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创造的主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5 道试题
1 . 某地连续三年举办“百戏盛典”活动,让全国现存的“卫调花鼓戏”“蓝关戏”等348个剧种一一亮相,推动了传统剧种守正创新,融入现代,获得重生,并成为文化惠民的品牌活动。这表明(     
①文化守正创新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②海纳百川是文化守正创新的应有胸怀
③根植于民族文化土壤是文化创新的动力
④文化创新要为传统文化注入时代精神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2-04-14更新 | 146次组卷 | 20卷引用:河南省郑州市中牟县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政治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孔雀东南飞》中赞扬古代女子诗句中有云:“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十五弹箜篌,十六诵诗书”。而中牟是诗中所描述箜篌的最早制造地,上古乐神师延在这里制造箜篌缔造了中华民族的音乐之都,将建成有箜篌城生态文化公园。

郑州市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徐西平在中牟调研时要求:一是要定好目标,利用视频、互联网、媒体等宣传方式让箜篌城成为中牟的名片传播出去,走向全国走向世界;二是要打造一支优秀的传承人队伍,把传承人素质提上去,把节目质量搞上去,同时要借助箜篌名人对中牟箜篌文化进行更广泛的宣传。三是要有创新,在传承传统文化的同时要把现代元素融入进去,创新才会有发展,创新才更有利于传播。徐西平希望中牟县各界共同努力,利用箜篌城唯一性的优势,把项目做好、做强,把箜篌城打造成响亮的中牟文化名片。


(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说明应如何传承与发展箜篌文化。
(2)请你就发展中牟县箜篌文化写两条宣传标语(每条不超过20个字)。
2021-04-22更新 | 17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郑州市中牟县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政治试题
3 . 文化和旅游部于2020年11月发布的《关于推动数字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首次引入IP(知识产权)概念,提出“培育和塑造一批具有鲜明中国文化特色的原创IP,加强IP开发和转化,充分运用动漫游戏、网络文学、网络视频、数字艺术、创意设计等产业形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我国推动传统文化IP化(   
①能打造主导全球影响力的中国文化       ②有助于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性作用
③有助于提升我国数字文化原创能力       ④有助于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发展
A.①④B.②④C.②③D.③④
2021-04-22更新 | 22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郑州市中牟县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政治试题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1月5日,第二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在上海国家会展中心开幕。为期6天的展会有64个国家、3个国际组织以及3000多家企业参展,规模与人气均超越第二届。

上海国家会展中心二层的国家展集中展示了各国文化和旅游魅力。作为东道主,中国馆既有中国元素又有国际范儿,包括开篇视频、创新中国、开放中国、美丽中国、幸福中国、内地(大陆)与港澳台地区融合发展,中国馆以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为主题,展示了近年来国家在科技、交通等领域取得的创新成果和我国脱贫攻坚取得的积极成效。

