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陕西省安康市白河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陕西 高一 期中 2022-04-08 159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政治史(旧)、中国近现代史 、世界史 、经济史(旧)、中国古代史 、文化史(旧)

一、单选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 美国《时代》杂志载:“每位关心要文的读者都知道,在1937年,日本的战争机器......被卡住了13个星期之久,它的时间表第一次被中国的战争机器粉碎了。”下列哪次战役粉碎了日军的侵华“时间表”( )
A.淞沪会战B.太原会战
C.台儿庄战役D.百团大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3. 经济发展并不是罗马人推动革新的重点,以一套法典及种效率卓然的军事组织将整个帝国维系于不坠,才是他们的治国精神所在。这种治国精神的根本出发点是
A.推动政治制度的革新B.促进经济的发展
C.推动民主法治的完善D.维护帝国的统治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4. 1917年4月,列宁发表了《四月提纲》,认为当前形势的特点和无产阶级革命的任务是:以革命的第一阶段过渡到革命的第二阶段。此后,布尔什维克党
A.建立了工兵代表苏维埃政权B.要求推翻罗曼诺夫王朝统治
C.要求结束两个政权并存局面D.决定武装起义推翻临时政府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5. 1990年,日本首相海部俊树致信美国总统布什,宣称“必须以美、日、欧为主导形成世界新秩序”,同年5月,海部俊树又在美国《外交政策》杂志上发表文章,提出日本愿意在新的时代为全球和平与繁荣做出贡献。海部俊树的目的是
A.谋求政治大国地位B.巩固美日政治同盟
C.促进世界和平发展D.推动国内经济复苏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6. “冷战”时代,美苏两国有心照不宣的默契,可以说有其最低限度的共同利益——避免美苏战争,即法国学者阿隆所说的“隐蔽的俄美非战公约”。材料意在说明“冷战”
A.使美苏具备共同的国家利益B.避免了局部战争的爆发
C.客观上有利于世界和平稳定D.有效地缓和了美苏关系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7. 如图是小明在一堂历史课上所做的思维导图,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A.当今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形成B.从两极格局到多极化趋势发展
C.美国独霸世界的局面已经形成D.世界政治格局不断地趋于稳定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8. 据史料记载:宋徽宗以后,农民的土地占有数量渐渐减少,“上户折为中户,中户变为下户”,非税户比数逐年上升,税户数量大量减少,“有丁无田”的情况愈发严重。导致这种局面的主要原因是
A.对少数民族战争的失利B.宋王朝土地政策的调整
C.宋朝大规模瘟疫的频发D.北宋商品经济高度发达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9. 据汉代《盐铁论·通有》记载:“荆、扬南有桂林之饶……伐木而树谷,燔(烧)莱而播粟,火耕而水耨。”材料反映了
A.中原地区的富庶景象B.刀耕火种的耕作方式
C.汉代盐铁专卖的情况D.江南经济的迅速发展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0. 汉文帝十二年(公元前168年),谋臣晁错献上了“纳粟拜爵”之策,主张”欲民务农,在于贵粟:贵粟之道,在于使民以粟为赏罚”“芬天下人粟县官,得以拜爵,得以除罪”。晁错此举意在
A.用封爵减免官员罪过B.鼓励发展农业生产
C.通过捐输来选拔官吏D.抬高农产品的价格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11. 明朝中叶以后,江南湖州的农民大部分种桑养蚕,山东、河南许多农民种植棉花,湖广一带的农民则以种粮为主,苏州、福州、松江等地的农民多从事纺织业。这些现象的出现反映了当时(     
A.农民与市场的联系有所增强B.南方的粮食产量大幅度提高
C.经济重心南移已完成D.手工业发展超过农业
2022-08-23更新 | 527次组卷 | 24卷引用:河南省洛阳市2021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2. 《管子·小匡》记载:今夫工群萃而州处……相语以事,相示以功,相陈以巧,相高以知。《周礼·考工记》载:攻木之工七,攻金之工六,攻皮之工五,设色之工五,刮摩之工五,抟埴之工二。材料说明周代官营手工业
A.生产规模小,工匠职业世袭B.建立行会制度,保护政府的既得利益
C.技术垄断性强,不利于传承D.注重行业间交流,生产专业化水平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3. 宋代一部分士大夫提倡日用之学、治生之术,积极参与以往被士大夫讥为“堕落”行为的诸如土地兼并、商业贸易、钱财房贷等与民争利的行为。这一变化反映了
A.市民价值观念的转变B.商品经济的迅速发展
C.传统伦理道德的缺失D.经世致用思想的盛行
