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封建制生产关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34 道试题
1 . 与封建社会地主阶级通过地租方式剥削农民相比,资本主义社会的剥削更加隐秘,工人付出劳动获得工资的形式掩盖了资本主义残酷的剥削。资本家剥削工人的秘密是(     
A.收取土地租金B.提高纳税税率
C.降低工人工资D.榨取剩余价值
2023-10-18更新 | 53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广州市第八十九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政治试题
2 . 2022年7月10日,“意大利之源-一古罗马文明展”在北京开幕。古罗马文明是西方文明的一个重要源头,通常指从公元前9世纪初至公元476年在意大利半岛中部兴起、发展的文明。古罗马文明时期处于奴隶社会阶段,而同一时期的中国则经历了从奴隶社会到封建社会的发展,历经了东周(包括春秋、战国)、秦汉、三国、两晋几个朝代。由此可以判断出(     
①在中国的春秋时期,私有制逐渐确立起来,社会贫富分化加剧
②在中国的秦汉时期,铁制农具得到了广泛使用和推广,耕作技术明显进步
③在古罗马文明时期,劳动者有一定的人身自由,劳动成果能留一部分归自己支配
④在古罗马文明时期,奴隶阶级和奴隶主阶级之间的矛盾是当时的主要矛盾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3 . 马克思以生产关系为划分标准,把人类社会发展划分为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与共产主义社会五种形态,形成了马克思主义社会形态理论的基本表述。在五种形态的社会中,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又被称为阶级社会,它们的共同点在于(     
①都存在人身依附关系
②都存在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
③生产资料都是私人占有
④生产力发展水平都较为低下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
4 . 几千年来,贪婪无厌的地主挖空心思来提高地租,斗作为计量粮食的工具也日益增大起来。如果以1911年辛亥革命后的“官斗”作标准,周代的斗只有一升一合,唐代增加到五升九合,到了明代,便达到一斗零七合。可见,两千多年间,中国的斗,就涨大了十倍之多!这就是说,官府收租的斗数虽然不变,但农民实际缴纳租额增多了十倍!据此,我们可以得出(        )
①封建土地所有制是地主阶级剥削农民的基础
②收取地租是地主阶级剥削农民的主要方式
③封建国家的显著特征是君主专制、等级森严
④地主阶级散布封建迷信钳制劳动人民的思想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5 . 原始社会解体,进入阶级压迫和阶级剥削的社会,处于社会底层的广大人民在经济上深受剥削,生活凄惨。就这一点来看,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的共同点是(     
A.剥削的基础、形式、程度都是相同
B.贫富差距悬殊,社会出现明显不公平
C.国家成为维护剥削阶级利益的工具
D.被剥削阶级被迫无偿提供劳动和产品
2023-10-16更新 | 60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广州市第八十九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政治试题
6 . 中国很早就政教分离了,人民只信仰公正的上天。封建阶级宣扬天子“受命于天”,是上天委任于人间的代理人,受天命约束。一般认为,将封建社会最高统治者称为“天子”始于周代。宣传“君权神授”的封建思想(     
①是地主阶级对农民实行思想统治的表现
②是地主阶级剥削农民的主要方式和基础
③旨在通过传播封建道德提高农民的道德水平
④其目的是维护封建统治和封建剥削制度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7 . 2023年2月,学堂梁子遗址入选2022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它位于今天湖北省十堰市郧阳区,整个遗址面积约124200平方米,发现石制品300多件,主要是以当地砾石为原料制作的大型石器,有石核、石片、尖状器等。对于该遗址所处历史时期描述合理的是(     
①人们共同劳动、共同占有生产资料
②出现铁制工具和封建君主专制
③出现脑力和体力劳动的分工
④人们主要以采集天然食物为生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8 . 我国古代诗人经常用诗歌记录自己所处的时代。宋代诗人翁卷的《乡村四月》为我们描绘了这么一幅画面“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结合当时社会生产关系背景,分析下列选项中能解释“乡村四月闲人少”的是(     )
①农民有一定的人身自由,能够比较自主地进行劳动
②农民在缴纳地租后剩余的部分劳动成果可归自己支配
③在苛捐杂税压迫之下的广大农民不得不进行辛勤劳动
④农民完全依附于地主,在地主的压迫下强制进行劳动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3-10-08更新 | 693次组卷 | 16卷引用:广东省肇庆市封开县广信中学、四会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联考政治试题
9 . 马克思提出“超经济强制”,强调“通过超经济的强制,而不去管这种强制是采取什么形式”,认为封建土地所有者对劳动者的占有和支配,并不是以交换为中介,而是直接无偿占有和支配。这表明(     
A.封建制生产关系出现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
B.农民能够比较自主地劳动,有了生产积极性
C.在封建社会,地主阶级通过各种徭役来剥削农民
D.在封建制生产关系中,地主阶级和农民地位不同
10 . “赤日炎炎似火烧,野田禾稻半枯焦。农夫心内如汤煮,公子王孙把扇摇。”该诗描写了农夫与公子王孙这两个对立阶级完全不同的心理和状态,预示着北宋王朝阶级矛盾正在日益激化。对此分析正确的是(       
①封建等级制度是地主剥削农民的主要方式
②封建土地所有制是地主对农民进行剥削的基础
③农民没有任何人身自由,劳动成果完全被地主占有
④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之间的矛盾是封建社会的主要矛盾
A.①③B.①②C.③④D.②④
2023-09-29更新 | 656次组卷 | 31卷引用:广东省廉江市实验学校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