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临河区第三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内蒙古 高二 期中 2021-11-25 360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文化史(旧)、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现代史 、经济史(旧)

一、单选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1. 雅斯贝尔斯认为,公元前800至公元前200年之间,尤其是公元前600至前300年间,是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文化史家借用这一概念,将春秋战国称为中国文化的“轴心时代”,原因是春秋战国时期
A.结束分裂完成统一B.社会转型全面完成
C.文化走向基本成型D.儒学兴起成为大宗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2. 孟子评述《春秋》云:“世衰道微,邪说暴行有作,臣弑其君者有之,子弑其父者有之,孔子惧,作《春秋》”。这说明孔子著《春秋》坚持
A.以小见大
B.有闻必录
C.惩恶劝善
D.述而不作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3. 荀子指出:“行,不仁;杀,无罪;而得天下,仁者不为也。天之生民,非为君也,天之立君为民也。”这反映出荀子
A.其主张适应了时代要求B.认为君主专制具有积极意义
C.继承和发展了民本思想D.认为治国之道在于儒法并用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4. 中国有“枪打出头鸟”、“出头的椽子先烂”、“树大招风,人怕出名猪怕壮”等处世格言。这些格言体现了       思想
A.儒家的民本B.道家的无为
C.法家的法治D.墨家的尚贤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5. 墨子认为,如果任凭“人是其义,以非人之义”的“交相非”发展下去,必然带来“内者父子兄弟作怨恶,离散不能相和合,天下之百姓,皆以水火毒药相亏害”的结果。这说明
A.百家融合的趋势
B.“尚同”的治世理想
C.人性本恶的思想观念
D.依法治国的合理性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6. 董仲舒一再强调“天,仁也”“圣人多其爱而少其严,厚其德而简其刑,以此配天”,“为政而任刑,谓之逆天”。据此可推知,董仲舒如此强调是为了(     )
A.制约绝对君权B.宣扬儒家道义C.巩固中央集权D.神化皇帝权力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7. 朱熹强调“存天理,灭人欲”,王阳明主张“破心中贼”,两者相同的本质意图是
A.否定佛教、道教的教义
B.将儒家学说发扬光大
C.激励人们奋发立志
D.维护封建统治秩序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8. “明清之际思想批判的实质是儒家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活跃,他们使儒家思想更趋实事求是,与国计民生靠得更近”。这里“新的历史条件”是指
A.蓬勃发展的商品经济B.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蓬勃发展
C.思想家因循守旧、陈腐不化D.王朝统治的专制腐败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0. 西方神学认为上帝创造了人、古代中国女娲抟土造人、古埃及黑泥塑人、古芬兰怪鸟蛋孵化成人、古希腊有哲学家认为人是由鱼变成的,上述众多说法
A.是当时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下,不能对人类起源作合理解释的反映
B.从世界各地对人类起源相同话题的关注看,体现了对“人文”本身的重视
C.在达尔文进化论出现后,退出了历史舞台
D.是统治阶级为愚昧统治人民的需要,主观想象和臆断的结果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11. 苏格拉底曾讥笑以自己的决定把无知的人变成统帅的雅典平民的万能,在讲到马匹不足时他建议把这个问题提交公民大会,用表决方式把驴变成马。这反映了苏格拉底
A.探索新的政治形式以代替民主制
B.反对直接民主制度提倡精英治国
C.呼吁全社会正视人的主观能动性
D.嘲讽公民大会不切实际徒有虚名
2017-05-19更新 | 779次组卷 | 18卷引用:山东省临沂市2017届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13. 马丁·路德提出:“让每一个知道自己是基督徒的人确知:我们都是祭司,我们彼此没有分别,即是说,我们对圣道和一切圣礼都有同等的权利。”这一主张在当时的积极意义在于
