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育才学校2022届高三上学期第五次月考历史试题
安徽 高三 阶段练习 2022-01-11 198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政治史(旧)、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选修(旧)、中国近现代史 、文化史(旧)、经济史(旧)、世界史 、中国古代史 、史学热点

一、单选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 明朝初期,内阁大学士只是侍从顾问之臣,只有“献替可否,奉陈规诲”的职权,但“仁宗而后,诸大学士历晋尚书、保、傅,品位尊崇,地居近密,而纶言批答,裁决机宜,悉由票拟,阁权之重,偃然汉唐宰辅,特不居丞相名耳!”这说明明朝内阁
A.政治效能的不断提高B.成为法定的中枢权力机构
C.强化了君主专制统治D.对皇权具有显著制约作用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2. 美国联邦党人当年设计政治制度的基本精神是“有衡”。政治制度的“有衡”包括两层含义:其一,不同权力之间的相互制衡;其二,不同利益之间的相互均衡。由此,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保障民主、防止专制是联邦党人的政治追求B.美国实现“有衡”的措施之一是实行三权分立
C.这利“有衡”的实质是保障资产阶级的利益D.美国不同的利益群体主要是指黑人和白人群体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3. “(在希腊)流通中发展起来的交换价值过程,不但尊重自由和平等,而且自由和平等是它的产物:它是自由和平等的现实基础。”这实质上反映了在古希腊
A.商业流通是政治平等昀现实基础B.商业贸易尊重自由和平等的原则
C.海外贸易活动推动平等观念形成D.商业上自由平等影响了政治理念
2021-09-24更新 | 1001次组卷 | 55卷引用:2014届湖北省襄阳市高三一模文综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4. 相对于近代中国而言,新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坚持求同存异的原则,尊重各党派、各团体、各阶层人士的特点,包容统一战线成员在信仰、利益和观念等方面的差异,政协委员不因职业和党派差异都享有平等的议论权。人民政协坚持在考虑少数意见的情形下,达成反映公共利益的共识。这反映出人民政协
A.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B.保证了祖国统一和中华民族的团结
C.促使各党派与中共的利益趋同D.开创了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新阶段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5. 民国初年,临时参议院制定的(国会组织法)对选举国会议员的规定与清末咨议局的选举已有不同:“居住选区二年以上”比清末的十年要求大大缩减:500元的不动产资格比之清末的5000元亦削减9/10:选民年龄为20岁而清末的为25岁,临时参议院还通过了女子有参政权的议案。可知民国初年
A.民主政治有鲜明中国特色B.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C.政治参与主体的范围扩大D.宪政机制对权力的控制
2021-09-14更新 | 693次组卷 | 15卷引用:湖北省新高考联考协作体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6. 有学者指出,民国初年多党政治实验的失败和国民党的迅速灭亡证明,竞争型和垄断型政党制度在中国没有生存的条件和土壤。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和新中国民主政治建设证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具有巨大的优越性和强大的生命力。这说明政治协商制度
A.使人民当家作主的愿望得以实现B.是中国政治历史发展的必然选择
C.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提供了支持D.体现了中西方政治制度的相融合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7. 有学者指出:戊戌变法期间,改革的内容从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教育到修理街道等琐事。新政上渝纷至沓来,急而乱,多而杂,前渝方下,后谕又催,不分轻重缓急、主次先后,令人眼花缭乱。这可用于说明
