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政治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39 道试题
1 . 一、纪念辛亥革命110周年【热点直击】

2021年10月9日,纪念辛亥革命110周年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习近平总书记出席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总书记指出:“110年前,以孙中山先生为代表的革命党人发动了震惊世界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政府,结束了在中国延续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近代以来中国发生的深刻社会变革由此拉开了序幕。”今年是辛亥革命110周年,也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从辛亥革命拉开中国社会变革的序幕到中国共产党诞生,相隔只有九年多,在如此短促的时间内,中国革命的形势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根本性变化。


怎样看待和理解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这段有着重要意义而不容忽视的历史?
亲身经历过这场历史演变的毛泽东同志在《如何研究中共党史》的讲话中,把这个问题的重要性讲得很清楚。他说,“一九二一年开始的第一个阶段,实际上是由辛亥革命、五四运动准备的”,“所以严格地讲,我们研究党史,只从一九二一年起还不能完全说明问题,恐怕要有前面这部分材料说明共产党的前身。”“不说明以前的辛亥革命、五四运动,对于共产党的成立和以后的历史,也就不能说得清楚。”这是以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来考察有关中国共产党历史而作出的重要判断。
辛亥革命为什么会发生 ?辛亥革命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作了哪些“准备”,为什么把它称为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前身”?
讨论辛亥革命为什么会发生,首先需要剖析当时国内国际的情形。鸦片战争以后,中国的领土完整和国家主权开始遭受西方列强的恣意破坏,走上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悲惨道路,国家的命运不再掌握在中国人自己手里,而是任人摆布。创造过灿烂古代文明的中华民族遭人贱视,甚至被呼为“劣等民族”。这不能不使每一个有爱国心的中国人感受到极大的痛苦。
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期间,革命先驱孙中山在檀香山成立革命团体兴中会,大声疾呼“亟拯斯民于水火,切扶大厦之将倾”,并在兴中会章程中第一次响亮地喊出“振兴中华”的口号。
甲午战争的失败,使中国面对的民族危机急遽恶化。当年还在四川家乡求学的吴玉章回忆道:“我还记得甲午战败的消息传到我家乡的时候,我和我的二哥(吴永锟)曾经痛苦不止。”“我对当时国家危亡的大势是了解的,我正在为祖国的前途而忧心如焚。甲午战争的失败,更激发了我的救国热忱,我需要找寻一条救亡图存的道路。”
西方列强纷纷在中国争夺并划分势力范围,外国报刊公开议论如何对中国进行“瓜分”。当历史刚刚进入20世纪,西方列强组成的八国联军武装占领了中国首都北京。世界上所有资本主义强国联合起来,向一个落后国家发起军事进攻,这是历史上从来不曾有过的事情。他们在北京实行分区管制,任意屠杀劫掠,为所欲为,中国人家家户户还要悬挂他们的旗帜。这是多么大的灾难和耻辱,不能不深深地刺痛中国人的心。
90年后的1990年春,邓小平同志在会见外宾时还说道:“我是一个中国人,懂得外国侵略中国的历史。当我听到西方七国首脑会议决定要制裁中国,马上就联想到一九〇〇年八国联军侵略中国的历史。七国中除加拿大外,其他六国再加上沙俄和奥地利,就是当年组织联军的八个国家。要懂得些中国历史,这是中国发展的一个精神动力。”可见这件事对中国人刺激之深。
当时统治着中国的清王朝是一个专制的、卖国的、极端腐败的、扼杀中国的生机因而深受人民痛恨的政权。八国联军侵华和《辛丑条约》签订后,它更是一味媚外,对列强俯首听命。独揽大权的慈禧太后甚至说出要“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那样的话来。再也不可能指望依靠它来外抗强敌、实现自强了。
辛亥革命时期的著名烈士陈天华,怀着炽热的激情,在他流传很广的名作《猛回头》中写道:“列位,你道现在的朝廷仍是满洲的吗?多久是洋人的了!列位若还不信,请看近来朝廷所做的事,那一件不是奉洋人的号令?”“朝廷固然是不可违拒,难道说这洋人的朝廷也不该违拒么?”“洋人的朝廷”这个根本性的问题被陈天华一语喊破,在爱国人民中间立刻激起巨大反响,形成一种新的觉悟。
就在同一年,刚从日本归国的18岁留学生邹容,写出了他的著作《革命军》。一打开这本书,劈头就可以读到邹容热情洋溢的赞颂:“有起死回生、还魂返魄、出十八层地狱、升三十三天堂、郁郁勃勃、莽莽苍苍、至尊极高、独一无二、伟大绝伦之一目的,曰革命。巍巍哉,革命也。皇皇哉,革命也。吾于是沿万里长城,登昆仑,游扬子江上下,溯黄河,竖独立之旗,撞自由之钟,呼天吁地,破颡裂喉,以鸣于我同胞前曰:呜呼,我中国今日不可不革命。”他以充满青年人激情而又明白晓畅的语言,阐述他的主张和理由。鲁迅回忆道:“倘说影响,则别的千言万语,大概都抵不过浅近直截的革命军马前卒邹容所做的《革命军》。”
革命从来不会无缘无故地发生。要千百万人不惜抛头颅洒热血,作出巨大的牺牲来拼命,更不是哪个人或者少数人的鼓吹就发生的,它有着深刻的社会原因。中华民族已经面对一个极其严峻的局势:只有进行一场革命,改变旧有的社会和政治制度,才能避免沦为西方列强殖民地的悲惨命运。辛亥革命,是中国人民对帝国主义疯狂侵略和清王朝反动统治长期郁积的焦灼和愤怒的大爆发。离开这个根本点,对中国当年的事实,对辛亥革命为什么发生,便不能正确地了解。
回顾一百多年前,为了民族的生存和人民的命运,这些先人们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奋不顾身地起来顽强奋斗,把中国的历史向前推进了一大步,这不能不使后人肃然起敬。今天在天安门广场上屹立的人民英雄纪念碑上镌刻着辛亥革命时期的英雄形象,这是十分自然的事情。
辛亥革命的成功和失败
