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四川省遂宁市高中2020-2021学年高三下学期“二诊”九市联考语文试题
四川 高三 二模 2021-03-30 453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阅读与鉴赏、作家作品、名句名篇默写、语言文字应用、写作

一、现代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一个民族经过长期历史发展所沉淀形成的精神观念、审美情趣与思维方式,彰显了其独特的民族性追求,因而其作为文化的深层结构是区别于其他民族的根本性标志,是维系一个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不同民族文化间的理解沟通是最难达成的,因此需要通过“求”而达到“同”的目标。这里的“求”,即通过坦诚的交流与对话来充分理解对方的价值关切,进而求同存异,寻找文明视阈的融汇。

首先,在文化心态上,必须摒弃文化偏见与文化歧视。在经济全球化时代,人类开启了同步时空的发展节奏,文化交流合作的广度和深度正在加快推进。在此背景下,我们首先需要调整好文化心态,尤其是要消除文化自大或文化自卑的两极对立思维,克服文化偏见,消除文化傲慢,倡导文化会通。如果持有盲目的自我文化优越情结,对其他民族所创造的时代文明视而不见,则势必会导致文化的误读与误判。事实表明,文化偏见如果不予以坚决纠正,就会导致文化歧视,导致民族间文化交往中的不对等。平等对待其他文化既是文化自觉的内在要求,也是文化自信心的价值呈现。开放的中国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追求“美美与共”的文化发展,向世界展示的是平等与包容的胸怀。

其次,在文化实践层面,文明交融的世界需要自觉坚守文化多样性,反对文化霸权主义。在一定意义上,正是经济全球化催生了文化的多样性。面对新的世界发展格局,每个国家和民族都要把自己的特点和个性展示出来。但同时我们看到,全球化进程中的扩张与掠夺又是资本主义成长与发展的生命线,这就会滋生出文化霸权主义,即以强势心态向世界传播西方价值观,迫使后发展国家放弃自身的文化传统,被动接受其价值观念乃至意识形态。由此可以预见,反对霸权主义将是未来摆在全世界各民族面前的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文化多样性的存在是人类文化保持自身活力的重要条件。今天,我们要注意维护世界各民族文化个性和平等发展的权利。

最后,文明交融的文化世界需要双向互动,彼此借鉴。一种文明交融的理想性追求,就在于以承认每个民族文化发展的正当性为出发点,将文化冲突背后的价值观冲突给当代人类和平秩序所造成的威胁降到最低,实现真正的文明共存。纵观人类文化的发展历史,世界各民族文化的相互传播、彼此融汇一直是主旋律。世界各地的文化从来都不是孤立发展的,例如远古时期世界各地的彩陶在造型、质地、文饰上有着惊人的相似性。在今天,各地区各民族的文化联系变得更加频繁和紧密。各种文化只有在互相关联中才能发展,文明在交往中才能成长。对“他者文化”的尊重和包容是一个民族文化自信的应有之义,这就需要将每个国家民族视为独立、平等的文明主体,尝试进行有效的文化和文明对话,并以包容的胸怀和欣赏者的眼光去对待其文化智慧与文化成就,在学习借鉴中丰富完善自身文化。

(节选自邹广文《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文明交融》,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不同的民族文化之间需要求同存异,才能进行坦诚的交流与对话,从而充分理解对方的价值关切。
B.文化自大和文化自卑会产生盲目的自我文化优越情结,势必会导致对其他民族文化的误读与误判。
C.文化霸权主义是资本主义成长与发展的生命线,这导致后发展国家被动接受发达国家的价值观。
D.一个民族独特的文化经过长期历史发展沉淀而形成,在同其他文化的相互关联和交往中发展成长。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针对不同民族文化难以达成理解沟通的现实状况,阐述了对如何达成文明交融的思考。
B.文章分别从文化心态、文化实践以及文明交流互鉴三个维度逐层递进展开论述,层次清晰。
C.第三段中,作者认为经济全球化既催生了文化多样性,也会滋生文化霸权,体现出辩证态度。
D.第四段以远古时期世界各地的彩陶有着惊人相似性为例,论证了文明交融是历史的主旋律。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经济全球化之前,世界各民族发展节奏未处于同步时空,因此不会存在文化冲突背后的价值观冲突。
B.文化霸权主义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相悖,世界各民族应当予以抵制,但文化霸权主义短期不会消失。
C.维护世界各民族文化的个性和平等发展的权利,可促进文化交流合作,有助于保持人类文化的自身活力。
D.如果将每个国家民族视为独立平等的文明主体并承认其文明发展的正当性,就可能减少冲突,促进和平。
现代文阅读-实用类文本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每一个“渺小”积成伟大