A.光绪帝比较勤政爱民B.清政府统治危机加深
C.光绪帝对政务不谙熟D.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8. 如图为史籍中关于唐代官员的出身的详细统计(单位:人)。据图中信息可得出的结论是,唐代
A.科举制只是九品中正制的翻版B.科举制并没有真正实施
C.出身门第依然是选官重要标准D.科举制为选拔士族而立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9. 明朝皇帝仁宗指出:科举考试“须南北兼顾。南人虽善文词,而北人厚重,比累科所选,北方仅得什一,非公天下之道”,“命杨士奇等定取士之额,南人十六,北人十四”。明朝实行这一办法的主要目的是
A.借助科举取士打压南方富商大贾B.通过科举取士均衡政治势力
C.促进南北方区域特色文化的交流D.尽力维护科举取士区域公平
2021-09-26更新 | 1142次组卷 | 47卷引用:2016-2017学年河南省洛阳市第一高级中学高二3月月考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0. 19世纪中期,美国的文官一般是跟随本政党在政治上共进退。1883年,美国通过了《彭德尔顿法》,规定文官不从属于任何政党,并将文官固定化和职业化。这种变化
A.改变了美国民主制度的结构B.推动了美国政府管理的科学化
C.削弱了政党对国家政治的控制D.强化了美国的三权分立体制
2021-10-15更新 | 1150次组卷 | 56卷引用:安徽省屯溪第一中学2018届高三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1. 18世纪,欧美内阁制、政党制形成以后,执政党把官职分给党内同僚,一旦内阁重组或执政党更换,就需更换几乎所有的政府官僚。由于政党更迭频繁,这就导致政府官僚频繁更换,政府腐败泛滥。这说明,欧美国家
A.资本主义民主遇到瓶颈B.实行多党制不合实际
C.急需进行官员制度改革D.具备了社会主义革命的条件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12. 美国学者雅克·巴尔赞认为“它改变了围绕信仰慢慢形成的思想体系,即意识形态,它提出了观念和信仰的多样性这两个问题,培育了一种新的国家感,提高了方言的地位,打消了西方人同宗同祖的一体感。”材料中的“它”
A.彻底否定了神学世界观B.挑战了罗马教廷的权威
C.冲击了宗教神学的束缚D.否定等级权威崇尚理性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13. “绿色世博”自愿减排交易机制和交易平台构建已正式启动,通过这一平台,参加世博会的各国参观者可以购买自己行程中的碳排放,实现自愿减排,国内碳交易市场的建立(     
①有利于利用市场机制促进节能减排               
②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需要
③体现了国家利用经济手段对经济进行宏观调控
④能够确保我国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4. 据下表可知,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     
1913年—1918年上海从外国进口金属情况表
年份数量
(公吨)
总费用
(银两)
每吨价格
(银两)
1913125 3039 575 88676.42
1914121 0879 279 65976.64
191582 8188 601 684103.86
191694 37214 011 269148.47
191780 27612 566 977156.55
191892 51919 130 951206.78
A.西方列强放松了对华经济侵略B.中国重工业发展面临重重困难
C.列强逐年递减对中国金属出口D.抵制洋货、提倡国货成效显著
2021-08-27更新 | 179次组卷 | 5卷引用:2022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小题多维练(新高考版)-课时12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15. 罗马公民来自分布在罗马城以外农村的地域性部落。共和国时期,部落中有公民身份的富人或上层人士往居住在罗马城里,能够经常参加公民大会,而那些穷人则难以经常出席。由此推知,罗马共和国
A.穷人无权参加公民大会B.农业经济较为发达
C.具有浓厚贵族寡头色彩D.贫富分化现象严重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17. 郑板桥(1693 ~ 1765年) ,中国画家明码标价卖画的第一人,他制定《板桥润格》“大幅6两,中幅4两,小幅2两,条幅对联1两,扇子斗方5钱。凡送礼物食物,总不如白银为妙。”这一现象最能反映
