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时评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07 道试题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
名校
1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全国教育大会的讲话中,强调“要在学生中弘扬劳动精神,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懂得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道理,长大后能够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地劳动”,指出“要努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上述重要讲话是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劳动观对各类人才培养的重大理论指导,是从民族和国家发展的战略高度对深化教育改革、完善教育体系建设提出的重大任务。

2013年同全国劳动模范代表座谈时,习近平总书记历数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的劳动者杰出代表,既包含体力劳动者,又包含脑力劳动者;既包含简单劳动者,又包含复杂劳动者;既包含物质生产劳动者,又包含精神生产劳动者。诚实劳动与创造性劳动一样,都是对劳动的性质规定,前者是强调劳动目的、方法和手段的正当性,后者则是强调劳动要素、方法和结果的发展性。

(摘自《论以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劳动观为指导深入推进劳动教育》)

材料二:

劳动是一切成功的必经之路,劳动教育是成长成才的题中之义。

不久前,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强调劳动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劳动教育,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承载立德树人的理念,对推动劳动创新、建设教育强国意义重大。

热爱劳动是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基因。《孟子》中就有“后稷教民稼穑,树艺五谷;五谷熟而民人育”的记载。勤劳创业、耕读传家是中国教育的重要内容,“劳”与“学”在历史上从未分离过。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曾提出,儿童劳动教育应谋求手脑相长。长期以来,劳动教育融入改造自然、创造历史、发展自我的过程中,发挥了兴国利民的重要作用。

应该看到,近年来一些青少年中出现了不珍惜劳动成果、不想劳动、不会劳动的现象,劳动的独特育人价值在一定程度上被忽视,劳动教育被淡化、弱化。在学校课程的实施中,存在“口头上重视、课程上忽视”等情况,劳动教育内容大多以活动的方式呈现;社会和家庭对劳动教育在人的全面发展中的重要意义,也存在认识不足的现象。推动全社会重视劳动教育,就要使家庭劳动教育日常化、学校劳动教育常规化、社会劳动教育多样化,形成劳动树人、协同育人的格局。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是实施劳动教育的重要场所。《意见》强调,“家庭要发挥在劳动教育中的基础作用”,鼓励孩子利用节假日参加社会劳动,树立崇尚劳动的良好家风。《意见》同时提出,“学校要发挥在劳动教育中的主导作用”,包括开齐开足劳动教育课程,统筹安排课内外劳动实践时间,有序安排学生集体劳动,等等。而从社会角度看,企业公司、工厂农场可以开放实践场所,工青妇、公益基金会、社会福利组织等可以搭建多样化劳动实践平台。

在推动树立辛勤劳动、诚实劳动理念的基础上,更应倡导创造性劳动。当前,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特别是创新型人才的竞争。这就要注重生活实践、社会实践、劳动实践的锤炼,培养孩子们的实践能力、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思维。近年来在全面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中,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出台《中国高考评价体系》等,就是着眼于适应科技发展和产业变革的需要,培养创新型人才,强化诚实合法劳动意识,培养科学精神。一切劳动者,只要肯学肯干肯钻研,练就一身真本领,就能在劳动中体现价值,展现风采,更能在劳动中拓宽个人成才、国家发展的广阔天地。

马克思说:“劳动已经不仅仅是谋生的手段,而且本身成了生活的第一需要。”中华民族是勤于劳动、善于创造的民族。广大青少年是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要推动他们从小接受劳动教育、感受劳动之美,养成崇尚劳动、尊重劳动、辛勤劳动、诚实劳动的习惯,从而以劳动教育树时代新人,用劳动之手创造幸福生活。

(摘自吕文利《以劳动教育树时代新人》)

材料三:

人生活在具体的、现实的社会中,人的全面发展要受到方方面面社会条件的制约,教育就是其中一个重要条件。马克思说:“要改变人的本性,使他获得一定的劳动技能和技巧,成为发达的和专门的劳动力,就要有一定的教育或训练。”

在教育中,如何才能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呢?马克思主义告诉我们,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

在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中,将教育与劳动相结合开展新时代劳动教育,具有独特的育人价值。在日常生活劳动教育方面,让学生注重抓住衣食住行等日常生活中的劳动实践机会,主动分担家务,掌握洗衣、做饭等必要的家务劳动技能,养成爱劳动的好习惯。在服务性劳动教育方面,强调让学生参加校内外公益劳动、志愿服务,培育公共服务意识,使学生具有面对重大疫情、灾害等危机主动作为的奉献精神,参与社区治理。在生产劳动教育方面,强调让学生参加力所能及的生产劳动,丰富职业体验,提高职业技能水平,培育学生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和爱岗敬业的劳动态度,提升就业创业能力。这样对劳动教育的进一步细化,将教育与劳动相结合,充分发挥了劳动教育在人的全面发展中的独特育人价值。

(摘自陈云龙《劳动教育是学生全面发展的必要途径》)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诚实劳动是就劳动性质而言的,它强调了劳动目的、方法和手段的正当性,党和国家对此比创造性劳动更加重视。
B.勤劳创业、耕读传家是中国教育的重要内容,中国劳动教育的育人功能是由春秋时期儒学的倡导而开始的。
C.劳动者只要在劳动中体现价值、展现风采,在劳动中拓宽个人成才的天地,就能树立肯学肯干肯钻研的精神。
D.对大中小学生进行劳动教育,学校要起主导作用,家庭要发挥基础作用,社会可以搭建多样化的劳动实践平台。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共中央、国务院对劳动教育非常重视,强调劳动教育对推动劳动创新、建设教育强国意义重大。
B.印发《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和出台《中国高考评价体系》重点都是为了强化和落实劳动教育。
C.马克思主义认为,必须通过一定的教育或训练才能改变人的本性,只有将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才能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D.近年来,在青少年中出现了不珍惜劳动成果、不想劳动、不会劳动的现象,这与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劳动教育存在不足有关。
3.下列说法中,可以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观点的一项是(       
A.“劳动不仅是经济的范畴,而且是道德的范畴,因此不劳而获是可耻的。”
B.“当劳动是快乐时,生活是美的;当劳动是一种责任时,生活就是奴役。”
C.“我们世界上最美好的东西,都是由劳动、由人的聪明的手创造出来的。”
D.“加强青少年学生劳动教育是一个关乎人才培养和国家发展的战略性课题。”
4.请简要梳理材料二的行文脉络。
5.为什么要在大中小学生中加强劳动教育?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0.65) |
名校

2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短视频生产放大了生活意义,将日常生活、平凡人生等转化为文化中心,实现了对人的本真生活的观照。在普通大众成为短视频生产者以后,短视频生产就变成了一场文化运动,推动着大众的文化觉醒和文化生产。但是短视频生产也将文化解放推向了文化狂欢的境遇,带来不加节制的亵玩、粗俗低俗的内容等问题。因此应当对网络短视频生产进行合理引导,促使其朝着积极健康方向发展。

首先,短视频充分释放了文化生产权利。在传统社会中只有文化精英才拥有文化生产权利,普通民众只能被动地服从和接受,毫无文化生产话语权。自媒体时代,微博、微信等新媒体为普通人提供了表达自我、发表观点的机会,但对于缺乏文字表达能力、不能流畅表达观点的民众而言,在书面表达能力的制约下他们并未从这场新媒体革命中获得真正意义的文化权利。网络短视频生产进一步释放了文化生产权利,普通大众可以通过影像、语言、图片等方式进行文化表达,从文化精英手中接过了内容生产的“接力棒”,成为文化产品生产者、分享者和评论者,从而释放了高高在上的文化权利。亨利·詹金斯认为,短视频生产是一种大众参与的“参与式文化”,普通网民拥有了绝对的文化话语权。尼葛洛庞帝认为,后信息时代以个人化为主要特征,网络为每个人都提供了表达需要和希望的机会。在短视频平台上,即便是传统娱乐文化下的明星也不如网红风光。