戚发轫,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首颗人造卫星主要技术负责人之一,主持设计了神舟飞船总体方案等重大项目。在中国航天日即将到来之际,《面对面》栏目记者采访了戚发轫院士。

记者:1970年4月24日,东方红一号卫星发射成功,你们当时有什么感受?

戚发轫:大家都欢呼跳起来了,太高兴了。我们那一代人完成了中华民族的一个伟大使命,这件事情确实值得纪念,不能忘记。

记者:1969年,您被推选为业务班组长,负责卫星研发工作,当时也曾犹豫纠结过?

戚发轫:是的,领导叫我干什么我就干什么,但是我也觉得这件事情压力太大,我能干成吗?所以犹豫。

记者:是什么让您往前迈了一步,真的接下了这个事?

戚发轫:国家的需要。国家的需要就是我们的志愿,国家需要我们干什么,我们就去干什么。

记者:在那个一穷二白的时代,你们的研究面临了哪些挑战?

戚发轫:主要是实验条件不好。我们没有低温试验室,就在海军的冷库里做试验。夏天我们穿着大棉袄、塑料鞋,出来以后塑料鞋都冻裂了。传输东方红乐曲的四根天线分别长三米,发射时天线缩到一米,上天后靠自旋把它甩出来,这可靠吗?当年没有先进的计算机模拟计算就得靠人工试验,天线太重了,很容易伤人。经过大量的试验,终于取得了成功。

记者:1992年,中国载人航天立项,领导想请您出任中国载人飞船的总设计师,听说您再次陷入犹豫纠结之中?

戚发轫:一是我当时59岁,岁数大了,二是这个任务太重。载人航天人命关天,美国和苏联都有人因此丧生。但领导觉得姜还是老的辣,最后还是动员我干,我想了很久。

记者: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社会流行一句话,叫“搞导弹的不如卖茶叶蛋的”,说的就是科研人员收入低的现象。科技人才流失严重,您的科研队伍受到冲击吗?

戚发轫:很多年轻人走了,有错吗?没错,但我心里很痛。当时有一部分人对航天事业有着深厚的感情,愿意拿不如卖茶叶蛋的待遇坚守岗位,我很佩服他们。

记者:从1999年开始,中国先后成功发射了神舟一号到四号飞船,2003年10月,中国正式发射载人飞船神舟五号,当时你们最大的担心是什么?

戚发轫:我们与宇航员开会,他们说个人生死不是问题,只是担心,载人航天任务要求宇航员完成的那些动作和试验项目能不能完美无缺地做好,辜负了大家的厚望。

记者:神舟五号载着杨利伟顺利返航,标志着中国成为继苏联和美国之后,第三个将人类送上太空的国家。您获得的最有意义的奖励是什么?

威发轫:这一生受到很多奖励,我认为最高的奖励是杨利伟讲的,“中国飞船真棒”!

记者:您现在主要的工作是什么?

戚发轫:我已经87岁了,要到前线不现实了。但是我觉得现在身体还好,还能做些事,我要做航天精神的传播者。我国航天人为什么能把自己最宝贵的东西献出来?是因为热爱它,人生最大的爱是爱国。

记者:你们航天人都有一句话,说我们的征程是星辰大海,您怎么理解这句话?