辛亥革命是成功了还是失败了?不能简单地绝对地说它的一个方面,而忽略它的另一方面。正如毛泽东同志在《如何研究中共党史》中所说:“辛亥革命有它的胜利,它打倒了直接依赖帝国主义的清朝皇帝。但后来失败了,没有巩固它的胜利,封建势力代替了革命,袁世凯代替了孙中山。”如果只看到它的一个方面而看不到它的另一方面,就是片面的、不符合客观实际的。
先来谈谈它的胜利的方面、成功的方面,值得我们隆重纪念的方面。曾经亲身参加孙中山领导的中国同盟会的林伯渠,在纪念辛亥革命30周年时写道:“对于许多未经过帝王之治的青年,辛亥革命的政治意义是常被过低估计的,这并不足怪,因为他们没有看到推翻几千年因袭下来的专制政体是多么不易的一件事,同时中华民国的诞生也没有带给他们真正的民主。”
中国共产党对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作了很高的评价。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辛亥革命11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1911年10月10日,武昌城头枪声一响,拉开了中国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的序幕。辛亥革命极大促进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传播了民主共和的理念,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撼动了反动统治秩序的根基,在中华大地上建立起亚洲第一个共和制国家,以巨大的震撼力和深刻的影响力推动了中国社会变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探索了道路。”这是一个鲜明而中肯的评论。
具体地说,它的成果至少有以下几点:
第一,辛亥革命在政治上把原有的反动统治秩序打乱了。中国封建社会本来有个头,那就是皇帝。它是大权独揽的绝对权威,是反动统治秩序保持稳定的重心所在。几千年来都是如此,辛亥革命突然把这个头砍掉了,整个反动统治秩序就乱了套。袁世凯的洪宪皇帝梦,不过百日便破灭流产。张勋扶溥仪复辟,倒得更快。从北洋军阀到南京政府,像是走马灯似地一个接着一个登场,都始终建立不起一个统一的稳定的统治秩序来。这自然便于人民革命斗争的兴起和发展。
第二,辛亥革命把历来被奉若神明的君主专制制度一举推翻,建立起共和政体。中国这种政体建立后,制定了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宪法性质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这部法律第二条规定:“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尽管“民国”只是一块招牌,国家主权并不真正“属于国民全体”,但有这块招牌和没有这块招牌还是有区别的,人们开始认为自己应该是国家的主人了。只要比较一下,甲午战败后的“公车上书”只是一百多个举人要通过都察院把他们变法维新的意见转呈皇上,还没有被递上去;而巴黎和会时为了山东问题发生了席卷全国的群众性五四爱国运动。相隔仅仅二十几年就有这样巨大的变化,也许可以说:没有辛亥革命,不大可能在这时出现如此规模的群众运动。也曾参加中国同盟会的董必武写道:“民主运动已自辛亥革命开辟途径,不管途中有何阻碍,它必要达到目的,才会停止。”
第三,辛亥革命也使中国人在思想上得到一次大解放。皇帝以前被称作“奉天承运”的“天子”。人们从小就被灌输“天地君亲师”的观念,仿佛它是至高无上、神圣不可侵犯的。打倒皇帝,一般人是想也不敢想的。如今,连皇帝都可以打倒,那还有什么陈腐的东西、不合理的东西,不可以怀疑、不能够打倒呢?亲身参加辛亥革命的陈独秀在五四运动的前一年写了一篇《偶像破坏论》,说:“其实君主也是一种偶像,他本身并没有什么神圣出奇的作用,全靠众人迷信他,尊崇他,才能够号令全国,称做元首。一旦亡了国,像此时清朝皇帝溥仪、俄罗斯皇帝尼古拉斯二世,比寻常人还要可怜。这等亡国的君主,好像一座泥塑木雕的偶像抛在粪缸里,看他到底有什么神奇出众的地方呢!”这种破除迷信的思想一旦深入人心,对不久后的五四运动以至中国共产党的诞生都起着摧陷廓清的作用。
前人的业绩,是后人不容遗忘的。
全国的革命形势发展得极为迅猛。这是极端深重的民族危机和社会危机的必然产物。武昌起义枪声一响,革命烽火迅速传遍全国,统治中国200多年的清朝政府在熊熊烈火中轰然倒塌,新生的共和国在一片欢呼声中诞生。
可是,透过表面上一派热烈景象,不难看到在它背后存在着严重危机。革命刚刚取得第一步的胜利,革命营垒内部立刻出现一派分崩离析的混乱景象。以富有反动政治经验的袁世凯为代表的旧社会势力,在形式上做了一点化装打扮后,以逼迫清皇帝退位为交换条件,建立起北洋军阀的统治,控制住局面,然后反扑过来,使革命党人遭受惨重的失败。
亲身经历过这段令人痛心岁月的毛泽东同志在《论人民民主专政》中回忆道:“多次奋斗,包括辛亥革命那样全国规模的运动,都失败了。国家的情况一天一天坏,环境迫使人们活不下去。怀疑产生了,增长了,发展了。”
为什么辛亥革命不能巩固它的胜利反而陷于失败?从当时的先进分子方面来看,存在着三个根本的弱点:
一是没有科学理论的指导。对中国的社会情况和各种社会力量没有正确的了解和分析,也没有明确地提出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的主张。很多人把革命的目标几乎全集中在反对清王室上,认为“清室退位即天下事大定”。因此,当清王室一宣布退位,民国的招牌挂了起来,许多人便认为革命已经成功,不需要再从事什么革命工作而陷于四分五裂或相互倾轧争斗。甚至认为只要袁世凯能逼迫清王室退位,就可以让他来当民国总统。等到袁世凯站稳了脚跟,控制住局面,立刻翻过脸来,对原革命党人进行镇压,革命便失败了。
二是缺乏深厚的群众基础。革命党人在辛亥革命期间也在一定程度上做了发动群众的工作,主要是在青年知识分子、会党、新军、华侨中做了一定的宣传工作和组织工作。他们中的不少人为革命献出了自己的生命,博得广泛的同情。因而,在武昌首义之后,革命得到各省响应,取得重大成功。但是,他们没有依靠并发动占中国人口绝大多数的下层劳动群众,首先是工人和农民同他们相脱离了。这样,革命党人便缺乏深厚的群众基础,在帝国主义和军阀势力面前显得软弱无力,当反动势力站稳了脚跟,反扑过来,他们没有力量抵抗,从而走向妥协或失败。
三是缺乏核心领导力量。当时革命党人成员复杂、组织松散,没有形成一个由有着共同理想和严格纪律约束而组成的坚强核心力量,来带领人们前进,遇事难以始终同心协力,甚至互相争斗,更谈不上有正确有力的战略指导和统一行动,甚至不断发生自身内部的纠纷和争夺。当时就有“革命军兴,革命党消”的说法。在具有较丰富反动政治经验的旧社会势力有计划地集中力量进攻下,便四分五裂,很快归于失败。
