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价值与价值观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0 道试题
1 . 中国农业科学院发布《2022中国农业科学重大进展》报告,遴选出包括“首次实现异源四倍体野生稻的从头驯化”等10项具有重大突破性进展的基础科学研究成果,对创制高产抗逆新型作物和保障粮食安全等具有重要意义。材料主要表明(       
①该研究表明真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上升性
②该研究成果具有能够满足现代农业需要的属性
③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更能推动科技的进步
④该研究将培育新型水稻作物种类构想变为现实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北斗》《黑色沃土》《信念树》《南海榕》等八部广播剧作品获第十六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引导人们对广播剧的极大关注。将人民的冷暖放在心中,把万家的忧乐倾注笔端,是这些广播剧创作的一个突出特点和要求。这些广播剧中的主人公大多是为了美好生活而努力奋斗着的普通人。他们追梦圆梦的故事通过诸如“新技术只要年轻人信,就有前途”“黑土地越来越薄,能闭起眼不看,还能不端起饭碗吃饭?”等个性化、生活化的家常话语讲述出来,赋予了作品更强的社会价值和现实意义。即使有些作品虽然以英雄为主人公,却着力将英雄还原成普通人,润物无声地传播主流价值。如《南海榕》创作团队经过三年走访、调研和策划,找到了历史传承、时代精神、人民心声的最大公约数。以这些人物为主要角色,使广播剧的每一个场景都跃动为“人民创造历史”的火热篇章,生动反映时代之变、中国之进、人民之呼。

材料二   当前,广播剧“重磅回归”人们的文化生活。与影视剧等视听综合艺术形式相比,广播剧的独特魅力在于通过演员的声音塑造角色,用音乐和音响效果营造环境气氛,以虚写实、以声传神,由此调动观众的想象力,引导他们进入特定的戏剧情境,使人神往,耐人寻味。一方面,广播剧紧扣时代主题,展现时代精神,用声音塑造出一批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讲述感人肺腑的当代故事。比如在“五个一工程”评选中获优秀作品奖的广播剧《今生无悔》,艺术地再现我国核潜艇研制工程科学家黄旭华的奋斗人生,既是一部英模剧,也是一部科普剧。另一方面,伴随网络文化蓬勃发展,广播剧的文本来源越来越丰富。除了原创广播剧和改编自经典文学的广播剧之外,今天的广播剧还不断从影视剧、网剧、网络文学、网络漫画等文艺作品中汲取素材,不仅为听众带来更多选择,更能培育出新一代的广播剧听众。


(1)结合材料一,运用“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的知识,分析广播剧的创作为什么要抒发 人民“心声”。
(2)有人认为,广播剧立足实践就能实现“重磅回归”。结合材料二,科学思维的知识对此进行评述。
(3)结合两则材料,运用“建设文化强国”的知识,为广播剧的发展提两点意见。
2023-05-23更新 | 34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届天津市静海区第一中学高三下学期学生学业能力模拟考试政治试卷(一)
3 . 下图的漫画《要有光,太阳的光是不够的,还要有心灵的光》说明(     
   
①心灵的光外化为人们的善举
②“向善”的心灵的光是提高全民族科学文化素质的治本之策
③心灵的光能引导人们向美向善
④社会生活的阳光受制于心灵的光
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国家的繁荣、民族的强盛,离不开精神的支撑。在二O二三年新年贺词中,习近平主席指出:“今天的中国,是赓续民族精神的中国”。

材料一   伟大精神推动伟大时代,当前我们更加需要赓续民族精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亿万人民自己的事业,要更好地保障人民权益,不断巩固全体中华儿女大团结,凝聚起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磅礴力量。


(1)结合材料一,运用“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的知识,说明新时代为什么要赓续民族精神。

材料二   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实践中,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以志不改、道不变的坚定,弘扬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和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在中华大地上构筑起新时代中华民族精神大厦。


(2)结合材料二,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知识,说明新时代如何赓续民族精神。

材料三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孕育和滋养着民族精神,中华民族精神体现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内核和思想精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的天下为公、民为邦本、为政以德、自强不息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来源。要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


(3)运用《哲学与文化》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知识,说明如何保护好民族精神的文化根脉。
2023-05-18更新 | 523次组卷 | 2卷引用:天津市河东区2023届高考二模政治试题
5 . 从下图漫画《在我看到一个没有脚的人之前,我一直因为没有鞋而抱怨——波斯谚语》中,我们可以得到的积极启示有(     

