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时评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06 道试题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

1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日本军官长士兵诸君:

日阀横暴,侵我中华,战争延绵于兹四年矣。中日两国人民死伤残废者不知凡几,辗转流离者又不知凡几。此种惨痛事件,其责任应完全由日阀负之。

此次我军进击正太线,收复东王舍,带来日本弱女二人。其母不幸死于炮火中,其父于矿井着火时受重伤,经我救治无效,不幸殒命。余此伶仃孤苦之幼女,一女仅五六龄,一女尚在襁褓中,彷徨无依,情殊可悯。经我收容抚育后,兹特着人送还,请转交其亲属抚养,幸勿使彼辈无辜孤女沦落异域,葬身沟壑而后已。

中日两国人民本无仇怨,不图日阀专政,逞其凶毒,内则横征暴敛,外则制造战争。致使日本人民起居不安,生活困难,背井离乡,触冒烽火,寡人之妻,孤人之子,独人父母。对于中国和平居民,则更肆行烧杀淫掠,惨无人道,死伤流亡,痛剧创深。此实中日两大民族空前之浩劫,日阀之万恶罪行也。

但中国人民决不以日本士兵及人民为仇敌,所以坚持抗战,誓死抗日者,迫于日阀侵略而自卫耳。而侵略中国亦非日本士兵及人民之志愿,亦不过为日阀胁从耳。为今之计,中日两国之士兵及人民应携起手来,立即反对与消灭此种罪恶战争,打倒日本军阀财阀,以争取两大民族真正的解放自由与幸福。否则中国人民固将更增艰苦,而君辈前途将亦不堪设想矣。

我八路军本国际主义之精神,至仁至义,有始有终,必当为中华民族之生存与人类之永久和平而奋斗到底,必当与野蛮横暴之日阀血战到底。深望君等幡然觉醒,与中国士兵人民齐心合力,共谋解放,则日本幸甚,中国亦幸甚。

专此即颂

安好

聂荣臻

八月二十二日

材料二:

20世纪以来,印度洋海啸、汶川地震、卡特里娜飓风以及新冠肺炎疫情等接踵而至,据统计,自1980年以来,全球共有16亿人死于灾害。破坏性的灾难,不仅带来了巨大的物质损失,也会挑战乃至根除相关主体的联结关系,对人们的情感造成开放性的创口。而这种形势下的相互帮助,则有助于产生新的情感联结,将处于同一环境中的人联系在一起,重塑信任与认同,乃至形成新的情感共同体。

面对这种情况,美国学者迈克尔·格兰茨首次提出了“灾难外交”这一概念。“灾难外交”就是一国以救灾为契机,同其他国家,特别是受灾国家共同应对灾难挑战,围绕灾难的预防、救援和重建开展一系列外交活动,从而促进国家间关系的改善或深化。

已有对“灾难外交”的认识仍局限于传统的创造性介入外交分析框架之中,强调“灾难外交”通过发挥其政治、经济和文化功能来促进国家间关系升级。然而,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成果表明,情感因素对“灾难外交”的实践效果有着重要的影响,如喜爱、信任等积极情感可以使援助国免受受援国对其动机的怀疑,而担忧、恐惧等负面情感可能使受援国拒绝接受援助或只接受援助,但不改变对援助国的刻板印象和态度,从而使灾难外交难以达到改善国家间关系的目的。

从心理层面上看,灾难外交是一种情感交流的实践,当受灾者和援助者寻求一种方式来表达其经历或感受时,灾难外交通过向双方传达对方的情感来吸引两国民众形成情感联系——援助者可以借此表达同情与友谊,受灾者则从中感受到被理解和被接纳,孤立的个人情感由此被嵌入更大的集体之中,这个集体有着对灾难共同的情感理解。

近年来,我国的灾难外交实践也证实了灾难外交培育共同情感的作用。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暴发时,我国作为受灾国受到多国援助,我国在疫情好转后又主动向他国伸出援手,在相互的援助与协作中增进了国家间的互信,巩固了国际团结,促成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深化。疫情前期,日本官方和民间慷慨地向我国捐赠了口罩等医疗物资,我国的社交媒体、人民和政府也积极主动回馈着这份善意。外媒评论称,中日两国民间和政府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的相互支援“缓和了中日几代人的敌意”。

当然,灾难外交要尊重受援国的文化、价值观和情感基础,否则,可能会适得其反。这一点可以从美国民主党在“9·11”事件后针对中东受众的一项旨在促进民主价值观的重要倡议的失败中得到证明——仅仅展示了美国的观点,缺少同中东国家经历与情感的相互承认。遵从受援国情感表达的规则也不是可有可无。不同国家在情感交流的方式上存在差异,例如,日本文化对公开展示震惊和恐怖的表情有规定,而美国文化则没有。规则表达了某种社会确定的规范或习俗对情感信息交流方式的期望,包括语言、强度等,在跨文化环境中,违反特定文化的情感表达规则就会导致沟通障碍和敌意,不利于人类的共同情感建设。

(摘编自韦红、马赟菲《论灾难外交中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共同情感建设》)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日阀造成妻子失去丈夫、孩子失去父亲、老人失去儿女,此弱女成遗孤仅是其中一例。
B.聂荣臻元帅的信,蕴含着平等、和平、人道、友爱的思想,胸怀宽广,境界高远。
C.“灾难外交”理念的提出,为国家救灾提供了契机,也将促进国家间关系的改善或深化。
D.彼此尊重、相互认同是灾难外交援助的重要基础,舍此,往往会失却灾难外交的意义。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日阀发动了侵华战争,但两国士兵、人民不宜交恶,应携手反战,赢得自由和幸福。
B.破坏性的灾难有坏的一面,也有好的一面,即它能为重建“情感共同体”提供契机。
C.在灾难外交中,相较于传统手段,发挥情感因素的影响来升级国家间的关系更为重要。
D.中日若能在外交实践中相互支援,就能培育共同情感,消除中日几代人之间的敌意。
3.下列各项中,不能体现“在灾难外交中重塑人类情感共同体”观点的一项是(     
A.“糟糕的埃博拉危机提供了认识我们真正的朋友的机会,而中国则是利比里亚真正的朋友之一。”
B.新冠肺炎疫情燃起,中国把多国联结在一起,善意在各国民众之间传递,显示了民族间的情感力量。
C.在形成共同情感的路径中,人们通过互动传递情感,并共同理解灾害中的情感,从而使情感聚合。
D.情感可以在媒体上自由地表达和传递,远在天涯的人们坐在家中也可以感受到异国“遥远的情感”。
4.聂荣臻将日本人分为“日阀”和“日本士兵及人民”两部分进行阐述,这样行文有什么好处?
5.结合材料二,就如何利用“灾难外交”培育“共同情感”这个问题,提出几点合理化建议。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
名校
2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在惯常的印象中,方言常常营造出浓郁的乡土氛围,承载着家长里短和陈年旧事。然而今天,在流行语聚集的网络上,方言也突然散发出不小的感染力。年轻人中间,夹杂不同方言的聊天方式越来越流行。方言发音和用词的“土味”不仅不被避讳,反而博得了年轻人的青睐。

如今流行的方言话语,大多是在普通话对话中借用了方言词汇和发音,或者使用了具有鲜明特色的地方普通话,而非完整、系统地进行方言交流。因而,可以说获得流行的是一种方言元素,可以说“上头”的方言是一种以普通话为本、方言为用的言语模式。

方言最重要的社会功能之一就是承载乡土文化和故乡情结。乡音难改的背后是对生养之地深深的眷恋。如今,中国社会走向信息化和数字化,偏僻村落也通过互联网与全球相连,人们被卷入共同的虚拟语言生活。借助共同市场和信息技术,普通话的普及更加迅捷,而借由相同的渠道,方言也被带出故乡,成为公共空间中表达乡梓之情的语言载体。

同时,这一混合语言现象也暗示着普通话和方言的分层使用结构已经基本形成。普通话服务于教育、医疗、公共事务和跨区域交流,是代表国家的民族共同语。而方言则是家庭、民俗生活中的语言媒介,对健康的语言生活起着重要的作用。当共同语和方言的位置被摆正了,在各自的圈层中发挥其功能,则语言生活趋于和谐:普通话不再“高冷”,方言也不再“土味”。

