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正确处理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30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海南拥有丰富的红色文化旅游资源,六连岭革命遗址、母瑞山革命根据地纪念园、琼崖工农红军云龙改编旧址和五指山革命根据地纪念园等8个革命遗址被列入全国“百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名录”。这些红色旅游景区生动展现了琼崖革命精神。

某中学高二(6)班依托海南红色旅游资源,开展了研学旅行活动,追寻琼崖红色记忆,缅怀革命先烈,接受爱国主义教育。研学归来,班级召开“最好的纪念是传承,最深的缅怀是弘扬”主题班会。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的知识,为班会活动写一段发言稿。
要求:①题目自拟;②主题明确,逻辑清晰:③字数200字左右。
2022-03-01更新 | 148次组卷 | 1卷引用:海南省2022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适应性测试政治试题
2 . “冰玉环”挽起五洲,“雪如意”送来吉祥。奥林匹克之光在中国重启。从空中俯瞰北京2022年冬奥会张家口赛区古杨树场馆群,一条“玉飘带”飞舞山间,这就是被称为“冰玉环”的漫步大道。它和被誉为“雪如意”的国家跳台滑雪中心相呼应,颇有吴带当风之美。无论是“雪如意”还是“冰玉环”,无不体现了优雅的中国风。对上述设计认识正确的是(     
①要善于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②融合中华文化元素,承载深远文化内涵
③结合中国传统艺术,实现传统文化复兴
④坚持国际创作导向,展现国际审美风范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
3 . 大型文化节目《典籍里的中国》收官之作《传习录》,综合运用环幕投屏、实时跟踪等新科技手段,创新设计出“历史空间”“现实空间”,并以跨越时空对话的形式营造了“故事讲述场”,引领观众“亲临”阳明先生学堂,感悟“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的先贤智慧,受到普遍好评。我们从中可获得的启示是(     
①传统文化在传承与创新中恒久而鲜活
②现代科技是实现文化创新的重要基础
③要把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作为价值追求
④厚重的历史积淀是文艺创作的基本前提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2-02-23更新 | 411次组卷 | 7卷引用:贵州省贵阳市2022届高三适应性考试文科综合政治试题(一)
4 . 地名,是一种文化。2021年5月疫情再次传播,让安徽六安进入国人视野,尤其是“六安”的读音,读六(lu)不念六(liu),更是成为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六安历史悠久,自战国时便存在“lu”的古音,地名是以“六”“六国(录国)”“六安国”“六安州”的历史延续而来的,无论是古音还是民俗传承的方言,都读“lu”,这是当地文化传承中最珍贵的一抹乡音。实际上,为一地留一音,并不鲜见。(见下图)由此可见,为一地留一音(   

①体现了我们对传统文化的批判继承与发展
②有利于展现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深厚底蕴
③有利于增强传统文化的包容性以促其发展
④是对文化底蕴的尊重,有利于增进文化自信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5 . 2021年9月3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在城乡建设中加强历史文化保护传承的意见》提出:多层级多要素的城乡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体系2025年初步构建,系统完整的城乡历史文化传承体系2035年全面建成。建成城乡历史文化传承体系主要基于(     
①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相互交融
②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
③城乡建设首先要培育发展好当地历史文化
④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A.①④B.①③C.②④D.②③
6 . 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44届世界遗产大会上,长城被评为世界遗产保护管理示范案例。《长城保护条例》施行15年来,沿线15省区市深入挖掘长城文化内涵,推进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科技赋能长城保护,在“活化”传承中,长城脚下一座座古村落告别贫困,古老长城也焕发新的生机。材料体现了(     
①文化在继承中发展,文化发展是文化继承的必然要求
②科学技术的进步,促进了文化的继承与发展
③文化促进经济发展,长城文化推动古村落告别贫困
④文化遗产是本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根基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7 . 春节是我们辞旧迎新、祈神迎祥的日子,是我国最隆重、最热闹、最具凝聚力的古老传统节日。在几千年的传承与发展中,不少习俗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但“爱与乐”是春节永恒不变的主题。由此可见(   
①民族节日是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②具有超越时空的永恒价值,不受历史变迁的影响
③优秀传统文化在继承的基础上不断发展
④优秀传统文化在发展中具有相对稳定性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2-01-25更新 | 117次组卷 | 2卷引用:2022年高考政治考前信息必刷卷02(浙江卷)
8 . 水下中国风舞蹈《祈》再现曹植名篇《洛神赋》,舞者化身“洛神”,或拂袖起舞,或拨裙回转……惊艳呈现了曹植想象中的“翩若惊鸿,婉若游龙。髻鬓兮若轻云之蔽月,飘飘兮若流风之回雪”的洛神形象。让观者仿佛都成了曹植,深陷洛神之美。《祈》的成功说明(   
①其审美具有传统文化底蕴和价值判断
②丰富传统文艺内涵的创新才能感染人
③对传统文化的继承是文化创新的根基
④人们在实践中创造、发展并享用文化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9 . 某市实施新乡贤培育“青蓝工程”,让乡贤文化深植于年轻一代的血脉之中,实现“青蓝”相继青蓝,乡风贤德代代传。实施新乡贤培育是基于(   
①先继承后发展是文化发展的一般规律
②文化发展离不开文化继承
③传统文化是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纽带
④传统文化的基本特征因时而变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10 . 当《清明上河图》在现代技术的修复下褪去历史尘埃,当数字敦煌让人们能真实可感地“云游”历史文化场景,当京剧、黄梅戏以迎合年轻人的方式演绎越来越多“Z世代”的年轻人开始主动拥抱传统文化,使“国风热”成为新时尚。这给我们传承传统文化带来的启示是(     
A.要发挥大众传媒超越时空传递和创造文化的功能
B.顺应时代发展、满足人民真正需求的文化才有生命力
C.用喜闻乐见的形式不断丰富国风文化的基本内涵
D.继承优秀传统文化基因,国风古韵才能重焕新生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