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的要求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 道试题
1 . 从文化生活角度看,下图漫画启示党员干部要(     

①自觉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活动
②提高道德素养,不断丰富自我精神世界
③严格遵守国家法律和党的各项规章条例
④学习各种类型文化,增强自身精神力量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 . 一段段刻骨铭心的红色记忆,不仅蕴藏着我们“从哪里来”的精神密码,更标定了我们“走向何方”的精神路标。尽管时代有异,挑战不同,但如山的理想、如磐的信念、坚定的志向依然是我们从胜利走向胜利的精神武器。这给我们的启示是(   )
①要继承和弘扬传统文化②要大力弘扬红色文化,始终不忘初心
③文化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④要在改革开放的新时代筑牢中华民族之魂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3 . “噪音扰民,无人治理”“非机动车乱象丛生”“风景区乱扔垃圾现象”……近日,中国文明网“文明眼”网上监督平台陆续发布了湖北、江苏、四川等地关于网友反映问题的回复,通报了此前曝光的不文明、不诚信、不道德问题处理进展。“文明眼”是监督不文明的“千里眼”,这有利于
①发挥新传媒更强大的共享功能
②继承和弘扬中华传统道德
③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④提高全民的思想道德修养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4 . 《感动中国》是中央电视台打造的一个精神品牌栏目,已经连续举办多年,通过多种投票方式选取年度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令人感动的人物和团队。“感动中国人物”为推动社会进步、时代发展作出了杰出贡献,获得了重大荣誉并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这对青少年健康成长的道德启示是
①青少年应该有坚定共同的理想信念
②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道德建设是民族发展的基础
③必须坚持学而信,学而思,学而行,不尚空谈、重在行动
④思想道德建设规定着文化建设的性质和方向,是文化建设的灵魂
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2018年4月27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次会议,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英雄烈士保护法》,以立法形式对英雄烈士进行保护,并写入相关条款打击“精日分子”(指极端崇拜日本军国主义,在精神上将自己视同军国主义日本人的非日籍人群),以法律的名义,捍卫英烈荣光。该法的实施有利于
①维护英烈尊严,在潜移默化中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②弘扬民族精神,充分发挥“主心骨”的指导作用
③提升国家观念,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④营造文明氛围,从根本上提升国家的文化软实力
A.①③B.①②C.②④D.③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文字学家对” “两个字的甲骨文起源做 了如下解释:的上半部代表目标,下半部是,指人的脚,如果脚冲着目标走,走的就是正路。的下半部是,上半部是直线,表示人的目光是直的。”“二字合起来,就是目不斜视,奔向目标!这启示我们
A.关注社会,就不至于在现实生活中迷失方向
B.德是做人之本,要端正目标,践履笃行
C.人生之旅,应勇往直前,不该踏上曲折的路
D.夯实学识根基,就能在未来引领社会正气
7 . 近期在多地开展的我是公民主题活动引起了广泛反响。开展这项活动旨在唤醒每个人的公民意识。“践行责任拷问良知”。这项活动的开展是
A.我国文化发展的中心环节
B.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新形式
C.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
D.加强科学文化修养的重要途径
8 . 2017年五四青年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政法大学考察时指出,广大青年人人都是一块玉,要时常用真善美来雕琢自己,不断培养高洁的操行和纯朴的情感,努力使自己成为高尚的人。这提醒广大青年要
①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社会的精神支柱
②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观照加强自我反思
③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现代化建设进程
④自觉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导向加强思想道德修养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法治建设,增强法治道德底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灵魂,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法治建设,是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的必然要求,是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重要途径。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体现到宪法法律、法规规章中,转化为具有刚性约束力的法律规定;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建设全过程,融入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各环节,以法治体现道德理念、强化法律对道德建设的促进作用,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加深入人心,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强大价值引导力、文化凝聚力扣精神推动力。
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增强法治的道德底蕴。把法治教育与道德教育结合起来,深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习教育实践,深入开展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大力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以道德滋养法治精神。强化规则意识,倡导契约精神,努力形成中华儿女互有责任的良好风尚。广泛开展时代楷模、最美人物和身边好人学习宣传活动,积极倡导美德善行。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汲取中华法律文化精华,使之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法治文化的重要源泉。
(1)结合材料,运用对立统一的观点分析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法治建设的原因。
(2)结合材料,运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知识分析怎样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3)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加深入人心,以文化化人,以人育人,发挥德育的作用,这离不开宣传和教育。请你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法治建设”设计两条宣传标语。(要求:围绕主题,郎朗上口,对仗工整)。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古往今来,“工匠精神”一直都在改变着世界。热衷于技术与发明创造的“工匠精神”是每个国家活力的源泉,中国的创新驱动发展正呼唤“工匠精神”的回归。
《周礼﹒考工记》有言“匠人营国”。中国自古就有追求“精确”的传统,有“差之毫厘,谬以千里”的说法。中国是一个并不缺乏工匠的国家,四大发明的发明者,都是了不起的工匠。工匠对自己的产品精雕细琢、精益求精,他们持之以恒,甘于为一项技艺的传承和发展奉献毕生才智和精力。在“互联网+”的风口上,互联网与制造业的融合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制造业更需要踏实专注、精益求精、爱岗敬业的“工匠精神”。
(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国家应该怎样培养工匠精神。
(2)谈谈精益求精、持之以恒的工匠精神对人们探索真理的启示。
(3)为让人们深刻理解工匠精神在个人或者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请你拟定两条宣传标语。(每条不超过15字)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