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的要求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6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把辅导员当事业干,把学生当亲人看”,安徽工业大学冶金工程学院辅导员杨建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初心使命,引领青年学生成长成才,荣获2022年全国“最美高校辅导员”称号。2005年,杨建留校担任专职辅导员,坚守学生工作一线十八年,与所带的46个班1648名学生相伴成长,在学院开设“创新创业试点班”,为学生插上信仰的翅膀,科研硕果累累。

2017年,杨建积极响应党组织号召,奔赴革命老区安徽六安市裕安区西河口乡红石岩村,担任扶贫工作队副队长,当起了大别山里的博士生村官。一线扶贫的三年,他经常利用周末回学校给学生宣讲,讲述扶贫故事和农村变化;利用寒暑假开展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让他们体验农村发展进步;开展党支部结对,进行“线上一对一义务辅导”。他不断鼓励同学们“把个人成长融入国家成长,才能实现最大的人生价值”。20余名学生在杨建的影响下选择了去基层就业。细致入心的付出,潜心育人的创新,让杨建在立德树人的道路上,成为学生成长成才的人生导师和健康生活的知心朋友。


结合材料和文化生活所学知识,说明“最美高校辅导员”的先进事迹对当代青年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有何启示。
2023-06-27更新 | 34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蓉城名校联盟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联考政治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雷锋出生于1940年,年仅7岁就成了孤儿。新中国成立后,他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下勤奋学习,成为一名品学兼优的学生。18岁时,雷锋去东北鞍钢当工人。在那里,他3次被评为先进工作者,5次被评为"红旗手",18次被评为标兵。面对荣誉,雷锋在日记中写道,“一滴水只有放进大海里才永远不会干涸,一个人只有当他把自己和集体融合在一起的时候才能最有力量”。

1960年初,雷锋成为一名光荣的解放军战士。入伍当天,他在日记里写道,“我一定要做一个好战士,我要把可爱的青春献给祖国最壮丽的事业”。入伍后,他继续保持着助人为乐、做好事不留名的习惯。正如他在日记里所说的,“人民的困难,就是我的困难……我能帮助人民克服一点困难,是最幸福的”,“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

1962年8月,雷锋在一次意外事故中不幸因公殉职。1963年3月,毛泽东同志向全国人民发出“向雷锋同志学习”的伟大号召。从此,“雷锋”这个响亮的名字印刻人心,他的故事传遍神州大地,政治上紧跟中国共产党、服务人民,工作中甘于平凡、尽职尽责,日常生活中奉献社会、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雷锋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朱伯儒、徐虎、庄仕华、郭明义……,“雷锋班”、“雷锋警营”“雷锋车队”……一个个活雷锋不断涌现,雷锋精神熠熠生辉。

2023年2月,在“把雷锋精神代代传承下去——纪念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为雷锋同志题词六十周年”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让雷锋精神在新时代绽放更加璀璨的光芒。


(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知识,谈谈让雷锋精神在新时代绽放更加璀璨的光芒,青年一代该如何作为。
(2)“一滴水只有放进大海里才永远不会干涸,一个人只有当他把自己和集体融合在一起的时候才能最有力量”。结合材料,运用“实现人生价值”的知识谈谈你对此的理解。
(3)每年的3月5日为学习雷锋日,全国各地都要开展学雷锋活动。请你列举一项自己曾参加的学雷锋具体活动,并用一句话概括参加该活动的感受。(要求言简意赅,字数总体不超过30字)
2023-04-20更新 | 548次组卷 | 5卷引用:四川省宜宾市叙州区第一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文综试题-高中政治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3年3月,菌草技术发明人、国家菌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首席科学家林占熔当选"感动中国2022年度人物"。

为解决"种植食用菌就必须砍树"的世界级难题,林占嬉经过无数次试验,于1986年发明了以草代木培养食用菌的菌草技术。长期以来,林占熔一直活跃在菌草研发和推广的一线,他的身影出现在沙漠荒滩、黄土高坡、青藏高原。目前林占嬉的团队已筛选、选育出49种菌草,菌草技术从最初的“以草代木”种菇,扩展到菌草生态治理、菌草饲料、菌草材料、菌草生物质能源开发等领域。1997年,国家把林占嬉的菌草技术列为闽宁对口扶贫协作项目。随后,林占熔带着6箱菌草草种前往宁夏彭阳县。从此,林占熔成为闽宁对口扶贫协作援宁群体的一员,开始了长达20多年的菌草扶贫之路。为了给村民的生产保底,他和当地政府签订包销协议,团队成员分组为村民的产品跑销路。截至2007年,宁夏共有1.75万户人参与菌草生产,兴建菇棚1.75万个,菇农年均增收5000多元。

如今,菌草技术已被推广至全球106个国家,菌草种植在13个国家和地区有示范基地,并被联合国列为"和平发展基金项目"重点项目向全球推广。林占熔至今仍坚持在菌草研究一线工作,对于自己的状态,他觉得就像是《西游记》主题曲中唱的那句————"踏平坎坷成大道,斗罢艰险又出发”。