其次,短视频还推动文化生产回归生活。在短视频生产中,网络主播们以文本生产者的身份参与了声势浩大的文化革新运动,而普通网民则是这场文化产品的裁判,看与不看、何时参加、怎样评论等完全由自己说了算。网络短视频让文化生产重新回归生活,短视频平台就像能够提供数量庞大、品质各异、功能不同的文化商品“超市”,用户就像超市里购物的顾客,有自由选择的权利。同时,每个用户都可以将自己的产品(网络短视频)放到超市货架(短视频平台)上进行出售。在传统文化产品生产中,艺术是高于生活、超越常规的,欣赏艺术就是体验特殊情境、产生审美体验,但是短视频生产却是在日常生活发现美、创造美,将农村生活、农业生产、餐饮制作等加工成文化产品。

同时,短视频还带来文化亵渎与狂欢化。网络短视频生产赋予了普通大众文化权利,但随着随手转、随意评等短视频传播方式的普及,网络短视频作秀、恶搞、戏仿等开始泛滥,网民对文化等级制度的反抗超出了对文化生产的兴趣,他们以“文本盗猎”的方式创造了亵玩、同乐和起哄的大众狂欢文化,网民以亵玩的心态寻找快乐,文化生产的意义被消解。本雅明认为,简单机械的复制褫夺了传统艺术的格调、崇高和神韵,颠覆了传统艺术的地位。从某种意义上讲,短视频生产下放了文化产品生产的权利,将普通民众列入了文化生产和传播的行列,让他们在生产和生活中获得了创造和分享的快乐,但是短视频生产也将文化解放推向了文化狂欢的境遇,低俗的内容、无聊的集体围观等不仅传承了大众文化的“娱乐至死”,还将文化狂欢的感官快感、舒适度和传播效能提升到了崭新高度,从而带来了不可忽视的负面影响。有网友就侃称,南抖音北快手,智障界两泰斗。这些从侧面反映了短视频传播存在的格调不高、内容粗俗等问题。

网络短视频以个体化、圈层化、广泛参与性等颠覆了传统的文化传播方式,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文化生产和传播的大众化。但是短视频生产也带来了许多负面因素,如低俗无聊的视频内容、大众狂欢的网络场景、猎奇恶搞的网络心态等,这些给网络文化传播带来许多负面影响。因此,应当以辩证思维看待网络短视频,加强对网络短视频的引导和规制,促使网络短视频文化健康发展。

(摘编自赵萌《自媒体时代的网络文化新形态》)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短视频推动大众的文化觉醒和文化生产,使得普通大众成为短视频的生产者,短视频生产成为一场文化运动。
B.普通民众是短视频的多方参与者,人民的日常生活是短视频的主要内容,这是文化生产回归生活的重要体现。
C.微博、微信等新媒体为普通人提供表达自我、发表观点的机会,但并未让他们获得真正意义上的文化权利。
D.网友们的“南抖音北快手,智障界两泰斗”的调侃正面反映了短视频存在的格调不高、内容粗俗等问题。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亨利·詹金斯与尼葛洛庞帝的观点都证明了短视频将文化生产权利从文化精英手中释放出来的观点。
B.本文的论点突出,论证思路清晰,综合运用了正反对比论证、引用论证、比喻论证等多种论证方法。
C.文章既肯定短视频产生的积极影响,又指出它给文化带来的诸多负面影响,显示了作者的思辨态度。
D.文章在讨论短视频产生的种种影响时,均与传统文化进行比较,学术视野较为开阔,论证清楚明白。
3.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短视频推动文化生产回归生活的表现的是(       
A.新疆“网红县长”贺娇龙用短视频记录新疆生活,宣传新疆美景,让更多的人了解新疆,爱上新疆。
B.80后校长张鹏程用短视频记录学生学校生活,让“鸡腿女孩”“校长爷爷”的故事为人们所知道。
C.中青报一项调查显示,98.9%的受访者每天都会刷短视频,71.5%的受访者感觉自己刷短视频上瘾。
D.随着诸多农村生活题材的短视频走红网络,手机成为新农人的“新农具”,短视频带货成“新农活”。
2023-09-26更新 | 61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南充市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检测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适中(0.65) |
名校

3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相比于西方国家广泛流行的分餐制,中国人更习惯聚餐。其实,中国人一开始也采取的是分餐制。

《史记》所载的“鸿门宴”故事,就是分餐制的形式。刘邦一行登门拜会,项羽留刘邦等人吃饭,席间,项羽、范增、项伯、刘邦、张良等人分坐于不同方位,这正是分餐制的典型场景。如果他们几个人围着一个桌子吃饭,项庄也就不可能通过舞剑的方式去杀刘邦了,因为那样做项羽也会有危险。

不仅史书记载如此,大量考古发掘出土的实物也证明是这样的。山东诸城出土的前凉“髡刑图”画像砖,体现了汉代人用餐的场景。图中官吏列坐,一人面前放置一份盛有食物的餐具。还有四川郫都区出土的“宴饮舞乐百戏”画像砖,图中有五个人席地而坐,一人面前摆有一案,众人分餐而食。

中国人早期实行分餐制,与家具的形制有关。中国一开始没有椅子、桌子这样的家具,人们通常席地而坐。将杯盘直接放在席子上既不卫生也不雅观,于是吃饭时通常还有一种食案,只是它比较低矮。在汉墓中出土过一幅《宴饮观舞图》壁画,表现的是人们就餐的场景,图中每个人面前都有一个小食案,这种小食案其实就是食盘的变形。颜师古在《急就章注》中解释:“无足曰盘,有足曰案,所以陈举食也。”与食盘不同,这种小食案下面有足,便于放在席上。《后汉书》记载,隐士梁鸿从太学毕业后厌倦官场,还乡后娶孟光为妻,夫妻二人后转徙吴郡,靠帮工维持生计。梁鸿每次回来,“妻为具食,不敢于鸿前仰视,举案齐眉”。孟光举的“案”,就是当时常见的小食案。

魏晋以后,各民族之间加快了交流与融合,受少数民族生活习俗的影响,人们的服饰、家具和用餐器具有了许多革新,进而影响到用餐的形式。与汉人传统服饰不同,少数民族的“胡服”以袖窄、紧身、圆领、开衩等特点而更适合活动,在用餐时不容易碰翻杯盘,也不容易沾上油污。少数民族所使用的“胡床”,类似于人们后来一直用的“马扎”,已经是一种高足坐具了。至少在东汉末年,“胡服”“胡床”等已经传到内地,受到上层社会的喜爱。《后汉书》记载,汉灵帝“好胡服、胡帐、胡床、胡坐”,京城中“贵戚皆竞为之”。

穿着越来越紧身的衣服,坐在更高、更舒服的椅子里,面前是高足的桌子,人们用餐时无疑会感到更舒服。这时,如果仍采取以前的那种分餐制形式,就需要在每个人面前放一张桌子,每个人坐一把椅子,不仅浪费家具,而且室内空间不足够大的话也难以摆开,于是人们逐渐聚拢到一张桌子上吃饭,分餐制向聚餐制悄悄转变。这种情形早在魏晋时期就已经发生了。在嘉峪关出土的魏晋墓室砖画《宴饮图》中,就有四个人并列坐在一个长方形大食案的一侧用餐的情景。到了唐代,聚餐制开始普及,在唐长安韦氏墓壁画《野宴图》中,正中间放着一张方形的桌子,食具全部放在这张桌子上,共有九名男子坐在各自凳子上分三面围着桌边聚餐。

由分餐制向聚餐制转变是一个漫长的渐变过程,除了服饰、家具、食器等方面革新所产生的推动作用外,人们思想观念的变化也是原因之一。魏晋以后战乱频繁,社会动荡,儒家学说受到玄学等思想的挑战,传统的等级、礼制等观念有逐渐淡化的倾向,用餐形式更趋向实用化,其所承载的礼教色彩有所减弱,这也影响到社会习俗的变革。

(摘编自陈忠海《分餐制在中国古代的演变》)

材料二:

