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时评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 道试题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
1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有人认为,在网络时代,电影理论工作者是一个赘物。电影批评家对于电影观看行为而言可有可无。从巴赞所谓的电影与现实的同一性的角度看,这种说法有一定道理,人身处现实之中,观看影像的能力似乎与生俱来。据说,澳大利亚有一只猫头鹰,长年看电视,也能理解电视中的内容。然而,自二战以后,几乎所有的商品都面临供应过剩的难题,电影作为一种艺术商品也不例外。从这个意义上看,专业的影评人和电影理论工作者便成为消费市场上的一个重要环节,扮演着消费指南者的角色。因此,电影批评家具有了存在的合理性和必要性。其实,电影的制作、生产、消费、市场和电影评论应该是彼此分离独立而又互动的。电影批评作为文化形态,有其独立的一面,但作为市场环节的链条,它又成为利益链中的一部分。

如果说摄影机暗箱是社会意识形态腹语术的最佳演练场和象征物,电影批评则是意识形态的祛魅式。电影文本是一种编码行为,充满了缝隙和裂痕。光影之隙隐藏着不曾表露的谎言和权力建构内涵。社会文化意义上的参与者和建构者,应该揭示谎言,解释权力机制对人的操控,参与对社会的改变。这也是电影批评家的社会担当和责任感所在。

曾经,电影批评和电影理论研究走上过科学量化的道路,电影理论批评的基础就是科学化尝试。曾经叱咤学术风云的符号学,以高度科学的模式来分析电影,试图量化、科学化电影批评,最终败北。符号学主导电影批评的十年是科学证伪的十年。著名符号学家克里斯蒂安·麦茨最后只好似是而非地说电影不是因为是一种语言才讲述如此美好的故事,而是因为它讲述如此美好的故事才使自己成为一种语言来不了了之。我不认为存在一种万无一失的、严谨的科学模式可用于文化研究。

一个严谨的包罗万象的阐释从未存在过,人文理论永远以偏激为前提。不要担心因为遗漏一个细节而误导观众、观众没这么容易被误导。表述的力量来源于对细节的遗漏,但这并不意味一孔之见,肆意胡说。对电影语言的把握是电影批评的根基。电影研究史有着非常严谨的文本批评体系,但仍然不可避免遗漏。电影文本是一种编码行为,本身就有很多遗漏、缝隙和瑕疵。对应的,电影批评亦是如此。

电影批评还面临一种诘问,如果语言能穷尽影像,那么还拍电影干嘛呢?无可否认,电影批评的对象是影像文本,即用光影写作的形式——画面。语言媒介有没有可能诠释声画媒介,这种质疑固然有其合理处,但如果我们放弃语言,要诠释电影,那只能再拍一部电影。如果这种电影诠释电影的做法是可能的,那么,对电影的诠释,就只能依靠文化的约定俗成,你知我知。当然,有些隐喻的解读,必然无法脱离当时的文化语境。阐释,必然要借助文化指涉展开,但是语言媒介也是必要的。

(摘编自戴锦华《电影批评,理论的演武场——戴锦华对谈崔君衍》)

材料二

中国电影批评的历史经验与当下问题学术论坛今日在北京电影学院举行。电影批评还能影响电影吗?或者说影评的力量究竟还有多大?成为学界关注的问题。

北京大学艺术学院院长王一川表示,到本月3日晚,中国电影票房已经超过400亿元人民币,但是优质国产片不多,特别是票房高的国产片质量不高。在反思这种情况时,有一种观点是电影批评界本身缺乏真正的评价标准,传统影评人的观点可能还不如网络影评的影响力大。

与会专家都认识到传统电影批评在蓬勃发展的中国电影面前正在式微,对电影创作和电影观影者的影响越来越小。北京大学电影与文化研究中心主任戴锦华表示,中国电影票房的奇迹是资本的奇观,资本的逐利性、盲目性、疯狂性决定了它不可能被理性所指导,这时候批评者即使有此心也无此力。最典型的是现在流行的IP电影,本来IP无可厚非,但当一个IP被多次倒手获利,使得电影在开拍前就疯狂植入广告,电影制作完成就收回成本,已经无视电影是风险投资的事实,长远看肯定对电影品质有影响。

