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影响的来源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7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在党的百年奋斗历程中,党内规范性文件体系中已出现三个以“历史决议"命名的文件。1945年4月,在抗日战争胜利前夕、中华民族由衰败走向复兴的重大转折点上,党的六届七中全会通过《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高度评价了毛泽东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解决中国革命问题的杰出贡献,为党的七大确立毛泽东思想的指导地位做好了准备i

1981年6月,在改革开放大潮初起、决定当代中国前途命运的历史转折时期,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既重点纠正指导思想上“左"的倾向,也对右的倾向发出了警告,标志着党在指导思想上的拨乱反正胜利完成,对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2021年11月,在党成立一百周年的重要历史时刻,在党和人民胜利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正在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的重大历史关头,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全面总结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深刻揭示了“过去我们为什么能够成功、未来我们怎样才能继续成功”,是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行动指南。


(1)我们党历来高度注重总结历史经验,善于总结历史经验,结合材料运用意识能动性的知识对此加以说明。
(2)某学校准备举办学习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系列活动.请你为该学校提出两个活动建义要求:活动可行、易操作,效果好。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1年3月29日,湖北省公布了首批革命文物目录,包括不可移动革命文物1018处、可移动革命文物2810件(套)。这是落实中办、国办《关于实施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工程(2018~2022)的意见》的具体行动。这些革命文物是红色历史的重要见证,是湖北省文化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让革命文物走进大众生活,惠及更多民众,与时代相融合,真正让革命文物“活”起来,才更加有价值和活力。为此,湖北发挥高校资源优势,联合党史文献研究部门,充分研究与挖掘革命文物价值,尽可能重现革命文物背后的革命故事、英雄故事;利用3D、悬浮、幻影成像、人机互动等技术,把沉甸甸的革命历史转化成有互动易感受的场景,拉近与革命文物的距离,让观众“秒回”那段革命岁月;通过开发革命文物IP,推出影视剧、网上展览馆、革命文物主题游等活动,让更多红色元素进入人们的生活;把瞻仰革命文物、聆听革命事迹、重温红色书信等内容打造成一掌生动的党史课,以历史关照现实,引导党员干部树立正确党史观,感悟信仰力量、使命担当,转化为工作动力,切实为民办实事,为事业发展开新局。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湖北省是如何让革命文物真正“活起来”的。
2021-08-11更新 | 83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政治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1年2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指出,在全党全社会集中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正当其时,十分必要。湖北省高标准推进党史学习教育,切实用好湖北红色资源和抗疫“大思政课”,从党史中汲取智慧和力量。

讲活抗疫故事用活思政课教材

2020年的战疫历程是湖北省最生动的思政课教材。湖北各高校纷纷举行抗疫展览,开设抗疫有关思政课程。武汉大学精心打造《伟大抗疫精神》选修课,利用网络面向全省本科院校大学生授课。在课堂上带领广大青年一起回想去年那段荡气回肠的日子,一起感叹中国共产党领导我们创造的火神山10日奇迹,从中学习党的优良品质,感悟党的奋斗精神,汲取智慧和前进的力量,争做党伟大事业的接班人。

挖掘红色资源传承红色基因

湖北省有关部门积极开展红歌青年唱、党史青年讲、红色遗迹青年拍等活动,在丰富多彩的活动带动下,八七会议会址、黄麻起义和鄂豫皖苏区革命历史纪念馆、洪湖瞿家湾等红色景点成为“打卡地”。广大青年在参与互动中学习党史,了解党的初心和使命、奋斗目标和远大理想,传承爱国、勤俭、友爱、尊老、诚信、勇敢等中华民族传统美德,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完善人格,促进自我成长。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分析湖北省开展的系列活动对广大青年成长成才的重大意义。
2021-07-13更新 | 48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黄冈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政治试题
4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2020年爆发的新冠肺炎疫情,是一场值得所有人深思的灾难,至今仍然在影响着我们的生产生活。社会即课堂、生活即教育。在新冠肺炎疫情中,我们需要共同面对、共同参与、共同承担,把灾难当成教材,共同完成好这场生命教育、信念教育、科学教育、道德教育;培养孩子坚忍不拔、从容不迫的奋斗精神和赤诚仁爱、胸怀天下的家国情怀;进一步树立和塑造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真正与祖国一起成长,让灾难见证我们坚定成长的足迹,让不幸成为通向幸福的桥梁。