中国人的饮食方式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发展进程。很长时间以来,围桌共食已成为普遍习惯,也是一种文化符号。筷子是传统饮食文化的另一个重要符号,逢年过节亲朋好友聚会,许多人都习惯以彼此夹菜的方式表达情感。围桌共食中来回“穿梭”着筷子,这种场景虽然传递着情谊,但却极大增加了病菌传播的风险。

形成新兴的餐桌文化,离不开多方协作共同努力。首先是政府要积极进行正面引导宣传。杭州建德市制作公筷公勺地方标准,并制作“前端金色、后端绿色,尾部标注有地域文化品牌”的公筷供全市使用,取得了良好成果。面对关系到公众卫生安全的“小事”,政府要拿出实际行动积极作为。再者是餐饮企业要成为分餐而食的推动者。根据《餐饮业分餐制设施条件与服务规范》,各个餐饮企业要践行企业责任,在设施条件、服务规范、卫生条件等方面严格把关,为大众创造分餐饮食的基础设施条件,并引导人们养成正确的饮食观念。

多一双公筷、一个公勺,多一份放心安心。公筷、公勺用起来,分餐进食搞起来,这些文明小节将为广大市民的健康提供更全面的安全保障。每一位市民都可以从自己做起,通过每个人的努力,让“公筷意识”深入人心,让“分餐进食”成为文明标配,养成文明健康的生活习惯,彻底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

(摘编自薛正文《公筷公勺分餐进食引领文明餐桌新“食”尚》)

材料三:

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唾液是疾病的主要传播途径之一。除了受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外,合餐很可能成为肝炎、伤寒、痢疾等多种疾病以及幽门螺旋杆菌的传播媒介。数据显示,成人幽门螺旋杆菌的感染率高达60%。倡导分餐制不但在疫情期间更安全、卫生,在平时也更符合健康生活的理念。

但传统观念较难改变、围餐更热闹、中餐适合合餐等是一些网民不愿分餐的主要原因。还有声音表示,推行家庭分餐制比推行聚会分餐制遇到的阻力和困难更大。有建议指出,在疫情的影响下,餐饮企业和单位食堂可以率先实行分餐制,社会上加大对分餐制的宣传力度,从服务到理念,提高公众对分餐制的接受度,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到个人和家庭,养成更健康的生活方式。

(摘编自韩冰玉《浙江走进公筷新“食”代》)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鸿门宴”上主宾分坐于不同方位,呈现的正是分餐制的典型场景,这也为项庄刺杀刘邦且保全项羽提供了便利。
B.中国历代实行分餐制的形式,都与家具的形制有关,如《宴饮观舞图》中的小食案就影响了当时人们的就餐形式。
C.汉人在魏晋以后开始受到少数民族生活习俗的影响,在服饰、家具和用餐器具上进行革新,进而影响到用餐形式。
D.魏晋时期,分餐制逐渐向聚餐制转变,究其原因,除了服饰、家具、食器等的革新外,主要是人们思想观念的变化。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提及《后汉书》有关汉灵帝的记载,旨在说明少数民族的服饰、家具等已经传入内地,并深受上层社会喜爱。
B.筷子是中华传统饮食文化的一个重要符号,且能以彼此夹菜的方式表达情感,但同时也极大增加了病菌传播的风险。
C.筷子在围桌共食中来回“穿梭”,难免沾染上唾液,而唾液是疾病的主要传播途径之一,故应该减少筷子的使用频率。
D.魏晋后战乱频繁、社会动荡的时代,传统的等级、礼制等观念有逐渐淡化的倾向,用餐形式也更有可能趋向于实用化。
3.你认为当前应如何有效地推行分餐制?结合以上材料简要分析。
2023-09-26更新 | 22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南充市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适中(0.65) |

4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英雄主义在人类历史上由来已久,它实际上已经成为一种能够反映东西方基本意识形态的文化现象。

中国的英雄史观着重于守卫国土,维护政权;而西方的英雄史观着重于塑造人格,创造历史。但是两者的共同点就是英雄的理念首先是创立当时人们可以效仿的榜样,这榜样是某一个历史时期人们崇拜和追随的对象。中国的英雄文化诞生于混沌时期,盘古开天、夸父追日以及三皇五帝的传说都包含着英雄主义的浪漫色彩。在此后的漫长岁月中,从诗歌到戏剧,从说唱到小说,一代一代的英雄和伟人成为一代又一代人崇拜和追随的目标。在西方文化中,英雄往往站在天意的对立面,一次又一次地通过自身的抗争挑战宿命。比如希腊神话中盗火的普罗米修斯,希腊悲剧中始终无法摆脱弑父娶母命运的俄狄浦斯,以及中世纪英格兰的不断挑战自身命运的英雄罗宾汉等。而在中国,英雄则替天行道,救百姓于水火之中。孙悟空护送唐僧去西天取经,水浒英雄造反杀贪官保皇帝都是替天行道。

东西方英雄文化都是宿命论,西方的宿命包含着对命运的挑战和不屈,而东方的英雄往往赋予命运一种妥协和变通。西方英雄是绝对个人英雄主义,他们虽然也讲义气重友情,但始终以自己的利益为最高利益。特洛伊王子出于个人的欲望不顾可能的后果强行拐走海伦,这在西方社会属于小节,无损英雄的形象,而在东方却是不能容忍的自私行为。在东方,英雄意味着比常人更严格地恪守道德规范,所以桀骜不驯的孙悟空还是逃不脱如来佛的手心,还是要做唐僧的门徒;而打虎的武松,粗野的李逵也必须口服心服地服从宋江的领导。

(摘编自潘天强《论中西方的英雄文化》《人文杂志》)

材料二:

最高荣誉授“国士”,凝聚中华磅礴伟力。国士在,不可当。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一场疫情给我们的国家和人民带来羁绊,无数抗疫英雄,挺身而出,全民皆兵,举国战“疫”,我们遏制住了疫情。在这次疫情防控斗争中,橘井泉香医者心,杏林春暖家国情,钟南山、张伯礼、张定宇、陈薇是杰出代表,堪称“国士”。钟南山院士敢医敢言,“让大家别去武汉,自己却奔赴一线”,提出存在“人传人”现象;张伯礼院士主持研究制定中西医结合救治方案;张定宇院长冲锋在前,身先士卒;陈薇所长她闻令即动,紧急奔赴武汉执行科研攻关和防控指导任务。他们逆行而上,勇敢冲锋,敢于担当,站成脊梁,他们是人民生命的保护神,他们是中华民族的健康大使,对他们的表彰,凝聚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力量。

(摘编自殷建光《最高荣誉授“国士”浩然正气贯中华》《潇湘晨报》)

材料三:

9月30日是烈士纪念日,一个值得铭记于心的日子。深沉缅怀,致敬英魂。致敬那些为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捐躯的烈士,致敬那些为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而英勇献身的烈士!

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中华民族历来崇尚英雄、敬仰英雄,中华民族也历来英雄辈出、群英云集。据不完全统计,近代以来我国烈士总数约有2000万名。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民族能够经历无数灾厄仍不断发展壮大,从来都不是因为有救世主,而是因为在大灾大难前有千千万万个普通人挺身而出、慷慨前行!”全民族抗战的同仇敌忾,渡江战役的横扫千军,抗美援朝的英勇无畏,抗洪抢险的勇往直前,抗疫斗争的逆行出征……在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中,处处都有着气壮山河的英雄史诗,处处都有着凯歌以行的英风浩气。

(摘编自《用奋斗向英烈致敬》《人民日报》)

1.下列对材料一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东西方英雄的理念首先都是创立人们可以效仿的榜样,树立永远的丰碑。
B.东西方的英雄都讲义气重友情,都可以为朋友两肋插刀。
C.在中国,英雄往往是叛逆的,通过自身的抗争挑战宿命。
D.特洛伊王子若在中国,他的英雄称号就会被质疑;而夸父若在西方,也会被称为英雄。
2.下列对材料二和材料三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四位“国士” 钟南山、张伯礼、张定宇、陈薇都是抗疫英雄的杰出代表,对国家和人民有着卓越的贡献。
B.那些为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捐躯的烈士具有天地英雄气,值得铭记和致敬。
C.国家将“9月30日”定为烈士纪念日,就是希望人们用奋斗向英烈致敬。
D.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在大灾大难前挺身而出、慷慨前行的千千万万个平民英雄。
3.下列选项中,不可以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三主要观点的一项是(       
A.所有参加抗疫的人员。
B.四川凉山救火烈士汪耀峰。
C.在飞机驾驶舱挡风玻璃爆裂脱落的情况下,让飞机成功备降的机长刘传健。
D.在维和行动中牺牲了的所有官兵。
4.在中国人眼中,什么样的人可称为“英雄”?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
2023-09-16更新 | 28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嘉兴市八校联盟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
名校