戚发轫:星辰大海是无际的,人在里边是很渺小的,但是要靠每一个渺小积成一个伟大的事业。

(摘编自中央电视台《面对面》节目《戚发轫:每一个“渺小”积成伟大》)

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发射人造卫星是中华民族的一个伟大使命,这让戚发轫他们感受到了巨大压力;当东方红一号卫星发射成功后,他们的喜悦溢于言表。
B.我国的航天事业在发展中曾先后面临过实验条件不好、科技人才流失等诸多困难,但这并没有阻挡住中国航天人迈向星辰大海的征程。
C.戚发轫把杨利伟所说的“中国飞船真棒”看作是最高奖励,是因为中国凭借神舟系列飞船成为了世界上第三个将人类送上太空的国家。
D.戚发轫为航天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已年近九旬的他虽不能参与前线的研究工作、但仍未停息工作,将致力于传播中国的航天精神。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国航天日即将到来之际,中央电视台这次对戚发轫的专访,能让大家了解中国航天的一些概况,可引发大家对我国航天的关注。
B.在这次专访中,记者从东方红一号卫星、中国载人飞船的研发情况谈到了戚发轫目前的工作及其航天情怀,将采访内容引向深入。
C.戚发轫是我国卓有成就的科学家,面对记者的提问,他坦诚地进行了回答,从中我们能够感受到这位院士平易谦逊的人格魅力。
D.记者抓住了戚发轫曾经的两次“犹豫纠结”进行提问,引导受访者说出了自己的心里话,展示了两代航天人艰难的探索历程。
6.航天事业的发展离不开航天人的付出与牺牲,我国航天人是怎样处理个人与事业的关系的?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大米

高军

“咱们不是还有点几大米吗?”罗荣桓突然问在一边忙碌着的林月琴。

由于很投入地忙着,林月琴一时没有反应过来:“什么?”

罗荣桓问第二遍的时候,她才明白了,赶紧回答道:“有,就是很少的一点儿,也就是一碗多……”

罗荣桓是湖南人,出来参加革命后虽然四海为家。但对大米还是很有感情的。来到沂蒙山区以后,当地吃的主要是子煎饼和小米干饭,有时候也会用小米熬稀饭解决子煎饼难以下咽的问题。罗荣桓和其他干部一样,从来不搞特殊。总是随着大家一起吃,但他骨子里最喜欢的还是大米。由于当时形势很严峻,又加上他昼夜操劳,这一段时间他的肾病更加严重了。林月琴想尽一切办法,用自己的一件衣服换来一点儿当地产的旱稻大米。由于旱稻产量低,老百姓很少种植,所以大米在当时的沂蒙山区是十分珍贵的。这点儿大米罗荣桓一直不舍得吃,只是偶尔会做一点儿稀饭打打牙祭。

这个冬天,日军疯狂扫荡沂蒙山区,前几天刚刚发生了惨烈的大青山战役,我方伤亡很大。

上午罗荣桓到隐蔽在宅科子以北大山里的医疗所看望伤员,回来后一直皱着眉头面对着地图分析敌情,思考下一步的对策。谁也想不到他会突然问起大米来,所以林月琴一下子没反应过来。

“把它都拿出来,你和我去宅科子一趟,”罗荣桓对林月琴说,“有个广东籍的小战士在这次战斗中受了重伤,情况很危险。我今天上午去的时候,他就是表达了自己想吃一顿大米饭的愿望,咱们给送过去。”

林月琴把大米拿出来,罗荣桓拿着大米就往前走去,她快步跟上。好在宅科子离他们这个地方很近,步行十多分钟就能到。

来到医疗所,罗荣桓直接进了食堂,炊事员正在准备下午饭,一大锅凉水里已经下了小米,准备熬小米稀饭,但火还没有点上。

罗荣桓把大米递给炊事员:“做成大米饭,给那个伤势严重的广东小战士!”炊事员接过去,眉头挑动了一下。罗荣桓问:“怎么?”炊事员笑了笑:“我在想这里的锅都这样大,怎么才能把这点儿大米做成米饭呢。”

罗荣桓也笑了:“那咱们就想想办法……”

