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8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某地气候适宜,土壤优良,种出来的猕猴桃糖分高、口感好、耐储存。但猕猴桃属典型的呼吸跃变型水果,鲜果采摘后不能立即食用,需要成熟软化,让淀粉分解转化成糖酸才能达到食用要求。随着生鲜市场规模的扩大和消费饮食习惯的改变,“到家等它熟”越来越不被消费者接受,严重制约了该地猕猴桃产业的发展。

为克服这一现状,该县立足自身资源禀赋及产业优势,聚焦猕猴桃种植、流通、销售各环节。建立“京东果园”模式,打造“定制果园”包销试点。推荐培育企业入驻京东销售网站,多维度缩短供销距离。建立县级电商云仓,构建“乡村集货、云仓集单、数据互通、统仓共配”的供应链体系,提高县内快递分拣、配送效率,实现购买猕猴桃超330个城市“次日达”。外销渠道拓宽,带动猕猴桃销售额翻近10倍,极大促进了当地果农增收和经济发展。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与社会》的相关知识,分析该地是如何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县域是城和乡的结合点,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能够有效推进城乡协调发展和人民共同富裕,助力发展成果普惠共享。某班学生以“探索共同富裕的县域路径”为主题进行项目化学习,搜集到以下资料:

资料卡1:

浙江某地,将乡镇作为特色产业聚集中心,以培育特色产业、垂直产业冠军为出发点,打造镇村联动共富产业链,推动城乡产业发展融合化;培育新型集体经济,把村庄的人、财、物、地等“三农资源”统筹整合入市,让农民的土地“活”起来,变“资产”为“资本”。

资料卡2:

山东某县,注重科技创新,加快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转型;不仅研发出古桑茶、桑黄等多种产品,还形成集种植、加工、文化体验、生态旅游于一体的产业链;深入实施“电商兴农”工程,鼓励发展农产品电商直采、定制生产等模式,建设农副产品直播电商基地。

资料卡3:

福建某地,提升县域地区的基础设施水平,支持美丽乡村建设;构建就业、教育、医疗、住房、安全、环境和社会保障等7个民生保障体系,推进公共服务扩容提质;积极培育县域慈善主体,弘扬县域慈善文化,倡导社会和家庭互惠互助的道德风尚。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说明县域经济是如何助力发展成果普惠共享的。

3 . 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简称新基建),指以5G、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物联网为代表的新型基础设施。农业农村部和中央网信办推出了《数字农业农村发展规划(2019—2025年)》。阿里利用自身数字产业优势,重点建设农村物流体系,盒马的数字化冷链能实现6个小时从西部山区直达东部餐桌,不但可以满足消费者不同层次需求,甚至可以在信息畅通的作用下,从销售端反作用于生产端,倒逼农村产业的品质升级,实现订单农业模式。阿里云智慧农业依托人工智能和物联网技术,建立高科技的数字农场,帮助农户实现智能种植。


结合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知识,分析持续推动“农村新基建”的意义。
4 . 某校同学学习了经济与社会的知识以后,热情高涨。他们以“社会生活我关注”为主题进行了探究活动。以下是他们搜集到的一些材料。

材料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最重要的依据是我们多年来发展取得的巨大成就:2011年至2020年,全球人工智能专利申请量超52万件,中国专利申请量为389571件,位居世界第一,占全球总量的747%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每年造林1亿亩,居世界第一;我国基本建成世界上最大的社保体系,被国际社会保障协会授予“社会保障杰出成就奖”。

材料二   S村是一个比较典型的苏南农村,作为现在远近闻名的明星村,S村曾经是有名的经济洼地,经济社会发展举步维艰。回头看S村的乡村振兴之路:通过自筹资金,对全村重新布局,实现了经济的产业集中;对污染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大大减轻了环境压力;“腾笼换鸟”,不断促进产业升级;保证村民收


入持续增长,村级收入持续向民生倾斜,社会保险全面覆盖,村民福利不断提高。
(1)材料一中我国的成就是如何体现“新发展理念”的?
(2)运用所学知识,结合S村的成功经验,为我国乡村振兴提三条合理化建议。
2022-08-12更新 | 393次组卷 | 17卷引用:河南省洛阳偃师中成外国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政治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超大规模国内市场,是支撑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巨大优势之一。落实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战略部署,必然要求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畅通全国大循环。当前,我国市场体系仍存在着制度规则不统一,要素资源流动不畅通等突出问题,部分地方甚至以内循环名义搞地区封锁,设置区域壁垒,限制商品流动,影响了市场功能及规模效益的发挥,给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带来了阻碍。

