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原理及其方法论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76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作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一项重要任务,党和国家机构职能实现系统性、整体性重构。面对新时代新征程提出的新任务、新的战略安排、新的工作需要,党的二十大对深化机构改革作出重要部署,中央有关部门坚持把机构改革的顶层设计和问计于民统一起来,通过深入调查研究、广泛征求意见、反复论证完善,最终形成了《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草案)》。党的二十届二中全会审议通过后,将国家机构改革的部分内容提交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审议。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关于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的决定,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有力保障。这次党和国家机构改革坚持问题导向,强弱项,补短板,突出重点行业和领域,针对性比较强,涉及面比较广,着力解决一些事关重大、社会关注的难题,将对经济社会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请运用“寻觅社会真谛”有关知识说明,制定和实施《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的哲学依据。
2 . 2023年8月15日,习近平在首个全国生态日作出重要指示强调,全社会行动起来,做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积极传播者和模范践行者。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要保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定力,同步推进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加快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由此,我们要做到(       
①保持定力——面对环境气候挑战保持信心,持续奋斗,久久为功
②理念先行——以意识的能动作用指导实践,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③天人参与——充分发挥人民群众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直接动力作用
④统筹兼顾——在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的对立统一中建设美丽中国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3-11-08更新 | 404次组卷 | 6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湖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月考卷(四)政治试题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四川省阿布洛哈村在彝语中意为“人迹罕至之地”,三面环山,一面临崖,全村仅有65户253位村民。2019年起,政府动用重型直升机等先进设备,在绝壁上修建一条3.8公里长、45米宽的公路,平均每公里造价超千万元,这个全国最后通公路的建制村终于迎来了客车。

云南省独龙江乡处于深山峡谷,群众居住分散,通信建设难度非常大。设备运进山里,要由卡车换拖拉机再换马驮,最后用人力才能运到建设点,一根电线杆运到目的地,价格上升15倍……2022年7月5G网络覆盖该乡所有行政村,从此可以“一部手机看天下”。

党的十八大以来,食品安全、清洁取暖、农村改厕、垃圾分类……一件件民生“小事”,成为改革聚焦的“大计”,只为人民生活的幸福成色更足。有利于百姓的事再小也要做,枝叶关情贯穿于治国理政的实践。亿万人民的小事,就是共产党人的大事,这是我们党一以贯之的大小辩证法。

结合材料,运用哲学知识,谈谈对“亿万人民的小事,就是共产党人的大事,这是我们党一以贯之的大小辩证法”的理解。
4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近年来,社会各界积极推动无障碍环境建设,关心关爱老年人、残疾人等群体,提升其获得感与幸福感。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三次会议上,《中华人民共和国无障碍环境建设法》正式表决通过并于2023年9月1日起施行。作为我国无障碍环境建设专门性法律,《无障碍环境建设法》高度重视广大残疾人、老年人的需求,为新时代加强无障碍环境建设,保障残疾人和老年人平等、充分、便捷地参与和融入社会生活,促进社会全体人员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提供了坚实法治保障。《无障碍环境建设法》聚焦人民群众普遍关注的问题,从设施建设、信息交流等方面全面系统地作出规定,填补了以往法律政策在无障碍环境建设方面的一些操作性规范空白。该法充满了温度,为改善民生服务提供了有力支撑。


结合材料,运用寻觅社会的真谛的知识,分析我国出台《无障碍环境建设法》的依据。
5 . (双选)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共有30处提到“人民”,有18处提到“群众”,有35处提到“保障”,近30次提到“就业”,这些字眼无不体现着国家对人民的情感、人民在国家心中的分量、国家对民生问题的重视。这样做的依据是(       
A.维护和实现人民利益才能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B.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
C.人民群众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D.群众观点是我们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出发点
6 . 近年来,我国积极推进鸟类保护工作,加强鸟类栖息地和迁徙停歇地的保护,为鸟类创造了更好的栖息条件。相关部门提醒:2022年长江中下游地区遭遇干旱,会对越冬候鸟产生一定影响。当下正是候鸟迁徙季节,各地应提前预判并采取措施,遵循候鸟自然习性,保证人工栖息地能有效发挥补充作用。材料反映的哲学道理有(     
①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自觉选择性和能动创造性
②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既相互联结又相互分离
③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坚持理论与实际的统一
④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7 .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治国有常,利民为本。必须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鼓励共同奋斗创造美好生活,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是因为(        )
①人民群众代表了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②人民群众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
③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④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3-10-28更新 | 81次组卷 | 1卷引用: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统考文综试题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党的二十大报告从国家发展、民族复兴高度,提出“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的重大任务。

