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正确处理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06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从春节《唐宫夜宴》火爆全网,到后续的《元宵奇妙夜》《清明时节奇妙游》《端午奇妙游》《七夕奇妙游》《中秋奇妙游》以及《重阳奇妙游》,河南卫视的奇妙游系列节目在持续创新中频频“妙”出圈。

“奇妙游”系列节目深入挖掘中国传统节日中的文化内涵,讲出了一个又一个非常精彩的中国故事。其一帧一画,展现上下五千年的文化,拿出来都是满满的自豪感;“奇妙游”系列除了努力找寻传统文化与新时代的共情点、共鸣点外,还运用5G+AR等先进技术将传统文化和现代元素融在一起,古新结合、虚实结合。总之,河南卫视正是突破了传统晚会的艺术形式,深入挖掘中国传统文化内涵,与时代精神、前沿科技创新交融,才得以打造出一个个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妙”出圈的节目。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的知识,分析河南卫视的奇妙游系列节目频频“妙”出圈对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启示。

2 . “奶糖的香”涂在手上,“故宫的美”抹在脸上,“报纸的墨”绣在身上,“花露水的味”掺进酒里,传统文化在当代有了别致的美。


简答文化继承与文化发展的关系。
2021-12-12更新 | 55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壮族自治区钦州市一中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政治期中考试试题(理科)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2019年2月18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感动中国2018年度人物颁奖盛典》播出。两弹一星功勋程开甲,把生命献给高原的植物学家钟扬,生活节俭却捐赠千万的退休老人马旭,不畏牺牲的排雷战士杜富国,危急时刻安全降落的英雄机长刘传健,担起未来的80后乡村教师张玉滚……他们的故事折射着人性的光辉,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体现了爱国情怀所激发的社会向上力量,让社会变得温暖明亮,让祖国变得繁荣富强。

材料二   “从非物质文化遗产转化成舞剧,不生硬、不尴尬的太少了,《醒·狮》做到了雅俗共赏,做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民族情怀完美结合。”首届粤港澳大湾区文化艺术节国际舞蹈季于2019年6月25日启幕,承载着粤港澳大湾区同根同源历史底蕴的舞剧《醒·狮》作为开场舞蹈再次赢得了观众的认可。《醒·狮》是我国第一部以国家级“非遗”项目广东醒狮为主题的大型民族舞剧,2018年公演以来,好评如潮的《醒·狮》已成为新时代传承岭南文化、连接粤港澳大湾区的新名片。随着《醒·狮》公演场次和观众好评的叠加,传统非遗项目醒狮也再次焕发新的生机。“醒狮文化生生不息,醒狮气脉代代承传。我们一直想做醒狮题材的舞剧,但直到2013年在一次采风调研中才找到一个合适的切入点,明确了以醒狮表现民族觉醒的核心主题。”广州歌舞剧院院长、总导演史前进表示,如何将传统非遗的魅力通过舞台剧的形式表现出来是舞剧编创的难点所在,为此他们花了不少心思。南狮、南拳、蔡李佛拳、大头佛、英歌舞、岭南曲风、广东狮鼓、木鱼说唱……《醒·狮》中的舞蹈设计几乎都能找到其文化“出处”。此外,该剧还将民族舞蹈与广东狮舞相融合,将南拳马步和广东醒狮特有的腾、挪、闪、扑、回、旋、飞跃等技巧融入舞蹈语言,大开大合、刚柔相济,炫酷的观感体验无不体现着编创人员的智慧。


(1)结合材料一,运用文化对人的影响的知识,说明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举办《感动中国2018年度人物颁奖盛典》的依据。
(2)结合材料二,运用文化传承与创新知识,说明舞剧《醒·狮》的成功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传承的启示。
2021-12-08更新 | 67次组卷 | 1卷引用:甘肃省兰州市教育局第四片区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理14中用)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农村城镇化为农民带来了新的机遇和发展,也带来了农村文化慢慢消失等隐患。

宜宾预计总投资15亿元打造3个“香气飘飘”的小镇:“橘香特色小镇”牟坪镇有着川南橘乡之称,每年都会举办品橘节,当前已经建立农村电子商务平台,线上线下都可推广橘产品。“茶香小镇”以金秋湖北域早茶之乡为基础,利用邱场镇的交通优势和自然生态环境,拟建包括无公害早茶基地、茶山花海主题园、现代养老庄园等一系列生活服务基地,发展“茶旅”一体的特色小镇。“香醋”小镇思坡镇拥有作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思坡醋,其百年传承的传统酿醋工艺保留至今,保存有大量保留着原始风貌的明清建筑,小镇打造包括修缮思坡镇老街风貌,万寿宫修缮,古码头及古牌坊等古迹重塑工程。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传承与创新”知识,探究推动农村城镇化的过程中如何打造优秀农村文化。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西塘——生活着的千年古镇。