2022年4月1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意见》正式印发。《意见》坚持问题导向,针对统一大市场建设中出现的堵点和卡点,立破并举。从立的角度,着力抓好五统一:强化市场基础制度规则统一,推进市场设施高标准联通,打造统一的要素和资源市场,推进商品和服务市场高水平统一,推进市场监管公平统一。从破的角度,强调进一步规范不当市场竞争和市场干预行为,强化反垄断、依法查处不正当竞争行为、破除地方保护和区域壁垒、清理废除妨碍依法平等准入和退出的规定,打破各种制约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的显性、隐性壁垒。


结合材料和经济生活知识,说明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对构建新发展格局有何重要意义。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制造业是实体经济的主体、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基础和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支撑。

作为我国民营经济和制造业的典范与缩影,某市大胆试、大胆闯、自主改。一是淘汰低端无效产能,通过技术改造重塑产业竞争力。二是以创新驱动为引领,新产业新动能加速成长,初步形成了机器人、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能源汽车、军民融合五大新兴产业。三是深化互联网+制造业融合发展,该市引导制造业全面拥抱互联网、实现跨界融合,运用工业互联网新技术推动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升级。四是推进质量品牌标准升级,该市实施“以质取胜、标准引领、品牌带动”三大战略,提升制造业的质量、品牌、标准等竞争新优势。五是通过市场开拓、境外投资、并购重组等方式,开展国际化布局和产能合作,走‘世界科技+智能智造+全球市场’的发展路径。2019年,该市GDP同比增长6.9%,高于全国平均水平0.8个百分点,成为珠江三角洲地区第三座超1万亿元城市。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该市是如何成为制造业典范的。
2021-05-20更新 | 91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新安县一中2021届高三二模文综政治试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2019年8月—2020年8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月同比增长速度(%)


注:8月份城镇消费品零售额29273亿元.同比增长0. 5写;乡村消费品零总额4298亿元.增长0.7%,延续 了近3年来.农村消费品零售总额占全国比重持续提升的势头。

材料二   近年来,尤其是2020年我国政府采取一系列举措,释放农村市场消费潜力。我国强力推进脱贫攻坚、乡村振兴战略,逐步完善农村社会保障机制。2020年上半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快于城镇居民2.2个百分点,城乡居民收入相对差距继续缩小。国家对农业农村投资力度的持续加大,加快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光纤网络建设和农村公路建设,全国农村地区基本实现了稳定可靠的供电服务全覆盖,行政村通光纤和4G网络比例都超过了98%,交通条件根本改观,形成了四通八达的乡村公路网络。政府加速电商进村工程,全国96.6%的乡镇已经建有电商服务站,降低了农产品进入市场的门槛,推动了农村产业以市场需求为 导向而更好更快发展。过去主要靠进城、赶集购物的农村消费市场正在发生着革命性的变化。


(1)解读材料一包含的经济信息。
(2)结合材料二并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说明我国政府采取的一系列举措对扩大农村消费的重要影响。
2021-05-08更新 | 138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孟津县一中2021届高三下学期模拟调研文综政治试题 (4月)

8 . 十九届五中全会把农业基础更加稳固、城乡区域发展协调性明显增强、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取得重大进展确立为“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强调要坚定不移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统筹发展和安全,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结合材料,用所学经济生活知识,说明如何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2021-01-29更新 | 153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洛阳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政治试题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材料二   2020年上半年,为应对疫情冲击,我国积极的财政政策,稳健的货币政策,就业优先政策纷纷发力,并已见成效;针对疫情冲击下暴露出的一些领域问题,补短板,强弱项蹄疾步稳;远程办公,在线教育、智能施工,无人配送等新模式有效化解了市场的堵点,难点;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技术快速发展;数字经济,智能制造、生命健康等新产业形成了更多增长极……2020年上半年,我国高技术制造业和高技术服务业投资分别增长5.8%、7.2%,其中电子商务服务业,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业投资分别增长32%、21.8%。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孕育壮大,将为经济回升继续提供有力支撑。


(1)解读材料一包含的经济信息。
(2)结合材料并运用经济知识,说明我国经济稳步复苏的原因。

10 . 近年来,山西省认真贯彻绿色发展理念,取得显著成效。

山西省坚持“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的理念,严格控制布局重污染项目,倒逼规模小、结构散、产业链短、污染较重的企业退出。加大财政环保专项资金奖励力度,引导结构优化调整。通过政策红利做“加法”,引导新上马的产业项目形成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新方式,为高质量发展提供绿色动能。通过有效治理做“减法”,推动各类传统产业和企业转型升级或有序退出,继而实现“腾笼换鸟”,为高质量发展留出“绿色空间”。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山西省是如何贯彻绿色发展理念的。
2020-08-04更新 | 53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洛阳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政治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