结果,令人惊心动魄的革命高潮只是一时的,革命中产生的政权又落到反动势力手里,人民依然生活在他们的统治下,革命并没有成功。
失败令人悲痛,但失败的教训也可以鼓舞人前进。林伯渠在纪念辛亥革命30周年时还写道:“辛亥革命前觉得只要把帝制推翻便可以天下太平,革命以后经过多少挫折,自己所追求的民主还是那样的遥远,于是慢慢的从痛苦经验中,发现了此路不通,终于走上了共产主义的道路。这不仅是一个人的经验,在革命队伍里是不缺少这样的人的。”董必武也说:“辛亥革命虽然没有取得真正的胜利,但它提供了十分宝贵的经验,使得中国人民有可能进一步找到彻底解放的正确道路。”
林伯渠、董必武两位都曾是孙中山领导的中国同盟会会员、亲身经历这一段历史的共产党人,他们的这些肺腑之言是值得后人深思的。
迎来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人类历史从总体来说是不断向前发展进步的,而且会不断赋予它以新的内容。这种变化并不是直线式的,在中间会有迟缓以至曲折,但这种总趋势是改变不了的,当条件具备时甚至会令人吃惊地加速表现出来。
从辛亥革命到中国共产党诞生相隔不满十年,为什么在这样短的时间内发生如此惊天动地的变化?同样需要剖析这段时间里国际国内的情形,否则也不能明白它的缘由。
先说国际范围的变化。在这不到十年的时间内,世界舞台上发生了两件震动全球的大事:一件是爆发了以往从来没有过的第一次世界大战,给人类带来巨大的灾难。原来被视为西方文明中心的西欧,无论英国、法国、德国,留下的都是遍地疮痍。直接死于战争的军人达900万人,平民因各种原因死亡的更是不计其数。战争期间,大量的房屋、铁路、桥梁、工厂被摧毁,西方许多人津津乐道的“天赋人权”在哪里?原来被描绘得像人间天堂的西方社会顿时失去了很多人心目中原有的光彩,不再把它看作向往的美好榜样。另一件更重要的是战争后期在俄罗斯爆发了列宁领导的十月社会主义革命,以往遭人轻视的工农兵成为国家的主人,社会主义从理论变为活生生的事实,它在中国的先进分子面前展现了一种全新的现实的榜样。
整个国际形势发生的巨大而深刻的变化,当然极为重要,但它仍是外因。国际范围内的变化,是放在世界各国或各处面前共同的事物,但它在各国或各处引起的反应却很不相同甚至截然相反,这是因为它们的内部状况各有不同。中国发生这样翻天覆地的变化,从根本上考察,还是中国社会内部情况自身发展变化的结果。
中华民族是一个勤劳、智慧、富于革命传统的民族,曾经创造出灿烂的古代文明,对人类社会作出过重大贡献,但在近代却大大落后了。先进的中国人从来不甘心这种悲惨的处境,前仆后继地探求民族复兴的道路。辛亥革命作为一次全国规模的政治运动虽然失败了,但烈士的鲜血没有白流,它给人们在政治上和思想上带来的巨大影响没有消除。事实上,辛亥革命之后,在这场革命中接受洗礼的中国人民和中国先进分子继续探寻着救国救民道路。但新的路子在哪里?人们一时并没有立刻找到答案,陷于巨大的失落和苦闷中。
中国的现状得不到改善,国家的处境反而一天天坏下去。日本强迫中国接受“二十一条”,巴黎和会把德国在山东强占的权利强行转交给日本,国内许多旧社会势力沉渣泛起。中国上空又满布着黑暗的阴云。这一切,迫使许多爱国者不能不严肃地重新思考国家社会的许多根本问题,寻求新的未来。
五四前夜的初期新文化运动,是从对辛亥革命缺陷的反思开始的,它在中国思想界起到了巨大的启蒙作用。它最初追求的目标是“个性解放”,这还没有跳出西方思想界的旧窠,以后就逐步发展到对社会改造的探索。的确,如果旧有的社会制度没有根本改变,对绝大多数人、尤其是广大劳动人民就没有什么“个性解放”可言。这在中国思想界是一个根本性的飞跃。
五四爱国运动有一个鲜明的特点:那是一个中国历史上从未有过的爱国群众运动。吴玉章在《回忆“五四”前后我的思想转变》中对这次运动写道,“这是真正激动人心的一页,这是真正伟大的历史转折点。从前我们搞革命虽然也看到过一些群众运动的场面,但是从来没有见到过这种席卷全国的雄壮浩大的声势。在群众运动的冲激震荡下,整个中国从沉睡中复苏了”,“在人民群众中所蕴藏的力量一旦得到解放,那才真正是惊天动地、无坚不摧的。”“当时我的感觉是:革命有希望,中国不会亡,要改变过去革命的办法。虽然,这时候我对中国革命还不可能立即得出一个系统的完整的新见解,但是通过十月革命和五四运动的教育,必须依靠下层人民,必须走俄国人的道路,这种思想在我头脑中日益强烈、日益明确了。”这不仅是吴玉章一个人的思想经历,也是当时中国许多先进分子的共同思想经历。
因此,说五四运动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做了思想上和干部上的准备,这是铁的事实。
毛泽东同志把中国共产党的诞生称为“开天辟地的大事变”。习近平总书记也强调了这个判断。我的理解,“开天辟地”至少包含两层意思:第一,它由此开辟了一个以往从未有过的新天地;第二,既称为开辟新天地,那就不是局部性或一时性的变化,而是具有总体性、根本性和长期性意义的大变化。
只有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才在中国破天荒第一次出现了有着科学理论——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能够发动并依靠最广大民众(特别是占中国人口绝大多数下层工农群众)齐心奋斗、并且形成由民众中有着共同理想和严格纪律的先进分子为核心所组成的政治力量。如果没有这样一个坚强有力的政党来领导,要在中国这样幅员广阔、情况复杂的国家实现民族复兴和人民幸福,是根本不可能的。
如果把这里说到的三个条件同前面所说导致辛亥革命失败的三个重大缺陷比较一下,就会发现中国共产党正是在吸取辛亥革命失败教训并加以克服和改变的基础上跨出全新步伐的。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辛亥革命110年来的历史启示我们,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有领导中国人民前进的坚强力量,这个坚强力量就是中国共产党。”
中国共产党内年长的老一辈党员,如董必武、林伯渠、吴玉章、朱德等都是辛亥革命时期的中国同盟会会员;对创立中国共产党作出巨大贡献的陈独秀在辛亥革命时是重要革命团体岳王会的领导人,并担任独立后的安徽省都督府秘书长;年轻些的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等也受到辛亥革命的很大影响,毛泽东在湖南起义后投身起义新军,当了四个月的列兵。他们都是从辛亥革命中打开眼界,提高了对救国和民主的认识,以后又看到辛亥革命的严重弱点,继续向前探索前进,成为共产党人和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者的。
路总是一步一步走的,这就是历史。后人总是以前人已经达到的位置作为出发点,再向前继续前进,又大大超越前人。但前人的历史功绩不容遗忘,因为没有昨天,就不会有今天和明天。
二、【权威声音】