疫情期间,广州市中小学智慧阅读平台的100所试点学校学生参与了平台推出的多种阅读活动,吸引了近22万学生参与,阅读总次数超过400万次。广州市中小学智慧阅读项目组专家、特级教师周群认为,面对疫情,学生们除了阅读相关的科普作品外,同时还应该多阅读以疫情(传染病)为主题的文学作品,包括科幻作品,了解人类在面对烈性传染病时所表现出的人性善恶,并反思如何避免疫情灾难的发生,从而成为“会思想的苇草”。2020年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雷鸣强表示,新冠肺炎疫情的爆发再次提醒我们,必须加强中小学生灾难教育,使其成为学校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分析中小学教育应如何引导青少年在灾难中成长。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经典永流传》大型文化节目响应和直接落实十九大报告“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精神,用“和诗以歌”的形式将传统诗词经典与现代流行音乐相融合,让传统经典具有了新时代属性。同时也深度挖掘诗词背后的内涵,弘扬主流价值,树立文化自信。又将中华经典的诗词文化与电视媒介、网络平台有机结合,兼顾诗词文化上的意境悠远和表现形式的通俗易懂。经典传唱人不仅有艺术名家,也有后起之秀,还有许多热爱生活的普通群众,他们结合自身的音乐风格,将经典诗词转化为优美的歌曲,用现代的唱法和曲调来演绎传统经典。《经典永流传》以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去学习诗词,成为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典范。


(1)简要回答文化影响人的来源,表现,特点分别是什么?
(2)结合材料回答,怎样进行文化创新?
6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2019年3月2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针对近年来一些青少年中出现了不珍惜劳动成果、不想劳动、不会劳动的现象,要求把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贯通大中小学各学段,贯穿家庭、学校、社会各方与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相融合,形成具有综合性、实践性、开放性、针对性的劳动教育课程体系。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对人的影响的知识,说明加强劳动教育对于培养人才的意义。

7 . 年末岁初,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袭击击武汉并波及全国,全国人民众志成城、齐心抗疫,谱写了一曲曲生动感人的抗“疫”之歌。为见证这一重大社会事件,保存“扰疫”历史,传承“战疫”精神,3月18日,国家文物局印发《关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代表性见证物征集和保存工作的通知》,部署各地博物馆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有序开展相关见证物的征集保存、展览工作。在“5.18国际博物馆日”中国主会场活动的开幕式上,20余件反映聚力助援抗疫的物证资料无偿捐赠给了南京博物院。南京博物院刘院长介绍,“这些捐赠物资成了医疗队所有人的共同记忆,而在抗疫中激发出来的战斗精神,也将继续指引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更加努力地为全社会提供优质的服务。”抗疫历程刻写国家记忆,博物馆不仅是历史的保存者和记录者,也是当代事件的见证者和参与者,收集、保存和展示这些承载中华民族精神和时代记忆的见证物,是博物馆的重要职责和使命。“为明天收藏今天,是对这场‘战疫’的铭记,这些抗疫见证物将会让更多观众了解‘战疫’故事,将抗疫精神继续弘扬下去。”


(1)结合材料并运用所学文化生活知识,说明博物馆保存、展览疫情防控代表性见证物的文化价值。
(2)任选一个哲学原理,谈谈你对弘扬抗疫精神的思考。
要求:①观点明确,紧扣主题:②学科术语便用规范:③论述合乎逻辑,条理清晰。④字数150个左右。
2020-07-29更新 | 62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新高考联考协作体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联考政治试题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9年5月7日,浙江省政协举行民生协商论坛,围绕“充分发挥农村文化礼堂作用”开展网络议政远程协商。

