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正确处理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1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改革开放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让人民共享改革开放成果。H市自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但文化建设一直落后,人民群众非常不满意。该市经过调研,决定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大力加强文化建设;加大财政投入,完善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免费开放图书馆、博物馆、科技馆,并定期邀请省艺术团送文艺下乡,满足了群众的文化需求;建立“乡贤文化”研究会、建设中华诗词小镇、农村文化礼堂和创建孝德村,弘扬孝义文化;创建乡村大舞台,编排“调解故事”等系列乡村舞台剧,让老百姓自己讲述自己的故事;当地还从瓷器文化、古镇村落文化入手,创新文化形式,发展文化艺术旅游产业。经过几年的发展,该市已经发展成经济发达、乡风和美的先进市。


结合材料和所学文化生活的知识,谈谈H市的文化建设是如何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
2019-04-26更新 | 151次组卷 | 1卷引用:【全国百强校】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第一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4月月考政治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数字技术是全球潮流,也是中国机遇。数字技术的广泛使用,带来了经济环境的根本变化,也带给人们更好的生活体验。

材料一5G是第五代移动通信系统,有更快的反应能力,能承载更大的传输流量。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加快5G商用步伐作为2019年重点工作之一。5G作为信息基础建设重点,直接投资规模较大,能推动产业链需求,高端器件国产替代空间广阔,也给AI产业、工业互联网和物联网带来支撑作用。5G将赋能无人驾驶、物联网、车联网、工业互联网等,推动众多行业数字化转型,催生万亿级规模的数字化市场,进一步改变生活、改变社会。


(1)结合材料一,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加快5G商用步伐对解决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意义。

材料二故宫博物院充分运用虚拟现实技术,推动文物展示利用方式的融合创新。2018年12月19日,故宫博物院发布新一部虚拟现实节目《御花园》,节目利用三维特效真实呈现了御花园的全貌,结合史料研究创造性地还原了这里曾经的植物、动物、假山、建筑构成的生态系统,多层次深度解析建筑背后蕴含的传统历史文化知识,在虚拟现实的世界里再现了一个生机蓬勃的皇家园林,为公众提供了一种感受故宫魅力的沉浸式体验方式。


(2)结合材料二,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分析故宫博物院的做法对文化传承的启示。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5月18日是国际博物馆日。2018年国际博物馆日的主题为“超级连接的博物馆:新方法新公众”。这天,7个国家一级博物馆通过其“抖音”官方账号发布了抖音风格的短视频,在朋友圈刷屏,原本在展台上“肃穆而立”的兵马俑、唐三彩、陶俑、青铜器等各大博物馆的文物,居然伴随着抖音的一些热门配乐,“表演真正的技术”“打call”“一起摇摆”。

这已经不是文物们第一次“登台表演”。2017年底,《国家宝藏》和《国宝有话说》就已经火爆荧屏和网络,这两个综艺节目,融合演播室综艺、纪录片、戏剧等多种艺术形态,首创“纪录式综艺语态”,整合全国顶级文博资源,深入中国五千年的历史,承古人之创造,开时代之生面,以文化的内核、综艺的外壳、纪录片的气质、流行的语言,创造一种全新的表达,实现了传统文化的现代性转化,用年轻的思维和古老的故事相碰撞,用流行的方式拉近彼此的距离,成功让“文物活起来”。


(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让“文物活起来”对传承中华文明的作用。
(2)在国际博物馆日,为倡导公众保护文物,某博物馆征集宣传标语,请你拟定一条。
2019-03-27更新 | 75次组卷 | 1卷引用:【校级联考】陕西省韩城市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政治试题

4 . 生旦净末丑、手眼身法步、丝竹管弦鼓、唱念做打舞……作为中华传统文化之一的戏曲艺术纷纷走进江苏的校园。“三五步”走遍天下,“六七人”千军万马。豫剧的典雅精致,越剧的轻柔婉转,黄梅戏的悠扬委婉,梆子戏的高亢明亮。戏曲以优美动听的唱腔,丰富多彩的内容,栩栩如生的人物造型,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受到同学们的喜爱和好评。

长期以来,对待传统戏曲的态度一直存在争议。第一种观点认为,我国大多数传统戏曲是写意的、唯美的,是文化精粹,应保持“原汁原味”。第二种观点认为,因传统戏曲观众老化且锐减,应紧跟时代,实现“脱胎换骨”。戏曲进校园活动,让更多的学生领略到戏曲艺术的魅力及博大精深。无论是回归本体,还是戏曲创新,都推动了高雅艺术在校园里生根发芽,丰富了孩子们的课余生活。


