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交流、文化交锋与文化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4 道试题
1 . 中国用五千年文明史告诉世界,中华文明是在中国大地上产生的文明,也是同其他文明不断交流互鉴而形成的文明。正因海纳百川,中华文明才有深厚积淀和生生不息的发展动力。这说明(       
①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   ②包容是人类文明不断发展进步的重要动力
③每一种文明都需要薪火相传、代代守护   ④文化和文明都是观念的存在,是意识的产物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 . 不同民族、不同文明多彩多姿、各有千秋,没有优劣之分,只有特色之别。我们要尊重文明多样性,推动不同文明交流对话、和平共处、和谐共生。下列诗句与上述观点一致的是(       
①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   ②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
③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④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3 . 在隋唐,汉代时从印度传入我国的佛教适应中国的文化习俗,演变为以禅宗为代表的中国化佛教;至宋后,传统儒学吸收佛教的有益成果,衍生出宋明理学,使以儒家思想为主导的中华文化发展到新的高度。这表明(       
①学习和借鉴外来文化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②文化是人类实践的产物
③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④文化发展要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0-08-19更新 | 202次组卷 | 2卷引用:第31练 学习借鉴外来文化的有益成果
4 . 中国古代农耕文明的典型特征是定居,由此形成了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熟人社会”,这就导致中国人更强调“仁爱礼仪”;西方古代海洋文明和游牧文明的典型特征是迁徙,并由此形成了“生人社会”,这就导致西方人更注重“契约精神”。这说明(       
①文化与政治相互影响、相互交融   ②不同文化之间需要取长补短,不断融合
③一定的文化是对一定的经济的反映   ④每个民族的文化都扎根于本民族的土壤之中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5 . 丽江古城历史悠久,丽江民居既吸收了汉、白、彝各民族建筑文化的精华,又有纳西族的独特风采,是研究中国建筑史、文化史不可多得的重要遗产。这体现了(       
①我国各民族文化相互交流、相互借鉴、相互吸收   ②中华文化在与外来文化的交流互鉴中实现了外来文化的本土化
③我国各民族文化既渐趋融合,又保持各自的特色   ④我国各民族文化相互融合,无法区分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0-08-19更新 | 472次组卷 | 4卷引用:云南省鹤庆县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政治试题
6 . 近年来出现的智慧中药房,利用互联网技术与医院门诊信息系统无缝对接,实时接收医院开出的处方,由专业药师完成调剂、煎煮、分包等工作,并提供快递送货上门等服务,为患者省去了排队、缴费、拿药和熬药的麻烦。这体现了(       
①中医和西医在交流互鉴中相互促进、不断融合   ②现代医学取代传统中医是大势所趋
③科技进步是推动中医药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   ④创新是中医药文化富有生机与活力的重要保证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7 . 《哪吒之魔童降世》源于中国传统神话故事,但更多体现当代人的价值观念。影片将中国故事和动漫游戏、好莱坞式叙事及视觉特效有机结合,做出高度风格化的视觉大片,赢得了年轻观众的情感共鸣。影片的创作思路表明
①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可以与当代文化相适应
②中华文化在交流、借鉴与融合中实现创新性发展
③不同国家和民族的文化在交流、借鉴中融为一体
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影响无所不在、无时不有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8 . 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金庸笔下形形色色的侠客基本恪守仁义、忠孝、志勇等品质,那种向死而生的家国情怀曾触动几亿人的心。人民日报评论:“金庸的武侠作品,以故事、人物滋养着读者的心灵,抒写世道人心,浸润着厚重的历史与文化,承载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涵”。这告诉我们(     
①发挥中华文化的优越性,做大做强文化产业
②挖掘历史文化精髓,彰显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
③立足实践,发展国内外观众认同的大众文化
④坚定文化自信,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应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邀请,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于2015年10月19日至23日对英国进行国事访问。英国是第一个承认新中国的西方大国,也是吸引中国留学生、开办孔子学院最多的欧盟国家。习近平访英期间,在伦敦出席全英孔子学院和孔子课堂年会开幕式时表示,他高兴地看到,通过人文交流,中英两国文化中的精华正在对中英两国人民的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产生着奇妙的“化学反应”。

材料二 孔子学院创办于2004年,采取中外学校合作办学模式,旨在帮助各国人民学习汉语,了解中华文化,推动世界各国文明交流互鉴,让“和为贵”“和而不同”的理念得到传承和发扬,是中国与世界交流的重要平台。


(1)结合材料一,运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说明中英人文交流会产生怎样的“化学反应”。
(2)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的知识,说明孔子学院为什么是“中国与世界交流的重要平台”。
10 . 自2019年7月以来,香港暴力冲突活动不断并有升级之势。但当示威前进路线“杀”向邻居澳门时,却被直接“偃旗息鼓”。同是一个“妈”,为啥澳门人民如此“优秀”?很多人把一部分原因归功于澳门的教育,尤其是在历史、地理等科目上使用内地人教版教材,他们认为这给绝大部分澳门人建立起了民族认知感和归属感。这一案例彰显出
①不同民族文化具有共性和普遍规律
②教育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功能
③中华文化具有强大的民族凝聚力
④中华文化的包容性增强了对其他民族文化的理解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