A.文人只追求商业化利益B.商品经济冲击传统观念
C.科举制度已经走向瓦解D.清代实行工商皆本政策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18. 西周初年有三次分封,文王和武王分封时,称诸侯为“友邦军”,君臣名分仍未明确,直到周公东征平叛,再行分封时,才明确封建诸侯为周之臣子。由此可见,西周的分封
A.扩大了周的疆域B.提升了周王的王权
C.开发了边远地区D.巩固了周公的威望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19. 明代小说“三言”“二拍”塑造了一批具有鲜明性格的女性形象,诸如“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杜十娘、威武不屈的船家女刘宜春、勇于反抗的白娘子等。清代小说中的女性角色也越来越多并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红楼梦》更是对大观园中的女性进行了绝无仅有的赞美。这反映出明清时期
A.市民阶层对封建礼教的反叛B.男女平等的观念深入人心
C.女性的社会地位得到了提高D.小说的政治批判色彩渐浓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20. 原产于占城(今越南中南部)的水稻“穗长而无芒,粒差小,不择地而生”。宋真宗“以江、淮、两浙稍旱即水田不登,遣使就福建取占城稻三万斛,分给三路为种,内出种法”。这一做法
A.体现了南北粮食日趋融合的趋势B.促使外来农作物成为种植的主体
C.解决了长期以来的粮食安全问题D.提高了农民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21. 有学者研究发现,中国古代地方官员的名称有些听起来不像常设官员,其名称往往带有动词。比如刺史,“刺”即刺探,其本意为临时派出,后演变为州牧;比如行省长官“行中书省事”,意指临时行使中央特派之事,后变成固定的地方官;比如巡抚,意指代皇帝巡行地方,后巡行变为常设。这表明
A.中国古代地方管理制度具有较大随意性B.巡行监察是中国古代地方官员主要职责
C.王朝政府注重强化地方治理与中央集权D.加强专制主义统治是王朝政府重要手段
2021-05-14更新 | 2230次组卷 | 29卷引用:湖北省鄂东南省级示范高中联盟校2021届高三5月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22. 下列图片反映了中国近代史上两次历史性的巨变,对这两次巨变共同点的认识正确的是
A.成为中国民主政治发展的新起点B.改写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历史
C.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统治D.结束了封建君主专制政体
2021-10-07更新 | 269次组卷 | 38卷引用:2010年上海市长宁区高三第二次模拟历史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23. 1898年4月,恭亲王奕䜣等人在奏开岳州等四处为商埠折中称:“中国自通商以来,关税逐渐加增……臣等再四筹维计,添设口岸,藉辟利源。”清政府采纳建议,首次自开湖南岳州、福建三都澳、秦皇岛、江苏吴淞等四处为商埠。这体现出清政府
A.求富促进自强的洋务实践B.推行“新政”挽救利权的努力
C.抵御列强资本输出的策略D.应对统治危局采取的政策调整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24. 新文化运动时期,陈独秀提出要打倒“文以载道”和“代圣贤立言”的旧文学,实现文学的“革故更新”,而不是“朝代更迭”;“国民小学的国文教科书不再使用文言文,改用白话国语”。据此分析,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者提出“文学革命”的主张旨在
A.推动思想领域的反封建斗争B.促进官方教育体系的完善
C.全盘否定中国传统文化D.打破中国文学孤立的格局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真题 名校
25. 20世纪四五十年代,美国纽约画派领衔人物杰克逊·波洛克以将油墨滴洒和倾泼在大块画布上的创作方法而著称,画作没有任何可识别的主题。美国中央情报局竭力推崇该画派,并资助其在海外展览,以显示自由、个性的表达。这表明
A.纽约画派的创作方式受到各国民众欢迎
B.纽约画派的创作具有浓厚意识形态色彩
C.美国政府旨在扩大纽约画派的影响力
D.美国政府借助艺术领域渗透冷战思维
2021-06-08更新 | 10057次组卷 | 63卷引用:2021年全国乙卷文综历史试题

