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安徽省天长市关塘中学2018~2019学年度高一下学期历史周考模拟检测
安徽 高一 周测 2019-04-22 211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经济史(旧)、中国近现代史 、世界史

一、单选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1. 我国历史上的商帮大体上崛起于明清时期。这一时期也是我国资本主义的萌芽期,并曾引发了一场“商业革命”,在这场“革命”中相继崛起了十大商帮。其中最著名的商帮是。
A.浙商和苏商
B.晋商和浙商
C.徽商和浙商
D.徽商和晋商
2018-01-08更新 | 156次组卷 | 4卷引用:江苏省2018年高二学业水平测试历史模拟测试题(一)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2. 如果你是一位生活在16世纪欧洲的市民:
①在陆地上,你可以坐火车;在海洋上,你可以乘汽船
②如果你有机会去做生意,一般会获得较好的利润
③如果你去美洲,可能会遇到一些装满了黑奴的船只
④你会发现市场上出现了花生、玉米、甘薯等农产品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3. 歌谣《卖布谣》写道:“土布粗,洋布细,洋布便宜,财主欢喜。土布没人要,饿倒哥哥嫂嫂。”这首歌谣反映的实质是
A.自然经济逐步解体B.外国商品价廉物美
C.民族经济发展艰难D.外商企业垄断市场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4. 《汉书·董仲舒传》载:“(官吏们)因乘富贵之资力,以与民争利于下……广其田宅,博其产业。”这种现象带来的主要后果是
A.土地私有制遭破坏B.社会经济凋敝
C.社会两极分化加剧D.社会道德衰败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5. 19世纪初的英国,无产阶级把机器当成了攻击的直接目标。相传卢德是捣毁机器的首创者,因而破坏机器的运动就被称为“卢德运动”。导致“卢德运动”出现的原因是
A.工人阶级有了先进理论的指导
B.电力的推广提高了生产效率
C.劳动力相对过剩导致工人失业
D.工业革命导致生产能力过剩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6. 宋代在户籍管理上明确设立“坊郭户”(城市居民)和“乡村户”户籍,这种户籍划分主要反映
A.城市经济不断发展B.市民政治地位提高
C.商业地域限制打破D.官府限制商业发展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4)
名校
7. 1953年,我国市场上出现了若干种日用消费品供不应求的现象,为此中央人民政府开始先后对粮食、油料、棉花、棉布实行计划收购和计划供应。对此陈云解释说:“计划收购和计划供应对我们国家目前的情况来说,是很必要的。”这反映了计划经济体制
A.已经在中国全面确立
B.符合中国国情应该长期不变
C.是在宪法原则下建立的
D.在当时保证了人民生活的需要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8. 1978年元旦正式定名的《全国电视台新闻联播》即现在的《新闻联播》,起初只有国内新闻,没有国际新闻,1980年,增加国际新闻,同时节目从20分钟扩展为30分钟。在此之时的新闻联播主题最有可能是
A.美国新经济取得突破,中美有望加快合作
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正式提出
C.特区建设如火如荼,浦东发展趁势借东风
D.国有企业改革迈开步伐,少数地区进展快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9. 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先生指出:“先行工业化国家在19世纪后期就已经转入现代增长模式。”这里的“现代增长模式”包括
①依靠资本原始积累发展
②依靠科技发展
③依靠殖民扩张
④依靠调整生产组织形式
A.①④
B.②③
C.②③
D.②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0. “作为压舱物的瓷器,却以其晶莹的质地、美丽的色彩引起上流社会关注,人们争相追逐,贵族则以其夸耀财富,而烧有个人化纹章的瓷器更是显赫社会地位的象征,一时间,里斯本(葡萄牙首都)成为传播中国瓷器文化的中心。”这说明
A.殖民扩张推动了中西之间的贸易B.瓷器成为衡量社会地位的主要标准
C.新航路开辟后瓷器开始传入葡萄牙D.新航路开辟影响了西欧的社会生活
2018-03-27更新 | 125次组卷 | 4卷引用:江苏省如皋市2017~2018学年度高一年级第二学期教学质量调研(一)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11. 中国古代下列瓷器品种,最早出现的是( )
A.白瓷B.青瓷C.青花瓷D.五彩瓷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12. 1992年1月22日,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指出“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敢于试验,不能像小脚女人一样。看准了的,就大胆地试,大胆地闯。”改革开放后首先出现在广东的两个经济特区是
A.深圳、珠海
B.广州、深圳
C.珠海、潮州
D.广州、惠州
2019-04-22更新 | 72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天长市关塘中学2018~2019学年度高一下学期历史周考模拟检测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13. 20世纪20年代初,列宁在苏维埃俄国提出新经济政策;30年代罗斯福在美国推行新政;70年代,欧美出现“福利国家”;90年代邓小平在中国倡导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上述材料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
A.不同国家经济政策可以相互借鉴
B.计划与市场都是调节经济的手段
C.杰出的人物会影响历史的发展过程
D.实事求是思想具有普遍适用性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4. 如图是我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发展趋势示意图,其两次发展高潮出现的共同原因是