然而,我们也必须认识到,在方言梗走红的背后,被娱乐化了的方言也隐藏着危机。方言梗里充斥着“土味”,仿佛可以带来接地气的感觉,但屏蔽了地域文化之美;一些方言梗只顾矮化方言使用者以达到搞笑的目的,却忽视了挖掘并展示其蕴含的文化民俗及悠久历史。我们不能以保护传承方言文化为名,就一窝蜂地刻板复制、让方言被贴上“土”“俗”的标签。面对这种红极一时的网络文化现象,应注意避免被流量盲目裹挟着的方言与低级趣味挂钩,要积极探索并鼓励开发应用多样化的方言,塑造高端、典雅、文化气息浓郁的方言形象。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在虚拟空间和公共空间中勇于并勤于使用方言,背后是对乡土文化的认同和自信。某媒体在2021年面向高校学生的一项调查显示,81%的人明确表示喜欢自己家乡的方言,76%的人会不自觉地向身边人“安利”家乡话,近八成“Z世代”表示愿意为家乡话代言。一句方言的身后是多少“谁不说俺家乡好”的期待。随着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过去的穷乡僻壤或坐拥“金山银山”,或发展特色产业,都成为丰衣足食的所在,家乡话的自信也因此底气十足了。语言态度常常伴随着语言认同,其背后则是文化与归属认同。如果不是人们对祖籍、对人生来源有了更坚定的自信和更强烈的认同,可能会有许多人一时难以转变对方言的态度。亿万人的“小家乡”汇成国人的“大家乡”,这份态度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裨益良多。

(摘编自饶高琦《当方言不再“土味”》)

材料二:

目前我国共有100多种方言,每种方言都有自己的特点,每种方言的背后都有独特的地域文化。互联网时代是一个个性化的时代,千篇一律、千人一面、整齐划一的内容是缺乏传播力的,而千姿百态、独树一帜、别出心裁的内容往往更受青睐。从这个意义上讲,互联网为方言的保护和传承提供了新的契机。

作为地域文化的载体,方言理应受到精心保护和良好传承。我们需要兼顾语言的主体性和多样性,正确处理普通话推广和方言保护的关系,给予方言合理宽容的生存空间。为保护传承方言文化,教育部和国家语委于 2015 年启动了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2017 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也明确提出“大力推广和规范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保护传承方言文化”。

在互联网与数字化媒体迅速发展的时代,如何利用数字化技术更好地保护和传承方言,增强方言文化的社会认同感,应该成为我们新的探索方向。比如,将方言引入长短视频,用方言演唱古风歌曲,用创意活动弘扬方言文化,这些新玩法都有助于方言适应新的时代环境和传播环境,提高人们对方言的熟悉度和亲切度。

(摘编自董雪松《“土味”方言缘何成网红——从“为家乡上分”短视频走红看方言的保护与传承》)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网络时代,夹杂方言的聊天方式越来越流行,方言凭借其“土味”的发音和独特的用词,广受年轻人的喜爱。
B.互联网的发展使普通话的普及更加迅捷,也使方言的传播不再受限于空间和地域,有了更广阔的生存空间。
C.由于方言具有浓郁的乡土氛围,因此其在传播时存在被娱乐化的现象,比如一些方言梗矮化方言,忽视地域文化。
D.如何利用互联网与数字化媒体带动更多人参与方言的创作,进而促进方言的传承发展,应是当下新的探索方向。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网上流行的方言并不能完整再现方言系统而是作为语言元素,辅助普通话交流,这表明方言已被边缘化。
B.普通话的推广和方言的保护传承之间并不矛盾,它们有着很明确的分层使用结构,泾渭分明而又和谐共处。
C.日益富裕的生活,增强了人们对方言及其所代表的家乡文化的认同感,进而构建起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形态。
D.方言是乡土情结和地域文化的载体,传承方言既有利于增强对家乡的认同感,又有利于传承民俗文化和历史。
3.下列选项,不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观点的一项是(     
A.电影《人生大事》中演员使用武汉、四川方言进行对话,赋予文艺作品鲜明的地域特色让作品更有个性和特点。
B.2020年,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采录展示平台上线并向社会开放,其可保存、检索、展示全国各地的语言资源数据。
C.云南曲靖某村干部以一口土味地道的方言通过大喇叭宣传疫情防控工作,既接地气又幽默诙谐,广受村民欢迎。
D.某海派音乐人用上海话改编的《钗头凤》通过方言种特的韵律平仄再现了宋词的细腻唯美,平台累计点击量超高。
4.材料一在论证使用方言是一种文化自信时使用了哪些论证方法?请简要分析。
5.下面语段是方言短视频《我是云南的》的情况介绍,请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简要分析方言短视频火爆的原因。

一段云南傈僳族小伙录制的视频“我是云南的,云南怒江的……”在网络平台走红。由此,在社交平台上,以家乡、方言为主题的热门话题衍生出新一轮传播热度,全国各地网友争相模仿,以类似的方式拍摄视频介绍自己的家乡。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

3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人工智能软件“小冰”所“写”诗集的出版是否将成为“人工智能诗学”元年?这一年是否可视为一门新的学科,即“人工智能诗学学科”开启的标志呢?“小冰”是否也将会被人们称为“人工智能诗学之父”?在这里,小冰的“写诗”只是人工智能软体“侵入”文学的第一步,这一步,人工智能软体选择了向来被人们骄傲地称为“文学之文学”的诗来“侵入”文学。人工智能软件的这次“入侵”,人类既可以宽容地将之视为初生牛犊式的胆大,也可将之视为充满僭越意味的非人的狂妄。但不管怎么说,一旦小冰“写诗”成功地被人认可为“写诗”,人工智能软体进一步成功地“侵入”一切文学的写作就是指日可待的事情。所以,如果小冰“写诗”真的可以开启“人工智能诗学”,这一诗学就不仅是狭义的,而且也必然是广义的。

写诗,在狭义诗学的眼里理当属于文艺学思与言说的对象,写诗者是具备自主意识和自由意志的活生生的人,这是传统诗学的常识。然而,人工智能“写诗”现象的出现,让这一常识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显然,如果我们认为《阳光失了玻璃窗》集子里的每一个文本都是一首真正的诗,同时艺术家之所以是其所是是由其创作的艺术品来规定的,由此认为软件小冰即是写诗的主体(软件小冰不仅拥有了写诗的各种能力,而且已经有“写诗”的成功实践),那么,我们最终将发现软件小冰的“写诗”,乃是文艺学在当今所遭遇到的前所未见的新现象。海德格尔说:“按通常的理解,艺术作品来自艺术家的活动,通过艺术家的活动而产生。唯作品才使作者以一位艺术的主人身份出现,艺术家是作品的本源。作品是艺术家的本源。两者相辅相成,彼此不可或缺。但任何一方都不能全部包含了另一方。无论就它们本身还是就两者的关系来说,艺术家和作品都通过一个第一位的第三者而存在,这个第三者才使艺术家和艺术作品获得各自的名称,那就是艺术。”“通常的理解”当然不是海德格尔首肯的观点,但它的确是文学界更多数人的习见。按这一“通常的理解”,人们难免会认为,软件“小冰”所写作的诗集《太阳失了玻璃窗》雄辩地说明软件小冰就是诗人。然而,问题在于“小冰”根本就不是人,即便它的父亲——“小冰”软件的设计者、程序编写员给它取了一个十分人性化的名字,“小冰”也依然只是一款计算机软件,它是十足的科学之子,而不是人文花园里鲜美的花朵。诗集《太阳失了玻璃窗》将小冰这个非人,这个由电子管、线路、计算机语言和算法构成的逻辑理性之物成就为诗人,此结论所描述的事实显然已经超出了文学界中人所能理解的范围。一本诗集就这样由一个非人之物“写作”出来,对这个新的现象,现有的文艺学要立刻作出理论上的应对,作出认知和阐释,不可避免地会显得力不从心,而文艺学出于自己理论上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又必须对这一新的现象发声。也就是说,小冰“写诗”现象此刻已经开始让现有的文艺学陷入危机之中。当然,我们也可以乐观地讲,文艺学在这次危机中如果应对得当,它将得到一次发展的重大历史机遇。

(摘编自刘朝谦杨帆《人工智能软体“写诗”的文艺学思考》)

材料二:

无论是传统诗词还是现代诗,在中国当下社会都属于小众文艺。如何扩大普及,长期以来是诗歌发展的一大难题。人工智能作诗的登场,本身便具有很强的新鲜感和话题性,有望以此间接地提升社会对诗歌的关注。

与网络相结合,人工智能可提供作诗的商业性服务。尽管目前其水平还不高,但满足一般群众的简单需求绰绰有余。人们可以简便地向人工智能定制看图作诗、命题作诗、藏头诗等服务。通过人工智能培养社会对诗歌的商业需求,让诗歌进入千家万户,有助于扩大诗歌的社会基础,提升诗歌创作的生态环境。

该研发对于了解人类自身也蕴含诸多启示。今后势必需要对于“作诗究竟是一种什么行为”“作诗时大脑的运转机制如何”“内心的感动、诗意的生成与大脑之间如何互动”等问题进行深入思考,我们目前对此还并不太清楚。