一百多年前,孙中山先生率先发出“振兴中华”的呐喊。在他的领导和影响下,仁人志士集聚在振兴中华旗帜之下,发动了震惊世界的辛亥革命。


“振兴中华”是辛亥革命的灵魂,也是110年来中华儿女矢志不渝的目标。今天,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
“振兴中华”这四个字,成为习近平总书记这篇荡气回肠的讲话的主线。
“使命论”和“规律论”
振兴中华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梦想,更是共同使命。这个“使命论”是习近平讲话的大逻辑。
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中华民族经历了半个多世纪任人宰割、仰人鼻息的耻辱,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劫难。“国家蒙辱、人民蒙难、文明蒙尘”,习近平用这12个字深刻概括了中华民族那段血泪史。
然而,古老而伟大的民族不会永远沉沦。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成为沉沉暗夜中无数仁人志士的共同梦想。他们,以救亡图存为己任,这才有了不屈不挠的一次次抗争、一次次求索……武昌城头枪声一响,拉开了辛亥革命这个中国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的序幕。
也正因为他们以救亡图存为己任,当辛亥革命没有完成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历史任务时,救国救民道路的探索没有终结。辛亥革命10年后,中国共产党诞生,这是中华民族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无数先人探索,失败,再探索,可歌可泣。中国终于找到了唯一正确的道路,有了踏上这条道路前行的坚强领导力量。
中国共产党一经诞生,就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确立为自己的初心和使命。习近平在今年“七一”讲话中强调,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的一切奋斗、一切牺牲、一切创造,归结起来就是一个主题: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习近平回顾总结中国共产党继承孙中山先生革命事业、团结带领人民不懈奋斗的光辉历程,说明了一个深刻道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个使命,是激励全体中华儿女风雨无阻向前进的不竭动力。
同时,这段光辉历程也揭示了历史前进的规律——习近平强调,历史发展总是螺旋式上升、波浪式前进的。辛亥革命为中国的进步潮流打开了闸门,在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伟大觉醒中,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带来了开天辟地的大事变,点亮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灯塔。
历史发展有其规律,从规律中我们可以读出历史发展的大势。只要抓住历史变革时机,顺势而为,奋发有为,我们就能够更好地前进。
正如习近平所强调的,我们要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继续担当历史使命,掌握历史主动,不断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伟业推向前进。
“认识论”和“方法论”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担当历史使命,掌握历史主动,就要用历史映照现实、远观未来,看清楚过去我们为什么能够成功、弄明白未来我们怎样才能继续成功。
习近平深刻阐述了辛亥革命110年来的历史启示。五段“历史启示我们”和五段“我们必须”的深刻论述,可以看作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认识论”和“方法论”。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有领导中国人民前进的坚强力量,这个坚强力量就是中国共产党。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道路是最根本的问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唯一正确道路。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依靠中国人民自己的英勇奋斗。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必须同舟共济,依靠团结战胜前进道路上一切风险挑战。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仅需要安定团结的国内环境,而且需要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
这五段“历史启示我们”,是习近平对110年来中华民族奋斗史高度凝练、意蕴丰富的深刻总结,涵盖了对领导核心、旗帜道路、民族精神、团结力量、内外环境的深刻认识,这些都是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的根本性问题,也是决定性因素。
这五段话蕴含了过去110年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成功之道,是血与火的考验中得来的,是汗与泪的灌溉下得来的,弥足珍贵。
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新的征程上,中国共产党人及其领导的中国人民仍须把握正确方向。针对五大历史启示,习近平提出了五个“必须”:
——我们必须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
——我们必须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动摇;
——我们必须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我们必须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
——我们必须始终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旗帜。
五大历史启示是基于历史唯物主义认识论对辛亥革命110年来的深刻认识,而五个“必须”则是运用辩证唯物主义方法论得出的精辟结论。总书记就这样为我们上了一堂生动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课。
习近平引用孙中山先生《建国方略》中的名言:“吾心信其可行,则移山填海之难,终有成功之日。”紧紧遵循五个“必须”的要求,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的征程一定会越走越宽广。
“统一论”和“光明论”
孙中山先生说过:“‘统一’是中国全体国民的希望。能够统一,全国人民便享福;不能统一,便要受害。”
完成祖国统一是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任务,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这篇立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的重要讲话,习近平重点谈到祖国统一问题。
习近平坚定表示,台湾问题因民族弱乱而产生,必将随着民族复兴而解决。他呼吁,两岸同胞都要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共同创造祖国完全统一、民族伟大复兴的光荣伟业。
同时,习近平也郑重宣示了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和“九二共识”、坚决遏制“台独”分裂活动、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坚强决心与坚定意志。
对于“台独”分裂势力,习近平表示,凡是数典忘祖、背叛祖国、分裂国家的人,从来没有好下场,必将遭到人民的唾弃和历史的审判!
对于干涉台湾问题的外部势力,习近平表示,任何人都不要低估中国人民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坚强决心、坚定意志、强大能力!
祖国完全统一的历史任务一定要实现,也一定能够实现!习近平指出了祖国完全统一的光明前景,也昭示了中华民族复兴伟业的光明前景。
习近平引用孙中山先生的名言:“惟愿诸君将振兴中国之责任,置之于自身之肩上。”民族复兴的新征程上,海内外全体中华儿女要更加紧密地团结起来,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置之于自身之肩上”,迸发出一往无前的磅礴力量。
2021-11-05更新 | 49次组卷 | 1卷引用:辛亥革命110周年

2 . 材料一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是毛泽东同志的名言。习近平同志进一步深化了调查研究的思想,赋予了调查研究以时代意义,提出“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更没有决策权”。习近平同志在湖南十八洞村调研,创造性提出“精准扶贫”理念;到江苏调研,首次公开将“全面从严治党”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一并提出;赴浙江调研后,首次正式提出“新发展格局”……

材料二   1992年9月21日,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正式立项,制定“三步走”战略规划:第一步,发射载人飞船,建成初步配套的试验性载人飞船工程,开展空间应用实验;第二步,突破航天员出舱活动技术、空间飞行器的交会对接技术,发射空间实验室;第三步,建造空间站,解决有较大规模的、长期有人照料的空间应用问题。

载人航天工程是一个系统的、有层级的整体,由航天员、空间应用、载人飞船等八大系统组成,各子系统既分工明确又相互关联。30年来,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汇聚了全国数千家单位,数十万人为其服务。西安的发动机、天津的太阳能电池、上海的推进剂……只要总指挥部一声令下,各部件前一天还在各自的工厂里,第二天就能“飞”到北京的总装车间。

