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封建制生产关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34 道试题
1 . 17世纪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和18世纪的法国资产阶级革命,迅速让资本主义在全世界蔓延。许多国家在资产阶级的领导下,推翻封建统治阶级,建立了资本主义国家。资本主义社会与封建社会相比较,其进步性主要表现在(     
①阶级剥削被民主制度所取代
②专制制度被民主制度所取代
③等级思想被平等思想所取代
④劳动者占有生产资料逐渐增多
A.①②B.①④C.③④D.②③
2023-12-01更新 | 164次组卷 | 48卷引用:广东省鹤山市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阶段考试政治试题
2 . 战国初期,魏国国君魏文侯任用李悝尽地力之教,发展生产、改革地制,使农民进一步摆脱与宗法制(用父系血缘关系的亲疏来巩固国家统治的制度)相适应的井田制(中国古代社会的土地国有制度)的束缚。以家为单位,“一夫挟五口,治田百亩”的农民小土地所有制成为当时社会经济的一大显著特征。这说明(       
①井田制已不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封建制生产关系出现
②作为生产资料的土地由国有转归家庭私有,私有制确立
③农民小土地所有制适应了当时社会生产力发展的状况
④以氏族为单位的共同劳动被以家庭为单位的个体劳动代替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3 . 唐代诗人张籍的《野老歌》中描述了这样一幅情景,“老农家贫在山住,耕种山田三四亩。苗疏税多不得食,输入官仓化为土。岁暮锄犁傍空室,呼儿登山收橡实。西江贾客珠百斛,船中养犬长食肉。”下列对诗歌中所描述的社会现象分析正确的是(     
①“耕种山田三四亩”说明当时农民已经占有大量土地
②“苗疏税多不得食”表明征税是地主阶级剥削农民的主要方式
③“岁暮锄犁傍空室”说明农民有自己的劳动工具
④“老农不得食,而养犬长食肉”的根源在于封建土地所有制
A.①③B.②③C.①④D.③④
4 . “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旁。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摘自唐代诗人白居易《观刈麦》。诗歌描述的社会现象表明,在封建社会(       
①地主阶级强迫农民缴纳苛捐杂税剥削农民
②农民劳动的全部产品归地主阶级占有和支配
③农民主要依靠出卖自己的劳动力获得生活资料
④统治者对百姓无情压榨,地主占有绝大部分土地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②④
5 . 在封建社会,战乱使得更多的农民被豪强地主控制,他们不仅要为地主耕种土地,缴纳地租,而且还要服劳役,战乱时被武装为私兵,终身依附地主,世代相袭。尽管如此,封建社会取代奴隶社会是历史的进步,其根本原因是(       
A.农民的政治地位比奴隶有所提高
B.封建制比奴隶制更能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C.剥削方式的进步是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体现
D.农民有了人身自由,能够占有大部分劳动成果
2023-11-24更新 | 70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6 . 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指出,“人们在自己生活的社会生产中发生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他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关系,即同他们的物质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合的生产关系。”下列对不同社会形态下生产关系的特点认识正确的是(       
A.原始社会:人们共同占有生产资料,平均分配劳动产品
B.奴隶社会:奴隶劳动的绝大部分产品归奴隶主占有和支配
C.封建社会:农民有一定的人身自由、自己的劳动工具甚至少量土地
D.资本主义社会:资本家占有大部分生产资料,劳动者成为雇佣工人
2023-11-22更新 | 82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7 . 战国初期,魏国李悝主张发展农业生产,把国家掌握的一部分荒地分给农民耕种,使其成为自耕农。丰年时国家以平价收购余粮,荒年时再以平价出售,避免粮价暴跌和暴涨,帮助魏国实现了富国强兵。上述举措(       
①能使农民完全自主劳动,激发其生产积极性
②有利于平抑粮食价格,维护社会安定
③通过变革生产关系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
④改变了地主阶级剥削农民的基础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李绅

材料二   “他们除掉自己的劳动力,除掉劳动的手和头,再没有别的东西可卖了。”

——马克思


材料三 “中国人民经过艰苦卓绝的奋斗推翻旧社会建立了新中国,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并以崭新的姿态向着新的梦想出发。”

——习近平


材料四   1847年11月底至12月初,正义者同盟举行了第二次代表大会。大会闭幕后,马克思和恩格斯立即着手完成起草宣言的任务。在这个过程中,恩格斯写过两个草案:《共产主义信条草案》和《共产主义原理》。在这基础上,马克思执笔写成《共产党宣言》,于1848年2月在伦敦第一次以单行本问世。

——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近代史篇》


(1)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知识,分析材料一、二、三中描述的社会形态分别是哪一个,并简要概括材料一描述的社会形态生产关系的特点。
(2)根据材料四并运用科学社会主义的相关知识,分析《共产党宣言》的历史意义。
9 . 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这三个阶级社会生产关系的相同点是(     
①生产资料都是私人占有
②劳动成果都全部归剥削者占有
③劳动者都毫无人身自由
④人与人之间存在着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2023-11-13更新 | 390次组卷 | 150卷引用:广东省汕头市濠江区金山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10月月考政治试题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在原始社会,由于人们生活在共同体中,社会生产与分配只能采取粗陋朴素的形式。随着社会发展,原始社会中出现产品剩余,随之出现了私有制,原始公社逐渐走向解体,奴隶制文明形态产生。奴隶社会的典型生产方式是奴隶使用笨重石器从事农业和畜牧业劳动,当社会发展到青铜器、铁器等金属可以被用于生产时,奴隶社会下奴隶生产积极性低下甚至会有意损害金属器,于是社会发生变革,奴隶社会发展为封建社会,封建地主取代奴隶主成为统治阶级,劳动者成为佃农或者自耕农。随着社会的继续发展,社会分工更加发达,工商业规模不断扩大,封建社会逐渐发展为资本主义社会,劳动者作为雇佣工人向资产阶级出卖自身劳动力换取生活资料,而资本主义社会最终又要被无阶级的共产主义社会所取代。


(1)结合材料,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知识,指出人类社会形态交替前进的根本原因。
(2)某班同学围绕上述材料以表格形式重点比较了私有制确立后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关系特点,请你一起完成下列表格中的空白部分(①~⑥)。
社会形态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和相互关系产品的分配关系
奴隶社会奴隶主占有生产资料
封建社会地主占有农民大部分劳动成果,农民的劳动成果除缴纳地租外,还能留下一部分归自己支配
资本主义社会失去生产资料的劳动者不得不出卖自己的劳动力,受雇于资本家,成为雇佣工人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