网络时代人人都是影评人究竟对电影是好还是坏?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研究员张卫认为,原来靠影评人在传统渠道才能传播声音的模式在互联网面前已经土崩瓦解,这未尝不是一件好事情,互联网一方面给普通观众发声的机会,一方面也让专家的声音有了更多途径被观众听到。

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教授陈晓云说,自己做学生时曾经参加过影评大赛,那时候数十万人参与,一方面反映了电影批评的火热,一方面也是因为评论渠道的单一。现在网络评论无疑对普通观众的影响更大,他曾经在网上评论过韩庚主演的某部电影,所有韩庚的粉丝都在骂他。批评家的观点未必都对,网上的声音也未必理性,从艺术到媒介的转型,有可能是理解电影新的路径。

不要哭,不要笑,先要理解。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张颐武引用哲学家斯宾诺莎的话说,中国电影的品质将在观众的选择中不断前行。

(摘编自马海燕《电影批评还能影响电影吗﹖专家议电影批评何处去》)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虽然电影批评是电影消费市场上的一个重要环节,但就电影观看行为而言,电影批评家是一个赘物。
B.电影批评与电影制作、生产、消费、市场等环节分离,又保持互动状态,应更有益于电影市场的发展。
C.电影文本充满隐藏着谎言和权力建构内涵的缝隙和裂痕,需要严肃的电影理论和电影批评揭示和解释。
D.电影批评和电影理论研究无法做到万无一失的严谨,而且也没有必要担心因为遗漏一个细节而误导观众。
2.下列对材料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叙述猫头鹰长年看电视也能理解电视内容的信息,运用类比推理来论证人观看影像的能力可能是与生俱来的。
B.引用克里斯蒂安·麦茨的言论表明符号学主导电影批评的研究失败,从而论证电影批评不宜科学量化。
C.从放弃语言推出诠释电影只能再拍电影进而只能靠文化的约定俗成的荒谬结论,反驳了对电影批评需要语言媒介的质疑。
D.陈晓云教授讲述网上评论电影而遭粉丝骂的经历,举例论证了“网络时代人人都是影评人”对电影而言是件坏事。
3.材料二中,共有五位学者围绕中国电影批评的当下问题,表明了自己的观点和态度。其中所持态度与张颐武最不相同的是(     
A.王一川B.戴锦华C.张卫D.陈晓云
4.材料一中围绕电影批评这一论题谈了哪几个观点?请简要概括。
5.在“网络时代人人都是影评人”的背景下,作为社会文化意义上的参与者和建构者,传统影评人应该扮演哪些角色?请结合材料一、二简要作答。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
名校
2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我国未来经济发展前景依然取决于各种产业特别是工业制造业、高端服务业的发展,产业的发展受到市场需求、市场容量和劳动供给的约束。从需求角度看,尽管人口将长期处于负增长,但到2050年人口规模仍然可以保持在14亿左右。随着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逐年增长,购买力将会增强。由此可见,我国未来仍然具有超大的国内市场需求和市场容量空间,足可以容纳多样化、大规模的产业发展,也可以允许新兴产业发生、成长。从劳动要素供给来看,到2035年将拥有9亿人,而且低龄老年人(6575岁人口)也会成为劳动力资源的补充。如此大规模的劳动年龄人口与低龄老年人力资源,在不断的技术进步中可以保障基本产业的发展,也可以为产业成长、新产业发生提供充足的劳动力。从人力资本规模和创新资源看,到2030年之后,大学本科生和研究生毕业人口规模将分别占到2亿~3亿和0.6亿~0.8亿。这表明未来我国经济发展中将会有充足的人力资本和创新资源。同时,尽管未来人口处于负增长,但每年出生人口仍然能够达到1000万以上的规模。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将会有更多的高端人力资本和更多的创新型人才为我国提供创新资源。