诗歌艺术是人类最高的智慧之一。人工智能作诗研发,是对人类尊严的这一底线的挑战。其中难度越大的部分,越能体现出诗歌艺术中最为可贵之处,同时也是人性价值之体现。该研究也是对人性的本质和诗歌的艺术价值进行终极追问和确认的过程。

人工智能作诗研发还具有成本相对较低的优点。在计算机设备方面,与其他领域的人工智能研发相比差别不大。这主要体现在作诗行为对于器材、设备方面的要求较少,诗歌创作出来后,通过电子文档及纸张黑白打印就可以被保存、记录下来,不同于绘画、音乐艺术对纸张、画笔、颜料、乐器、音响、录音设备等要求较高。相对而言,人工智能作诗是一项投入少而收获多的研发领域。程羽黑认为,“诗歌并非生活的必需品,也不以量取胜,又无十分明确的评价标准,有没有必要花费巨大的代价开发人工智能写诗的能力?……目前人工智能‘诗人’尚处于模仿已有诗歌的阶段,对诗歌的开拓与发展并没有明显的助益。……写诗的能力附属于强人工智能,没有必要花费太大的代价单独开发。在强人工智能出现前一味关注这一能力,恐怕有事倍功半甚至无解之虞”。这一观点未能认识到人工智能作诗研发在多方面的综合意义。

特别是对于中国这样的传统诗歌大国,诗歌作为“国粹”关系到国家形象。人工智能作诗能力是文化软实力的重要体现,其研发应从国家战略的高度予以重视,只争朝夕地加快进行。人工智能作诗是对人类创造力的深度挖掘,充满了挑战。既要克服高难度的技术问题,也要同社会上的惯性思维和偏见相抗争。其能力的每一小步提升,都意味着一项重要的突破。

(摘编自张珊《论人工智能作诗研发的意义》)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小冰“写诗”一旦被成功认可为“写诗”,则标志着人工智能软体成功地“侵入”一切文学的写作。
B.写诗是狭义诗学中文艺学思与言说的对象,因而写诗者是具备自主意识和自由意志的活生生的人。
C.根据海德格尔的看法,软件“小冰”所写作的诗集《太阳失了玻璃窗》说明软件小冰就是诗人。
D.人工智能作诗研发是对人类尊严的挑战,也是对人性的本质和诗歌的艺术价值的终极追问和确认。
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冰“写诗”现象已经开始让现有的文艺学陷入危机,同时也是一次发展的历史机遇。
B.在诗歌发展的过程中,长期以来存在的一大难题,就是如何扩大以及普及小众文艺。
C.定制看图作诗、命题作诗、藏头诗等服务都属于人工智能可提供作诗的商业性服务。
D.在阐述人工智能作诗研发的意义时,作者运用了举例、对比以及引用等论证方法。
3.下列选项,不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观点的一项是(     
A.计算机通过海量的数据储存,对古诗具有较好的自我分析、学习和模仿能力。
B.具备一定的作诗填词能力的综合型AI,可以从事情感聊天服务、文字写作。
C.人工智能工程师使用计算机算法计算和编码,可以“写出”一本小冰诗集。
D.“九歌”软件具有对生成的绝句作品按照一定的方式进行打分的评价方式。
4.结合材料一,请简要说明文艺学对人工智能软体“写诗”现象进行了哪些方面的思考?
5.近日来,某大学诗社人工智能诗歌创作研发团队需面向校内招募科研人员,这一信息引发诗歌爱好者的热议,如果你是这个人工智能诗歌创作研发团队的招募工作人员,你要如何消除大家的疑虑?请结合材料二列出你的观点。
2023-12-02更新 | 65次组卷 | 1卷引用:中学生标准学术能力诊断性测试2023-2024学年高三11月检测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

4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小题。

材料一:

红色文化记忆是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革命、建设和改革成功经验的历史积淀,具有鲜明的时代主题,有着不可替代的时代价值。在当前世界经济文化融合与冲突并存的时代,深化红色文化记忆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一直强调要树立起坚定的文化自信,并指出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红色文化扎根于中国文化的沃土之中,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近代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历史经验。正如毛泽东同志所讲:“自从学会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以后,中国人在精神上就由被动转入主动。从这时起,中国人民的文化,就其精神方面来说,已经超过了整个资本主义的世界。”深化红色文化记忆可以振奋中国人民的精神,最终实现对西方文化的超越,成为中国文化自信的坚固底色。

红色文化在各历史时期都绽放出中国特有的风采,如“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抗战精神”“西柏坡精神”等。深化红色文化记忆能够全面彰显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取得的巨大成就和近代以来中国发展进步的历史轨迹。这一历史轨迹在近代世界历史上是中国独有的,由此造就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道路,也成功谱写出人类历史文化记忆的独特篇章。

红色文化记录了中华民族近现代百年的历史沧桑,展现了自1921年以来,中国共产党人坚持价值理念,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浴血奋战、艰苦奋斗,致力于寻求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的宏伟画卷;见证了中国共产党历经革命、建设和改革,从领导人民为夺取全国政权而奋斗的党,到掌握全国政权并长期执政的党的历史过程。深化红色文化记忆可以通过唤起、重现等方式,立足当下,对中国共产党的革命精神和革命传统进行弘扬,其核心内容就是增强对中国共产党价值理念的认同。

(摘编自胡继冬《深化红色文化记忆的当代价值》)

材料二:

艰苦奋斗的精神品格是红色文化的鲜明底色。“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为什么我们党在那么弱小的情况下能够逐步发展壮大起来,在腥风血雨中能够一次次绝境重生,在攻坚克难中能够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根本原因就是因为我们拥有不怕困难、艰苦奋斗的精神法宝。

在大革命失败以后,反动派对红军发起了猖獗的军事围剿和文化围剿,但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历经磨难,成功开辟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依靠艰苦奋斗的井冈山精神,红军战士“红米饭,南瓜汤,挖野菜也当粮,餐餐吃得精打光”。在根据地内物资匮乏、生活极其困难的条件下,粉碎了反动派的无数次进攻。在延安时期,共产党人形成了密切联系群众、艰苦奋斗、谦虚谨慎的延安作风,打败了国民党假公行私、贪污舞弊的西安作风。20世纪60年代初期,在国内生活困苦、国际帝国主义断交封锁等异常艰难的条件下,我国自主研发的第一颗原子弹、氢弹爆炸成功。在新时代,我们仍然坚持艰难困苦、玉汝于成的精神,奋力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

从井冈山精神、延安精神、两弹一星精神、北大荒精神等精神谱系中,我们看到了艰苦奋斗精神更加广泛的时代内涵。邓小平同志说过:“我们的国家越发展,越要抓艰苦创业。”站在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汇点,我们要高举红色文化的火炬,传承红色基因的内核,让红色精神往深里走、往心里走、往实里走。

(摘编自常晶《红色文化为百年辉煌铸魂》)

材料三:

我们历来高度重视红色文化建设,总结红色文化精神,保护红色文化遗迹,出版红色文化书籍,开辟红色文化旅游线路,拍摄红色文化影视作品,等等。现在,这一切已经构成了一个红色文化的传承系统,成为当代中国主旋律文化的重要内容。

但是,在红色文化建设中也出现了一些值得关注和警惕的问题。这些问题集中体现在红色文化符号和红色文化精神分离上,导致红色文化精神难以得到很好的传承。有的将红色文化符号形式化,忽略红色文化意义,一些作品把英模人物高大全化,脱离了人民群众的感受和体验;有的将红色文化低俗化,贬低了红色文化意义,把红色文化进行贬低、毁坏,在去符号的同时去意义、去精神;有的脱离红色文化历史,妄自改造红色文化精神,按照当代人的价值认知和文化趣味,刻意把红色文化符号现代化,在改造红色文化符号的过程中改变了红色文化意义;有的消解了红色文化的教育功能,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实现红色文化资源和经济资源的良性互动,确是一个合理的选择,但一些地方打着红色文化建设的旗号,把红色文化变成了经济建设的工具和利益追逐的载体。

红色文化同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的理想信念有着内在的统一性。在理想信念教育中充分运用红色文化,能够增加教育的形象性、故事性和体验性,避免单纯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空洞性和说教化。这也正是我们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深入研究、宣传红色文化的根本意义所在。

