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四川省内江市第六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四川 高三 阶段练习 2023-10-26 31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中国古代史 、经济史(旧)、文化史(旧)、政治史(旧)、中国近现代史 、经济与社会生活、史学热点

一、单选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1. 西周时期,周天子通过赐命礼等伦理定位与价值操演获得了整个社会的精神信仰,进而凝聚成“一心辐揍”的价值思维,将王室与诸侯持为一个政治实体,建构出“天子一诸侯一卿大夫”的政治结构。据此可知,西周时期(     
A.中央集权制度初步建立B.国家统一的文化心理认同增强
C.贵族统治秩序开始确立D.原始民主制遗存依然发挥作用
2023-05-28更新 | 528次组卷 | 21卷引用:安徽省皖江名校联盟2023届高三最后一卷文综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2. 相传周公制礼作乐,春秋战国时期礼崩乐坏,荀子认为“礼别异,乐和同”,礼主“分”,使社会井然有序,乐主“和”,使人人和谐共存。荀子意在强调礼和乐(     
A.导致了阶层固化B.根植于历史传统
C.维护了君主专制D.功能上相互补充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3. 史料记载,周厉王为了恢复王室实力,实行“专利”政策,取缔了贵族和公社成员在山林川泽之地开辟的私田,重新垄断山林川泽之利而受到了舆论指责。这说明西周晚期(     
A.分封制已趋于瓦解B.土地国有观念已发生动摇
C.土地私有得到公认D.统治者内部矛盾不可调和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4. 春秋时期,因贵族之间政治斗争导致的逃离本国远走异乡的“出奔”成为普遍现象。春秋前期出奔者多为王室和公室成员,基本是因为“庶孽之乱”;中期,因卿大夫间的斗争和倾轧导致的出奔骤然剧增;后期,士阶层开始出现在出奔队伍中。这表明(     
A.兼并战争日趋激烈B.等级界限日益模糊
C.社会矛盾不断激化D.权力中心逐渐下移
2023-04-30更新 | 1011次组卷 | 14卷引用:山东省日照市2023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A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5. 春秋时期,社会变化之一就是在政治上出现了“公室”与“私家”的争斗,鲁国一度出现“公室卑,三桓强”“四分公室”的现象,再有齐国的“田氏代齐”、晋国的“三家分晋”等。这主要是由于
A.社会生产持续发展B.民族交融逐步加快
C.分封体制不断强化D.思想文化日益繁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6. 有学者认为,法家的最大贡献就在于提出了“法”的观念,如果说儒家“礼”的基本精神表现在“别(差别)”上,那么“法”的精神与之相反,则是“同”。据此可知,法家“同”的思想(     
A.冲击了血缘和等级关系B.主张建立中央集权制度
C.宣扬法律面前人人平等D.体现了“天下大同”观念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7. 雍正设立军机处后,内阁大学士出现分化,入值军机处的为内中堂,留守内阁的为外中堂,内阁有满汉票签处、批本处、诰敕房等机构;军机处除负责军事机密的决策外,还有满汉屋、内翻书房、方略馆等机构。这表明清朝
A.专制皇权得到进一步加强B.军机处在处理事务时比较灵活
C.中枢机构的职责分工明确D.内阁与军机处权力的争夺激烈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8. 明清时期,武陵地区的部落大姓首领被确立为土司,简单的部落组织演变成较为复杂的土司组织。土司在地方治理的过程中,充分尊重当地的宗教信仰与婚俗习惯。据此可知,土司制度(       
A.留下地方分裂割据隐患B.完全延续传统社会结构
C.开创多元一体国家格局D.丰富地方特色治理模式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9. 明政府规定,商人把粮食运往边防的粮仓,可向政府换取贩盐的盐引。有的盐商为了更多的获利,就雇人在边地屯垦,把收获的粮食就地纳仓换取盐引,是为商屯。商屯的出现与发展(     
A.冲击了传统经济政策B.提高了商人的社会地位
C.促进了边疆地区开发D.推动了新生产关系滋长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10. 明清时期,南方很多地区出现了“一田二主”的现象:一块土地分为田底和田面,田底持有人没有耕作权,只有收租的权利;而田面持有人享有耕作权,并有向田底持有人交租的义务;田底和田面可以自由独立进行买卖、典当、馈赠等,双方互不干涉。这一现象反映出当时(     
A.商品经济有所发展B.社会阶层流动加快
C.人地矛盾得到缓解D.小农经济发展受阻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真题 名校
11. 科举及第人数是衡量区域社会流动、经济发展与文化建设等程度的重要指标。下图为明代湖北进士及湖北籍人物著作分布情况。由此可见(     
      
