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核心价值观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2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科学研判国内外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势,研究部署完善疫情防控举措;各级党政领导干部靠前指挥,做到守土有责、守土担责、守土尽责。面对疫情,以工人、农民和知识分子为主体的广大人民群众,在各自岗位上积极参与疫情防控工作,同疫情进行顽强斗争,是抗击疫情的主力军。疫情面前,广大医务工作者把个人生死置之度外,舍小家为大家,义无反顾、日夜奋战在抗疫第一线;广大公安干警、基层干部、社区工作者和志愿者等不辞辛劳、不惧危险、真诚奉献,悉心为群众服务。这些新时代最美的“逆行者”和“坚守者”,携手并肩、共克时艰、齐心战“疫”,汇聚起抗击疫情坚不可摧的伟大人民力量。


抗疫斗争凝聚和展现伟大中国力量,运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知识对此加以分析说明。

2 . 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大会于2020年11月24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这是党和国家给劳动群众的至高袭奖!习近平强调,光荣属于劳动者,幸福属于劳动者。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新时代是奋斗出来的。动模范是民族的精英、人民的楷模,是共和国的功臣。要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接续奋斗,再踏征程,奋力谱写新时代劳动者之歌!要开展以劳动创造幸福为主题的宣传教育,把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培养一代又一代热爱劳动、勤于劳动、善于劳动的高素质劳动者。


结合材料,综合运用所学知识,以“学劳模、爱劳动做工匠”为主题,写一份发言提纲。
要求:①紧扣主题,观点明确,合乎逻辑;②学科术语使用规范③字数在200字左右。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法制日益成为全球文明社会的价值选择,我国传统文化里也有不少法治文化元素。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同时强调在吸收运用法治这一人类文明成果时必须走对路。教育部规定,从2016年起,初中和小学政治课教材名称统一-更改为“道德与法制”,高中新课标卷把"政治与法制”视为必修课程;中央电视台的《今日说法》栏目继续不断打造精品;消费者协会每年3.15举办消费者保护法宣传活动;各地普法机构积极组织“法制文艺”巡回演出,打造“线上+线下”普法新常态,将法治元素融入每个角落。


结合材料和文化生活的相关知识,谈谈如何提升我国法治文化建设水平?
2021-01-24更新 | 35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仁寿县铧强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文综政治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0年是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

抗美援朝战争,是在交战双方力量极其悬殊条件下进行的一场现代化战争。当时,中美两国国力相差巨大。在这样极不对称、极为艰难的情况下,中国人民志愿军始终发扬祖国和人民利益高于一切。为了祖国和民族的尊严而奋不顾身的爱国主义精神,英勇顽强、舍生忘死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不畏艰难困苦、始终保持高昂士气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为完成祖国和人民赋予的使命、慷慨奉献自己一切的革命忠诚精神,为了人类和平与正义事业而奋斗的国际主义精神,锻造了伟大抗美援朝精神。经过艰苦卓绝的战斗,中朝军队打败了武装到牙齿的对手,打破了美军不可战胜的神话,迫使不可一世的侵略者于1953年7月27日在停战协定上签字。在朝鲜战场上,志愿军将士面对强大而凶狠的作战对手,身处恶劣而残酷的战场环境,抛头颅、洒热血,以“钢少气多"力克“钢多气少",谱写了惊天地、泣鬼神的雄壮史诗。志愿军将士冒着枪林弹雨勇敢冲锋,顶着狂轰滥炸坚守阵地,用胸膛堵枪眼,以身躯作人梯,抱起炸药包、手握爆破筒冲入敌群,忍饥受冻绝不退缩,烈火烧身洛然不动,敢于空中拼刺刀,在他们中涌现出杨根思、黄继光、邱少云等30多万名英雄功臣和近6000个功臣集体。

铭记伟大胜利,推进伟大事业。让我们在新时代弘扬伟大抗美援朝精神,雄赳赳、气昂昂,向着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继续奋勇前进!


新时代传承和弘扬抗美援朝精神对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结合材料,运用民族精神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相关知识对此加以分析。
2020-12-22更新 | 262次组卷 | 3卷引用:云南省丽江市一中2020-2021学年高二12月政治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为了隆重表彰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斗争中作出杰出贡献的英雄和先锋,党和人民授予钟南山"共和国勋章",授予张伯礼、张定宇、陈薇"人民英雄"国家荣誉称号,习近平总书记亲自向他们颁授共和国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奖章。他们的英勇表现和感人事迹可歌可泣、催人奋进,他们的名字和功绩,将永远铭刻在共和国的丰碑上。