材料三   劳动是成功的必由之路、创造价值的源泉。近年来一些青少年中出现了不珍惜劳动成果、不想劳动、不会劳动的现象。我国去年将多种劳动技能将纳入课程,让中小学生学习劳动技能。通过劳动,让他们在劳动中体味到劳动的意义和价值,感受到劳动带来的快乐,也使他们懂得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道理,长大后能够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用劳动之手创造幸福生活。



【设计意图】基础检测(1--4):这部分选题考察学生对本课时基础知识的把握和识别。达到到必备基础知识的简单、正确的再认和描述。

【设计意图】知识综合(5--7):这部分选取的试题体现出对高考必备知识的综合性考察,同时也考察学生的综合思维和概括能力。能对相关知识做辩证的比较,或建立知识之间的联系。

【设计意图】拔高训练(8--11):这部分选取的试题体现出对学生高考关键能力、学科素养的考察,学生能够初步运用哲学知识,透过现象看本质,对社会现象和某一观点做出分析、评析的能力,并能揭示其背后的哲学逻辑。

【设计意图】开放探究(12--14):这部分选取的试题体现出对学生学科核心素养和必备能力的的深度考察,答案不唯一,调度多种知识,观照学生思维个性,注重考查考生创新能力、发散思维。
1.分析认识具有主体差异性的原因。
2.什么是实践?说说实践的特点。
3.简述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原理。
4.为什么说认识依赖于实践?
5.有些人认为,学生在学校开展劳动实践可有可无,读书学习才是获得知识的根本途径。运用认识论知识对此观点加以评析。
6.结合材料,运用实践与认识的知识,阐明中国发展航天事业、建设航天强国分步推进的理由。
7.运用“实践是认识的基础”的知识阐述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的原因。
8.运用实践的知识说明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的正确性。
9.运用认识论的知识说明神舟飞船航天技术的发展过程中,实践是怎样为认识发展提供动力的。
10.分析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的成功实施如何体现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11.从蓝图绘梦到奋斗圆梦,几代中国航天人书写了用航天梦托举中国梦的壮丽篇章。运用实践及其特点的知识对此加以说明。
12.运用“人的认识从何而来”知识,写一篇哲学小短文,说明我们党强调要深入基层开展调查研究的合理性。
要求:紧扣主题,逻辑清晰,字数在150字以内。
13.结合材料,从物质与意识、实践与认识、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三个角度中任选一个,阐释新时代新征程要继续深入开展调查研究的原因。
14.为将劳动教育落到实处,该班拟以“劳动让生活更美好”为主题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请你围绕主题列举两项活动。
2023-09-26更新 | 31次组卷 | 1卷引用:一题多问4.1人的认识从何而来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3 . 情境一   赵某是一漫画作品的著作权人,A公司在未经赵某许可的情况下使用了赵某的漫画并且未对其漫画作品进行署名。在赵某将A公司起诉到人民法院后,该公司称,因使用漫画时无法确定著作权人,所以A公司的行为应认定为合理使用而非侵权行为。

情境二   李某仅为练笔,基于赵某关于漫画作品的一篇文章改写成另一篇文章,并不打算发表,而被热心的杨某见到后,擅自推荐给报社刊登出来。


(1)结合情境一说明,A公司的理由是否有道理?请说明理由。
(2)结合情境二说明,李某、杨某是否侵犯赵某的著作权?为什么?
2024-02-07更新 | 28次组卷 | 1卷引用:第四课课时2 权利行使 注意界限

4 . 材料一   图片反映了新中国建立后我国发展的图景。


农民踊跃报名加入农业生产合作社,某丝绸店挂上公私合营的招牌。

材料二   到1956年底,国家提前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标志着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资产阶级已被消灭,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已基本解决,几千年的剥削制度基本结束,从此,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起来。在实践中,我党创造性地开辟出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这是我国历史上最深刻的社会变革。

材料三   中国从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以来,尽管经历过严重曲折,但从根本上说,社会主义建设所取得的成就是巨大的。最大的经济建设成就当属基本建立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从根本上解决了工业化中“从无到有”的问题。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的建立,使中国在赢得政治上的独立之后赢得了经济上的独立,为中国以后的发展奠定了牢固的物质基础。

材料四   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过程中,毛泽东提出,最重要的是要独立思考,把马列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际相结合。民主革命时期,我们吃了大亏之后才成功地实现了这种结合,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现在是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我们要进行第二次结合,找出在中国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



【设计意图】基础检测(1--5):这部分选题都是依托简单的情景,考察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把握和识别。并且能够做出简单、正确的再认和描述。

【设计意图】知识综合(6--9):这部分选取的试题体现出对高考必备知识的综合性考察,同时也考察学生的综合思维和概括能力。

【设计意图】拔高训练(10--13):这部分选取的试题体现出对学生高考关键能力、学科素养的考察,学生能够初步运用唯物史观知识,透过现象看本质,对社会现象和某一观点做出分析、评析的能力,并能揭示其背后的理论逻辑。

【设计意图】开放探究(14--15):这部分选取的试题体现出对学生学科核心素养和必备能力的的深度考察,答案不唯一,调度多种知识,观照学生思维个性,注重考查考生创新能力、发散思维。
1.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新中国建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是一个过渡时期,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什么?概括起来是什么?
2.请结合相关知识,说明过渡时期开始、结束的标志是什么?谈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历史必然性。
3.中国共产党八大最重要的贡献是对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和主要任务做了规定,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请回答主要矛盾和主要任务是什么?
4.请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知识谈一谈社会主义改造的意义。
5.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探索中有哪些贡献?
6.为什么中国革命必须分为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两个步骤?这两个步骤有什么关系?
7.概括社会主义探索时期取得巨大经济建设成就的原因。
8.结合材料,分别说明马列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际的“第一次结合”和“第二次结合”的伟大意义。
9.运用“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的相关知识,分析新中国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探索过程中取得巨大成就的主要原因。
10.如何理解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初期艰辛探索中的前进性?
11.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如何理解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是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
12.社会主义改造的伟大胜利,完成了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结合材料,运用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原理,对此加以说明。
13.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我国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中经历了严重曲折,于是有人就此否定改革开放以前30年的历史。你是否认同?请阐述你的理由。
14.结合材料并运用《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的相关知识,就中国共产党为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作出巨大贡献,撰写一篇研究报告。(要求:①提纲形式,分点作答;②观点明确,层次清晰;③学科术语使用规范,字数200字以内。)
15.结合材料,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的相关知识,证明“社会主义没有辜负中国”。要求:①围绕主题,观点明确,逻辑清晰;②学科术语使用规范;③总字数在250字左右。
2023-09-22更新 | 59次组卷 | 1卷引用:一题多问2.2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

5 . 要“以改革开放的眼光看待改革开放,在更高起点、更高层次、更高目标上推进改革开放。”