医疗所的所长知道罗荣桓又来了,赶紧过来陪同。罗荣桓和他握了握手,笑着吩咐说:“客气话就不用说了,交给你一个任务,去拿一块白纱布来,要这么大的方块就行。”说着,用手比画了一下。

他们说了几句话的工夫,所长就按要求把纱布拿来了。罗荣桓接过来找个盆子用清水洗。在大家还是都不明白怎么回事的情况下,他又吩咐炊事员道:“你赶紧把大米淘好。”随后罗荣桓将淘干净的大米用纱布包起来,又找来一段线绳,把包着大米的纱布袋结实地扎起来,让大米在里面有些空隙,预留了一些空间。然后,他又将这个小袋子反复颠倒了几次,觉得可以了,才将大米包投进了准备熬制小米稀饭的大锅里。

大家这时都松了一口气,终于明白了,首长是用这种办法做大米饭呢。罗荣桓又嘱咐炊事员说:“等到小米稀饭熬好的时候把它捞出来,大米饭就做成了!”他的声调又低下来,“那个伤势严重的小战士,可以吃上一顿大米饭了……”周围的人看到,罗荣桓的眼睛有些发红。

在场的人都清楚。那个小战士伤势太严重,很可能活不了几天了。大家感到心里一阵阵发热,所长哽咽着说:“请首长放心,我们一定让这个小战士吃上这顿可口的大米饭。”

“不要告诉他,也不要告诉其他人说这米是我给送来的,就让他随意地吃一顿米饭吧。”

过了一会儿,在场的人都使劲点了点头,眼圈都红了。

回驻地的路上,太阳已经落山,西山边上有一部分红霞散布着。路边的树大多都落净了叶子,只有一些零散分布着的松树和柏树还青翠着。冷风迎面扑来,有点儿冷。

走着走着,身上就变得暖和起来了。林月琴问道:“你说你,怎么就想出了这么个办法做大米饭呢?”

罗荣桓笑了:“我也是灵机一动,看着他们确实没有别的办法做,又看到那一大锅水,灵光就那么一闪……”

林月琴幽幽地叹了一声:“但愿那个小战士早日好起来。”

罗荣桓好似没有听见,一面走着一面又陷入了沉思。过了一会儿他指指身上的绒衣说:“明天你去想办法用它再换点儿大米送过去。”

这时候,前面的一片树林里,突然飞起一群麻雀,鸣叫着结伴向远处飞去……

7.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小说以罗荣桓突然问、林月琴一时没有反应过来的对话开篇,给人突兀感,这既描写了罗荣桓夫妇忙于工作的情境,又能引发阅读兴趣。
B.第4、5两段插叙罗荣桓和大米的有关情况、交代日军疯狂扫荡的背景,使小说开篇变得顺理成章,同时为后文故事情节的展开做了铺垫。
C.小说为塑造罗荣桓这一人物,着意描写周围的人对罗荣桓纱布包米的举动由不明白到终于明白的变化,这对刻画罗荣桓的形象起到了反衬作用。
D.小说的细节描写富于表现力,比如罗荣恒和炊事员的笑、罗荣桓和周围的人眼圈红了等细节,都准确刻画了人物心理,营造了故事氛围。
8.小说以大米为中心展开情节,对于塑造罗荣桓的形象有什么作用?请简要说明。
9.小说结尾有两处景物描写,这样的安排有怎样的艺术效果?请结合作品进行分析。
2021-03-24更新 | 190次组卷 | 2卷引用:四川省遂宁市高中2020-2021学年高三下学期“二诊”九市联考语文试题