A.提高了世俗封建主的地位
B.顺应了资本原始积累的需要
C.有利于各民族国家的形成
D.否定了天主教会和教皇的特权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14. 伏尔泰认为:“如果在英国仅允许有一种宗教,政府很可能会变得专横;如果只有两种宗教,人民就会互相割断对方的喉咙;但是,当有大量的宗教时,大家都能幸福地生活、和睦相处。”这表明他
A.肯定了教会的统治权威B.坚持彻底的无神论思想
C.主张理性的宗教信仰D.与因信称义的主张一致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15. 孟德斯鸠在《论法的精神》中写道:“在一个有法律的社会里,自由仅仅是一个人盲目够做他应该做的事情……自由是做法律所许可的一切事情的权利;如果一个公民能够做法律所禁止的事情,他就不再有自由了。”在此,孟德斯鸠旨在说明
A.自由与法律的内在联系B.天赋人权,自由平等
C.自由是民主的前提基础D.自由与革命的辩证关系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16. 有学者指出:“当人们谈及最近几代人中被传入日本等东方国家的西方文明时,我们不是指希腊罗马哲学和人文主义思想,也不是指日本的基督教化,而是指在17世纪后半叶开始改变西方面貌的科学、思维模式和文明的所有工具。”这里的“开始改变西方面貌的科学、思维模式和文明的所有工具”是指
A.瓦特的改良蒸汽机B.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
C.牛顿的经典力学体系D.爱因斯坦的相对论
2017-12-20更新 | 260次组卷 | 39卷引用:2010年甘肃天水一中高三5月第三次模拟考试文综历史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7. 《红与黑》中的男主人公于连一方面对自私伪善、金钱至上的人和社会深恶痛绝,另一方面又经常受金钱、权力和荣誉的诱惑,不时地以伪善的手段对待伪善的环境。这种文学表达方式属于( )
A.古典主义B.浪漫主义C.批判现实主义D.现代主义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8. 有学者认为,《海国图志》是对西方侵略者作出的最积极回应,是近代中华民族觉醒的重要标志,同时吹响了晚清军事向近代化迈进的号角。材料说明《海国图志》
A.是一部军事科技专著
B.开启了中国近代化
C.使国人反侵略意识觉醒
D.具有思想启蒙的价值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9. 梁启超曾说,知有兵事而不知有民政……知有朝廷而不知有国民……以为吾中国之政教风俗无一不优于他国。这一批评针对
A.中学为体,西学为用B.师夷长技以制夷
C.军事为主,民生为辅D.原封不动地维护封建统治
2016-11-18更新 | 1086次组卷 | 16卷引用:2010—2011学年广东省广州六中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20. “常有人说,白话文的局面是胡适之、陈独秀一班人闹出来的。其实这是我们的不虞之誉。中国近来产业发达、人口集中,白话文完全是应这个需要而发生而存在的。适之等若在三十年前提倡白话文,只需章行严一篇文章便驳得烟消灰灭。”材料认为白话文得以推广的主要原因是
A.社会经济的发展B.白话文的自身价值
C.文学革命的推动D.制度环境的大变化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21. 梁启超说:“盖当购此图(世界地图)时,曾在京师费一二月之久,遍求而不得。后辗转托人,始从上海购来。图(世界地图)至之后,会中人视同拱璧,日出求人来观。偶得一个来观,即欣喜无量。”这反映了
A.维新派看到“开民智”的重要性B.西学在中国得到广泛传播
C.维新变法重视与群众运动相结合D.国人清醒认识到世界潮流
2019-08-10更新 | 138次组卷 | 26卷引用:2013届山东省潍坊市高三二模文综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22. 杨宁一在《历史学习新视野新知识》中提出:“1895年甲午战争失败,民族危机迫在眉睫。朝野士大夫不得不放弃洋务制器兴国的迷梦,开始了更深层次的思考。”这次“思考”的“层次”变化是
A.从技术到器物
B.从制度到思想
C.从制度到文化
D.从器物到制度
2016-11-27更新 | 326次组卷 | 21卷引用:2014年高中历史近代精神文明 近代中国思想解放潮流与三民主义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23. 某当代学者在评价中国近代思想界的一位里程碑式巨人时,用了如下小标题。这位“思想巨人”有可能是
以西方天赋人权抨击封建专制主义
以西方进化论为变法之理论基础
以提高全民素质为振兴国家之根本