材料一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重要会议,它从根本上冲破了长期“左”倾错误的严重束缚,在拨乱反正、推动改革开放方面起了伟大的历史作用。

材料二   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实行“分田到户,自负盈亏”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拉开了中国对内改革的大幕;从深圳经济特区的“杀出一条血路”、浦东开发、中国入世、中国梦与“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每一步都写满了艰辛,凝固着经验与成就,传递推动人们逢山开路,遇水架桥,将改革进行到底的勇气,印证着“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活力之源”深刻印证着改革开放是中国和世界共同发展进步的伟大历程。

材料三   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经济的腾飞,人民群众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制约发展的一个个难题逐渐破解。中国开放40多年,发展了自己也壮大了别人,这是个机遇的大门,我们绝不会也不能让它关上。中国扩大高水平开放的决心不会变,同世界分享发展机遇的决心不会变,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方向发展的决心不会变。



【设计意图】基础检测(1--4):这部分选题都是依托简单的情景,考察学生对改革开放知识的把握和识别,并且能够做出简单、正确的再认和描述。

【设计意图】知识综合(5--7):这部分选取的试题体现出对高考必备知识的综合性考察,同时也考察学生的综合思维和概括能力。

【设计意图】拔高训练(8--10):这部分选取的试题体现出对学生高考关键能力、学科素养的考察,学生能够初步运用相关知识,透过现象看本质,对社会现象和某一观点做出分析、评析的能力,并能揭示其背后的理论逻辑。

【设计意图】开放探究(11--13):这部分选取的试题体现出对学生学科核心素养和必备能力的的深度考察,答案不唯一,调度多种知识,观照学生思维个性,注重考查考生创新能力、发散思维。
1.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历史意义是什么?
2.运用所学“伟大的改革开放”的相关知识,阐明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的理由。
3.“改革开放是中国和世界共同发展进步的伟大历程。”结合材料,运用“改革开放的意义”的知识对此加以说明?
4.结合材料并运用“伟大的改革开放”有关知识,说明党中央为什么强调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
5.运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相关知识,说明坚持改革开放的原因。
6.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知识,说明我们绝不会也不能关上“改革开放这个机遇的大门”的原因。
7.40年间,改革开放成为中国发展最显著的特征,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请就新时代继续传承和弘扬改革开放精神提出两条合理化建议。
8.结合材料,指出1978年前我国社会主义建设面临怎样的困境?结合我国发展的实际,谈一谈你所了解的改革开放的进程。
9.运用伟大的改革开放的相关知识,分析习近平主席为什么要提出三个“决心不会变”?
10.结合材料,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知识回答,改革开放为什么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活力之源。
11.综合材料,你认为如何才能“将改革进行到底”进行探究。并总结探究成果。
12.20世纪六七十年代,农村中流行“头遍哨子不买账,二遍哨子伸头望,三遍哨子慢慢晃”的顺口溜。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为了改变顺口溜中的这种现象,农村实行了什么改革?农业上取得了什么效果?
13.围绕“改革开放”这一主题开展研究性学习。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说说对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以改革开放的眼光看待改革开放”的理解。
2023-09-23更新 | 61次组卷 | 1卷引用:一题多问3.1伟大的改革开放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6 . 故事背景:小A、小B、小C和小E是同住蓝天大学308宿舍的学生。2月16日上午9点,富二代小A发现自己价值5万元的X牌手表不翼而飞了。一时之间,猜忌的乌云笼罩在308宿舍。

人物档案:小A:自私的富二代            小B:记仇的女学霸

小C:喋喋不休大喇叭        小E:虚荣的潮流女

探究1:小A喜欢在宿舍外放声音打游戏,小B性格孤僻喜欢安静,对此行为十分不满。

小B :“你可以戴上耳机吗?游戏声音影响了别人。”小A:“影响别人,又不影响你。”

因为这件事小C觉得小B对小A怀恨在心,推测小B偷了小A的手表。

听了小C的推断,小A来质问小B。

小A:“小C说的很有道理,一定是你为了报复我才偷走了我的手表!”

小B:“小A,你一定要相信我,不要听信任何人的话。我觉得是小E偷走了手表,我亲耳听到她跟她朋友说……”

情景再现:时间回到2月14日,女生宿舍楼下

小E:“今年生日我不收礼,收礼只收X牌手表!”


思考:以上对话有没有逻辑问题? 请结合书本P11的内容谈谈你的理由。
2023-08-12更新 | 42次组卷 | 1卷引用:2.2 逻辑思维的基本要求 学案

7 . 德不孤,必有邻。近年来,中国积极加强与欧盟、东盟、非盟等国际组织的关系,积极应对全球性问题和挑战,为维护地区和平与发展积极努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22年11月18日至19日,亚太经合组织第二十九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在泰国曼谷举行。在围绕可持续贸易和投资问题进行讨论时,习近平指出,要坚持真正的多边主义,维护多边贸易体制。要构建开放、公平、非歧视的贸易投资环境,早日建成全面、高水平的亚太自由贸易区。要让各方在联动发展中实现共同增长,在优势互补中实现合作共赢。要坚持开放区合作,全面提升区域经济合作水平,共促亚太繁荣。

材料二   2022年,欧盟27国对华贸易额为8563亿欧元,较2021年增长22.8%。中国为欧盟第二大贸易伙伴、第一大进口来源地、第三大出口市场,占比分别为15.4%、20.8%和9.0%。中国同欧盟的关系保持了合作的主基调,增进了双方人民的福祉,也为复杂变化的世界注入了更多稳定性。作为多边主义合作的支持者与推动者,在推动绿色发展、应对气候变化等领域,中欧双方存在着巨大的合作空间。

2022年10月11日,德国总理朔尔茨在出席柏林机械工程峰会时表示,“脱钩”并不是德国的选项,不仅要同欧盟保持贸易关系,也要同包括中国在内的其他国家开展贸易。此外,欧盟贸易专员瓦尔迪斯·东布罗夫斯基斯在谈及“脱钩”时也指出,欧洲企业不能与中国脱钩,必须保持务实诚恳的态度同中国打交道。

材料三   2022年是非盟成立20周年,也是中国同非盟建立外交关系20周年。20年来,中国同非盟的关系也经历了国际风云变幻的考验,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为传承中非友好、深化南南合作、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发挥了引领作用。中方高度重视发展同非盟的关系,将非盟视为推进中非友好合作和发展中国家团结合作的重要伙伴,坚定支持非盟在非洲和国际事务中发挥更大作用。面向未来,中国、非盟将以建立外交关系20周年为新起点,继往开来,团结合作,为构建新时代中非命运共同体作出新贡献。