此外,中国有着幅员辽阔的地理空间,由34个省级行政区、334个地级区划组成,有着完善的城市空间组织形式,目前拥有19个不同层次的城市群和若干个中心城市。而且,我国各地区各城市群都拥有规模庞大的人口,我国人口规模排在倒数第2位的省份为青海,其人口总数比新加坡总人口数还要多39万。广袤的国土空间、不断完善的城市体系和各地区拥有的规模可观的人口,可以保障产业雁阵转移在国内区域间进行,每个产业都有足够的劳动力投入做支撑,即便在人口负增长的背景下,我国依然有充足的人口规模保障产业种类不会减少,这造就了我国地区间产业的分布与产业体系的完整。同时,可以为承载产业的升级、分工和转移提供足够的回旋空间。

从人口流动来看,2017年流动人口总数达到2.44亿。未来伴随城镇化、区域异质性的发展,人口流动迁移仍然会保持较大规模和较高水平。人口流动和迁移影响流出地和流入地的劳动力数量和质量,劳动力在地区间重新配置能够更好地促进产业在地域间的转移与升级,为经济实现持续发展提供强劲动力。

面对人口持续老龄化、老年人口增长和劳动力负担加重,只要充分利用各个年龄人口和人力资源依然巨大的优势,通过社会化、专业化和分工深化,加以周旋调节,就能够满足养老服务所需求的资源,而不影响经济发展中生产领域的劳动供给。随着技术的进步、生产力的提高,人口回旋空间会得到进一步扩展,将有利于抵消养老负担加重对经济增长的负面影响。

总之,巨大的人口规模具有分工细化与专业化的天然优势,在技术进步上具有更大空间。丰厚的人力资本和巨大人口规模所形成的市场需求将促进产业裂变成长和分工升级,并在消费者、技术研发者和生产者的共同塑造下进一步推进我国产业体系的完整扩展,这些最终将形成拉动经济增长的引擎。同时,广袤的国土空间、不断完善的城市体系和各地区拥有的规模可观的人口为产业的升级、分工和转移提供了足够的回旋空间。人口流动和集聚可以优化人力资本与资源禀赋的配置。充分利用人口回旋空间,能够抵消老龄化的消极影响,扩大积极作用。因此,应该对我国未来经济发展抱有充足的信心,在不断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中,我国经济一定会实现持续高质量中高速的发展。

(摘编自王金营、刘艳华《经济发展中的人口回旋空间:存在性和理论架构》)

材料二

(摘编自蔡昉《阻断递减曲线应对老龄化挑战》)

材料三

人口数量红利的开始与消失都是人口转变的必然结果,由于人口数量红利难以实现永续,因此促进人口数量红利向人口质量红利转化,最大限度释放人口质量红利对经济社会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具体来说,提升人口质量红利有以下两个途径。一是提高人口质量。人力资本的积累是实现人口质量红利的必要条件,因而要加大对健康、教育等方面的人力资本投资。人口质量的改善一方面要重视人口健康问题,大力发展大健康产业,普及健康知识,培养健康生活方式,提高人口身体素质。另一方面要在打造具有专业知识素养的教师团队,提升学校教育的质量的同时,落实好企业职工在职培训,全面提高人口科学文化素质。二是要努力解决人力资本错配问题。人力资本的低利用率会导致人力资本的浪费,进而阻碍人口质量红利的释放,要通过教育制度改革、优化区域间产业结构、引导劳动力资源在行业部门之间合理配置以及平等性别观念等手段扭转人力资本在教育、地区、行业和性别层面的错配现状,以实现人口资本的有效配置,进而更好地释放人口质量红利。

(摘编自詹韵秋、王军《人口质量红利:研究述评与未来展望》)