A.国际环境有利
B.民族独立实现
C.社会性质改变
D.政府大力支持
2016-12-12更新 | 314次组卷 | 41卷引用:2014届广东省珠海一中等六校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联考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15. 有一首农村的民谣:“过去是喊破嗓子打烂钟,出工最早九点钟。现在不用队长叫一声、上工天不明,收工点了灯”。民谣反映了
A.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
B.乡镇企业的崛起
C.农业合作化的深入开展
D.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16. “谷撒地,薯叶枯,青壮炼铁去,收禾童与姑,来年日子怎么过。”诗中反映的主要历史信息是
A.自然灾害的发生
B.农村劳动力流失
C.“大跃进”中的大炼钢铁运动
D.农村生产力水平下降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17. 今年6月19日瑞典公主大婚,皇室送给各国要人的尊贵国礼是来自中国唐山的陶瓷制品。以下关于中国古代制瓷业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从商代中期到东汉晚期,是陶向瓷的过渡阶段
B.宋代民窑超过官窑,处于瓷器生产的主导地位
C.宋元以后景德镇成为全国的制瓷中心
D.清朝前期瓷器只能通过广州销往国外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18. 下表反映的19世纪后期美国钢铁业发展的趋势是
年份18701900
企业总数(个)808669
工人总数(个)78000272000
产量(吨)320000029500000
投资额(美元)1210000590000000
A.行业竞争激烈
B.生产和资本走向集中
C.企业增加促进投资
D.劳动生产率有所降低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19. 明朝初期景德镇瓷器还是欧洲贵族用作炫耀的奢侈品,到了明朝后期景德镇瓷器已经成为欧洲普通人家里的日用品,其主要原因是
A.景德镇成为了瓷都
B.制瓷行业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C.新航路的开辟
D.制瓷技术出现了重大改进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20. 不管是到东方来的达·伽马还是到西方去的哥伦布,都是把宗教目标和现实目标糅合在一起,无法区分。其主要含义有
①体现出欧洲探险家们的传教热情
②现实目标指的是追求黄金、香料等财富
③反映出海外探险的精神和物质的双重动力
④说明达·伽马和哥伦布对世界做出了重大贡献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名校
21. 如图所示的“长安市长”在当时的主要职责应是管理

A.行政
B.军政
C.司法
D.贸易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22. 成化二十一年(1458年),明朝允许班匠以银代役。到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明朝轮班匠由力差全部改为银差。此政策变化
A.标志白银成为主要货币
B.减轻了政府对班匠的剥削
C.推动手工业技术整体进步
D.促进官营手工业走向民营化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24. 1984年《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商品经济的充分发展,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可逾越的阶段,是实现我国经济现代化的必要条件。”这一认识
A.确立了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指导方针
B.受中国改革开放全面展开的影响
C.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先导
D.彻底打破对计划经济体制的崇拜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名校
25.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出现了一个短暂的春天,其中发展最快的行业是(  )
A.面粉业、烟草业B.烟草业、纺织业
C.化工业、面粉业D.面粉业、纺织业

二、材料分析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名校
26.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们发觉自己处于这样一个世界:这世界是有史以来唯一的一种经济统治——工业文明统治的一部分;它不但为西欧诸民族所分享,也为俄国人.美国人和日本人所分享,甚至还在某种程度上为中国人和印度人所分享。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第一次工业革命)不断扩大产品销路的需要,驱使资产阶级奔走于全球各地。资产阶级运用产业革命造就的廉价商品,利用先进的洋枪洋炮,叩开了闭关自守的古老国家的大门。(第二次工业革命)资本输出使输入地区人民受到沉重剥削。……国际垄断同盟形成,它们在经济上分割世界……对经济全球化进程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陈钦庄、计翔翔等《世界文明史简编》

