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封建制生产关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862 道试题
1 .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对于唐代诗人李绅《悯农》诗中描述的社会现象,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①“四海无闲田”说明农民拥有部分土地,主动劳动热情高涨
②“农夫犹饿死”的根源在于当时生产力水平低下,粮食产量很低
③当时地主占有绝大部分土地,通过收取地租等方式占有农民大部分劳动成果
④这首诗集中刻画了不平等社会制度所带来的矛盾,道出了百姓疾苦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 . 纵观中国古代历史,从秦朝开始,历经晋朝、南北朝、隋朝、唐朝、宋朝、元朝、明朝、清朝等不同朝代,爆发了数不胜数的农民起义运动,但大多数都以失败而告终。其失败的主要原因是(     
①农民未能掌握更先进的斗争武器
②农民反抗地主阶级的斗争具有局限性
③起义未能对封建制生产关系造成任何冲击
④农民作为小生产者不能建立更进步的生产关系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2-10-22更新 | 74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云学新高考联盟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联考政治试题
3 . “男子疾耕不足於粮魄,女子纺绩不足於盖形”是中国封建社会农民阶级生活情景的真实写照。下列对材料解读正确的是(     
①封建社会农民贫困的根源是封建土地所有制
②封建社会的显著特征是君主专制、等级森严
③收取地租是地主阶级剥削农民的主要方式
④封建社会取代奴隶社会是历史的进步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4 . 唐代诗人李绅在《悯农》一诗中写道: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     
①地主阶级对农民的残酷剥削
②农民阶级和地主阶级的尖锐矛盾
③农民的劳动成果不能归自己支配
④收取地租是地主阶级剥削农民的基础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2-10-20更新 | 88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沧州市部分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测试政治试题
5 . 康百万庄园,位于河南省巩义市,经过几百年历史,依然保存着30多座庭院,近600座窑洞,是黄土高原、华北地区封建堡垒式建筑的典型代表,因慈禧册封名扬天下。封建地主庄园(     
①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
②占有农民大部分的劳动果实
③将高利贷当作剥削农民的主要方式
④凭借对土地的占有,使农民依附于地主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2-10-20更新 | 54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实验中学东戴河分校2022-2023学年高一10月月考政治试题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董仲舒说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李绅说

材料二   他们除掉自己的劳动力,除掉劳动的手和头,再没有别的东西可卖。——马克思


阅读上述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说明:
(1)材料一是董仲舒和诗人李绅对哪个社会时代进行的描述?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源是什么?
(2)材料二是马克思对哪个社会时代进行的描述?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源是什么?
(3)两则材料共同说明什么道理?
7 . 下表是高一某班同学在复习“原始社会的解体和阶级社会的演进”时所作的表格,请帮助他一同完成。
社会形态生产资料所有制地位关系分配方式
原始社会共同劳动共同占有生产资料在生产中结成①_________的关系平均分配劳动产品
奴隶社会奴隶主完全占有生产资料和奴隶奴隶毫无人生自由全部产品归奴隶主占有和支配
封建社会地主占有绝大部分土地农民有一定的人生自由地主占有农民大部分劳动成果
资本主义社会__________________劳动者受雇于资本家资本家占有工人创造的③________
社会主义社会劳动者共同占有生产资料建立起互助合作的关系个人消费品实行④________
8 . 每个时代有每个时代的使命,但历史又总是那么相似。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的共同点是(     
①都存在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
②劳动人民都毫无人身自由
③都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
④剥削和压迫的程度不同
A.①③​B.②④C.②③​D.③④
9 . 封建时代的欧洲,普遍存在着“金字塔”状的等级制度。处于最底层的,是广大农民和其他劳动者,他们背负着整个封建上层阶级的重压。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封建等级制度的确立B.封建土地所有制
C.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依然存在D.地权和劳动者严重分离
2022-10-19更新 | 72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三校联考政治试题
10 . 历史上有很多帝王建都在黄河流域,仅西安先后就有西周、秦、西汉、新莽、东汉、西晋、前赵、前秦、后秦、西魏、北周、隋、唐13个王朝在此建都。推动这些朝代更替的根本动力是(     
①奴隶阶级和奴隶主阶级的斗争
②人类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
③农民阶级和地主阶级的矛盾运动
④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运动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