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安徽省六安市皖西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安徽 高二 期末 2021-04-21 260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政治史(旧)、中国古代史 、文化史(旧)、世界史 、经济史(旧)、中国近现代史

一、单选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1. 在分封制下,任何一个诸侯都知道自己仅仅是周王的部下大臣,自己的领土也仅仅是国家土地的一部分,这一认知直到春秋中叶都没有大的改变。这说明分封制
A.进一步强化了宗法等级秩序
B.实现了拱卫周王室的目的
C.有助于国家整体观念的形成
D.成为开拓疆土的主要手段
2018-01-29更新 | 400次组卷 | 29卷引用:湖北省恩施州2018届高三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测文综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2. 王国维《殷周制度论》载:“有立子之制而君位定;有封建子弟之制而异姓之势弱,天子之位尊;异姓之国非宗法之所能统者,以婚媾甥舅之谊通之;周人一统之策实存于是。”据此可知,西周
A.利用血缘纽带巩固其统治
B.通过宗法制强化君主专制
C.推行分封制加强中央集权
D.打击异姓诸侯以维护统一
2019-04-15更新 | 484次组卷 | 33卷引用:【全国市级联考】江苏省南通市2018届高三第三次调研测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3. 齐景公向孔子请教如何为政,孔子说:“国君要像国君的样子,臣子要像臣子的样子,父亲要像父亲的样子,儿子要像儿子的样子。”景公高兴地说:“对呀,要不这样,即使有很多粮食,我还能吃得着吗?”这说明孔子提倡(   
A.克已复礼,人们应贵贱有序B.仁者爱人,理解和体贴他人
C.政在爱民,国君要严于律己D.忠孝有道,人际关系要和谐
2021-03-18更新 | 95次组卷 | 34卷引用:2011届山西省汾阳中学高二月考历史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4. 《剑桥中国秦汉史》说:“撇开道德方面的考虑,秦只维持了那么短短的时期也可能是一件好事。……它却成功地把一套国家官僚机器的制度传给了它的政治继承者。这套制度经过了汉代的完善和巩固,又推行了1700年,其间只逐步作了修正。”这套制度
A.增强了地方政府的自主性
B.解决了君主专制的决策弊端
C.延续了贵族血缘政治传统
D.有利于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5. 董仲舒在《春秋繁露》中提出:“天为君而覆露之,地为臣而持载之,阳为夫而生之,阴为妇而助之,春为父而生之,夏为子而养之……王道之三纲可求于天。”该言论
A.体现了三纲五常和天人合一思想
B.继承了春秋时期儒学的全部精髓
C.将天理和伦理道德直接联系起来
D.使我国传统文化重新焕发了生机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6. “或问:格物须物物格之,还只格一物而万理皆知?曰:怎得便会贯通?若只格一物便通众理,虽颜子亦不敢如此道。须是今日格一件,明日又格一件,积习既多,然后脱然自有贯通处。”材料体现了朱熹
A.希望通过实验途径寻求科学真理
B.维护封建专制统治和等级制度
C.注重社会实践活动和探究的思想
D.强调个体的价值和人性的尊严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7. 明代王守仁对“理”“欲”概念进行重新界定,导致了“天理就是人欲”观的流行:清代戴震则提出“理存于欲,遂欲达情”的主张。这些主张。
A.动摇了程朱理学的统治地位
B.受到了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影响
C.折射出文化专制政策的放松
D.反映时代发展对僵化思想的冲击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8. 顾炎武针对明代学风的弊病指出:“若有明一代之人,其所著书无非窃盗而已。”他强调凡做学问,“必古人之所未及就,后世之所不可无,而后为之”。在此,顾炎武
A.全盘否定明代的学术成果
B.提倡“经世致用”的学术精神
C.强调尊重前人的研究成果
D.强调独立思考并有所创新