乡村振兴,文化是魂。从2013年起,浙江省审时度势,在全省部署建设农村文化礼堂,为已经富裕起来的农民群众打造“精神家园”。截至2019年5月,11000多家文化礼堂已成为浙江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平台,彰显浙江文化特色的“文化地标”。进入新时代,不断丰富文化礼堂内涵、创新管理方式,有力地助推乡村振兴。

浙江省以城乡联动促进融合,着力打破体制机制障碍,让各类文化资源与要素自由流动,特别是加快从城市“高地”流向农村“洼地”,以逐步缩小城乡文化发展差距,实现优势互补、全面融合、共同繁荣。以整合育新提升效能,为打造农村文化礼堂“升级版”,将其放到构建城乡一体、区域均衡、人群均等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去把握,在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上发力。


(1)结合材料并运用“文化对人的影响”相关知识,分析为什么要建设农村文化礼堂。
(2)让乡村文化真正活起来,需要保留乡土味道。请你为“延续乡土文化”拟定两条宣传标语。
2020-02-29更新 | 84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鄂州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政治试题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今年10月1日,普天同庆,我们迎来了祖国母亲70周岁生日。节日当天,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了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会,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发表重要讲话,庆祝大会后举行了盛大的阔兵式和群众游行。在庆祝大会和阅兵式上邀请了为新中国建立和发展作出突出贡献的老同志或其家属参加观礼,如获得“共和国勋章”的于敏、孙家栋、张富清、袁隆平、屠呦呦等,邀请了包括优秀共产党员、人民满意的公务员、时代楷模、最美人物、大国工匠、优秀农民工等近1500名各界先进模范人物代表参加观礼。晚上,在天安门广场举办了首都国庆联欢活动,党和国家领导人同首都各界代表一起联欢并观看文艺演出和焰火表演。庆祝祖国70周年活动还不止于此,北京展览馆从9月起举办了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阳70周年大型成就展。全国各地人们纷纷以快闪形式纵情高唱那首脍炙人口的歌《我和我的祖国》。从机场候机厅、人民广场到大中小学校园,千千万万个“我”与“祖国”之间“不可分割”,唱出了人们的家国情怀和砥砺奋进的时代感。


(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对人的影响的知识谈谈庆祝祖国70周年系列活动的意义。

材料二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著名作家莫言在2019中国企业家博鳌论坛上作《守旧与创新》的主题演讲时说,守旧与创新是对立统一的两个方面,它们之间的关系是辩证的,新与旧不是绝对的。“屠呦呦的青蒿素就是从旧里面找新的典型范例,我本人的小说创作更是从古老的经典里和古老的民间传说里面获得了许多灵感跟素材。”“文学无论如何创新,如果与人的情感命运无关,文学也就没有意义了。”


(2)结合材料,从文化创新的角度谈谈你从莫言讲话中获得的启示。
2020-02-07更新 | 72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黄冈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政治试题

10 . 2019年是五四运动100周年。五四运动倡导的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精神,至今仍是激励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为学习、领悟、践行五四精神,某高校开展了系列活动:“图说在四精神”主题板报展览、“五四百年,我的青春宣言”签名活动、“不忘初心·砥砺前行”一以五四之名重走红军长征路主题活动等。通过这些活动,同学们重温了100年前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加深了对五四运动历史意义和时代价值的认识,从历史中汲取了前行的力量,用历史的光芒照亮了未来。同学们纷纷表示,要把人生奋斗汇入时代洪流,以青春之我,创建青春之国家,青春之民族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对人的影响的知识,说明开展“学习、领悟、践行五四精神”系列活动的重要意义。
2019-08-08更新 | 1229次组卷 | 27卷引用:湖北省孝感市汉川市一中2019-2020学年高一期末政治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