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特点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2 道试题
1 . 泱泱中华,万古江河。从留下“中国”一词最早文字记录的西周青铜器何尊,到铸有“中国大宁”铭文的汉代铜镜,再到织有“五星出东方利中国”的汉代织锦护臂……考古文物见证着历史。将埋藏于地下的历史文物发掘出土,有利于(     
①认识中华文明悠久历史,感知中华文明独特魅力
②揭示尘封的历史,增强中华文化丰富性和包容性
③使中华传统文化突破时代条件,直接适用于当代
④在思接千载中读懂“何以中国”,坚定文化自信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4-05-19更新 | 58次组卷 | 2卷引用:海南省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全真模拟卷(八)政治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2023年10月7日至8日召开的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首次提出了习近平文化思想。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形成与发展,离不开其三十余年的地方治理经历。正是在这三十余年的淬炼中,习近平充分认识到文化的力量,沉淀了深刻的文化自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面临着一系列新任务新要求,需要在理论上作出科学回答。习近平总书记围绕新时代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中的重大问题提出解决之道,不断强化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顶层设计,形成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形成了习近平文化思想。这一重要思想在新时代文化建设与社会建设中展现出强大伟力,并将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丰富发展,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坚强思想保证、强大精神力量、有利文化条件。

材料二   在中华五千年的文明历程中,优秀传统文化始终展现出巨大的生命力,激励着中华儿女克服一个又一个困难。同时,文化的内在本质是价值观,文化真正能触动人心灵的也是其独特的价值内涵。从“民惟邦本”到以人民为中心,从“仁政德礼”到坚持德治与法治的有机统一,从“求大同”到人类命运共同体,传统文化基因深刻影响着我们的价值选择和行为方式,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征程上为我们提供重要支撑,为世界共同发展贡献着中国智慧。

(1)习近平文化思想在历史前进的逻辑中前进,在时代发展的潮流中发展。结合材料,运用“实践是认识的基础”的知识对此观点加以说明。
(2)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的知识,说明当今时代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价值的必要性。
2024-05-18更新 | 95次组卷 | 1卷引用:海南省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全真模拟卷(七)政治试题
3 . 2023年8月1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文物古籍展开展。走进展厅,“六合同风”“四海一家”等语句从“集思柱”上缓缓流淌,汇入观众脚下的“中华文明之河”。铜鼓、箜篌、马头琴的千年回响,汇聚各民族文化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万千气象……对此,下列感悟正确的是(     
①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
②中华传统文化是我国各民族在交流、碰撞、交锋中发展起来的
③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一直走在世界前列
④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统一性、突出的包容性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4-05-10更新 | 31次组卷 | 1卷引用:海南省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期中联考政治试题
4 . 辨析题。

近年来,海南大力开发本土文化,积极挖掘东坡文化、海瑞精神等历史文化特色资源,举办琼剧、黎锦等文化展演活动,以喜闻乐见的形式让优秀传统文化走进百姓生活,筑牢文化自信根基。

对此,有人认为,筑牢文化自信根基的关键在于对优秀传统文化守正创新。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的知识对该观点进行辨析。
2024-04-03更新 | 124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届海南省海南中学、海口一中 、文昌中学、琼海市嘉积中学高三下学期一模考试政治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十条历史经验中,其中一条就是“坚持胸怀天下”。

坚持胸怀天下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厚土壤。中华民族有着5000多年源远流长的文明历史,孕育了灿烂的中华文化,创造了心系天下、造福人民的“天下观”。“兼容并包”的气魄格局、“亲仁善邻”的价值传统、“协和万邦”的和合理念等,鲜明体现中国人天下观的气质、气度、气派。中国共产党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继承者和弘扬者,在治国理政实践中实现了对传统“天下观”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发出“大道不孤、天下一家”的时代强音,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世界发展进步贡献了中国智慧,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焕发出时代光彩。