2019-05-07更新 | 481次组卷 | 31卷引用:2016年广东茂名高三第一次高考模拟考试文综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9. 古希腊智者学派的代表人物普罗塔格拉曾经提出这样的观点:神是不可知的,人是依靠自己的力量发明语言,造出房屋、衣服、袜子和床,并且从土里取得养生之资的。这一观点的现实意义主要体现在
A.否定神的存在
B.反对天主教会的权威
C.宣扬唯物主义的思想
D.树立人的尊严和权威
2016-11-27更新 | 447次组卷 | 21卷引用:2014届湖北省沙市中学高三8月第一次周练文综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10. 乔托(约1266-1337),被誉为“欧洲绘画之父”。下面是他的作品《圣弗朗西斯之死》,画中人物表情与动作各异,有的拿着旗帜,有的站立低头默哀,有的跪着祈祷,有的亲吻圣弗朗西斯的手和脚为他的去世感到难过。这表明乔托
A.追求平等和民主B.具有人文主义精神
C.反对教会的统治D.擅用浪漫主义手法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1. 马丁·路德废除了教士的豁免权以及牧师、僧侣、修女不交纳赋税、不履行城市义务的权利,从而把他们纳入了正常的社会生活。通过培训市民出身的传教士进行布道,减少了圣礼和繁琐的宗教仪式,提高了传教的质量。这反映了德国宗教改革
A.破除了天主教对人们的束缚
B.倡导因信称义宣扬理性主义
C.适应社会变革促进社会进步
D.关注民众疾苦体现人文主义
2017-08-22更新 | 244次组卷 | 19卷引用:山东省青岛市西海岸新区胶南第一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2. 恩格斯说:“启蒙学者是‘非常革命’的,他们不承认任何外界权威,不管这种权威是什么样的。宗教、自然观、社会、国家制度,一切都受到了最无情的批判;一切都必须在理性法庭面前为自己的存在做辩护或者放弃存在的权利。”对启蒙学者的“非常革命”,理解正确的是
A.一切已有的认知都是不正确的
B.在法律面前每个人都是平等的
C.理性法庭的裁决是不可质疑的
D.人要充分运用理性去判断事物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3. “印刷术用于传播古老的观念,而不是新思想;火药加固了皇帝的统治,而不是正在出现的诸民族君主的地位;指南针除郑和用于著名的远航外,并不像西方人那样用于世界范围的探险、贸易和帝国的建立。”作者旨在说明中国的三大发明
A.对西方社会产生巨大影响
B.未能推进中国社会根本性的变革
C.结束了中国的冷兵器时代
D.改变了整个世界原有面貌和状态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4)
名校
14. “吴门画派”的领袖沈周主张:“画法以意匠经营为主,然必气韵生动为妙。意匠易及,而气韵别有三味,非言可传!”以下作品符合其主张的是
A.《洛神赋图》B.《步辇图》
C.《清明上河图》D.《墨兰图》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5. 马克垚认为,牛顿革命的影响远远超过了自然科学的范畴,事实上它极大的改变了整个欧洲思想的精神气候,启蒙运动的兴起就和它密切相关。这主要是因为牛顿革命
A.彻底地摧毁了神学思想B.提供了科学的思维模型
C.推动了工业文明的到来D.揭示了宇宙的普遍规律
2018-03-16更新 | 198次组卷 | 20卷引用:四川省乐山市2018届高三第二次调查研究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6. 1859年以后,信仰再次产生严重的危机。“宗教真理之金同那个盛装它的古老破旧的钱袋一起丢弃了,而且再也找不回来了。”这主要是由于
A.马丁·路德提出信仰得救,与“上帝直接对话”
B.牛顿创立经典力学理论,摆脱神学对科学的束缚
C.达尔文发表《物种起源》,否定生物“神创说”
D.爱因斯坦提出相对论,突破近代物理学理论框架
2016-11-27更新 | 442次组卷 | 33卷引用:2012-2013学年辽宁瓦房店市高级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7. “中体西用”的现实价值在于使“西学为用”合法化,中学一统天下的封闭僵化局面得以改变。“用夷变夏”不再是中国思想界争论的主要问题,是否应该对中国的传统体制进行某些改变成为被关注和思考的问题。这说明“中体西用”的主张在当时
A.起到了思想解放的作用
B.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
C.成为中国近代化的开端