5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马克思主义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始终站在时代前沿。“21世纪马克思主义既是时间的延伸,也是空间的拓展,标注的是世界范围、世界影响、世界意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仅引领着当代中国的发展,为破解中国问题提供行动指南,也不断影响着世界的发展,为解决世界难题提供中国方案,从而成为引领中国与影响世界双向推进的科学理论。

环顾当今世界,当代资本主义出现历史性衰落。政治极化、贫富分化以及各种社会认同危机不断引发混乱与动荡,全球治理面临系统性危机,整个世界共同面临的风险挑战日益增多。这就依然需要我们向恩格斯请教,像他那样时刻关注这个世界,对人们普遍关心的问题给以科学的回答。同时,要在迅速变化的时代中赢得主动,在进入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塑造优势,就必须在伟大实践基础上推进理论创新,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更加深入人心,更好发挥引领中国发展的强大威力,不断开创21世纪马克思主义发展新境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以宽广的世界眼光、博大的天下情怀和坦诚的大国担当,牢牢占据人类文明制高点、人类道义制高点,鲜明提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和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机制的全新主张,为破解治理、信任、和平、发展四大赤字提供了有效思路,极大地拓展了马克思主义在21世纪的新视野新领域,为处在十字路口的世界航船指明方向。

(摘编自何毅亭《纪念伟大的思想家恩格斯诞辰200周年》)

材料二:

20201128日是恩格斯诞辰200周年纪念日。恩格斯的名字是与马克思、马克思主义紧密联系在一起的。面对全球化时代更为复杂的困境和难题,我们是多么需要向这位毕生致力于资本批判和对人的解放之路进行探究的当代社会主义最杰出的代表(马克思语)请教,他是一位多么值得我们深刻铭记和隆重纪念的伟人!

资本批判的复杂性在于,不仅要厘清其形成的历史过程和现实机制,更需要从理论上勾画和建构起资本作为一种独特的社会力量布展的逻辑及其抽象——具体体系。这是最为艰难的思想创造,也正因如此,《资本论》的写作成为马克思毕生最重要的工作。遗憾的是,尽管完成了《资本论》大部分初稿,并于1867年出版了第一卷,但直到1883年去世,马克思也没有完成第二、三卷的定稿工作,这也就意味着他对资本逻辑和体系结构的揭示并未完整地呈现出来,而这一工作是由恩格斯来完成的。恩格斯以毕生无私的付出,资助马克思的生活,配合和协助马克思的工作,晚年又以近乎双目失明的代价整理亡友的手稿。诚如列宁所说:他们的关系超过了古人关于人类友谊的一切最动人的传说。

资本批判并不是纯粹的理论建构,更需要将其转化为变革资本社会的实践。但变革资本社会并非轻而易举,相反,它充满艰难和坎坷。为此,恩格斯特别重视无产阶级革命实践的方式和途径问题。他与马克思超越一般人道主义和自由主义的深刻之处在于,基于对无产阶级改变自身命运、变革资本社会历史经验的总结,认为这种人的解放不是生命个体的短期行为,而是一场漫长的社会运动。在这一过程中,理论与实践之间、目标与手段之间、总体与局部之间、长远与短期之间并不是直接对应的,而是犬牙交错,充满了矛盾,致使革命之路远不平坦。为此,恩格斯晚年特别注意到,在抽象的意义上是正确的理论,如果直接引入实践之中,在大多数情况下是无益的,甚至是有害的。因而他强调无产阶级自身素质的提高和革命策略的调整。

恩格斯去世后,资本主义在20世纪发生了很多变化。诸如过去单纯的私人占有出现了社会化趋势,分配方式上普遍实行社会保障制度,提高中下层收入者的生活水平,缩小贫富差距。怎么看待这些积极的变化与恩格斯所进行的资本批判之间的关系呢?在某种意义上,这些状况可以看作是恩格斯的理论批判和实践活动所产生的深远的后续效应。假如没有他对资本历史发展轨迹或运行逻辑的揭示、对资本社会化扩大的趋势的预见,人类的发展就不可能在一定程度上摆脱自发状态,通过多方面的举措和手段对资本进行调控和规范。而20世纪后期以来消费社会”“数字资本主义的来临,不过是资本所带动的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变趋势的最新体现。在此意义上,恩格斯的资本批判在当代依然是不可超越的。

而在实践层面,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在经历了20世纪的发展和波折之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异军突起,展示了勃勃生机和长远的发展前景,不仅解决了中华民族长期贫困和落后的问题,实现了千百年来中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而且更以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关注继承发展了马克思、恩格斯关于自由人的联合体的思想和意旨,显现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21世纪的马克思主义将对世界文明产生的巨大影响。

(摘编自聂锦芳《恩格斯诞辰200年:致敬不朽》)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要在变化的时代中塑造优势,赢得主动,就必须在实践基础上推进理论创新。
B.当面临全球化的困境和难题时,我们可以从革命导师恩格斯那里寻找答案。
C.无产阶级要通过提高自身素质和调整革命策略来应对人类解放这场社会运动。
D.资本主义在20世纪的诸多变化,正是恩格斯进行的资本批判产生的后续效应。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国际局势风云变幻,政治极化、贫富分化以及由此引发的混乱与动荡,是当代资本主义社会历史性衰落的直接原因。
B.《资本论》对资本逻辑与体系结构的揭示和完整呈现,是马克思、恩格斯伟大友谊的见证,更是人类宝贵的精神财富。
C.变革资本社会并非易事,充满了艰难险阻,这不仅需要理论建构,更需要将其转化为进行无产阶级革命的社会实践。
D.人类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摆脱自发状态,实现对资本进行调控和规范,证明了恩格斯的资本批判在当代仍然不可超越。
3.请简要梳理材料二的行文思路。
4.在纪念恩格斯诞辰200周年班级读书会上,同学们就“为什么说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问题展开讨论,请你结合两则材料简要回答。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适中(0.65) |
名校

6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材料一:

如今,人们对旅游的认识不再停留在“看山看水看风景”阶段,开始走向“观文品史、体验生活”的新阶段。

从近年来对节假日旅游市场的监测结果来看,90%以上的游客会参与各类文化活动,40%的游客会进入文博场所。一些地方建设融文艺表演、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文化艺术展览等功能于一体的文化旅游综合体,形成文化旅游生活综合服务体系,为“文化+旅游”创造更多新体验。

“文化+旅游”产品越来越丰富,成为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求的新热点。体验文化、增长见识,成为越来越多游客的主要出游目的。人们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成为“旅游+文化”发展的可靠保障,给文化旅游市场带来广阔发展空间。但旅游市场也存在产品质量参差不齐的现象,一些旅游产品不是寻求创新融合,而只是打着文化的旗号。我国目前不缺购买力,缺的是让人入眼入心的产品。

特色文化产业是文化与相关产业深度融合发展的关键。“文化+旅游”离不开特色元素、特色文化与旅游的深度融合。日前,在第十四届中国(义乌)文交会上公布的100项浙江省优秀非遗旅游商品,涉及雕刻塑造、金属加工、器具制作、纺染织绣、剪纸刻绘、编织扎制、陶瓷烧造等13类。其实,国务院在2014年发布的《关于推进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的若干意见》中就提出,建设功能完善、布局合理、形象鲜明的特色文化城市,鼓励各地结合当地文化特色不断推出原创文化产品和服务,积极发展新的艺术样式,推动特色文化产业发展。