2020-08-25更新 | 429次组卷 | 27卷引用:安徽省合肥市2020年高三教学第一次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4. 《大明律》载:“凡将马、牛铁器、铜钱、缎匹、绸绢、丝绵,私出外境货卖及下海者,杖一百,货物船车并入官。若将人口、军器出境及下海者绞。因而走泄事情者斩。”这反映出明朝
A.严格实行闭关锁国政策B.注重维护公正贸易环境
C.长途贩运贸易受到限制D.重视用法治来管理民众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6. 1874年《捷报》记载:(广东)机器动力代替手工操作,使人们在幻想中觉得恶果很多,这是主要的反对理由……第二理由是因为男女在同一厂房里作工,有伤风化。第三……是工匠操纵机器,技艺不纯熟,容易伤人。……又说高烟囱有伤风水。材料表明
A.机器生产取代了传统手工业B.民族工业身受双重压迫
C.传统观念阻碍民族工业发展D.轻重工业发展极不平衡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7. 1914年2月,民国政府农工商部公布《维持工厂办法大纲七条》,规定糖类、棉毛织物等数十种制造厂家,均在维持之列。此后又多次发出训令,要求所有公共机关的日用消耗品一律专购国货。这些举措
A.推动了辛亥革命运动的发展B.推动国民经济建设运动兴起
C.迫使列强减少对华商品输出D.有利于促进民族工业的发展
2020-08-04更新 | 173次组卷 | 19卷引用: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2019-2020学年度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8. 1935年,国民政府决定,“凡各兵工厂尚未装成之机器,应暂停止,尽量设法改运于川黔两厂,并须秘密陆续运输,不露形迹”。这一决策的主要目的是
A.改变我国严重不合理的工业布局B.为剿灭长征中的红军提供军事帮助
C.为即将到来的全面抗战做积极准备D.帮助东中部的企业实现战略转移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19. 一五计划之后,我国又制定二五计划(1958—1962)和三五计划(1966—1970)。如图是我国1970年前某个五年计划时期工农业生产发展状况示意图(单位:万吨)。对此图判断正确的是
A.一五时期重工业的发展非常迅速B.二五时期国民经济比重一度失衡
C.三五时期左倾错误影响经济发展D.经济调整导致了轻工业产值下降
2021-03-28更新 | 281次组卷 | 4卷引用:湖北省十一校2021届高三下学期第二次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20. 1980年10月7日的《北京晚报》有这样一条新闻:“本市城区第一家个体经营的悦宾饭馆今天开业。”不到半年时间,老板刘桂仙一家就已经是令人羡慕的“万元户”了。这说明
A.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推广B.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松动
C.经济体制改革已全面展开D.企业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21. 民国时期,城市居民虽有吃西餐、喝咖啡、穿西装的现象,但是,即使上海这样的现代都市,这些现象在中国人中也百不有一。这表明当时中国城市
A.西方生活方式日益普及B.传统生活方式仍占据主导
C.市民生活水平普遍提高D.市民的消费文化日益趋同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22. 民国时期上海有竹枝词道:“汽车来往疾如风,苦煞行人在路中。撞着身时丧性命,岂徒折骨痛无穷。”不久,上海又有竹枝词说:“有轮无马亦飞行,机器开车制亦精。时止时弯真便捷,呼人让路气球鸣。”这反映了
A.近代上海交通成就领先全国B.中西合璧是近代习俗的特征
C.交通工具先进速度逐渐加快D.民众对西方文明认识的变化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23. 《申报》是近代最具影响力的报纸之一,"中华民族"一词于1912-1919年在《申报》可检索到30条,1928年增加到183条,1939年达到372条。这一变化反映了
A.民族危机不断加剧B.政府加强民族观念教育
C.传统夷夏观被打破D.《申报》强化爱国教育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24. 2020年,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的冲击以及外部环境的新变化,党和政府审时度势,在进一步扩大开放的基础上,提出了“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的战略,为我国当前及长远发展指明了道路。该战略
A.是对改革开放战略的延续和发展B.是中国融入经济全球化重大举措
C.侧重于利用外部资源来发展经济D.合理安排了国民经济各部门比例
2021-03-30更新 | 1104次组卷 | 19卷引用:安徽省安庆市2021届高三二模文综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25. 到16世纪末,世界贵金属开采量的83%来自西班牙。西班牙每年派遣两支运载金银的船队来往于美洲与本土之间。1503年到1600年,西班牙从美洲一共掠夺了153564公斤黄金,7439142公斤白银。这导致西班牙
A.国力增强,成为世界工业强国B.资本积累,引发本国经济转型
C.贸易发达,成为世界市场中心D.物价上涨,加速社会阶层分化

