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实现人生的价值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1 道试题

1 . 心有所信,方能行远。回望过去,艰苦卓绝铸就中国人的航天梦想。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航天精神,是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第一座载人航天发射场建在素有“地狱”之称的巴丹吉林沙漠,在这样极端恶劣的环境下,老一辈航天人克服了基础薄弱、经费紧张等重重困难,用坚定的报国志向和坚毅的意志品质,让中国航天梦想从这里稳步启航。对此,有人说,伟大的航天事业离不开伟大的航天精神。

中国共产党凭借巨大的改革勇气和无畏的创新精神,领航中国巨轮乘风破浪,开创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使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为实现中华民族的航天事业发展提供了更为坚实的物质基础。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航天事业发展,明确提出航天梦是中国梦的重要组成部分,带领中国航天踏上了新征程。因此,也有人说,国家多大的支持力度就能成就多远的航天梦想。


(1)两个观点从不同角度指出了中国航天梦成功实现的路径。任意选择其中一个观点,结合材料,运用“实现人生的价值”的相关知识加以评析。
(2)根据材料启示,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相关知识,为青年学生处理好国家梦和个人梦的关系提两条合理建议。
2022-12-13更新 | 489次组卷 | 2卷引用:专题九 历史唯物主义(教学设计)
2 . 在国家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背景下,EOD模式被视为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化的有效路径。EOD模式以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为基础,以特色产业运营为支撑,采取产业链延伸、联合经营、组合开发等方式,推动公益性较强、收益性差的生态环境治理项目与收益较好的关联产业有效融合,实现生态和“生财”的有机结合。可见,EOD模式(     
①抓住了制约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
②为解决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矛盾创造了有利条件
③坚持用正确的价值观指导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
④推动了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矛盾的斗争性向同一性转化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从党的十八大到二十大的十年里,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塑造了生机蓬勃的繁荣国家,成就了欣欣向荣的美好生活。

材料一   回顾这十年,中国共产党深入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建议,尊重人民群众首创精神,努力探索密切联系群众的新路径、新方法,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持续用力,不断优化顶层设计,出台惠民生、暖民心的新举措,着力解决好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交上了一份写满幸福感、获得感的民生答卷:我国人均收入水平明显提高,公立医院改革、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全国医保用药范围基本统一,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持续深化,药价降了、看病方便了、健康更有保障了;建成了世界规模最大的社会保障体系;低保、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基本实现应保尽保……人民生活全方位改善,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断得以实现。

材料二   初心使命永不忘,继往开来再出发。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又踏上了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的赶考之路。青年强,则国家强。当代中国青年生逢其时,施展才干的舞台无比广阔,实现梦想的前景无比光明。广大青年要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怀抱梦想又脚踏实地,敢想敢为又善作善成,为实现中华民族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贡献力量!


(1)结合材料一,运用唯物史观的知识,说明这十年中国共产党是如何贯彻党的根本工作路线增进民生福祉的。
(2)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离不开青年的担当作为。结合材料二,运用在砥砺自我中创造和实现价值的知识,以“奋斗新征程,青春勇担当”为主题写一篇演讲稿。
要求:①围绕主题,观点正确:②学科术语使用准确、规范;③语言言简意赅,逻辑清晰;④字数150-200字。
2023-02-08更新 | 119次组卷 | 3卷引用:2019年新课标III卷变式训练主观题篇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现代化是人类文明发展的趋势,实现现代化,是百年来中国人梦寐以求的目标,无数仁人志士为找出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现代化道路不懈奋斗。中国共产党成立后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确立为自己的初心使命,把探索中国式现代化发展道路作为自己的历史重任。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就开始规划中国现代化的目标,提出要将中国由落后的农业国变成先进的工业国。在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时期,提出了“四个现代化”的重要目标和实现路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在总结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成败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对中国实现现代化的道路与战略问题进行了更为深入、富有成效的思考和探索。


(1)结合材料一,运用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的知识,分析说明中国共产党是如何深化对“现代化”的认识的。

材料二   习近平曾用“不能胜寸心,安能胜苍穹”来勉励广大共产党员要正心修身,只有信仰上坚定才能做到政治定力坚如磐石。透过波澜壮阔的革命画卷,广大共产党人做到了胜“寸心”、胜“苍穹”。从李大钊“新造民族之生命,挽回民族之青春”的宏愿,到方志敏“我渴望着光明,我开始为光明奋斗”的誓言;从王进喜“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奋斗,到焦裕禄“心中装着全体人民,唯独没有他自己”的情怀;从孔繁森“一个共产党员爱的最高境界是爱人民”的剖白,到黄文秀“投身到人民群众最需要的地方去”的抉择……在党的百年征程上形成的长征精神、抗美援朝精神、焦裕禄精神、“两弹一星”精神、脱贫攻坚精神等伟大精神璀璨夺目,构筑出中国共产党的精神谱系熠熠生辉。


