕中充斥着以特有“黑话”表达的溢美之词,评论更是大型“打脸”现场,“点进来之前以为又是蹭IP热度的炒冷饭烂片,看完鸡皮疙瘩起来了,目前正在找预售。”

这部电影是怎么打动年轻人的?和近年来备受欢迎的国产传说改编动画电影一样,主要是凭借大胆与坚持。

这里的大胆,也可以写作创新或突破。由于传说故事过于经典,最容易令人感到惊喜甚至惊艳的,往往在于形式上的创新和突破,而在电影中,视觉特效的表现更可能扩展想象力的边界。2015年的现象级传说改编动画电影《西游记之大圣归来》,就是凭借着震撼的3D效果和细腻的动作特效,从一部无人问津的小众动画,一路逆袭成国产动画崛起的里程碑。

《白蛇传·情》的特效同样值得称道,曾经只能通过舞台道具引观众入戏的戏曲,通过特效将经典场景变成会动的水墨画,是另一种层面上戏曲表达的升级版,也是以电影语言传达东方之美。

而坚持,则是在创新的同时,不忘根本。只要是电影都要把故事说好,动画电影还要人设突出画面流畅色彩鲜明,戏曲电影则要唱腔身段不能掉。坚持对于“本行”而言都不算难,但要把故事说好却不容易,尤其是改编传说。高分国产传说改编动画《哪吒之魔童降世》,在哪吒“削骨还父,削肉还母”的决绝故事中注入了现代“爱的教育”的精神内核,引人深思之余亦感人至深。

而白蛇传本身,就是一个跨越物种、追求自由与爱的现代价值观传奇故事,《白蛇传·情》的编剧,从不同角色的角度重新演绎这个故事。例如,许仙不再是闻妖色变而是坚守跨越物种的真爱,法海也不再是以善恶辨事的脸谱化形象,而是代表维护法界界限之间规矩的立场。

近年来,社会中弥漫着“如何吸引年轻人”的潮流,与仅仅着眼于购买力的商业化考量不同,传统戏曲对吸引年轻人的渴望,多了一层文化传承的寄托。有人认为,高雅的传统文化与艺术表现形式,通过结合大众娱乐融入主流,是一种“自降身价”的表现。实际上,文化需要传承,但高喊“文化传承”四个字实在太重,强行推广效果也未必好,首先还是要吸引人来了解。

无论是京剧老生王珮瑜通过个人魅力吸引观众推广京剧,还是《白蛇传·情》通过粤剧电影的形式打破“次元壁”,都是以轻量化的方式为年轻人打开一扇了解传统戏曲的窗户。

目前,国风已成大势,汉服与国风元素的服饰、配件、产品都在流行,年轻人对传统文化有着浓厚的兴趣,他们其中的一些人也许只是被美丽的服饰吸引,也许只是对潮流的一时跟风,但总会通过各种各样的形式,对传统文化多一分了解,甚至其中的一些,会深入研究或踏入这个领域。

即便只是浅尝即止,即便只是附庸风雅,能让更多的人了解,让其中一些人懂得,这就是“窗户”存在的意义。

选择5月20日作为公映日,或许是因为,这不仅是一个与爱情有关的节日,更是粤剧文化的重要纪念日。2006年5月20日,粤剧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或许如不少人担心的一样,选择这个档期,这部稍显小众的电影的排片会被压缩,但排片是会根据市场反映调整的。这是一个大胆的选择,也是一次勇敢的坚持,希望这一份坚持,能轻轻地打动年轻人,开启一扇了解传统戏曲的窗户,获得期待中的回响。

(摘编自《<白蛇传·情>破圈,电影为粤剧传情添韵》,《南方都市报》2021年5月20日)

材料二:

近日,全国政协常委、中国作协副主席白庚胜,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版权协会理事长阎晓宏接受人民网专访,讲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技术“加持”下如何更好地传承创新,以及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对文化发展的重大意义。