A.人文环境与人才选拔相互影响B.交通条件制约人才分布的格局
C.政区等级与文教水平保持一致D.文化成就与人口升降密切相关
2023-06-14更新 | 4946次组卷 | 40卷引用:三年(2021-2023)高考历史真题分项汇编——专题03古代中国的思想文化与科技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12. 功过格是明清时期广泛流传于民间社会的善书,记录日常生活中的“功”与“过”,年终进行功过核算。如《了凡功过格》“准百功”有“救免一人死”“完一妇女节”“为人延一嗣”等条目;《太微仙君功过格》“过律”有不仁、不义、不善等。功过格的流行反映了(     
A.统治者推行思想文化专制B.基层社会推行自治管理
C.佛教的兴盛影响社会生活D.儒家思想的平民化实践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3. 1898年,清廷颁布谕旨:“欧洲通例,凡通商口岸,各国均不得侵占。现当海禁洞开,强邻环伺,欲图商务流通,隐杜觊觎,惟有广开口岸之一法。……如有形势扼要商贾辐辏之区,可以推广口岸展拓商埠者,即行咨商总理衙门办理。”自开商埠(     
A.以增加政府财政收入为核心目标B.有效缓解了19世纪末的边疆危机
C.在很大程度上挽回了国家的利权D.表明晚清政府已自觉运用国际法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14. 随着预备立宪的开展,清政府从财政、司法、军事和人事等方面严重削弱地方督抚的权力,导致地方督抚要求速开国会、速设责任内阁。同时“至局所分设,委绅充任",在清政府宣布铁路国有政策后,为维护地方利益,更是激起地方士绅的反对。清末地方官制改革的这些措施
A.掀起了救亡图存的文化运动B.促进了地方政府向职能化方向发展
C.助推了民主革命形势的发展D.表明中国存在实施宪政的群众基础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5. 据研究,开平煤矿面值100两的股票在1881年底投产时已涨至150两左右,上海电报局100两面额的股票在1882年突破了200两大关,上海机器织布局的股票价格也溢出原价的15%左右。这表明当时(     
A.经营形式创新推动民族工业发展B.民族资本主义迎来发展春天
C.洋务运动推行的阻力已完全消除D.列强对华资本输出日益扩大
2023-08-15更新 | 196次组卷 | 26卷引用:江苏省盐城市伍佑中学2023届高三上学期期初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6. 下表为江海关1861—1903年部分年份华商、洋商进出口税比例。

年代

进出口正税(库平银)

洋商税占进出口税%

华商税占进出品税%

1861

1,500,507

100

0

1873

1,982,361

99.69%

0.31%

1883

2,357,503

90.58%

9.42%

1893

3,674,996

86.50%

10.50%

1903

7,198,990

94.02%

5.98%

(注:“江海关”即上海海关,是近代中国最大的海关)


可主要用来说明近代中国(       
A.民族工业迎来发展的“黄金时代”
B.商业经营方式发生重大变化
C.半殖民地半封建经济结构形成
D.列强攫取中国的海关管理权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7. 近代中国出现了三次思想解放潮流,第一次19世纪晚期资产阶级维新派与封建顽固势力的论战,第二次是20世纪初资产阶级革命派与保皇派的论战,第三次是新文化运动。这三次思想解放潮流都(     
A.以学习西学为核心内容B.以争取民主为政治追求
C.以挽救民族危亡为号召D.以反对封建专制为归宿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18. 1903年,晚清白话文运动以白话文写作为主要手段(工具),以白话报刊为主阵地(载体),民国初年迅速蔓延至白话教科书、白话告示、白话宣传品等,自然也包括白话小说、戏曲、通俗歌诗等文学体裁。这说明清末民初(     
A.知识分子积极推动文学革命B.资产阶级政治改良运动日益深入
C.各种进步势力达成改革共识D.有识之士注重对国民的思想启蒙
2023-05-21更新 | 593次组卷 | 11卷引用:山东省泰安市2023届高三三模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