(1)运用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知识分析说明传统戏曲能传承至今的原因。
(2)对于传统戏曲的传承,你赞成哪个观点?请用文化生活的相关知识阐明理由。
(3)综合运用所学的哲学生活知识,以“如何实现传统戏曲回归本体与时代创新的统一”为主题写一篇时事评论。
要求: ①论点紧扣论题,评述全面深入,合乎逻辑。
②根据论题要求,运用相关材料,理论联系实际地加以分析、论证。
③学科术语使用规范,字数控制在 300 字以内。
2019-02-10更新 | 175次组卷 | 1卷引用:【市级联考】江苏省扬州市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检测政治试题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8年9月10日,全国教育大会在北京召开。习近平在讲话中指出,办好教育事业,家庭、学校、政府、社会都有责任。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要给孩子讲好“人生第一课”,帮助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裴氏家族自古为三晋望族,也是中国历史上声势显赫的名门巨族。“自秦汉以来,裴氏家族公侯一门,冠裴不绝。正史立传与载列者,600余人;名垂后世者,不下千余人;七品以上官员,多达3000余人。在上下两千余年间,先后出过宰相59人,大将军59人,中书侍郎14人,尚书55人,侍郎44人,常侍11人,御史11人,刺史211人,太守77人,郡守以下不计其数。还多次与皇室联姻,出过皇后3人,太子妃4人,王妃2人,驸马21人。

作为一种独特的历史文化现象,两千余年来,裴氏家族的兴隆与辉煌,引发着人们的深思。对于公侯将相数以千计的裴氏家族来说,起决定作用的原因在于他们重视教育,自强不息,顽强拼搏。“重教守训,崇文尚武,德业并举,廉洁自律”是裴氏家风的主要特征。裴氏曾有家规,子孙考不中秀才者,不准进入宗祠大门,谨遵“玉不琢,不成器;人不教,不知义”。

家风是一个家庭的精神内核,也是一个社会的价值缩影。家风教育要让人生系好第一个扣子,要在家庭中培育和戏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家庭成员热爱祖国和人民,积极传播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以良好家风形成优秀社会风尚,进而形成良好的党风政风。“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文明家庭的丰富事迹于言传身教中传递诚实守信的道德风尚、涵养朴实无华的良好家风,生动的戏行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了正能量。


(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的继承和发展”知识,说明如何建设家风文化传承中华传统美德。
(2)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要重视家风建设,传承中华传统美德,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对此加以说明。
(3)在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请就如何停下匆忙的脚步建设良好的家庭文明提出两条合理建议。(要求:主题鲜明、短小精悍。字数不超过50字)
2019-02-01更新 | 99次组卷 | 1卷引用:【市级联考】四川省内江市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检测政治(理)试题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18年12月19-21日,中央经济工作会继续锁定扶贫,强调要加大深度贫困地区和特殊贫困群体的脱贫攻坚力度。站在改革开放40周年的节点上,农村贫困人口减少7.4亿,贫困发生率下降94.4个百分点,堪称人类减贫史上的奇迹。

材料一为贯彻落实国家打赢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人社部、财政部联合印发通知强调,贫困地区的公益性岗位优先用于安置贫困劳动力,托底安置就业困难贫困劳动力;对吸纳贫困劳动力就业的企业给予相应补贴,支持贫困劳动力参加职业培训,大力引导贫困劳动力就业;对贫困劳动力,农民工等返乡下乡创业人员首次创办小微企业或从事个体经营并且正常运营6个月以上的,给予一次性创业补贴,支持贫困劳动力自主创业。

材料二L县是拥有丰富的民族文化遗产资源的国家级贫困县。近年,该县重塑科学的民族文化遗产观,唤醒了沉睡的苗乡,成为了“非遗+脱贫”的经典案例。依托现代科技,开展非遗数字化保护,对非遗项目进行了多手段高科技综合采集和著录工作,聚集脱贫资源;大力发展民族手工艺产业,采取“公司+合作社+技人”的模式,“培训一人、带动一片”,推动非遗产品品牌化,琳琅满目的商品释放出浓郁的文化气息,让游客爱不释手。


(1)结合经济生活知识,联系材料一说明扶贫新政是如何推进贫困人口就业的。
(2)运用文化生活知识,结合L县精准脱贫案例,说明其成功的原因。

7 . 材料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闪烁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光辉,是当代中国时代精神的精华。它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系统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重大时代课题,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必须长期坚持并不断发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有力引领了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全面开启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征程。