(摘编自金民卿《红色文化的精神传承与理想信念的当代建构》)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共产党在磨难中不断发展壮大,一步步走向胜利,最终培养了我党艰苦奋斗的精神品格。
B.红色文化建设中,应该尽量将英模人物的形象塑造得高大完美,这样才能符合广大民众的期待。
C.从我党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那一刻起,中国人民的精神就已经超过了整个西方资本主义的世界。
D.红色文化同我党、中国人民的理想信念有内在的统一性,深化红色文化记忆有利于增强价值认同。
2.根据材料相关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开辟红色文化旅游线路时,一定要尊重红色文化历史,以便红色文化精神能得到更好的传承。
B.红色文化开发中,红色文化资源和经济资源虽可良性互动,但经济效益与思想价值难以实现共赢。
C.在传承红色文化时,我们可以选择更加生动形象的表达方式,来增强红色文化记忆的时代魅力。
D.红色文化记录了中华民族百年来的历史沧桑,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具有跨越时空的宝贵价值。
3.下列各项中,不适合作为论据来论证材料三观点的一项是(       
A.某地在开发红色文化旅游资源时,把红色文化同胡编乱造的故事混为一谈,还捏造了革命者的风流韵事。
B.在某些抗日剧中,英雄们可以手撕鬼子、胯部藏雷、投手榴弹击中飞机,发射的子弹还能拐弯击中敌人。
C.在沂蒙解放区中,32位沂蒙妇女用自己单薄的身躯架起了“女子火线桥”,筑牢了解放军前进的桥梁。
D.某地宣传雷锋、焦裕禄时,加入了个性张扬、锐意创新等现代元素,似乎他们是生活在改革开放时代。
4.材料一的论证有何特点?请从论证结构和论证方法上加以分析。
5.以上三则材料论述的侧重点有什么不同?请简要概括。
2023-12-02更新 | 70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玉林市四校联考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0.65) |
名校

5 .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①日前,《清华附小6年级学生用大数据分析苏轼写了论文》的报道引发众人关注。可想而知,“清华附小”“小学生”“大数据”等要素的组合,足以引发人们的好奇和艳羡,获得广泛关注也就不足为奇。师生家长的全情投入,十分令人感佩,毕竟,认认真真地共同做好一件事情,已很不容易。然而,这也促使我们思考两个问题:第一,将诗词作为“数据”进行检索研究,这一方法导向是否合理?第二,让小学生通过大数据分析进入诗词,这一教育行为是否合适?换言之,小学生应该接受怎样的诗词教育?

②先看第一个问题,诗词与大数据能否相得益彰,要从二者各自的特质说起。无论从创作还是从赏析的角度,诗词都是一项主观性很强的艺术,正所谓各言其志,诗词中大多寄托着作者的情感体悟,而诗作的水准则由诗人的才性神思所决定。诗词中的意象和兴味往往只可意会,需要在读者和作者之间达成某种精神上的默契。

③对诗词的欣赏研究,不能一味寻章摘句,因为一首诗词首先是一个有机体,必须营造出自洽而完整的生命意境。然而,大数据分析是一项纯客观的方法,是对客观数据的碎片化处理。如果对苏轼全部诗词进行分词研究,再从中分析出高频词,此时苏轼的诗词是以“数据”形式呈现的,仅仅是一个个语词的序列,而非气脉浑成、寄托深远的活泼泼的整个生命体——这不啻为对诗词与苏轼的解构。这就正如,一个美女唯有从整体来看才是美女;用一把利刃将其切开,取出每个脏器、剔出每块骨头,把肌肉和脂肪分门别类,再把血管和神经拣成两束,还能是美女吗?用大数据来处理诗词,无异于对一个美女进行肢解,与诗词的审美相违。

④对诗词的欣赏研究,也不能一味搜罗求全,传统集部之学是一门“别裁伪体亲风雅”的学问,其要义在于“选”。所谓“观千剑而后识器”,“选”的功夫需要在浸润式地细读品味中获得。不可否认,大数据在检索、统计、定位方面的高效便捷对研究工作确有帮助,但再先进的技术手段也不能代替对作品本身的体察涵泳,正如捷径无法代替苦功。对苏轼诗词中高频词的搜索定位,只能得出某些外在印象,无法细腻深刻地触及其内涵和义旨。通过对“归来”一词的统计,的确能够指向苏轼被贬这一事实,但却可能因此错过全篇没有“归”字诸如《卜算子·黄州定惠院寓居作》中“拣尽寒枝不肯栖”的更为深刻的“无归”感;同样,通过大数据固然不难得出苏轼的兄弟情深,然而当我们吟咏“与君世世为兄弟,更结来生未了因”(《狱中寄子由》)这样的句子时,对苏轼笔下手足之情的感受,难道不会来得更真切、更直观吗?

⑤由此也引出第二个问题,小学生使用大数据会不会为时尚早?小学生应该接受怎样的诗词教育?事实上,我国古代一直有延绵不绝的“诗教”传统,古典诗词的关键功能在于涵养人的性情,使之归于温厚。“诗可以兴”,所谓“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儒家将诗教作为成人教育的开端。正如钱穆所说,文学作品中包含了作家的全部人格,它对读者的劝诫安慰如朋友兄弟般亲切。伟大的诗人修辞立其诚,吐露真性情,读者阅读其诗,非但会为其真情感动,也很容易为其人格及人生境界感动,而心向往之。小学生使用大数据固然有助于培养科学精神和逻辑思维能力,但这与诗词的教育旨趣相异。拿苏轼诗词来说,让孩子们将其看作有血有肉、丰富多彩的艺术作品,从具体作品中感受苏轼的悲欢离合、开朗豁达与家国情怀,并进一步培养起对中国传统人文精神的感知力和理解力,不是比作为大数据视野下的客观对象而得出粗浅认知,要更有意义吗?

⑥传统诗教所包含的情感教育,应当在中小学阶段得到提倡。当前的中小学教育对知识理性和思想品德的强调相当充分,而在感性启发方面则似有不足。就笔者在高校开展诗词教育的经验来看,不少大一新生在古典诗词面前或多或少地丧失了“感动”的能力,在此基础上急于展开的研究若非难以令人信服,便是冷冰冰地欠缺生命的厚度。语言文字的隔阂固然是导致“感动”能力衰退的一个因素,情感上的疏离却更为关键。伟大的诗人往往哀乐过于常人,诗词又是对人类个体感思与共通情怀的高度凝练。想要获得对诗词的深层理解,首先应该让自己能够“被感动”,这样才能真正进入古人的情感世界,深切体会诗词的精妙所在与诗人的魅力所在。从古典诗词中获得对人类自身的感性认识,与诗词内外岁岁枯荣的自然生命发生共鸣,当从娃娃抓起。

(节选自《文汇报》,有删改)

1.第③段中加点的词语“解构”在文中指的是_____________
2.下列对“诗教”的理解与文意相符的一项是(     
A.我国一直有延绵不绝的“诗教”传统,它是儒家成人教育的开端。
B.为了培养科学精神和逻辑能力而使用大数据,却与“诗教”旨趣相异。
C.“诗教”既培养学生“感动”的能力,又助其对诗词深层地理解。
D.让小学生通过大数据分析进入诗词,这种“诗教”为时尚早。
3.下列对文意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用大数据来检索研究诗词,有一味寻章摘句之嫌。
B.用大数据检索、定位诗词,陷入了搜罗求全的误区。
C.第④段引用、举例等手法强调体察涵泳诗词的必要。
D.相关媒体的报道值得我们深思,没必要好奇和艳羡。
4.概括作者质疑将诗词作为“数据”进行检索研究的理由。
2023-12-01更新 | 62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延安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

6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注意力源于人的感觉和知觉对一定对象的选择指向和集中。各类企业通过挖掘消费者对自己产品和服务的注意力培养潜在消费者,产生价值和利益,形成注意力经济。在注意力经济中,发展最为迅速的商业形态是依托互联网平台融合各类传媒内容所形成的听觉注意力经济。近年来,在视觉注意力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听觉注意力经济崛起,网络有声读物成为消费者的“阅读新宽”。从最早的唱片教材、广播剧,到磁带出版物,再到今天的网络电台,信息技术革命推动下的有声读物市场越来越大。据统计,我国有声读物市场规模达到46.3亿元,用户规模达到3.85亿人。

数字技术与互联网商用化为各类媒体发展新的传播渠道提供了便利。在互联网这一没有时间和地域局限的平台上,音频内容产品触网成为必然。同时,与网络视频内容相比,网络有声读物更能适应信息时代的“碎片化时间”消费,也非常符合移动互联网的特性,消费者在运动、出行、锻炼等各类场景下都能使用音频。网络有声读物迎合了人们的多场景收听需求,人们在不方便阅读和观看视频的情况下,可以通过网络有声读物获取信息和知识,感受“听读”带来的娱乐魅力,满足求知欲。

网络时代,注意力成为稀缺资源。未来,知觉注意力将是注意力经济的主导形态。为适应注意力经济发展转型,我国网络有声读物平台一方面需要更多地关注垂直领域差异化经营。同一产业内,因产品在质量、款式、性能、销售服务及信息提供等方面存在着差异,某一企业的产品能与竞争对手的同类产品有显著区别。产品差异化是企业竞争制胜的核心策略。无论是对单纯娱乐消费型用户,还是对知识获取型用户,网络有声读物平台都应打造垂直化内容。对网络有声读物平台的用户而言,垂直化能真正提升产品的影响力,增加用户黏性。对网络有声读物的同业竞争而言,垂直化可以形成竞争门槛,提升竞争优势。