二、材料分析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名校
26.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在汉代就建立了封驳制度。所谓“封”,就是把皇帝的敕令退还回去拒不执行;所谓“驳”,就是指出皇帝敕令中存在的错讹失误。汉代的解决办法是,如果皇帝不愿听从丞相的封驳,那么丞相就应当辞职。否则,国家机器就不能正常运作。到了唐代,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是部门分工,实行三省制,其中门下省的职责就是“出纳帝命,封驳诏奏”。凡有制敕下发,先经门下,门下认为不当者,可以封还重拟,需要修改者直接批注退回,具体由给事中操作,“诏敕有不便者,涂窜而奏还,谓之涂归”。其后,这一制度一直存在,即便到了明崇祯年间,李清任给事中,曾看到被皇帝下令廷杖的官员,已经根据旨意解衣待杖,也要等给事中签押的驾贴送到后方可行刑,这显然是封驳制度的遗留。

——摘编自刘文瑞《封驳制度的意义》

材料二   清承明制,仍设内阁,但实际的政务中心是由议政王大臣会议、南书房和内阁等中枢机要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军机处。军机处被皇帝严密控制,从未有过独立的“执政”大权,只是依葫芦画瓢而已。军机处的职能有最高命令的撰制、发出,收受奏折,等等,这样一来,皇帝的办公厅就从内阁转移到南书房军机处。

——摘编自何庄《从古代诏敕制度的演变看明清君主专制统治的加强》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唐代皇帝诏令的运行体制及意义。
(2)根据材料二,指出与唐朝相比,清朝皇帝诏令运行机制的不同之处。
(3)综合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说明推动中国古代中枢机构演变的因素及特征。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真题 名校
27.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地方行政制度改革是北魏孝文帝改革的重要内容。北魏前期,在少数民族聚集的地区广设军镇,相当于州,镇下置戍,相当于郡,对所在地区实行军事控制。上孝文帝为推行均田制、三长制,下令将全国分为38州,除北方边境地区外,中原各地全面裁撤镇、戍,改为州、郡、县,地方管理回归汉晋体制。孝文帝还将州、郡、县依所管地区大小、民户多少等,各分为上、中、下三等,各等级地方长官的品级不同,其下所设属员多少也有相应的差别,规定地方长官“依户给俸”,即据民户多少确定俸禄;又将州刺史带将军号的办法推而广之,各州刺史、各郡太守例加将军号,将军府僚属纳入吏部管理,实际管理一州一郡行政事务,这为隋朝时将地方官吏全部纳入朝廷管理奠定基础。“依户给俸”在孝文帝以后停用,而地方行政机构分为三等九级,直到唐代一直没有改变。

——据《魏书》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孝文帝地方行政制度改革的主要内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孝文帝地方行政制度改革的意义。
2021-06-13更新 | 9507次组卷 | 61卷引用:2021年全国甲卷文综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名校
2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广州自汉唐以来一直是中国最大的外贸海港,宋立国后率先在此设置市舶司,管理对外贸易。稍后不久,又在两浙路置司;咸平二年,则于杭州、明州各置市舶司,泉州市舶司迟至元裕二年设立。宋人赵汝适在泉州亲自“询诸贾胡,俾列其国名”,在其《诸蕃志》中列出了与宋代有贸易往来的国家名称超过了六十个。元丰年间,宋政府为保障入港商船的安全及防备走私,开始执行“望舶之制”,专门在广州、泉州等港设置了望检司。两宋海外贸易的规模之大,在市舶司净利收入中可略见一斑。宋初59万缗,治平63万,元祐末41万,徽宗时110万,绍兴年间更高达200万。宋代海外贸易的范围自西太平洋到印度洋、波斯湾,确为汉唐所未有。作为当时世界上最重要的海上贸易国家,它借助海外贸易这一个充满巨大经济利益的平台,吸引着国内外的经济要素不断进入近海区域,参与到近海市场的经济活动之中,从而为近海市场的兴起创造了条件。

