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价值与价值观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93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

【发展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2023年11月24日,2022年度“感动湖南”人物颁奖典礼在长沙举行。16名(组)“感动湖南”人物走上颁奖典礼的舞台,他们以身扬善,受到社会的致敬。

于山火中逆行,以生命书写人生答卷的新田森林火灾救援英雄,集体当选2022“感动湖南”年度致敬人物。将毕生奉献给国家科研和教学、与民族复兴同频共振的钟掘院士;每天一场床前故事会、做留守儿童“点灯人”的“90后”教师麻小娟;无偿献血27年,带动一方同道者行善的李洪华,荣获2022年度“感动湖南”十佳人物前三甲。“感动湖南”人物是光芒万丈的道德之星,是当之无愧的湖湘荣光。20年来,“感动湖南”人物评选成为我省挖掘凡人善举、表彰先进典型的重要宣传平台,成为湖南人的“年度精神史诗”,照亮了人们的勇毅前行之路。


(1)结合材料,运用价值观的导向作用的知识,分析“感动湖南”人物评选活动的意义所在。

【发展社会主义物质文明】

2023年是“精准扶贫”重要理念提出十周年。十年前,习近平总书记亲临湖南考察,在十八洞村首次提出“精准扶贫”重要理念,引领中国全面打响脱贫攻坚战。湖南举全省之力推进脱贫攻坚,全省7.4万支工作队21万名工作队员以热血赴使命、以行动践诺言,黄诗燕、蒙汉、王新法、方璇、龙俊、向纹……脱贫攻坚八年光阴,湖南100多名脱贫攻坚干部牺牲在战贫征程上,他们用生命和热血诠释了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8年筚路蓝缕、8年风雨兼程。在“精准扶贫”重要理念的引领下,全省贫困地区面貌和贫困群众生活发生历史性变化,全省682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6920个贫困村、51个贫困县如期全部脱贫摘帽。十八洞村更是“一步跨千年”,成为我国脱贫攻坚伟大事业的成功缩影、亮丽名片。


(2)如果要你介绍湖南脱贫攻坚的成功经验,请你至少总结三点,并指出其哲学依据。

2 . 随着季节交替,不少城市更新时令花草,扮靓城市“容颜”。但个别地方“贪大求洋”,花大价钱、费大力气引进奇花异草、名贵树木,在采购和管护上花费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把“惠民工程”办成了“民怨工程”。城市绿化的目的,是让城市成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家园,而不是贪美求贵。城市绿化要走科学、

生态、节俭的路子,选择兼具性价比和生长性的植被苗木,坚持因地制宜,结合当地土质、气候、水资源等自然禀赋,安排适宜品种,使城市绿化有效服务于当地生态环境、人居条件、交通道路的提质改善,真正让群众亲近绿色、亲近自然。


城市绿化切勿“贪大求洋”,结合材料并运用价值观知识加以说明。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全球文明倡议是继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后,中国向世界提出的又一重要国际公共产品。

材料一   全球文明倡议的文化和历史逻辑

“和”是中华民族不懈的精神追求,也是不同文明共存和发展的方式。中华传统文化具有“海纳百川”“和而不同”的开放性和包容性。西汉时期,张骞出使西域,开辟了中华文明与其他文明交流的新纪元。中华传统文化具有“和衷共济”“和合共生”的历史基因。汉朝时,佛教从西域传入,为中华文明增添了新的文化因素。中华传统文化具有“协和万邦”“亲仁善邻”的天下观。明朝时,郑和下西洋带着和平、友谊,与其他国家开展平等的政治联络和经济交流,与后来西方殖民国家野蛮的杀戮和破坏行径形成了鲜明对比。全球文明倡议的提出,正是源于中华文明深厚的历史积淀和文化底蕴,形成于中华文明与其他文明交流融合的具体实践,必将助力世界的和平发展。

