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正确处理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06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用“中华美育精神”滋养青年一代,建立新时代民族信仰。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对学校美育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要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坚持以美育人、以文化人,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

美育是最重要最基础的人生观教育,对人格的陶冶和塑造,对人的全面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美育涉及生活各个层面,事关人的情感和生命体验,目的在于激发人们领略生活之美、时代之美的能力,不断提升人的精神境界。

传承和弘扬中华美学,要坚守中华文化立场、传承中华文化基因、展现中华审美风范,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因浸润心田,引领人们更好地汲取中国智慧、弘扬中国精神、传播中国价值。根据新时代美育特点,学校新媒体运营管理者在做具体工作时,可借助当前大众传媒技术对知觉、视觉、听觉的调动能力,坚持以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基本导向,将“文”、“美”通过有趣的方式表达。新媒体助力美育活动,开展化人、育人宣传,帮助提高学生的审美和人文素养。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的知识,谈谈如何做好美育工作、培育中华美育精神。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在2022年的央视春晚舞台上,一曲舞蹈诗剧《只此青绿》惊艳全网,让无数观众沉醉在中华文化描绘的唯美画卷中,久久不能忘怀。

《只此青绿》舞蹈是以北宋名画《千里江山图》为背景进行编排的。舞台上,只见一群婀娜多姿的少女身着青绿色长衣,伴着悠悠音乐正在翩然起舞。绝美的舞姿,干脆的甩袖,映衬着背景中缓缓展开的泛黄画卷,她们似是画中重叠的山峦,参差起伏。云雾中,只剩下青绿色相互辉映,隐约间,还能看到山水相依的美感正在随着舞姿的跃动渗入观众的灵魂。恍惚间祖国的锦绣河山在这一刻不仅仅是跃于纸上,更是体现在当前优雅的舞蹈中,每一次跳跃的舞姿中,好似焕发着别样的美感。舞蹈演员们用绝妙的方式,演绎出了中国人的独特审美,用舞姿传承着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岁月的洗礼,并没有洗去历史的烟云,灿烂不息的中华文化正在世世代代的传承中焕发着新鲜的活力。一曲舞蹈诗剧《只此青绿》惊艳春晚舞台,一群婀娜多姿的少女在古雅的音乐声中用柔美的身姿复刻着祖国的锦绣山河,让观众如痴如醉。


(1)联系材料,运用所学的文化知识,分析舞蹈诗剧《只此青绿》让无数观众久久不能忘怀的原因。
(2)文化传承是永远的时代主题,后辈青年需要担当责任,让中华文化流芳百世。请你为“文化传承责任,我辈青年担当”班会主题,列举两个发言要点。(每条20个字以内)
3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古浪县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了让非遗文化起来,彰显传统文化的魅力,古浪县开展了一系列活动。

积极开展“非遗”日宣传活动,通过印刷《非遗法》、发放宣传材料、悬挂横幅等多种形式,大力宣传非遗保护传承工作,使保护与传承深入人心。组织非遗传承人参加国家级非遗项目展演活动,精心挑选有代表性的非遗手工制品及特色食品,如刺绣、药枕、布鞋等“非遗”手工作品86件,参加甘肃首届“丝路记忆”敦煌展,凸显非遗独特魅力。开展了民间文艺汇演活动,省级非遗项目《古浪老调》以老曲新唱的方式呈现,利用非遗文化编制的抗疫小视频,都令人耳目一新。并积极利用电商、网络平台等多种手段,逐步将非遗产品推向省内外市场,推进传统非遗手工技艺振兴发展。这些活动在传承与保护中让古浪县非遗文化彰显出独特的魅力。


运用“继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知识,分析古浪县是如何让非遗文化“活”起来的?

4 . 今天,很多创作已不在纸上进行。然而,打印出来的文字,很难像手稿那样展现作者的笔底波澜。手稿是时间的证物,也是文化的传递,一些手稿还兼具学术价值和收藏价值。即使在数字时代,手稿依然有生命力。

运用《哲学与文化》知识,谈谈你对“手稿依然有生命力”的理解。
2022-09-17更新 | 5650次组卷 | 14卷引用:北京市第五十七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测试政治试题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共同富裕是中华民族最为质朴古老的理想之一。古代思想家描绘的“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的理想世界,是人们最为美好的追求和向往。几千年来,我国传统士大夫始终强调不与民争利,主张“藏富于民”。这种以保养生民、促进民生、藏富于民的共同富裕思想,在我国绵延传承几千年,对历朝君主和广大民众产生深远影响。

我国广大民众对共同富裕的企盼和追求贯通古今,党和国家始终把带领人民走向共同富裕,实现全面发展,创造美好生活,作为奋斗的目标。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实现了从温饱不足到总体小康、再到全面小康的历史性跨越,开辟出新时代共同富裕的光明大道。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共同富裕思想为什么能够在我国绵延传承几千年?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从《龙门金刚》到《只此青绿》,从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上的二十四节气倒计时到闭幕式上的“折柳寄情”,绝美中国元素一次次令世界惊叹。随着中国传统文化频频出圈,“国风”已成为一种潮流,在年轻人中大受追捧。