二、文言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谢庄,字希逸,陈郡阳夏人。年七岁,能属文,通《论语》。元凶弑立,转司徒左长史。世祖入讨,密送檄书与庄,令加改治宣布。时索虏求通互市,上诏群臣博议。庄议曰:“汉文和亲,岂止彭阳之寇;武帝修约,不废马邑之谋。故有余则经略,不足则闭关。何为屈冠带之邦,树无益之轨。”上始践阼,欲宣弘风则,下节俭诏书。庄虑此制不行,曰:“诏云‘贵成竞利,悉皆禁制’。此实允惬民听。其中若有犯违,则应依制裁纠;若废法申恩,便为令有所屈。臣愚谓大臣在禄位者,尤不宜与民争利,不审可得在此诏不?”初世祖尝赐庄宝剑庄以与豫州刺史鲁爽送别爽后反叛世祖因宴集问剑所在答曰昔以与鲁爽别窃为陛下杜邮之赐上甚说当时以为知言于时搜才路狭,乃上表曰:“治乱之由,何尝不兴资得才,替因失士。若任得其才,举主延赏;有不称职,宜及其坐。”大明元年,起为都官尚书,奏改定刑狱,曰:“陛下践位,亲临听讼,亿兆相贺,以为无冤民矣。而比囹圄未虚,臣学暗申、韩,才寡治术,惧乖国宪。”上时亲览朝政,以吏部尚书选举所由,于是置吏部尚书二人,庄及度支尚书顾觊之并补选职。时河南献舞马,诏群臣为赋。又使庄作《舞马歌》.令乐府歌之。又领本州大中正。前废帝即位,以为金紫光禄大夫。初,世祖宠姬殷贵妃薨,庄为云:“赞轨尧门。”废帝在东宫,衔之。至是遣人诘责庄曰:“卿昔作《殷贵妃诔》,颇知有东宫不?”将诛之,系于左尚方。太宗定乱,得出。泰始二年,卒,时年四十六。所著文章四百余首,行于世。

(节选自《宋书 谢庄传》)


注释①:申、韩:申是指申不害,韩是指韩非子,他们是中国古代著名法家思想的代表人物。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初/世祖尝赐庄宝剑/庄以与豫州刺史鲁爽送别/爽后反叛/世祖因宴集/问剑所在/答曰/昔以与鲁爽别/窃为陛下杜邮之赐/上甚说当时/以为知言/
B.初/世祖尝赐庄宝剑/庄以与豫州刺史鲁爽/送别爽后反叛/世祖因宴集/问剑所在/答曰/昔以与鲁爽别/窃为陛下杜邮之赐/上甚说/当时以为知言/
C.初/世祖尝赐庄宝剑/庄以与豫州刺史鲁爽送别/爽后反叛/世祖因宴集/问剑所在/答曰/昔以与鲁爽别/窃为陛下杜邮之赐/上甚说/当时以为知言/
D.初/世祖尝赐庄宝剑/庄以与豫州刺史鲁爽/送别爽后反叛/世祖因宴集/问剑所在/答曰/昔以与鲁爽别/窃为陛下杜邮之赐/上甚说当时/以为知言/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闭关指闭塞关门,古代常在交通要道设立的关卡,如“叩关而攻秦”中的山海关。
B.亿兆可极言其数之多,又指庶民百姓,文中指后者,意同“布衣、白丁、黔首”。
C.大中正是中国古代一种官职,初设于曹魏,负责将当地百姓按才能品德分为九等。
D.“诔”指致悼词,叙述死者生前事迹功德,用来表示哀悼,引申为哀悼死者的文辞。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谢庄富有学识,擅长文学创作。他通晓《论语》,在河南献马时,皇帝从群臣赋文中选择了他的《舞马歌》供乐府演唱,他流行于世间的文章有四百余篇。
B.谢庄审时度势,积极建言献策。索虏请求互通贸易,谢庄评议时引用了汉文帝、汉武帝的事例,认为应该根据国力的情况采取不同的政策,不要勉强自己。
C.谢庄很受信任,得到朝廷重用。世祖入京讨伐元凶,让他修改檄书向四方宣布;朝廷起用他担任都官尚书,他建议改定刑狱,后来朝廷又任命他做吏部尚书。
D.谢庄不畏权贵,进谏革除弊端。皇上颁发诏书禁止贵戚追逐财利,他进言说对违犯规定的要按照法令制裁,强调有俸禄和地位的大臣不应该和百姓争夺财利。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若任得其才,举主延赏;有不称职,宜及其坐。
(2)而比囹圄未虚,臣学暗申、韩,才寡治术,惧乖国宪。
2021-03-24更新 | 152次组卷 | 2卷引用:四川省遂宁市高中2020-2021学年高三下学期“二诊”九市联考语文试题

