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价值与价值观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0 道试题
1 . 从重庆的救火“摩托骑士”,到河北防汛救灾的青年志愿者,再到投身杭州亚运会筹办的志愿者,都能看到志愿者辛勤忙碌的身影。“赠人玫瑰,手有余香”,广大志愿者在服务社会的同时,也实现了自我价值,更为社会文明进步作出了积极贡献。这告诉我们(       
①价值判断是在价值选择的基础上作出的
②人的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
③满足他人需要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前提
④人生价值是社会价值与自我价值的统一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 . 2023年6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研究人员突破众多外界条件限制,巧妙设计出一种“氢呼吸”策略,可以低成本、低排放地将高密度聚乙烯塑料转化为高附加值的可以合成药物、染料、树脂和纤维的原材料,将废弃聚乙烯塑料这类环境污染物用于制备石油基化学产品,这为废弃塑料的“人工碳循环”开辟了新路径。废弃塑料变“废”为宝说明(       
①创新有利于实现事物价值的顺利转换
②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具有主体差异性
③事物价值取决于科学研究水平的高低
④事物价值会因具体联系的变化而变化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3 . 下侧漫画《积极的人会主动拥抱阳光》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有(       

①良好的心态是人们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条件,应及时调整认知
②价值观是人生的重要向导,积极的心态有助于成就美好人生
③增强自信,积极的情绪能够减少人生道路上遇到的障碍与困难
④意识具有自觉选择性,要在自觉加强自我修养中提升人生境界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4 . 2023年6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研究人员突破众多外界条件限制,巧妙设计出一种“氢呼吸”策略,可以低成本、低排放地将高密度聚乙烯塑料转化为高附加值的可以合成药物、染料、树脂和纤维的原材料,将废弃聚乙烯塑料这类环境污染物用于制备石油基化学产品,这为废弃塑料的“人工碳循环”开辟了新路径。废弃塑料变废为宝说明(       
①创新能够为事物价值的转换创造有利条件
②客体满足主体需要的功能和属性是不断变化的
③创新需要发挥主观能动性突破客观条件制约
④事物的价值可以因具体联系的不同而不同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3-11-15更新 | 489次组卷 | 18卷引用:江西省南昌市第十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5 . 著名科学家颜宁宣布,即将辞去普林斯顿大学教职,到深圳创立医学科学院,投身于我国医疗科技基础研究。她表示,她已经走过了吸纳学习、证明自己的阶段,人生的第三阶段,她想把自己的所学所感传递、帮助、扶持更多人,去打造一方平台,支持更多优秀的学者做出真正原创性的突破,同时探索科研成果转化的合理机制。颜宁的事迹告诉我们(     
①实现人生价值需要努力学习增长才干
②站在不同阶级的立场上会有不同的价值观
③价值观能引导一个人选择正确的人生道路
④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6 . “断舍离”是一种新的生活方式,近年来备受推崇。疫情发生后有人疯狂囤货,质疑“断舍离”已经过时。其实,疫情期间的生活更需要“断舍离”,让我们学会精准采购、节约资源、关注内心。材料体现的哲理是(       
①人们对新事物的认识有一个过程
②事物的价值取决于人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
③社会意识总是先于社会存在而变化的
④价值选择是在价值判断的基础上做出的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7 . “七一勋章”获得者黄文秀,是广西百色市乐业县新化镇百坭村原驻村第一书记。在一场突如其来的山洪中,她的生命永远定格在30岁。芳华绽放的年纪,她与艰辛和泥泞为伴;青春正茂的岁月,她扎根山村反哺家乡。

读书期间,黄文秀曾在入党申请书中写道:“一个人要活得有意义,生存得有价值,就不能光为自己而活,要用自己的力量为他人、为国家、为民族、为社会作出贡献。”如今,这位年轻的“扶贫战士”以实际行动践行了入党承诺,把忠诚与信仰书写在脱贫攻坚的征途上。作为驻村第一书记,黄文秀始终扎根群众,心系群众。她曾立下誓言,脱贫工作“不获全胜,决不收兵!”在黄文秀精神的感召下,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返回家乡,投身乡村建设。黄文秀的先进事迹和优秀品质在华夏大地传颂,激励着人们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


“一个人要活得有意义,生存得有价值,就不能光为自己而活,要用自己的力量为国家、为民族、为社会作出贡献。”请运用实现人生价值的知识加以阐释。
8 . “客家人”属于原籍为中原地区的汉人。客家土楼是出于族群安全而以土作墙建造起来的集体建筑,具有向心性、匀称性和前低后高的特点,以及血缘性聚族而居的特征。土楼选址或依山就势、或沿循溪流,建筑风格古朴粗犷,与青山、绿水、田园风光相得益彰,蔚为壮观。对此,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①土楼建筑给人的壮美感受是主体活动对客体的积极意义
②土楼蕴含的“天人合一”理念彰显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③土楼建筑与自然风光相互交融赋予了文化新的基本内涵
④土楼聚族而居充分体现了客家人对中原传统文化的认同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9 . 阅读材料,求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共产党100多年的历史就是一部为实现现代化强国而奋斗的历史。早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就致力于探索以工业化为核心的现代化,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坚持不懈地为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工业化的具有高度现代文明的伟大国家而奋斗,改革开放之初,党结合这一时期的新特点新要求,在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持续探索中,正式提出了“中国式的现代化”这一概念。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聚焦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即如何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一重大问题,提出了一系列新理论新理念新战略,极大丰富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内涵。

材料二   中国式现代化,锚定的是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现代化的本质是人的现代化”。“我们的城市不能一边是高楼大厦,一边是脏乱差的棚户区。”这十年,建设各类保障性住房和棚户区改造安置住房5900多万套,1.4亿多群众喜圆安居梦。“不能一边宣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边生态环境质量仍然很差,这样人民不会认可,也经不起历史检验。”这十年,荒山变绿、浊水变清,老百姓在城市中能拍到星轨、在家门口能感受自然,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站在最大多数劳动人民的一面”“把屁股端端地坐在老百姓的这一面”。这十年,我们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

(1)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是一个不断追求真理、揭示真理、笃行真理的过程。结合材料一,运用真理的相关知识,谈谈对这句话的理解。
(2)结合材料二,运用价值观的知识,谈谈你对“现代化的本质是人的现代化”的理解。
2023-11-13更新 | 51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南昌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10 . “所谓的英雄就是超越小我、成就大我。是为了一个理想,为了一个目标,牺牲自己。这个牺牲不狭隘,不是说生命,而是牺牲自己的幸福,牺牲自己的生活,牺牲自己的个人美好,能做到这一点,我认为就可以称之为英雄。”这表明(     
①创造和实现人生价值需要锤炼品德修为
②实现人生价值要正确利用社会提供的条件
③人生价值是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的
④个性发展表现为对他人、对社会的独特贡献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