丰富的市场资源需要健康有序的市场运行环境,发展良好的旅游生态。统筹推进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和旅游业融合发展,扩大优质旅游产品供给,是推进“旅游+文化”持续发展的关键。

(选自马方波《文旅融合,“新”在哪儿?》)

材料二:

历史文化遗产是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宝贵资源。发展旅游要以保护为前提,不能过度商业化,从而让旅游成为人们感悟中华文化、增强文化自信的过程。

“不能过度商业化”涉及的保护主体非常广,涵括了各种类型的遗产地:既有文物和文化遗产、历史文化名城和名村,也涉及自然遗产地、自然保护地和国家公园。“让旅游成为人们感悟中华文化、增强文化自信的过程”,意味着保护与活化不能简单地提供产品和迎合受众,而是要覆盖价值阐释传播的原则、标准、路径、方法和产品整体流程。

对此,文旅融合如何做?首先,在文旅融合中,要细分出“文物与旅游融合”并形成传播体系。文旅融合不能只是将“文”“旅”简单分为买卖两方,也不是每项文化资源都可一样对待。文物、文化和自然遗产、历史文化名城诸多资源进入文旅融合环节时,存在着一条几年来都未被凸显强调的“隐形门槛”,这就是其价值标准。目前,至少有半数资源已完成价值提取,也由之成为“金名片”被万众瞩目。细分“文物与旅游融合”并形成传播体系,就需要认真面对这个“门槛”,而非在“活化”时有意无意地绕过或回避。而“隐形”更多意味着文旅融合参与者具有文物与遗产价值阐释水平和传播能力。这是一门后发的、通过实践才能逐步成熟的学问,也是回答“不能过度商业化”的核心技能。只是现在这样的复合型人才太少了。

其次,不唯以计算人头数来评估效果,保持公共文化产品与利益性文化产品的对应比例。文物与遗产资源本质上是一种公共资源。其对应的“产品”首先具有明显的公共文化特性。在文旅融合过程中,文物与遗产活化其实是一个需要推进的领域。其中的难点在于:目前缺乏一套独有的、最大限度阐释真实、完整价值的效果评估标准——只能沿用计算人头数量、计算营业数额的传统模板。这种公共价值与商业需求形成的悖论,常使得“越开放、越破坏”的现象反复出现。

对待历史文化遗产“不能过度商业化”,也意味着文旅融合中,唯以计算GDP和游客人头数来判读效果的模式正在走向终结。“文物与旅游融合”是资源、经营、受众三方共同作用下形成的价值阐释过程和消费环境。任何一方都可对文物和遗产资源产生推动力或反向牵制。可以预见,“文物与旅游融合”会将遗产价值与旅游市场目标相加,形成全新局面。其中,会有意识地保持公共文化产品和利益性文化产品之间的比例。

文旅融合不仅能覆盖旅游市场的大部分优良资源和黄金目的地;而且通过大遗址保护、线性遗产保护、遗址公园与文化公园等形式,为文旅融合中的深度体验、研学旅行提供了价值、范围基础。如以大运河申遗为开端,跨地域、多领域的大遗址体系显示出文化遗产工作者的成熟功力。价值提取变得驾轻就熟也更恰当准确,提供的遗产类型和价值内涵更加丰富。

(选自齐欣《“不能过度商业化”,文旅融合应该这样做》)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相比以前,人们对旅游的认识有了改变,不再单纯地是看山、水等风景,还可以是观文品史、增长见识、体验生活等。
B.目前,在我国购买力旺盛的前提下,“文化+旅游”产品也随之增多,但这些产品创新度都低,很难吸引消费者的眼球。
C.在发展旅游事业时,我们一定要注意保护历史文化遗产。需要保护的范围很广,既有自然遗产方面的,也有历史文化方面的。
D.文旅融合涉及资源、经营和受众,而这三者共同作用,对形成遗产价值与旅游市场目标相加的新局面有很大影响。
2.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现在,有些地方开发文化旅游综合体,这与大部分游客会参与文化活动相契合,从而为游客提供了更多的新体验。
B.文旅融合即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要想做好文旅融合,离不开特色元素、特色文化与旅游的深度融合。
C.文旅融合是复杂的事情,不同文化资源要尽可能用不同方式对待,文旅之间既不能简单切割,也不能简单叠加。
D.计算人头数量、计算营业数额的传统评估方式不能用于文旅融合市场,这是由文物与遗产资源的本质决定的。
3.下列各项中,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观点的一项是(     
A.以前的手艺是做生活必需品——铜壶、火锅等,有市场不愁销;后来有了工业品,手工艺品没有价格优势,市场发展举步维艰。
B.对文化传承人开馆授艺等弘扬、展示特色传统文化的审批一路绿灯,文化传承人还能享受申请项目补贴等一系列优惠政策。
C.红色文化不仅推动了旅游产业的创新发展,促进文旅融合,还为脱贫攻坚助力,推动了乡村振兴步伐。
D.纳西象形文字绘画体验馆馆内商品基本不卖,文化体验只收工本费,所有项目考虑的都是怎么传承纳西文化。
2023-09-01更新 | 17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开平市一中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第八周检测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
名校

7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过程中,中国已经从依靠户籍制度建立的定居型社会转变成要素自由流动的迁居型社会,从依靠血缘、地缘的熟人社会转变成业缘化的生人社会,从低流动、被动流动的乡土中国转变成高流动、全方位、多元化、主动流动的迁徙中国。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流动人口总量达到3.76亿,较2010年增长了69.73%。其中,省内流动人口为2.51亿,较2010年增加了1.16亿人,增长了85.70%;跨省流动人口为1.25亿,较2010年增加了3896万人,增长了45.37%。人口流动参与度大幅度提高,流动人口规模进一步扩大。可以看出,乡土中国向迁徙中国形态转变业已形成。

常态化的迁移流动不仅改变了人们的空间位置,更深刻影响了人们的生产、生活、社会交往方式、内在文化乃至社会治理理念。在由乡土中国向迁徙中国转变的过程中,以下三个方面的改变是确定无疑的。

迁徙转变必然导致人际交往的异质化,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随着部分追求经济动机的农村人口离开熟悉的亲属网络、职业网络以及乡土网络流动到城市中,农民之间不再具有共同的身份、进行共同的生活或劳动,农民内部之间出现了分化。外出的农民与村庄之间的联系削弱,村庄的向心力与凝聚力衰退。接受城市文明的流动人口的生产、生活以及交往方式逐渐向城市人口靠近,且随着流动人口的代际传递,传统的农耕文明、乡愁本色逐渐褪去,而留守农村的人口仍然遵循着传统的乡土交往习俗。其次,城市社区居民的交往也同样经历着从同质化到异质化的过程。社区人口的户籍化转变为户籍人口与流动人口混居,同一社区内部人群的社会地位差异较大,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从以情感联系为主转向以市场交换为主。与此同时,在社区居民的逐渐陌生人化过程中,不同人群的服务需求、行为方式等也存在差别,趋于多元化和复杂化。

几千年来,农民被土地束缚,世代定居于乡村,形成了天然的稳定性以及自我延续的静文化。安土重迁的习俗不仅支配着个体的生活与社会交往,同时也影响着个体的认知和思维方式。改革开放以来,工业化、城镇化在吸引农民从农村向城市自由流动的同时,也使得中国传统的静文化发生转型。迁徙中国的大规模、高水平、主动的人口流动,实际上伴随着静文化的退化以及动文化的建构。在此过程中,一方面,农民冲破土地的限制,告别了过密化的农业,血缘、亲缘关系形成的差序格局不断松散,由此瓦解了传统意义上乡土中国的乡村社会共同体与文化基础,导致根植于生产、生活以及交往方式的静文化逐渐退场;另一方面,随着人口流动规模从无到有,从少到多,从较多到巨大,流动原因趋于多元化,社会主体、社会空间、社会网络以及社会关系不再受限,自由流动的文化观念逐渐取代传统的静文化观念。