中国馆还专辟展台集中展示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良渚古城遗址。本次进博会首次设置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暨中华老字号展演展示内容,在360度全景舞台上,上演了来自上海的民乐《二十四节气精选》,来自浙江的绍剧《金猴送福》、越剧《楼台会》等,还邀请中外参会人员现场体验插花、盘口、剪纸等,以期通过这些互动体验项目,更好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结合材料,从文化生活角度,谈谈该如何更好提升国际传播能力讲好中国故事。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电影《无问西东》讲述了近百年间四个不同时空中同样出自清华的年轻人,对青春满怀期待,身处各自时代的变革矛盾中努力前行,最终找寻到真实自我的故事。电影似乎在提醒人们,每个可能在当下迷失自我的人,要时刻记得:爱你所爱,行你所行;心之所向,无问西东。观众之所以落泪,正是因为有很强的代入感。这告诉我们(       
①优秀作品可以给人们特有的感染力       ②文艺创作应坚持继承与发展的统一
③文艺创作要倡导风格与形式的多样化       ④面向人民扎根生活的作品才会有活力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6 . 2020年1月25日,春节档热门电影《囧妈》在网络平台上免费点播,加上剧作以亲情为内核,堪称心灵“神药”,三日总播放量超过6亿。虽然该模式在行业内备受争议,但未来视频平台直接以付费点播形式推出大制作的院线电影,其产业链的价值分配和商业模式已经具备可行性。这印证了
①文化创新应着眼于满足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
②科学技术的进步是决定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
③保障群众基本文化权益需大力发展公益文化事业
④借助传播手段和模式的创新能够推动文化的发展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7 . 中医药是中华民族五千年传统文化的的瑰宝,但也存在诊疗率低、中草药使用率低等问题。针对中医药发展面临的困境,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实施健康中国战略,坚持中西医并重,传承发展中医药事业。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是中医药的灵魂和血脉,是中医药传承的“基因”,要让中医和现代健康理念相融相通。要加强中医药对外交流合作,推动中医药和西医药相互补充、协调发展,针对西医学的短处,发挥中医药在治未病中的主导作用。这既符合国情,也符合民意,有利于提高人民健康水平,保护人民健康权益.


从文化创新的角度,结合材料说明应如何更好的推进中医药事业的发展。
8 . 2015年,新版《辞海》编辑委员会宣布将在推出纸质版《辞海》的同时,推出适用于各种阅读终端的电子版和网络版。这一做法体现的文化生活道理是
①文化创新要着眼于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需求
②有价值的文化创造源于文化传播载体的变革
③文化创新是文化富有生机和凝聚力的保证
④信息技术推动文化生产和消费方式的变革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19-01-30更新 | 1440次组卷 | 65卷引用:2016-2017学年河南省郑州市八校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政治试题

9 . “薅(hao)草锣鼓”是一种伴随田间集体劳动,由“歌师”在鼓的伴奏下进行演唱的一种民间艺术形式。“薅草锣鼓”产生于村民们在田间劳作之时的大忙季节,是劳动人民在集体薅草、挖土、栽秧时,为了缓解疲劳,加快进度,以击鼓作气力、以酣歌抒胸臆、以提高生产效率为目的而形成的一种极具生活气息和浪漫色彩的优秀民间文化形态。较为集中地分布在湖北、云南、贵州、四川、重庆、广西、陕西、甘肃以及少数民族地区。然而,由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农村劳动方式的改变,加上近年来民间老艺人年岁的增大和农村大量劳动力外出务工,“薅草锣鼓面临传承之忧。对此,各地纷纷采取措施加大了保护、传承“薅草锣鼓”工作力度。重庆酉阳有关部门还成立了编写组,收集整理“薅草锣鼓”歌谣,对“薅草锣鼓”进行深度挖掘和包装打造,将其移植到舞台上。2008年,酉阳《薅草锣鼓》成功亮相加拿大华人春节联欢晚会,2010年参加央视音乐频道《民歌•中国》栏目演出,同年又参加了“中国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音乐舞蹈类)调演活动”北京展演,反响强烈,获得观众和专家的一致好评,酉阳薅草锣鼓从此走出深闺,走向全国。


请运用《文化生活》中有关文化创新的知识,说明如何使传统民间艺术换发新的生命?
2019-01-03更新 | 46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郑州市第106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10 . 2019年1月15日,新编姚剧历史剧《王阳明》在北京上演。中国戏曲剧种种类繁多,据统计,中国各民族地区的戏曲剧种有三百六十多种,传统剧目数以万计。姚剧属吴语系滩簧类地方剧种,产生于浙江余姚,至今已有250多年历史。新编姚剧《王阳明》把王阳明重视民生的思想融进了戏剧情节,通过场景演绎抓住了观众心理,观众好评如潮。这表明
①中华文化具有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特征
②立足于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
③要尊重人民群众在文化创造中的主体地位
④文化对人具有潜移默化、深远持久的影响
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