D.指导了中国社会的政治变革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18. 梁启超在《饮冰室合集・文集之三・爱国论》中说:“政府压制民权,政府之罪也。民不求自伸其权,亦民之罪也。西儒之言日:侵犯人自由权利者,为万恶之最,而自弃其自由权利者,恶亦如之。盖其相害天赋之人道一也。”该论述意在
A.宣传天赋人权和自由平等的思想B.强调保障民权有利于社会的发展
C.号召民众要争取自己的民主权利D.指出民主权利是振兴国家的保障
2021-04-21更新 | 78次组卷 | 3卷引用:安徽省六安市皖西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9. 余英时在《“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反思》中指出。“这一百年来,中国知识分子一方面自动撤退到中国文化的边缘,另一方面又始终徘徊在西方文化的边缘,好像大海上迷失了的一叶孤舟,两边都靠不上岸。”作者认为新文化运动
A.处于孤立无援的被动地位B.失去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自信
C.采取左右逢源的文化态度D.缺乏对中西文化的正确认知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20. 1906年12月,孙中山在《民报》创刊周年纪念大会上的演说中指出:“社会党所以倡导民生主义,就是因贫富不均,想要设法挽救。”民国十三年他又指出“社会主义的范围,是研究社会经济和人类生活的问题,就是研究人民生计问题,所以我用民生主义替代社会主义”。这说明孙中
A.对民生主义的认识出现质的飞跃B.认为民生主义的目标就是均贫富
C.把民生主义与社会主义混为一谈D.对社会主义本质的理解较为透彻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21. “我们应该深刻地注意群众生活的问题,从土地、劳动问题,到柴米油盐问题。要使他们从这些事情出发,了解我们提出来的更高的任务,革命战争的任务,拥护革命,把革命推到全国去,接受我们的政治号召,为革命的胜利斗争到底。”这直接体现了毛泽东思想的精髓是
A.开展武装斗争B.重视经济建设C.强调实事求是D.坚持群众路线
2020-03-10更新 | 205次组卷 | 21卷引用:江苏省镇江市2017届高三三模(最后一卷)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22. 邓小平认为,世界上的问题不可能用一个模式解决,固定的、完美无缺的模式是根本没有的,中国必须有中国自己的模式。探索中国模式必须从中国实际出发,必须吸收和借鉴别国模式的经验,但绝不能照搬。中国发展模式可以为世界上其他国家提供某种经验,但也不能照搬到其他国家。材料表明,邓小平所说的“中国模式”
A.是当今世界上最先进的模式B.可能被世界其他国家成功复制
C.只能解决社会主义国家问题D.是中国实际和世界经验的融合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23. 1959年,文化部在全国各大城市同时举办“庆祝建国十周年国产新片展览月”活动,35部优秀影片同时展出……受到全国各族人民的欢迎。这些影片还进入世界市场,受到各国观念的喜爱。新中国的电影创作进入了一个辉煌时期,电影界称之为“难忘的1959年”。这一现象
A.是“左”倾错误思潮在文化领域的新动态
B.是在“双百”方针指导下取得的文艺硕果
C.表明文化领域率先打破帝国主义的外交封锁
D.折射了困难时期中国人民的乐观主义精神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24. 法国某小说家主张“伟大的艺术应该是科学的、客观的”,认为“艺术家不该在他的作品里露面,就象上帝不该在自然里露面一样”。下列作品风格符合这一观点的是
A.《巴黎圣母院》B.《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C.《大卫•科波菲尔》D.《等待戈多》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25. 《波将金号战舰》拍摄于1925年,是苏联电影史上的经典之作,但在许多欧美资本主义国家,都被当局禁止上映,而在一些秘密放映会上,观众对它都表示热烈的赞许,认为除了卓别林的作品外,没有一部影片能赶得上这部影片。材料从本质上反映了
A.西方国家极力维护本国电影市场B.西方落后的电影技术害怕被暴露
C.电影是当时政治斗争的主要工具D.电影有时受国家意识形态的影响
2021-04-19更新 | 352次组卷 | 21卷引用:2014-2015学年湖北襄阳市四校高二上期期中联考历史试卷

