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特点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0 道试题
1 . 2023年3月23日,红色文旅舞台剧《长征第一渡》在江西省Y县长征大剧院首演。舞台现场充分融合现代科技与艺术,运用国内先进、世界一流的多维立体式旋转舞台和现代声光电立体影像技术,让观众全景式、沉浸式深度体验气壮山河的峥嵘岁月,实现历史与现实超时空的精神对话。该演出之所以成功,主要在于(     
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②文化载体较好地承载和展现了长征精神
③该作品对长征精神的呈现形式进行了创新
④该作品极大丰富和拓展了长征精神的内涵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4-05-21更新 | 2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内蒙古锡林浩特市第三中学高三下学期5月模拟考试文科试卷-高中政治
2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为迎接即将到来的甲辰龙年,营造欢乐祥和的新年气氛,作为“上海最有年味的地方”,豫园灯会已然发力,于凝晖路上空率先点亮“一夜鱼龙舞”主题灯组。这组龙灯,由90后海(上海)派剪纸传承人李诗忆和她的团队负责设计制作,以“新国潮非遗传承”为宗旨,在坚守匠心匠艺的同时,吸引更多年轻人前来,更是对传统文化的创新演绎与对东方生活美学的生动诠释。

如何引起年轻人关注并打卡?李诗忆举了这么一个例子:传统印象中,龙的眼神深邃而威猛,但经过多番调研,团队发现年轻人更青睐较为可爱的形象。因此在设计上,她将龙眼放大,更突出其独特的神韵,并采用亮丽的色彩进行点缀,使龙的形象更加鲜明生动,充满活力和魅力。李诗忆告诉记者,她希望实现非遗与时尚、传统与现代的碰撞融合,呈现一场更符合当代年轻人文化自信、情感共鸣的灯会。

(1)结合材料并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分析“一夜鱼龙舞”主题灯组从何而来。
(2)假设你是一名记者,请为豫园灯会写一篇新闻通讯稿。
要求:①格式正确,观点明确。②论证充分,逻辑清晰。③字数150字左右。
2024-02-22更新 | 9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内蒙古赤峰市高三一模政治试题
3 . 2023年10月18日上午,国家主席习近平夫人彭丽媛邀请出席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的外方领导人夫人参观中国工艺美术馆。工艺美术馆中央大厅内,“中华福树”、剪纸、风筝、宫灯相映成辉,意趣盎然;玉雕、织绣、竹编木雕等工艺精品精美绝伦;行云流水的古琴演奏、华丽婉转的昆曲唱腔、独具神韵的京剧表演让人流连忘返……本次活动让来宾们充分感受中华文化的魅力,助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这一做法(     
①旨在弘扬中华优秀文化,增强中华民族的自尊心、自豪感
②彰显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增强了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
③能够促进文明互鉴和民心相通,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④加强了中华文化和世界文化的对接,扩大中华文化影响力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4-02-02更新 | 17次组卷 | 1卷引用: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红山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华文明是在同其他文明不断交流互鉴中形成的开放体系。2023年6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概括了中华文明具有的突出特性,其中之一就是“突出的包容性”。他提到:“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包容性。中华文明从来不用单一文化代替多元文化,而是由多元文化汇聚成共同文化,化解冲突,凝聚共识。中华文化认同超越地城乡土、血缘世系、宗教信仰等,把内部差异极大的广土巨族整合成多元一体的中华民族。越包容,就越是得到认同和维护,就越会绵延不断。中华文明的包容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取向,决定了中国各宗教信仰多元并存的和谐格局,决定了中华文化对世界文明兼收并蓄的开放胸怀。”

在谈到如何更好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时,习总书记强调要坚持守正创新,守正创新是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基本原则之一。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习总书记指出:对文化建设来说,守正才能不迷失自我、不迷失方向,创新才能把握时代、引领时代。守正,守的是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守的是“两个结合”的根本要求,守的是中国共产党的文化领导权和中华民族的文化主体性。创新,创的是新思路、新话语、新机制、新形式……新时代的文化工作者必须以守正创新的正气和锐气,赓续历史文脉、谱写当代华章。

