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正确处理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94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要采取更多惠民生、暖民心举措,着力解决好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增强均衡性和可及性,扎实推进共同富裕。

“不患寡而患不均”,共同富裕是中华民族最为质朴古老的理想之一。古代思想家描绘的“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的理想世界,是人们最为美好的追求和向往。几千年来,我国传统士大夫始终强调不与民争利,主张“藏富于民”。这种以保养生民、促进民生、藏富于民的共同富裕思想,在我国绵延传承几千年,对历朝君主和广大民众产生深远影响。

我国广大民众对共同富裕的企盼和追求贯通古今,党和国家始终把带领人民走向共同富裕,实现全面发展,创造美好生活,作为奋斗的目标。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实现了从温饱不足到总体小康、再到全面小康的历史性跨越,开辟出新时代共同富裕的光明大道。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的相关知识,分析在当代应如何对待传承千年的共同富裕思想?
2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古浪县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了让非遗文化起来,彰显传统文化的魅力,古浪县开展了一系列活动。

积极开展“非遗”日宣传活动,通过印刷《非遗法》、发放宣传材料、悬挂横幅等多种形式,大力宣传非遗保护传承工作,使保护与传承深入人心。组织非遗传承人参加国家级非遗项目展演活动,精心挑选有代表性的非遗手工制品及特色食品,如刺绣、药枕、布鞋等“非遗”手工作品86件,参加甘肃首届“丝路记忆”敦煌展,凸显非遗独特魅力。开展了民间文艺汇演活动,省级非遗项目《古浪老调》以老曲新唱的方式呈现,利用非遗文化编制的抗疫小视频,都令人耳目一新。并积极利用电商、网络平台等多种手段,逐步将非遗产品推向省内外市场,推进传统非遗手工技艺振兴发展。这些活动在传承与保护中让古浪县非遗文化彰显出独特的魅力。


运用“继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知识,分析古浪县是如何让非遗文化“活”起来的?

3 . 中医药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典型代表。在中医药的发展过程中,中医药文化不断吸收和融合各个时期先进的科学技术和人文思想,不断创新发展,理论体系日趋完善,技术更加丰富,形成了鲜明的特点。

中医是中国特有的医学手段,然而其理论基础和治疗手法与现代医学有着很大的差别,因此,关于中医,人们还存在一些争论。有人认为,中医是伪科学,没有可靠的现代科学依据;有人认为,中医是人们在实践中总结提炼出来的,具有科学性;也有人认为中医虽然存在缺陷,但仍有其科学的一面。


运用文化传承的知识,分析说明应如何正确对待中医药文化。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共同富裕是中华民族最为质朴古老的理想之一。古代思想家描绘的“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的理想世界,是人们最为美好的追求和向往。几千年来,我国传统士大夫始终强调不与民争利,主张“藏富于民”。这种以保养生民、促进民生、藏富于民的共同富裕思想,在我国绵延传承几千年,对历朝君主和广大民众产生深远影响。

我国广大民众对共同富裕的企盼和追求贯通古今,党和国家始终把带领人民走向共同富裕,实现全面发展,创造美好生活,作为奋斗的目标。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实现了从温饱不足到总体小康、再到全面小康的历史性跨越,开辟出新时代共同富裕的光明大道。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共同富裕思想为什么能够在我国绵延传承几千年?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作为传统戏曲中最古老的剧种之一,昆曲是中国传统戏曲艺术中的珍品,更是中华文化的精髓。近年来,中国戏曲正成为独特的文化符号走向全世界。

昆曲又称昆腔,发源于江苏昆山一带,距今已有600多年。昆曲在历史中以其较高艺术和审美价值,引领着中华民族的集体审美。涌现了包括汤显祖的《壮丹亭》、孔尚任的《桃花扇》在内的很多脸炙人口的名剧。同时,昆曲为众多剧种的发展提供了养分,对民间百姓生活影响颜深,被称为“百戏之师”“百戏之祖”。

随着中国近代社会动荡、战事频繁,昆曲几近消亡;到了现代,昆曲又离当代人的审美需求有一定的差距,逐渐与时代脱节。现在,我国势力推动昆曲重新焕发生机:针对昆曲脱离时代的问题,要求昆曲创作者主动出击,“放下架子”走入市场,走进群众:督促昆曲创新发展,创作更多的原创剧目,以更为新颖的面出现在舞台上。慢慢地,昆曲的受众越来越多,渐渐有了市场……



(1)结合材料并运用“继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知识,说明与时代脱节的昆曲我们为什么要推动其重新焕发生机。
(2)结合材料,运用发展的有关哲学原理,分析昆曲从衰落到重新焕发生机的过程。
2022-08-03更新 | 257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新高考联考协作体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近年来,西藏通过“非遗+”让璀璨的非遗文化呈现“七十二变”,既加速了优秀传统文化破壁出圈,更成为推动西藏乡村振兴的新引擎。这其中,活态传承的理念为非遗重新焕发新魅力、释放出最大价值起到了重要作用。

活态传承指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生成发展的环境当中进行保护和传承,在人民群众生产生活过程当中进行传承与发展的传承方式。事实上,无论是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还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都不能静态被动地保护,而是需要动态传承和发展,为其注入现实生活的源头活水,焕发其自我创新的活力。后继有人是非遗实现活态传承的前提条件,也是让特色浓郁、积淀深厚的非遗文化展现持久魅力的关键所在。要实现非遗传承后继有人,一方面要继续加强对传承人和传承保护单位的资金、技术等各方面的扶持力度,激发其工作积极性;另一方面,要加大寻找、遴选和培养具体项目,以项目为载体,让非遗传承成为一项系统性、长期性的工作,确保非遗活力。