(2)“不能胜寸心,安能胜苍穹”。结合材料二并运用价值观的知识,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2023-01-19更新 | 198次组卷 | 2卷引用:重难点11 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
5 . 由致公党中央和北京市政协共同主办的“海创论坛·2022”在北京召开。多位专家学者和企业高管就实现“双碳”目标的路径、如何实现绿色发展等问题做了交流,大家一致认为企业绿色转型不仅是为了应对气候变化带来的挑战,更是自身发展的机遇。专家学者的观点(     
①坚持了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
②体现了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
③说明意识的能动性受客观规律的制约
④表明人们对同一对象往往有不同的认识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6 .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今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也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关键之年。

发挥群众积极性。从华北平原到西南边睡,从大别山区到秦巴腹地,从土家苗寨到雪域高原,一支支乡村振兴工作队接力再出发,一个个特色产业带动高质量发展,乡村建设项目纷纷落地,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步履铿锵。广袤的乡村大地,粮食和农业生产喜获丰收,农村和谐稳定,农民幸福安康,对开新局、应变局、稳大局发挥了重要作用。

深化改革增动力。全面开展集体成员身份确认,扎实推进经营性资产股份合作制改革,积极探索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的有效路径.…..今年年底前,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阶段性任务将基本完成。截至目前,全国已建立乡、村、组三级集体经济组织近90万个,清杏核实集体账面资产7.7万亿元。

引导群众新思想。引导优质文化资源和文化服务向农村倾斜……,丢掉“小富即安”的守旧思想,积极参加各类培训,学得一技之长,真正走上依靠自身力量实现“链式反应”的致富快车道。广大农民群众的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

舵稳当奋样,风劲好扬帆。新征程上,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号角已吹响,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广袤乡村正迎来欣欣向荣的美好前景,亿万农民正昂首阔步奔向更加美好的新生活!


结合材料,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谈一谈如何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7 . 天津“十四五”规划勾勒出未来五年发展的崭新路径,为天津开启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征程擘画了宏伟蓝图。
(1)结合“经济与社会”的知识,说明下列纲要内容体现了哪些道理?
纲要内容“经济与社会”道理
大力引育新动能,着力构建“1+3+4”现代工业产业体系,提升产业链现代化水平,建设制造强市。
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战略,提升城乡融合发展水平。深入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主动服务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和雄安新区建设,基本实现“一基地三区”功能定位。
建设更高水平的自贸试验区,实施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打造层次更高、环境更优、辐射作用更强的改革开放新高地。
2021年8月,天津狮桥国际物流有限公司根据疫情期间防疫物资运输需求激增,狮桥党支部第一时间成立党员应急小组,24小时不间断调配全国卡车资源,帮助疫情突发地运送应急物资。

“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新时代也是干出来的。”“光荣属于劳动者,幸福属于劳动者。”但是在当前,青少年中存在不尊重劳动、不珍惜劳动成果的现象,造成“舌尖上的浪费”。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和世界自然基金会联合发布的《中国城市餐饮食物浪费报告》显示,中小学校园食物浪费问题值得关注。


(2)运用唯物史观的知识,谈谈加强青少年尊重劳动、珍惜劳动成果教育的合理性。
(3)劳动模范是民族的精英、人民的楷模,是共和国的功臣。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场合都表达过尊重劳动、关心劳动者的理念。作为新时代的青年,请你围绕“劳模精神进校园”这一主题,就学校如何开展劳模精神的宣传教育提两条建议。
2022-04-23更新 | 210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新华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三下学期4月政治统练试题
8 . 近20年来,M市深入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探索实践了林票、林业碳汇等价值实现路径,逐步打通森林生态价值转化为经济价值的渠道,实现了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协同共进以及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有机统一。由此可见(     
①只有适合生产力状况的生产关系才能推动生产力的发展
②变革不适应经济基础的上层建筑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
③与社会存在同步变革的经济制度往往是社会变革的先导
④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是人民利益与经济规律相统一的要求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2-04-20更新 | 137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湘西自治州2022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政治试题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虎”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华虎文化源远流长。

虎气既有杜甫所说的“虎气必腾上,龙身宁久藏”,龚自珍刻画的“太行一脉走温婉,莽莽瓷西虎气蹲”之特点,又有辛弃疾概括的“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之威武;既有争当天宫殿前卫士横扫野兽如卷席的虎虎生风,又有三战狮子、熊、马和咬死龟怪赢得王者身份敢于斗争的勇猛无畏;既有告诫人类不能以身试险的“虎口拔牙”、“将将虎须”,学孙悟空用虎皮做衣裙的“与虎谋皮”,不能姑息纵容敌人的“养虎遗患”“养虎贻灾”养虎自啮”,也有启迪人们为取得更大成果勇担风险的“不入虎穴焉得虎子”,众多有本事的人团结一致力量会更大的“众虎同心”,迎着困难不惧艰险的“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可以说,虎气凝聚了造就英雄的虎胆,敢于攀登的雄心,藐视敌人和困难的雄风,让同类和异类谈虎色变的虎威。