材料一   根据国家电影局统计,2023年署期电影总票房为206.19亿元,观影人次为5.05亿,国产影片票房为180.57亿元,市场占比为87.58%。可以说国产片以高品质、高口碑、高话题度撑起了今年的署期电影票房。

今年署期,电影市场推出上百部影片,不论是数量、质量还是类型丰富度都呈现了电影市场迅速复苏的态势,作品涵盖了喜剧、古装、青春、悬疑、犯罪、动作、科幻、动画等多种题材。既有对于社会现实的关照,也有对唐朝气象的磅礴复原。其中,票房排名前五的分别是《孤注一掷》、《消失的她》、《封神第一部》、《八角笼中》、《长安三万》。

材料二   近日,主题为“团结奋进新征程同心奋斗创伟业”的2022中国正能量“五个一百”网络精品征集评选展播活动正如火如荼地开展。“五个一百”包括:百名网络正能量榜样、百篇网络正能量文字、百幅网络正能量图片、百部网络正能量动漫音视频作品、百项网络正能量专题活动。该活动将分布在时间之流中的平凡个人的“正能量”通过文字、图片、音视频、专题专栏、主题活动等集中呈现,汇聚社会正能量,引领网络大流量,展现非凡“我”力量。《光明网》评论该活动:“人力有时尽,但精神的力量是无穷的。2022中国正能量“五个一百”网络精品征集评选展播活动,必将温暖这个春天,让每一个人都感受到思想的力量,振作精神、鼓舞士气,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凝心聚力、奋勇前行。”


(1)结合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相关知识点,阐述面对日益成熟的观众,中国电影如何进一步拓展市场空间,让更多观众对其建立信任和喜爱。
(2)结合材料并运用唯物史观的原理,阐述举办“五个一百”活动历史必然性。
9 . 自明朝中叶以来,位于江苏中部里下河地区的兴化洪涝多发,素有“洪水走廊”之称。为应对连年灾害,兴化先民因地制宜、创造性地开发了“垛田”这一全新的农业生产模式,最终孕育出农业、林业、渔业一体的传统农业系统,对兴化的民间文艺、风俗习惯等各方面都有着深刻影响。这表明(       
①地理环境是发展农业生产模式的基础       
②人民群众是精神文化形成和发展的源泉
③事物价值的转化依赖于人的实践活动       
④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推动农业发展的基础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近年来,某地从服务群众、文明乡风、文旅结合等多方面入手,以传承赓续乡村文化、以文明实践促进村级治理。为乡村振兴赋能聚力,绘就了一幅“诗和远方”的美好画卷。通过示范引领以点带面深入推进乡村治理,培育文明乡风。引导群众主动参与公共事务,让“村里事”变成“大家事”,让“任务命令”转为“引导激励”,让“要我参与”变成“我要参与”,群众的内生动力让乡风文明在这里落地生花,积极向上的乡土文化得以传承,也带动该地旅游业蓬勃发展,近期实现旅游收入20万余元。不仅有力推动了当地农业农村的新发展,也为乡村振兴打下了坚实基础。

材料二   某地有许多脍炙人口的诗篇与故事,作为乡土文化的重要部分,这些凝结着当地历史与民众情结的文化资源是乡村社会健康发展的根基和重要保障。按照“保护为先、利用为机、传承为本”原则,当地实施了古城、烽火台、古树古村落等保护工程、非遗项目传承工程,在不断注入新活力的同时也增强了“文化+”发展后劲。该地依托当地厚重的文化资源,充分释放乡村文化的内在魅力,更好地为乡村振兴塑形铸魂,丰富民众精神文化生活,引领乡村风尚向上向善向美,使乡村的内生动力更加强劲。


(1)结合材料一,运用社会历史的主体的知识,分析该地是如何推动乡村振兴的。
(2)结合材料二,运用《逻辑与思维》的知识,说明对当地文化资源坚持“保护为先、利用为机、传承为本”原则如何体现辩证的否定观。
2023-10-24更新 | 319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贵阳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适应性月考政治试卷(二)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