材料二   全球文明倡议的理论和现实逻辑

当前,部分西方国家大搞意识形态对立、重提“文明冲突论”的做法,已经在观念层面上对维护稳定的国际秩序和构建正常的国家间关系形成了威胁。值此百年变局向纵深演进的关键时刻,全球文明倡议为破解“文明冲突”迷思、推动人类文明包容共存、交流互鉴贡献了宝贵的中国智慧。全球文明倡议倡导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体现了中华传统文化“美美与共”“和而不同”的文化观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有机结合。全球文明没有高低优劣之分,只有姹紫嫣红之别。只有在美人之美的彼此欣赏、交流互鉴中,才能促进世界各国文明交融共进、群芳竞艳,形成推动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磅礴合力。

(1)结合材料一,运用价值观的相关知识,分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文化观所具有的时代价值。
(2)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的有关知识,说明中国能够提出全球文明倡议的原因。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八一勋章获得者钱七虎作为共和国最早的一批铸盾人,自学成后一面从事防护工程教学,一面开展抗核武器爆炸作用的防护工程研究。为设计抵御核爆炸冲击波作用的空军大型飞机洞库防护门,钱七虎自学了动力有限单元法和计算机编程方法,掌握方法后要进行计算,但当时全国能进行运算的大型计算机只有三台,他就在大型计算机期间打时间差,利用别人吃饭睡觉不上机的空隙进行运算,导致胃部巨大溃扬,疼痛难忍。60多年里,他参加了许多重大国防工程,他牵头制定了我国首部城市人防防护等级标准,创建了我国防护工程人才培养体系,解决了核武器和常规武器工程防护一系列关键技术难题。2017年,钱七虎获得了中国科技领域最高奖项“国家最高科技奖”,他将800万元的奖金全部捐助给了贫困学生。截至2022年,他共捐助困难学生584位,他将自己的院士津贴、获奖奖金、工资等捐助慈善事业,累计超过1600万元。如今,除了防护工程工作,作为国家重大工程的专家组成员,钱七虎的脚步还跋涉在许多大国工程的施工现场,南水北调、西气东输、国家能源地下储备、港珠澳大桥等国家重大工程中都有他的身影,并提出了很多关键性难题的解决方案。他说:“我这一生没有碌碌无为,没有虚度年华,我一生活的有价值,为国家,为我们的人民安全贡献出了自己的心血”。

结合材料,分析钱七虎“一生活的有价值”对当代青年实现人生价值的启示。
2023-12-21更新 | 109次组卷 | 4卷引用:云南省云天化中学教研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卷

5 . “蘑菇院士”李玉,“小木耳大产业”的领路人,是国内“南菇北移”“北耳南扩”等食用菌产业发展战略的首倡者,探索出“科技专家+示范基地+农业技术员+科技示范户+辐射带动农户”的食用菌科技扶贫模式。他践行“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的理念,率团队深入全国40多个深度贫困地区,和当地农民一起摸爬滚打,试用他潜心钻研的食用菌技术,推动建立食用菌技术推广基地,扶持食用菌龙头企业,帮扶800余个村3.5万余贫困户实现彻底脱贫,年产值达350多亿元。他曾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全国创新争先奖”等荣誉。2021年被党中央、国务院授予“全国脱贫攻坚楷模”荣誉称号。


结合材料,运用相关哲学知识,说明李玉是如何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的?
2023-12-21更新 | 64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雅礼集团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联考政治试题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紧紧依靠人民,“稳经济,促发展,战贫困,建小康,控疫情,抗大灾,应变局,化危机”,创造了一个个令人刮目相看的人间奇迹,描绘着以人民为中心的斑斓画卷。李强总理谈到调研时说:“我长期在地方工作,有一个很深的感受,坐在办公室碰到的都是问题,下去调研看到的全是办法,高手在民间。我们一定要推动各级干部多到一线去调查研究,问计于民,问需于民,向群众学习,拜群众为师,真正帮助基层解决实际问题。”

坚持人民至上,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把党的群众路线贯彻到治国理政全部活动中,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