二、材料分析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名校
26.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历史学家王家范说:中国古代手工业的三种基本形态的分布态势,极像哑铃,两头粗壮,中间细长。

材料二   宋人发明了诸多可以代替人カ、富力提供动力的自动化器械,虽然没有发明蒸汽机,但人们对大自然动力的利用已相当自觉。宋朝是一个大量使用水轮技术的时代,人们利用水力进行春难、研磨、鼓风、戽水、纺纱等,在许多磨茶作坊、磨面作坊、纺织作坊、冶炼作坊中,都采用了水力驱动机械。宋朝政府对发展水力机械与自动化手工业作坊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宋政府还在京师与一部分州设立“水磨务”,管理水力机械。甚至有人提出在汴河上设置一百盘水磨、用于手工业生产的计划。

材料三   明代晚期的民窑青花瓷,即嘉靖、隆庆、万历、天启、崇祯几朝,从这时期装饰题材上来看,几乎每一类题材都有其极为精彩的代表作品。这一时期便是中国明代民窑青花瓷发展最为全面的时期,题材从反映民间市井生活,农人劳作的情景到文人墨客,神仙题材都有,非常丰富。在嘉靖至万历年间,景德镇民窑青花瓷器作为出口最多的产品使得越来越多的国家认识到中国是世界的陶瓷之都,而外贸的发展则使民窑青花瓷也吸收了许多西洋的文化,创作的作品中既有生活中的鲜活,又有中国传统画的水墨韵味,将两者巧妙地融合在了一起,产生出更为动人的艺术形象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三种基本形态”分别指什么,分析形成哑铃状”分布态势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宋代手工业领域有何突出特点,并归纳其影响。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代民窑青花瓷得到了怎样的发展。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名校
27.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明清两朝……几乎所有亚洲、欧洲、美洲的主要国家都与中国发生了直接贸易关系。清代进出口的商品数量不断增加,且种类繁多,因而贸易商品流通值呈直线上升。但明清时期的对外贸易政策总的趋势是内向保守的,以禁为主,并从未间断,有的时期还出现了重大发展。据统计,在鸦片战争前的中西贸易活动中,西方诸国都表现了偏重中国物品的倾向,使中国常常处于贸易的出超地位。

——摘编自张增香《试论明清时期对外贸易的特色》

材料二   近代中国各年份进出口商品分类比重表(%)

年份出口商品进口商品
原料半制品制成品生产资料消费资料
189315.628.555.98.491.6
191039.82535.217.682.4
192040.121.139.428.571.5
193049.715.734.626.973.1
193648.312.339.544.555.5

