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实现人生的价值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56 道试题
1 . 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中国石化海南炼油化工有限公司炼油一部常减压二班班长薛文刚十八年如一日,每天认真守护每一台设备、每一条管道、每一道阀门的安全。他勇挑重担、敢担重责,在日复一日的工作中守初心、践使命,带领班组员工在安全上精耕细作、在生产上精雕细刻,为装置的平稳运行贡献力量。薛文刚的事迹启示我们(       )
①人既是价值的创造者,又是价值的享受者
②认真做好本职工作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前提
③正确的价值选择是正确的价值判断的基础
④人生价值要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才能实现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 . 我国著名土木工程专家刘西拉教授,在谈到“如何尽快实现人生价值”时,会善意提醒学生们:“不要想着尽快往上蹿,要反过来往下走,到基层去,使命感会告诉你答案。”这是基于(     
①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
②人生价值的实现源自个人使命感的唤醒
③人生价值的实现要注重实践
④不断提升科学素质才能在人生路上走得正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3 . 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时亲自谋划推动“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从农村环境整治入手,由点及面、迭代升级,20年持续努力造就了万千美丽乡村,造福了万千农民群众,创造了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成功经验和实践范例。我们要学习运用“千万工程”蕴含的发展理念、工作方法和推进机制,把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作为新时代新征程“三农”工作的总抓手。上述材料蕴含的哲学道理有(     
①必须坚持人民至上,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最高的价值标准
②将“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作为党群众观点的基本内容
③在实践范例指导下学习运用,体现了事物矛盾的问题的精髓
④把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作为总抓手,体现了抓住矛盾主要方面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③④
4 . “与天下同利者,天下持之。”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引用的这句古语,饱含着长期和人民在一起总结出的朴素哲理:谁把老百姓放在心上,老百姓就把谁装在心里。这蕴含的唯物史观道理是(     
①人民群众是我们力量的源泉,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
②人民群众在任何时期都是社会变革的主力军,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③如果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最高的价值标准,就能实现人生价值
④人民群众是推动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要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5 . 2023年12月22日,“90后”残疾拾荒者胡雷带着价值58000多元的赈灾物资来到甘肃地震灾区,为灾民提供食品、保暖用品和消毒用品等急需物资。这不是胡雷第一次捐款,在之前的15年里,胡雷已累计捐款超过100万,帮助过的留守儿童超过500名。这些数字对于一个残疾人来说,一定是付出了巨大的艰辛和面对了无数的困难,人民日报称他为“跪着的巨人”“最美拾荒者”。这启示我们(     

①人的价值是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

②人的价值判断是在价值选择的基础上作出的

③社会提供的客观条件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前提

④创造和实现人生价值需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6 . “为中华民族崛起而读书”、“清澈的爱,只为中国”、“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等一句句铮铮誓言,无不彰显着青年挑大梁、担大任、干大事的信心和决心。追梦是青年成长成才的“关键词”,圆梦等不来、喊不来,而是要拼出来、干出来。青年是追梦路上的主角,因此,当代青年要(     
①怀抱梦想又脚踏实地,敢想敢为又善作善成
②坚定信念又锤炼品质,立足于梦想挺膺担当
③敢于有梦又勤于圆梦,心系祖国书写人生华章
④珍惜韶华又踔厉奋发,张扬个性实现自我价值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7 . 近年来,某市加快保障性租赁住房建设,针对城市基础建设和公共服务行业来本市工作人员租房“远、贵、难”的痛点,创新打造“新时代城市建设者管理者之家”项目,让城市更有温度。该市的做法(     
①体现了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②发挥了正确的政绩观对改造世界的指导作用
③切实践行了一切为了群众的群众观点
④是站在人民的立场上作出的正确价值选择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3高二·全国·专题练习
8 . 2024年1月19日召开的“国家工程师奖”表彰大会颁发的奖章以红、金为主色调,中央的五角星和天安门元素彰显国家级荣誉的崇高地位和模范引领作用;外圈铺满高铁、大桥等代表性工程技术成果元素,象征我国科技事业发生的历史性、整体性、格局性重大变化。奖章的设计表明(     
①实践活动具有客观性
②价值选择是人生的重要向导
③意识活动具有创造性
④文化能为人们提供精神指引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4-03-21更新 | 167次组卷 | 3卷引用:江西省九校联考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3月月考政治试题
9 . 备受关注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于2024年1月1日起实施。将爱国主义教育写入法律,是回应人民群众强烈爱国热情的现实需要,有利于凝聚社会共识,涵养人们家国情怀,增进民族团结,更好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统一思想、凝聚力量。这反映的哲理有(     
①先进的社会意识先于社会存在的变化而变化
②上层建筑的变化发展离不开社会意识的推动
③先进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
④价值观作为行为准则会驱动和激励人们奋斗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3高三·全国·专题练习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4年2月1日,《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涉彩礼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以下简称《规定》)正式施行。

近年来,多地彩礼数额持续走高,形成攀比之风。这不仅背离了彩礼的初衷,使彩礼给付方家庭背上沉重的经济负担,也给婚姻稳定埋下隐患,不利于社会文明新风尚的弘扬。《规定》针对司法实践中存在的彩礼认定范围、彩礼返还原则、诉讼主体资格等重点、难点问题予以规范。其主要内容如下:

◇重申禁止借婚姻索取财物。民法典规定,禁止借婚姻索取财物。借婚姻索取财物违反了婚姻自由原则,应当坚决予以打击。《规定》明确,以彩礼为名借婚姻索取财物,另一方要求返还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明确彩礼与恋爱期间一般赠与的区别。《规定》明确,在认定某一项给付是否属于彩礼时,可以根据一方给付财物的目的,综合考虑双方当地习俗、给付的时间和方式、财物价值、给付人及收受人等事实认定
(1)彩礼问题属于民间风俗问题。运用《政治与法治》的知识,分析国家运用公权力干预民间风俗的原因。
(2)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的功能和价值观的知识,分析最高人民法院出台该《规定》的意义。
2024-03-12更新 | 322次组卷 | 8卷引用:江西省九江市同文中学多校联考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3月月考政治试题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