在国风潮流的背后,既是传统元素与现代科技的完美融合,也是传统文化保护与文化产业发展的良性互动。一方面,4K高清直播、XR和VR等技术的运用,让传统文化“活”了起来,让人们能够切身感受中华文化的魅力,拉近了现代与传统的距离。另一方面,专业人士的创作、草根社群的活动促成了众多叫好又叫座的文化“爆款”,推动国风从小众文化逐渐流行起来,使“国潮”成为时尚。

国风的流行既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焕发新生的表现,也为中国文化产业走出自己的道路注入了新鲜动能。在为此感到高兴的同时,我们也要看到,一些封建糟粕借着国风的潮流沉渣泛起,一些庸俗文化也伪装成“国风”招摇过市。如何使国风潮流“不退潮”,我们还需要更多思考与探索。


(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分析国风文化能够形成潮流的原因。
(2)有人认为,封建糟粕和庸俗文化借机复苏说明国风的流行实质上是一种文化的倒退。结合材料,运用“发展的前进性与曲折性相统一”的知识谈谈你对这一论断的认识。
2022-06-16更新 | 113次组卷 | 1卷引用:宁夏银川市第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文)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自觉的产物,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与精神动力。在领导中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不同历史时期,我们党始终坚持以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导,不断给民族精神注入生机和活力,使中国人民的精神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更需要必胜的信心、昂扬的斗志,更需要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为此,要充分利用文化优势、理论优势和实践优势,广泛开展民族精神教育。


结合材料并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在当代我们应该如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2022-05-25更新 | 58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南阳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下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8 . 近年来,沉睡的历史人物、文物频频“出圈”,博物馆文创让文物“活”了起来。比如三星堆博物馆上线了“古蜀萌娃”系列表情包,神秘的青铜面具变身萌娃,引发年轻网友对古蜀文化的关注;敦煌博物馆引入AI识别技术,助力敦煌壁画保护与修复,以此为基础创作数字动画剧,以大众喜闻乐见的方式传承了壁画故事。虽然博物馆文创发展势头良好,但一些开发工作者缺乏对人民需求的关注,导致某些文创产品创新难以激发市场购买力。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中“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相关知识,分析博物馆文创如何更好地让文物“活”起来?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从《龙门金刚》到《只此青绿》,从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上的二十四节气倒计时到闭幕式上的“折柳寄情”,绝美中国元素一次次令世界惊叹。随着中国传统文化频频出圈,“国风”已成为一种潮流,在年轻人中大受追捧。

在国风潮流的背后,既是传统元素与现代科技的完美融合,也是传统文化保护与文化产业发展的良性互动。一方面,4K高清直播、XR和VR等技术的运用,让传统文化“活”了起来,让人们能够切身感受中华文化的魅力,拉近了现代与传统的距离。另一方面,专业人士的创作、草根社群的活动与中国文化产业的崛起相互交融,促成了众多叫好又叫座的文化“爆款”和时尚品牌,推动国风从小众文化逐渐流行起来,使“国潮”成为时尚。

国风的流行既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焕发新生的表现,也为中国文化产业走出自己的道路注入了新鲜动能。在为此感到高兴的同时,我们也要看到,一些封建糟粕借着国风的潮流沉渣泛起,一些庸俗文化也伪装成“国风”招摇过市。如何使国风潮流“不退潮”,我们还需要更多思考与探索。


(1)有人认为,封建糟粕和庸俗文化借机复苏说明国风的流行实质上是一种文化的倒退。结合材料,运用“发展的前进性与曲折性相统一”的知识谈谈你对这一论断的认识。
(2)为号召同学们学习、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学校即将组织“国风小小传承者”主题活动。请你为这一活动撰写两条标语,要求主题突出,朗朗上口,每条在20字以内。
2022-05-06更新 | 79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外国语学校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广东红色资源灿若星河。作为中国近现代革命的策源地之一,广东有着光荣的革命传统和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全省共有4000余处红色遗址散落在各地。这里刻下了无数革命印迹,从中国共产党领导广州起义的英雄壮举,到红军长征在南粤大地播下的革命火种,从中共三大在广州的胜利召开,到珠江两岸涌起改革春潮,近百年间留下的数不胜数的红色资源铸就了中央苏区红色土地、粤北红色堡垒、东江纵队抗战、爱国名人侨乡等红色基地。

这些优质的资源是生动鲜活的精神教材,也是硬核有料的信仰载体。立足这片沃土,传承红色基因,关键就在于讲好红色故事,发挥出红色文化实实在在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和公信力,要讲好红色故事,搞好红色教育,将红色基因代代相传。


(1)结合材料,并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讲好红色故事对培养时代新人的重要价值。
(2)学校团委拟举行“红色故事进校园”活动,请你就此主题撰写两条宣传标语,要求紧扣主题,朗朗上口,每条在15字以内。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