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封建制生产关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79 道试题
1 . “硕鼠硕鼠,无食我黍。三岁贯女,莫我肯顾。逝将简稿去女,适彼乐土。乐土乐土,爰得我所?……”《硕鼠》一诗出自《诗经》,这是一首描写奴隶讥讽奴隶主残酷剥削的诗,发出对统治阶级残酷剥削的愤怒和控拆及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①奴隶主占有生产资料及奴隶劳动的全部产品
②奴隶制国家的显著特征是等级森严
③奴隶和奴隶主两大阶级矛盾不可调和
④奴隶的反抗斗争推动当时社会的发展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 . 唐代诗人李约在《观祈雨》中写道:“桑条无叶土生烟,箫管迎龙水庙前。朱门几处看歌舞,犹恐春阴咽管弦。”鲜明的对比,反映作者对豪门荒淫生活的愤慨以及对农民苦难生活的同情。下列说法对这一社会形态理解正确的是(       
①封建社会中的生产资料全部由地主阶级所占用             
②该社会形态的显著特征是君主专制、等级森严
③铁制农具的广泛使用标志人类迈入到文明时代             
④封建土地所有制是地主阶级剥削农民阶级的基础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3 . 纵观人类社会发展的进程和趋势,社会形态依次形成和更替,推动着人类社会向前发展。下列选项符合人类社会发展进程的是(       
①原始社会:共同占有生产资料,平等分配劳动产品,任何人都没有特权
②奴隶社会:土地变成私有财产,发明和应用文字,人类迈入了文明时代
③封建社会:农民依附于地主,但有一定人身自由,有自己的劳动工具
④资本主义社会:机器生产代替手工作坊,创造了巨大财富,人类社会进入新阶段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
4 .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唐代李绅这首《悯农》诗中,“农夫犹饿死”的根源是(     
A.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分工B.奴隶主占有生产资料
C.地主阶级占有生产资料D.封建地租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在武汉革命博物馆内陈列着现存的毛泽东最早的农村调查报告——《中国佃农生活举例》。在《中国佃农生活举例》里面记载了具有典型代表性的人物——佃农张连初家里一年的支出和收入情况,仿佛一下子把我们带回了1926年的农村。以下是报告的相关内容:

地点:湖南湘潭西乡

时间:民国十五年

假定事实:一个壮年勤教佃农,租人十五亩田(一佃农力能耕种之数),附以相当之因土柴山,并茅屋一所以为住宅。此佃农父母俱亡,仅一妻一子,妻替他煮饭喂猪,子年十二三岁,替他看牛。这个佃农于其租来之十五亩田,可以全由自己一人之力耕种,不需加雇人工。因穷,由系版耕,没有押租银可交,所以田租照本处通例要交十分之七。

结果:在收支相抵的情况下,此佃农还要亏空19.6455元,而且是须假定在绝无各种自然灾害、全年无休等6个条件之下才有可能。

结论:中国之佃农比牛还苦,因牛每年尚有休息,人则全无。这就是中国佃农比世界上无论何国之佃农为苦,而许多佃农被挤离开土地变为兵匪游民之真正原因。


(1)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知识,说明《中国佃农生活举例》反映了当时农村生产关系的哪些特点。
(2)结合材料,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知识,阐释“许多佃农被挤离开土地变为兵匪游民”现象的成因。
6 . “皇权至上,法自君出”深深烙印在中国封建体制中。皇帝是整个大家的家长,皇权不可侵犯,下属臣子和百姓都被视为他的子民,“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董仲舒以“天人感应”学说为基础,认为君权神授,皇权至上。他说:“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在封建制度下,君主的言论是金科玉律,神圣不可侵犯,决不允许阳奉阴违,抗拒不从。从中可以看出(       
①封建制国家的显著特征是君主专制、等级森严                  
②在封建制国家,下层劳动人民毫无人身自由
③封建礼教思想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社会的发展                      
④封建道德思想是为维护封建国家统治服务的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形态是具体的、历史的,每一种社会形态都有其具体的、特殊的本质。根据生产关系的不同性质把人类社会依次划分为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共产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是它的第一阶段),说明了人类社会发展进程和社会发展阶段,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


结合材料,运用“原始社会的解体和阶级社会的演进”的相关知识总结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在生产关系方面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2023-10-17更新 | 31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名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质量检测政治试卷
8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在新石器时代末期,人类已使用天然金属,后来学会了制作纯铜器,随着生产的发展,产品出现了剩余,集体劳动逐渐被个体劳动所取代,生产资料相应地由氏族公有转归家庭私有,随着土地也变成私有财产,私有制由此确立,随之也出现了阶级,墓葬之间也有了明显的等级之分,大墓墓穴宏大,陪葬品种类繁多,小墓墓穴十分简陋,只有死者生前用过的一些工具和陶器。

材料二   在古罗马,奴隶主把生产工具分为三种:第一种是“会说话的工具”,即奴隶;第二种是“有声的工具”或“哗叫的工具”,指耕牛一类;第三种是“无声的工具”,如大车等。在奴隶主眼里,奴隶和牲畜、工具一样,是可以任意转让、出租、赠送、买卖甚至杀死的。

材料三 我国两汉时期,租种豪强地主土地的佃农和为豪强地主耕作的雇农数量有了明显增加。从东汉末年到魏晋,战乱使更多的农民被豪强地主所控制,他们不仅要为地主耕种土地,缴纳地租,还要服劳役,战乱时则被武装为私兵。他们不单立户口,而是附于主家户籍,世代相袭,非自赎或主人放免不得脱藉。但他们又都有自己的财产,并且不像奴隶那样可以被买卖。


(1)结合材料一,分析原始社会为什么会向奴隶社会转变。
(2)结合材料一、二、三,说明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生产关系的特点分别是什么?
9 . 历史动画电影《长安三万里》在这个暑期档火热“出圈”。在影片中,每当高适被李白所蒙骗,他总会选择回归梁园,种菜种地。杜甫曾在《忆昔》中写道“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引起这一现象产生的原因可能是(       
A.农民占有绝大部分土地和生产工具
B.金属工具的广泛使用推动了农业的发展
C.商业和城市发展受到限制
D.农民拥有一定人身自由并占有一部分劳动产品
10 . 诗歌用高度凝练的语言,生动形象地表达作者丰富情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下面诗歌与反映的史实相吻合的是(     
诗歌史实
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帝力于我何有哉!《击壤歌》(尧帝时代无名氏作约公元前2168年--公元前2095年)奴隶辛勤劳作
父耕原上田,子劚(zhú)山下荒。六月禾未秀,官家已修仓。”---唐聂夷中《田家》封建土地所有制
北方吹来十月的风,警醒我们苦弟兄。无产阶级快起来,联合农民去进攻。五四爱国运动
满腔的热血已经沸腾,要为真理而斗争!旧世界打个落花流水,奴隶们起来,起来!---《国际歌》奴隶反抗奴隶主压迫
碧净南湖水,峥嵘烟雨楼。画船千载梦,今日御神舟。搏出新天地,赢来万象幽。中国共产党诞生
A.①③B.②④C.②⑤D.③④
2023-10-13更新 | 78次组卷 | 21卷引用:江西省于都县二中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政治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