(1)菌草技术的发明运用增强了我们的文化自信。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对此加以说明。
(2)结合材料,运用人生价值的知识,说明菌草技术发明人林占熔当选感动中国2022年度人物的原因。
(3)如果你所在的班级开展学习“感动中国2022年度人物”活动,请你列举1个具体的活动形式并简要阐明其目的,100字左右。
2023-04-20更新 | 668次组卷 | 4卷引用:四川省宜宾市第四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文综试题-高中政治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在第三个“中国农民丰收节”到来之际,习近平总书记向广大农民致以节日的祝福,并指出:“让乡亲们的日子越过越红火”“在全社会形成关注农业、关心农村、关爱农民的浓厚氛围”。让乡亲们的日子越过越红火,既要富口袋,也要富脑袋。富脑袋意味着广大衣民的文化素质显著提升,精神风貌显著改变,这需要充分发挥文化在乡村振兴中的作用。

中华民族有着数千年的农耕史,以农耕文化为主要代表的乡村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擘画了新时代乡村振兴的宏伟蓝图,其中文化振兴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文化建设助力乡村振兴,既要塑好形,也要铸好魂。一方面,要深入挖掘传统农耕文化内蕴,传承农村耕读传世、仁爱孝悌、克勤克俭、敬亲睦邻、笃实诚信、守望相助、谦和好礼等思想观念、人文精神和道德规范,守护中华文化之根。另一方面,结合时代发展与社会需要,将农耕文化蕴含的优秀内容在传承的基础上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使其转化为乡村振兴的发展优势之一。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分析优秀农耕文化在推动乡村振兴中的作用。
2023-02-22更新 | 66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抚州创新实验学校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飞天梦永不失重,科学梦张力无限,我向你奔赴而来,你就是星辰大海。

2022年4月16日早9时56分,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平安返回地球,中国载人航天飞船神舟十三号在东风着陆场预定区域成功着陆。“摘星星的妈妈回来了!”中国首位进行出舱活动的女航天员王亚平备受关注。

回望王亚平的成长经历与闪光足迹,我们看到的不只是英雄航天员的奋斗史,更看到了一个平凡女性别样的美:“忠诚与奉献”——仰望星空,忠于航天梦想,忠于祖国复兴,不计个人得失,捍卫集体荣誉,舍小家为大家;“执着与践行”——脚踏实地,刻苦训练,披荆斩棘,一往无前,对航天事业的坚守无怨无悔,她不仅负责监视飞行器、设备操控、照料乘组生活,还担任太空授课人,向中小学生讲解失重条件下物体运动的特点、液体表面张力作用,并与地面师生双向互动交流。

王亚平用自己的汗水书写着美丽人生篇章,带着探索科学、超越自我的勇气与决心,为中国航天事业贡献着自己的力量,让我们向英雄航天员致敬,向这个时代所有追梦者、奋斗者致敬。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谈谈王亚平的优秀事迹对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的启示。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材料一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必须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传播法治理念,积极培育和践行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价值取向,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既要挖掘传统文化中的优秀法治思想,又大胆吸收国外有益的法治文化,丰富法治文化的内涵。要善于利用重大纪念日、传统节日等契机开展群众性法治文化活动,组织各地青年普法志愿者、法治文艺团体开展法治文化基层行活动,推动法治文化深入人心。充分发挥报纸、电视等的独特优势,大力加强法治文化阵地建设,有效促进法治文化与传统文化、红色文化、地方文化、行业文化、企业文化融合发展。

材料二   加强校园法治教育,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的基础性工作,是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必由之路。学校法治教育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要与学校的其他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融法治教育于文化知识教育和思想教育之中,要与全民普法教育结合起来,着眼于现代人才基本素质的培训。同时,法治教育要紧密联系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社会主义民主和法治建设的实际;联系学生的思想实际来进行教育,帮助学生正确理解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自觉维护稳定大局和校园秩序。要紧密结合理想、道德和世界观、人生观教育来进行,通过法治教育,强化学生的道德意识和责任感,升华其人生理想,使其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


(1)结合材料一,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简要说明如何推动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
(2)加强校园法治教育,是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必由之路。运用文化生活的相关知识加以说明。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近年来,各地加强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创新,一系列好经验好做法不断提升着基层治理的水平。

某村深入践行“一个支部就是一座堡垒”的生动实践,以村党支部为核心,以群众需求为导向,将“群众交心会”开到农村屋场、田间地头,向群众面对面宣讲政策、心贴心征求意见、点对点破解难题。率全市之先创新成立“说事拉理”理事会,为群众提供法律咨询、纠纷调解、民情恳谈、村民议事等协商活动,2021年以来,共化解各类矛盾纠纷30余起,调解率为100%,有效维护了农村基层社会稳定。探索实施“法律专员”聘用制,聘用法律专员为村里项目建设、涉农经济合同和其他重大决策提供法律意见。2022年举办法治讲座、司法答疑等法治宣传活动2场次,接受群众法律咨询20余件,及时解答群众日常生产生活中遇到的法律问题,提升群众法治意识。

