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交流、文化交锋与文化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4 道试题
1 . 旅游是行走的文化体验,旅游是对自然和人文的认知。中国人到欧美一些城市旅游,当地人会骄傲地说:“看,这里的建筑和200年前一样,几乎没有发生变化!”外国人到中国一些历史名城旅游,当地人会骄傲地说:“看,这里都是新建筑,20年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同样都是介绍当地建筑,同样都是发自内心的骄傲,但骄傲的内容却有很大不同,这是因为(     
①不同建筑艺术,承载着不同的文化内涵       
②文化因交流而多样,文化因交融而丰富
③民族文化是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根基       
④文化有多样性,要尊重认同各民族文化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 . 在第三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文化交流成为重要内容。漫步于各国的展馆,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的馆藏名作令人目不暇接,施坦威钢琴自动弹奏的名曲余音绕梁,斯里兰卡红茶清香扑鼻,伊朗的水晶花瓶声响清脆悦耳……我们可以从中感悟到(     
①人们在实践中创造并享用文化
②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③文化通过交流才能实现自身价值
④文化交流应坚持各美其美,美美与共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3 .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不同民族、不同种族、多种宗教,多元文化在敦煌交流、碰撞、融合、发展。这使敦煌汇聚了中国文化、印度文化、波斯文化、希腊文化,形成了多姿多彩、风韵厚重的文化,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可见(   
①文化交流具有平等性、单向性的基本特征
②文化交流使不同文明承载着共同的价值追求
③文化交流是人类文明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
④文化交流要自觉学习借鉴世界优秀文明成果
A.①③B.②④C.①②D.③④
4 . 《诗经》中有言:“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不同民族的文化,犹如他山之石。由此,要实现文化综合创新,我们应该(  )
①坚持认同外来优秀文化的正确态度 
②在文化发展中保持开放的心态 
③求同存异,包容一切,认同所有外来文化成果 
④面向世界、博采众长,吸收优秀成果促进自身发展
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
2021-02-24更新 | 200次组卷 | 4卷引用:辽宁省锦州市联合校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模拟考试政治(凌海三高命题,三卷)试题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中国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倡导者,这一理念已写入联合国有关决议。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各国人民同心协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这一宣示体现了中国共产党面对当今世界形势和人类面临的各种挑战,对国际关系和人类前景的基本主张。

当代中国与世界上其他国家深入交往,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紧密融合时,相互之间多一些文化尊重,多一些文化基因的“链接”,其积极作用不言而喻。中国人民希望睁开眼睛看世界,希望更多地了解世界,学习、吸收和借鉴世界优秀文化成果。同时,世界其他国家尤其是西方国家,也需要更多地了解中国梦,了解中国文化中“天下观”“和谐观”等观念的深刻内涵,了解中国人倡导建立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文化本源。如此,西方国家将在中国崛起的过程中发现新的机会,共同分享发展的成果。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交流与文化交融的知识,探究中国与世界上其他国家多一些文化基因“链接”的意义。
2021-09-28更新 | 422次组卷 | 26卷引用:统编版(2019)必修4课时作业:8.2文化交流与文化交融
6 . 在近6 000年的人类历史上,出现过26个文明形态,但是只有中华文化是延续至今且从未中断的文化。对此,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②不同文明之间应该求同存异、相互交流
③人类文化差异会不断被消除,走向同一
④中华文化具有强大的凝聚力和连续性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7 . 2020年习近平主席的新年贺词掷地有声、情真意切,爱国主义精神、女排精神等词语振奋人心,不仅鼓舞了中国人民,还向全世界展现了我们过去一年的非凡成就,国际社会赞叹我国人民共同致力于国家与民族的发展,实现了一个又一个“不可能”。这说明(       
①中华文化的力量来源于文化的交流和传播
②中华文化的力量增强了中国人民的凝聚力
③中华文化的价值在文化传播中得到彰显
④中华文化以其独特的魅力赢得世界尊重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8 . 202O年9月1日,由中宣部、教育部、国家卫生健康委、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联合主办了《开学第一课》,此次主题为"少年强,中国强",以"团结·科学·担当"三个篇章展开生动讲述,彰显"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崇高理念。举办这次活动有利于(       
A.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
B.以中华传统文化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C.传播正确的价值观,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
D.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促进文化在交流中传播正能量
9 . 布鞋,在我国有着3000多年的历史。早在先秦时期,人们已经开始穿屦或履,当时男女鞋饰并没有明显的差别。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传统的手工、绣花布鞋深受中国百姓喜爱。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各地鞋厂的开办使布鞋进入鼎盛时期。这表明(        
①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一脉相承②中华文化的形成离不开各民族文化的交流、碰撞、交锋③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④文化是人类进步和开化的状态的标志
A.①②B.①③C.③④D.②④
10 . 武术在中国历史悠久,有广泛的群众基础,深受青少年喜爱。2020年1月,国际奥委会执委会会议将武术列入第四届青奥会正式比赛项目,这是武术首次成为奥林匹克系列运动会正式比赛项目。这有利于( )
A.提升中国体育影响力,引领世界体育发展
B.讲好中国故事,增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吸引力
C.坚守中华文化的基本立场,保持中华文化的特性
D.拓宽中华文化传播渠道,推动东西方文明交流交融
2020-07-11更新 | 3537次组卷 | 57卷引用:重难点16 文化传承与创新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