白庚胜:文化遗产保护是永恒的,现在需要思考的是如何更好地传承以及创新。在信息化时代,尤其要利用好新技术。我们有影像的手段、数字的手段,可以进行远距离、超时空的传播,为传承保护创造了更多的可能性。

同时,还要不断开发文化的衍生品,做到文化遗产的活化、利用和转换。比如,过去口头流传的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经过不断衍生,出现了戏剧、影视、音乐、舞蹈、绘画等大众喜闻乐见的相关内容。所以,文化遗产首先是通过衍生产品才能“活”下去,才有持续的生命力,才有可能在传播中“出圈”。

还可以把文化遗产转化成可以看的、可以吃的、可以玩的。我们必须要与时俱进,结合城市文化生活和当今人们的审美,让古老文化在和高新科技对接中走得更远,让更多人享受其中。

阎晓宏: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我们将越来越依靠包括版权在内的智力成果的使用。

文化发展基于两个条件,一个是要有好的作品,第二是好的作品要有好的传播能力。这里就要有激励的制度,让好作品能够受到尊重,受到保护,能够获得相应的报酬,使得创作者有能力再次投入创作。

如今,中国进入提质增效的新时代,中国的知识产权也进入了创造、使用、管理和保护并重的阶段。“十四五”时期,知识产权的价值更高更大。我们需要有一个更好的创新环境,因此需要继续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

(摘编自《传统文化,“出圈”靠什么?》,“人民网”2021年3月12日)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方言传统戏曲是老气甚至古板的艺术形式,所以一般不受年轻人欢迎,但《白蛇传·情》这部粤剧电影却受到不少年轻人的期待。
B.《白蛇传·情》和近年来一些根据国产传说改编的动画电影之所以备受欢迎,主要是因为它们既有创新突破又能做到不忘根本。
C.对动画电影和戏曲电影来说,坚持“人设突出画面流畅色彩鲜明”“唱腔身段不能掉”等“本行”特色并不算难,难的是如何把故事说好。
D.中国版权协会理事长阎晓宏认为,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建设离不开包括版权在内的智力成果的使用,需继续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
2.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有些观众在看电影《白蛇传·情》的预告片之前,对其并无多大期待,以为这部电影无非又是蹭IP热度的毫无新意的烂片,而看完预告片后,其态度大为改观。
B.传说故事如果不进行形式上的创新和突破就不能令人感到惊喜,《西游记之大圣归来》正是凭借出色的视觉特效成功逆袭,成为了国产动画崛起的里程碑。
C.传统戏曲渴望得到年轻人的关注,一方面是着眼于购买力的商业化考量,另一方面也寄托着“文化传承”的厚望;近年来,戏曲界已有人在做戏曲推广的相关尝试了。
D.全国政协常委、中国作协副主席白庚胜认为,不仅要做好文化遗产的保护,也要做好传承和创新,如今信息时代的各种新技术为传承保护文化遗产创造了更多可能性。
3.下列各项中,不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观点的一项是(     
A.电影《白蛇传·情》包含了武打、特效、舞蹈,还有粤剧、新编粤曲……它是多种艺术元素综合起来的艺术作品。
B.电影《白蛇传·情》取材于民间传说《白蛇传》,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融入现代思想,以“情”为主线,道出了人们对爱情的美好憧憬、对真善美的执着追求。
C.电影《白蛇传·情》中的“白素贞”是时尚和完美的女性形象,电影中白素贞的扮演者曾小敏说:“她有自己的生活主张,敢爱敢恨,勇于追求,勇于表达。”
D.电影《白蛇传·情》中许仙扮演者文汝清认为电影表演跟在舞台上表演有很大不同,“戏曲的表演是有程式的,是夸张性的”,而在电影表演中却要收敛一些。
4.请简要梳理材料一的论述思路。
5.传统文化如何在传播中“出圈”?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