乡土中国的社会治理理念具有浓厚的乡土伦理,以乡村为基,历代相习、积久而成。首先,乡土伦理具有内生性,乡村秩序在村落中自然形成并依靠礼俗规则加以维持和延续;其次,乡土伦理具有习得性,无须专门学习,村民便可以在日常交往中学习并遵守。乡土中国的生产、生活方式以及习惯、礼仪等变化缓慢,世代积累的经验足以维持和保障社会秩序,因此乡土中国是一种礼治社会。伴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以及相关政策的松绑,人口的空间位置变化导致社会交往的异质化、信息渠道的多样化、文化观念的动态化,这种转变打破了熟人社会的秩序。传统礼治的约束力日趋弱化,走向式微,法治成为迁徙中国的秩序主导。契约关系代替伦理关系成为社会治理的基础。理性化、法治化、公共性是迁徙中国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推进社会文明的支撑力量。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要以法治为基础。

(摘编自段成荣《由乡土中国迁徙中国形态转变业已形成》)

材料二:

随着时代的变化,社会转型日益凸显,在全球化和现代化的冲击下,中国社会从乡土性进入后乡土性。这意味着在乡土结构依然留存的情况下,由于社会经济与文化观念都已经受到现代化的渗透,中国的乡土社会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现代性的特征。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村落依然还是相对于城市而存在的,但是聚居在村落的人们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随着乡土性本质特征的变化,新农村的建设必须加快步伐。

费孝通先生在对农村社会乡土特征的分析和高度概括的基础上,提出了关于农村发展模式的理论,这充分体现了志在富民”“以民为本的思想。只有以农民需求为导向进行新农村建设才为真正的建设。后乡土社会里,大量农民涌入城市,频繁地四处流动,更换职业,之所以出现这种现象,正是因为主体需求的问题。新农村建设首先要解决农民最关心的问题;其次要解决现代化过程中农业结构性问题;最后要加大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以及教育事业的投入,尤其重视教育的投资。

在转型时期的中国社会,建设新农村仍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后乡土社会农村的建设问题,并不是单纯的国家问题,也并非单纯的农民问题,更不是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的问题,所以只依靠任何一方单纯的努力都是不够的,只有各方形成合力,建设新结构、新主体和新功能的新农村这一目标才有实现的可能性。

(摘编自朱珠《浅析中国的新农村建设》)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社会已变为迁居型社会,2020年中国农民省内流动人口数量比跨省流动人口数量多。
B.一部分农村人口流动到城市,外出的农民与村庄断绝了联系,村庄的向心力在不断减弱。
C.工业化、城镇化吸引农民从农村不断流向城市,这使中国乡土社会的差序格局不断松散。
D.在全球化和现代化的冲击下,中国社会从乡土性进入后乡土性,乡土社会的结构已经消失。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现如今中国社会呈现出高流动、主动流动的特点,人口流动参与度大幅度提高,流动人口规模在不断扩大。
B.随着社会的发展,同一社区内部人群的社会地位差异较大,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从以情感联系为主转向以市场交换为主。
C.中国乡土社会的乡土伦理具有内生性和习得性,村落的人们不需要学习这些乡土伦理,就可以自觉遵守。
D.费孝通先生以民为本,志在富民,他对农村社会乡土特征进行分析概括,提出了关于农村发展模式的理论。
3.结合材料内容,下列选项中最不能体现“中国社会从乡土性进入后乡土性”的一项是(     
A.农村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努力实现城乡交通一体化。
B.农民依靠土地、以农业为主的生计模式已转换为“农业+副业”的兼业模式。
C.村民的生活方式从单一的村落生活迈向“乡—城”的两栖生活。
D.在农村人与人交往讲求礼尚往来,由此农村社会产生了“礼物流动”的习俗。
4.请简要梳理材料二的行文思路。
5.在由乡土中国向迁徙中国转变的过程中,中国社会发生了哪些变化?请结合材料一简要说明。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
名校

8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202112月,南京大学城市科学研究院副院长胡小武教授注意到,作为城市化过程中衍生的一种新现象,断亲似乎越来越多地发生在青年人身上。

断亲指的是基于血缘联结的亲戚关系逐渐淡化。一些“90”“00越来越疏于与亲戚产生情感联系的一种现象。断亲主要表现为基本不走亲戚,而非正式断绝亲戚关系。相关调查显示,越是年纪大的人,与亲戚之间的联系越频繁,关系越密切,越是年轻人,断亲现象也就越普遍。

那么断亲背后,中国家庭亲缘关系究竟发生着怎样的变化?

过去中国社会以扩大家庭为主,亲缘关系较为紧密。由于交通信息相对闭塞,人们的社会活动空间相对有限,生产生活及情感所需的信任关系和互助资源,在很大程度上依托各种亲戚关系。因而基于血缘关系的亲戚是最可靠和稳定的社会关系。

进入现代化、开放性、高流动性的社会后,中国人的社会关系网络发生较大变化,以学缘而非血缘的同学关系、校友关系逐渐占据社会关系的重要方面。再加上现代社会中血缘亲朋因拆迁、借贷、财产继承、家庭攀比等造成的心态失衡,亲缘之间的利益冲突逐渐超越利益链接的比重。因此,从传统到现代社会的重大变迁中,亲戚关系式微是一种客观社会事实。

内卷环境加剧“00的独生子女常年游走于各种课堂之中。他们从小在内卷化的教育体系内生长生活。特别是大城市中的青少年学生,几乎从小就周旋于各类培训班。休闲生活被极大压缩,社会交往特别是走亲戚形态的交往更少。久而久之,青少年成长过程中亲戚不在场或被同学所替代,致使断亲成为必然。

城市化与社会流动造成居住地分离。中国开启城镇化进程后,有超6亿人口陆续从乡村迁移到城市。其中超过2亿人口实现跨省市居住流动。远距离流动造成兄弟姐妹分别居住在不同城市的现象。家庭成员居住分离,使他们的下一代从小缺乏对亲戚的亲密接触与频繁交往,亦加速青年世代断亲行为。

市场经济快速发展,小家庭独立自主性增强,对传统社会相对紧密的亲戚关系冲击较大。市场经济下的银行贷款和国家先后推动的全民医保、社保,九年义务教育制度以及大学内各种奖学金、困难补贴、勤工助学等方式,让很多家庭可以不再通过亲戚网络来获得生存和发展资料。这种因经济独立而带来的安全感和衣食无忧的生活方式,直接冲淡新世代青年群体对亲戚之间礼物馈赠的渴求,并在情感上也降低了对亲戚的心理需要,青年世代断亲变得自然而然。

互联网时代的青年生活方式更加原子化。生活方式决定人们的交往方式。“00时代的日常生活,因互联网而改变,也都在互联网中实现。特别是随着国家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日益完善,广大的乡村地区也基本上实现网络覆盖,乡村孩子与城里孩子共享同一个互联网世界。互联网让“00青年群体更加享受人与网的日常生活方式,而不是现实中人与人的生活方式,走亲访友这种长辈坚持的社交方式,已经被青年群体逐渐放弃。断亲现象因网络原住民沉溺虚拟生活方式的陌生人社交,在现实中不断上演。

【节选自胡小武《断亲背后的亲缘关系重构》《半月谈》(内部版)2022年第6期】

材料二:

青年群体断亲之后,中国人的亲缘关系将会走向何处?

