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41 道试题
1 . 2022年,F省实施稳经济一揽子政策和接续措施,夯实筑牢工业“压舱石”,消费成逆势增长“强引擎”,投资“马车”蹄疾步稳,实现了经济发展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全年地区生产总值首次跨过5万亿元大关,位居全国第8。要继续保持经济提质增量的良好发展势头,应该(     
①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释放市场主体活力→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②加大财政对居民消费的补贴力度→激发消费潜力→升级消费结构→拉动消费增长
③加大民生基础设施投资→鼓励生产要素投入→扩大房地产规模→提升经济总量
④鼓励清洁能源技术研发→培育新动能产业→推动产业升级→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 . 新质生产力,是2023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黑龙江考察调研期间首次提到的新词汇。新质生产力有别于传统生产力,涉及领域新、技术含量高,依靠创新驱动是其中关键,代表一种生产力的跃迁。发展新质生产力需要(     
①将创新发展作为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根基
②整合科技创新资源,发展战略性新产业
③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摒弃传统耗能产业
④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提高全要素生产率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3 . 2023年12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在总结今年经济工作时作出重要判断:“我国经济回升向好,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取得重要进展,科技创新实现新的突破,改革开放向纵深推进,安全发展基础巩固夯实,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推动高质量发展这是因为(       
①我国发展环境、发展条件发生了变化
②我国经济发展处于高速增长阶段
③高质量发展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要求所在
④我国部分经济落后的地区需要转向高质量发展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4 . 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21年1~11月,全国网上零售额118749亿元,同比增长15.4%。其中,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98056亿元,增长13.2%,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为24.5%;根据消费者个性化、多样化消费需求反向定制精细化、多功能商品,扫地机器人、智能家居家装、洗碗机等备受消费者喜爱。上述信息表明(       
①消费新模式助力消费增长的作用比较明显
②我国经济增长逐渐由投资拉动向消费拉动型转变
③消费结构不断升级,消费水平不断提高
④供给质量持续提升,产业结构不断调整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4-01-02更新 | 50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焦作市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6月“高三升级考” 政治试卷

5 . 2023年8月13日,《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优化外商投资环境加大吸引外商投资力度的意见》指出,要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充分发挥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更大力度、更加有效吸引和利用外商投资,为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作出贡献。由此可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有利于解决内外联动问题,是我们国家繁荣发展的必然选择

②有利于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扩大我国资本的国际投资

③有利于增加商品进口,提高人民的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

④有利于有效提振外商投资信心,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6 . 今年2月,“东数西算”工程正式全面启动,贵州入选8个国家算力枢纽节点之一。目前,贵州在数据交易流通方面仍处于创新探索阶段,全省将逐步构建“数据供给有序、产业生态丰富、制度规则完善、交易场所规范、激励政策有效、安全保障有力”的“六位一体”数据要素市场体系。这样做的原因是(       
①有利于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推动数字经济健康发展
②促进全要素在市场中公平自由流动和消费者自主选择,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③国家通过加强宏观调控,充分发挥数字治理体系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作用
④大力发展数字经济,筑牢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坚实基础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3-12-06更新 | 1218次组卷 | 16卷引用: 河南省南阳市新野县第一高级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模拟考试政治试题
7 . 今年上半年,我国的电动载人汽车、锂离子蓄电池、太阳能电池“新三样”代替了以往外贸出口的服装、家电、家具“老三样”走俏海外,合计出口增长61.6%,拉动整体出口增长1.8个百分点,成为外贸新增长极。“新三样”代替“老三样”且快速增长反映了我国(       )
①产品国际竞争力提升,拓宽产品出口范围
②发展更高层次开放型经济,完善全球治理
③外贸结构优化升级,培育经济竞争新优势
④制造业产业升级,改善全球能源消费结构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3-11-17更新 | 238次组卷 | 2卷引用:河南省南阳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8 . 某村依托茶树资源,积极探索“三社”融合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组织村民种植、采摘、加工茶叶;基层供销社负责收购,通过“线上+线下”的方式销售;村股份经济合作社进行资产管理和收益分配,并协调处理村内生态环境问题。如今,该村茶产业发展如火如荼,吸引了不少游客前来“打卡”。“三社”融合发展能(     
①促进产业融合发展,以产业振兴推动乡村振兴
②巩固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其主导作用
③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激发乡村的内生动力
④引入竞争机制,促进资源在城乡之间高效配置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3年6月2日,《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对菲律宾正式生效,标志着RCEP对东盟10国和澳大利亚、中国、日本、韩国新西兰等15个签署国全面生效。RCEP生效实施以来,不少地方形成了很多创新举措和成果,包括高标准落实RCEP贸易便利化措施,推进实施快运和易腐货物6小时通关;开拓和增加面向RCEP成员方向的外贸班轮、空运航线、铁路货运班列和站,点,增强口岸通关效率和通行能力。同时,在前期优化中国自由贸易区服务网功能基础上,持续为企业提供RCEP政策咨询和答疑服务。积极推动成员间产品和服务标准规制的协调对接,务实推进地区合格评定互认合作,为RCEP高质量实施创造更好条件,带动地方和企业更加充分融入RCEP大市场,在更高水平上实现互利共赢和共同发展。


有人认为,RCEP全面生效对中国企业而言是有益无害的。结合材料,运用经济与社会、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的知识,对该观点进行评析。
10 . 2023年3月19日,中国与中东欧国家共建“一带一路”重点项目、匈塞铁路塞尔维亚境内贝诺段安全有序运营满一周年,累计发送旅客293万人次。实践证明,拥有“中国血统”的接触网、牵引变电、通信信号、列控系统等技术和装备,经受住了复杂运行环境的考验,已融入高效服务当地群众生产生活,值得信任。该项目的成功(     
①转变了中国对外贸易的发展方式             
②推动了中国铁路标准更好地“走出去”
③提高了中欧之间贸易自由化程度             
④促进了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3-06-19更新 | 511次组卷 | 5卷引用:河南省南阳市第一中学校2023届高三下学期第三次模拟考试文综试题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