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遗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云南普洱景迈山古茶林由5片古茶林、9个古村寨和3片分隔防护林构成,是世界上保存完整、面积较大、种植历史悠久的人工栽培古茶林典型代表,被世界茶文化研究学者誉为“茶树自然博物馆”“茶叶天然林下种植方式的起源地”。山共林、林生茶、茶绕村,千余年来,这里延续着人茶共生的古老故事。

公元10世纪至14世纪,布朗族先民发现和认识了野生茶树,利用森林生态系统,与傣族等世居民族一起,探索出“林下茶”种植技术。分布在茶林中的9个传统村落,共有居民近5000人,传统民居建筑530座,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文物建筑321座。森林—古茶林—村落的空间组合、与天然林相似的茶林生态系统、特殊的茶祖信仰以及世居民族文化,创造了独特的山地人居环境。

2023年9月,中国“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申遗项目在第45届世界遗产大会上通过审议,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全球首个茶主题世界文化遗产。


结合材料,运用继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知识,分析“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申遗成功的原因。
2023-11-16更新 | 107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贵港市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政治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2021年12月,中国西藏邱桑温泉古人类手脚印入选2021年度世界十大考古发现。手脚印岩面艺术是距今20万年的古人类有意识地将自己的双手和双脚用力压到软泥上,软泥硬化后形成富有美感的岩面“雕塑”。这一发现加深了我们对人类历史长河中“艺术”一词涵义的理解。这一成果表明(     
①艺术作品的内容与形式具有鲜明的社会历史性
②艺术源于社会生活并且始终忠实反映社会生活
③考古发现为古代艺术作品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
④考古发现为研究人类文明演进提供了物质载体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3 . 2020年10月12日习近平赴广东考察,深入潮州、汕头等地考察文物保护单位、历史文化街区等。习近平强调要珍惜和保护好历史文化遗产,不能搞过度修缮,过度开发,尽可能保留历史原貌。加强文物遗产保护、管理和利用(       
①可以给文物保护部门带来较高经济效益
②是推动我国文化事业发展的一项重要内容
③有利于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④能够使国家占据世界文化发展的制高点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0-12-25更新 | 92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贵港市2021届高三12月联考文综政治试题
14-15高三上·陕西西安·阶段练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易经》把“六”定位阴数,把“九”定为阳数,九月九日,日月并阳,故而叫重阳。九九重阳,因为与“久久”同音,九在数字中又是最大数,有长久长寿的含义。每逢重阳佳节,很多单位组织和社区敬老活动。这表明(       
①透过传统节日可以领略民族文化的韵味②民族节日是珍贵的世界文化遗产,应该积极保护
③传统美德生生不息、历久弥新④传统习俗有助于培育文明风尚
A.①③B.①②C.②③D.③④
2020-10-11更新 | 189次组卷 | 50卷引用:广西贵港市覃塘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政治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2017年12月26日,甲骨文入选“世界记忆名录”发布会在北京举行。甲骨文是我国发现最早的文献纪录,是汉字的源头,从甲骨文一脉相承发展到现代汉字,才使中华文明发展至今没有中断,这为研究中国源远流长的灿烂文明史和早期国家与社会形态提供了独特而真实的第一手资料。甲骨文既是中华民族珍贵的文化遗产,也是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甲骨文成功入选《世界记忆名录》,对于国际社会了解和认识甲骨文及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重要推动作用;对于增强中华民族自豪感,增强中华民族文化自信注入了力量,能够让中华五千年文化得到更好的坚守和完整的传承。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深入挖掘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甲骨文能够让中华五千年文化得到更好的坚守和完整的传承。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简要说明它的合理性。
12-13高二上·辽宁沈阳·期中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中国古琴是世界最古老的弹拨乐器之一,主要由弦与木质共鸣器发音,至今已有3000多年历史。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已把中国古琴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据此,从文化的角度对其意义加以描述,你认为表述最准确的一组关键词是
A.先进文化 文化发展 文化多元性 文化传播与开发
B.历史文化 文明演进 文化民族性 文化批判与继承
C.历史文化 文明演进 文化多样性 文化传承与保护
D.大众文化 文化创新 文化丰富性 文化创新与发展
2018-07-20更新 | 76次组卷 | 52卷引用:广西贵港市达开高级中学2018届高三年级第四次月考文综政治试卷
7 . 阅读材料,完成相关问题。

传统工艺,是指具有历史传承和民族或地域特色、与日常生活联系紧密、主要使用手工劳动的制作工艺及相关产品,是创造性的手工劳动和因材施艺的个性化制作,具有工业化生产不能替代的性能。各族人民在长期社会生活实践中共同创造的传统工艺,蕴含着中华民族的文化价值观念、思想智慧和实践经验,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代工业文明兴起后,机器化生产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也导致中国传统工艺产业受到严重冲击,走向衰落。但其劣势也显而易见:批量生产的形式过于单一,难以满足人们多样化的物质和精神需求。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使人们重新认识充满智慧、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和文化特色的传统手工艺品。有人认为,将机器生产的科学性、精确度、规模化和手工艺品的差异性、创造性、个性化进行有机结合,是传统手工艺振兴的必由之路。


(1)结合材料,运用矛盾基本属性的知识分析传统手工艺与机器化生产的关系。
(2)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说明传承振兴我国传统手工艺的文化价值。
(3)高二某班学生开展题为“互联网时代传统手工艺的传承与振兴”的研究性学习,请就如何传承振兴我国传统手工艺拟写发言要点。(两条,每条10-30个字)
8 . 2016—2020年是我国的“十三五”期间,是关系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五年。阅读材料,按要求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某市为推进“十三五”期间的文化发展,对文化改革作出了具体部署:全市各地要因地制宜发展当地的文化产业,繁荣文化市场,为市民提供更好更多的精神食粮,激发全体市民的创造活力;进一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快构建有利于文化繁荣发展的体制机制,促进文化生产力的转化;加快文化人才队伍建设,为文化繁荣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大力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保障市民的基本文化权益。多管齐下,推动本市文化跨越式发展。
材料二: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首度写入五年规划。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培养生态文化。X省在落实生态文明建设的过程中,总结出了弘扬和培养生态文化的具体方法——为了推动全省生态文化价值体系的形成,由省委宣传部牵头,在全省组织了“生态文明谁之责”的大讨论,通过讨论凝聚了广泛社会共识。深度挖掘本省特色文化,构建科学有效的文化遗产保护体系;充分发挥新闻媒体作用,加强资源环境省情宣传,形成崇尚生态文明的新风尚;把生态文明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充分发挥人民群众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凝聚民心、集中民智、汇集民力,实现生活方式绿色化。
(1)结合材料一,运用“文化作用”的相关知识,说明该市推进文化发展部署的依据。
(2)结合材料二,从“文化传承”的角度,分析X省培养生态文化举措的合理性。
2017-10-25更新 | 92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贵港市覃塘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9月月考政治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中国申报的《南京大屠杀档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入选《世界记忆名录》,使南京大屠杀从南京记忆、中国记忆上升为世界记忆。《南京大屠杀档案》被列入世界记忆遗产       (            )
有助于发挥这些文献铭记历史、珍惜和平、共创未来、捍卫人类尊严的积极作用
有助于保护文化多样性加强文化扩张
使这份国家文件列入到国际文件库能更好地发挥它的历史价值
有助于中国人民牢记历史仇恨集中表达中华民族情感
A.①③B.②③C.②④D.①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