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特点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5 道试题
1 . 汉服作为中国传统服饰的代表,近年来在社会中逐渐受到重视。众所周知,汉服有着多种不同的形制和款式,其伴随古老的中华文明而生,历经五千多年风雨,已经融入中华民族的血脉,是民族历史、文化和精神载体。由此可见,汉服(     
①彰显了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②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也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硬实力
③是文化传承的物化形式,为传承中华文明发挥了重要作用
④涵养着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观,逐渐成为民族文化的核心和灵魂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7日内更新 | 3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湖南省吉首市高三一模政治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华民族一路走来,书写了海峡两岸不可分割的历史,镌刻着两岸同胞血脉相连的史实。

材料一   交流是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良方

2024年4月10日,习近平在会见马英九一行中指出,两岸同胞同属中华民族,两岸同胞完全可以坐下来,就家里人的事先接触交流起来,再进一步推动两岸交流交往交融,让两岸同胞在交流中交心,在交往中增信,同心共创、接续奋斗,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材料二   中华文化是两岸社会最大的交集

       传统节庆习俗、儒家思想、唐诗宋词……无论是在大陆,还是在台湾,博大精深、内涵丰富的中华文化早已融入人们的生活习惯、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和思想情感;“科目三”舞步、各类大陆美食和大陆歌曲在台湾走红,大陆流行文化在台湾的影响力越来越大;尽管两岸关系经历曲折起伏,但两岸始终保持人文往来不停、文化交流不断,让“课本所不教的事”能够在其他地方得到补足,促进两岸同胞心灵契合。

材料三   青年是两岸不可或缺的力量

两岸青年好,两岸未来才会好。习近平强调,两岸青年必将大有可为,也必定大有作为。我们欢迎台湾青年来祖国大陆追梦、筑梦、圆梦,持续为两岸青年成长、成才、成功创造更好条件、更多机遇。希望两岸青年互学互鉴、相依相伴、同心同行,跑好历史的接力棒,为实现民族复兴贡献青春力量。