同时,举办“最美家庭”“最美孝心媳妇”“新时代好乡贤”等评选活动,坚持开展七夕长寿水粉节、元宵龙灯会等村民喜闻乐见、各具特色的民俗活动,用好道德“红黑榜”,引导村民在参与的过程中提高思想认识,消除落后观念,有效调动了广大村民参与建设文明村的积极性。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与法治》知识,分析某村是如何谱写出新时代基层治理新篇章的。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国家的希望在青年,民族的未来在青年。2022年是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

一百年来,广大青年接续奋斗、凯歌前行,始终把自己的梦想与国家的梦想紧密结合。进入新时代,中国青年更是展现了亮丽的青春风采,迸发出豪迈的青春激情。在工厂车间,青年工人苦练本领、精益求精,让“中国制造”走向世界;在田间地头,青年农民寒耕暑耘、精耕细作,努力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在城市的大街小巷,快递小哥、外卖骑手风里来、雨里去,让青春在平凡岗位的奋斗中出彩闪光。在重大科技攻关任务中,北斗卫星团队核心人员平均年龄36岁,量子科学团队平均年龄35岁,中国天眼FAST研发团队平均年龄仅30岁。47万名青年参加基层支教、支农、支医和帮扶乡村振兴(扶贫),数百万青年学生参与“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为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提供新助力。奋斗是青春最亮丽的底色。任何时候,奋斗精神一点都不能少。青年要与时代同步伐、与人民共命运,肩负起国家和民族的希望,为中国梦的实现贡献青春。


(1)结合材料并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高中生应该如何以先进青年为榜样担当时代使命。
(2)结合材料并运用意识作用的知识,说明弘扬奋斗精神对新时代青年成才的影响。
2022-07-01更新 | 119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郑州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政治试题

9 . 材料一   小善成就大爱,大义触动心灵。“最美妈妈”“最美教师”“最美司机”“最美乡村医生”等一个个美德故事、一系列先进事迹不断深入人心,这些草根人物,以实际行动诠释道德和人性的力量、承载国人内心向善的渴望。我们无论来自哪个群体,都应充分发挥道德正能量,为促进社会和谐进步添砖加瓦。

材料二   从“最美”现象喷涌、道德模范受推崇,到十八大报告将“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作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基本任务,我们能够感受到从公民到国家,对道德提升的需求和呼唤。


(1)根据材料一,从文化生活角度,谈谈宣传最美人物的事迹对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的意义。
(2)根据材料二,请你为加强公民道德建设、追求更高的道德目标提两条建议?
2022-03-24更新 | 62次组卷 | 1卷引用: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合作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理)

10 . 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建设文化强国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文化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材料一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扎实推进网络文明建设,全社会共建共享网上美好精神家园的新格局正在形成。

●网络文明法治保障根基不断夯实

网络安全法、个人信息保护法等法律法规陆续出台,推动互联网在法治轨道上健康运行;《关于加强网络直播规范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等网络治理系列政策法规出台,促进形成良好网络舆论生态,促使“互联网不是法外之地”的观念深入人心。

●共建共享网络文明新风尚

有关部门实施网络内容建设工程,丰富网上内容供给:创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中国好人”网上评议和发布活动形成良好示范带动效应;开展“网上祭英烈”活动,引导网民崇尚英雄、捍卫英雄;举办“五个一百”网络正能量精品评选活动……这些活动在网络空间掀起宣传正能量、唱响渐时代主旋律的浪潮。

●网络生态环境更加清朗

有关部门持续开展网络专项整治行动,“清朗”专项行动在全网开展“大扫除”,为构建清朗网络空间打下坚实基础:“护苗”专项行动坚决清理危害青少年身心健康的不良内容,有效提高中小学生自我保护意识和网络安全意识…各方共同努力让人民群众在网络空间享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据有关数据统计,我国网民数量达10.11亿,构成了全球最大的数字社会,网络空间纷繁复杂,文明创建也任重道远。网络世界仿佛是一个“草根”遍布的“草野”,需要让它繁花似锦而不是荒草丛生。

材料二   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文化的精髓,也是新时代道德建设的不竭源泉。要高度重视中华传统美德的时代价值,用其中蕴含的精髓精华滋养当代中国人的道德世界,守护当代中国人的精神家园。为进一步继承和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加强和改进学生思想道德建设,促进中小学生健康成长,M市开展“传统美德进校园进课堂”教育学习活动。


(1)结合材料一,从建设文化强国角度,说明如何让“草野”繁花似锦而不是荒草丛生。
(2)结合材料,说明M市举办该活动的文化意义。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