相传春秋时期吴国伍子胥兴水利,通漕运,开凿伍子塘,引胥山(现嘉善县西南12里)以北之水直抵境内,故西塘亦称胥塘。在唐开元年间就已建有大量村落,人们沿河建屋、依水而居;南宋时村落渐成规模,形成了市集;元代开始依水而市渐渐形成集镇,商业开始繁盛起来;明清时期已经发展成为江南手工业和商业重镇。“春秋的水,唐宋的镇,明清的建筑,现代的人”,是对西塘历史沿革的写照。

西塘是中国首批历史文化名镇,亦是国家5A级旅游景区。成长中的西塘确立了“保护古镇、开发新城”的思路,创新设计了融古典和现代艺术于一体的新式建筑,在古今对接中维护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是专家们研究江南水乡风貌的基地;艺术家们描绘江南水乡风情的净地;游客们领略江南水乡风景的胜地;原住民们发家致富的福地。西塘古镇以特有的文化气质,吸引着世界各地的人们。西塘是古典的,也是现代的。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的知识,分析西塘古镇是如何做到在时代变迁中保持着“古典的,也是现代的”。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面要求:

《新华字典》时隔 9 年再次修订,新版于 2020 年 8 月 10 日发行上市。本次修订增录的“初心”“点赞”“拼车”“截屏”"“二维码”等新词,记录着当下中国的新现象、新概念、新事物。一个个新词,勾勒出经济社会发展的方向和当代文化风尚,在生活内外、线上线下,供全民共用共享。远可鉴历史,近能征时事。综观词汇发展历程,无论是旧词消失、新词诞生,还是外来词引进与本土化融合。抑或打破词汇既定含义翻用新义,无不体现语言和时代的同频共振与无缝对接。语言正是在这一过程中不断流变发展、不断被整理规范,进而保持着生机。一代代读者通过翻阅和检索这本小小的字典,识得更多文字,规范汉语用法。也正是因为语言文字的规范,中国的文化教育事业基础更牢固,步伐更坚实。从古至今,人们用语言传递信息,表达情感;人们用语言承袭旧章,创造新器。一个个新词语不断萌发,一个个新寓意脱颖而出。这些词语不仅会在使用中获得意义,也会汇入历史的长河,成为国家和民族的共同记忆。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新华字典》收录新词的合理性。

7 . 我国是一个具有五千多年历史的文明古国,中华法系源远流长,中国传统法律思想是中华民族悠久文化在法律领域的投射。下面是某社团同学在古代法律思想研究性学习中搜集的法律思想观点。

观点一:中国传统法律思想中包含“天人合一”、“调处息讼”观念。传统文化中包含较强秩序意识、稳定观念和和合价值。把“和”作为解决纠纷的最高价值选择。

观点二:中国传统法律思想中包含人治而非法治的法律工具主义观念。法律仅仅作为工具用来协助统治者贯彻落实其所倡导的伦理思想,要尊重并无条件服从于位高权重之人。


有人认为:中国传统法律思想具有工具主义、专制主义等糟粕成分,是社会发展的阻力。请运用中华传统文化的知识,对上述观点进行评析。
8 . 如何正确对待中华民族传统文化?
2021-11-10更新 | 90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牡丹江市三中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理)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中华老字号承载了厚重的生活与文化记忆,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商业领域的集中呈现,是中华民族几千年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中华老字号也曾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艰难度日,甚至抱憾终结。如今,北冰洋冷饮雪糕实现“1小时达”,五芳斋万种定制粽任君选择,百雀羚新媒体广告圈粉“90后”....乘着互联网的东风,目前全国有超过半数的中华老字号上线网店,老品牌,新姿态,老字号们正敞开怀抱迎接新零售时代。中华老字号六必居以“既恪守六必祖训,又对标新时代需求”为发展理念,以铸造诚信活力民族品牌为发展目标,将深厚的文化积淀、精湛的传统工艺,融入新时代、新元素、新技术,将“酱菜之源”的核心文化创意融入产品本真,全面提升了中华老字号“六必居”的社会形象和影响力.对于老字号来说,创新创意的难点不在于形式,而在于如何让品牌常青。时下,“互联网+”持续发力,创意营销花样百出,为老字号传承发展带来了更多可能性。老字号需要做的是让世代传承的精湛技艺与时俱进,既留住老顾客,又吸引更多新消费群体。愿更多老字号“守得住经典,当得了网红。”


(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说明如何推动中华老字号赢得未来。
(2)就如何运用互联网思维激活老字号的商业基因提出两条建议。
2021-11-10更新 | 91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乐山市十校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尊崇孝道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居外十三年,过家门不敢入”,这是大禹卓绝的作风;“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这是孔子的文明观;“对国家尽忠,就是对父母最大的孝”,这是核潜艇之父黄旭华执着不变的信念;“为人民服务,就是对父母最大的孝!”这是习仲勋对儿子习近平的期许。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国人耳熟能详的诗词,早已告诉了我们孝与国的关系。从传统“孝”文化到当今的爱国情怀,是“孝”文化的升华。不忘传统、敢于创新,推动中华传统孝道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孝道文化的价值。


结合材料,运用辩证否定观的知识,说明我们应该如何推动传统孝道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