另一方面,网络有声读物平台还需要借力技术提升服务体验。随着信息技术的普及与融合应用。内容推送会更加智能,增值服务也会越来越多地与音频内容捆绑。以某音频FM为例,它利用大数据技术对用户的行为数据进行归类与剖析,不仅有针对性地推送符合用户喜好的音频节目,还利用LBS(基于位置服务)的定位功能为用户提供周边的生活服务信息,实现“传播+销售+服务”三位一体的智能化运营。再比如,针对儿童和青少年群体,音频的教育内容可以为家长们解决孩子用眼过度的后顾之忧,如果音频教育内容能够和未来的语音识别、VR/AR(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场景应用结合,则可以打造出全场景、全媒体的学习平台。

(摘编自金雪涛《网络有声读物崛起与注意力经济的转型》)

材料二:

随着电子媒介时代的到来及新媒体的日益普及,有声读物市场也日益扩大,受众越来越多。有声读物的内容、演播者的音色和表现形式,构成有声读物的综合艺术特征。有声读物的特殊性在于,文学作品不是直接作用于受众,而是通过演播者的有声语言表达传递给受众的。这种共鸣分为两种情况,第一种是受众与文学作品产生的共鸣;第二种是受众与演播者产生的共鸣,这是有声读物特有的审美现象。许多演播者拥有悦耳的声音、精湛的演播技巧、深厚的文学修养,他们演播的作品深受受众喜爱,他们的声音成了标志性的符号,能够得到受众的认同。

目前,有声读物在迅猛发展的同时,在提升受众审美力方面也存在不少问题。在全媒体上的有声读物内容呈现鱼龙混杂的状态,网络有声读物平台良莠不齐。一些有声读物平台,排名靠前的大多数是“穿越”“仙侠”“盗墓”等内容,而中外经典、知识、教育等内容则较少,甚至有的充斥着暴力、低俗等内容。这对受众的审美影响是极大的,会使人形成低级的审美趣味,进而影响到个体的行为,危害他人及社会安全。

有声读物的艺术质量需要制作技术来保证。传统广播电台制作的“广播小说”是由专业的编辑团队进行录制、制作的。从文学作品的选择、改编、录音、音效设计与制作,到背景音乐的搭配、音频的剪辑,都要经过精雕细刻并合作完成。而当下,有些平台只需一台手机等移动终端就可以录制、上传录音作品,对制作质量的审核也不够严格。很多作品背景音乐与内容不符,杂音较多,从作品选择到演播再到合成甚至只有一人完成,使作品效果大打折扣,实在不具备艺术性和欣赏性。

演播水平是有声读物艺术性的重要体现。优秀的演播者需具备规范的语言、悦耳的声音、纯熟的表达技巧、充沛的情感、深厚的文学功底、丰富的人生阅历、充足的演播经验。但目前,许多有声读物平台将文字作品简单地用人工智能语音进行合成,使得有声语言显得生涩、不畅。这样的有声文学作品,无法产生与文学内容相符合的情感,大大降低文学作品的感染力。此外,一批没有受过专业训练,声音不悦耳、语音不标准、表达不准确、情感不充沛,甚至还会念错字的网络主播纷纷加入有声读物的制作。这样质量的作品势必会影响受众的感受力。

(摘编自刘超《有声读物提升受众审美的多维空间》)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培养潜在消费者以使他们重视企业的产品和服务,这是注意力经济的显著特点。
B.近年来,听觉注意力经济迅速崛起,成为各种经济中发展最为迅速的商业形态。
C.我国网络有声读物今后的发展,离不开信息技术革命的推动以及新媒体的普及。
D.网络有声读物具有的综合艺术特征,使人们在获得信息的同时也提升审美趣味。
2.根据材料一,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由于网络有声读物受时空的限制较少,未来上班族等群体对其需求还可能继续扩大。
B.没有网络有声读物的发展,注意力经济就难以完成以知觉注意力为主导形态的转型。
C.只有重视产品差异化和打造垂直化内容,网络有声读物平台才能在竞争中提升优势。
D.如果能进一步得到先进技术的助力,网络有声读物在教育领域可以发挥更大的作用。
3.下列各项中,最符合材料二中“有声读物特有的审美现象”的一项是(       
A.某音乐老师把在某有声读物软件中开设的古典音乐欣赏节目命名为《古典音乐很难吗》,向受众有针对性地解读古典音乐。
B.某有声读物软件中播出了《蒋勋说红楼梦》丛书中的某些篇章,唤起受众对《红楼梦》这一经典名著的热情,引发阅读的兴趣。
C.某公司职员利用乘地铁上下班的时间,听完了某听书软件上播讲的一本长篇网络小说。
D.辛弃疾《清平乐·村居》中描写三兄弟的句子经著名配音演员用不同语气朗诵,在某有声读物软件播出后让受众产生联想。
4.请简要梳理材料一的论证思路。
5.材料二中提到,“有声读物在迅猛发展的同时,在提升受众审美力方面也存在不少问题”。你认为有声阅读应如何提升受众审美力?
2023-12-01更新 | 59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宁波市三锋教研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
7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我们无疑生活在一个热衷于造词的年代。在商业领域,这一点尤为凸显,不论是早些时候的病毒营销,还是近两年的共享经济,新生的词汇总会携带着人们的希望或恐慌,随着商业浪潮向我们席卷而来。太阳底下无新事,2018年,某商业机构公布了名为“孤独经济”的白皮书,并在其中推出了“孤独社交”这一概念。它描述了一种“线上活跃、线下落寞”的生存状态,也传递了一种现实生活中孤独难耐,通过社交媒体进行“补偿性交往”的人际行为,这样一种因果推演似乎可以解释诸多现实问题,例如我们可以将那些联机在网游中狂欢的行为,看作是在掩盖生活中的落寞;也可以将那些在互联网上寻找陌生网友的行为,看作是在形单影只的夜晚中,一种在虚拟世界里的自我麻痹。如果这样一种关系成立的话,那么,两种社会态度便会自然浮出水面:对创业者而言意味着机遇,陌生人网络社交领域大有可为;对社会而言则未必是一件好事,因为它威胁到了现实社群的凝聚性,进而会摧毁现实社群中的人际纽带。

如果我们试图在学术版图中寻找与“孤独社交”相互映照的概念,麻省理工学院学者雪莉·特克尔提出的“群体性孤独”,也许是最恰当的思考起点。特克尔的导师是美国著名社会学家大卫·理斯曼。特克尔沿袭了理斯曼的名著《孤独的人群》,在互联网时代向前又走了一步,表达了人们因为社交软件而彼此疏离的反讽现实:我们越来越迷恋虚拟世界中的社交关系,进而与现实世界中更加真实的亲密关系越走越远。互联网一方面实现了“天涯若比邻”的人类愿景,却在另一方面,将“比邻”放逐到天涯。因此,我们便不难解释如下的现象:在朋友聚会中,我们总是忍不住查看某软件上的最新消息提醒,或者无意识地重复翻看自己的朋友圈;即便和亲人享受晚间时光时,每个家庭成员也都在对着智能手机发呆,好像是活在各自的“气泡”里。我们可以远离现实中的人群,却绝不能失去线上的友邻。

互联网为何会造成这种反社交的讽刺结果呢?按照特克尔的观点,其中的缘由可以简单总结为三条。其一是互联网提供了舒适的“浅层社交”,为我们剔除掉现实中的种种复杂与牵绊。特克尔以一个访谈中的故事为证。2003年,美国出现了一款叫作《第二人生》的游戏。这个游戏最大的特点在于,游戏者并不是为了分出胜负,而是希望在互联网中为自己建立一个新的家园。在《第二人生》中,人们可以购买土地、建造房屋、结交朋友、参加聚会,甚至与网友结婚。一个在婚姻中产生失望的男人对特克尔倾诉说,他每天最快乐的时光,就是一边摇晃着孩子们的秋千,一边在《第二人生》中和陌生人倾诉衷肠。如果我们对现实中的亲密关系产生挫败感、无助感,那么,这款游戏当然可以为我们提供一个出口,成为我们最安全的庇护所,我们对现实的不满,也都可以从游戏中找到安慰。进一步讲,线下社交与线上社交自此形成了巨大反差,前者复杂、多变,时常会让我们产生挫败感、无助感;后者简单、理想化,总能让我们感到满足、幸福。

