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其他小说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 道试题
1 . 阅读下面《红楼梦》选文,完成下面小题。

平儿进入厅中,他姊妹三人正议论些家务,说的便是年内赖大家请吃酒,他家花园中事故。见他来了,探春便命他脚踏上坐了,因说道:“我想的事不为别的,因想着我们一月有二两月银外,丫头们又另有月钱。前儿又有人回,要我们一月所用的头油脂粉,每人又是二两。这又同才刚学里的八两一样,重重叠叠,事虽小,钱有限,看起来也不妥当。你奶奶怎么就没想到这个?”

平儿笑道:“这有个原故:姑娘们所用的这些东西,自然是该有分例。每月买办买了,令女人们各房交与我们收管,不过预备姑娘们使用就罢了,没有一个我们天天各人拿钱找人买头油又是脂粉去的理。所以外头买办总领了去,按月使女人按房交与我们的。姑娘们的每月这二两,原不是为买这些的,原为的是一时当家的奶奶太太或不在,或不得闲,姑娘们偶然一时可巧要几个钱使,省得找人去。这原是恐怕姑娘们受委屈,可知这个钱并不是买这个才有的。如今我冷眼看着,各房里的我们的姊妹都是现拿钱买这些东西的,竟有一半。我就疑惑,不是买办脱了空,迟些日子,就是买的不是正经货,弄些使不得的东西来搪塞。”

探春李纨都笑道:“你也留心看出来了。脱空是没有的,也不敢,只是迟些日子;催急了,不知那里弄些来,不过是个名儿,其实使不得,依然得现买。就用这二两银子,另叫别人的奶妈子的或是弟兄哥哥的儿子买了来才使得。若使了官中的人,依然是那一样的。不知他们是什么法子,是铺子里坏了不要的,他们都弄了来,单预备给我们?”平儿笑道:“买办买的是那样的,他买了好的来,买办岂肯和他善开交,又说他使坏心要夺这买办了。所以他们也只得如此,宁可得罪了里头,不肯得罪了外头办事的人。姑娘们只能可使奶妈妈们,他们也就不敢闲话了。”

探春道:“因此我心中不自在。钱费两起,东西又白丢一半,通算起来,反费了两折子,不如竟把买办的每月蠲了为是。此是一件事。第二件,年里往赖大家去,你也去的,你看他那小园子比咱们这个如何?”平儿笑道:“还没有咱们这一半大,树木花草也少多了。”探春道:“我因和他家女儿说闲话儿,谁知那么个园子,除他们带的花、吃的笋菜鱼虾之外,一年还有人包了去,年终足有二百两银子剩。从那日我才知道,一个破荷叶,一根枯草根子,都是值钱的。咱们这园子只算比他们的多一半,加一倍算,一年就有四百银子的利息。若此时也出脱生发银子,自然小器,不是咱们这样人家的事。若派出两个一定的人来,既有许多值钱之物,一味任人作践,也似乎暴殄天物。不如在园子里所有的老妈妈中,拣出几个本分老诚能知园圃的事的,派准他们收拾料理,也不必要他们交租纳税,只问他们一年可以孝敬些什么。一则园子有专定之人修理,花木自有一年好似一年的,也不用临时忙乱;二则也不至作践,白辜负了东西;三则老妈妈们也可借此小补,不枉年日在园中辛苦;四则亦可以省了这些花儿匠山子匠打扫人等的工费。将此有余,以补不足,未为不可。”

宝钗正在地下看壁上的字画,听如此说一则,便点一回头,说完,便笑道:“善哉,三年之内无饥馑矣!”李纨笑道:“好主意。这果一行,太太必喜欢。省钱事小,第一有人打扫,专司其职,又许他们去卖钱。使之以权,动之以利,再无不尽职的了。”平儿道:“这件事须得姑娘说出来。我们奶奶虽有此心,也未必好出口。此刻姑娘们在园里住着,不能多弄些玩意儿去陪衬,反叫人去监管修理,图省钱,这话断不好出口。”