(1)结合材料,运用发展状态的知识,说明交流是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良方的正确性。
(2)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知识,说明中华文化为什么具有凝聚两岸人心的作用。
(3)运用思维基本形态的知识,就如何更好促进两岸青年的交流提出建议。(要求:指出具体运用的思维形态和预期效果)
2024-06-04更新 | 6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湖南省雅礼中学高三下学期模拟试卷(二)政治试题
3 . “二十四节气”是《易经》提出来的,是2000多年来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瑰宝,《易经》自伏羲画卦以来一直被奉为华夏民族最具原创性的符号经典。而今《易经》的全球化普及是一个有利创建多样化和谐共荣的大同世界之伟大课题,得到了世界人民的认可。《易经》的文化价值在于(     
①可彰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②扎根于民族土壤中的民族文化可以推动文化多样化发展
③是中华民族共同的精神标识和思想家园
④在文化交流和发展中增强了世界各国对中华文化的认同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4-05-10更新 | 6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湖南省天壹名校联盟高三下学期考前仿真联考(二)政治试题
4 . 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有人激进地主张废除汉字,改用罗马字母的拼音文字。为了驳斥这种完全废除汉字而全盘拉丁化的论调,国学大师赵元任写下了三篇“一音文”,其中之一就有《季姬击鸡记》。原文如下:“季姬寂,集鸡,鸡即棘鸡。棘鸡饥叽,季姬及箕稷济鸡。鸡既济,跻姬笈,季姬忌,急咭鸡,鸡急,继圾几,季姬急,即籍箕击鸡,箕疾击几伎,伎即齑,鸡叽集几基,季姬急极屐击鸡,鸡既殛,季姬激,即记《季姬击鸡记》”。若改用罗马字母的拼音文字,全文就是满纸“jijiji,jiji,……”,不知所云。与拉丁文相比,最能体现汉字文化的是(     
A.源远流长B.博大精深C.幽默风趣D.历史积淀
2024-05-08更新 | 21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邵阳县第二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4月8日下午,国民党前主席马英九一行来到北京故宫博物院。马英九一行游览太和殿、九龙壁、颐和轩等处,并前往文物修复所参观。马英九最后发表谈话道出自己心中难掩的激动:“历经六百年兴衰荣辱,故宫始终象征中华民族,我们可以感受到中华文化的底蕴,以及历朝历代的万千气象”。对于故宫博物馆,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①故宫美轮美奂的建筑艺术给人美的享受是主体活动对客体的积极意义
②人们对现实生活美好的期盼和感受通过建筑艺术表达出来
③故宫博物馆的独特魅力吸引全世界人民认同中华文化
④传统建筑是中华文化的载体,蕴含着祖国深厚的文化底蕴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4-05-05更新 | 42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雅礼教育集团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6 . 2024年龙年春晚,西安分会场赢麻了。西安分会场以独特的开场掀起“山河诗长安”的篇章:伴随着一声嘹亮的“开城门,迎宾”,西安永宁门缓缓开启,   “诗仙”李白跨越历史长河“穿越”而来。流光溢彩的大唐不夜城,舞狮、舞龙、秦腔、社火表演……民俗杂耍令人目不暇接。以大明宫、秦腔脸谱等地域特色为元素的主舞台上,国风文化魅力扑面而来;国潮表演掀起现场年轻观众的热情。龙年春晚西安分会场震撼全场的原因是(     
①文化载体承载、表达和展现着文化的内容
②植根于中华民族厚重的文化底蕴和强大的包容性
③以新颖的表现方式实现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表达
④有利于增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感召力和凝聚力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7 . 鱼与“玉”“余”谐音,是中国传统的吉祥动物,人们常把它做成各种工艺品的装饰,寓意“金玉满堂”“富贵有余”,表达了人们希望生活富足、连年有余的愿望。某班同学在参观中国国家博物馆时,发现很多文物上都有鱼的图案。

同学们据此展开讨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甲:文化需要载体来呈现,文物上鱼的图案反映了人们的美好愿望
乙:经济决定文化,生产力水平高度发达必然带来文化的繁荣兴盛
丙:文化是经济的反映,不同时代的文物完整再现了社会历史场景
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
A.甲和乙B.乙和丙C.甲和丁D.丙和丁
8 . 2024年春晚主题以生僻字“龘”为题眼,登上网络热搜。“龘”字由三个“龙”字组成,看起来就像是一群龙在天空中飞舞,寓意着中华民族的团结和繁荣。“龘”字最早出现在古代的甲骨文和金文中。历代书法家在尝试“龘”字的书写时,因其结构复杂而对称,创造出了不同的风格和效果。由此可见(     
①“龘”字是中国汉字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重要实证
②“龘”字所蕴含的美好寓意体现了传统文化的延续与发展
③“龘”字注重实际运用,为书写中华文明发挥了巨大作用
④“龘”字有独特的结构体系,是展现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党的自我革命】

勇于自我革命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培育的鲜明品格,是我们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也是我们党历经千锤百炼仍朝气蓬勃的关键所在。八七会议、遵义会议、延安整风运动、新中国成立初期整风整党运动和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的全面拨乱反正,党正是在一次次自我改造中锻造得更加坚强有力。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时刻保持解决大党独有难题的清醒和坚定,经过不懈努力,找到了自我革命这一跳出治乱兴衰历史周期率的第二个答案。

(1)勇于自我革命是我们党历经千锤百炼仍朝气蓬勃的关键所在。运用辩证否定观并结合材料加以说明。

【习近平文化思想】

“必须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第二个结合的提出,标志着习近平文化思想已经成熟。习近平文化思想与优秀传统文化契合相通,融汇于国家治理体系,优秀传统文化丰富的哲学思想、人文思想、道德理念等,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思想源泉。汲取“和衷共济”“求同存异”等传统智慧,形成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的新型政党制度……五千多年积淀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现代社会,让“中国之治”日益彰显强大生命力和巨大优越性。