1.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我国未来尽管人口将处于负增长,但劳动力以及高端人力资本仍然充足,可以保障基本产业的发展。
B.中国有着广袤的地理空间,不仅可以保障产业种类不会减少,也可以承载产业的升级、分工和转移。
C.充分利用人口回旋空间,拉动经济增长引擎,人口持续老龄化、老年人口增长的消极影响就会被抵消。
D.提升人口质量红利,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关键在于打造具有专业知识素养的教师团队,提升学校教育质量。
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我国人口规模大,国内市场需求和市场容量空间也就大,并可以提供大量促进产业发展的劳动力。
B.城镇化、区域异质性的发展,势必带来人力资源在地区间重新配置,从而促进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
C.我国人口年龄结构与发达国家更相近,都面临人口老龄化的挑战,这说明我国人口数量红利正在减退。
D.无论人口正增长还是负增长,加大人口数量红利向人口质量红利转化的力度,都是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
3.下列选项中,与提升人口质量红利的途径相符合的一项是(     
A.数据显示,科技创新行业平均工资为金融行业的76.87%,制造业平均工资为金融行业的46.59%,国有企业为主的金融业吸纳了大量人才。
B.2021年,国家开放三孩生育政策,并就取消社会抚养费等制约措施,清理和废止相关处罚规定,配套实施积极生育支持措施等问题作出规定。
C.第三期中国妇女社会地位调查显示,性别歧视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存在,认同传统性别分工模式和性别不平等观念的人数有一定程度的回升。
D.2016年《“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发布,“健康中国”成为国家战略,2019年我国大健康产业规模超8万亿元,到2030年将达16万亿。
4.材料一中数据使用较多,这些数据的作用是什么?请举例具体阐释。
5.有人认为,中国虽然面临老龄化挑战,人口红利仍然是经济发展的最大底气。为什么这样说?请结合材料分析。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
名校
3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作为全球文旅市场上的顶级主题乐园品牌,引入中国后的北京环球影城刚刚试运营,便引爆了整个国内文旅消费市场。业内人士认为,北京环球影城将重塑中国主题乐园新格局,上海迪士尼迎来了强劲对手。

北京环球影城是中国第一座、全球第五座环球影城主题公园,202191日,北京环球影城试运营,受邀用户发布的体验视频、游玩攻略以及明星偶遇刷遍了朋友圈和各大社交平台,进一步点燃了消费者对北京环球影城的热情。北京环球影城同步公开了920日正式开园时的价格。一时间,北京环球度假区成为携程、去哪儿、飞猪等各大线上平台热门访问目的地。

目前,从各大平台上的用户那里传出来一些关于北京环球影城的体验反馈,“包括哈利·波特、变形金刚在内的几个景区做得都还好,但功夫熊猫景区‘不忍直视’,布景和色调都很奇怪,园区内的环球大酒店功夫熊猫主题房更是搞出了被网友直呼‘魔幻农家乐’的效果。”

近年来,国内主题乐园发展迅速,但主题乐园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不少,还没有形成强大的品牌号召力。

2016年上海迪士尼的正式开业曾被看作行业发展的一个分水岭,带来了国内主题乐园的发展。2016年,万达旗下的第一个“万达城”在南昌隆重开园,并扬言“要让迪士尼20年内无法盈利”;之后,拥有“熊出没”IP的“华强文化”正式更名为“华强方特”,其打造的方特主题乐园已落地国内十几个城市。而如今,“万达城”因企业资金问题被转手,华强方特的IPO之路也是一波三折,迟迟未能兑现。

近年来,在政策与资本双重支持下,国内文旅投资成为热点,国内相关企业投资热情高涨,国内主题乐园迎来了发展的机遇,对迪士尼的态度,也逐步从“模仿”“学习”,变成了“叫板”。2016年,旗下拥有“喜羊羊与灰太狼”“超级飞侠”等多个知名IP的奥飞动漫,正式更名为“奥飞娱乐”,并提出未来将以IP为核心,将公司打造成兼具中国特色和全球视野的“东方迪士尼”,这个目标还曾一度放在了集团公司网站主页上。除此之外,华谊兄弟、长城影视、光线传媒等也纷纷怀揣着“再造一个迪士尼”的梦想,积极开启“IP+乐园”的运营模式。然而,“万达城”被孙宏斌接棒;华谊兄弟近年来也传出资金危机,苏州华谊兄弟电影世界门庭冷落,园区内除集结了《非诚勿扰》《狄仁杰之通天帝国》以及《太极》等多部华谊兄弟电影IP布景外,大部分项目因缺乏互动感,难以让消费者拥有真正的沉浸式体验,只剩下单调的拍照留念功能。

国内知名文旅营销专家、时代文旅董事长熊晓杰认为:“尽管很多国内运营者都将国内外主题乐园的差距归因于‘IP与文化’,但实际上二者的差距绝不是单一的,而是全方位的。国内主题乐园与国际品牌的差距还体现在运营乐园的能力和经验,以及围绕消费者体验的设计和服务机制等多方面。”