三、古代诗歌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古代诗歌阅读 | 较难(0.4)
名校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咏 菊

罗隐

篱落岁云暮,数枝聊自芳。雪裁纤蕊密,金拆小芭香。

千载白衣酒,一生青女霜。春丛莫轻薄,彼此有行藏③。


【注】①拆:同“坼”,绽开。②白衣酒:陶渊明好酒而不能常得。某年九月九日,于宅边东篱下摘菊赏花,恰巧江州刺史王弘命白衣人送酒来,便-起饮酒,酒醉才归。青女:神话中的霜雪之神。③行藏:出处行止。《论语·述而》:“用之则行,舍之则藏。”
1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开篇描写篱笆旁边的几枝菊花,“聊自芳”表现了菊花在诗人心目中的形象特点。
B.诗的三、四两句用工笔手法写菊花的花蕊和绽放,突出了菊花的形、色和香味。
C.“白衣酒”借陶渊明的典故来歌咏菊花千载以来受到士人的喜爱,语言含蓄有致。
D.“岁云暮”“青女霜”,诗人通过对菊花生长环境的描写,表达了有志难伸的苦闷。
15.诗的尾联有什么含意?对我们有何启示?

四、名篇名句默写 添加题型下试题

名篇名句默写-情境默写 | 较易(0.85)
16.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屈原《离骚》中“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发出了没有人了解我也没有关系、只要我本心美好的宣言。
(2)杜甫《登高》中描绘诗人已经饱尝艰苦,无法排解内心愁苦的两句诗是:“_______________。”
(3)陆游《游山西村(莫笑农家腊酒浑)》中“__________”两句,描摹南宋农村的风俗画卷,饱含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
2021-03-24更新 | 108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遂宁市高中2020-2021学年高三下学期“二诊”九市联考语文试题

五、语言文字运用 添加题型下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组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源远流长的中国传统文化,生肖文化无时无刻都渗透到亿万人的生命记忆中,渗透到人们生产、消费的赖以生存的各个环节中,与我们的民族深度交融。围绕生肖文化起源的说法        。其实生肖之“生”,乃指“生辰”,“肖”意即“像”。大量文献说明,生肖文化萌发形成于先秦时期,确立于东汉。在一些      下来的岩画上,我们仍然可以看到许多动物图案      最早甚至可以,到史前的传统时代。有关生肖属相之说最早见于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到南北朝时期民间就开始普遍使用生肖。南朝梁陈时期的诗人沈炯曾作《十二属诗》。这首诗在首字按序嵌入了十二生肖名,且突出了每种动物的生性特点,起到        之作用。今天,生肖文化在多个领域大放异彩。如《十二生肖系列纪念币》采用齐白石、徐悲鸿等绘画大师的名画设计,通过浮雕雕刻,再现了这些大师独具匠心的风格,具有很高的艺术欣赏价值。(        )。 从指甲钳、茶杯、小电风扇、零钱包、打火机,到茶叶匙、刀架、水壶,生肖元素的融入提升了这些物品的附加值。