(2)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知识,说明将习近平文化思想融汇于国家治理体系,能使“中国之治”日益彰显强大生命力和巨大优越性的原因。

【中华文明的跨越发展】

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产物。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两个结合”不是“拼盘”,不是简单的“物理反应”,而是深刻的“化学反应”,造就了一个有机统一的新的文化生命体。马克思主义把先进思想理论带到中国,以真理之光激活中华文明基因,引领中国走进现代世界,推动中华文明的生命更新和现代转型。从民本到民主,从九州共贯到中华民族共同体,从万物并育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从富民厚生到共同富裕,中华文明别开生面,实现了从传统到现代的跨越,发展出中华文明的现代形态。

(3)结合材料,运用联想思维的知识,说明中华文明怎样实现从传统到现代的跨越。要求:指出所用具体思维方法,阐明创新路径及其预期效果,不得透露任何个人信息,字数在150字以内。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择一事,终一生,“敦煌的女儿”樊锦诗用毕生精力来研究、守护、弘扬世界文化遗产——敦煌莫高窟。

在敦煌莫高窟,每个洞窟都隐藏着无穷无尽的奥秘。1963年,刚毕业的樊锦诗反复进洞、调查、临摹、记录、查阅资料,撰写考古报告,制定保护规划。

随着时间流逝,莫高窟壁画日渐变得模糊,“如何在抢救性保护的同时,尽可能地把这些文物的原貌保留下来”,樊锦诗很是焦虑。一个偶然的机会,她产生了一个大胆的构想:数字化可以最大程度地保留他们的原貌,建立数字档案,利用数字技术让莫高窟“容颜永驻”。

经过不懈努力,2016年5月“数字敦煌”上线,高清数字化的敦煌图像向全球发布。敦煌艺术走出洞窟,走向世界。

随着游客数量的与日俱增,樊锦诗忧心忡忡:“莫高窟的窟内温度湿度都会发生变化,这会加速壁画的退化,如何处理旅游和文物保护工作的关系,实现对文化遗产的永久保护、永久利用?”在她的倡导下,敦煌研究院率先开展游客承载量研究,建成了莫高窟数字展示中心,展开“总量控制、网上预约、数字展示、实地看窟”的莫高窟旅游开放新模式,实现了文物保护和旅游开放的双赢。

(1)运用“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相关知识,说明樊锦诗如何守护、研究、弘扬敦煌莫高窟文化?

材料二   湖南省博物院是首批国家一级博物馆,现有馆藏文物18万余件,尤以马王堆汉墓出土文物、商周青铜器、楚文物、历代陶瓷书画和近现代文物等最具特色。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建设与发展,湖南省博物院已成为中国最具影响力的博物馆之一,是人们了解湖湘文明进程、领略湖湘文化奥秘的重要窗口。

材料三   湘绣源自楚汉刺绣,为“中国四大名绣”之一。走过千年历史风云,湘绣以湖湘文化为针线,绣出湖湘之美;并以色彩丰富、寓意深刻和题材广泛而享誉海内外,成为湖湘文化的独特名片。随着时代的变迁,湘绣发展与其他传统手工刺绣一样,面临着“曲高和寡”、题材单调、推广不力、产业规模化不足等新挑战。

(2)为了应对湘绣发展中面临的新挑战,进一步弘扬湖湘文化,湖南省博物院与湘绣开展IP跨界合作。请你为此合作设计一款文创产品,并从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的角度阐述你的设计理念。要求:①文创产品设计要有特色;②阐述观点要明确,逻辑要清晰,学科术语使用要规范;③字数150字左右。
2024-03-03更新 | 212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届湖南省新高考教学教研联盟高三第一次联考政治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