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正确处理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5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近年来,我国餐饮浪费现象触目惊心、令人痛心!许多人在“自己掏钱、丰俭由我”的错误观念中,贪图享乐、生活奢靡,请客吃饭讲排场、比阔气、肆意浪费。

2020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对制止餐饮浪费行为作出重要指示。他指出,尽管我国粮食生产连年丰收,对粮食安全还是始终要有危机意识,全球新冠肺炎疫情所带来的影响更是给我们敲响了警钟,提倡“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总书记的重要指示在全社会引起广泛共鸣,各地各部门纷纷行动起来,采取各种措施治理浪费现象、进一步营造“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社会风尚。“风俗,天下之大事也。”让厉行节约、反对浪费蔚然成风,必须在全社会树立“浪费可耻、节约为荣”的价值导向。“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人都行动起来,从珍惜一粒米做起,日积月累、成风化人,就能逐渐形成勤俭节约的良好风尚,维护国家粮食安全。“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在中华民族的精神文脉中,勤俭节约既是个人修身养性所必须,同时也始终与国家、民族的命运紧密相连。在新的历史时期,勤俭节约被赋予新的时代内涵。在当前国情和生态文明的视角下,勤俭节约的时代内涵应是:尊重爱惜劳动成果;适度消费;合理利用资源,保护环境。


(1)结合材料并运用价值观的知识,说明倡导“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正确性。
(2)结合材料并运用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谈谈你对“勤俭节约”的时代内涵的理解。
(3)某社区开展“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宣传教育活动,请拟定两条宣传标语。
要求:紧扣主题,朗朗上口,每条16字以内。
2021-05-20更新 | 146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毕节市2021届高三三模政治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文化遗产曾有辉煌的过去,也应该有闪光的现在,并且还应充满生机地走向未来。透过一块屏幕,在北京“寻访千年运河”,去广东“穿越古今、漫游岭南”,到甘肃“一眼千年、云游莫高”……6月13日是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为庆祝这个日子,各地纷纷推出线上活动,让观众在云端就能了解和体验文化遗产的独特魅力。灿若星辰的文化瑰宝,是历史的丰碑,是珍贵的记忆。放眼神州大地,人文胜迹总是满载历史,一墙一瓦都是文化,山水之中皆有故事。我们理应像爱惜自己的生命一样保护好历史文化遗产。

最好的保护是成为日常所需。历史文化的滋养,既在思接千载、视通万里的历史回眸之中,也在可感、可知、可参与的日常生活之中。当博物馆“打卡”日益成为公众休闲娱乐的重要方式,当故宫开发的文创产品频频卖断货,当陕西剪纸、遂昌龙粽等非遗伴手礼受到顾客青睐,“活起来”的不仅是文化遗产,更有民族的优良传统、文化的历史记忆。文化遗产曾有辉煌的过去,也应该有闪光的现在,并且还应充满生机地走向未来。让文化遗产与生活相遇,让它们亲民而不再“高冷”,有趣但不失厚重,这恐怕是擦亮文化瑰宝的必经之路。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的相关知识,说明为什么要让文化遗产与生活相遇。
3 . 有着数百年历史的北京鼓楼西大街历经三年疏解整治,恢复古街风貌,引入智慧化管理,治理效能显著提升。原本拥堵的街区成为了适合市民漫步赏景的林荫街巷,宛如一幅老北京风情画。鼓楼西大街重新亮相(     
①有助于丰富市民文化生活,彰显京味文化的魅力
②有利于加强北京老城保护,全面恢复古都历史格局
③表明优秀历史文化融入现代生活能够焕发无限生机
④疏解了非首都功能,完成了北京高品质城市环境建设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1-05-17更新 | 111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朝阳区2021届高三二模政治试题
4 . “志合者,不以山海为远”。前不久,电视剧《山海情》在一片好评声中收官,该剧以由闽宁镇的发展历程为创作命题,真实地体现了脱贫攻坚的艰辛历程和感人故事,描绘了一幅堆厚壮阔的脱贫故事画卷。这部电视剧的成功是因为(   
①弘扬传统文化,坚守文化根基
②依托社会实践,直面现实生活
③弘扬主流声音,反映群众呼声
④立足市场需求,提升作品质量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1-05-08更新 | 35次组卷 | 1卷引用:新疆乌鲁木齐市2021届高三二模文综政治试题