近年来,除华侨城、华强方特和长隆集团的主题公园外,其他致力于打造“中国版迪士尼”的主题乐园们纷纷折戟。若与迪士尼相比,国内三大主题乐园仍有不小差距。其中华强方特虽然号称最接近“迪士尼模式”,但是仍然常年依靠政府补贴作为盈利支撑,近年来,它凭借爆红的“熊出没”单一IP吃尽红利之后,至今未能开发出下一个现象级IP,也让市场普遍担忧。

对国内主题乐园来说,守正创新才是真正的出路。要真正做到传承优秀文化,打造中国特色,形成一流运营机制。

国际主题乐园的引进给了国内主题乐园们近距离观察和学习的机会,因为在品牌、IP和运营等多个方面,国际主题乐园都是世界上数一数二的。我们真正应该学习的是国际主题乐园的服务精神、运行机制,比如以人为本的态度,以及如何加强IP的打造与合理运用等。

熊晓杰表示:“相比之下,自主创新比盲目学习更重要。”20216月,打造出“印象”“又见”系列等多个经典国内实景演出的王潮歌,在河南创办了首个全景式全沉浸戏剧主题乐园。不同于国内主题乐园大多热衷于IP、动物观赏以及过山车等体验式消费,王潮歌仅以戏剧为载体,在主题乐园中的56个场景中,同时演绎上百场戏剧,为观众提供“盲盒式”戏剧体验。

在熊晓杰看来,主题乐园的建设和经营,是一件流程烦琐且需要精耕细作的事情。首先需要根据城市当地特色并结合自身品牌特色,设计出差异化产品;其次需要有足够的财力支撑主题乐园的建设,并保障好后期宣传推广、营销策划和日常运营。

(摘编自《财经天下周刊》)

材料二:

上海迪士尼乐园,是中国内地首座迪士尼主题乐园,是一座具有纯正迪士尼风格并融汇了中国风的主题乐园。上海迪士尼乐园分为米奇大街、奇想花园、探险岛、宝藏湾、明日世界、梦幻世界、迪士尼·皮克斯玩具总动员七大主题园区。迪士尼创意团队为上海迪士尼乐园设计了“米奇大街”,并将其作为迎宾入口,由此取代了迪士尼近60年的以美国小镇为主题的设计传统。在上海迪士尼的各个景点设计中,处处可见中国元素。标志性的景点“奇幻童话城堡”高处尖顶缀有中国祥云、牡丹、莲花及上海市花白玉兰等传统元素。餐厅漫月轩更是继承了传统中式建筑风格,选择了高山、海洋、沙漠、森林和河流五大元素为主题。

北京环球影城,是中国第一座环球影城主题乐园。北京环球影城包含哈利·波特的魔法世界、变形金刚基地、功夫熊猫盖世之地、好莱坞、未来水世界、小黄人乐园、侏罗纪世界努布拉岛七大主题景区。变形金刚基地是基于《变形金刚》系列科幻动作电影而呈现的,其背景设置增添了中国元素。这一次,变形金刚的故事发生在中国北京,“北京巢穴部队”贯穿景区始终。功夫熊猫盖世之地主题景区取材系列动画影片《功夫熊猫》,景区围绕“中国式传奇体验”进行设计,成为全球首个以“功夫熊猫”为主题的景区,游客被环绕在众多包含原汁原味中国元素的景点之中,包括“功夫熊猫”影迷们喜爱的翡翠宫、熊猫村和智慧仙桃树。

(摘编自《人民资讯》)