中国人向来重视情谊,这体现在乡野、市井、家国,在一切人与人产生联系的场景之中。也正因这份对情感的重视,类似亲缘关系、师生关系、邻里关系变淡等话题才屡屡引发热议。理性观之,今天的中国社会正在经历深层次变革。各种人际关系都面临着重新磨合调整再建构的过程。比如,亲友虽生活在不同时空,但各种欢乐一家人的微信群里,莫不是热闹非凡。再如,随着城市家园居住日久,邻里之间确实不再鸡犬之声相闻,但周末假期相约露营、抗疫期间彼此关照等,折射的何尝不是温暖关系的崭新回归。越是陌生人社会,人们就会越渴盼温情。只要内心这份情感追寻不变,只要中国社会文化的精神内核不变,便会有新的密切关系不断萌芽生长。

随着社会经验增长和心智成熟,身为家长的成年人必然遵循亲戚交往的基本伦理,逐渐适应婚后更多亲戚的交往习惯。为人父母后,在孩子哺育、教育、生活、成长等问题方面,大多会形成中国式家长心理。绝大多数中国家长心里都期盼自己的孩子懂礼貌有情商、合群、有朋友,这些心理期盼事实上包含一种亲缘唤醒功能,表现为对自己繁衍后代的自我认同,对血缘、亲缘关系有直接认知和生命体验。他们多数会逐渐适应中国式家庭亲缘关系规则,逐渐学会经营自己的家庭和亲缘网络,最终像他们的父辈那样,经营和维系中国传统的亲缘关系。

字一撇一捺,蕴含着相互支撑的智慧。任凭时代变迁,人与人之间始终都需要互动交往、友爱相帮、彼此温暖。为加固这份情感联结创造条件,人人相善其群,延绵千年的中国温情必将在现代社会找到更好的存在方式。

(节选自中廉在线《当代青年断亲现象恐引发亲缘关系恶劣,需警惕》)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亲人拉起微信群,邻里之间相约露营、小区住户在抗疫期间彼此关照,这些都展现出了中国社会文化始终不变的精神内核。
B.现代社会的“断亲”现象越来越多地发生在了青年人身上。学缘关系也逐渐取代血缘关系,成了最重要的社会关系。
C.当如今的青年人有朝一日成了家长,这些包含有“亲缘唤醒”功能的心理期盼自然就会让他们慢慢学会经营亲缘网络。
D.传统中国社会常需要依赖亲戚关系取得互助资源,如今人们获得资源的方式更多元,这也成了青年世代“断亲”的原因之一。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断亲”现象可以说是传统社会迈向现代化社会过程中的一种衍生现象。
B.材料一对“断亲”抱以一种明显的忧虑,相较而言,材料二的态度更客观理性。
C.材料一和材料二都谈到了“断亲”的问题,但是两者的侧重点有区别。
D.虽然互联网让青年人的生活方式更原子化,但它其实也可以被用来维护亲情。
3.下列选项中,最贴合材料一观点的论据是(     
A.台湾青年演员魏晖倪因为工作留在北京过年,除了为自己备好“一解舌尖上乡愁”的年夜饭,更与岛内家人早早约好“云上”围炉、拜年。
B.在温州农村,婚礼习俗也越来越有文化味了——文化礼堂里张贴着喜字,披挂着红纱,父母致辞叮嘱传承家训家风,全村乡亲踊跃观礼贺喜。
C.“今年读书父母终于不用再帮我向亲戚借钱了。”来自千岛湖的学生戴建征接过杭州福彩中心的5000元助学金,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D.湖南多家教育类相关上市公司积极响应教育部“停课不停学”的号召,免费开放在线课程,助力“云课堂”的搭建,保障学生在家学习质量。
4.中国人一直都看重“同窗”情谊学缘关系。请参照材料一的角度分析学缘关系在中国社会非常重要的缘由。
5.在讨论当下青年人的“断亲”现象时,有人说如今的小青年都厌烦亲戚,就是因为现在的青年人普遍都很自私,对亲情很淡漠。这样的说法不合事实,结合材料进行反驳。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
名校

9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材料一

从上古时代到春秋时代,由于生产力水平的低下,一般观念上都强调满足人的最基本的生活需要,反对追求华丽的奢侈,不但老百姓不可能有超越生产力发展水平和自身的社会地位的享受,就是贵为天子的君主,也不应该一味地贪图享乐。《尚书·五子之歌》:训有之,内作色荒,外作禽荒。甘酒嗜音,峻宇惘墙。有一于此,未或不亡。把华丽的美与奢侈的生活欲望简单地等同起来,甚至认为追求华丽的美就是一个国家衰败和灭亡的根本原因。《国语·楚语上》:夫美也者,上下、内外、大小、远近皆无害焉,故曰美。若于目观则美,缩于财用则匮,是聚民利以自封而瘠民也,胡美之为?这是倡导朴实之美的最基本的经济的和政治的原因,与此同时,传统美学观也就把对美的鉴赏和崇尚纳入了政治风格和道德评价领域,称为一种带有普遍意义的超美学的标准。

(摘编自魏家俊《中国传统文化视野下的绚丽之美》)

材料二

在高歌民族复兴的今天,怎样认识中国文化传统,是我们的重大课题。因为体大,自然思纷;为求其真,仁智之见,我们都应该研究。历览前贤著述,可见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特质。

和而不同,厚德载物。重视人与自然之间,族群、民族之间,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统一。所谓天人合一是经过区分天人、物我之后,重新肯定的人与自然的统一,强调的是顺应自然而不是片面征服自然。在观念上形成了协和万邦”“天下一家的文化理想。在人与人的关系上,善于化解对立,主张仁爱、和为贵。

刚健自强,生生不息。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就是指人要向天地学习,以刚毅的精神,生生不息,奋斗不止。中国人因此而创造了世界上独特的文明,而且是世界上唯一未中断的文明。

仁义至上,人格独立。我们以仁义为最高价值,崇尚君子人格,肯定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精神,弘扬至大至刚的正气,强调人人都有内在的价值与不随波逐流的独立意志,守正不阿,气节凛然,甚至杀身成仁,舍生取义。

民为邦本,本固邦宁。强调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民本主义肯定人民是主体;人君之居位,必须得到人民的拥戴;保民、养民是人君的最大职责。

整体把握,辩证思维。中国思维有两大特征,一是整体观,二是阴阳观。前者从整体上把握世界或对象的全体及内在诸因素的联系性、系统性,反对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后者重视事物内在矛盾中阴阳等关系的对立与平衡。

经世务实,戒奢以俭。我国有现世与实务精神,强调知行合一,经国济民,兼重文事武备,明理致用,反对空谈高调。尊重劳动,倡导勤俭节约,力戒骄奢淫逸,鄙视不劳而获。

中国文化精神的这些特质可以成为中国梦的文化底蕴,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文化基础。实际上,中国古代文化可以作创造性的现代转化。例如中国古代的社会理想,或者说中国梦,代表话语应是《礼记》: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是谓大同。

这是儒家所设想的远古时期天下为公大同之世。也可以说是古代中国人的梦想,这就是天下一家的社会理想。

两千多年来,平民子弟通过宗族祠堂与家庭教育世代传承的精神信念,其主流价值仍然是仁爱、孝慈、正直、忠信。百姓接受并影响他人的生活哲学,是带有儒家文化密码的忠臣义士的故事和蒙学读物、族谱家训、民谚民谣中的廉洁勤俭、与人为善等观念,如《三字经》《千字文》以及四书中的一些内容。这些价值通过唱戏的、说书的,通过家人乡亲口耳相传,逐渐在民间扎根。

(摘编自郭齐勇《中国文化精神的特质》)

材料三

信息化、数字化既给传统文化的生存发展带来威胁,也为其重焕生机提供契机。为什么从前人们喜欢看戏,现在不喜欢呢?这变化的背后就是信息化、数字化的技术力量。在信息、交通都不发达,文化娱乐活动匮乏时,建立在地域文化基础上的传统文化,得以较好地传承发展。随着信息和交通的便捷,尤其是进入信息化、数字化时代后,地域色彩浓厚的传统文化面临巨大冲击,当人们打开智能手机,就可以观看电影、电视、视频时,很多人就不愿意走进剧院看那些古老的地方剧种了。传统戏剧如此,其他领域和门类的传统文化亦然。但是,信息化、数字化是一种技术力量。它们打破了传统文化的传播限制,使其有可能在全球范围内获取知音。如3D全景声京剧电影《霸王别姬》,从2014年登陆好莱坞杜比剧院后热度一直不减。这种蕴藏着强烈独特的民族文化基因密码、原汁原味的中国传统文化,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不同的文化语境里被认同、被赞叹,真正走向了世界。