17.文中画横线的部分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生肖文化无时无刻都渗透到亿万人的生命记忆中,渗透到人们赖以生存的生产、消费的各个环节中,与我们的民族深度交融
B.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生肖文化无时无刻不渗透到亿万人的生命记忆中,渗透到人们生产、消费的赖以生存的各个环节中,与我们的民族深度交融
C.在源远流长的中国传统文化中,生肖文化无时无刻都渗透到亿万人的生命记忆中,渗透到人们生产、消费的赖以生存的各个环节中,与我们的民族深度交融
D.在源远流长的中国传统文化中,生肖文化无时无刻不渗透到亿万人的生命记忆中,渗透到人们赖以生存的生产、消费的各个环节中,与我们的民族深度交融
18.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众说纷纭       流传       追溯       画龙点睛
B.众说纷纭       留传       回溯       点铁成金
C.甚嚣尘上       流传       回溯       画龙点睛
D.甚嚣尘上       留传       追溯       点铁成金
19.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生肖文化还越来越多地融入了日常生活的商品设计
B.日常生活的商品设计对生肖文化的传播有重要作用
C.日常生活的商品设计与生肖文化的关系也变得密切
D.生肖文化的艺术价值决定了日常生活的商品附加值
语言文字运用-语言表达 | 适中(0.65)
20.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吸烟被世界卫生组织(WHO)称为人类“第五种威胁”(前四种是战争、饥荒、瘟疫、污染)。医学证实,每支烟燃烧时释放出4000多种化学物质,几十亿个颗粒,其中含有尼古丁、一氧化碳、焦油、氨、苯等69种致癌物。______,就会黏附在气管壁和肺泡上, 易导致气管炎、肺气肿乃至肺癌。______? 原来尼古丁进入血液循环后对中枢神经系统产生了一定的刺激作用,并在烟客脑中产生“尼古丁受体”。这就如同大脑中一个需要随时填补的空缺,______,大脑就会在第一时间通知身体赶紧通过吸烟补齐。如果不及时补充,烟客就会出现焦虑、烦躁等上瘾症状。

语言文字运用-语言表达 | 适中(0.65)
21. 下面是某校校园新冠肺炎疫情报告处理的流程图,请把这个图转写成一段文字介绍,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120个字。
2021-03-24更新 | 208次组卷 | 5卷引用:四川省遂宁市高中2020-2021学年高三下学期“二诊”九市联考语文试题

六、作文 添加题型下试题

作文-材料作文 | 困难(0.15)
名校
22.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1920年代,国家内忧外患、民族饱受屈辱……在那个万马齐喑的时代,觉醒的中国共产党人以坚定的信仰和大无畏的牺牲精神,开启了带领中华民族站起来的奋斗历程。

1980年代,“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发展才是硬道理……在艰难中探索的中国共产党人,解放思想,敢于创新,拉开了改革开放的大幕,开启了带领人民富起来而不懈奋斗的新篇章。

2020年代,坚持绿色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构建人类共同体……在这个崭新的时代,坚守初心的中国共产党人,敢于担当、奋斗不止,又开启了让中华民族强起来的新征程。

我们的远景目标是,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2050年,我国将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进入2021年,站在第二个100年的新起点上,校团委拟举行“回眸百年,开启新征程”的主题征文活动,请结合上述材料写一篇文章参加此次征文活动。可以回眸百年历程,抒写你的感受与思考;可以讲述身边的故事,反映时代发展;也可以展望未来,表达你对未来的憧憬与畅想。
要求:结合材料,自选角度,自定立意,自拟题目;切合身份,贴合背景;符合文体特征;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阅读与鉴赏、作家作品、名句名篇默写、语言文字应用、写作

试卷题型(共 10题)

题型
数量
现代文阅读
3
文言文阅读
1
古代诗歌阅读
1
名篇名句默写
1
语言文字运用
3
作文
1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阅读与鉴赏
2
作家作品
3
名句名篇默写
4
语言文字应用
5
写作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现代文阅读
1-30.65政论文  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  分析论点、论据、论证方法  分析概括作者的观点态度论述类文本
4-60.65新闻、通讯、访谈  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  评价主要观点和基本倾向  探究内容,提出见解实用类文本
7-90.65其他小说  分析情节、语段的作用  鉴赏作品中的艺术形象  分析体裁特征和表现手法文学类-单文本
二、文言文阅读
10-130.65《宋书》  文言文断句  文言文翻译  史传文
三、古代诗歌阅读
14-150.4咏物言志  评价思想内容
四、名篇名句默写
160.85名句名篇默写情境默写
五、语言文字运用
17-190.65一般词语  辨析并修改病句  情境补写  熟语(含成语)选择题组
200.65情境补写语言表达
210.65流程图/结构图语言表达
六、作文
220.15任务驱动型作文材料作文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