A.树立正确价值观,积极应对人生中的问题
B.矛盾具有特殊性,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烦恼
C.世界处于对立统一中,凡事都有自身缺陷
D.运动变化具有普遍性,没有最差只有更差
2023-05-06更新 | 815次组卷 | 4卷引用:天津市新华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下学期统练六政治试题
6 . 雷锋精神永不过时。“如果你是一滴水,你是否滋润了一寸土地?如果你是一颗最小的螺丝钉,你是否永远坚守在你生活的岗位上……”《雷锋日记》中的这段话,陪伴无数人实现人生价值。汲取雷锋精神的力量,在新征程上我们要(     

A.脚踏实地,为早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书写人生的华章
B.坚定理想信念,把个人奋斗融入民族复兴的时代洪流
C.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成为全国人民的主心骨
D.抓住难得的历史机遇期,把实现个人价值放在第一位
2023-04-27更新 | 499次组卷 | 4卷引用:天津市部分区2023届高三质量调查政治试题(二)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雷锋,这个平凡而伟大的名字,承载着几代人的集体记忆。雷锋精神启迪我们探寻生活的意义,点亮心灵的火种。

◆雷锋精神永放光芒

雷锋精神的内涵是热爱党、热爱国家、热爱社会主义的崇高理想和坚定信念;服务人民、助人为乐的奉献精神;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精一行的敬业精神;锐意进取、自强不息的创新精神;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创业精神。

雷锋精神是一座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藏。虽然社会环境、经济条件等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但雷锋精神依然是人们心中的精神丰碑,是引领风尚的道德旗帜,滋养着一代代中华儿女的心灵,不断感召着人们做出善行义举,激励着全民族焕发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

光阴流逝,雷锋形象在人们心目中从未远去;时代变迁,雷锋精神在岁月长河里永远闪亮。无论时代如何变迁,雷锋精神永不过时。


(1)结合材料,运用价值观的知识,说明无论时代如何变迁,雷锋精神永不过时的原因。

◆让雷锋精神发扬光大

新征程上,要深刻把握雷锋精神的时代内涵,让学雷锋在人民群众特别是青少年中蔚然成风,让学雷锋活动融入日常、化作经常,让雷锋精神在新时代绽放更加璀璨的光芒,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凝聚强大力量……


(2)结合材料,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知识,以“弘扬雷锋精神青春建功新时代”为主题撰写一篇短评。
要求:①围绕主题,观点明确;②论证充分,逻辑清晰;③知识运用准确、贴切,学科术语使用规范;④200字左右。
2023-04-14更新 | 571次组卷 | 2卷引用:天津市南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第五次月考政治试题
8 . 在2022年世界技能大赛中,中国选手马宏达苦练技艺、精益求精,用实际行动彰显了为国争光的热血担当,获得抹灰与隔墙系统项目金牌。这启示青年要(     
①坚持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
②自觉站在人民的立场上,坚持价值观的指引
③弘扬劳动精神,在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值
④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在顽强拼搏中增长才干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3-04-02更新 | 234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南开区2023届高三下学期质量检测政治试题(一)

9 . 2022年10月12日,当国际空间站飞越北京上空时,正在国际空间站执行任务的意大利女航天员萨曼莎,在社交平台上引用了我国东晋著名书法家王羲之《兰亭集序》中的“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发文感怀,并附上了英语和意大利语译文,以及拍摄自空间站的渤海湾和北京市的照片(如图)。


这条来自太空的信息引发网友热议。有网友表示,萨曼莎的中文水平好到足够上中国空间站了。还有网友称,愿世界和平,少一些冲突,多一些合作。我国外交部发言人也为萨曼莎点赞。


结合《哲学与文化》相关知识,分析我们为什么要为萨曼莎点赞。
10 . 为改善人口结构、落实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保持人力资源禀赋优势,山东省人大常委会第三十六次会议通过了关于修改《山东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的决定,将“提倡一对夫妇生育两个子女”修改为“一对夫妻可以生育三个子女。”可见(     
①生产力应适应生产关系的发展要求
②上层建筑应适合经济基础发展要求
③价值观对改造世界具有重要导向作用
④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具有社会历史性
A.①③B.②④C.①②D.③④
2023-03-17更新 | 71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南开区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阶段性质量监测政治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