材料四 2013年,习近平提出愿同东盟国家共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携手共建更为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十年来,中国-东盟关系已成为亚太区域合作中最为成功和最具活力的典范,成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生动例证。中方视东盟为周边外交优先方向和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重点地区,愿同东盟推进各领域合作,维护本地区繁荣发展良好势头,建设更为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



【设计意图】基础检测(1--4):这部分选题考察学生对本课时基础知识的把握和识别。达到到必备基础知识的简单、正确的再认和描述。

【设计意图】知识综合(5--8):这部分选取的试题体现出对高考必备知识的综合性考察,同时也考察学生的综合思维和概括能力。能对相关知识做辩证的比较,或建立知识之间的联系。

【设计意图】拔高训练(9--12):这部分选取的试题体现出对学生高考关键能力、学科素养的考察,学生能够对社会现象和某一观点做出分析、评析的能力,并能揭示其背后的理论逻辑。

【设计意图】开放探究(13--15):这部分选取的试题体现出对学生学科核心素养和必备能力的的深度考察,答案不唯一,调度多种知识,观照学生思维个性,注重考查考生创新能力、发散思维。
1.亚太经合组织的宗旨是什么?亚太经合组织的组织方式有何独特性?
2.欧盟、东盟、非盟各是什么类型的国际组织?
3.简述我国与东盟、非盟等国际组织的关系?
4.为什么说欧洲联盟是当今世界典型的区域一体化组织?简述我国与欧盟的关系?
5.谈谈中国在亚太经合组织中的地位以及中国为促进亚太经合组织的发展所起的的作用。
6.结合材料,运用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的相关知识,分析中欧之间为什么要加强合作?
7.结合材料,分析中国为什么非常重视发展与非盟的关系。
8.比较东盟与欧盟有什么不同之处。查找资料,分析东盟在地区发展中的影响。
9.分析中欧合作为什么能为世界稳定发展注入强大正能量。
10.从欧盟在世界多极化中的地位和作用的角度,分析欧盟重视自身成员的向心力和方向一致性问题的原因。
11.谈谈你对非洲联盟的认识,思考非洲联盟在地区和国际事务中所发挥的作用。
12.结合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的知识,说明习近平的上述讲话对贯彻亚太经合组织宗旨的意义。
13.有媒体称:“中国在中欧事务中起主导作用,欧盟不可能与中国完全脱钩。”结合材料,运用《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相关知识,评析这一观点。
14.美国一再滥用出口管制措施,对中国企业进行恶意封锁和打压,胁迫盟友及欧盟等国际组织参与对华经济遏制。请你以“国际组织及各国政企合作携手共进”为主题,撰写一篇短评。要求:①结合材料,运用《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的相关知识。②观点明确,理由充分,逻辑清晰,结构合理。③学科术语使用规范,字数在250字左右。
15.二十年来,中国同非盟关系历经国际风云变幻的考验,合作深度和广度不断拓展,为传承中非传统友好关系和加强新时代团结合作发挥了重要引领作用。假如要围绕中国、非盟建交二十周年写一篇新闻报道,请你拟定一则合适的新闻标题。
2023-10-13更新 | 52次组卷 | 1卷引用:一题多问 8.3区域性国际组织

8 . 材料一   2023年6月2日,《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对菲律宾正式生效,标志着RCEP对东盟10国和澳大利亚、中国、日本、韩国新西兰等15个签署国全面生效。RCEP生效实施以来,不少地方形成了很多创新举措和成果,包括高标准落实RCEP贸易便利化措施,推进实施快运和易腐货物6小时通关;开拓和增加面向RCEP成员方向的外贸班轮、空运航线、铁路货运班列和站点,增强口岸通关效率和通行能力。同时,在前期优化中国自由贸易区服务网功能基础上,持续为企业提供RCEP政策咨询和答疑服务,带动地方和企业更加充分融入RCEP大市场,在更高水平上实现互利共赢和共同发展。

材料二 2023年开年以来,跨国企业高管纷纷来华访问,全球投资者也开始高调“做多中国”。多位跨国企业负责人均表示,作为全球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最齐全的工业门类的国家,中国的产业链、供应链优势目前还难以替代。中国经济强大的韧性和潜能不断释放出吸引力,外资外企渴望抓住中国经济发展的机遇。不少权威国际机构看好中国经济发展前景,认为中国将为世界经济复苏注入信心和动力。

材料三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为全球治理体系的构建和推动全球经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日益成为全球治理体系和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从倡导创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和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到在G20引导完善国际金融架构,再到主动参与国际组织数字经济议题谈判开展双多边数字治理合作,维护和完善多边数字经济治理机制,及时提出中国方案,发出中国声音”……中国展现负责任大国的担当,为维护国际金融稳定、促进世界经济增长注入信心、贡献力量。

材料四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迹象表明全球化趋势出现了某种程度的逆转。美国等西方国家利用掌握的大量资金、技术、信息等优势地位“收割”经济全球化,左右国际政治走向以获取更大利益,人为阻断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其贸易保护主义给全球化带来了更多伤害。经济循环包括生产、分配、流通(或者交换)和消费等过程。面对世界产业链重组,个别国家对华实施脱钩战略,产业循环断裂的风险不断突显。我国需要打通经济循环中的“断点”“堵点”,需要“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通过制度创新和对外开放化解双循环的“堵点”。



【设计意图】基础检测(1--4):这部分选题考察学生对本课时基础知识的把握和识别。达到到必备基础知识的简单、正确的再认和描述。

【设计意图】知识综合(5--7):这部分选取的试题体现出对高考必备知识的综合性考察,同时也考察学生的综合思维和概括能力。能对相关知识做辩证的比较,或建立知识之间的联系。

【设计意图】拔高训练(8--10):这部分选取的试题体现出对学生高考关键能力、学科素养的考察,学生能够初步运用唯物史观知识,透过现象看本质,对社会现象和某一观点做出分析、评析的能力,并能揭示其背后的理论逻辑。

