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4 道试题
1 . 下列对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与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关系理解正确的是
①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
②我国社会制度、发展道路和党的性质宗旨决定了必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
③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宏伟目标                            
④二者是路径和目标的关系
A.①②B.①③C.①④D.②④
2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必由之路。对二者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二者是一致的,它们之间不存在任何区别
②二者是统一的,它们之间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③二者是路径和目标的关系
④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唯一正确道路
A.①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④
2016-12-13更新 | 66次组卷 | 1卷引用:2015-2016学年陕西西安七十中高二上学期期中政治试卷
3 . 材料一:进入21世纪,面对新一轮城市竞争浪潮,深圳的突破在哪里?虽然创造了神奇的“深圳速度”,但土地、能源、环境、人口等压力也让深圳人深感“难以为继”。市委、市政府审时度势,确立了一座城市的战略选择和突破提出实施“文化立市”战略,确立“以文化定输赢”的发展新路径后,多年来始终坚持打造创新型智慧型力量型城市主流文化,文化事业文化产业不断跨越发展,城市的价值观念创造力、文化创新力、文化辐射力和城市凝聚力日益增强,城市文化软实力实现了大提升。
材料二:深圳文化体制改革的一条重要经验,就是以理念创新为先导,以改革促发展,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在全国率先实施“文化立市”战略,并先后提出了“拼文化”、“实现市民文化权利”、“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打造创新型、智慧型、力量型城市文化”等一系列创新理念,有效引导了改革实践。
(1)分析材料一说明其包含的文化生活道理。
(2)结合材料二指出深圳“文化立市”的具体举措。
2016-11-26更新 | 141次组卷 | 1卷引用:2015-2016学年河南省信阳市高二下学期期末政治试卷
4 .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让电视文艺节目蕴含民族文化之美,是媒体人的责任。
近年,各种主题真人秀节目竞相上线,《中国好声音》《奔跑吧兄弟》《爸爸去哪儿》《我是歌手》……以极高的收视率取得巨大的商业回报,但节目的创意大多是舶来品。针对文化传媒的发展路径问题,有人认为,大量引进国外节目创意有利于推动我国文化传媒的发展,应鼓励引进;而有人则认为这样会让我国的文化传媒囿于模仿难于突破,应限制引进。
曾几何时,中国传统文化的经典符号渐行渐远,甚至淡出一些年轻人的视线,社会弥漫着浮躁、娱乐至上的气息。近期,《中国诗词大会》等原创文化节目受到热捧,节目以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自信与坚守,凸显文化的强劲生命力和时代价值。创作者们从最熟悉的题材切入,在古典诗词等中国传统文化元素中,寻找承载节目风骨和精气神的支撑。其舞台设计将中国传统的符号融于多空间的四维影像,用最新的3D数字影像技术再现古诗词的流动意境。节目对于中国古典诗词的意境之美给予了精准的电视阐释,不喧哗,自有声。
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就材料中关于文化传媒发展路径的两种观点,任选其一说明其合理性。
2017-05-09更新 | 175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六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5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是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必由之路。对二者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二者是一致的,它们之间不存在任何区别       
②二者是路径和目标的关系
③二者是统一的,它们之间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④这是文化自觉文化自信的根本
A.①②B.②④C.②③D.③④
2017-05-03更新 | 39次组卷 | 1卷引用:2016-2017学年河南省郑州市八校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政治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无私奉献、团结协作、艰苦创业、自强不息的"女排精神”,是20世纪80年代中国女排夺得五连冠之后的经验总结。这一精神如今早已超越体育层面,成为点燃亿万国人奋斗激情的动力引擎,成为鼓励各族人民团结奋进的精神力量。弘扬女排精神的时代价值在于
①发挥文化作用,为我国实现经济转型升级提供现实路径
②坚定文化自信,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重要的精神支撑
③坚持与时俱进,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添时代内涵
④丰富民族精神,直接创造物质财富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满屏竞传飞花令,一众争说武亦姝。2017年春节,央视第二季《中国诗词大会》广受关注,这些来自各行各业、不同年龄的选手以诗为剑,一较高下,引人入胜,掀起了一股“古诗词热”,广大人民群众在节目中得到民族人文精神的熏陶,提升文化品位,自觉地承担起传承中华文明的历史重任。
       近年来,社会各界对传统文化的热情大大提高,表现出参与面广,参与主体多,参与形式载体多样的特点,为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走上积极健康、规范有序的轨道,春节前夕,中办、、国办印发《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第一次以中央文件形式专题阐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作,《意见》要求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坚持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把优秀传统文化贯穿国民教育始终、滋养文艺创作、融入生产生活,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有抓手、发展有路径,取得实际成效。
(1)运用文化生活的相关知识,说说举办《中国诗词大会》的作用。
(2)请运用辩证否定观的仃关知识,分析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应如何坚持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3)假如你所在学校要举行以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主题的系列活动,请你为活动写两条标语。(要求:每条限20个字以内,朗朗上口,主题鲜明。)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树立文化自信(   )
①有利于肯定自身文化价值,传承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②是应对外来文化冲击与侵蚀的重要力量
③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路径
④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中心环节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让电视文艺节目蕴含民族文化之美,是媒体人的责任。
近年,各种主题真人秀节目竞相上线,《中国好声音》《奔跑吧兄弟》《爸爸去哪儿》《我是歌手》……以极高的收视率取得巨大的商业回报,但节目的创意大多是舶来品。针对文化传媒的发展路径问题,有人认为,大量引进国外节目创意有利于推动我国文化传媒的发展,应鼓励引进;而有人则认为这样会让我国的文化传媒囿于模仿难于突破,应限制引进。
曾几何时,中国传统文化的经典符号渐行渐远,甚至淡出一些年轻人的视线,社会弥漫着浮躁、娱乐至上的气息。近期,《中国诗词大会》等原创文化节目受到热捧,节目以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自信与坚守,凸显文化的强劲生命力和时代价值。创作者们从最熟悉的题材切入,在古典诗词等中国传统文化元素中,寻找承载节目风骨和精气神的支撑。其舞关设计将中国传统的符号融于多空间的四维影像,用最新的3D数字影像技术再现古诗词的流动意境。节目对于中国古典诗词的意境之美给予了精;位阐释,不喧哗,自有声。
(1)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就材料中关于文化传媒发展路径的两种观点,任选其一说明其合理性。
(2)运用《生活与哲学》巾创新意识的相关知识分析《中国诗词大会》等节目是怎样挖掘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的。
(3)全媒体时代,不少媒体对“娱乐至上”推波助澜,引发有识之士的担忧。请从两个角度谈谈“娱乐至上”的危害。
2014高三·海南·学业考试
10 . 对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和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关系。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A.二者是继承和创新的关系
B.二者是目标和路径的关系
C.二者是内容和形式的关系
D.二者是路径和目标的关系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