材料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在2018年底完美收官。2018年12月,习近平主席在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举行的G20领导人峰会上,倡导同舟共济、合作共赢的伙伴精神,坚持普惠共赢,促进全球包容发展,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走和平发展道路。走和平发展道路是中国政府和人民继承中华文化的优秀传统、根据时代发展潮流和中国根本利益作出的战略选择。中国人民历来崇尚“和而不同”、“以和为贵”的理念,成为处理国与国关系的重要价值观。中华民族以“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胸怀,接受一切有益的外来文化,留下了不少对外文化交流的千古佳话。中国人民崇尚“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不将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人,对外持之以礼,实行睦近交远。


(1)结合材料一,运用哲学与时代的关系的知识,分析自觉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依据。
(2)结合材料二,从文化生活角度说明我国是如何坚持伙伴精神,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的。
2019-01-23更新 | 399次组卷 | 1卷引用:【全国百强校】吉林省实验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平“语”近人——习近平总书记用典》是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联合创作的《百家讲坛》特别节目,节目从习近平总书记一系列重要讲话、文章、谈话中所引用的古代典籍和经典名句为切入点,旨在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生动阐释与广泛传播。节目分为《一枝一叶总关情》《治国有常民为本》《国无德不兴》《国之本在家》《报得三春晖》《只留清气满乾坤》《绝知此事要躬行》《腹有诗书气自华》《恶竹应须斩万竿》《天下之治在人才》《咬定青山不放松》《天下为公行大道》12集,由“原声微视频”“思想解读”“经典释义”“现场访谈”“互动问答”“经典诵读”六个环节构成。

在大众文化讲坛上,严肃的治国理政思想和传统的中华文化精髓同频共振,领袖人物的人文情怀和普罗大众的价值追求同声相应。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在这个舞台上展现得淋漓尽致。这是新时代电视文化节目的探索与创新。传统文化节目也可以轻快活泼,内容与形式未必是鱼和熊掌不可得兼。从《中国诗词大会》到《平“语”近人》,这是优秀传统文化的的魅力。“平‘语’近人”里,是听得见的文化自信。重温历史经典、感受时代魅力,弘扬传统文化、躬身社会实践,美好生活的热切向往必会成为美好中国的壮阔画卷。


结合材料,运用所学文化生活知识,谈谈如何让我们的优秀传统文化更有魅力。

9 . 2018年2月16日大年初一,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大型文化节目《经典咏流传》首播,节目以“和诗以歌”的艺术形式,邀请经典传唱人用流行音乐演绎经典诗词,力压同天播出的各大一线卫视春晚,占据当晚同时段实时收视第一位置,成为叫好又叫座的文化节目。网上好评如潮!

网评:诗言志,歌咏言。时代在变,潮流在变,但经典的内涵从未改变。如何让经典流行?这个节目在诗词与音乐之间找到了答案。

孤独了300年的清代大诗人袁枚的《苔》,被乡村教师梁俊和来自贵州山里的孩子们用天籁之声动情演绎,一夜爆红。“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诗词对生命的礼赞也让网友感动。


(1)请你从文化生活的角度,阐释材料中网评所说的“答案”。
(2)在传承经典诗词的过程中,学校应怎样更好地发挥作用?请你写出两条切实可行的建议。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中华之光——传播中华文化年度人物评选,是中央电视台继“感动中国”、“年度经济人物”、“体坛风云人物”之后全新策划推出的一项大型文化人物评选活动。2017年12月15日第六届《中华之光——传播中华文化年度人物》颁奖典礼,在中央电视台举行。用文物沟通中日文化交流的使者陈建中、在南非为传播中华文化奔走的女英豪陈玉玲、首位获得“俄罗斯功勋艺术家”称号的华人左贞观、用中国音乐与世界对话的著名作曲家赵季平等10人获个人奖。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融进去”的国家品牌“文化中国·四海同春”获集体奖。在比利时传播中华文化、创刊“今日中国”杂志的姐妹丽娜与安娜和领导建立全球第一个孔子学院的美国人丹·牟德获特别贡献奖。获奖者来自世界五大洲,代表了不同的文化领域,每一位都是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代表性人物。

材料二乡村文化兴盛既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动力,也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标志。A村在发展乡村文化中,坚持传承发展,提升农耕文明,动员村民参与到乡村文化共建、共管、共享的建设中去,以弘扬传统美德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抓手,打造一个有着村民自己“乡村魂”的特色文化品牌,开发独具创意的旅游产品,并通过媒体、网络进行传播,提高本村知名度,从而使乡村充满了生机和活力。


(1)结合材料一,运用文化生活有关知识,分析开展传播中华文化年度人物评选活动的意义。
(2)结合材料二,运用文化作用和文化创新的知识总结A村文化建设的成功经验。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