1.下列对材料一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迪士尼和环球影城都是全球文旅市场上的顶级主题乐园品牌,建成开业的北京环球影城,将成为上海迪士尼的强劲对手。
B.北京环球影城的试运营,点燃了消费者的热情,但也从各大平台上的用户那里传出来一些关于北京环球影城不好的体验反馈。
C.近年来,在政策与资本双重支持下,国内对文旅的投资热情高涨,国内主题乐园迎来了发展机遇,形成了与迪士尼抗衡的态势。
D.国内主题乐园可以近距离观察和学习引进后的国际主题乐园的服务精神、运行机制,比如如何加强IP的打造与合理运用等。
2.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奥飞娱乐提出将公司打造成“东方迪士尼”,华谊兄弟等也怀揣着“再造一个迪士尼”的梦想,表明这些公司只想模仿,不愿创新。
B.华侨城、华强方特和长隆集团的主题乐园在国内是发展得比较好的,其中华强方特号称最接近“迪士尼模式”,但其发展前景让人担忧。
C.迪士尼创意团队为上海迪士尼乐园设计时融汇了中国风,如把“米奇大街”作为迎宾入口,取代了以美国小镇为主题的设计传统。
D.北京环球影城是中国第一座环球影城主题乐园,包含哈利·波特的魔法世界、变形金刚基地、梦幻世界、小黄人乐园等七大主题景区。
3.下列各项中,不能支撑“国内主题乐园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不少”这一观点的一项是(     
A.万达旗下的“万达城”在南昌隆重开园,后来“万达城”因企业资金问题被转手。
B.方特主题乐园已落地国内多个城市,但其IPO之路一波三折,爆红的IP太单一。
C.苏州华谊兄弟电影世界门庭冷落,园区内大部分项目缺乏互动感,消费者不买账。
D.王潮歌在河南创办全景式全沉浸戏剧主题乐园,与国内其他主题乐园有较大不同。
4.上海迪士尼乐园与北京环球影城分别融入了哪些中国元素?请根据材料二简要概括。
5.请简要梳理材料一的行文思路。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
名校
4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新技术驱动下,受众通过互动和参与来生产个性化的信息和传达自身诉求,分享原来由传统媒体垄断资源和信息所把控的权力,实现自我赋权与群体赋权。对于Vlogger而言,在社交媒体平台上发布Vlog视频是一种良好的自我呈现机会,他们可以在屏幕中、弹幕中与受众进行交流互动,展现自己的真实生活、表达自我个性,将自我打造成“魅力人格体”。结构方程模型检验结果表明,受众观看Vlog的主要动机之一就是被Vlogger的人格魅力所吸引。当然,这些屏幕上的内容都是经过精心设计和剪辑的,正是所谓“前台”的“戏剧表演”。与此同时,Vlogger会对自己呈现出来的内容进行筛选与过滤,即进行把关,这就是所谓的印象管理:在“戏剧表演”的“前台”,人们呈现出来的是个体表演中以一般的和固定的方式有规律地为观察者定义情境的那一部分,是个人在表演期间有意无意使用的、标准的表达性装备;而“戏剧表演”的“后台”,则保留着人们那些被竭力抑制,可能有损于他们所要塑造的形象的行动。网络环境下社交媒体盛行,人们有了全新的互动与展示“前台”,文字、图片、视频等符号也变得简单易行,成为主要展示方式,作为表演中介的“物”,可以是开箱类Vlog中的礼物箱、快递箱,也可以是美妆类Vlog中的品牌美妆产品及妆后脸部妆容呈现,还可以是生活类Vlog中的玩具、家具等各种Vlogger选择呈现给受众的物品。正是这样经过精心安排的自我呈现与印象管理,Vlogger基于增加自身的“社交货币”、强化对自我的认知和自身形象塑造的考虑,以最接近完美的状态出现在受众面前,展现自己的个性与个人魅力,给自己接受他人审视观察的机会,在此过程中,受众对Vlogger从祛魅到赋魅,建构起自己对Vlogger及其拍摄的Vlog的印象认知。