结合材料,运用价值观相关知识分析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要坚持人民至上。
2023-12-20更新 | 136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湖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月考卷(四)政治试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3年是毛泽东主席题词号召全国人民“向雷锋同志学习”60周年。60年一甲子,这个年轻战士的名字,一直被怀念,一直被呼唤,一直在闪耀。

60多年前,雷锋乘坐火车出差,他看到列车员十分忙碌,就主动帮忙擦地板、擦玻璃,给旅客倒水,帮助妇女抱孩子,为老年人找座位;60多年后,在以“雷锋”命名的K95/96列车上,“雷锋日记”已写满几十本,密密麻麻记录了4万余件好人好事。

时光流逝,“雷锋”已不再是一个人的名字,而成为时代的坐标。在朝霞如轻纱披在城市的建筑群间,雷锋小学的学生们胸前戴着鲜红的红领巾,大声朗读着“红旗下的演讲”;雷锋派出所的民警们,手臂上戴着红色臂章,奔走在为人民服务的路上……

雷锋的一生只有不到22年,但他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了人民的事业无私奉献的精神影响着一代代中国人。60年,雷锋精神从未远去,具有跨越时代的魅力。


(1)结合材料并运用价值观的知识,阐释雷锋精神为何具有跨越时代的魅力。
(2)某校高三(10)班准备开展以“弘扬雷锋精神·培育时代新风”为主题的演讲比赛,请你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文化传承与创新”知识拟写一份演讲提纲。要求:①围绕主题,标题自拟;②学科语言运用规范,逻辑性强;③字数在250字以内。
2023-12-18更新 | 92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皖江名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月考政治试题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当前,世界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文化竞争日益激烈,与此同时,文化在振奋民族精神、维系国家认同、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等方面作用充分凸显,要求我们将文化建设摆到更加重要的位置,以文化促进全域文明的整体推进。2023年10月,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首次提出习近平文化思想可谓正当时。

一直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文化工作,把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摆在治国理政的重要位置,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为指导,不断汲取几千年来文化建设的有益做法,在网信、文艺、新闻、哲学社会科学、思政、文化传承与发展等各个领域,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形成了习近平文化思想。

习近平文化思想是新时代党领导文化建设实践经验的理论总结,是我国进行文化建设工作的路线图和任务书,在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绩,充分彰显了文化自信的力量,是我们必须长期坚持的科学行动指南。


习近平文化思想充分彰显了文化自信的力量,是我们必须长期坚持的科学行动指南。请运用“文化自信”和“价值观”知识谈谈你对此的理解。

9 . 时代楷模是在某个特定的社会历史时期内,对人们的思想和行为产生巨大而深远影响的、值得人们学习、值得人们尊敬、值得人们传颂的人物。张丽莉、吴斌、高铁成等一个又一个英雄人物接连涌现、灿若群星,在中华大地广为传颂。他们用自己的爱心和善行,用自己的坚守和执着,在危急时刻做出英雄壮举,在生死关头展现了人间大爱,感动了全社会,感动了全中国。他们被誉为“最美教师”、“最美司机”、“最美卫士”,是“最美的中国人”。他们的“美”,美在爱心、美在善良、美在奉献,体现了当代社会的道德高度,不愧为当今中国的“时代楷模”。


请运用“实现人生的价值”的知识,阐述这些时代楷模给我们哪些人生价值启示。
2023-12-16更新 | 141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第四十七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政治试题
1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近年来,“美人”频繁闯入公众视野,让人惊喜连连。他们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美人,而是人们心目中的“最美”——“最美女孩”、“最美妈妈”、“最美奶奶”、“最美大学生”、“最美农民工”⋯⋯他们原本都是平凡百姓,因为在生命的某个时刻所显示出来的勇敢和大爱,让人们深深震撼和感动,由此赢得了“最美”称号。平凡百姓的“最美”善举折射着人性的光辉,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不仅给被救者带来了生的希望,也激发了社会向善的力量,让社会变得温暖明亮,爱意涌动。


结合材料,运用人生价值观的知识,说明应怎样向“最美”的人学习以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2023-12-16更新 | 90次组卷 | 1卷引用:宁夏六盘山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政治试题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