【设计意图】开放探究(11--13):这部分选取的试题体现出对学生学科核心素养和必备能力的的深度考察,答案不唯一,调度多种知识,观照学生思维个性,注重考查考生创新能力、发散思维。
1.对于广大发展中国家来说,经济全球化提供了哪些机遇?
2.经济全球化给世界经济带来了哪些风险和挑战?
3.当前经济全球化面临哪些阻力?
4.谈谈我们应该如何把握好经济全球化方向,推动经济全球化发展?
5.结合材料和所学经济知识,说明中国推动全球经济治理体系完善能给世界经济发展注入信心的原因。
6.结合材料,运用经济全球化的知识,谈谈应如何打通国际循环的“堵点”?
7.出现逆全球化思潮的原因是什么?为什么要遏制逆全球化趋势?
8.结合材料,运用经济全球化的知识,分析《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全面生效产生的积极影响。
9.结合材料,运用《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的知识,说明外商继续扩大对中国投资的原因。
10.结合材料,运用《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的知识,说明在促进数字经济发展、推动全球数字治理变革方面,国际社会应如何加强合作。
11.有人认为,针对某些国家利用优势地位“收割”经济全球化的做法,广大发展中国家应主动与经济全球化“脱钩”。结合材料,运用经济全球化知识对此观点加以辨析。
12.有人认为,中国也要通过关税壁垒等方式减少对外国商品的进口。你是否赞同该观点?请说明理由。
13.运用经济全球化的知识,请你为中国更好地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提两点合理化建议。
2023-10-11更新 | 41次组卷 | 1卷引用:一题多问 6.2?日益开放的世界经济

9 . 材料一   1956年4月,毛泽东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作《论十大关系》指出:中央和地方的关系也是一个矛盾。解决这个矛盾,当前要注意的是,应当在巩固中央统一领导的前提下,扩大一点地方的权力,给地方更多的独立性,让地方办更多的事情。这对我们建设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比较有利。我们的国家这样大,人口这样多,情况这样复杂,有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比只有一个积极性好得多。纵观党和国家治国理政的伟大实践,无不体现出我国中央政府与地方各级政府各司其职、密切合作的关系。

2023年2月13日发布的中央一号文件继续将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要求地方各服政府要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方面,赋予省级更大自主权。

材料二   国家主权是一个国家固有的在国内的最高权力和在国际上的独立自主权利。近年来,在涉及国家领土主权问题上,我国政府多次公开表示:中国维护国家核心利益的意志坚如磐石,不是中国的,一分不要;该是中国的,寸土必报。

1971年10月25日,第26届联合国大会以压倒性多数通过第2758号决议。明确“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利,承认她的政府的代表为中国在联合国组织的唯一合法代表",台湾没有任何根据、理由或权利参加联合国及其他只有主权国家才能参加的国际组织。近年来,民进党当局和“台独”势力利用俄乌冲突、美政客“窜访”及对台军售等事件,频频挟洋谋独。但是台独是注定要失败的,坚持“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以和平方式实现祖国统一,最符合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中华民族整体利益。祖国完全统一的历史任务一定要实现,也一定能够实现!


     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到祖国的怀抱,回归祖国26年来,香港依托祖国、面向世界、益以新创,不断谱写发展传奇。我国坚持依法治港治澳,坚决打击反中乱港势力,坚决防范和遏制外部势力干涉香港事务。习近平主席强调:必须落实“爱国者治港”。政权必须掌握在爱国者手中,这是世界通行的政治法则。2023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明确组建中央港澳工作办公室,承担在贯彻“一国两制”方针、落实中央全面管治权、依法治港治澳、维护国家安全等职责。
     南海是我国面积最大、资源最丰富、战略地位最显著的海域,近年来,我国坚决捍卫南海诸岛及其附近海域的主权,吹填南沙7座岛礁,实控美济礁28年,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海洋权益;2021年11月18日,立陶宛不顾中方严正抗议和反复交涉,允许台湾当局设立“驻立陶宛台湾代表处”。中方决定将中立两国外交关系降为代办级。

【设计意图】基础检测(1--4):这部分选题考察学生对本课时基础知识的把握和识别。达到到必备基础知识的简单、正确的再认和描述。

【设计意图】知识综合(5--7):这部分选取的试题体现出对高考必备知识的综合性考察,同时也考察学生的综合思维和概括能力。能对相关知识做辩证的比较,或建立知识之间的联系。

【设计意图】拔高训练(8--10):这部分选取的试题体现出对学生高考关键能力、学科素养的考察,学生能够初步运用唯物史观知识,透过现象看本质,对社会现象和某一观点做出分析、评析的能力,并能揭示其背后的理论逻辑。

【设计意图】开放探究(11--13):这部分选取的试题体现出对学生学科核心素养和必备能力的的深度考察,答案不唯一,调度多种知识,观照学生思维个性,注重考查考生创新能力、发散思维。
1.简要说明主权国家的权利有哪些,主权对国家有何重要性?
2.运用政权分层的知识,我国的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划分职权的原则是什么?
3.运用政权分层的知识,说明为什么要正确处理中央与地方的关系?
4.运用主权统一的知识,说明中国台湾为什么不能加入联合国?
5.我国扩大南海岛礁,遭到了一些国家的指责,请你运用主权统一的知识,驳斥其指责的错误性。
6.结合材料,运用《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知识,说明我国应如何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海洋权益。
7.运用政权分层的相关知识,说明我国国务院与地方各级人民政府之间的关系。
8.结合材料,运用主权统一与政权分层的知识,分析我国和国际社会反对台湾参加世界卫生组织大会的原因。
9.运用主权统一的知识,阐述我国将中国与立陶宛两国外交关系降为代办级的理由。
10.结合材料,运用《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的知识说明“祖国完全统一的历史任务一定要实现,也一定能够实现”的正确性。
11.某班级举行“走向海洋”演讲活动,请以“维护我国海洋权益”为题写一篇演讲稿。要求:①观点明确,紧扣主题,理由充分,合乎逻辑。②学科术语使用规范。
12.针对台美勾连、破坏台海和平稳定,企图分裂祖国的问题准备召开新闻发布会,假如你是我国外交官,请运用《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的相关知识,拟写一份短评表明中方原则立场。要求:①立场正确,观点明确,条理清晰,学科术语使用规范;②字数200字左右。
13.国家安全是头等大事,国家安全,人人有责。请就青年学生如何肩负维护国家安全利益的重任提出两条建议。
2023-10-08更新 | 47次组卷 | 1卷引用:一题多问2.1?主权统一与政权分层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为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中央电视台曾播放通俗理论对话节目《马克思是对的》,人民网、新华网等融媒体平台也同步推出。节目中讲述了1929年一段父子对话的故事。如下:

孩子:“爸爸,这么冷,你为什么不生火?”爸爸:“因为我们家没有煤了。”

孩子:“为什么没有煤了呢?”爸爸:“爸爸失业了,我们没钱买。”

孩子:“爸爸为什么失业了呢?爸爸:“因为矿上出产的煤太多了,卖不出去。”

材料二   李强总理说:现在我们的发展更多是解决“有没有”的问题,下一步需要更加重视解决“好不好”的问题,特别是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推动发展方式绿色转型。要在三句话上下功夫:要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实现民族伟大复兴。


(1)材料一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什么现象?其实质是什么?导致这一现象的根源是什么?
(2)结合材料,从生产关系角度谈谈材料一中的现象不会出现在我国的理由。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