宝钗忙走过来,摸着他的脸笑道:“你张开嘴,我瞧瞧你的牙齿舌头是什么作的。从早起来到这会子,你说这些话,一套一个样子,也不奉承三姑娘,也没见你说奶奶才短想不到,也并没有三姑娘说一句,你就说一句是,横竖三姑娘一套话出,你就有一套话进去,总是三姑娘想的到的,你奶奶也想到了,只是必有个不可办的原故。这会子又是因姑娘住的园子,不好因省钱令人去监管。你们想想这话,若果真交与人弄钱去的,那人自然是一枝花也不许掐,一个果子也不许动了,姑娘们分中自然不敢,天天与小姑娘们就吵不清。他这远愁近虑,不亢不卑。他奶奶便不是和咱们好,听他这一番话,也必要自愧的变好了,不和也变和了。”

探春笑道:“我早起一肚子气,听他来了,忽然想起他主子来,素日当家使出来的好撒野的人,我见了他便生了气。谁知他来了,避猫鼠儿似的站了半日,怪可怜的。接着又说了那么些话,不说他主子待我好,倒说‘不枉姑娘待我们奶奶素日的情意了。’这一句,不但没了气,我倒愧了,又伤起心来。我细想,我一个女孩儿家,自己还闹得没人疼没人顾的,我那里还有好处去待人。”口内说到这里,不免又流下泪来

李纨等见他说的恳切,又想他素日赵姨娘每生诽谤,在王夫人跟前亦为赵姨娘所累,亦都不免流下泪来,都忙劝道:“趁今日清净,大家商议两件兴利剔弊的事,也不枉太太委托一场。又提这没要紧的事做什么?”平儿忙道:“我已明白了。姑娘竟说谁好,竟一派人就完了。”探春道:“虽如此说,也须得回你奶奶一声。我们这里搜剔小遗,已经不当,皆因你奶奶是个明白人,我才这样行,若是糊涂多蛊多妒的,我也不肯,倒像抓他乖一般。岂可不商议了行。”平儿笑道:“既这样,我去告诉一声。”说着去了,半日方回来,笑说:“我说是白走一趟,这样好事,奶奶岂有不依的。”

[节选自《红楼梦》(庚辰本)第五十六回]

1.下列对选文内容及《红楼梦》中与之相关的其他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因王熙凤患病需要长时间治疗调养,王夫人暂让李纨、探春两人协理荣国府琐碎之事,后又因园中人多,恐失于管理,特请薛宝钗参与理家。
B.选文中“这又同才刚学里的八两一样”一句所写的“才刚学里的八两”,指探春在理家过程中所免除的宝玉、贾环、贾兰等三人的学堂公费。
C.选文叙写探春理家之事,形象鲜明;之后的“抄检大观园”情节又展示了探春面对王熙凤、王善保家的搜检能委曲求全,拥有顾全大局的胸怀。
D.从探春理家前的“宁国府除夕祭宗祠”情节可知,贾府过年依然讲究排场,但从贾珍、贾蓉与来进贡的乌庄头的交谈中已透露贾府经济的窘迫。
2.下列对选文中写到的人物及其与他人关系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李纨:字宫裁,金陵名宦之女,金陵十二钗之一,其别号为“稻香老农”;贾政长子贾珠的妻子,贾兰的亲生母亲。
B.贾探春:金陵十二钗之一,成立“海棠诗社”,自号“蕉下客”;比同辈份的贾迎春、贾惜春年龄小,在贾府通称“三姑娘”。
C.王夫人:荣国府掌权管事的家长之一;二老爷贾政的妻子,贾元春、贾珠、贾宝玉的母亲,王熙凤的姑母,薛宝钗的姨母。
D.王熙凤:金陵十二钗之一,贾府通称凤姐、琏二奶奶;贾母的孙媳妇,贾赦与邢夫人的儿媳妇,贾琏的妻子,巧姐的母亲。
3.从选文看,平儿是怎样的一个人?请结合相关内容简要分析。
4.文中画线句写探春“不免又流下泪来”,结合选文内容及《红楼梦》其他相关内容,说说探春流泪的主要原因。
5.读者普遍认为,王夫人为料理家务所挑选的李纨、贾探春和薛宝钗等三人可谓最佳搭档。请从人物身份、性格等方面,结合选文内容及《红楼梦》其他相关内容,说说你对这种看法的理解。
2020-06-02更新 | 27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0届北京市丰台区高三二模语文试题
2 .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后面练习。