“虎”很早就成为中国的图腾之一,回首历史,在古代战争中虎头曾被绘制在士兵的盾牌上以增强军人的勇敢、坚强与战斗力,用以吓阻敌人。近代百年,虎虎生威的王者威猛之气鼓舞中华民族克敌制胜取得中国革命的伟大胜利;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龙虎精神激励中国人民取得改革开放特别是“十四五”开局大捷。习近平总书记在2022年春节团拜会上提出“以虎虎生威的雄风、生龙活虎的干劲、气吞万里如虎的精神,书写新的奋斗历史,继续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伟业推向前进,”号召全国人民虎年要学虎劲,练虎胆,弘扬虎精神,展现虎的雄风;推出了虎气及其展示的方法和路径,对虎年攻坚克难再创辉煌有着重要作用。


(1)结合材料,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观的知识,说明弘扬虎精神对虎年攻坚克难再创辉煌的重要作用。
(2)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与人关系的相关知识,分析说明中华民族对“虎”进行文学艺术创作运用的积极意义。
(3)云南省某校高三文科班举行主题班会探究《“虎精神”与实现人生价值的关系》,请围绕主题提出两个观点(每个观点不超过25字)。
2022-04-01更新 | 180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昆明市第一中学2022届高三第八次考前适应性训练文科综合政治试题
10 .
经济生活
1.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经济全球化为世界经济增长提供了强劲动力。已促成了贸易人梦荣、投资大发展、人员大流动、技术大发展。中国东盟建立对话关系30年,是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的30年,我们引领东亚经济一体化,促进共同发展繁荣,让20多亿民众过上了更好生活。
2.对外开放是中国的基本国策,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方向发展。中国拥有巨大国内市场,将始终向东盟国家开放,愿进口更多东盟国家优质产品,包括在未来5年力争从东盟进口1500亿美元农产品。尽早启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30版建设,提升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水平。
3.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共建美丽家园。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实现永续发展的基础中方愿同东盟开展应对气候变化对话。
政治生活
1.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世界多极化深入发展。我们坚定维护地区和平稳定,始终聚焦发展主题,促进了地区融合发展和人民福祉。习建议共建和平、安宁家园。做地区和平的建设者和守护者,坚持对话不对抗、结伴不结盟,携手应对威胁破坏和平的各种负面因素。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坚持国际和地区的事大家商量着办,中方坚决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2.我国的国家性质和国家利益决定了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和平共处五顶原则是对外关系的基本准则。我们率先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万隆精神”,我们照顾彼此重大关切,尊重各自发展路径,以真诚沟通增进理解和信任,以求同存异妥处分歧和问题,共同维护和弘扬亚洲价值观。
3.国家利益是国际关系的决定因素。共同的国家利益是国家之间合作的基础。实现国家安定和人民幸福是我们的共同目标,我们要坚持合作共赢,守望相助。
4.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让我们把维护和平、促进发展的时代使命扛在肩上,构建更为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共创更加繁荣美好的地区和世界!
文化生活
1.文化的作用。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通过实践活动可以转化为改造世界的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先进健康的文化促进社会发展,落后腐朽的文化则会阻碍社会发展。中国倡导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率先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万隆精神”,共同维护和弘扬亚洲价值观,强化了命运共同体意识,推动中国东盟合作取得一系列重大成就。
2.文化具有多样性,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中国和东盟民族文化宗教多姿多彩,多元包容是我们的共同基因。
3.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中国倡导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深化文明交流互鉴,用好地区多元文化特色和优势。
4.文化继承是文化发展的前提和基础,文化发展是文化继承的必然要求。30年的宝贵经验是中国和东盟的共同财富,为双方发展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奠定了基础、提供了遵循。我们要倍加珍惜、长久坚持,并在新的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
生活与哲学
1.价值观的导向作用。正确的价值观对事物发展起积极促进作用。正确的价值取向和价值选择一要自觉遵循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二要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中国倡导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要积极顺应时代发展潮流,作出正确历史选择,共同维护和弘扬亚洲价值观。
2.联系具有客观性,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世界上不存在绝对安全的孤岛,普遍安全才是真正的安全。
3.自然界的存在和发展是客观的。建设美丽家园,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实现永续发展的基础。
4.事物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中国东盟建立对话关系30年来,走过了不平凡的历程,走出一条睦邻友好、合作共赢的光明大道。
2022-02-26更新 | 32次组卷 | 1卷引用:热点05 中国与东盟建立对话30周年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