(摘编自封寿炎《数字时代,传统文化如何保护传承》)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从上古时代到春秋时代,人们强调满足人的最基本的生活需要,反对追求华丽的奢侈。
B.中国文化体大思纷,我们应当充分研究诸多前人观点,才能较为完整地总结出其精神特质。
C.“天人合一”是区分天人、物我之后的人与自然的统一,强调顺其自然而不是征服自然。
D.中国思维具有整体观与阴阳观,其内涵有相同性,都主张内在的联系性、系统性与平衡性。
2.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文化强调民为邦本,“民为贵、君为轻”,民与君的关系恰如“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B.传统美学观把对美的鉴赏和崇尚纳入政治风格和道德评价领域,它就将称为一种带有普遍意义的超美学的标准。
C.中国梦是以中国文化精神为底蕴的,“天下为公”“天下一家”是其社会基础。
D.《三字经》《千字文》是带有儒家文化密码的蒙学读物,是中国文化传承的核心载体。
3.下列说法中,可以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三观点的一项是(     
A.文化本身也是一种信息,信息越发达文化传播也就广泛
B.传统文化要在网络文化时代持续发展壮大,就必须有所创新。
C.在数字化信息化背景下,不同文化会彼此冲击,形成干扰。
D.一个民族保存着还是抛弃了自己的历史和传统文化,是它将要强盛或者衰落的标志。
4.材料二在论证上有哪些特点?请简要说明。
5.在数字化、信息化时代,我们应该如何保护传承传统文化?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
2023-08-08更新 | 183次组卷 | 34卷引用:福建省莆田市二十四中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摸底检测(二)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

10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网生代”,指的是伴随互联网出生与发展的一代人,他们在数字化、网络化、娱乐化的时代浪潮中成长,从幼儿时期就开始过着一种“屏幕环绕的生活”。在北京大学教授、文化资源研究中心主任张颐武看来,所谓的“网生代”,他们不需要学习就天然地生活在互联网时代,好似网络世界里的原住民。从此角度来看,当今的青少年接触网络几乎是与生俱来且无法避免的,他们的网络生活要比成年人所想象的更为丰富甚至复杂许多。因此,如何为青少年营造更加清朗的网络生态、让他们健康触网,成为一个值得全社会关注的话题。

张颐武以网络“饭圈”乱象举例说:“一段时间以来,频频出现粉丝非理性追星乱象引发社会广泛关注。主要表现在几个方面:一是部分粉丝不顾社会公序良俗和基本是非,无底线追星,甚至为犯错明星辩护开脱;二是畸形‘饭圈’在网络平台和商业资本的裹挟下,助长‘流量为王’的不良风气,严重违背艺术创作的基本规律;三是部分青少年被不良粉丝群体误导,脱离正常追星轨道,造成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扭曲;四是一些‘粉头’为谋取私利,把普通粉丝组织起来,为明星炒作热度、集资‘打榜’、制造话题,‘饭圏’形成势力化群体,与明星形成一种‘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利益关系。”

张颐武表示,针对“饭圈”乱象的相关整治措施,旨在遏制畸形的“饭圈文化”,倡导形成风清气正的网络环境,是立足当下和着眼未来发展的必要举措。而网络生态的整治离不开全社会各方面力量从多角度着手,合理分工、正确引导、共同推动,以战略眼光、从长远角度筑牢网络空间清朗的基石。他特别提及,互联网平台的运作机制,对未成年人使用网络的影响巨大。各大互联网平台是网络内容的重要出口,伴随日益进步的技术手段,互联网企业不能只顾追求商业利益,他们需要担负起社会责任,对于不适宜青少年观看的内容需要有一定的管理举措。目前,各大平台都在加强管理,政府也出台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相关舆论也形成了新的态势,毫无疑问,这些社会综合治理举措都致力于为青少年营造更加清朗的网络生态。

有关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12月,中国19岁及以下网民群体占比16.6%,总数达1.64亿。且随着网络技术和业态的迭代更新,网络内容生产和传播几乎是野蛮式的,作为网络空间里最为活跃的青少年群体,他们的网络素养也在很大程度上折射出网络生态的优劣。那么,青少年应该具备怎样的网络素养?

张颐武认为有两个方面特别值得重视:一是青少年亟需在网络时代具备自我辨别力及认知力,自觉抵制低级趣味、“三俗”内容;二是他们在具备这两种基础能力之后,需要进一步拥有选择判断的能力,筛选出与他们成长相关、优质且有意义的内容来开展自己的网络生活。他谈道:“毋庸置疑,青少年在当前的网络世界里占据着最重要的位置,他们不仅是互联网内容的接受者,也是创造者及分享者。网络上海量的信息一方面十分有活力、有正能量,另一方面也有很多负面的、影响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内容,所以青少年触网需要在树立明确的底线意识的同时,拥有向上的、更高的追求。”

(摘自谯娇《张颐武:网络空间越清朗,越有利于青少年的声音被倾听》)

材料二

网络内容建设是引导培育青少年网络文明素养的关键。网络内容建设呈现的网络文化产品,反映的是网络思想舆论工作的实际成效,直接影响着青少年的思想情感和文化价值取向。由于青少年正处于人生的“拔节孕穗”期,成熟、独立的价值观念尚未形成,安全用网、理性上网、科学上网、明辨是非的意识和能力还很薄弱,在网络中很容易受到不良信息内容的影响和侵蚀,损害其构建良好的精神世界。在此情况下,我们必须精心打造能够吸引青少年的优秀网络文化产品,着力创建优质化的令青少年愿听愿看的网络内容,使正能量的精品网络内容充满网络空间,让青少年在网络空间中见到什么是真善美,做到辨别假恶丑。

当前,网络内容建设存在的问题影响青少年网络文明素养的养成。一方面,网络空间中低俗化、同质化、单一化的网络内容大量存在,众多网络内容枯燥无味缺乏吸引力、感染力。《青少年蓝皮书:中国未成年人互联网运用报告(2021)》数据显示,短视频平台中仅有32%的未成年人在上网时经常和总是主动选择“青少年模式”,仅有14.9%的高中生会自觉使用“青少年模式”,产生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在于青少年模式下的短视频服务内容普遍缺乏吸引力。另一方面,资本对文化市场的渗透使得网络内容生产商品化、逐利化,网络内容建设逐渐让位于流量关注,利益导向逐渐取代价值导向。如资本对“饭圈”的推波助澜与营销机构的引导,不问是非对错、不管善恶美丑,致使“流量至上”、拜金主义等畸形价值观严重危害了青少年的成长。

(摘自王苗《以优质精品网络内容引导培育青少年网络文明素养》)

1.下列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当今的青少年属于“网生代”,他们接触网络几乎是与生俱来且无法避免的,营造更加清朗的网络生态无疑有益于他们的健康成长。
B.整顿网络乱象、营造健康网络空间,互联网企业要采取综合治理措施筑牢基石,要以日益进步的技术手段把控好网络内容的平台出口关。
C.青少年很容易受到网络不良信息内容的影响和侵蚀,因此加强网络内容建设,使正能量的精品网络内容充满网络空间具有重大意义。
D.当前,网络内容建设任务艰巨,网络空间中低俗化、同质化、单一化的网络内容依旧存在,产品商品化、逐利化的倾向仍没有完全扭转。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日益进步的技术手段,造成了网络信息的海量暴发以及“野蛮式”生长态势,直接导致青少年接触到不良网络信息内容。
B.一些粉丝、商业资本、“粉头”、商业平台等各方形成势力化群体,相互之间形成利益关系,促使畸形“饭圈文化”产生。
C.网络内容建设直接影响着青少年的思想情感和文化价值取向,打造优秀的网络文化产品有益于构建青少年美好的精神世界。
D.“青少年模式”是一种已经实施的网络“护苗”举措,但这种模式下的视频服务呈商品化、逐利化趋势,青少年少有使用。
3.作为“网生代”的一员,应该追求安全用网、理性上网、科学上网,努力提升自己的网络生活质量。对此,请你结合两则材料内容,给同龄人提几点建议。
2023-08-05更新 | 11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兴平市南郊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三下学期第三次模拟检测语文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