遵古印坊

在潭州城的仿古一条街上,没有人不知道金玉石执掌的遵古印坊。

印坊门脸很窄,上置横匾,“遵古印坊”四字写的是汉隶,浑厚苍劲;两边是对联:“奏刀金玉木石,得意篆隶楷行。”写的是行书,飘逸灵动。隶书和行书都是金玉石父亲金鼎铭的手笔。老爷子已经快八十了,印坊是他三十年前创办的,儿子经他朝夕督教,早可独立门户,于是交班放权,怡然在家安享晚年。

遵古印坊历来传承家学,尤其在仿刻古印上,功夫独到。金玉石字刃之,五十岁了,两只手粗壮有力,手指关节格外突出,是长期握物操刀所致。他十岁即在父亲的严厉呵斥声中,开始练习书法和刻印。书法遍习各种名帖,刻印则先摹刻秦汉印,再研刻古玺印、封泥印,最终落点于吴昌硕和齐白石。

金玉石不收徒弟,因为正读美术学院的儿子便是他的嫡派传人。他也不请帮工,印坊除他之外,妻子刘婕英便是最可靠的帮工,管钱、管勤杂还管磨印章底。

刘婕英说:“请个帮工吧,你看我这手,难看。”

金玉石说:“这才是劳动者的手。十指尖尖、肉嫩皮细的手,不出在这种家庭。我的手更难看,却可以养家,立世!”

刘婕英呛得直翻白眼,无话可说。

金玉石和妻子也不住在店里,早来晚归,那个父母住的小院子才是他们真正的家,陪老人吃晚饭、聊天,其乐融融。

隶属于市文联的书法家协会、篆刻家协会多少次邀请金玉石加入他们的协会,他微微一笑,说:“我还得修炼,不够格啊。”心里暗说:“什么主席、副主席、理事一大堆,你争我夺,要的是名头,名头可以提高润格,钱呀钱!”但他表面上与这些人相处得很好。

一些篆刻家常在静夜悄悄独访金家,请金玉石代刻送给某位领导人或著名企业家的名章。按规矩,边款要刻“某某先生雅正,金玉石刻于×年×月”,但“金玉石”只能换成这个篆刻家的名字。

金玉石说:“我这是‘捉刀’啊,无名──但不能无利!”

来人忙说:“金先生只管开价。”

“你有难事求他们办?”

“正是,只不过。”

“你放心,我不说,没有谁会知道。”

但这些事瞒不过金鼎铭,他对儿子说:“你爷爷给我起名鼎铭,字遵古,就是要我不忘古训。这种代刻是让无能者扬名于世,你不能干!”

金玉石说:“爹,他要这个虚名,谁管得了?我并没有白费力气,艺有所值,于心无愧。”

金鼎铭鼻子“哼”了一声,一甩手走了。

有一天近午的时候,遵古印坊的店堂里,忽然走进了一个陌生人。当时,金玉石坐在柜台里,正翻看一本《齐白石印谱》。

“请问,你可是刃之先生?”

金玉石听到有顾客称他的字,便猜测这是个腹有诗书的人物,忙放下书,站起来,拱了拱手,说:“正是敝人。”

“刃之先生,久仰久仰。我从外地前来叩访,想麻烦你奏刀刻印。我小姓胡。”

“胡先生,幸会幸会。要刻什么印,只管吩咐。”

客人望了望楼上,说:“可借个安静处说话?”

