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影响的来源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28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党中央一直高度重视粮食安全。2020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就节约粮食、制止餐饮浪费行为作出重要指示。为贯彻落实这一重要指示精神,连日来,全国各地学校广泛开展“节约粮食,杜绝浪费”的教育活动,进一步加强宣传教育,切实培养学生的节约习惯,在校国营造浪费可耻、节约光荣的氛围,让每个学生都成为节约粮食的坚定践行者。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对人的影响的相关知识,说明全国各地学校广泛开展“节约粮食,杜绝浪费”教育活动的依据。

2 . “家国情怀”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内涵之一。 “家国情怀”是主体对共同体的一种认同,并促使其发展的思想和理念,在增强民族凝聚力、建设幸福家庭、提高公民意识等方面都有重要的时代价值。家庭是精神成长的沃土, 家国情怀的逻辑起点在于家风的涵养、家教的养成,在传承优良家风中筑牢责任意识和担当精神,在正家风、齐家规中砥砺道德追求和理想抱负,在履行家庭义务中知晓责重山岳、公而忘私的大义,正是家风传承中所蕴藏的时代课题。   

湖南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援鄂抗疫国家医疗队队员、重症医学科主治医师赵春光,于2020年2月13日给父母写了一封家书,在这封家书中,我们读到了赵春光关爱父母而又舍家为国的博大胸怀。正是因为有着许许多多象赵春光这样爱家爱国的凡人英雄,总是在危难时刻挺身而出,所以,无论中华民族遇到什么样的困难,总能够迎来无限春光,中华民族也一定能够实现伟大复兴。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对人的影响的有关知识谈谈你对家国情怀的认识。
2020-11-13更新 | 36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孝感市安陆市一中2020-2021学年高二9月政治试题
3 . 在一个“读首诗再睡觉”的微信公众号上,常有几万人一起读诗。优美的图片、悦耳的声音,再配以雅俗共赏的解析文字,让人们重温诗的美好,让参与者的心灵得到滋润。这表明(  )
①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
②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
③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深远持久的特点
④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特定的文化环境,来自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
A.①④B.②④C.①③D.②③
2020-11-05更新 | 45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黄冈市黄梅国际育才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政治试题
4 . 2020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 要求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把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贯通大中小学各学段,贯穿家庭、学校、社会各方面,与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相融合,积极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劳动教育模式。加强劳动教育(       
①有利于促进青少年的全面发展
②有利于营造崇尚劳动的社会氛围
③表明教育是培养劳动精神的根本途径
④是基于劳动是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
A.①②B.①③C.①④D.②④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0年是遵义会议胜利召开85周年,也是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贵州省遵义市加快建设全国著名红色文化传承基地,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大力弘扬红色文化。

遵义市加强遵义会议会址、四渡赤水纪念馆、娄山关战斗遗址等革命文化场馆提升工作,深入实施长征国家文化公园(贵州段)建设....让来自四面八方的游客追寻着历史的足迹,接受着革命精神的洗礼。遵义市在保持精髓不变的情况下,对“红色经典”进行演绎,创作了电影《遵义会议》《天渠》、电视剧《伟大的转折》舞台剧《伟大转折》、花灯戏《十谢共产党》、纪录片《出山记》、红色快闪《长征原来如此青春》等文艺作品,并在全市组织展演活动,宣传革命英烈的英雄事迹和价值追求,更加精彩地讲好长征故事,教育人们尤其是青少年珍惜美好生活,为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遵义市结合实际,创新传播渠道,播撒“红色种子”。开展“云上宣讲”、创作设计“小红军微信表情包”,组建红色义务宣讲团、小小宣讲员队伍,推动流动的“遵义会议纪念馆”走进热点城市、国内高校,让红色基因世代相传。