其二是互联网带给我们虚假的友谊想象。特克尔再次分享了一个故事。有一次,她在社交媒体上向一位自己钟爱的作家发出好友邀请,那位作家也接受了这份邀请。此时,特克尔脑海中突然浮现出一个餐厅的画面,两个人在网络世界的虚拟餐桌旁坐了下来,但现实地考虑一下,特克尔觉得自己太把这件事情当真了——虽然社交媒体上显示,两个人已经成为“好友”,但实际上,他们在现实中连朋友都算不上。这就是网络和现实的区别。特克尔认为,互联网社交本质上是一种单薄社交,它能为我们带来的,更多的是一种碎片化的弱连接。当我们在社交媒体上拥有几百位关注者时,仿佛已经成为社交场中游刃有余、收获颇丰的猎手,但这幅热闹场景的背后,难掩这样略显悲伤的悖论:现代人在社交网站上可以拥有几百个所谓的好友,但如果人们被问到在遇到紧急情况时会向谁求助时,越来越多的人表示,他们唯一的选择就是自己的家人。

其三是互联网让人们的社交时间形成此消彼长之势。这一逻辑假定一个人投入到社交的时间总量是有限的,那么,徘徊在互联网中的时间便不可避免地占用现实生活中的社会交往时间。后续的实证研究也给出了类似的量化结论:在网上冲浪1分钟,与家庭成员的交流就会减少20秒,与朋友的交流减少7秒,与同事的交流减少11秒。按照这一逻辑,从时间分配上看,线上关系与线下关系更像是一种此消彼长的零和博弈。

总结来看,这样三种担忧——浅层社交替代深层社交,虚拟想象替代真实关系,线上社交挤出线下社交——共同映照了“孤独社交”这一概念的内核:人们很可能会逃离真实厚重的线下社交,拥抱虚假浅薄的线上社交。如此一来,互联网技术如同21世纪的技术一般,形成了这般不断往复的恶性循环。

(摘编自董晨宇   张恬《反思“孤独社交”:社交媒体真的让我们更加疏离吗》)


材料二:

当代青年成长于科技发达的数字时代,他们在享受科技带来的便利的同时,却越来越孤独。2018年,国外的一项调查显示,孤独最为严重的群体近半数为16至24岁的青年群体。他们的孤独被科技放大,波及范围广,造成了辐射性的影响。著名心理社会学家雪莉·特克尔说:“随着人们与机器交流的增多,我们对彼此的期待越来越少。”

当代青年衣食住行的需求都可以通过网络完成,无须在线下进行人际交往。由于网络匿名性的特点,年轻人在虚拟世界尽情释放天性,沉迷于线上狂欢,却丧失了线下社交的亲密感,陷入“群体性孤独”之中。享受虚拟世界的冲浪时,大数据为我们展示多姿多彩的世界,动动手指点赞、评论就能收获共情与认同。

每一个个体都被裹挟在定制化的、个性化的信息流中,收获着新鲜感与满足感;但回归现实生活,作为社会分工中的个体时,我们却往往难以收获类似的认同感,巨大的心理落差致使孤独感不断加深。面对社会加速下生活的压力和困境,孤独的青年有陪伴的社交刚需,他们比任何时代都渴望被拥抱。

(摘编自王昕迪   胡鹏辉《搭子社交:当代社会青年新型社交趋势与形成逻辑》)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2018年提出的“孤独社交”的概念,是商业社会发展的产物,揭示了当今人们“线上活跃、线下落寞”的生存状态。
B.互联网的出现给人们的社交带来方便,因此人们逐渐与现实世界中更加真实的亲密关系越走越远。
C.由于人们投入社交的时间总量有限,因此线上社交的蓬勃发展会不可避免地挤占线下社交时间。
D.数字时代成长起来的当代青年越来越孤独,这也被有关调查印证,青年群体的孤独与科技发展有密切关系。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互联网社交剔除了现实中的种种复杂与牵绊,给人们带来表层的满足感与幸福感。
B.现代人在互联网上可以结交众多的好友,但遇到紧急情况时,大多不会向网友寻求帮助。
C.当代青年往往通过网络完成衣食住行和人际交往,这会使得社会秩序变得更加混乱。
D.材料一和材料二都引述了特克尔的观点,两则材料中,特克尔的观点可以互相印证。
3.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第二段观点的一项是(       
A.互联网使虚拟社交逐渐取代现实生活中的互动。青年人通过社交软件来维系彼此的关系,亲戚、朋友关系等逐渐被虚拟社交所代替。
B.青年在网络社交之外,寻求新型社交模式。城市漫步、徒步远足等类似的群体休闲项目在青年爱好者当中逐渐风靡起来。
C.特克尔普写过一本《虚拟化身:网络时代的身份认同》,认为互联网为人类提供了身份的实验室,人们可以选择呈现不同的身份。
D.20世纪初,美国媒体出现了一批反对电影的声音,因为担心其出现会毁掉让人感到更加亲近的舞台艺术。
4.材料一中,作者在论述互联网社交与现实社交之间的关系时使用了哪些论证方法?请根据文本简要分析。
5.结合材料,简要说明“孤独社交”给我们带来了哪些不利影响。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较难(0.4) |

8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城市文化空间是“得到城市居民普遍认同的,具有文化记载、传播、生产和消费功能的城市公共空间”。在现代城市社会中,随着城市商业化日益加剧,城市商业文化空间越来越成为城市空间的重要类型。城市实体书店空间是一种典型的城市商业文化空间。

当下,如何改造和利用城市商业文化空间,克服日益严重的人的异化危机,已成为城市空间现代化建设的一个重要议题。近些年来,线上书店不断挤压城市实体书店的生存空间,消费者的电子阅读习惯直接威胁着城市实体书店的发展前景。城市实体书店在经历了一段时期的“倒闭潮”后,依托空间改造转型升级,从资本的空间化到空间的资本化,城市实体书店由同质化文化空间复制转向追求异质化文化空间符号价值;从文化的空间化到空间的文化化,城市实体书店空间由单纯的售书场所转变为城市居民的复合型生活空间。实体书店空间的改造升级是对消费空间变革的一种回应。从经济利益角度来看,城市实体书店空间改造找到了解决其生存发展的门路,但从人文关怀角度来看,城市实体书店空间改造在获取利益的同时,能否有利于书店自身的可持续发展,能否与城市文化共生发展,能否支撑城市居民的空间权利均等化,还有待讨论。

“建立公众互动对话空间、心灵静思空间及关爱弱势群体空间”是城市文化空间正义的题中之义。非正义的空间常常是服务于资本的工具,通过隐蔽的手段维持着资本的扩张,扩大了权力的不平等。而正义的空间,则具有公平、平等、包容,可以满足人们多样化需求的特点。

实体书店的选址依据是该地区是否有足够的客流量、受众是否有足够的消费能力、书店是否能够获得足够的利润。截至202011月,西西弗书店在全国70多个城市拥有300多家实体连锁书店,主要分布在北京、重庆、成都、上海等城市。从实体书店的地理空间分布可以看出,其主要集中于一线城市和新一线城市。于城市内部空间而言,这些实体书店多分布于购物中心、步行街等地,为了吸引客流量,这些场所甚至提出,只要实体书店愿意入驻,商厦、购物中心可以减免租金,给予装修补贴。

人们进入城市实体书店,可以享受到新型实体书店空间提供的文化资源,也有机会建立人际关系,积累社会资源。在这个意义上,有城市实体书店分布的区域,人们可以利用书店空间,将经济消费转化为文化资源和社会资源,这种转化又反过来促进新一轮资源的再生产,但并非只有这些区域的居民才能去实体书店阅读和消费,没有实体书店入驻的区域,其居民似乎并没有被排除在外。

相较于传统实体书店,如今的实体书店空间功能分区更加多元。比如,在PageOne书店空间,咖啡区、文创商品区、小型展览区等均是空间延伸的功能分区。但,只有支付了一定金额的消费者才可以进入咖啡区,而舒适宽敞的付费课程区也只有书店会员才可以进入,小型展览区和讲座区则提供给具有一定知识素养的群体。

传统实体书店空间布局多以书籍类别为标准进行分区陈列,而新型实体书店空间则是根据书籍内容、封面设计、受众点评意见等要素进行划分,并根据书籍内容和风格,在书籍周边空间摆放关联产品。顾客在传统书店空间阅读书籍文本与在转型升级后的实体书店空间阅读书籍文本的效果是完全不同的,在新型实体书店空间中,顾客可以快速感知和体验书籍文本丰富的符号价值与意义,同时,“在阅读文本时所产生的理解,不完全受文本自身的束缚”,或能生产出新的文本意义。在资本逻辑的驱动下,大多数普通艺术家总是难以实现机会公平,而实体书店作为城市商业文化空间,不能脱离受众的审美体验和审美需求。从2010年开始,诚品书店发起“艺术家驻店计划”行动,邀请艺术家、设计师等参与书店空间场景营造,还提供专门的展演和公关团队,为艺术家制定宣传推广计划,使书店成为艺术作品创作和展演的空间。全球化和城市化时代,许多城市居住着来自世界各地的外来人口,对他们来说,语言、习俗、生活方式会成为他们获取城市空间资源的障碍。许多地区的外文书店为他们提供无障碍接触书籍的空间,减少了因地域身份差异带来的空间使用权利不平等。少数族裔群体的生存状况和被霸权话语所建构的“非正常”群体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社会关注。比如,旧金山的城市之光书店为支持非洲裔作者,专门为他们设置书架,每周更新一次书籍;而书店外南侧墙壁上则涂鸦着由少数族裔艺术家完成的作品。总之,城市实体书店空间试图关怀处境艰难的艺术家、身处异乡的外国旅居者、位于社会底层的边缘群体,正是借助空间正义追寻社会正义的一种尝试。