结合材料,运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知识,回答问题∶
(1)这些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斗争中的英雄和先锋们集中体现了什么精神?这种精神与中华民族精神是什么关系?
(2)表彰这些英雄和先锋人物对建设文化强国有何意义?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声若洪钟,气贯长虹;松柏之志,经霜犹茂。17年前,是你,领军战非典;17年后,又是你,披挂上阵,冲到抗疫第一线,你用生命的琴弦,奏出了时代的最强音!大爱无疆济苍生,医者仁心悬壶济世的“最美递行者”、尽职尽孝的“最美母亲”、努力上进的“外卖小哥”,善良为“美"、助人为“美”、奉献为“美”、尽孝为“美”、努力为“美”......这些都是中华传统美德的应有内涵。在我国社会经济结构日趋多样化以及各种思潮相互激荡的新形势下,青年人对“美“又有了更深的理解,传播传统美德、参加志愿活动、举办道德讲堂加强信念教育、厚植家国情怀,他们用不同的方式诠释着美丽的人生,也让生活变得温暖明亮。

材料二 “寒门家风好,少年早成才”,好的家风家训就像春风一样,可以影响人的一生。家风,就是一个家庭的传统风尚,孕育于中华民族5000多年的灿烂文化之中,优秀的要继承,落后的要剔除。一个词,一句话,一个家里的故事,一段家庭的记忆,都是家风的载体。我们不仅要在家庭中延续,更要在社会中弘扬、做好家风的实践者、推行者,让中华美德的种子在华夏大地.上开花结果,世代相传!


(1)结合材料一,运用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相关知识为提升全社会道德水平提出合理化建议。
(2)结合材料,请你以“创造、奋斗、团结、梦想”为关键词,拟写一份高三毕业典礼发言稿的提纲(列出两个要点即可)。
2020-11-12更新 | 165次组卷 | 3卷引用:甘肃省静宁县一中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政治试题(实验班)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习近平总书记在重庆视察中,讲到江姐和红岩精神时,朗诵了难友们赞颂江姐的话:你,暴风雨中的海燕,迎接着黎明前的黑暗。飞翔吧!战斗吧!永远朝着东方,永远朝着党!重庆川剧团创作的《江姐》首次以川剧形式向观众展示了革命先烈追求国家独立、自由、民主的爱国情怀。2018年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重庆代表团审议时,从重庆巴蔓子谈到“狱中八条”。主创人员沈铁梅表示,如果把“狱中八条”放在《江姐》这部川剧里面,更富有当代价值,能更好地用红色革命文艺作品构建人民心灵的绿水青山。


结合材料和文化的有关知识,分析创作红色革命文艺作品对构建人民心灵的绿水青山的意义。
2020-11-05更新 | 38次组卷 | 4卷引用:重庆市2021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预测性考试政治试题

8 . 2020年5月28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法律是时代精神的体现。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民事立法以婚姻法为开篇,开启了全新的进程。改革开放后,以民法通则、合同法、物权法、侵权责任法等的制定为标志,我国民事立法速度加快。我国在编纂民法典的过程中,研究并回应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用法治手段应对高风险社会带来的侵权威胁等问题。

民法典深入挖掘和传承包括中华法律文化在内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具有鲜明的民族性。霸座、买短乘长必须规制,小区电梯广告收益归业主共享,APP不得过度收集、处理个人信息,公序良俗、绿色发展成“硬法”。

《民法典》总则第一条明确规定,为了保护民事主体的合法权益,调整民事关系,维护社会和经济秩序,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根据宪法,制定本法。民法典处处可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身影”,体现着中国精神、中国文化、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民法典的灵魂。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对此观点加以分析。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在新时代,塑造好、展现好、传播好中国形象,是推动我国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我国正处于从大国走向强国的关键时期,展现中国形象充满挑战。一方面,国际社会出现了一些阻遏中国发展的势力、忧惧中国强大的声音,我国发展的外部环境日趋复杂。另一方面,中国在世界上的形象很大程度上仍是“他塑”,迫切需要我们提高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的能力,塑造良好国家形象。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文化自信是展现国家形象的前提和基础。塑造、展现和传播新时代的中国形象,应充分发挥文化自信在展现中国形象中的作用。


结合材料,运用“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知识,说明如何在坚定的文化自信中展现好中国形象。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919年5月4日,一批青年爱国学生在民族危亡的历史关头,高举爱国主义旗帜,高呼“民主”、“科学”的口号,以大无畏的革命精神掀起了伟大的反帝反封建运动,揭开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史上光辉的一页。五四运动开启了现代文明,唤醒了广大民众和青年的觉醒,发动了解放思想的文化启蒙,点燃I民族复兴的中国梦想,铸就了伟大的五四精神,即忧国忧民、热爱祖国、积极创新、探索科学的爱国主义精神。其中,爱国主义是五四精神的最重要的核心,目的指向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新时代,广大爱国青年继续弘扬五四精神,为实现国家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飞跃而努力奋斗。


(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的相关知识,说明传承和弘扬五四精神对新时代青年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意义。
(2)假如学校要开展以“五四运动100周年纪念活动”为主题的黑板墙报比赛,请你为本班黑板报拟定两个小标题,并说出理论依据。
2020-01-02更新 | 99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德州市夏津县双语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政治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