(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分析中华文明“突出的包容性”的重大意义。
(2)结合材料,用对立统一观点分析在文化建设中如何处理好“守正”与“创新”的关系。
(3)班级举行“文化使命青年担当”主题班会,请列举两个发言要点。(要求主旨鲜明,每个要点不超过20个字)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珠海原创民族歌剧《侨批》以珠海唐家湾为背景,讲述了海外华侨讲信誉、守承诺的故事,用民族歌刷这一极具中华文化特色的艺术形式,表达了中华民族爱国、爱家、爱亲人的家国情怀和民族情感。《侨批》的创作表明(  )
①人民群众的生活实践为艺术创作提供创作源泉
②融通不同资源综合创新是文化发展的根本途径
③优秀的艺术作品应当体现时代特征和时代风貌
④中华文化的巨大包容性促进了民族文化的发展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6 . 中国古典诗词歌赋为我们营造了一个诗情画意美感兼具的精神家园,那些灿若星辰的伟大心灵,在家国兴亡的烽火狼烟里,在锄禾采桑的国风谷雨里,以“诗心”所感并且以“诗意"所呈现的天地万物之美,给予我们诗意的“观世界之道”。审美的“世界观”使惯见的“物象”成为具有诗意与哲思的审美意象。材料表明(     
①中华文明在兼收并蓄中历久弥新
②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③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
④中国传统文化展现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向往和美好追求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024-01-21更新 | 34次组卷 | 1卷引用: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政治试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要求。

世界上不存在十全十美的文明,也不存在一无是处的文明。中华文明、中华文化也是如此。习近平在两院院士大会上指出,中华民族是富有创新精神的民族,“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同时也坦言从明末清初开始我国科技渐渐落伍的文化原因,那就是坐而论道、禁中清谈。他要求,对先人传承下来的文化和道德规范,要在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基础上,采取兼收并蓄的态度,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的方法,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扬弃地予以继承。这个过程是新陈代谢的过程,也是文化的开新与守成的过程。中华文化就是在不断汲取各种文明养分中丰富和发展起来的。


结合材料,运用正确认识中华传统文化的知识,阐释文化开新与守成的关系。
2024-01-09更新 | 72次组卷 | 1卷引用:内蒙古科尔沁左翼中旗实验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卷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3年6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出席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指出:要担当使命、奋发有为,共同努力创造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新文化,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版本,最初指同一书籍的不同印本,后来又指同一类事物在不同介质上的体现形态。古今中外一切载有文明印记的各类资源,都可以称为版本。版本就是记录历史、见证文明的“金种子”。2022年7月23日,中国国家版本馆举行落成典礼。该馆是国家站在文化安全和文化复兴战略高度上谋划的用以存放保管文明“金种子”的“库房”,也称中华文明种子基因库,重点典藏彰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各类出版物版本、印刷版本、特殊版本、数字版本和外国版本,将古今中外载有中华文明印记的十大类版本资源纳入保藏范围。该馆集合了图书馆、博物馆等场馆的多数功能,包括保藏、展示、研究、交流等。建设国家版本馆,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批准实施的重大文化工程,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传承发展中华文化的高度自觉、汲取历史智慧更好走向未来的历史主动。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的知识,分析中国国家版本馆的建设在“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过程中是如何发挥作用的。
9 . 西安大唐不夜城,文化创新续写盛世繁华。从“不倒翁小姐姐”到“李白对诗”,再到如今的“盛唐密盒”,大唐不夜城近年来持续推出的文化类互动节目,不仅一直稳居当地文旅界的“顶流”,而且大唐不夜城已成为古城西安的一张魅力名片。这张魅力名片(     
①有利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②旨在促进文化交流交融,满足世界人民的各种文化需求
③有利于实现文化与经济融合发展,彰显中华文化独特价值
④表明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也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
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
2023-12-08更新 | 43次组卷 | 1卷引用:内蒙古自治区赤峰第四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政治试题
10 . “和羹之美,在于合异。”第八届尼山世界文明论坛认为,不同文明凝聚着不同国家和民族的智慧、贡献,应尊重和维护文明的多样性,推动不同文明的对话和交融。儒家思想中“和而不同”的价值观、“推己及人”的伦理观、“协和万邦”的治理观,为中华民族形成发展、中华文明传承延续提供了丰厚滋养,也为各民族和谐共存、全人类文明进步提供了有益启示。这说明(     
①人类文明的发展必然是普遍性与多样性的统一
②不断吸收外来文化才能推动当代中国文化发展
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内涵随时代变化而丰富
④尊重世界文化多样性有利于世界充满生机与活力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