结合材料并运用文化与生活有关知识,说明弘扬红色文化对人的重要作用。
6 . 第七届“买得起的艺术展”(Affordable Art Fair)于 2019 年 5 月 17 至 19 日在香港会议展览中心举行。此次展览呈献了来自全球 116 家画廊的 1000 多位艺术家的当代作品。与其他艺术展令人望而却步的价格相比,“买得起的艺术展”价格非常亲民,平易近人,所有艺术品的定价为 1000 港元至 10 万港元之间。展览还特意为参观者提供清晰和透彻的购买提示,包括有关不同的艺术演变进程和基本艺术技巧知识等,让新手对所购买的艺术品有更加深刻的认识。此项活动(       
①旨在让艺术品的商业价值在市场上得到检验和体现
②在寓教于“购”中激发参观者对艺术的兴趣
③有利于提升大众审美能力和思想道德素质
④能够满足大众对艺术作品日益增长的需求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
2020-10-15更新 | 36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咸宁市崇阳县一中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政治试题
7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2020年爆发的新冠肺炎疫情,是一场值得所有人深思的灾难,至今仍然在影响着我们的生产生活。社会即课堂、生活即教育。在新冠肺炎疫情中,我们需要共同面对、共同参与、共同承担,把灾难当成教材,共同完成好这场生命教育、信念教育、科学教育、道德教育;培养孩子坚忍不拔、从容不迫的奋斗精神和赤诚仁爱、胸怀天下的家国情怀;进一步树立和塑造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真正与祖国一起成长,让灾难见证我们坚定成长的足迹,让不幸成为通向幸福的桥梁。

疫情期间,广州市中小学智慧阅读平台的100所试点学校学生参与了平台推出的多种阅读活动,吸引了近22万学生参与,阅读总次数超过400万次。广州市中小学智慧阅读项目组专家、特级教师周群认为,面对疫情,学生们除了阅读相关的科普作品外,同时还应该多阅读以疫情(传染病)为主题的文学作品,包括科幻作品,了解人类在面对烈性传染病时所表现出的人性善恶,并反思如何避免疫情灾难的发生,从而成为“会思想的苇草”。2020年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雷鸣强表示,新冠肺炎疫情的爆发再次提醒我们,必须加强中小学生灾难教育,使其成为学校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分析中小学教育应如何引导青少年在灾难中成长。

8 . 《经典永流传》大型文化节目响应和直接落实十九大报告“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精神,用“和诗以歌”的形式将传统诗词经典与现代流行音乐相融合,让传统经典具有了新时代属性。同时也深度挖掘诗词背后的内涵,弘扬主流价值,树立文化自信。又将中华经典的诗词文化与电视媒介、网络平台有机结合,兼顾诗词文化上的意境悠远和表现形式的通俗易懂。经典传唱人不仅有艺术名家,也有后起之秀,还有许多热爱生活的普通群众,他们结合自身的音乐风格,将经典诗词转化为优美的歌曲,用现代的唱法和曲调来演绎传统经典。《经典永流传》以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去学习诗词,成为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典范。


(1)简要回答文化影响人的来源,表现,特点分别是什么?
(2)结合材料回答,怎样进行文化创新?
9 . 登滕王阁,看“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游西湖,感受“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纵情山水之间,品味诗词之美,“跟着诗词去旅行”成为人们出游新选择。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
①祖国大好河山是宝贵的文化财富 ②旅行有助于品味诗词承载的文化韵味
③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 ④旅游业的发展取决于人们的文化修养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0-09-29更新 | 34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部分重点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摸底政治试题

10 . 近年来,依托于互联网平台而迅速成长起来的“微公益”备爱关注,微博打拐、免费午餐、衣加衣温暖行动……中国正大步流星跨向公益新时代。只要有爱心,每个人都有机会投入公益,让社会充满爱,充满善,更让自己获得快乐和尊严。微公益,毋宁说是微革命,中国更多是微观的,正如一位智者所言:“你怎么样,中国便怎么样;你是什么,中国便是什么;你有光明,中国便不黑暗;你不停努力,中国便会更好。”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作用的相关知识,说明开展“微公益”活动的重要意义。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