独特的个性是受众建立对Vlogger印象的第一步,而相同的兴趣爱好、相似的价值观则是受众确立对Vlogger态度的关键。Vlog给受众的独立存在感更强,Vlogger借助这一平台能够轻易获得话语权,根据自身才艺与特色,迎合粉丝兴趣与爱好,作出吸引注意力的Vlog视频,表达自己的言论,传播自己的观点,彰显自己的行为方式。而他们要想获得持久的网络影响力和话语权,还需要获得受众的群体赋权,即得到受众的回应、互动与认同,使自己的粉丝受众群体具备黏合力与凝聚力,前提是受众与之有相同的兴趣爱好和相同的价值观。“第一次观看Vlog,是因为Vlogger表现出来的内容都是自己感兴趣的,不管是语言还是肢体动作都符合自己的价值观取向。”(受访者8号)在内容消费升级、注意力资源有限、视频消费资源日益供大于求、垂直细分受众群体越来越分化增多的背景下,Vlogger作为特定圈子的意见领袖,深耕自己熟悉的有个人特性的领域,与群体成员或者忠实粉丝进行深度互动与沟通,从而巩固他们对自身、对群体的认同与共同价值观,使成员产生更持久的忠诚。晕轮效应也表明,受众对Vlogger某方面个性或特征的独特印象及对Vlogger的总体印象,影响其是否产生观看Vlog的行为,共同的兴趣爱好与相似的价值观则是受众形成这种印象的基础和前提。

(摘编自《年轻群体Vlog动机研究》

材料二:

当下,网晒成瘾者借助于网络技术的发展,以自我消遣的方式在网络上推行自恋主义文化。“网晒”与“吐槽”一样,成为网络文化与大众文化生产的重要源头。“吐槽”在某种程度上代表了对社会或“他者”的不满,而“网晒”则以展示自我美好的一面为主,是对自身的“修饰”与“维护”。由于网晒成瘾者大多在社交圈进行照片展示,其传播的自恋主义文化经过“装饰”,很少直接危及公共利益,因为社会宽容度和容忍度较高。然而,此类自恋主义文化的广为流行,对个人身心健康却有着极大的危害。网晒成瘾者对自己“倒影”的过度关注和迷恋,在价值观上是一种误导,并造成自我认知的颠倒混乱,对虚荣的盲目追逐,也导致他们在“网晒”过程中迷失自我,加剧了人格的分裂。同时,网晒成瘾者对他人与社会公共事务漠不关心,缺乏基本的沟通能力和人文关怀精神,对社会风气有着较大负面影响。因此,我们应高度关注网晒成瘾所导致的自恋心态,防止“网晒”行为演变成为“网晒主义”。要通过心理疏导和价值引导,使网晒成瘾者认识到自恋的危害,纠正自我认知偏差,找到内心的陀螺仪,回到自我认识的正确轨道上。而对于网晒成瘾所导致的自恋主义文化潮流,则应从社会心理和文化危害的层面进行深入剖析,从源头上厘清此类不良行为的社会危害,抵制虚伪的名利观,重申“美人之美,美美与共”的文化价值,树立正确的网络消费观、名誉观、交往观与价值观,促进网络清朗文明建设。

(摘编自蒋建国《网晒成瘾:身份焦虑、装饰性消费与自恋主义文化传播》

1.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传统媒体垄断资源和把控信息的局面给新技术打破,Vlogger成为文化生产的重要源头。
B.Vlogger与网晒成瘾者发布视频或照片都是为了良好的自我呈现,展现自己的真实生活。
C.个人在屏幕、弹幕中将自我打造成“魅力人格体”,是对自己“倒影”过度关注和迷恋。
D.Vlogger精心设计和剪辑屏幕上内容,目的在人格赋魅,助推自恋主义文化的网络传播。
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Vlogger与网晒成瘾者终究不是一类人,不过Vlogger可能发展成为网晒成瘾者。
B.Vlogger的印象管理,除了保持独特的个性,更要迎合受众的兴趣爱好、价值观。
C.Vlogger为获得受众群体赋权而着力“前台”的“戏剧表演”,意在增加“社交货币”。
D.Vlogger成为意见领袖在当前网络背景下并不容易,需在有个人特性的领域深耕。
3.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材料一小标题的一项是(     
A.Vlog观看:“戏剧表演”和群体赋权的动机
B.共情抚慰:意见领袖与受众深度互动与沟通
C.整合归属:Vlog印象管理与受众回应的认同
D.人格赋魅:“前台表演”和话语权下的赋魅
4.请简要分析材料一使用的论证方法。
5.互联网时代,网晒已成为网民社交的重要方式。请根据材料,从三个方面概括网晒需要强调的注意事项。
2021-12-10更新 | 21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2届重庆市康德卷沙坪坝等六区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高考模拟调研语文试题(一)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