(摘编自江凌《论城市商业文化空间正义——以城市实体书店空间为中心的考察》)

1.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城市商业文化空间在城市商业化的过程中变得越来越重要,其改造利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人的异化危机。
B.作者认为,依托空间改造,城市实体书店能否突破被线上书店挤压的困境,能否实现人文关怀,还有待讨论。
C.客流量是实体书店考虑是否入驻的因素之一,而购物中心等商业空间吸引实体书店入驻也为了追求客流量。
D.传统实体书店空间主要按书籍类别分区陈列,人们在此空间阅读书籍产生的理解受到文本束缚的可能性更大。
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处于消费空间变革的当下,城市实体书店通过出售书籍营利的同时,还要满足人们文化生活、社会生活等方面的需求。
B.“其居民似乎并没有被排除在外”,说明非实体书店入驻区的居民也能利用书店空间实现资源转化,但是便利性不足。
C.从第六段的内容可以看出,实体书店的功能分区打破了空间区域的门槛限制,使人们能根据自身需求进入不同功能区。
D.城市实体书店邀请艺术家参与书店空间场景营造,既能为受众提供审美体验,又能使艺术家借此平台展现自己的才华。
3.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文中画横线句观点的一项是(       
A.北京人文考古书店看似冷清,实则常有来自博物馆、研究所的客户来消费、交流,依托书店形成庞大的考古文博圈。
B.日本Book Truck书店以卡车作为流动空间,运行于城市各个角落,不同地区的城市居民可以来此购买需要的书籍与服务。
C.顾客通过预约进入上海朵云书院,置身于配有巨大的盆栽喷水池和石墩的书店“空中花园”,可观赏黄浦江两岸景色。
D.单向空间书店创办人许知远曾发出求助信,直言“书店撑不住了”,后在读者、社会人士的捐赠支持下,渡过难关。
4.举例论证有概括总体性事实和枚举个别事实两种事实形式。作者运用举例论证的不同事实形式证明了城市实体书店的空间正义特点。请根据文本完成下列表格。
事实形式事例阐述空间正义特点
概括总体性事实新型实体书店根据多样元素进行空间划分空间互动性及多样性
枚举个别事实
空间包容性

5.梅溪书院作为长沙的新地标,是集书店与艺术馆于一身的城市文化综合体。其建筑外观呈现钢琴形象,空间结构错落有致;书店内的文创、手工、展览等众多项目互补共存;书目甄选则考虑文化主题、湖湘文化、时下热点等。请结合材料中关于城市实体书店的阐释对梅溪书院的特点加以分析。
2023-11-30更新 | 572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届浙江省温州市高三一模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

9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社会主义文艺,从本质上讲,就是人民的文艺。人民既是历史的创造者、也是历史的见证者,既是历史的剧中人、也是历史的剧作者。文艺要反映好人民心声,就要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这个根本方向。

人民需要文艺。人民的需求是多方面的。随着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民对包括文艺作品在内的文化产品的质量、品位、风格等的要求也更高了。文学、戏剧、电影、电视、音乐、舞蹈、美术、摄影、书法、曲艺、杂技以及民间文艺、群众文艺等各领域都要跟上时代发展、把握人民需求,以充沛的激情、生动的笔触、优美的旋律、感人的形象创作生产出人民喜闻乐见的优秀作品,让人民精神文化生活不断迈上新台阶。

还有,国际社会对中国的关注度越来越高,他们想了解中国,想知道中国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想知道中国人对自然、对世界、对历史、对未来的看法等,这些光靠正规的新闻发布、官方介绍是远远不够的,靠外国民众来中国亲自了解、亲身感受是很有限的。而文艺是最好的交流方式,在这方面可以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一部小说,一篇散文,一首诗都能给外国人了解中国提供一个独特的视角,都能以各自的魅力去感染人。文艺工作者要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阐发中国精神、展现中国风貌,让外国民众通过欣赏中国作家艺术家的作品来深化对中国的认识、增进对中国的了解。要向世界宣传推介我国优秀文化艺术,让国外民众在审美过程中感受魅力,加深对中华文化的认识和理解。

文艺需要人民。人民是文艺创作的源头活水,一旦离开人民,文艺就会变成无根的浮萍、无病的呻吟、无魂的躯壳。列宁说:艺术是属于人民的。它必须在广大劳动群众的底层有其最深厚的根基。它必须为这些群众所了解和爱好。它必须结合这些群众的感情、思想和意志,并提高他们。它必须在群众中间唤起艺术家,并使他们得到发展。人民生活中本来就存在着文学艺术原料的矿藏,人民生活是一切文学艺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创作源泉。

人民不是抽象的符号,而是一个一个具体的人,有血有肉,有情感,有爱恨,有梦想,也有内心的冲突和挣扎。不能以自己的个人感受代替人民的感受,而是要虚心向人民学习、向生活学习,从人民的伟大实践和丰富多彩的生活中汲取营养,不断进行生活和艺术的积累,不断进行美的发现和美的创造。要始终把人民的冷暖、人民的幸福放在心中,把人民的喜怒哀乐倾注在自己的笔端,讴歌奋斗人生,刻画最美人物,坚定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和信心。

当然,生活中并非到处都是莺歌燕舞、花团锦簇,社会上还有许多不如人意之处、还存在一些丑恶现象。对这些现象不是不要反映,而是要解决好如何反映的问题。古人云,乐而不淫,哀而不伤发乎情,止乎礼义。文艺创作如果只是单纯记述现状、原始展示丑恶,而没有对光明的歌颂、对理想的抒发、对道德的引导,就不能鼓舞人民前进。应该用现实主义精神和浪漫主义情怀观照现实生活,用光明驱散黑暗,用美卷战胜丑恶,让人们看到美好、看到希望、看到梦想就在前方。

——摘编自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

材料二:

2021年,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文艺演出《伟大征程》以大型情景史诗形式呈现,综合运用多种艺术手段,生动再现了中国共产党百年来带领中国人民筚路蓝缕创伟业、初心不忘再启航的辉煌历程。2022年,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的开闭幕式,用中国式浪漫的演绎风格,向世界展示了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无论是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剧《觉醒年代》,还是扶贫攻坚主旋律题材刷《山海情》,抑或讲述中国抗疫题材的时代报告剧《在一起》,都是有口皆碑的文艺佳作,多时空多维度展示了党和人民团结一心为美好生活而奋斗的卓越历程,映现出用奋斗成就梦想、以实干赢得幸福的时代底色。

谈及这些作品为何会出圈,受到广大群众的追捧,北京电影学院教授胡智锋表示,我们每个人都向往美好生活,希望从艺术作品中感受情感温度、获得生活启示、激发精神力量。正是文艺工作者自觉地融入人民奋斗的时代征程中,文艺创作实践积极融汇于民族复兴大业中,用心用情地描述我们所处时代的丰富多彩,才能为中国奋进、人民奋进、民族奋进留下炽热的记录。相比玄幻、穿越等题材,这些现实主义作品扎根实际、源自人民,充满了烟火气。用心投入、用情体验、用力表达,不辜负时代的作品才更容易打动人。胡智锋说。