5 . 《上线吧!华彩少年》节目通过京剧、民族器乐、舞蹈等艺术表达,向观众们展示少年眼中的传统文化。《人民日报》曾三次为该档节目打call.首播当日,给出“风华正茂的少年们,在舞台上以创演节目的形式,表达自身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传承和创新”的评价;其后以“燃、炫、潮”形容该节目,点赞其让传统文化以更轻盈灵动的姿态走进年轻人的心灵.想要为传统文化“上新”,要找到有共鸣的视角、有深度的思考,用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向更多人传递我们的精神之美、价值之美,让传统文化和当代表达美美与共。


(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的相关知识,说明如何对优秀传统文化更好地进行当代表达?

博物馆,是保护和传承人类文明的重要殿堂.如何将丰富的博物馆资源有效转化为中小学教育教学资源,让更多的孩子有机会与文化瑰宝面对面,感知荡气回肠的文明进步?教育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关于利用博物馆资源开展中小学教育教学的意见》,旨在推动博物馆教育资源与学校教育需求的有机衔接,让“课堂”与“殿堂”紧密携手。


(2)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的相关知识,分析让“课堂”与“殿堂”紧密携手的意义。
2021-05-08更新 | 151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通州区2021届高三一模试政治试题
6 . 2021年河南春晚的《唐宫夜宴》节目火爆出圈。该节目以庸三彩乐俑为原点,对唐代服饰、色彩文化之美进行了高度还原,将《捣练图》《千里江山图》等国宝级古画以及出土于河南的莲鹤方壶、贾湖骨笛等文物融于场景,加入水墨画、VR等特效,打造了唯美、多元、多雄度的视觉美术效果。《唐宫夜宴》火爆出圈证明了( )
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文化创新提供丰厚历史滋养
②赋于优秀传统文化新内涵是文艺创作的根本途径
③在固守传统中融合多样文化彰显出强大的生命力
④赋予传统文化当代美的表达激起现代人情感共鸣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1-05-07更新 | 110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郑州市2021届高三二模文综政治试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城市是文化的容器。在城市发展史上,不同时代累积下来的胡同、牌坊、院落、民居、街道等构成了城市文明的基本形态,不仅是活着的传统,更是代表城市独特性的历史文脉。近些年,在城市改造的大潮中,不少具有地方特色的老街老巷,摇身一变成为光鲜亮丽的商业街。这虽然在短期内刺激了当地的经济发展,但是缺乏对历史和传统的尊重,导致许多历史街区千城一面。眼下,旧城更新改造在许多城市正火热施工。老百姓对旧城更新改造翘首以盼,鼓掌欢迎;然而,旧城更新改造施工中的一些细微问题却伤了群众的心。比如,城市道路重新绿化,几十年的大树树根儿被生生地掘出来;老旧小区的改造,原本楼前一条柏油路能宽松通过汽车,其余全是绿地,改造后,空地全铺上了水泥,群众抱怨声随之而来。相对一些城市建设的粗暴方式,各地也出现各种规划乱象。一些地方缺少科学指导与总体规划,导致一些零星的违章建筑不仅不美观,还影响着城市各项职能的协调性,使老旧小区的改造不彻底。

我国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城镇老旧小区量大面广,要大力进行改造提升,让城市更加宜居,更具包容和人文关怀。


(1)一些地方认为,传统街区影响市容市貌,只有“推倒重来”才能使其焕发生机与活力。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继承与发展的知识评析该观点。
(2)结合材料,运用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知识,说明我们应该如何推进城镇老旧小区改造提升。
(3)为争取小区居民对老旧小区改造提升的支持,请你拟定两条宣传标语,要求紧扣主题,朗朗上口,每条在20个字以内。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辽宁鼓乐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自古以来就十分盛行,曾对东北各地的鼓乐产生过深远影响。然而,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速,受许多条件因素影响,辽宁鼓乐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遭受了猛烈的冲击,对辽宁鼓乐了解的人不多,演奏的传统曲目也日渐减少,尤其是大牌子曲和汉曲,能完整演奏者寥寥无几。为此政府加大对辽宁鼓乐的保护力度,对其进行抢救性收集和整理。

