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5 道试题
1 . 慧能的故事脍炙人口,流传甚广,也在传播过程中众说纷纭。《坛经》敦煌古本中说“菩提本无树,明镜亦无台。佛性常清净,何处有尘埃?”日本京都堀川兴圣寺本《坛经》中说“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有尘埃?”以宗宝本为代表的流通本《坛经》中说“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专家学者们至今为止仍在对其源头是什么而孜孜不倦考究。对此,观点正确的是(       
①唯心主义是哲学史上的一朵漂亮的无实之花       
②专家学者们对偈语源头的探索属于唯物主义
③随着探索的深入,人们必将确定偈语的源头       
④有时的一字的差别,在智慧之路上也很重要
A.②④B.①②C.③④D.①③
2 . 《华严经》曰:“心如工画师,能画诸世间。五蕴悉从生,无法而不造。”下列与材料蕴含的哲学观点相同的是(     
①心生法生,心灭法灭。心染则国土染,心静则国土净
②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
③事物不在人的主观意识之中,“理”是事物存在的根据
④事物的本原便是“吾心”,“理”是离不开“心”的
A.①④B.②③C.①②D.③④
2022-10-09更新 | 320次组卷 | 32卷引用:贵州省思南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政治试题
3 . 下列成语或观点涉及对哲学的基本问题的讨论的是(     
①“唇亡齿寒”与“一叶障目”②“天地合气,万物自生”与“境由意造,物由心生”
③“闭门造车”与“掩耳盗铃”④“子非鱼,安知鱼之乐”与“人类认识是无限发展的”
A.①②B.①③C.③④D.②④
2021-09-02更新 | 595次组卷 | 32卷引用:贵州省思南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5月摸底政治试题
4 . 孟子说:“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下列观点中与孟子观点哲理一致的是(     
A.万一山河大地都陷了,毕竟理却在这里
B.水生万物,万物复归于水
C.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D.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同归于寂
2021-02-21更新 | 419次组卷 | 4卷引用:贵州省铜仁市思南中学2021届高三第五次月考政治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下列选项中,体现围绕哲学基本问题而产生的哲学基本派别对立的是:(     
①“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与“理在事先,理生万物”
②“世界是一团永恒燃烧的活火”与“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
③“心病终须心药治,解铃还须系铃人”与“天不变,道亦不变”
④“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与“黄金无足色,白璧有微瑕”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2-01-19更新 | 1059次组卷 | 99卷引用:【全国百强校】贵州省铜仁市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6 . 中国古代哲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下列哲学观点及对其分析正确对应的是(     
①知出于不知,故以不知为宗一-不可知论
②自由选择的意志高于一切--客观唯心主义
③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朴素唯物主义
④现实的事物是“理念”的模本--主观唯心主义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③
7 . 佛教认为,一个世界经历成立、持续、破坏,又转变为另一个世界的成立、持续、破坏,其过程可分为成、住、坏、空四个阶段,即“四劫”。这一观点(       
①是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观点
②包含了古老的辩证法思想
③看到了世界的绝对运动性
④揭示了世界的客观物质性
A.②③B.①④C.①③D.②④
2022-07-14更新 | 175次组卷 | 31卷引用:【全国百强校】贵州省思南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政治试题
8 . 王守仁认为,心虽主乎一身,而实管乎天下之理;理虽散在万事,而实不外乎一人之心。……外心以求理,此知行之所以二也。求理于吾心,此圣门知行合一之教,吾子又何疑乎?”该观点(       
①缺乏科学依据,属于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观点
②夸大了意识的作用,属于主观唯心主义观点
③正确认识了,“心”和“理”的关系,具有朴素的辩证法思想
④肯定了“知”和“行”是统一而不可分离的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9 .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和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在本质上都坚持了唯物主义根本方向(       )
2020-10-06更新 | 84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思南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政治试题
10 . 唯物主义都是科学的,唯心主义都是不科学的(       )
2020-10-06更新 | 52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思南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政治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