——摘编自廖伊婕《宋代近海市场研究》

材料二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特别是19世纪70年代,中国进出口贸易有了较大增长。从1877年开始,中国对外贸易经常性国际收支由顺差转为逆差。19782001年中国进出口总额年均增长16.5%。20世纪80年代,我国对外贸易呈现总体逆差,逆差累计额达381亿美元;90年代(除93年外)基本为顺差,顺差额为486.5亿美元。90年代到我国入世前,我国对225个税率下调,减少和取消配额和进口限制等非关税壁垒,以及实行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等制度,在出口方面实行出口退税制度,确立了我国在国际分工中劳动密集型产品的比较优势以及我国进出口商品结构,为我国成为国际贸易大国奠定了基础。

——摘编自孙玉琴等《中国对外开放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代海外贸易发展的特点并分析其意义。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改革开放以来对外贸易的主要变化并分析原因。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名校
29.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我国海防建设,彻底改变了旧中国有海无防的历史。新中国成立初期,毛泽东为海军规艇部队郑重题词∶"为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我们一定要建立强大的海军。"1951年来德发表《建设海军,保卫海防)的重要讲话,指出∶;"今天我们保卫国防的第一项重大任务就是防守海岸线、保卫领海。"1952年毛泽东针对我军南日岛防守失利教训时指出∶"必须迅速地坚决地加强必守岛屿地防御工事。"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新中国海防建设开启了现代化、正规化的新阶段,为改革开放和沿海地区经济发展保驾护航。1979年邓小平做出指示;"建立一支强大的具有现代战干能力的海军。"人民解放军摒弃了近岸防御的"护城河"观念,确立了以突出国家顿海主权和国家利益为原则的近海防街策略。

——于长海《论新中国海防战略指导思想的演变》

材料二当今世界变局中危和机同时并存,民族矛盾、宗教冲突、边界纠纷等问题,成为世界和平稳定的重要威胁。当前我国奋斗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征程之中,我们必须以习近平"大海洋战略"和"海洋命运共同体"重要论述为指导,建设强大稳固的现代海防。

——摘编自陈明富《新中国70年海防建设的回顾与思考》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20世纪五十年代和七八十年代我国海防战略的主要指导思想。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我国当前建设强大稳固的现代海防的时代背景。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政治史(旧)、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选修(旧)、中国近现代史 、文化史(旧)、经济史(旧)、世界史 、中国古代史 、史学热点

试卷题型(共 29题)

题型
数量
单选题
25
材料分析题
4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政治史(旧)
2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3
选修(旧)
4
中国近现代史
5
文化史(旧)
6
经济史(旧)
7
世界史
8
中国古代史
9
史学热点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单选题
10.65内阁单题
20.41787年宪法的背景、内容和原则单题
30.4古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单题
40.65政治协商会议的发展、特点和意义单题
50.65民国时期的政治制度单题
60.65政治协商会议的发展、特点和意义单题
70.65戊戌变法  戊戌维新运动单题
80.4科举制单题
90.65科举制单题
100.65西方文官制度的建立单题
110.65西方文官制度出现的背景单题
120.65宗教改革的背景和影响单题
130.65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  改革开放进程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单题
140.65短暂的春天单题
150.65从共和国到帝国(古罗马)  古代罗马及罗马帝国单题
160.65唐代君主专制的加强  中枢政务机构(汉-唐)  两汉至明清时期行政体制的演变单题
170.65明清的商业 单题
180.65分封制的特点与影响  分封制单题
190.4小说与戏曲 单题
200.4宋元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单题
210.4古今中外行政管理制度  两汉至明清时期行政体制的演变  元朝的地方管理  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政治措施单题
220.4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单题
230.4民族危机的加深单题
240.4新文化运动的内容  新文化运动的开展单题
250.4冷战与国际格局的演变 单题
二、材料分析题
260.65君主专制的演进  宰相制度的废除
270.4魏孝文帝改革  北魏孝文帝汉化改革
280.4官府控制下的对外贸易  宋元商业和城市的繁荣  综合国力不断提升
290.4海防建设、海权意识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