注重交流、共享和融合是所有优秀文化的共性,从主要依靠传承人的口传心授到通过现代科技手段实现文化资料的全方位保留。布达拉宫管理处目前已研发文创产品400余种,以一个个“非遗+”的推广模式和一件件创意十足的文创产品,正生动体现在西藏非遗活态传承的火热实践中。以活态传承激发非遗新活力,最终就是要让非遗保护形成“内方外圆”的机制:对于处在核心位置的非遗文化内涵要以传承和保护为主,保证各传统文化艺术的“原汁原味”,严格保证“不走样”;同时,围绕如何进一步发扬非遗文化的命题,采取灵活多变的举措,让非遗文化有多个载体、多种方式打响知名度,吸引更多人参与到非遗传承传播工作中,真正形成人人支持和参与非遗传承保护的氛围。


(1)结合材料,运用矛盾分析法有关知识分析西藏“非遗+”在文化发展方面所采取的举措。
(2)请就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拟写一条宣传标语。
2022-08-02更新 | 212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渭南市韩城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质量检测政治试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近年来,福建泉州通过多种途径促进南音活态传承。一是建立从幼儿园到大学的全阶段非遗传承体系。自1989年“南音进校园”计划启动以来,泉州已有20万名中小学生学习和接触南音;泉州师范学院于2003年设立了南音专业,首次将中国民间乐种引入高校专业中,培养既有音乐理论基础又懂得泉州南音演唱演奏的人才。二是民间社团积极开展南音表演。泉州有近400个民间南音社团,经常面向民众举行小规模演出,极大促进了南音在民间的繁荣发展。三是融合电音创作新歌,吸引年轻群体关注。部分年轻人将电子说唱等现代音乐元素与南音混搭创作出新曲目,如泉州本土乐队“Double明_不清新偶像团体”的混搭曲目《直入南音花园》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播出,引发广大网友关注。


(1)结合材料并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我们应如何传承优秀的民族文化。
(2)结合材料并运用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分析泉州促进南音活态传承的合理性。
2022-06-17更新 | 77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郑州市新郑市(郑州下辖六县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政治试题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任务。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总结概括了党百年奋斗“十个坚持”的历史经验,“坚持自我革命”就是其中之一。

先进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不是天生的,而是在不断自我革命中淬炼而成的。土地革命时期,毛泽东鉴于大革命的失败,认识到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的必要性,开启了自我革命的伟大尝试。解放战争时期,毛泽东在1949年3月召开的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明确提出了“两个务必”,这是当时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对自我革命实践的生动诠释。改革开放特别是十八大以来,我党结合时代特征,开展了一系列具有自我革命性质的党建工程,以新的思路来解决党所面临的各种难题,不断增强党的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

2021年11月11日,习近平在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中强调,全党同志要永葆自我革命精神。在2022年全国两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只要大力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勇于自我革命……我们就一定能够确保党不变质、不变色、不变味。”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知识,说明新时代我们应如何弘扬自我革命精神。

9 . 近年来,沉睡的历史人物、文物频频“出圈”,博物馆文创让文物“活”了起来。比如三星堆博物馆上线了“古蜀萌娃”系列表情包,神秘的青铜面具变身萌娃,引发年轻网友对古蜀文化的关注;敦煌博物馆引入AI识别技术,助力敦煌壁画保护与修复,以此为基础创作数字动画剧,以大众喜闻乐见的方式传承了壁画故事。虽然博物馆文创发展势头良好,但一些开发工作者缺乏对人民需求的关注,导致某些文创产品创新难以激发市场购买力。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中“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相关知识,分析博物馆文创如何更好地让文物“活”起来?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国诗词大会》是由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自主研发的一档大型演播室文化益智节目,以“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为主旨,让大家重温经典诗词之美、感受诗词之趣。

材料一   《中国诗词大会》带领全国电视观众重温了中华经典诗词,让人们从古人的智慧和情怀中汲取营养,涵养心灵。这不仅唤起了公众对传统文化的认识,更引发了一轮学习中国古典诗词的热潮。节目播出后,在网易云课堂上,有关古诗词教育类的课程,点击率迅速上升,其中《文青速成——读诗赏句学修辞》已经有2万多人选课。对于这股热潮,专家指出,对传统文化的学习也要善于甄别,其中不乏糟粕。

材料二   《中国诗词大会》这种文化益智类的节目形式最早是引自美国ABC第三频道的《幸运转盘》,引进之后,我们在此基础上立足于本国实际进行创新。诗词大会的“飞花令”创意,借鉴了古人的“行酒令”游戏,惊险刺激:百人朗诵名诗佳作,在声光舞美的配合下,别有韵味。节目偶教于乐,以文化传播为己任,堪称综艺节目里的一股清流。但也有人认为节目不应只是对诗词的背诵,而也应有诗词的创作,这样才能更好地继承和发展诗词文化。


(1)结合材料一,运用文化继承与发展的有关知识,谈谈我们应该如何让中国古诗词重新焕发时代魅力。
(2)结合材料二,请从文化创新的角度说明电视工作者应怎样创作“广受观众好评和人民认可”的优秀作品。
2022-04-14更新 | 102次组卷 | 1卷引用:新疆伊犁新源县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