材料三   20世纪八九十年代,两极格局解体,世界向多极化发展。中国不但经受住严峻的考验,而且始终抓住发展经济、社会进步的根本不动摇,中国已成为在世界事务中具有广泛影响的世界性大国,中国形象的影响力日益彰显。

——引自《中华民族:由衰落走向复兴》


(1)依据材料一,指出世界经济领域发生哪些变化?
(2)依据材料二并运用具体史实,说明两次工业革命期间列强对中国经济侵略主要方式的不同,并分析这两种侵略方式对中国经济发展产生的影响。
(3)综合以上材料,你从中国近现代经济的发展中得到哪些启示?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27. 新中国成立以来,经济政策随着社会变化而不断调整。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如果国家的财政经济工作不再统一起来,势必加剧市场无政府状态,国家就不可能灵活地调动国家所掌握的现金和物资,不能保证对市场和整个国民经济的领导,人民政府于1950年3月颁布《关于统一国家财政经济工作的决定》。国民经济恢复时期,社会主义商业在商品零售额中所占的比重逐年增长,而私营商业则逐年下降。1955年冬,由于农业合作化高潮的到来,割断了资本主义同农村的经济联系,出现了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的高潮,到1956年底私营工商业全部变为公私合营企业。

——摘编自孙健《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1949—90年代初)》

材料二   中国之所以成功,最根本的还是发展出了一套适合自己的制度。而这套制度又由于全球化和互联网的作用,又在不付出相应成本的同时,兼具了西方制度的优点。当然任何制度都需要时时演变,相对而言,以实用理性为传统的中国相对于更擅长抽象思辨的西方来讲,更有光明的未来。

——摘自宋鲁郑《从西方丑闻看中国崛起》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指出20世纪50年代中国社会经济体制出现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变化的原因。
(2)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一套适合自己的制度”的表现。分析“实用理性为传统的中国更有光明的未来”的含义。
(3)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社会主义建设的认识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28.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医院简表

——摘自郭剑波《论近代“西医东渐”的途径和反响》

材料二   据统计,在1900-1915年间,我国先后建立323个教会医院校。这些教会医校,均采用欧、美、德、日诸国的学制、教材,……洋务运动期间,清政府开始官派留学生,1872-1875年选派的120名幼童赴美留学,有5人从事西医工作。……1879年聘请英国伦敦会传教士马根济在天津办医院,这是中国近代第一所官办医院。1881年,召回留美学生8人,进行现代医学训练,这是近代中国自办的第一所医学院,1894年改名为北洋医学堂。……甲午战后,中国赴日本留学成为一时风潮,如秋瑾、鲁迅、郭沫若曾先后在日本学过医。……1839年,伯驾为林则徐治疗疝气,1857年,王韬患严重足疾被合信治好。1879年,李鸿章聘请西医治好夫人痼疾,更信奉西医。……到19世纪90年代,西医在某些地方仍遭到抵制,风气不算开放的湖南省临湘县的《大家思想歌》云:“又说洋人水药灵,用的入心入眼睛。”但中国民众厌恶西人却已接受西医的情况比比皆是。

——摘编自熊月之《西学东渐与晚清社会》等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指出近代中国西医的发展变化,并结合所学分析近代中国西医发展的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20世纪西医对中国社会产生的影响。谈谈你对“西医东渐”的认识。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经济史(旧)、中国近现代史 、世界史

试卷题型(共 28题)

题型
数量
单选题
25
材料分析题
3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经济史(旧)
2
中国近现代史
3
世界史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单选题
10.65明清的商业 单题
20.65新航路开辟的影响单题
30.65中国自然经济开始解体单题
40.65封建土地所有制单题
50.65工业革命的特点和影响单题
60.65宋元明清时期城市的发展与特点单题
70.64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单题
80.65经济体制改革单题
90.65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和影响单题
100.65新航路开辟的影响单题
110.94主要的手工业部门单题
120.94经济特区  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单题
130.85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  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单题
140.65短暂的春天  国民政府统治前期的民族工业 单题
150.85经济体制改革单题
160.85“大跃进”与人民公社化运动  大跃进运动与人民公社化单题
170.85主要的手工业部门单题
180.85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和影响  两次工业革命的影响单题
190.85商品的世界性流动单题
200.85新航路开辟的背景单题
210.94宋朝以前市的发展与特点单题
220.94主要的手工业部门单题
230.94短暂的春天单题
240.94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单题
250.94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短暂的春天  国民政府统治前期的民族工业 单题
二、材料分析题
260.4第一次工业革命  第二次工业革命
270.65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
280.65洋务运动  动荡中变化的社会生活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