“行。请上楼!”

在窗明几净的楼上会客室,客人从旅行包里拿出一个很古旧的长条形锦盒,打开盒盖,从里面取出一个发黄的宣纸折子。

金玉石说:“这是清代的专用奏折,是北京宫里造办处所制。”

“好眼力!这是先为湘军名将后为钦差大臣彭玉麟的奏折,我从古玩市场高价购来的,也请专家看了,是真品,而且是专折密奏。”

金玉石展开奏折细看,果真是个好玩意儿。他曾看过不少彭玉麟的书画原件,对其行笔十分熟悉。

“先生让我刻彭玉麟的印章?大臣呈送皇帝的奏折,是不能钤印的,这是规矩。”

“我自然明白。这个锦盒是装专折密奏用的,真是老东西,可惜不是彭玉麟的原物。按古制锦盒装上专折,盒上要贴一纸条,钤上‘彭玉麟专折’的印鉴,这叫封签。”

金玉石明白了,来人是要他刻一方“彭玉麟专折”的印章,以便钤在一张白纸条上,再去作旧,然后粘贴在锦盒上。有奏折,还有同时专用的锦盒和封签,定可卖一个好价钱。金玉石马上想到来人自称姓胡,却不披露名字,当然是对他存有戒心。

见金玉石久久沉吟,来人说:“价钱你只管说,不必忌讳。”

金玉石淡然一笑,心想,刻这个印有何难。可他不能刻,文物是历史的实证,参与伪造文物等于伪造历史,有违天理良心。

“哦,胡先生,恕我直言,你应该不姓胡。这个印我刻不了,抱歉抱歉,你另请高明吧。”

来人一愣,随即平静地说:“刃之先生,打扰了,告辞。”然后,飘然而去。

金玉石走下楼来,对妻子说:“中午不吃什么盒饭了,要饭馆送几个好菜来,还要来一壶热黄酒!”

“又接一单好生意了?”妻子问。

“退掉了一单坏生意,高兴!”

(取材于聂鑫森的同名小说)

1.下列对作品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遵古印坊坐落在仿古一条街上,不但刻木刻石,还能在金玉等材质上奏刀,所刻字体多样,尤其擅长仿刻古印。
B.金玉石的妻子刘婕英帮助丈夫打理印坊,不仅仅管钱、管勤杂,还干打磨印章底的苦活儿,但始终无怨无悔。
C.遵古印坊的创办者金鼎铭对儿子为一些篆刻家代刻名章的行为虽深为不满,但还是在无可奈何中表示了赞同。
D.胡先生为了虚名,从外地前来要金玉石刻一方“彭玉麟专折”的印章,但金玉石牢记父亲教诲,婉言拒绝了。
2.下列对作品中有关知识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篆隶楷行”为大篆、小篆、隶书、楷书、行书的简称,在汉字演变过程中还有甲骨文、金文、草书等形体。
B.“雅正”与“敝人”都属于谦辞。谦辞是表示谦恭的言辞,恰当使用这类谦辞是语言运用得体的重要体现。
C.“久仰”即仰慕已久,是人际交往中初次见面时的客套话,类似用语还有“久违”,是久别重逢时的客套语。
D.“字”是根据“名”中的字义另取的别名。金鼎铭,字遵古,“鼎铭”即鼎上铸刻的铭文,字与名意义相关。
3.小说在刻画金玉石这个人物时,突出了他的哪些性格特征?请简要分析。
4.“遵古印坊”的“遵古”表现在哪些方面?请简要概括。
5.小说在刻画人物时,多处运用对比手法。请任选一处加以赏析。
2016-11-18更新 | 73次组卷 | 2卷引用:2016届北京丰台区高三下学期综合练习二语文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