——摘编自段丹洁《中国文艺奏响时代奋进凯歌》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人民群众需要优秀的文艺作品丰富精神生活,这与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提高密不可分。
B.文艺工作者始终要用笔端去讴歌奋斗的人生,书写生活中的美好,传递美好的愿景。
C.人民能够从艺术作品中感受温度,获得启示,进而用光明驱散黑暗,憧憬着美好生活。
D.《山海情》等文艺佳作多时空多维度的呈现,映现出“幸福是奋斗出来的”时代底色。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是文艺创作的根本方向,这决定了文艺必须反映人民心声。
B.单纯记述现状并非好的创作方式,而应该去歌颂光明、抒发理想,加强对人民道德的引导。
C.因为文艺作品是我国与外国交流的最佳方式,使得文艺工作者担负着宣传中华文化的使命。
D.扎根实际、源自人民、融入时代征程、映现时代底色的文艺作品,才更容易打动人。
3.下列选项,不能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观点的一项是(     
A.宋代诗人黄庭坚说:“随人作计终后人,自成一家始逼真。”
B.曹雪芹对当时的社会生活做过全景式的观察和显微镜式的剖析,完成了《红楼梦》的写作。
C.梁晓声的作品《人世间》观照中国人的精神底色,用史诗般的磅礴之力书写烟火人间。
D.鲁迅熟悉辛亥革命前后底层民众的处境和心情,塑造出祥林嫂、闰土等栩栩如生的人物。
4.电视剧《大山的女儿》以扶贫干部黄文秀为原型,作品一经上映备受好评,请结合材料的观点分析这部文艺作品获得成功的原因。
5.作为一名文艺工作者,如何才能创作出一部优秀的的文艺作品?请结合材料内容,简要概括。
2023-11-30更新 | 29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龙西北名校联合体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适中(0.65) |

10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材料一:

回顾中国抗击疫情的实践,“科学防治”贯穿始终。面对充满未知数的新型冠状病毒,面对布满艰难险阻的战“疫”,向科学要答案、要方法,是我们克难攻坚的重要一招。

从加强病毒溯源、传播力、传播机理等研究,到跟踪病毒变异情况及时完善防控策略和措施;从多学科力量联手进行药品和疫苗研发,到坚持分类施策、因地制宜;从“健康码”“云办公”等助力防疫,到落实分区分级精准复工复产……实践证明,只有坚持科学防治,才能看清病毒的“样子”、找到对症的“方子”、走对防控的“路子”。

大疫出良药,中医显身手。从应用“三药三方”等有效方剂,到采取集中隔离、普遍服中药等防疫做法,中医药为抗击疫情作出重要贡献,尤其是在有效防止患者从轻症转为重症,提高治愈率、降低病亡率方面作用更突出。

抗疫,让全社会经历一次科学的洗礼。从传统媒体到网络空间,从社区横幅到农村大喇叭,防控知识科普遍地开花、家喻户晓,戴口罩、勤洗手、常通风、不聚集等科学常识逐渐变成人们日常习惯。非常时期,钟南山、李兰娟、王辰、张伯礼等专家纷纷发出专业理性的声音,及时解疑释惑,拨开团团迷雾,向社会注入正能量。

爱因斯坦曾说:“科学的不朽荣誉,在于它通过对人类心灵的作用,克服了人们在自己面前和在自然界面前的不安全感。”当相信科学、依靠科学、使用科学蔚然成风,我们应对风浪侵袭就有了理性的“压舱石”。

(摘自钟华论《在民族复兴的历史丰碑上——2020中国抗疫记》)

材料二:

抗疫,是对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一次大考,也是对全党全社会的一次大考。习近平总书记谆谆告诫:“我们一定要总结经验、吸取教训。”疫情好比一面放大镜,让优势和长处更加凸显,也让我们把短板与不足看得更加清晰。抗疫斗争,暴露出我国在重大疫情防控体制机制、公共卫生体系等方面存在一些短板,反映出一些领导干部的治理能力和专业能力跟不上,折射出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危害,警示我们养成文明健康的卫生习惯是何其重要……

这场全方位大考,是对新时代中国的一次全面“体检”。我们没有被疫情击倒,扛住了这次巨大冲击,“中国体质”总体上是过硬的。但也应看到,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还有一些“亚健康”甚至“不健康”的问题存在。疫情警示我们,增强忧患意识,破除沉疴积弊,永远都是进行时!

反思,是面对灾难的应有态度;改变,是面对问题的最好回答。

——必须坚持“从最坏处着眼、向最好处努力”的底线思维。疫情之下,既有难以预料的“黑天鹅”,也有有迹可循的“灰犀牛”。最大的风险在于看不见风险,最大的问题在于无视问题。当前,国内外形势复杂严峻,各方面的挑战前所未有。必须时刻保持如履薄冰的谨慎、见叶知秋的敏锐,正视最坏处,解决最难处,做在最实处,努力争取最好结果。

(摘自钟华论《在民族复兴的历史丰碑上——2020中国抗疫记》)

材料三:

“革命就像火一样,任凭大雪封山,鸟兽藏迹,只要我们有火种,就能驱赶严寒,带来光明和温暖。”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5周年之际,我们重温胜利历史,追溯胜利根源,汲取众志成城、排除万难、一往无前的奋进力量,任何人任何势力都不能阻挡中国人民实现更加美好生活的前进步伐。

在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中,全体中华儿女为国家生存而战、为民族复兴而战、为人类正义而战,社会动员之广泛,民族觉醒之深刻,战斗意志之顽强,必胜信念之坚定,都达到了空前的高度。正义战胜邪恶、光明战胜黑暗、进步战胜反动,战场上较量的不仅是军事实力和经济实力,更有民族精神和国民意志。杨靖宇、赵尚志、左权、彭雪枫、佟麟阁、赵登禹、张自忠、戴安澜一个个大义凛然的名字,一个个血染沙场的忠魂,永远为历史和后人所铭记。

回望历史,日本对华持续侵略是近代以来中国历史上最黑暗的一页。在民族危亡的历史关头,中国共产党人勇敢战斗在抗日战争最前线,支撑起中华民族救亡图存的希望,成为全民族抗战的中流砥柱。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5周年座谈会上深刻指出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是中国共产党发挥中流砥柱作用的伟大胜利”“中国共产党坚持动员人民、依靠人民,推动形成了全民族抗战的历史洪流”。解民于倒悬,扶大厦之将倾,中国共产党高举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坚决维护、巩固、发展统一战线,坚持独立自主、团结抗战,维护了团结抗战大局,让中国人民抱定了“我们万众一心,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的决心,抱定了血战到底、抗战到底的信念。

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壮阔进程中,形成了伟大的抗战精神,这是一笔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将永远激励中国人民克服一切艰难险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从抵御地震、洪水等自然灾害,到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再到抗击非典、新冠肺炎等重大疫情,中华民族不断战胜前进道路上各种各样的风险挑战、荆棘坎坷,靠的就是压倒一切困难而不为困难所压倒的决心和勇气。“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抗战先烈永远值得后人缅怀,抗战精神永远值得后世传承。

今天的中国,正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时期,改革发展正处在攻坚克难的重要阶段。在新时代继承和弘扬伟大抗战精神,以“同心同德一戎衣”的情怀共同奋斗,以越是艰险越向前的精神奋勇搏击,定能跨越一切艰难险阻,不断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历史必将证明,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历史脚步是不可阻挡的。”

(《人民日报》2020年09月11日04版,有改动)

【注】①黑天鹅:语出美国学者纳西姆·尼古拉斯·塔勒布《黑天鹅:如何应对不可预知的未来》,比喻非常难以预测的不寻常事件。②灰犀牛:语出美国学者米歇尔·渥克《灰犀牛:如何应对大概率危机》,比喻大概率且影响巨大的潜在危机。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只有加强对病毒的研究、跟踪病毒的变异,才能看清病毒的“样子”;只有加大对药品和疫苗的研发力度,才能找到对症的“方子”;只有借助中医的力量,才能走对防控的“路子”。
B.疫情像一面放大镜,暴露出我国在重大疫情防控体制机制、公共卫生体系方面存在漏洞,部分领导干部治理能力和专业能力不足,我们的卫生习惯也存在提升的空间。
C.底线思维,就是居安思危,凡事从最坏处准备,努力争取最好的结果。坚持底线思维,正视存在的风险和问题,时刻保持谨慎和敏锐的办事态度,以便应对前所未有的挑战。
D.抗战精神,是中国人民在抗日战争的进程中形成的精神财富。这种精神帮助中国人民在抵抗自然灾害,应对金融危机,抗击重大疫情等诸多挑战中取得胜利。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抗疫,让全社会经历了一次科学洗礼”,说明以往我们在防控知识上面还存在一定的欠缺,同时在疫情初期,因为对病毒的不了解可能产生过短暂的恐慌。
B.从材料二中可以看出,我们从抗击疫情中发现了自己的优势和长处,同时也让我们清晰看到短板与不足,而这些经验和教训将有助于我们应对其他领域的挑战。
C.“战场上较量的不仅是军事实力和经济实力,更有民族精神和国民意志”,可见中国人民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战争当中,后者起到的作用比前者所起到的作用要大。
D.尊重科学,善于反思,坚持底线思维,是中国人民取得抗疫胜利的保证。而这些成功经验,将与抗战精神一起助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3.下列诗句中,与材料三中所提到的“抗战精神”内涵最接近的一项是(     
A.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B.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C.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D.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4.结合对材料三的理解,请概括“抗战精神”的内涵。
5.请从论证结构和论证方法两个方面简要分析材料三的论证特点。
2023-11-30更新 | 75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嘉兴市八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