A.魏源B.严复C.陈独秀D.孙中山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24. 1929~1933年的美国电影热心于制造浪漫爱情、个人英雄、离奇冒险的神话,社会矛盾、经济危机、失业现象作为背景隐约表现。这一现象反映出
A.电影创作再现社会生活
B.经济危机扩展到文化领域
C.政府力图控制民众情绪
D.电影折射民众的心理需求
2019-05-22更新 | 532次组卷 | 27卷引用:【全国市级联考】江苏省南通市2018届高三第三次调研测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真题 名校
25. “蓝脸的窦尔敦盗御马,红脸的关公战长沙,黄脸的典韦白脸的曹操,黑脸的张飞叫喳喳。”京剧艺术中人物的脸谱(        
A.真实再现了客观历史B.固化了大众的历史认知
C.正确评断了历史人物。D.提升了历史人物的价值
2019-01-30更新 | 4561次组卷 | 131卷引用:2013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历史(新课标Ⅱ卷)

二、材料分析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名校

26. 黄宗羲继承了早期儒家的民本思想,对后世产生了重要影响。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是故得乎丘(意为“众多”)民而为天子,得乎天子为诸侯,得乎诸侯为大夫。

——《孟子尽心下》

材料二 古者天下之人爱戴其君,比之如父,拟之如天,诚不为过也。今也天下之人怨恶其君,视之如寇仇,名之为独夫,固其所也。……古者以天下为主,君为客,凡君之所毕世而经营者,为天下也……今也以君为主,天下为客,凡天下之无地而得安宁者,为君也……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原君》

材料三 (黄宗羲的)理念,比孟子之说代表一种合乎民主的思考,近代民主政治所努力的,就是要把这个理念变成事实,使人民成为国家的真正主人。……梨洲的民本思想,已为中国走向民主的历史,创造了新的条件,只是在十七世纪还不能开花结果。

——韦政通《中国思想史》


请回答:
(1)据材料一、二,概括孟子、黄宗羲的基本主张,并指出二者相同点。
(2)据材料二,指出黄宗羲评价古今君主优劣的标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黄宗羲思想产生的经济根源。
(3)据材料三,指出黄宗羲思想的进步性。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在十七世纪还不能开花结果”的原因。
2017-02-17更新 | 1083次组卷 | 23卷引用:2017届江苏省徐州市四市高三11月模拟考试历史试卷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名校
2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大海成为古希腊人同外界交往的主要通道,航海业的发展促进了希腊商业的发达,希腊人与外界的交往日趋频繁,这使希腊形成一个开放的社会,逐步形成了古希腊人自由、开放、质朴的性格。特别是民主制度在希腊各邦相继建立之后,自由更是希腊人所渴望和追求的。希腊文明和其他文明一样,也借鉴了其他文明的成就为自己所用。希腊人把神话中的诸神赋予了人性,使其人格化,众神更加生动逼真。从古希腊人让众神地位平等,到希腊人的多神崇拜,可以看出,希腊文化是以人为中心的世俗文化。

——摘编自孙凤玲《浅析古希腊的人文主义思想》

材料二   文艺复兴,虽然许多新成就的基础是古典文化,但是它们很快地超越了希腊、罗马影响的范畴。文艺复兴包括一些当时占统治地位的理想和看法,使文艺复兴印上了一个独特社会的标记。总的说来,这些理想和看法中特别突出的是乐观主义、世俗主义和个人主义。

——摘编自(美)AA.M伯恩斯等《世界文明史》第二卷

材料三   启蒙运动的出现并不是偶然的,它是资产阶级反封建反专制制度的时代要求。启蒙思想家提出了许多改革社会的建议,在经济领域内实行自由放任主义,鼓励工商业自由发展#

在政治上实行“主权在民”的理论;在宗教上实行宗教信仰自由,反对政教合一。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近代史编》


(1)根据材料一,分析古希腊人文主义思想产生的原因,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主要内涵。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文艺复兴的实质,并说明文艺复兴时的“乐观主义、世俗主义和个人主义”反映的当时欧洲社会发展的主要需求。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启蒙思想家的主要主张,并分析其影响。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文化史(旧)、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现代史 、经济史(旧)

试卷题型(共 27题)

题型
数量
单选题
25
材料分析题
2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文化史(旧)
2
中国古代史
3
世界史
4
中国近现代史
5
经济史(旧)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单选题
10.4“百家争鸣”的背景和影响单题
20.65儒家单题
30.65儒家单题
40.65道家单题
50.85墨家单题
60.85“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提出  汉武帝时期统治思想的转变单题
70.65宋明理学的影响、评价单题
80.85明清之际批判思想的产生条件和影响单题
90.85元曲  《诗经》  楚辞  汉赋单题
100.65教会的禁锢和生命科学的成果单题
110.4苏格拉底单题
120.4文艺复兴的代表人物、作品和思想  文艺复兴 单题
130.4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  宗教改革单题
140.4法国的启蒙思想单题
150.65孟德斯鸠的主张和作品单题
160.85牛顿的经典力学  近代科学的兴起单题
170.65现实主义文学单题
180.65魏源与《海国图志》单题
190.65“中体西用”思想的背景和内容单题
200.65新文化运动单题
210.85康梁维新思想单题
220.65“中体西用”思想的实践  洋务运动单题
230.85严复与《天演论》单题
240.85经济危机的影响单题
250.65戏曲艺术、乐舞  小说与戏曲 单题
二、材料分析题
260.65儒家  黄宗羲的思想
270.4从泰勒斯到智者学派  文艺复兴的影响  启蒙运动的影响与评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