某校围绕“坚持胸怀天下”的主题举办了一场图片展,以下是该展览的部分内容。

古丝绸之路是中外交通史上的著名古道。千百年来,它促进了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鉴真大师及其弟子东渡到日本,传播唐朝文化《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已发行多个语种版本,在海外受到欢迎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知识,以“文化交流与文化繁荣”为主题,请你为该展览撰写一篇短评。
要求:①围绕主题,自拟题目;②观点明确,论证充分,逻辑清晰;③学科术语使用规范;④字数250字左右。
2024-03-07更新 | 82次组卷 | 2卷引用:海南省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高考全真模拟卷(六)政治试题
23-24高三下·海南省直辖县级单位·开学考试
6 . 古代的先民体验气候的变化,记录每个节气草本生态、鱼虫鸟兽的活动迹象,以此总结出一套应和自然规律、指导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的方法。古人总结冬至这一节气的物候是“蚯蚓结、麋角解、水泉动”,并得出“寒冷自冬至起开始消解,大自然有了初步的复苏迹象”这一规律,直到今天我们仍然能感受到其中蕴含的智慧与生活的诗意。这表明(     
①先进的认识工具是推动认识发展的必要条件
②中华文化具有博大精深的基本特征
③人们必能透过事物的现象认识其本质
④人们在实践中创造文化,在生活中享用文化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4-02-28更新 | 83次组卷 | 2卷引用:海南省琼海市嘉积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开学摸底测试政治试题
7 . 数百年前,丘濬从海南出发,走向明代京城朝堂,成为“诗文满天下”的“有明一代文臣之宗”。数百年后,在2023年11月19日的丘濬研讨会上,人们围绕丘濬的学术思想及其时代价值展开深入交流,追寻丘濬遗迹,弘扬丘濬文化。今人缅怀丘濬的这些举动(     
①旨在确立民族共同的精神标识,涵养共同的价值观
②有助于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觉自信
③有助于在延续民族文化血脉中激发民族前行的动力
④实现了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4-02-14更新 | 90次组卷 | 2卷引用:海南省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月期末联考政治试题
8 .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伟大抗疫实践孕育了伟大抗疫精神,伟大抗疫精神展现了伟大的中国品格。融入中国精神洪流中的伟大抗疫精神,是新时代中华民族精神的新内容,也是新时代中国人精神面貌的新写照。伟大抗疫精神(     )
①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
②蕴含着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追求
③是对民族精神的丰富与发展,是新时代中国精神的生动体现
④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为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精神动力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花短短15分钟“刷完”一部名为《逃出大英博物馆》的短剧,人们的情绪久久难以平复,满屏的弹幕“震撼”“泪目”“家国永安”。最后一集中,作为文物“玉壶”化身的女主角读起流落海外的文物们给祖国的信:“改日,您拨您的春风弦,她奏她的晚风笛,那首未完的《长歌行》,大家再一起奏完吧……夫爱国之士,不惧九重之渊,前辈不必挂怀,我虽身在万里,仍不坠爱国之心……如今白首乡心尽,万里归程在梦中……”那种深深的代入感,让人们萌生出浓浓的渴望国宝回归的念头。

《逃出大英博物馆》赢得知音无数、共鸣无限。该剧以艺术手法呈现流落海外文物的处境,将我们深切的民族情感凝聚于此,为自媒体创作树立了作品典范。


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的文化知识,分析该剧为何能赢得知音无数、共鸣无限。
10 . 2022年第一部爆款大剧《人世间》开机不久就被迪士尼购买了全球版权,即将在海外播映。《人世间》出品人称,希望让海外观众也能看到中国老百姓的50年生活史,看到中国社会变迁下,老百姓向往与追求美好生活的坚韧与努力。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①借鉴外来优秀文化成果,应坚持以我为主
②文化交流有利于不同民族之间相互理解
③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的经济和政治的反映
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3-09-28更新 | 132次组卷 | 2卷引用:海南省乐东思源实验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