二、材料分析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26.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古代希腊的神像雕塑


图1古希腊神话中的主神宙斯             图2古希腊神庙上雕塑的各神形象

材料二   古希腊的神和人都具有自由奔放、独立不羁、狂欢取乐、享受人生的个体本位意识而在困难面前又表现出艰苦卓绝、百折不挠的精神。威力无穷的命运给古希腊人带来了困惑与恐惧也培养了他们的自我意识和个体精神。此外他们在与命运抗争中激发出了蓬勃的生命活カ。古希腊文学正是在描写人对现世价值的追寻、人与命运的矛盾和抗争中展示了人性的活波与美丽,表现了人类童年时期的自由、乐观与浪漫

——《浅析古希腊人文精神》

材料三   明朝中叶以后伴随着资本主义萌芽而兴起的人文主义思潮,主要矛头是针对儒学的“理”和“礼”的。人文主义思想家们,鼓吹人的“自然天性”,反对“理”和“礼”对“自然人性”的束缚或扭曲。李贽反复阐述“人必有私”,“私者人之心也”,又说“虽大圣人不能无势利之心”,“知势利之心亦吾人秉赋之自然矣”

一一李广柏《中国历史上的人文主义思潮》


(1)材料一反映了古希腊的神在形象上有何特点?结合材料二,说明形成此特点的原因。
(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明朝中叶后人文主义思潮的主要影响。
(3)根据上述材料,概括明清时期的人文主义思潮与古希腊人文精神的共同点。
2021-04-19更新 | 72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六安市皖西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2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鸦片战争之前,所谓国计民生,以赋税、盐政、漕运、河工为大端,议论风生,多以此诸项为中心。成书于1826年(清道光六年)的《皇朝经世文编》虽然出自魏源之手,而所列荦荦大端皆未出旧轨。但鸦片战后,夷务日渐渗入国计民生,成为经世之学的大题目。

——陈旭麓《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

材料二   中国的政治向来是奉六经为准衡,故六经就是中国的宪法。康有为的政治思想也是由六经里面抽绎出来的,他所以能做维新运动的领导者,造成一时的大风潮,也是因为他对于六经先做了一番维新革命的工作。

——李剑农《近代中国史》

材料三   1916年2月,陈独秀在《吾人最后之觉悟》一文中指出,中国必须抛弃延袭数千年的“官僚的专制的个人政治”,实行“自由的自治的国民政治”。而这又有赖于全国人民在政治上的真正觉悟。

——白寿彝《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一,指出鸦片战争前后中国思想界发生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出现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康有为政治思想的特点并分析其成因。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中国(至新文化运动前期)先进的中国人是如何开眼看世界的?
2021-04-19更新 | 110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六安市皖西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2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新中国成立之初,曾频频受到来自美国挥舞核大棒的威胁。特别是在朝鲜战争期间,美国政府在远东部署了许多载有核弹的飞机,并露骨地对中国进行核威胁。于是,反对核威胁,打破核垄断,发展以原子弹、导弹为主要内容的中国自己的国防尖端技术,便成了新中国领导人的重要战略思想。

一一陈述《新中国60年发展之路》

材料二 在二十世纪内,全面实现农业、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的现代化,把我们的国家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强国,是我国人民肩负的伟大历史使命。四个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的现代化。没有现代科学技术,就不可能建设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没有科学技术的高速度发展,也就不可能有国民经济的高速度发展

——邓小平《在全国科技工作会议上讲话》

材料三 人类社会已进入21世纪第二个十年。综合判断国内外形势,这十年既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也是科学技术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面对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的新形势,我们只有奋力抢占国际经济科技制高点、积极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才能在综合国力竞争中赢得主动。

——习近平《在中国科协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祝词》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说明建国初期我国发展尖端技术的战略重点,并分析此战略重点制定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说明改革开放后我国科技发展战略作出的调整,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作出调整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20世纪九十年代以来,面对世界科技革命,党和政府作出了怎样的战略决策?21世纪我国在高科技领域取得了怎样的骄人成绩?
2021-04-19更新 | 84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六安市皖西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政治史(旧)、中国古代史 、文化史(旧)、世界史 、经济史(旧)、中国近现代史

试卷题型(共 28题)

题型
数量
单选题
25
材料分析题
3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政治史(旧)
1,2,4
2
中国古代史
3
文化史(旧)
4
世界史
5
经济史(旧)
6
中国近现代史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单选题
10.85分封制的特点与影响  分封制单题
20.65宗法制的特点与影响  宗法制单题
30.65儒家单题
40.65中央集权制度的特点和影响单题
50.65“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提出  汉武帝时期统治思想的转变单题
60.65北宋五子、朱熹的思想单题
70.65明清之际批判思想的产生条件和影响单题
80.65顾炎武的思想单题
90.85从泰勒斯到智者学派单题
100.4文艺复兴的代表人物、作品和思想单题
110.65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单题
120.65启蒙运动的扩展、影响与评价单题
130.65指南针  宋元科技 单题
140.64汉字、书画和戏曲艺术单题
150.65牛顿的经典力学  近代科学的兴起单题
160.65生物进化论的形成单题
170.65“中体西用”思想的背景和内容单题
180.4康梁维新思想单题
190.65新文化运动的影响单题
200.4三民主义的提出与实践单题
210.4毛泽东思想的成熟单题
220.65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单题
230.65“双百”方针的提出与实践单题
240.85现实主义文学单题
250.65一战后的国际秩序单题
二、材料分析题
260.4明清之际批判思想的产生条件和影响  从泰勒斯到智者学派
270.4林则徐开眼看世界  林则徐开眼看世界  “中体西用”思想的实践  “中体西用”思想的实践  康梁维新思想  康梁维新思想  新文化运动的影响  新文化运动的影响  开眼看世界的人-林则徐、魏源、徐继畬  开眼看世界的人-林则徐、魏源、徐继畬
280.65 “两弹一星”、核能的利用  航天事业的发展  国防领域的成就(1949-1976)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