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特点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4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迄今为止,世界上实现工业化的国家不超过30个,人口总数不超过10亿。中国14亿多人口实现现代化将是人类发展史上前所未有的大事。中国式现代化的科学内涵,即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

材料一   历史必然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既切合中国实际,体现了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也体现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现代化不是单选题。历史条件的多样性,决定了各国选择发展道路的多样性。我们党团结带领亿万人民通过走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用几十年时间就走完了西方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工业化历程,创造了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的奇迹。中国式现代化的辉煌成就深刻表明:通向现代化的道路不止一条,世界上既不存在定于一尊的现代化模式,也不存在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现代化标准。中国式现代化打破了“现代化=西方化”的迷思,展现了现代化的另一幅图景,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路径选择,为人类对更好社会制度的探索提供了中国方案。

材料二   文化底蕴

中国式现代化具有丰富的文化滋养。中国式现代化不仅包含着文化的现代化,而且包含世世代代中华儿女培育和发展的独具特色、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站在人类真理和道义双重制高点上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以及人类创造的一切优秀文明成果为文化来源,从而在人类社会现代化的历史上向世界展现了无与伦比的从容、自信、坚毅和淡定。中国式现代化源源不断的文化滋养,打破了西方国家对现代化理念的绝对话语权,重新书写了超越西方现代化的中国式现代化。正是传统与现代、历史与未来、守正与创新、固本与培元的深度对话,形塑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崭新气象。

(1)结合材料一,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知识,解码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实现现代化的必然选择。
(2)结合材料二,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分析中国式现代化为什么具有深厚的文化自信。
(3)请你就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如何加强文化建设提两条合理性建议。
2024-05-01更新 | 5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宁夏吴忠市高三下学期高考模拟联考试卷(二)文科综合试题-高中政治
2 . 随着甲辰龙年的到来,“Loong”火了。在很多场景中,“龙”不再被翻译为Dragon,而是被翻译为Loong。比如,2024年央视春晚吉祥物“龙辰辰”的官宣英文名是“LoongChenchen”。其实,在新中国成立之初,就有学者对中国龙的英文翻译提出过质疑,质疑原因很简单,中国龙与西方龙不仅形象完全不同,而且在各自语境中的寓意也南辕北辙。
资料卡片:
在中国,龙的形象非常正面,它是一种帮助人类的动物,是尊贵的;在西方,龙的形象几乎都是负面的,非常糟糕,它是残暴的野兽。
从“Dragon”到“Loong”的变化(     
①体现了中华文化具有突出的包容性
②能在巩固文化主体性中增强文化自信
③能准确地向世界展示中华文化的魅力
④说明文化发展需坚持胸怀天下的心态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3 . 作为中华民族的图腾,龙具有刚健威武的雄姿、勇猛无畏的气概、福泽四海的情怀、强大无比的力量,习近平总书记在2024年春节团拜会讲话指出,甲辰龙年,希望全国人民振奋龙马精神,以龙腾虎跃、鱼跃龙门的干劲闯劲,开拓创新、拼搏奉献、共同书写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新篇章。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①龙文化以其包容性促进中国价值、中国精神与世界情怀的统一
②要以高度的文化自信推进文化的繁荣兴盛和民族的伟大复兴
③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是促进社会进步的精神力量
④龙精神彰显了中华文化的强大生命力和民族精神的时代价值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4 . 将龙的神圣与吉祥物的可爱有机融合的2024年,“欢乐春节”吉祥物——“吉祥龙”发布,该形象将广泛应用于海内外“欢乐春节”品牌活动中,并首次进行市场化开发和运营,为全球中国春节庆祝活动带来消费新亮点。可见(     
①文化通过一定的载体呈现出来
②中华文化具有源远流长的特征
③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永远的精神火炬
④一定的文化反作用于一定的经济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2024年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春晚吉祥物“龙辰辰”的设计融入了我国5件珍贵文物元素,其中龙脊和龙腹纹取自西周何尊的扉棱和云雷纹,龙鳍的灵感源于唐代鎏金走龙挺拔雄健的背脊。这不仅饱含着传统文化中生肖龙的意蕴和美感,也展现出中华民族昂扬向上的精气神。吉祥物“龙辰辰”(     
①是中华民族整体风貌和精神特征的集中体现
②体现了中华传统文化是艺术创作灵感的源泉
③是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和发展的一种物化形式
④展现了中华文化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连续性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6 . 2023年10月24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自2024年1月1日起施行。将爱国主义教育写入法律、形成制度,将促进爱国主义精神的传承和弘扬,振奋民族精神,凝聚奋进新时代澎湃力量。这说明,爱国主义(     
①丰富了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内涵
②体现了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特质
③是动员和凝聚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
④是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追求和激励前行的精神火炬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7 . 杭州亚运会开幕式一经播出就赢得了广泛赞誉。良渚、宋韵、诗词、丹桂,从风雅颂歌到梅兰竹菊……以文化为底色,融科技之力与艺术之美,绘出满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意韵的动人画卷。从中可以看出(     
①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②中华传统文化都具有当代价值
③文明因交流互鉴,实现融合发展
④在“中国式浪漫”里彰显文化自信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8 . 杭州第19届亚运会会徽“潮涌”闪亮登场,诗情画意融汇其间,自然与人文交相辉映,时代气息、人文气质浑然一体;火炬“薪火”点燃中国精神,设计思想源自实证中华五千年文明史的良渚文化,庄重大气、意蕴深远;金银、铜成套奖牌“湖山”以玉琮为形,方中带圆,雕刻历史画卷,传达着圆方相融、美美与共、和而不同的中华民族传统哲学价值。从中可以认识到(     
文化是时代精神的精华,应当反映时代风貌
文化具有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的功能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文化创新的突出优势
杭州亚运会相关设计融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于一体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3-24高二上·江苏扬州·开学考试
9 . 2023年5月18日是第46个国际博物馆日。文物,承载着我们的文化身份和精神传承。从河姆渡出土的炭化稻谷到大汶口文化猪形陶鬻,从商周时期精美非凡的青铜重器到汉代的金缕玉衣,从“一页宋书一两金”的传世古籍到清代圆明园的十二兽首……我国数千座博物馆的浩瀚馆藏,让观者穿越中华文明发展的不同时空,直面中华五千多年文明延绵不绝的伟大与壮丽。由此可见(     
①文物是文化传承的重要物质载体                    
②文化是人类进步和开化状态的标志
③要在发展的基础上继承传统文化                    
④中华优秀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3-09-12更新 | 989次组卷 | 20卷引用:宁夏石嘴山市第三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政治试题
10 . 中国是瓷器的故乡,举世闻名的中国瓷器,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创造和发明,瓷器是中国古代文明的象征,也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中国发明的瓷器,是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做出的伟大贡献。中国所制造的精美的瓷器,为世界人民所喜爱。中国的瓷器技术传到世界各国,通过中外文化交流对世界文化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以上材料表明(     )
①独具特色的中国瓷器文化得到了世界各民族的认同
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
③不同民族的文化交流构成了世界文化发展的重要动力
④我国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