——改编自严中平等《中国近代经济史统计资料选辑》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清时期对外贸易的特征。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近代中国对外贸易的特点并分析其成因。
材料分析题 | 较易(0.85)
2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古代邮驿兴起和发展的历史悠久。我国邮驿制度经历了商周、春秋、汉、唐、宋、元的各个朝代,一直到清朝中叶才逐渐衰落,被现代邮政取代。在古代其它国家也存在过这种骑马送信的邮驿制度。公元前10世纪,亚述帝国以本部为中心建筑石砌驿道。波斯帝国在大流士(公元前558—前486年)统治时期,驿道四通八达,沿途设有驿馆,以便调遣军队和传达政令。公元前1世纪后期开始的罗马帝国,疆域广大,经济繁荣,交通发达,邮驿已成为军事和行政机构的一部分。阿拉伯帝国阿拔斯王朝(7501258年)在中央设有管理驿递的部门,在各省设置驿馆900多处,并广开驿道。

——摘编自《古代邮驿》

材料二   1866年到1878年这段时期,海关兼办邮递时期,在北京、上海、镇江、天津海关先后设立邮务办事处,开始只收寄各国驻华使馆文件和海关本身公私信件。1878年至1896年,依据李鸿章向总理衙门的建议,由赫德(英国人)主持,指派德璀琳以天津为中心,在北京、天津、烟台、牛庄、上海设五处海关,仿照欧洲办法试办邮政,陆续开始收寄华洋公众邮件。1896年,具有现代意义的邮政局——大清邮政正式成立。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大清邮政更名为中华民国邮政,民国政府颁布了邮政法,提出了“以法治邮”的思想,法制化管理下的中华邮政成绩显著。新中国建立后,在人民政府的领导下,我国邮政业务的覆盖面得到了迅速扩大。50年代初期的邮政主要形成了四项基本业务——函件、包裹、汇款和报刊发行,并在1952年提出了“迅速、准确、安全、方便”的八字服务方针,并一直延用至今。1972年,万国邮政联盟恢复了中国的合法席位,新中国邮政重新回到了世界邮政的大家庭。

——据《邮政的历史》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古代邮驿制度兴起和发展的共同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中国近现代邮政业的特点及其历史意义。
2022-04-08更新 | 64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安康市白河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政治史(旧)、中国近现代史 、世界史 、经济史(旧)、中国古代史 、文化史(旧)

试卷题型(共 28题)

题型
数量
单选题
25
材料分析题
3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政治史(旧)
1,2,3,4,5,6,7,18
2
中国近现代史
3
世界史
4
经济史(旧)
5
中国古代史
6
文化史(旧)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单选题
10.65全民族英勇抗战  正面战场的抗战单题
20.65五四运动爆发的背景、过程单题
30.85罗马法的评价单题
40.65十月革命爆发的条件和过程单题
50.65日本谋求政治大国地位  冷战的发展与多极力量的成长单题
60.65冷战的评价单题
70.85多极化趋势的加强单题
80.85封建土地所有制单题
90.85早期农业生产的出现单题
100.65重农抑商政策的演变、影响和评价单题
110.85明清经济的发展与局限单题
120.65官营手工业单题
130.65宋元商业和城市的繁荣单题
140.65海禁政策和闭关锁国政策  清末农民起义与闭关锁国 单题
150.65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单题
160.65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历史命运、地位和作用单题
170.65短暂的春天单题
180.65抗日救亡运动的高涨(局部抗战)  局部抗战单题
190.4“大跃进”与人民公社化运动  大跃进运动与人民公社化单题
200.4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单题
210.65动荡中变化的社会生活  民国初年经济、社会生活的新气象单题
220.4铁路和公路事业的发展单题
230.4报刊业单题
240.4“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单题
250.4新航路开辟的影响单题
二、材料分析题
260.65官营手工业  中国古代手工业享誉世界  民营手工业  明清经济的发展与局限
270.65明清的商业   中国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280.85邮政和通讯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