辽宁省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在2021年春节、元宵节期间策划开展了“非遗过大年文化进万家——视频直播家乡年”活动,充分利用全媒体资源,创造性地将AR、VR融入演出和传播,以短视频、线上直播等全新方式,直击地域性强、民族特色突出、有助于烘托和带动年俗气氛的非遗项目,展示了辽沈大地上丰富独特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古色古香的卤水点豆腐、摇曳生姿的旗袍制作、精巧细微的关东微雕、,热烈欢腾的辽宁鼓乐……从吃到穿,从音乐到舞蹈,启大群众感受着“非遗”的魅力,积极参与互动,关注“辽宁文化遗产”官方账号,并通过抖音、快手、微博、微信公众号四个新媒体为家乡的年俗、美食、非遗项目点赞、代言。


有人说:“对辽宁鼓乐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比创新更重要。”运用文化生活知识,结合材料对此观点加以评析。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进入新时代,党中央站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高度,深刻洞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中华民族发展的内在关系,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出新的判断、新的概括和新的定义,赋予崭新的时代内涵。

优秀典籍,既是中华民族的共享记忆,也是我们与历史的精神接续。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推出的《典籍里的中国》,是探索传统典籍当代化传播的又一次有益尝试。《典籍里的中国》节目组在创作过程中咨询相关专家,查询相关书籍和论文,聚焦享誉中外、流传千古的典籍,讲述从典籍出发的中华文明史。节目采用“戏剧十影视十文化访谈”的表现方法,巧妙运用环幕投屏、AR、实时跟踪等新科技手段,设计出多个“历史空间”与“现实空间”;以穿越古今的戏剧化方式呈现,把典籍变成观众可感知、可共情的影视化作品,带领观众品味典籍,阅读历史里的文化中国,打开智慧和思想之门,用当代的方式与历史握手,使人们在收获知识的同时产生共情,让“典籍活起来”,经典不再“高冷”,节目成为爆款。观成败、鉴得失、明是非、知兴替。《典籍里的中国》告诉我们,中华文化绝不是晦涩艰深的古董,而是集中储存在典籍中、至今仍然指引今人思考我们从哪里来、到哪里去的思想宝库。


(1)《典籍里的中国》为传统文化创新性发展提供了有益借鉴。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对此观点加以说明。
(2)结合材料,运用实践与认识辩证关系原理,阐释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创作《典籍里的中国》这一文化节目的依据。
(3)某地举办《典籍里的中国》观赏座谈会,请你为会场撰写两条宣传标语。
2021-05-05更新 | 189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新乡市2021届高三三模文综政治试题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永庆坊是广州第一批历史文化街区,曾是繁华的核心城区,但随着城市中心东移,街区建筑年久失修,周边危旧房密集,公共基础设施薄弱。

2016年起,广州市提出“微改造”理念,不搞大拆大建而是下“绣花功夫”,把永庆坊打造成了4A级景区。对老建筑的修缮,极力保留其外部轮廓,如骑楼的琉璃窗框和牌楼的雕花彩塑都尽量原汁原味地保留,而在建筑内部,则采用现代建筑元素,调整、加固空间结构。永庆坊曾是粤剧名伶的聚集区,粤剧具有深厚的群众基础,因此新建了极具岭南园林建筑特色的粤剧艺术博物馆,该馆具备展览、演出、教育、研究、公共活动等功能。实施公共空间改造,引入广绣、榄雕等非遗工作室以及文化创意、特色民宿、时尚餐饮等商户和企业。

如今的永庆坊,已经成为兼具岭南文化与潮流感的历史文化街区,成为广大市民、游客汇聚的“网红打卡地”。


结合材料并运用文化生活的相关知识,谈谈永庆坊的“微改造”对文化传承和发展的启示。
2021-05-05更新 | 62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2021届高三3月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考模拟测试政治试题(一)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